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365|回复: 32

[佛化生活] 《解脱之路》在大悲寺与平兴寺一年的生活2(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一过完,春也就快到了,虽然寒风仍是那么锋利,却吹不去枝头那娇嫩的花朵。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猛的抬头,忽然发觉满山居然开着片片的花儿。这让我很是吃惊,也很是兴奋。于是,在中午仅有的休息时间,我又有了一个去处:斋堂后的山上,看花。

     那样的中午,太阳是很大的,晒在人身上暖暖的,枯黄的草隙中,积着未化的雪,白得耀眼。我一个人走在山道上,穿行在灰色的灌木丛间,朝着在山下选定的那一片花海,慢慢的走着,经常会走出很远的距离,直到见不到人,也听不到声音。那花海在山下看来似乎是很密集的一大片,等到走近了才发现,原来也只是间或的几丛。

       花儿就这样开在土黄色的灌木枝条上,没有绿叶的衬托。小小的,六瓣儿,现出淡淡的紫色,中间微伸着粉黄的花蕊。那淡紫的花瓣薄得似乎透明,让人一看就生出一种爱怜,却又害怕会被自己的气息呵化了。我不仅奇怪,这样娇嫩的小家伙,要怎么熬过这零下几十度的夜晚?难道她们本就是冰雪化成的?紫色的雪吗?

      几朵小紫花儿簇成一团,几团花儿又簇成一枝,直到那开满了一树的花。忽地,一阵风吹过,顿时,漫天飘起了紫色的花雨,那瞬间,我居然呆住了,心头想起的却是黛玉葬花的故事,难怪黛玉要去葬这些精灵,看着这样的美丽,这样的陨落,叫人怎不心绪千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似乎只有这两句才能勉强形容这样的场景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叹了口气,轻轻拈起肩上落下的一朵花瓣,细细的看着。还是那份淡紫,还是一样的透明,只是花瓣的边缘已经开始枯萎。还只是生命开始的初春呀,她却已开始告诉我无常的到来。我不禁迷惑了,这美丽,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她就不能永远这样美丽下去呢?抬头看看天,仍是那样的蓝,那这天空也有一天会变了吗?不过,那个时候我肯定也不在了吧。无常,我看了很多,但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仍是很难受的。
看着眼前飘飞的花瓣,想起那早已远去的人,心头不禁黯然起来。好美的花儿呀,但你的美丽却只能独自绽放在这深山的枝头,也只有我来做你的知音,默默的看着你一夜开放又瞬间凋谢。开谢花,这三个字原来有这样深的意思在里面呀,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浓浓的寂寞呀。

      回去的路上,心头似乎沉重了许多,心是静的,静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这样的情绪也有好长时间没有体会过了,我慢慢的回味着。

      隐隐的,听见有人叫我,抬头一看,不远的小路上,小吴居士带着个小包袱,正笑笑的向我挥手。心里一动,我跑过去。你要走了?  

是呀,要走了,正好碰到你,就和你说声。   去哪里?还回来吗?    回家去了,下次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我默然了。小吴挥挥手走了,我就这样站在那儿,直看到他的背影消失。是呀,又走了一个了呀,杨师兄,上海李师兄,现在是小吴,朋友们一个个走了呀。这么大的庙里,好象又回到了我刚来时的情景,没有朋友。没有能了解你的人,纵在千万人中,也好象只有你一个人。忽的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师父告诉我的。那时候,他师父在终南山闭关修行,想彻底破掉我执,这一次闭关很多年。在终南山闭关,有时候一两年都看不到一个人。修行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寂寞,有时候,一只鸟飞过,师父都会看着发半天的呆。我想,如果是我的话,绝对无法忍受下去的,我不喜欢热闹,但却同样的害怕这样的寂寞,难怪说人是矛盾的。

       该回斋堂了,我低头慢慢的走着,一转眼间,看见路边的乱石中,居然顽强的长着一朵黄色的小野花。这是什么时候开出来的?我蹲下来看着她。没有惊心动魄的美丽,就那样静静的放着,耀眼的黄色在阳光下,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心里又想起一句诗:“闲花淡淡春”    是呀,她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就这样淡淡的开着,张显着自己生命中本有的颜色,顽强中而带着生机。起来继续走着,天还是一样的蓝,心情却似乎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除了带来漫山的花朵,还带来另一样好东西:野菜。

   说实话,我以前除了芥菜煮蛋,是没吃过别的野菜的,所以当女居士们送来一把把刚摘下的新鲜野菜时,我迷惑了好一会,这个野菜要怎么吃?炒吗?居士笑了,这个是铁线菜,煮来吃特别甜,这个是苦丁菜,带点苦味,可以降血压,适合沾着大酱吃...   

   于是,当天我们的工作就是与野菜奋斗。野菜泥很多,要洗干净很费工夫,有些根兜比较大的还要拿刀子来刮才能弄干净。 苦丁菜由于太苦,需要把根劈开,放在水中泡泡才行。就这样,中午的凉菜出来了,大酱拌野菜,野菜是生的,只是清洗过而已。


     这道菜出乎意料的受到大家的欢迎,一大盆野菜,很快就被吃空了,这让我很好奇,真的这么好吃吗?一会我也尝尝。二堂,轮到我吃饭的时候,看到野菜过来了,我要了一大夹,夹起一根尝尝,啊,苦得要命呀,还有一股子土腥味,皱着眉头嚼烂吞了进去。这不就是在吃草吗,还是生的。大酱过来了,赶快要了一大勺,拌上野菜,这下好点了,咸味冲淡了一点这苦苦的感觉。看看桌上小山一样堆起来的野菜,不禁发了愁,心里狠狠的骂了自己一句,叫你贪心,这下够你吃了吧。转头看看那些东北的居士,一夹夹野菜吃得正香,不禁感叹,难道地域的区别这么明显,南方人口中的苦味北方人吃起来就成甜的了?


      过斋后,老王召开全体斋堂动员大会。原来天气好了,女居士们送来的野菜让老王也动了心思,老王决定,咱斋堂不能走在居士们的后面,咱也要上山去挖,挖野菜那太普通,咱要去挖黄精!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黄精呀!这个东西我可是久闻其名了,古书里,小说中,那些修仙的人,练武的人,掉到悬崖下后,多半都是靠吃黄精来过日子。据说这玩意,经常吃的话,吃到后来,眼睛会发光,身轻如燕,走起路来,连蹦带窜的,碰到厉害的,吃上几年都能飞了!只是,这样神奇的东西,我们这小山上能长吗?老 王笑了,你们跟着我走就行了。


     带上小挖子,几个塑料袋,我们出发了。还是斋堂后那条山路,我们边聊边走着,走不远后,老王开话了,看到没,就是那个,那个就是黄精。 什么?那东西就是??我可是常看见这东西呀?它就是黄精?  小小的一根,笔直的草干,周围均匀的长着一圈圈的长条叶片,实在是非常的不起眼。  按照老王的指示,我们轻轻顺着根挖下来,别看上面不大,下面根可不小呀,覆盖的范围还特别广,甚至直接长到了周围大树的树根里面,实在是很不好挖。 很快,小挖子就用不上了,改用手开始刨土,费了十多分钟才把根挖出来,中途还断了好大一截。拿起那根一看,白白的,很嫩,凑到鼻子边一闻,一股清新的药香气让人精神一振,哈哈,有意思。老王开话了,这个叫鸡头黄精,可以用来煮粥吃,也可以蒸好晒干勾糖作成甜品。哈哈,闻到这味就舒服了,要是做好了,一定好吃,真是期待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于是,我们分头各自开始挖黄精。我顺着林子一直往深处走着,这些小的我不屑去挖它,要挖就挖大的,林子深处肯定有!果然,让我发现一大片,长得还挺高,哈哈,就是这里了。我趴了下来,开始小心的挖。顺着根,一点点的挑着,土很硬,根却很脆弱,稍不小心就会弄断,最恼火的是那些长到灌木中的,和树根纠缠着,为此我一怒之下拔倒了好几棵小树...
     又发现一个大的,我顺着根一直盘着,咦,怎么有点看不清根在哪里了,一抬头,天已经黑了,挖了这个就下山!我继续挖着,顺着根摸到了一个小土堆,奇怪了,怎么好好的跑出来一个土堆,继续挖!挖着挖着,觉得不太对劲站起来,凑近点,这个是??倒,墓碑!!我跑到人家坟上来挖了!转眼一看四周,黑黑的,斋堂的人也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其实是我自己跑得太远了)昏黑的森林中,就我一个人独自站在一座孤坟面前,顿时觉得有点胆虚,赶快把挖开的土填上,对坟里的主人说,你住这里也勉强算是庙里的常住啦,一定也常去庙里听经,我们也是自己人了,我这也是给庙里干活,挖错了,不好意思,别怪别怪。说完转身,匆忙跑了。一气跑回到斋堂门口,灯亮着,大家都在里面,顿时生起一种回家的感觉,靠,这帮家伙,走了都不叫我一声,就留我一个......

     第二天的黄精粥果然大受欢迎,吃起来又香,还能补身体,实在是好东西呀,至于野菜,就留给那些爱吃的人吧,我喝粥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加班加到比较晚,就写几个听来的小故事吧.

来来往往的,庙里常有一些云游挂单的比丘.有住几天的,有住一周的,真正留下来常住的却是不多.

      这天又碰到个挂单的师父,这师父长得和和气气的,非常斯文,见了我也是笑笑的打招呼.正好难得清闲,于是找个地方坐下,和师父聊起天来.日正当午,松树阴下,一僧一俗,盘膝对坐,相谈甚欢,山风袭袭,衣襟飘动,所缺的只是一壶清茶而已.

       这位师父是在内蒙出的家,很是推崇宣化上人,说起来这还有一段原因的.

       师父出家的庙里有一对师兄弟,修行很精进,也很刻苦.这对师兄弟听说了宣化上人的故事及万佛程的家风后,十分敬仰,发愿要到万佛城去跟随宣化上人修行.可是,他们只是一个小寺院的出家人而已,要怎么才能去到远在美国的万佛城呢?两师兄弟分别想办法了.师兄说,经上说了,

念大悲咒可以满人的愿望,我现在就专念大悲咒,一定要实现去万佛城的愿.师弟说,宣化上人说了,谁想做他弟子,只要给他照片磕一万个头就可以了,那我就努力给上人照片磕头,求上人接我去万佛城.于是,两师兄弟分别按自己的方法开始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一年多吧,师兄莫名其妙的接到一封美国万佛城来的邀请函,就这样,师兄去了万佛城.而师弟着急了,看师兄都已经去到上人身边了,
看来自己的心还不够呀,于是师弟更加努力的拜.一天中午,师弟在大殿里,忽然看见宣化上人走了进来,上人看见他,问了一句,就是你吧?师弟没反映过来,上人已经走了.等醒悟过来,师弟后悔不已,我刚才怎么不求上人让我去万佛城呢!几天后,万佛城邀请师弟的函件也到了,于是,这对师兄弟都一起去到了上人身边.

      因了这个原因,这师父庙里的人都十分推崇宣化上人.听了挂单师父的故事,我忽的记起了妙祥师父出家的故事,也有相似之处.

       师父出家前在医院工作,家庭收入各方面都还不错,那时候师父虽然学佛,但却没想过出家.一天有个女居士路上碰到师父,忽然问了一句,

你学佛满不错的,准备什么时候出家呀?师父自己说,当时他还有点不高兴,好好的问什么出家,于是就随口答道,如果宣化上人收我做徒弟,那我就出家.过后可能师父自己都忘了这事,万佛城的信来了,宣化上人写的,上人在信里说,你出家,我收你做徒弟.这下师父没办法了,要守五戒呀,不能妄语,于是师父因了这个因缘出了家,做了上人的徒弟.

      如此看来,高僧都是时刻在观察着法界中的有缘众生呀,想想也是,不要怪没好师父教你,那是你还没达到好徒弟的标准呀.

     闲话过后,两人相对无语,默默的看着山色.早春阳光下的山,透着一股嫩嫩的新绿,宁静而温暖,有点象我现在的心境,静静的而又若有所思.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很喜欢看神话故事,那时候电视里放八仙实在是让我激动了好长一端时间,每级不落的接着看,直到演完还意尤未尽。看过后对里面吕洞宾.韩湘子特别喜欢。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首据说是吕洞宾写的诗,“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于是很自然的背了下来。直到后来长大了,每当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峰或波涛浩淼的水泊,总是想起这首诗,然后想象着一席青裳的道人,背负长剑,衣襟飘飘,在云雾中负手飞过的那份逍遥。或者想象着韩湘子,横举长笛,临风而立,低首轻按的那种自在。

    虽然古人一直说僧道僧道,好象僧应该是在道的前面,但我一直对僧没有什么太多认识和了解。那时的我,不喜欢僧人剃了光头,喜欢道人高冠长须,飘飘若仙的样子。私下认为道士要比和尚逍遥,潇洒。那时候也总找一些道家的书来读,什么老子.庄子.周易等等,虽然看不太懂,却很喜欢庄子里的逍遥境界。

    及到后来,偶然的看到禅宗的一些典故,才发现,原来佛家还有这样的机锋和智慧,这样的辩才和自在,深感兴趣,这才开始接触佛教的经典。也恰是因缘,我这等爱胡思乱想,不爱服人的人,第一本开始看的就是楞严经。原经文实在是太深,我才看了一小段就觉得没法看下去了,实在是看不明白。于是在网上找来了注解,宣化上人的楞严经浅释,当然,那时候也不知道宣化上人是何许人也。

    细细的看下来,才看到世尊向阿难七处征心,就觉得越看越糊涂,越看越迷惑。以往所认为的一切,在这里都被否定了,这个不是心,那个不是心,这个不是我,那个不是我,那么,我是谁?心在哪里?我是真的害怕了,和经里的阿难一样的惶恐了,我要是没了,谁来修行?道家那些炉鼎宅女,婴儿又是些什么?成佛成仙的又是谁?于是,多年建立起来的观念被瞬间摧毁了。我急急的往下看,却又不敢看得太快,生怕会漏过什么。一直的看到世尊向阿难开示出了真实之意时,心头仿佛猛的开朗,啊,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好象有一点明白了。也是自此次以后,我深深的相信了,诸经典中,再也没有比佛经说得更透彻的了,也真实体会到,自从一看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也明白了,为什么典故里黄龙禅师要骂吕洞宾 守尸鬼 ,当时也自以为明白了黄龙禅师问吕洞宾  半升傥内煮江山,一粒沙里看世界。这句话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以后,凭着读过的几个禅宗典故,看过的半部楞严经,就开始冒充佛法达人向人炫耀佛法,看这个也不对,看那个也是愚痴,谈起来是天花乱坠,口沫横飞,不把人说服了誓不罢休,颇觉得自己有种冷眼观众生的感觉。那时候认为,庙里的僧人嘛,有我懂得多吗?直到一天真正碰到事情的时候,才发现,我的佛法在哪里?为什么好象对我没起到作用?才想起一个大德说过的一句话,学佛,要得到真实的受用,
要真能改变自己的身和心,这个才是真的有效果。看看自己,贪嗔痴一点不少,比起以前还多了个慢心,真正不如普通人了。
     及到了大悲寺,也没人和你谈玄说怪,就是每天老老实实干活听话。巨大的落差让我有一段时间非常的不解,没太多时间看经书,很少说法,就每天这样的干活再干活,这个算是学佛修行吗?我和外面的民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民工还能吃个饱睡个好,这个还不如民工呢。这样的想法让我迷惑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天,庙里停电,打不上水,我被安排去给斋堂挑水。可以想象,一个连扁担都没碰过的人,挑着两大桶水,摇摇晃晃,东倒西歪的样子。那两桶水自然是大部分都浇到了我的裤子上,冷风一吹,裤子很快就结冰了,冻成了一层铠甲,硬绷绷的。费劲的走着,我南方人的体质又特别爱出汗,内衣很快就湿透了。扁担压在肩膀上,烙得骨头生痛生痛,还不敢乱动,生怕把水洒了。几趟水挑完后,我回去换衣服。在寮房里一摸自己的身体,吓了一跳,居然摸到了一根根的肋骨!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呀!换好衣服,决定到寮房附近的山脚下溜达。

      极目远眺,四边都是还未耕种的农田,显得很荒芜。忽地想到一句话,修行就是修心,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去修自己的那颗心,去掉那些脏东西肯定是非常快的。自己想想,来这里以后,贪嗔痴心似乎少了很多,因为这里只需要也只有最基础的满足生存的温饱,没有外缘的诱惑,每天所熏习的都是佛法,为庙里艰苦劳作来消去业障,每天最大的诱惑居然是那一顿饱饭和熄灯时的睡眠,这贪嗔痴心想起竟然没个起处,实在也是有意思呀。想想,这个才是真正触动到自己内在的修行方法吧。忽的,对这种修行方法好象有了些理解,在生活中修行,这个才是修行的本质所在呀,离开了这个,哪里又有个修行在呢?

      心里想通了,干活劲头也更足了些,当然,肯定是不能和那些老居士来比的。这天晚上决定发心学学不倒单,盘腿睡一晚。晚10点熄灯开始盘腿(单盘...),不到10分钟就睡着了。半夜12点多,猛的醒过来,发现自己靠在墙上,头几乎要钻到自己裤裆里去了,身子歪着,只觉得头发晕,全身酸痛,头几乎不能动了,要用手才能扶起。心里对自己说,哎,算了算了,这个太难了,还是改天再来不倒单吧,今天就倒倒算了...  一翻身,睡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对面不相识,还须从头炼.

      这个是我看了很多次的宣化上人的开示,每次看的时候,我都想,考验嘛,这个还是很容易知道的,我要通过应该没问题.结果,真正考验来的时候,我却没能过关.

      临近沐佛节,来庙里的人越来越多,斋堂也越来越忙,有时候一整天都团团转,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为什么母亲老是忙个不停,原来家务事真的有很多呀.

      清早,我和小王居士切土豆,时间赶的很急,切的土豆大小很不均匀.老王居士来了,看到我们切的土豆大发雷霆.其实,在平时老王也常这样发脾气,通常我都是忍受过去.但这次业障出现,我的脾气也上来了,就不愿意服输,一直的顶着.最后的结果,我被罚到斋堂门口站着思过,想通了,愿意忏悔了再回去.

      清早的风还是很冷的,我就这样站在门口数树上的蚂蚁.不少的居士来来去去,好奇的看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在最忙的时候站在这里发呆.哎,自从小学结束后,我就再没被罚过站了,真想不到,到了现在居然还被人罚站,站就站,想叫我认输,窗户都没有!

      就这样,我在斋堂门口一直的站了4个小时.被冷风吹到腰都酸了.不过,没关系,这次我就要坚持到底,去他的考验不考验,这次我就不认输!

      坚持的最终结果,我从斋堂出来了,重新回到了出坡的队伍中,这时候才有心情仔细想想自己的事情.忽的想到了金刚经中,佛陀说,我昔为歌利王节节肢解身体时,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顿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原来我以为自己一直的忍辱其实并不是真的忍辱,我只是在压制,而压制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是会爆发的,真正的忍辱应该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嗔心生起来,原来自己以前一直都错用心了呀,应该用化解或观空的方法,而我却用了压制的办法,难怪最后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了.道理上终于是明白过来了,但是要我再回去忏悔认错?还是没门.由此可见个人习气实在是深重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2:36 , Processed in 0.53074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