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32|回复: 5

[佛化生活] 走近出家人---龙泉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题目:《龙泉参学琐谈》 2007-04-29

常住僧众不多,但是年纪都很轻,朝气蓬勃的,整体素质比较整齐。山上有不少护法居士,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大多是优秀的年青人,对三宝都有很强的信心。
初到龙泉寺,感觉寺院空气清新,景色秀丽,千年的银杏、古老的龙泉,似乎有一种无形的磁场,在吸引着我。
每逢周末,游客与信众便络绎不绝地上山来。
常住僧众不多,但是年纪都很轻,朝气蓬勃的,整体素质比较整齐。山上有不少护法居士,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大多是优秀的年青人,对三宝都有很强的信心。
龙泉寺刚刚恢复两年多,原有的活动空间比较小,所以寺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搞修复建设。义工们在山上艰苦地付出,坚持每天上早晚殿,每晚研习佛法,他们的生活过得快乐而充实,生命绽放着清新的活力。
寺院里每年都有好几次比较大型的法会,都是由居士来筹备安排,法师只负责演讲开示,作整体的引导。由于法会的成功,皈依、学佛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年轻人、受教育层次高的人居多,充满着生气。
常住的生活、学修与管理
师父一直倡导“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生活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龙泉寺每天早上4∶00打板,晚上21∶30止息,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条,松紧适度。每周一下午有半天放香(休息)。
因为人手少,每天出坡的时间很长,除了僧团日常的工作如大寮、内务、行堂、值班等工作之外,在师父的带领下,每天还要配合寺里整体的建设,搬柴担水,运砖扛石头。
师父强调“守时、随众”,大家都尽量配合,除了少数执事和承担事务的人员,大部分人都积极参加早晚殿。上殿时,整个殿堂梵音嘹亮,庄严肃穆,很有感染力。
过堂僧俗分开,整个过程安静,有秩序。比丘一律搭衣持钵,比较注意威仪。北方缺水,大家平时洗碗、洗脸用水都很节约,并且会把废水储存起来冲厕所。
学习上目前分为甲、乙两个班。甲班目前主要以《备览》的学习为主,同时甲班大部分同学都要承担常住的各种事务,他们对师父引导的“学习、修行、做事”一体化理念落实得很好,我想这也是师父培养人的善巧。
乙班目前主要以学习为主,现在正在学习师父的两次系列开示。学完后要进一步对佛法整体的理念进行闻思,同时还设有背书、法器练习等课程,对小净人鼓励他们练毛笔字。
这里上课、过堂、诵经、拜佛都要搭衣,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大家努力把课堂上学习到的佛法内涵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寺院里规矩比较严,所有住众不发单资,普佛和个人所得的供养金一律上交常住,同时常住保证个人一切合理开支。平时无故不得外出,大家都比较注意收摄身心,把心缘在佛法的学修和对常住的付出上,真的很让人随喜。师父说,没有一点道心的人,想要在这里住下去很难。这一点我完全相信。
寺院在管理方面也很有特点,一切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师父一直注意大胆使用人才,在使用中培养人才。僧俗管理分开,居士部分大家也有充分的锻炼机会。所谓“有承担就有成长”,很多同学几年不见,已经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管理人才了。
总体感觉,这里的学习气氛浓,僧俗二众都很惜福,勤劳,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发展。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师父给我的加持
4月19日我向师父请益,师父给我开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整体目前的状况。
师父说: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有的东西目前可以好好总结一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不足?我们培养了这么多人,效果怎么样?有多少人成才了?上课学的东西,有没有变成自己内心的佛法?还是在拾人牙秽,或是与现实生活脱节?这么好的法,我们如果学不好,那就太可惜了。
第二,居士怎么引导?
师父说:内充要与外显相结合,弘法属于外显,在这过程中我们内在如何充实,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三,关于我去南少林的问题。
师父说:我们无论派到哪里,都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尊重对方的管理;南少林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佛法要与现实缘起相结合,否则很难生存下去。现在不缺庙,缺的是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大家都要有整体的观念,依托常住才能把法弘扬开来;外在的东西都是其次,关键在人的心,是否有很好的与人合作的心。
第四,现在僧俗学习的一些状况。
师父说:目前存在这几种情况:一种是学不下去,不学了;一种是学得人很执着,不能随顺缘起,与人格格不入,不能相融;有的学得比较好,就认为自己能够代表正法,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消化。
学道次第的目的,是要调整我们过去零散、错误的佛法上的知见。能否与人合作,可以证明你的成功与失败,有的人只是嘴巴上说要配合,实际上还是不会。
做任何事,必须众缘和合,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进入角色,才能成事。有的人现在开会要么不说话,要么不听人讲,根本原因:没有很好地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团体的清净、和合、增上——
我的一点感恩
我来寺院参学将近半月,师父非常慈悲,不仅以正法来饶益我,而且在各方面关心我。我常年腰痛,师父看见我就问:腰痛好些没有;我在广化寺承担多年,难得来一次北京,师父慈悲地让我多住几天,要我多跟同学交流;师父到北大为企业家演讲,特地安排我和几位同学随行,开阔眼界;第二天,特别安排几位法师陪同我到雍和宫、孔庙、天安门等景点参观;龙泉寺僧众到上方寺踏青,我也有机会一起造一份共业……
点点滴滴,深夜静思,我感觉很幸福,生命很有希望,所做的一切特别有意义。
转载
发表于 2010-5-1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心,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叫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叫成佛之心,也叫甚深般若成就之心,也叫无相之心。
       菩提心,无法可得,如是一切法皆是得菩提心之法,故而无法可得。
       菩提心是成就的根本土地,不是种子,它可以承载一切的善法,缺之,则所修的一切善法如同于在虚空中,落不到地上。比如说修念佛禅,如果是把念佛禅比喻成一粒金刚种子的话,那么要想它开花发芽,去证到法界一相,首先必须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
       大乘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上报佛恩,何也?就是一切修行都为法界一切众生修行,而不是给自己修的。在念经、诵咒,或者抄写经书时,当内心有无穷大的感恩的心:这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为一切因缘众生的幸福而做,那么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吾法,念无念而念,行无行而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丢失真正的菩提心,同时也可以慢慢地破掉四相,见到真正的自己。


                  ---------------------回家人老师  《念佛禅  菩提心篇》
发表于 2010-5-1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师父是谁啊,龙泉寺又是哪里的龙泉寺?这位师父好!顶礼!
发表于 2010-5-1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5-1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佛菩萨无处不在
发表于 2010-5-1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在遇到这些境界的时候,应该在无四相的基础上,多问为什么,远离一切摄受,这样终会找到法身圆觉。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放光明?为什么讲咒?……佛陀讲的,不是文字的东西,而是文字后面的东西。这是学佛的一个关键。但如发现心念有四相的落处,立刻照破。

              


                                                                                                    选自回家人老师:《学佛者应有的基本信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23:31 , Processed in 0.28382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