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56|回复: 2

[大德开示]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圣严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3 编辑

对于和尚、尼姑、居士,这三种名称的本意,能够清楚地人,恐怕不会太多,虽然这已是非常通俗的名词。 和尚一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正像出家人的身份一样“上与君王共座,下与乞丐同行”。既是尊贵的,也是卑贱的。大丛林的一寺之主,称为方丈和尚,该是多么的尊严;乡愚唯恐生儿不育,也给取名叫作和尚,把和尚一词,看作阿毛阿狗同例,该是何等的下贱。 和尚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释是“和合增上”,或者是“以和为尚”,因为佛教的出家人,要过“六和敬”的僧团生活,那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这又称为“六和合”。所以他们的解释,似乎也有理由。 但是,当我们追根寻源,找出了“和尚”的出发点时,上面这一解释,就要不攻自破了。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阇(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见和尚一词,并不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在佛教,确有它的根据,佛教的律藏,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Upadhyaya),“和阇”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误讹,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图澄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误讹,因为,依照邬波驮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种,初出家的,叫做沙弥(意思是勒加策励,息恶行慈),生年满二十岁,受了比丘戒,称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中国人误传为“德比孔丘,故称比丘”,那也是笑话)。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五年之后,若已通晓戒律,始可以所学的特长作诗,称为轨范师,梵语叫做阿阇梨耶,受人依止,教人习诵;到了十年之后,可作亲教师;到了二十年之后,称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称为耆宿长老。 可见,中国对和尚一词的运用,实在是不伦不类,不合佛制的。 “尼姑”一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 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轻贱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来,尼众姊妹们很不愿意人家当面称她们为尼姑。 根据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训义,根本不通,女别于男,即有女姑,难道尚有男姑不成?如果一定要称为姑,那该有个比例:女道士称为道姑,打卦女称为卦姑,女比丘当称为佛姑,同时,耶教的女修士,中国人也该称她们为耶姑,否则,就有厚此薄彼之嫌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閦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了。 可见,一位名符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么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发表于 2010-5-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3 编辑

感恩布施
发表于 2010-5-3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3 编辑

感恩法布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5:10 , Processed in 0.82743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