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998|回复: 17

[原创] 进来顶礼一代大德高僧——果林老和尚(又更新加入了师父的法相啊)见者福报无量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一心顶礼当代大德高僧上果下林师傅!
长安牛头寺果林老和尚简介
果林老和尚,号一了,俗姓常,1908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南沁阳漕村镇一望族家庭。出家前曾于宁夏财政厅任职,并皈依学佛,后感世风衰败,同事间勾心斗角,萌生厌离之心,决定出家修道,在辞职未被批准的无奈之下,诚心念观音菩萨名号,祈祷生一场重病,以便辞职,三天后果然生病,昏迷达20多天,不省人事,卧床期间,魂游地狱,见种种苦相,并尝受苦痛,后得观音菩萨指示,重返阳间,经此一历更加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修道之心更加坚固,结果如愿辞职。1939年于宁夏普济寺礼圣玉法师披剃出家,后随师到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修行。圆具于西安卧龙寺朗照律师座下。曾亲近拜谒过虚云、印光等大德。 解放后,先后与海灯、智真等同住终南山净业寺修道,后改韦曲药王洞为法华寺,并维修了药王洞,新建了两座大殿。 1993年受****礼请住锡牛头寺,着手恢复千年古刹。曾于1995年、1997年、1998年数次赴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等地弘法募化,受到台湾陈立夫、新加坡净空法师的热情接待。从1995年至2003年先后修建了五间法堂、五间大雄宝殿、三间天王殿、26间二层寮房、钟楼、斋堂、门楼及维修了六孔窑洞,总建筑面积达1040平方米,共投资约一千万人民币,时年果林老和尚已过85岁。 果林老和尚一生自奉简朴,对四众却广施慈悲爱心。倡导正信的佛法,深信因果。晚年不遗余力恢复道场,仅长安就有法华寺、兴国寺、牛头寺三处。 2005年农历8月21日圆寂于由京的归途中,世寿97春,僧腊67夏。果林老和尚生前曾任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河南沁阳市政协委员、沁阳市佛教协会会长、焦作市政协委员、焦作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果林老和尚遗体安奉于河南焦作圆融寺。
2006101316344611059.jpg
2006101316373217503.jpg
未命名16.jpg
未命名17.jpg
未命名18.jpg
未命名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我的师傅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师傅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年了,每每想起师傅的容貌心中总有无限的感慨! 果林师傅要是健在,也该接近一百岁了吧。鹤发童颜的祥容,时时浮现眼前。他是真正的高僧,知识渊博,品貌俱佳,慈眉善目的,总是满面春风,下颌一捋雪髯飘逸,透出无限的佛缘禅机。还有那言语,温润若雨,轻盈撒播而至,每每聆听,总觉如沐春潮,恰逢甘霖一般。 回想起当年皈依师傅时,年龄还小,懂得不太多,但每次去拜望师傅,都能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师傅像一个长者,更像一尊菩萨,言语之间透露的是智慧,那和善的目光,像茫茫苦海中雾夜神灯一般为你指点迷津,如凌冽寒冬里和暖阳光一样温暖你的心灵。 记得每次都是由塬脚款款步入山门,然后循盘陀甬道上行,即得院门而入,便见新落成的大雄宝殿,赫然呈现,十分宏伟壮观。待到穿过庙院,拾阶而上,眼前豁然,又是一重天地。庙门两侧,有千年龙爪古槐两棵,守护门神一般,遒逸苍劲,繁茂蓊郁,微风佛来,沙沙低语,仿佛于威武雄奇中,记录了人间冷暖,诉说着古刹沧桑。 继而上行,就到了古塬崖根。左侧是一排溜几间普通瓦厦,用做厨房。右上侧有一排百年古窑,如同农村常见的仓库一样,砖砌门窗很是原始简陋。果林老法师就住在这不知何年何人借山开挖的黄土窑洞之中。窑洞很深,大约有十多米吧。窑掌佛堂供奉着菩萨。永远是烛光荧荧,香烟缭绕。进门右首,是老法师的睡床,铺盖十分简单。白天被褥卷拨起来,床就当作沙发。每次拜访,老法师总是盘腿坐在床上,手捻佛珠闭目养神诵经。窗户上春日和煦阳光透进来,照在他的身上脸上,让你也能感觉出暖融融、其乐融融的。 每次拜见去,师傅都是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屋,然后随即从供桌上挑选几样水果,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吃,直到眼看着你做在他床对面那把椅上开始吃了,他才象完成一项重要的欢迎仪式,翻身上床,坐回原位。和蔼安详的继续捻着佛珠,仔细听你诉说心事。师父就是这样的宽厚真诚、恳切仁义。也就格外地受人尊敬。我敢说,不论是谁,不管是信佛还是不信佛的,只要有幸见过释果林法师一面,你就很难不被他的人格感动,不为他的魅力吸引。有不少人偶然步入庙门看看,原本并非打算烧香拜佛,由于见到了师父,也就一念之间皈依佛门,有的甚至成了常年住寺甘做义工的虔诚居士。 每当你面对师父的时候,他在你眼里,倒不像是出家和尚在听你话俗,而像是一位宽厚智慧的长者,面对天真幼稚的晚辈;更像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中医或心理医生,在聚精会神地替病人诊治疾病。你所讲的,无非也就是身体不适,事业不顺,仕途坎坷,庄稼不旺,邻里不安,生意不兴,家庭不和,婚姻不幸之类吧。 听完了你的诉说,师父并不马上发话,总要闭目静坐片刻,然后睁开像年轻人一样明亮有神的眼睛,望着你,又像是越过你背后的窑墙,望着很远很远的什么地方,说,“凡事,要看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听得很认真,像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道理,其实也许从前己经听人讲过很多遍,但此刻听着却感到格外新鲜,有了从未有过的深刻领悟和透彻理解。你不知不觉,开始渐入佳境。 果林法师继续说:“人生当如大海,波浪再大也要容得下;心性要像高山,风雨再猛也要挺得住。你容下了、挺住了,心中就会风平浪静,总是无忧无虑。” 此刻的你,完全听的入了迷。不知何时眼前豁然开朗。仿佛随着师父的指点,看到了风雨过后的晴天丽日,桃红柳荫一般。突然意识到,人世间原本是如此的惬意,生活着竟是这样的美好,应当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应当懂得惜福感恩。你突然觉得白己一下长高了许多,进入了一种新境界。 “人到尘世走一遭,如同草木一枯荣。无论是千年松柏、参天大树,还是路旁薇篙,伏地小草,无论是皇上达官还是农夫乞丐,在佛的眼里,决无荣辱祸福之别,更无高低贵贱之分。常言道,有多大的本事,你就吃多大的饭。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更不要吃着碗里还瞅着锅里。这是做人的本分。为人有了本分,你就不生烦恼。”师父又说。 你觉得自己开始彻悟人生,心中的块垒烟销雾散。精神像风筝一样飞腾起来。不知不觉间,面前己是海阔天空,广阔无限了。 至此,果林法师不在言声,仿佛一尊佛像,正襟端坐,闭目捻珠,宁静恬淡中,仿佛可见那心若止水,神似磐石一般的平静。你突然觉得自己心中也供着一尊佛了。那是师父,那更是你自己。那是一种境界,那更是无形的菩萨。是清醒、是明智、是宽容、是力量、是欢乐、是幸福 … … 原先的种种忧郁不适,像天空的一团乌云,早己消失于九宵之外。海阔天空中,悬挂在那里的,已是一轮皎洁无比的明月,一道灿烂美丽的彩虹。 心中有祥云,诸事皆祥和。师父的法源在佛之经典,难怪法力无边。每遇俗人俗念,既能化解超度,共处极乐世界。师父对于“佛”的理解,也是出神入化,见解独到。主张以真诚为佛,以善意为佛,以美德为佛,不主张非要出家、或当居士才好。甚至也不必设立佛堂,供奉诸佛,而是只要心中时刻有佛,便是虔诚弟子。 如今每于佛堂望着师傅的法相,就象见到师父音容笑貌一般的亲切。心想,只要胸中有佛,佛缘在心,无论天上人间,便与佛祖同在,与师父同在矣。彼此只要有缘,怀念与顿悟,是永远相连的。无论何时,只要潜心入定,扬弃杂念,便瞧得见师父仍在面前对你微笑。
发表于 2010-6-4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一心顶礼
发表于 2010-6-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6-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顶礼果林老和尚
发表于 2010-6-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12 编辑

阿弥陀佛 感恩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0:56 , Processed in 0.278728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