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85|回复: 1

心不乱才能成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前有个国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为然。

        有一天,他问出家人:“你们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有成就呢?”

        出家人说:“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之心切不切。如果生死心切,哪怕整天六根对六尘,也不会影响正念。”

        “你的话能用事实来说明吗?”

        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请安排两班宫廷美女,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持着盛满了油的罐子,绕街走去,后面跟着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落下一滴油,就立即斩首。”国王同意照办。

        到了第二天,犯人心想:“今天是我的生死关头,不能有丝毫大意。”结果,等到绕街结束,果然没有落下一滴油,于是国王便赦他无罪。

        国王问他:“你绕街一周,都看见什么了?”犯人答:“大王,我什么也没看见。”国王大怒说:

        “你在我的面前,还敢胡说八道,这还得了!”犯人说:“我在生死关头一心顾着油,哪有心思去看歌舞呢?”

        国王这才相信。所以,念佛人如果生死心切,就一定能做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

        做事全心全意,就不会为无关的事所干扰。如果能全力集中于自己的目标,就能真正地做到“一心不乱”。


抛开名利,会有更广阔的天空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一天,他将两个得意弟子智坚和智远,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就将是我的接班人。”

        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智坚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但还在顽强地攀爬。当拼死爬至半壁无处着力之时,不幸摔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上来。

        而身体强健的智远,在攀爬几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穿过树林,出了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一年之后才回到寺中。奇怪的是,高僧不但没有骂他怯懦怕死,将他赶出寺门,反而指定他为接班人。

        众僧很是不解,纷纷询问高僧。高僧微笑着解释道:“寺院后的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如果只为名利所诱,心中就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这时,是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的牢笼之内,徒劳地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则粉身碎骨。”

        不久,高僧在安详中圆寂。智远成了这座大寺庙的住持。此后,寺庙内香火鼎盛,僧徒日众。
抛开名利,让内心清净,这是无上的境界。而很多人放不下名利的诱惑,将自己置于牢笼之内。其实,看淡名利所诱,会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心灵安定才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圆新禅师和仰山禅师坐在一起谈话。说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明慧禅师云游到志远禅师那里,志远禅师看到明慧禅师,便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明慧禅师用手敲打了禅杖三下,然后就在禅堂的首座位置坐下。志远禅师见此情形,很不高兴地说道:“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都要按照一定的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怎么连这点基本的礼仪都不懂?”

        明慧禅师诚恳地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跟您行过礼了吗?”

        志远禅师听后,更加不悦,刚要开口,明慧禅师就动手用禅杖打志远禅师。

        志远禅师若有所悟,但明慧禅师却又忽然说道:“我今天不方便!”

        志远禅师顺手一掌打去,说:“我倒很方便!”

        奇怪的是,明慧禅师挨了一掌,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我们今天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圆新禅师就问仰山禅师道:“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仰山禅师回答道:“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此话一出,旁边的座主不以为然地说道:“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也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又何在?”

        仰山禅师和圆新禅师不约而同地说道:“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上风也好,下风也罢,其实都是内心的作用。如果让自己的心得到平静,那就无所谓有风无风,上风下风了。


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感到不得志,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

        他找到禅师。禅师沉思良久,接着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说:“水哪有什么形状?”

        禅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大悟地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禅师还是没有回答,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又说:“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禅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轻轻地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只见清清的水便一下子溶入沙土,不见了。

        看着眼前的情景,这人陷入了沉思。

        禅师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个人对禅师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的例子告诉我,社会就像是不同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说完,这人就紧盯着禅师的眼睛,急于得到禅师的肯定。

        “是这样。”禅师拈须道,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完,禅师出门,这人随后。

        在屋檐下,禅师蹲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停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禅师的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很是不解,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里藏着什么玄机。

        禅师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滴落下长期打击造成的结果。”

        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能改变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禅师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这个人答:“那么,我找到答案了。”

        禅师不语,用微笑和沉默与这个人对话。这人离开了禅师,后来重新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外在的社会是有规则的,或者说是以固定的形态出现的,但人是可以变化的,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形态以适应社会。当社会无法改变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文:智缘)
发表于 2010-4-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1:33 , Processed in 0.18625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