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64|回复: 6

[大德开示] 鬼魅附身的禅病,修行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鬼魅附身的禅病,修行必读
  圣严法师
  所谓鬼病,是由于打坐的人阳气不足,或者是心态不正而惹鬼上身。
  有人说,打坐可以使阳气上升,其实阳气不足就是因为自信心不够、意志力薄弱。由于先天上的体能较弱、依赖心、怀疑心及社会观念的关系,使得女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多半不及男人。虽然今天是男女平权的社会,男人做的事情,女人也有能力做;然而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而能坚持做到底的宗教家、学问家、事业家等,还是男人较多。古来东西方的鬼魅与人间发生关联时,多半以女性为媒体;所谓妖巫,所谓怪力乱神,多系藉著阴气晦气的人体,而活动于人间。身体不好的人不一定没有阳气,只要他的心志坚强,鬼魅就奈何他不得。相反地,有人虽然长得高头大马,如果心志涣散,便是阳气不足;这也就是许多大人物、大事业家为什么都是无鬼无神论者,因为他们根本感觉不到有鬼神的存在。
  如果为了一时安全感的错觉,而把命运交给鬼神,这将为你带来无限的困扰;那些被民间称为阴神的鬼魅,虽也能为人们解决一些问题,可是惹上之后,衰运便会接踵而至,所谓的“请鬼容易退鬼难”。
  若因阳气不足,惹上了鬼魅,如能以错觉、幻觉来处理而不予理会,鬼魅也会自行离开。意志力加强,鬼魅就无法接近。
  鬼魅是飘荡浮游的幽灵,他们是微细的物质体,可以穿墙过壁,东没西出,有其一定的活动范围,没有固定的住宿之处。
  鬼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人的,跟他有缘的媒体,他才看得见。那些无神论的大人物,鬼是碰不上的,因为他们的身体周围,有一股由强大自信心和意志力所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用精密的仪器测定出来)保护著。阳气不足的人就缺乏这种力量,鬼魅都需要依草附木,因此,当他们遇到这样的人就会趁虚而入,附在人们的身上。缺乏阳气的身体,就像没有精神体的草木一样,而比草木更具有吸引力,因为你还是个人,他要利用你的身体,指挥你的头脑,来发展表现他的力量,这就是惹鬼的原因。
  因此,常常心虚胆怯的人,打坐时鬼就容易上身;但正确的打坐方法能使意志力坚强起来,坚信自己可以突破一切困难而修行成功,能够这样,鬼魅根本看不到你了。
  如果打坐时,甚至还没有开始打坐,就准备求感应、灵验和鬼神保佑,打坐到神智恍惚之际,先是若有若无、似真似幻地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或感觉到什么;进一步由于心有所求,便会感应到飘浮在你周遭的幽灵上身,而渐渐地扩展他的灵力,到了将你的身心运用自如之际,你就成了幽灵显现神力的工具。这也正是佛法不重视鬼神,修行不可为求感应的原因。
  因为知见不正、神佛不分,便得不到佛法的利益,甚至会失去健康的身心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所以修习打坐的人,先要持戒忏悔,不得增长贪欲、嗔恚等不清净的念头。
  另外一类鬼病是神经系统上的。有一些人身体较衰、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够,经常期待著救济和帮助;他们打坐时若听到不正常的声音或怪声,便会引发神经错乱而疯狂,这种病比一般的精神病严重,所以很难治。
  这种有鬼魅附身而使得精神错乱的病人,只要对三宝、对具足净戒的正信僧众法师有信心,能够接受具足净戒的正信僧众法师的指导,照著法师的指导来调身、调息、调心,那是很容易退治的。
  如果被鬼魅控制,失去了理智,丧失了自主能力的话,就比较困难了。只好暂时用镇静的药物使他的神经松弛,安睡休息一阵就好;假如著鬼已很严重,药效一失,他马上又会发狂,最后只有用“他力”的方法,为他念咒(最好是请持咒已有效验的法师大德,否则临时为了赶鬼才开始学念咒,恐怕没有大用的),或代他拜忏修功德。
  可是有这种问题的人,他们往往不会承认自己有鬼病,那只有靠他人的帮忙了。所以修习禅定,最好不要一个人独修,应该与较有修行经验的僧众法师共同修持,或请僧众法师就近指导,也就是修行人需要有人护法。” 《拈花微笑》法鼓全集内部试用版 (04-05, p. 246, 01~9)” 《拈花微笑》法鼓全集内部试用版 (04-05, p. 243, 08~15)
  *    “修禅定,不是简单的事,如果知见不正、夹杂妄念,比如为了求生天国而修禅定,便挟带有情感信仰的成分,厌此欣彼,所以他的定力只能使他生天,只能使他依恋定乐而不再希望解脱生死,这不是佛教希望的。通常所称“著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类了,那往往是把幻境认作是神迹,认作是证果。     
  本来,定中就可能出现幻境和定境两种现象。但是,幻境与定境不同,从不净的妄念中产生的是幻境,这在神经系统不正常的人最容易发现。他们所见的幻境,跟他们平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只是更加奇妙化了而已;其实,这是他们心底妄念的反映。未修习禅定时心太散乱,所以不易觉察,一旦把心稍微静下,微细的妄念便会趁机显现,这在缺少反省力的心态之下,就会以为那是一种神迹。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矫正,极容易成为神经错乱的精神病患者了,那是很不幸的!” 《学佛知津》法鼓全集内部试用版 (05-04, p. 91, 01~5)” 《学佛知津》法鼓全集内部试用版 (05-04, p. 90, 10~16)
  *    “圣严法师在指导修行时,特别重视过程而不重视追求开悟。过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静、明净,不会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图心障蔽。如果经常保持心的平静、维持心的平稳,心就能明净。开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一样东西。圣严法师常告诉弟子:“只要烦恼越来越少,你的心境就越来越明。”这就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追求开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希望早一点开悟,这种追求开悟的心就是执著。     
  还有一些自以为已经开悟的人,其实是被悟的观念所迷,沉醉在悟境的执著中,非常可怜。也有某些人把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当成开悟,其实那是魔境而非悟境,因为他的烦恼还在。
  平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起贪求心、吝啬心、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这类情绪出现,赶快念佛、观呼吸、观念头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静下来,并且随时随地不起烦恼,就是开悟。
  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话,对现代人大有启示:耕耘比收获重要,过程比目的重要,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 ”《公案一00》法鼓全集内部试用版 (07-08, p. 108-109, 06~16)
转载
发表于 2010-5-1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5-1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发表于 2010-5-17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23:20 , Processed in 1.14814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