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20|回复: 2

[佛化生活] 佛陀的厨房--与常持法师有约报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饮食侍者到法食侍者
  摄影/瑞云  录影/清源  报导/吴静怡 陈筱聆
  圣严师父生前的饮食侍者
  常持法师与我们分享了
  一场心灵飨宴-“佛陀的厨房”。
  常持法师不但分享了
  担任圣严师父饮食期间
  所制作的日常餐点,
  也分享了滋养他生命的两位重要贵人,
  就让我们来看记者精彩的报导吧!
  师父的“简餐”
  开场时,
  投影幕上看起来养生又美味的餐点,
  正是常持法师为师父准备的餐点。
  依照场合不同,
  而有“简餐”与“特餐”之分。
  “简餐”,
  即是常持法师为师父平时准备的餐点,
  有主食、主菜、配菜、及汤品。
  虽然是简单的三菜一汤,
  因为要配合营养师
  规定的每日营养素摄取量、食材的变化与口味等,
  常持法师巧具心思
  搭配不同的烹饪方式、让餐餐色香味俱全。
  更为了让水果的营养及纤维素也能一并摄取,
  在师父
  食量渐少的情况下,
  法师细心地将水果纳入料理当中。
  投影片上密密麻麻的
  每日饮食表,
  与令人食指大动的一幅幅餐点展示,
  体现了常持法师
  身为师父的饮食侍者的用心程度。
  “特餐”
  则是用以宴请贵宾以及师父洗肾回来时的午斋。
  不论是整颗凤梨下去焗烤的炒饭
  或是鲜红樱桃点缀的奶酪杯、
  用彩色甜椒当容器的蒸饭等,
  为的无非是
  让师父能够在洗肾完,
  胃口不佳的时候
  提振食欲,补充营养,
  常持法师的用心,
  不仅透过萤幕让大家开了眼界,
  一阵阵惊叹声中不仅是对食物的垂涎欲滴,
  更是对法师的随喜赞叹。
  生命的贵人
  分享了美味料理后,
  法师接下来谈的是
  生命中影响他最深远的两位大善知识-
  给予法身慧命的圣严师父
  以及给予肉体生命的母亲。
  法师以两件事,
  诉说母亲对其人格的影响--
  时常造访法师俗家乞讨的人
  以及母亲罹癌示疾的过程。
  超越施与受的乞丐
  法师出生于宜兰,家里小康、
  在四个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
  法师回忆约六、七岁的时候,
  老家每天中午都会来一个乞丐,
  母亲都会提前准备好饭菜拿给他用。
  后来母亲出去工作、
  家里剩下法师一个人时,
  这个工作就交到了他的手上。
  母亲总会叮咛他说
  要用很恭敬的态度,
  把这碗饭很有诚意地端到他面前。
  起初法师不解
  为何母亲要如此对待一位乞讨者,
  后来母亲便告诉他,
  家中虽然环境不是那么好,
  但至少还有饭吃,
  乞者的示现,
  是要让自己学习知足、布施,
  也感恩已经拥有的。
  从母亲为乞者
  准备饭菜背后的深远意义中,
  法师体会到了无私的慈悲。
  “施”与“受”的界线是模糊的,
  在当下
  施者是母亲是常持法师、
  受者是那位乞丐;
  拉开了生命的光景、时间轴来看,
  对象反而相反了,
  法师透过母亲与乞者的互动
  获得很多珍贵的启示。
  生、老、病、死的真实戏码
  生命无常,
  在法师服完兵役后不久,
  正当准备国家考试之际,
  病痛找上了常持法师的母亲。
  法师决定放下一切,
  专心照顾母亲,
  而因为法师时常要陪同母亲进出医院。
  在病房、新生儿房、诊间
  看见各种众生相,
  法师因而起了
  探索人生意义的念头。
  虽然这时还没有皈依任何宗教的因缘,
  法师当时就已经在母亲病榻旁
  发下帮助众生离苦的愿。
  此时法师分享
  其一生中最有智慧的事情
  就是出家;
  而可以在师父座下出家,
  正是他最大的福报。
  皈依三宝,探寻生命的意义
  法师接触佛教,
  是一连串的因缘促成。
  医院每天上演的生老病死戏码
  促成法师了解生命意义的动机,
  书店架上的一本“戒律学纲要”,
  则让常持法师
  找到所要的答案,
  并进而皈依圣严法师,
  然后成就出家的因缘。
  也因为有了照顾母亲的经验,
  促成法师成为师父饮食侍者的机会,
  让法师得以近距离
  亲近圣严师父,
  透过对师父的照顾,
  让自己的法身慧命不断地成长。
  “杀人刀、活人剑”的应机教化
  接下来,
  常持法师分享与圣严法师的因缘,
  以及自己从握笔的秘书
  到掌厨的饮食侍者之间,
  心态的转换,
  其中最多的,
  是圣严法师对弟子的宝贵身教。
  圣严法师的鲜活身影
  透过常持法师的真情分享,
  仿佛再度出现在这一个晚上的大厅之中。
  不管是常持法师
  谈到自己面临
  接任饮食侍者
  心中出现的惶恐,
  还是坚持流程起的嗔心,
  师父都慈悲幽默的
  用最快速的方式
  让弟子放下,
  用身体力行的典范
  让弟子追寻,
  也用怒目金刚的善巧
  让弟子觉醒。
  师徒之间精彩的对话,
  也透过生活中的小故事,
  活灵活现的带给现场每一位观众,
  谈到生动处,
  拍掌叫好有之、感动拭泪也有之。
  从师父身上,
  常持法师体会到
  师父虚怀若谷中
  显现出平等的感恩,
  时时刻刻
  都将别人看得
  比自己还重要,
  师父平常待人处事的举动
  与对人慈悲的关怀,
  是一种无声且最珍贵的教化。
  爱别离苦的超越--感恩发愿、行愿报恩
  最后,
  常持法师感性的说,
  生命中有很多恩,
  是永远无法回报的,
  唯有将得到的精神与启示,
  再去回馈、帮助更多人。
  哲人已远,
  但典范永远深植在我们心中,
  师父那简单却丰富、平凡
  却深远的生命历程,
  也为我们增添了生命的厚度,
  体会到了师父的悲愿,
  更发愿尔后更要努力
  帮助众生脱离心灵的贫穷。
  常持法师说,
  虽然担任师父侍者的工作
  目前已暂告一段落,
  但在未来的生命路程中,
  会将师父的教法
  从自己本身做起,
  进而与更多人分享,
  帮助更多人解除痛苦,
  让佛法发挥更深、更广、更远的影响力。
  法师殷盼我们
  不断感恩发愿、行愿报恩,
  要随时提起,随时放下,
  活在当下的因缘,
  不眷恋过去的事物。
  今晚常持法师真切的分享人生历程,
  著实为我们在迅速变动的环境中
  找到一份坚定志向的路。
转载
发表于 2010-5-2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1:53 , Processed in 0.89658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