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东城同沙生态公园黄公岭南侧资福寺重建现场,礼炮冲天,省民宗委、佛教协会领导、东莞市市委书记刘志庚等领导,参与了重建奠基大典。 资福寺本是位于莞城街道的一座千年古刹,在962年(南宋大宝五年)始建,在962年到1100年,先后建造石经幢及罗汉阁。由于历史原因,资福寺几经损毁,又几经重建,直至1912年―――1938年,东莞县立第一小学迁到资福寺,东坡阁废弃,大雄宝殿全毁,资福寺自此隐去了。
根据资福寺的重建规划,寺庙自西向东,可概括为“一线,一圆,一片”。“一线”即是从北往南为:寺庙―――山门广场―――虹桥―――佛坛。“一圆”是指以佛教艺术博物馆为圆心,其西有静思园,其北有东坡阁、接待中心,其东有药师典故雕塑墙、琉璃照壁等,其南有宝瓶广场、奇石苑。“一片”为停车区、换乘区及员工生活区。
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明生介绍,至今1040多年历史的资福寺早已在省内闻名,既保存有舍利,又有苏东坡留下的碑文碑刻,对于东莞来说是难得的文化印记。重建资福寺具有展现佛教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为佛教徒提供好去处等意义。
资福寺筹建办负责人释觉悟大师认为:“建好后的资福寺将是广东四大古刹之一。”他表示,初步计划中,整个建设面积1000多亩,头一两年为基础建设时间,在5年以后,寺庙才基本完善。
目前,该寺庙接受社会募捐。在一本《重建东莞资福寺募捐功德簿》上可见,山门、天王殿、钟鼓楼、观音殿、药师殿、偏殿等木料价格合计为12710万元。(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