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37|回复: 16

[大德开示] 顿修成佛秘诀—净土奇人《靜老说的话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肆、念佛观念解行
一、十方世界佛的老师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佛。
二、佛有三身:「法身」,无形无相(不动尊)、「报身」,彻知一切真相(慧身)、「化身」,随度众生而方便用的色身(如人身、动物身、天人、鬼…等,随类应化之身)。
三、唯有佛才有无上的正知正觉,明白宇宙的一切真相与真理,我们凡夫无法衡量祂的一切。唯有照佛讲的教理及方法(指标)去实行,才能真正永远离苦,也才有智慧做出平等、大爱的事情。
四、佛是无上综合大「医王」;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无上综合大「药王」;「真」善知识是无上有效的「助缘」,可治六道的一切苦痛。
五、真正知道正确的教理及方法只是「处方」,有拿到处方药且「有服用」,病才会好。且一路上要「一直服用」,直到往生西方,到了安全的世界,才不会再犯「六道轮回之病」。
六、世尊(释迦牟尼佛)出世,是为了告诉众生了生死的教理与方法,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凡夫心的品质无法看到佛的法身,也听不到佛讲的话,为了救众生,所以祂才用肉体出世为人(应化身)。
七、世尊出世时虽贵为皇子,但祂放下所有名利、地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些举动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救度众生,成就大事,所以「演现放下」,为的是帮助众生了生死、成佛。
八、世尊的随众,即声闻众生(大比丘僧),过去都学邪道,跟了世尊之后,个个都去邪法归正法,个个皆修行成功。(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若发现自己走不对路的时候,当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九、佛在经书里讲的法,与当时衪教导身边弟子的佛法,全都是在教导要如何改习气(调整知见、想法、方法),才能入佛心、佛行。
十、佛、菩萨原本都是世间的人(凡夫),祂们全都是利用可以成佛、往生西方的教理及方法,清掉凡夫心的一切污染(习气种子)而成佛,成为西方世界之『人』。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用佛经的教导来落实,一定也会成功。
十一、「持名念佛」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为了要救度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合作出来的最特别的方法。
十二、持名念佛并不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但却包含八万四千法门,是最殊胜、安全、易懂、简单、快速,且不论上、中、下根的人都适合使用的方法。
十三、只要真信愿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必可解决一切问题,因为
南无阿弥陀佛早已把祂无上大慈悲、无上大愿力、无上大医王,及可解决一切问题的无上大药王,全都输入在这六个字里面了。
十四、「信愿行念佛」是指:一辈子心里真相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心里真愿意舍掉贪恋一切六尘相的习气、且真心甘情愿念佛,这才是真正往念佛,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
十五、念佛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最好加「南无」表示恭敬及皈依,但随众念时则可随缘。
十六、清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十七、念佛名义上是「净土法门」,其实也就是「心地法门」。
十八、过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净土法门,但为了不退其正等正觉(不退转),亦会老实念佛。
十九、依︽大宝积经︾的法意: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
二十、末法时代的众生一定要用念佛法门(净土)才能了生死(如同穿衣服一样,需随着朝代而改变款式才合适)。佛在世间时是正法时期,当时的环境人心忠厚单纯,适合以小乘方法修行;末法时期的环境,佛法衰微,且人心较杂乱,故适合用净土法门(即大乘)来念佛修行。(自己可以想想古代、现代的环境与人心,是否有所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若要接触多种或其他法门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根性在那里,才不会走冤枉路。

二二、一方面修行,一方面研读佛经,要花很多时间,所以修行所需的时间亦会延长。若尚未真正开悟,看经书反而可能误解法意、增长慢心,而障碍修行,所以还不如只单纯老实的念佛号。且若因此向他人说了错误的法意,更是害人害己。

二三、有小部份的人,看书闻法,只是为了要跟别人讲,但自己并不实修。或看书、听到佛法当时很高兴,是在高兴自己明白意思了,但却不知因自己心不诚敬,明白的亦只是文字上片面的意理,但真法并未入心,当真正要用时,又用到岔路去了,所以,诚心恭敬是很重要的。明白正确的教理与方法之后,入心实修,等修出成就时,才是真快乐。

二四、讲错法,会伤害众人的慧根,故不可随便讲经说法。有时因为一句话,就会背负大因果。

二五、若想边念佛又想边看经书者,初学者可参考看︽阿弥陀经︾,等过一段时间,念佛的底子打稳了,再参考看︽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念佛有成就时,再参考看一些般若经书,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等。看经书,要先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平时、早晚课时,都要以一心念佛为主。看经书的时间,不须刻意安排,平时有空闲时再看即可。若能真正把一部经书的法意通彻到底,其他一切经书虽不看但亦可全部都通彻。

二六、︽阿弥陀经︾,是佛唯一的自说经,内容所讲的皆是信、愿、行念佛。「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不要小看这一句佛号,不要想再外加其他方法来修行,才觉得更有效果,这是不对的想法。

二七、佛经的教理及方法是佛讲的,所以关键是在于要把佛经的法意拿来「实修」,而不是要拿来「念」给佛听。

二八、念佛念到成就时,三藏十二部经自然全都包括在心中了;过去修行大德,有的人原本不识字,但修到后来不但能看经书、能说法,甚至能写字弘法。

二九、所有一切语言文字、一切相,皆是生灭相(方便用的假相)。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是假相。

三十、「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切佛号、经书的总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代表已念到一切诸佛了。一切诸佛、菩萨皆会为有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助念。除净土法门之外,其他法门皆须信、愿、行、师(老师),皆需靠自力,「没有佛力护念」。

三一、念佛时不论是默念、出声念、金刚念(双唇微动)皆可,没有规定要以什么形式来念,只要适合自己,「自然」就好。

三二、A、「只有念佛,不外加其他方法」,这是老实念佛的根本。

B、「心不攀相,一心一意摄在佛号」,这就是老实念佛。

修行过程不要东加西改,才不会又走向岔路。只要有真正一门深入,老实念佛,修行的程度自然会愈修愈提升。

三三、如果想用个方法,使自己念佛能更加摄心,可参考用:「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的方法。

三四、原本用计数念佛、拜佛,可参考改用计时念佛、拜佛,会比较自然。

三五、念佛的关键不在于念多念少,主要是在于要用「清净心」念佛。很忙碌的人,即使只有早晚课各念十句都可以,一切端看是否真心。

三六、若早晚课一作好,就觉得轻松了,那表示是提着一份心在作。(应付的心态)。不管是作早晚课时,或是平时念佛,心都要平静放轻松,自在的念,才不会觉得累。

三七、念佛时,心不要急,心只有佛号,一心一意的念,一句接一句。把「念佛但又同时在想事情」的习惯丢掉不再用它。肉体的一切感受、世间的一切六尘相虽然都在,但心都不要去管它。不是硬撑、不是压抑,要自然面对一切缘相过正当生活:饿了就吃、痒就抓、冷就加衣…等等,主要是心不攀六尘相,心甘情愿念佛,才能入「念佛之门」。

三八、初学的人念佛,比较容易感到昏沈,静坐时若是有深重的昏沈出现时,就休息一下,等睡饱再念佛;若是轻微昏沈,心里亦要念佛,或起来拜佛,或走动一下,喝点水…等等。活动是身体在动,吃东西是嘴巴在吃东西,不需要用到心去走动或用心吃东西,所以只要心不专事时,心就要回来「真念佛」。

三九、静坐时要以念佛为主,心不要放空亦不乱想、心不要攀相,才安全。

四十、洗澡、睡觉、上厕所、在不洁之处时,念佛要改用默念,表示恭敬。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一、念佛时,若心里念出来的佛号有特定的「节奏」,那是因为意识心把念佛的念头「提得太用力」的关系,只要心放轻松,平静的念佛,自然就会改善。

四二、心外的念佛声(例如念佛机等),是提醒自己心里要念佛的助缘,心不要去攀相,「心」要贴着自己心里念的佛号,才是走对路。

四三、心平静不乱想,把佛号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目的是要帮助我们摄心,才能破除妄想、攀一切相…等习气,让心慢慢能更清净念佛。

四四、念佛时不要「刻意」去听佛号的声音。一切都要「自然」,才不会「着相」。

四五、念佛时要很单纯的念佛号,不要想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或是为了要得到任何好处。心要干干净净,不要有任何念头。

四六、念佛时把意根(心)都摄在佛号,即能「伏惑」(伏住往六道走的习气),即能离相念佛(一心念佛、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

四七、虽然念佛单纯且成就大,但因凡夫心杂乱而无智慧,能真正纯信的人很少,所以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心若随六尘相走,就会像迷路的小孩一样,回不了家。只要肯放下习气(心不贪染六尘相),「心跟着佛号走」,就可往生西方,回归到清净的家。

四八、如果所在的场合不方便念佛,或遇到有人不愿意见到你念佛时,则可改为在心里默念即可,不须要因为任何状况的阻挠而改变自己念佛修行的心意。(自己心里在念佛,凡夫不会知道你心里在做什么)。

四九、虽然有在用功念佛,但不是真正愿意往生西方,心舍不得丢掉攀缘、攀相的习惯,导致正解脱法无法入心,那么纵使整天念佛,亦只是跟佛号「结个缘」而已,念一辈子,也是枉然。

五十、凡夫心的「本质」是杂相心,心里的妄相,原本就自然会出现。当妄相出现时,只要心里知道就好,不要害怕,不要跟着它走(心不与相合),也不须要刻意去使用观看心念、移情、压抑…等等杂相法去对付它。不要排斥、也不要执着一切相,否则就容易落入偏空或偏有法,而往邪路走。心不要随着六尘相起舞,只管一心跟着佛号走,习气久了即会「自讨没趣」,而慢慢减弱、消失。(一个巴掌拍不响)。

五一、发现妄想生起时,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再跟着它往下想。只管念佛号,才不会妄念「长似连续剧」。

五二、并非要等有空才念佛,而是心不须专用在某件事时,记得就要念佛。

五三、念佛时,不能一心的情形有三种:A、忘记念佛。B、心被自己心里的妄念、习气转走。C、心被外相转走。这三种情形是「去」。当发现自己有以上的情况时,又把佛号念起来,即是「回」。一般人都是在「去与回」之间徘徊,初学的人,都会这样,没关系,只要习惯念佛的种子胜过习气的种子,就能慢慢破除一切障碍,最后即能成就。

五四、初学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会比较常忘记念佛,没有关系,不要觉得懊恼,只要记得时,佛号就提起来念,久而久之,自然不会忘记。

五五、念佛时,有妄念出现,并非全是不好,正因为有在念佛修行,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所以不要觉得懊恼,只要心放在佛号,「不去管」妄念,那么反而可藉妄念来修行。久了妄念、习气自然会慢慢消减。(没有念佛、没有修改习气的一般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习气)。

五六、若念佛时,心有佛号与妄念同时并行,就如同走到「分叉路」,只要不往妄念的那一条路走(不往妄念那边的题目去想),只往念佛号这一条路走(心跟着佛号走),就是走对路。

五七、念佛念不好,并不是你笨,而是因为这一条路你还不熟悉,不要懊恼、气馁,只要常常念佛,念佛修行的层次自然会慢慢提升至「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五八、假设某大卖场在举办三分钟免费搬东西的活动,卖场里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自由搬回家去…。我们若能把在搬东西那时的专注及迫切的心态,拿来用在念佛修行,分分秒秒不敢懈怠,则今生一定会有成就。

五九、一般人都只知重视六尘、六道之事,却不知道要重视了生死的大事,所以才会忘记念佛。

六十、早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要念佛;日常生活心不专事时,心就「回来」念佛;晚上睡觉时,身心平静放轻松,心里亦要默念佛号。睡前念佛,关键不在于念多或念少,要平静的念,自然的睡着,不要提着一份心在念,才不会影响睡眠。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六一、对于自己最珍爱最重视的人事物,因感情深厚,所以会最放不下,会最想念他,工作时想,吃饭时也想,走、站、坐、躺,思思念念「想」的都是他。若我们能把这样的感情拿来「想念佛」,那么很自然的就不会再忘记念佛了。

六二、生气、烦闷、心酸的时候,虽然也是有在念佛,但若生气、烦的心情还是存在,那念佛的效果就会比较不理想。应把生气、心酸的心情放掉,若放不掉就不要去管它,任凭它出来吧,只要心不与相合,只管一心一意跟着佛号走,就不会再被意识心出来的产物「牵着走」而加深业力(习气)。

六三、修行若一下很用功,一下又放松回来,像是要报答自己刚刚用功的辛劳;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执着六尘相,一再加重习气;或不肯脚踏实地,心里老想着最好有一个方法,听一次就能得戒定慧,把问题都解决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六四、有些人表相看起来很用功在念佛,很懂佛法,很相信佛法的样子,但因心里「自以为是的主观习气太刚强,且跟着妄心的合理化」走,所以即使走错路了,自己也都不知道。像这样的修行者,即使整天都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几十年,还不如用清净心念佛半小时所得的利益。

六五、念佛之人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自己活在世间时能「改掉执取六尘」的习气,能一心念佛,且与世间缘尽之后能往生西方,没其它花样。

      (修行的过程要实在,才不会因为着相,招引幻境,而往偏路走)。

六六、念佛修行的过程,会因心态的转变,而感到不习惯,以及因为你的用功,而把八识里,习气的种子「逼出来」,心里的妄念、感受,将会比未念佛、未改习气之前,变得更多、更孤单寂寞、心的感受会更苦或更乱…。但此阶段只是必经的过程,是在帮助我们清垃圾、改习气的好机会,亦是修行的关键处,千万别放弃或苦恼。遇到这种状况时,只管放轻松,心里认定念佛号才是「真」,千万不要再被习气牵着跑,或再外加其他方法,才不会又往岔路走。只要你是真信愿行念佛,佛菩萨自然会帮助你平顺通过这些过程。

六七、心很烦乱又没办法伏住乱心时,不要急着念佛或想任何事情,先让心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心休息一下」,等心态比较平静时再念佛,自然可把事情处理的更平顺,念佛也才能念得更好。

六八、当我们还没有做到一切相都不入心之前,若想利用看电视来「调整一下心情」,最好能在未看之前就先把预计要看电视的时间设定好。如果原本预计要看十分钟,等时间一到,不管剧情有多吸引人,最好能慢慢训练自己能做到离座或者不看。因为若能做到以这样的心态去看电视,才能说是休闲,而不是一直放任自己的心与电视里的相合。(但因为是事先预定好的,所以既使能做到以上所说的事相,也不能当做是自己修行所得的成绩) 。

六九、走路时,只要心没有在想重要的事情,心一定要念佛,眼睛可以观看一切万物,但相皆不要往心里面放,即是「入流」。

七十、当在看书、工作、讲话、算钱、计划事情…等心须专用的时候,就先专心的做好事情,等事情做好了再念佛。但如果是做一般家庭琐事,或在做不须要很专心的事,则表相上虽然在做事,但心里亦要念佛。

七一、当我们在把修行的知见想清楚时,或是在计划某件正当的事情时,心「不要同时念佛」。只要不是在想「坏」的念头,皆不算是妄念,而是方便用。等心不须专用时,即要把妄想、执着的心念,「全部改为念佛号」,才是「往」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之法。

七二、念佛不是为了精神寄托、与他人比高低比名气、或做人情跟流行。在修行的过程也不要因为有一点小悟、小利益出现就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若有这种傲慢之心,就很容易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七三、顺境时不可执相,逆境时更不可执相。好坏念头、所有习气出现,皆是可使修行人藉修行将八识里的污染去除掉的好机会。修行人要有决心与耐心,不要急躁或嫌无聊,应一路不更改的一门深入再深入。

七四、念佛很「简单」,有嘴巴的人都会念,三岁小孩也都会念佛,关键只在于,自己是否真的是「真信愿行」念佛?

七五、若不知知足惜福,即不能真正放下,修行就会进进退退,在逆境里肯学,变顺境就不学了,或想到时就念几句佛号来「安自己的心」,就打混过去了。光知道眼前之事,不知眼后之事,其人可怜,罪还不知要受到何时才能止。凡夫心粗,然相细,不管顺逆境皆要真心念佛。

七六、不是要刻意「造」个清净心、不住相的心、不乱的心来念佛,而是念佛时,心里都不执着六尘一切妄相,心里万缘放下,什么相都不粘,心只轻松的粘住这一句佛号。不可外加什么技巧或其他任何花样去造作念佛。(可参考用: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的方法)。

七七、有在念佛及把执着六尘相的习气放下的人,就是往清净心(心不住相、万缘放下)、一心不乱的念佛之路走,就是真信愿行念佛的人。

七八、虽然有在念佛,但心里「想的」皆是世间的人事物、或执攀幻想幻相,…等等六尘之事相,就不是真心要跟着佛走,那么佛也帮不上忙。

七九、修行不怕得少分,只怕走错路却不自知。不要好高鹜远,要坚定目标,一步步实在的向前走。

八十、在尚未真正开悟而修至证正果位、未往生西方之前,皆还不算是真正修行成功,皆要持续的真心念佛、实际的改习气。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八一、若还没走到「心不住相念佛」的层次,可先从基本的知足、感恩做起,并渐渐学习放下六尘一切妄相,当心不专事时,只要记得,心就回来念佛。若能真正依照这些方法走下去,心的品质自然会向上提升。

八二、信愿行念佛的人,不可使用什么策略、技巧、观想、压抑、讨厌、排斥、转移…等等对付法。或追求身心有怎样的感应、开悟、见光、入幻境、攀幻想…等等。更不要用一把尺在测量别人、佛菩萨,或生活平顺即自以为念佛的成就归功于我,就用自己的教理向他人说法…等等,以上这些自作聪明的造作,都不是念佛法门的正确教理及方法。

八三、「至心信乐」是指:坚定的信佛、念佛,而不求世间福。面对正法,心里的坚定要如同「钉子钉住了」一般!一旦确定了,心就不再动摇,从此一门深入,心除了佛号,心不入其它相,「即能意不颠倒」。

八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是指:念佛时,心只贴在佛号;没在念佛时,心亦没有离开佛,除此之外,心干干净净无习气无杂相。

八五、「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指:心已证入正一相念佛三昧的层次,虽有在念佛号,但并无念佛号之相,是心干净无习气无相,断尽见思惑之人。一般人有时心里亦会自动有佛号跑出来,但因见思惑未断,所以用的仍是以习气在念佛号的层次,但若能念到这样,亦是有在用功念佛而得到的成就。

八六、佛不但告诉我们,要如何走向通往解脱之路,亦有真实的力量及平等心要帮助众生离一切苦。自己要真相信佛讲的教理与方法(指标)去实修,这样才是有至诚心,愿意让佛救度的人,才能与佛「相应」,自然可消灾、消业障,平安、健康、顺利、和谐自在的过日子,与世间缘尽了,也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罪业凡夫,因有走到正路,而可得到如此珍贵的「相应」。且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即可心想事成,其他更多更大,正当的好处与利益,看你要什么,就能全部由你要由你得。

八七、不能才念佛几天、几年,觉得没有什么好处时,就不再信、不再修此法了。此时应自己诚实的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真相信、真照佛讲的教理及方法去行?若有真依照佛经的教理及方法实修,即使不想要顺利、不想要好处、不想往生西方也难。

八八、若心不是「真信愿行」念佛,那么即使整天都在念佛,又能念到一心,也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八九、虽然很用功在念佛,但还是没有智慧、不能往生西方的原因是:

A、一般人都希望在有困难、临命终时能得到佛力的帮助,但内心所想所做的,却是跟出六道,跟佛都连不上线的那一套方法。B、因不了解法意而反被法相束缚,或表相上有在用功念佛,但「心里无佛」(念佛时心又同时乱想、攀相)。C、见惑(妄想杂念)易断,但思惑(贪瞋痴)不易断,念佛难入一心。

九十、念佛时若心里无佛(心随妄念习气杂相走,是在靠自力念佛),那即使念一辈子也相应不到佛力的帮助;但若沿路心口一致,真信愿行念佛,那么不用断尽见思惑,亦可得到佛力的帮助,不但能消业障,且在世间的日子也能过得自在舒服,与世间缘尽时亦可往生西方。

◎小结语:

只要念佛修行能让我们得到清净心,远离一切苦痛,那么所有入世、出世的一切念头,还有那个念头比「念佛」这一念还要好?

       不要因认为自己罪业深重,念佛又念不好,就产生怀疑自己有资格往生西方吗?佛会救度我吗?…等等担忧疑虑的心态,才不会加深杂念,而阻挡自己信愿行念佛。

今世有幸得人身,不管自己长相如何、身份地位高低、过去是好人或坏人,从现在起:自己真心愿意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把执着六尘相的习气,换为信愿行念佛的习气,即是归依佛,即是佛弟子。
http://blog.zgfj.cn/User11/8628/Show.asp?/_articleid/146284.html(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伍、要出离六道须改习气

一、在世间的日常生活当中,最会扰乱身心与生活品质的,就是习气。修行最大的困扰亦是习气。修行没成功而会往六道轮回的原因,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舍不得」丢掉习气。

二、只靠念佛,没有一方面改习气,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

三、若没有信愿行念佛,只靠自己一样一样去修改习气,是很困难的,且永远都改不干净改不完。

四、一般人皆在脾气发作后,才发现自己的不对,若是这样亦不要懊恼,因凡夫心的习气是生生世世累积而来的习惯,不是一时就可戒除的。

五、一般人想要修改脾气或其他习气时,皆会刻意用压抑或忍耐等「入留」的方法来应对,不但会因累积怨恨…等习气而伤害身心,且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若能用「入流」的方法来应对,自然就会和谐多了。(「忍」是世间的办法,「心不住六尘一切相」才是出世的办法。)

六、「改习气」是指: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心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一再的去贪执六根所缘的六尘之相,要渐渐的看淡,以至全部舍掉。「心」能把妄想执着舍掉几分,跟修行的时间长短无关,全是取决于自己的根性及实修的程度。

七、把世间喜欢、不喜欢的人事物…等等六尘一切妄相│色、声、香、味、触、法(心里的意思)都看淡、心不住相,加上信愿行念佛,「双管齐下」,力量就更大了,因为此方法不但可以使新业不入八识(仓库),且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去掉八识里旧的杂念与习气(消业)。只要心愈来愈干净了,自然会慢慢有出世的智慧出来运用。

八、有真正做到心不住相,且沿路信愿行念佛的人,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根性高的人可上品上生,而根性低的人亦可带业往生西方。

九、「心不住相」是指:不管是眼睛看到的任何人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觉、肉体触到的触觉、心里跑出来的念头…一切合我意、不合我意的六尘妄相(色、声、香、味、触、法),都不要往心里放。走路时就走路、吃饭时就吃饭、看电视时就看电视、睡觉时就睡觉、念佛时就念佛、工作时就工作,应酬、穿衣、吃饭、走站坐躺、所有闲忙动静之间,都能在道德之下事事照做,但心里不再去执着六尘一切妄 (假)相,全都不要入心。

十、「心不住相」,并不是要使人成为木头人、或变得忘恩无情、逃避消极、或滥慈悲,而是指当心不须专事时,心只管「住着佛号」,这样「心」才不会与内、外相打交道,才能摆脱六尘相的束缚。

十一、要往生西方、要成佛,并不是「学」表相之事就可以成就的,而是要把往六道走的习气放掉,把习气改为念佛(是「修改」出来的)。

十二、知见、想法、方法要用对,才不会盲修瞎练,而糊里糊涂加重往六道走的业力。(若今生再加重妄想执着的习气,就更难回到正路了)。

十三、修行的苦是在于要「舍掉习气」,不要害怕苦,只要今生把心的习气舍掉,虽身在六尘中,但心不染六尘相,即可脱离六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快乐。今生若不舍,就会继续在六道里轮回,且来生更可能变得更苦更难舍,也不知道是否有机会能再遇到正法而知修行?

十四、有真心念佛,且又有加上心不住相来改习气的人,即使今生没能将习气全都清干净,但要往生善道、往生西方的机会,还是比虽有念佛,但没有改习气的人大多了。

十五、不要因为满足自己一时的贪欲,得到眼前不正当的便宜,而感到高兴。因为后续必定有吃大亏的苦果报,随时等着你去受。(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恶皆逃不过因果报,要时时保护自己的身、口、意)。   

十六、若在心里咒骂别人死,是心杀之罪。懂得感恩、知足,心存善念,心干净,心念佛的人,才是最漂亮的人。

十七、当你的心很烦乱,克制不了习气,又找不到方法调整时(找不到出口),最好的锦囊妙计,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只坚信念佛号」,有佛力的相助,心才不会一直往烦恼、情绪、感觉…等等六尘相去沉沦。

十八、一切相皆要「入流」,一般人皆是「入留」,才会引来一切痛苦。

十九、必须自己先「落实」心甘情愿念佛、加真愿意改掉习气,靠佛力的帮助之下,才能让我们有智慧与力量舍得放下习气,达到清净心(心无相)的层次。并非像一般人所认为的是要先刻意去找到(得到)一个清净心,才能开始一心不乱念佛。(一般人完全把顺序弄颠倒了)。

二十、「凡夫心」是往妄想执着,亦离不开六尘相之路走,变幻无穷无尽。       「念佛心」是往戒除习气,可离六尘一切相之路走,自在无穷无尽。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时,须以智慧为前导,才能轻松自在。只要真信愿行念佛,自然可去除掉习气,习气去掉一分,即是破除一分无明,智慧即会出来一分。

二二、「心」执粘六尘相,尝习气之苦,何不改为:「心」执粘佛号之乐?

二三、若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却又不愿改掉恶习,那念佛修行是为了什么?

二四、能接受自己爱自己,才会懂得爱他人,用善念善行去待人接物,否则即使有再大的委屈、功劳、苦劳,也抵不过尖酸、怨恨、心胸狭窄所造成的过错。能降伏自己的习气,使自己身口意用柔善的、干净的言行去待人处事,且今生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二五、要往生西方或六道,皆是「唯心所造」:心若用到恶念,身口意就会造恶业;心若用到善念,就会造善业;心若不染相,而用来念佛,就是造正业(走正路)。

二六、把心里的习气放下,心甘情愿念佛(信愿行念佛)即是修行。

二七、心放下无常的假缘相、改掉一切习气、心不住相、万缘放下,名相虽不同,但皆是「不住六尘一切妄相」的代名词。

◎小结语:

          把心的习气真正舍掉,才是真正走向布施之路。心有污染到习气,即是有相(有我);心已无习气,心干净,才是真无相 (无我)。

真正相信佛,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人,自然会愿意遵照佛所说的话,放下往六道走的习气,「真心甘情愿念佛」。

别小看轮来做人的福报,因为六道里只有在人道时,才最有机会「换跑道」,可帮自己造来生的好去处,且亦是利他之事。往生西方就如同要移民到国外,平时心里就不要再贪执本国之事,应真心念佛,才是真正要往西方行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要往生西方须念佛



一、不管任何长相、贫富、任何身份地位的人,世间之旅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自己是否曾经想过:当临命终呼吸困难、四大分裂时,肉体将有如抽筋折骨之痛,再加上心里对世间一切人事物的不舍,还有怨亲债主的报复障碍,身心将承受一切「极痛极苦」的感受,虽然意识是清清楚楚的,但想动动不了,想说又说不出口,也无法用任何表情来表达心意,且最少要这样持续八至九个小时,意识才会离开肉体。如果当时得不到佛力的帮助,那么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将会往生何处?

二、亡者是否有真正往生西方,不是光看表面的缘相而定,而是要看实际的因缘。

三、如果还没有修行成功,但寿命已尽,佛、菩萨自然会让「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延寿。

四、末法众生因有净土法门可以修,可得到佛力的帮助,所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往生为人、为天人的机会,还要来的容易。所以一定要把握此生,从今起决心专修真信愿行念佛这条路,一辈子都不更改的走下去。

五、能往生西方者,皆是依靠佛号的功德受用,与相应佛的安排,才会有机会成就。

六、「没」真相信佛,「没」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因相应不到佛力的加持,若希望能得到助缘「有效」的帮助,让自己平时能顺利、临终时六根都不被六尘相所影响,而能一心不乱念佛往生西方,那就只能靠自己的因缘及福报了。

七、只要是真正用「真」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在实修的人,即使尚未修到成就之前就往生了,亦不会堕落三恶道,而会直接再轮回得人身,得到继续修行的机会。(但因轮回会有隔阴之迷,来生也有可能不知修行之事,所以还是今生就要成功才安全)。

八、凡夫的心虽然有要成佛的「想法」,但并没有成佛的「方法」。若用凡夫心的知见想法来教育自己,是出不了六道的,因为凡夫心的知见与想法都是从意识心出来的,全是随着自己的习气而产生(自我合理化的方便法),当然无法让修行者舍掉习气而纯信念佛,所以我们必须遵照佛的教育来「引导」我们走向正路,才能改掉凡夫的习气。

九、若不是「真」念佛修行的人,因处在今日的五浊恶世,烦恼、诱惑太多,且生生世世所造的习气、业障太杂太重,大多数转世都不能为人,而下三恶道。所以一定要信佛念佛,才能顺利消业。而业能消多少,就要看个人信愿行念佛与改习气的程度。

十、若平时「心」没有把凡世间的六尘事放掉,就不是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即不是往西方的正路走。等临终时,还来得及换跑道的人,是少之又少。

十一、若心不换跑道,则生生世世皆被妄心所操控;若能在起心动念之前就开始念佛,就能不再起惑造业,而能断生死根。

十二、活着时能不能有智慧,快乐自在的过日子,世缘尽时是否能往生西方,责任皆在人「心的品质」,而不在佛法,不在佛、菩萨。

十三、迷者用自己的教理及方法修行,想求生西方;智者用真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实修,自然往生西方。

十四、若无慧照力,心即会被相转。若在生活中能心不住相老实念佛,即可得到戒定慧,就可不再依凡夫心出来的习气去造业,而能导正身口意的造作。(心地无非即是戒,心地不乱即是定,心地无痴即是慧)。

十五、在六道轮回,就像与家人失散,在外流浪受苦的小孩。今生有幸遇到念佛法门,就是遇到永不嫌弃、永不舍弃我们的净身父母(法身父母),让我们有机会回去最幸福、最安全、永无一切苦的「家」。所以我们应该用知足、感恩、落实的心情来念佛。

◎小结语:

佛只会帮助你往好的路走,绝不会伤害你让你不好,不管你现在的身心、因缘是如何,只要从现在起,真心愿意回头: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心不再贪迷世间六尘一切缘相、信愿行念佛,只管沿路照着以上指标去行,即可走到西方之家,当西方『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柒、要如何往生西方

一、往生西方这件事,不可马虎当儿戏,要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否是真往正路走,才不会又造业走冤枉路。

二、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非是自私或小愿的人,而是因为目前自己还是罪业凡夫,若依照自己的教理及方法,是改变不了环境的,且亦不能帮自己及他人了掉生死轮回的大事。应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拥有真实的力量,明白真正的真相及真理后,再来挂心未完成的事情、再来救度众生,才是实际的。

三、虽然凡夫皆是受业力牵引而转世为人,但每个人都有带着自己的福报而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要安守本分,以真信愿行念佛为主,不要为六尘事执着、担心,往生时,更切记要舍掉亲情与舍去六尘之相,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放不下,那不但对子女一点帮助都没有,更是障碍自己往生。只要自己修行成功,所有子女、亲人、朋友…等,自然都会托福受益,才是真正在做大功德。

四、若想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临终时,心中只有念佛的心念,其余的都不要再想,必须真正将六尘的一切相撇得干干净净,倘若心中有一点留恋,那就无法如愿了。

五、即使是平时习气种子尚未完全去干净,平时念佛还没有证入一心不乱的人。只要临终时,能把肉体的一切痛苦及周边出现的「所有」现象,与世间的一切人事物…等等六尘一切相,全都「放下」,能在「一心不乱」之下,念十句、一句佛号,则不论是上根或善根浅薄的人,也绝对可十修十人,百修百人,万修万人,皆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六、临终时,能不能完全伏住妄念与习气,或能伏住多少,全都要看自己平时的修行。平时心里就要把六尘之事渐渐放下,直到全都不入心,且一方面真信愿行念佛,临终时才更有把握往生西方。

七、若平时没有真念佛、没真改习气,到临终时,能用清净心念佛的人,是少之又少。要使真信愿行念佛变成是平时最习惯的事,临终时才比较有把握。(念佛修行并不是往生时才须要做的事情)。

八、有的人平时都没有照净土法门的教理及方法在修行,但在临终时,只因念了十句、一句佛号,就得到佛的加持力及帮助而往生西方,那是因为,此人前世是专修信愿行念佛,但修行并不彻底,所以今世他才有这个福报及因缘,能遇到真善知识跟他说正确的净土法门的教理与方法、叫他念佛,且在真善知识的帮助之下,他自己「当下」即能深信、万缘放下,一心一意的念十句、一句佛号,那么效果是跟平时有在真信愿行念佛的人一样的。

但在临终时,能刚好有这么大的福报及因缘出来受用,且心的品质又可立刻转换跑道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若能「提早换跑道」,做好准备,平时不再一直依着旧业再造新业,那么不但平时能平顺自在,快乐过日,临终时,又可稳当的往生西方。

九、一辈子直到临终都有「真」相信佛,都「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心不离佛号、佛号不离心),在活在世间时的日常生活,及临终时前往西方的所有事情,佛都早已帮他做好安排及时时保护着,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本分之事,一切都会很安全顺利的。

十、「业」已清净的修行人,几时要往生,要去那里,自己都可以做主,亦可入正定;一般人往生时,就如同做梦那样,一切感受都很清楚很实在,但自己却不能做主。平时做梦,若遇到有苦有害怕时,还有个身体好回来(醒来),就没事了,但亡者可就再也回不来肉体了。大善或大恶之人,往生时没有中阴身,会直接升天或下地狱。而真信愿行念佛的修行人,不会在没念佛时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修行仍未证正道者,到临命终时,因还没有能力分辨真相与假相,不管眼前出现什么境界,或出现佛、菩萨、亲友的相时,都「不要想去辨认是真是假,什么都不要相信,什么都不要管,都不要跟着走,把一切都放下」。只管一心一意的念佛号,自然就会与佛力相应,这样才「最安全」,亦是「真跟佛走之法」。

十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共有九品位,品位低的人(虽然习气未能完全清干净,但平时与临终时,皆有「落实」真信愿行念佛者,即会相应佛的安排与依靠佛号的功德受用),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再修,进步就更快了。

十三、往生时,业能了多少,是决定品位的高低。但「只要」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所有业障全都会消清,绝不会再退转。

◎小结语:

修行就如同要出国旅行,跟到要往那个国家的领队员,他就会用往那个国家的交通工具(修行的教理及方法)领着团体走,一旦确认了自己的方向,就要脚踏实地朝着对的方向往前走,不要中途又往自我合理化的岔路去行,那是很不安全的。

世间人要出门旅行,必须带着外相疲惫的肉体、花钱打电话回家、要准备钱、衣服…等日常用品;且内心又要带着对家人的情执、对工作的担心,还要怕家里遭小偷、担心人事物是否安全;旅途若有不合我意的安排,就会起瞋痴的念头,若有合我意的事情,亦会起贪执…,沿路都脱离不了内心的妄想、分别…等等心里的污染。

但想要往生西方,就不用携带一切内、外物品,只要心里带着一句佛号,就已具足可回西方的一切资粮了。只要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即无肉体(假我),而可「换得」永远无一切苦、拥有一切功德受用、永远不生灭、永远像十八岁那样年轻的法体(真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8:58 , Processed in 0.32390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