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由广州唐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甘肃省歌舞剧院承演的主题歌舞剧《敦煌佛印》将于2010年5月25日至6月06日在高明、三水、南海、江门、广州、珠海、中山、湛江、廉江、茂名等城市进行巡回演出。5月7日上午,主题歌舞剧《敦煌佛印》广东巡演发布会在广州江湾大酒店举行,主办方与承演方代表向媒体介绍了本次巡演的剧目艺术特点与巡演安排。
据介绍,《敦煌佛印》——这个从敦煌千佛洞历史印记中走出来的舞剧,向人们展示了从未领略过的优美舞姿,这些新颖别致、编排独特的舞蹈,配合敦煌壁画特有的服饰、布景,极致地表现了敦煌舞蹈的艺术魅力。 敦煌舞蹈是历史悠久的艺术流派,在千年历史的千佛洞壁画中,就已留下了丰富的印记。甘肃省歌舞剧院在三十年前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是传承和发展敦煌舞蹈艺术的杰作,2004年被吉尼斯认定为“中国舞蹈之最”,至今已演出1600场,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天鹅湖》。《敦煌佛印》是三十年后该团与广州唐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另一敦煌舞蹈力作,以散文诗式的表现方式,演绎敦煌壁画景象。 莫高窟简介 敦煌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甘肃省歌舞剧院简介 甘肃省歌舞剧院,前身为甘肃省歌舞团、甘肃敦煌艺术剧院,隶属于甘肃省文化厅,现有250多人,设有舞蹈团、乐团(民族乐团和交响乐团、声乐队)、舞台美术工作部、舞美设计室、音视频工作室、美术工作室、舞蹈中专学校和“丝路花雨”少儿艺术培训中心等业务部门。 多年来,剧院曾先后创作演出了《箜篌引》、《飞天》、《浔阳遗韵》、《俏胡女》、《天姿馨曲》、《西凉乐舞》、《凌波舞》、《唐韵胡旋》、《反弹琵琶》、《千手观音》等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大型歌舞剧目和大量独具特色、生动多彩的音乐舞蹈节目。特别是创编的《丝路花雨》在我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代相继创作的《敦煌古乐》、《悠悠雪羽河》、《天马萧萧》和《敦煌情韵》等大型剧目深受观众欢迎,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八个,省级奖项四十多个,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剧院被国家人事部和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敦煌佛印》 《敦煌佛印》舞剧传承敦煌舞派,是对其舞蹈技艺的延续,从敦煌壁画场景中截取,展现敦煌壁画中精彩的场景,是对特定场景的创作和演绎。 甘肃省歌舞剧院以《丝路花语》为原型,经过精心提炼,二次创作出《丝》剧的姊妹篇--《敦煌佛印》。从敦煌千佛洞历史印记中走出来的,传承和发展敦煌舞派,用一个个舞蹈的动作展示壁画的美,带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以散文诗般的舞蹈形式演绎敦煌壁画。 《丝路花雨》在艺术上,着重于故事情节的表达,以舞蹈叙事的编排方式进行。与其不同,《敦煌佛印》是对敦煌壁画场景进行的舞蹈表达,营造舞蹈意境,为观众重现历史场景。 《敦煌佛印》以创造意境的方式,创造全剧的欣赏价值,因此《佛》剧在演出上更能适应各类型舞台设施的剧院,有着更强的适演性。 广东巡演 广东地区中小城市长期缺戏少剧,有的地方三、五年都没有舞台剧演出,这一情况与广东经济发达的背景不符。观众希望能够看戏,剧团希望有更多演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州唐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安排演务、安排巡演、将高品质的演出带到基层。 根据“唐潮公司”的安排,广东巡演共40-50场;其中5-6月份安排全省10个城市,分别有:广州、南海、高明、三水、江门、中山、珠海、湛江、茂名、廉江,十个城市共20场演出。除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发达城市外,其他城市较少有像甘肃省歌舞剧院这样全国闻名的剧团进行商业表演。此次不但有中心城市,还覆盖有二级城市甚至县级市。这次巡演的目的是把“高高再上”的著名舞剧,通过与现代的运营方式结合,让广东一些久违戏剧的地区也能享受高品味的好戏,也看得起好戏,因此,本次巡演的票价仅为60~380元,一些中小城市最低票价仅为60-80元。 节目介绍 一、舞蹈: 《金光千佛》 取自敦煌莫高窟第三窟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图像。以敦煌石窟雕塑、壁画为题材,使得壁画艺术和雕塑艺术,变成了活泼而生动的动态艺术。古典韵味的乐曲让人如闻佛界的梵音,圣洁灵动的舞姿让人如见观音的宝像,表现了千手观音的至真、至善、至美和圣母般的温馨、慈祥。千只纤手曼颤,千只慧眼闪烁,舞蹈生动地表现了佛的千变万化。 《水月观音》 吉祥的飞天把美好和祝福撒向人间,那千姿百态的“水月观音”在飘渺动人的伎乐声中翩翩起舞,把人们带入心驰神往的佛国世界。 《反弹琵琶》 选自敦煌壁画第112窟,根据反弹琵琶场面编排而成,是敦煌舞蹈的代表作品。 《伎乐》 在敦煌壁画和敦煌遗书中,“伎乐”是出现较多的一个内容,它描述了智慧善良的菩萨战胜邪恶造福人类的功德,寄托了古人对歌舞升平的憧憬和追求。该舞蹈取材于敦煌壁画,融合现代表现手法,演员们用其强悍、粗犷的肢体语言把敦煌壁画中极具代表性的男子阳刚之美再现于舞台。 《霓裳羽衣舞·盘上舞》 《霓裳羽衣舞》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舞,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白居易赞它是“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梦幻艳波》 千百年来生活在被誉为古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商贸交流桥头堡--敦煌的华夏儿女则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谱写了灿烂的篇章,更为今天的世界留下了“莫高窟”、“敦煌学”等丰存的文化宝藏。 《龟兹乐舞》 此舞是唐时流行于丝绸之路上的著名舞蹈,它是集龟兹乐舞及中原地区汉族舞蹈于一体的地方特色乐舞,风格独特。 《印度舞》《刺绣、酒舞、马铃舞、大合舞》《凭栏菩萨》《敦煌鼓舞》 二、声乐: 1、男声二重唱:《大千世界留美谈》、《等待》 2、女声二重唱:《牧羊曲》、《和谐大家园》 3、五重唱:《天路》、《敦煌故事》 4、男声三重唱:《少林、少林》 三、魔术:《烛光飞影》 演出人员 舞蹈演员: 领舞:李莉、张红姣、王露莹、沈益帆、安宁、索晶星 群舞:张韵、郭婷谢芳、张馨月、胡馨月、康琦、贾舒雯、赵莉、周虹、刘皎、任佳娟、李莹、魏小艺、王君、黄伟、刘海龙、索南旺秀、陈亮、王昊、冯浩、韩志成、乔雷、赵伟、吴磊 声乐演员:薛鹏新、吴强、陈涛、刘宁、杜丹 魔术:陈龙 舞美人员:马宁、赵宏、窦涛、马兆奇、郭建欣、周庆禄、刘健、宋玉海、宋玉国、孙淑芳 (信息来源:腾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