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380|回复: 16

[爱敬婆媳] 当代嫂娘李桂俭:感天撼地嫂子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贴者注:
今晨换台时无意中看到央视《夕阳红》正播出《徽州嫂娘》,讲述一位黄山媳妇半个多世纪伺候婆婆和小叔子的故事。俺只看了半截,已感动得说不出话。赶忙上网汇集资料,与师兄们共同学习。
[夕阳红]徽州嫂娘——李桂俭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65255295212888


在当年包拯嫂娘故事的发生地安徽,如今又有一个当代嫂娘出现。
她不是名人,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88岁的家庭妇女;她是个名人,曾被授予黄山市首届“十大文明市民标兵”和安徽省“十大精神文明事迹”等光荣称号。正在举行的“感动安徽先进人物”网上投票中,她又是遥遥领先、名列前茅。
她就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隆阜四村的村民李桂俭,她用她那命途多舛的坎坷人生,那美德闪光的非凡事迹,唱响了一曲感天撼地的嫂子颂。
1.jpg

51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小叔子的好嫂娘李桂俭

[ 本帖最后由 如是非然 于 2010-3-15 17:4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离津支边赴内蒙

李桂俭14岁那年死了父亲,他父亲原在天津市西北角小伙巷义兴茶站里做事,他这一走,就把一副沉甸甸的家庭重担压到了李桂俭稚嫩的小肩膀上:妈妈的精神病愈发严重,甭说照顾家,就连自己都无法自理;弟弟李树樟只有6岁,无人照看根本不行;哥哥李树良总算被好心人收留到义兴茶站去干活,全家老小就全靠他的这点学徒工钱来惨淡度日……李桂俭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竟然就这么冷酷险峻地被浓抹上悲剧色彩,除了辍学在家照顾妈妈和弟弟,她别无选择。
    李桂俭22岁那年结的婚,丈夫是她哥哥茶站的同事、比她大二岁的老实厚道的宁永吉,家就安在李桂俭的家中,她肩上的重担终于有个人来为她分担了。宁永吉是安徽屯溪人,为了躲壮丁而背井离乡投靠在上海大德昌茶叶公司工作的叔叔,成了一员小伙计。大德昌原先是做茶叶出口生意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出口茶叶无法进行了,只得改做内销茶,宁永吉便被派往大德昌设在天津的办事处分管茶楼和仓库工作,这办事处就设在义兴茶站里。不久,李桂俭又遭受到两个沉重的打击:母亲病故和丈夫失业。丈夫是因为大德昌公司倒闭而失业的,夫妇俩就靠摆茶叶摊维持生活,间歇也在街道里做点组织居民读报、听广播的事儿。1953年,内蒙古通辽市医药公司来天津招收工人,一般人都嫌太远而不愿报名,她不但替丈夫报了名,而且还带着3个孩子随丈夫支边赴内蒙,丈夫在公司里当会计,她则当上了家属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办了丧事又奔丧

厄运似乎一直紧跟着李桂俭,在她的大儿子宁瑶珍11岁那年因为误食街头松枝扎成的牌楼上的松子而染上爆发性痢疾夭折以后,她又接到了一封发自屯溪的加急电报:公公去世了,让她们火速回去奔丧!此时,丈夫正因公出差在广东,她只得找到医药公司经理左等右等、好说歹说,总算借给50元钱,准备寄回老家聊表悼念之情。这是1959年腊月的事,那一年冬天特别的冷。当李桂俭怀揣50元踏进家门时,只见三儿子宁子民和女儿宁瑶莉趴在炕上喊着肚子饿,一问才知哥哥宁子和上街去买练习本了。李桂俭捋起袖子正准备烧火做饭,隔壁宋大嫂一边惊叫一边破门而入,她是一路奔跑着来给李桂俭报信的:她的二儿子在买练习本的路上被汽车撞了!李桂俭一听几乎要昏死过去,宋大嫂扶着她赶到机械厂门口出事地点,才惊讶地发现二儿子已经一动不动地躺卧在苗圃里,急救大夫已经离去,二儿子已不治身亡。李桂俭再也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眼前一黑就倒在了二儿子的尸体旁……
    丈夫从广东赶回了内蒙,夫妻抱头痛哭后,强打起精神领回了车祸补偿款500元,夫妇二人带着一儿一女就靠这二儿子生命换来的500元钱作路费踏上了回乡奔丧之路,此时,最小的儿子宁子风已经在李桂俭的肚内孕育4个月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毅然留屯侍婆叔

李桂俭全家赶到屯溪老家已是1959年的腊月廿四了,兄长弟妹们也已分别从上海、四川、武汉、马鞍山、绩溪等地赶来。这是李桂俭嫁给宁永吉之后第一次跨进丈夫的家门,谁知这儿媳妇头一回见到的公婆竟然是一个尸骨未寒、一个风烛残年。更令她惊讶的是,一张小床上还躺着一个永远无法下床甚至无法坐起的瘫痪病人,他就是丈夫最小的弟弟、时年23岁的宁永琦,这时他已因骨髓炎致瘫10年整了。
    处理完后事,大家都为家中的恶劣境况担忧犯愁:母亲小脚老太一个,又有严重的心脏病,她自顾不暇,怎能顾及永琦?弟弟瘫痪病人一个,离开别人服侍他是一天也难以度过。请保姆?家庭经济状况根本不允许;带出去?这一老一瘫哪堪长途颠簸?两难命题难住了这不幸的一家人,思来想去终究还是一筹莫展。
    或许由于她的北方嫂子的性格使然,或许由于她的连丧二子的人生打击,李桂俭与丈夫一合计,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自己留下来服侍婆婆和小叔子,维持着这个岌岌可危的老家!她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步踏出去,就意味着自己即将由家属工转为正式工的机会的彻底失去;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步踏出去,就意味着自己肩上的担子将会翻几倍地加重,除了一个7岁、一个4岁两个孩子和即将降生的婴儿的抚育之外,她还得日日夜夜服侍婆、叔。在37岁的李桂俭面前,这副担子实在显得太沉太重,但她毅然挑了起来,一挑就挑了51年,直到现在仍无法卸下。在51年后的今天,当采访者追问她当年决定的初衷时,李桂俭显得出人意外地镇静,她以非常平和的口吻说道:“包括我的丈夫在内的家人们都在外面工作,我留下来了,他们在外面就都能安心工作了。再说我婆家的一老一瘫的凄惨景象实在太可怜了,我不留下来良心上也过不去,我不留下来还怎么配当媳妇、怎么配当嫂子?”

[ 本帖最后由 如是非然 于 2010-3-15 11: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感天撼地嫂子颂

倘若说李桂俭1959年毅然留在屯溪服侍婆叔石破天惊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长达51年的持之以恒就不啻是感天撼地了。人们都说:宁家假如没有李桂俭,她的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婆婆怎么能够活到97岁的高寿?她的终身瘫痪不离床的小叔子又怎么能够活到今天而且越活越好?
    李桂俭在宁家受到的第一次考验就是给小叔子换药,而这事儿以前一直是她的公公独揽的,因为她婆婆怕见血,一见血脓心脏病就犯就会昏厥过去。李桂俭轻轻掀起被条,揭去敷在大腿根部伤口上的纱布,眼前顿现的红、白、黄的景象让她惊吓得倒退了好几步,那红的是血、那黄的是脓、那白的是暴露在外的足有半尺长的骨头,那骨头上全是孔洞,阵阵腐臭正从那些孔洞中喷发直往李桂俭鼻子里钻。李桂俭一阵恶心,只想立即呕吐,她没想到小叔子的病情是如此糟糕,更没想到这红、白、黄、臭,就是她头一回踏进的婆家给她的见面礼。
    李桂俭没让自己吐出来,甚至没让自己的脸上闪过一丝愁容,她是个细心的、太善解人意的人,她极力要求自己勇敢面对现实,不能给这个苦命的小叔子的心灵伤口再洒上一点盐!反复清洗血脓,轻轻涂抹药膏,然后悄然敷上纱布,再使尽全力帮助他挪到床板上挖洞特制的痰盂上解完小便或大便,接着倒完痰盂洗涤干净后再归于原位。如此艰难、繁琐的服侍活儿,她一天要反复干上好几回,一年要干365个白天和黑夜, 李桂俭一干竟干了整整51年。她没有任何帮手;婆婆根本干不了这活儿,子女尚小也无力援助,丈夫虽然已经从内蒙调回了家乡,然而却被分配到遥远的上溪口供销社,平时也难得回家。李桂俭就这么任劳任怨地忙着,忙完婆婆再忙小叔子,忙完家务事再忙孩子,她成了宁家的顶梁柱,她成了众人眼中的好媳妇、好嫂子。
    家庭经济拮据,一分钱都要划算着用,李桂俭始终守着这样的原则:把最好的食品给婆婆和小叔子,次些的给孩子,她自己吃最差的甚至忍饥挨饿。有个时期没有大米,只配给些黑面粉,李桂俭就从邻居家借来箩筛,头筛下的细粉给婆、叔做成面食,头筛下的再过二筛,二筛下的麦皮给孩子们,她自己则用这理应扔弃的二筛上的糟粕糊口。为此,她的最小的儿子宁子风还得了一个绰号,就叫做“麦皮”。
    在她的婆婆临终前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李桂俭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因为婆婆大小便失禁,整夜里时时有尿意,李桂俭必须一次次地应着呻吟声而起床,来到婆婆和小叔子共用的房间里扶她上马桶,然后还得给她换尿垫。到后来,婆婆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为了不误事,李桂俭干脆搬到婆婆的房间里,与她同床而侯,稍有响动她就服侍到位。婆婆临终时,表情很复杂:有这么一个天下难得的好媳妇为自己送终,她应该是够满足、够幸运的了;然而她又有些死难瞑目的焦虑,这就是她那瘫痪在床的小儿子。李桂俭清楚地记得,她婆婆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合手双掌说给她的:“千万不要把他丢下”,说完这话时婆婆的眼睛睁得老大,直瞪着李桂俭,直到李桂俭含泪点了三次头她的眼睛才慢慢合上。至此,李桂俭已服侍婆婆33个整年了。
2.jpg

李桂俭给小叔子擦身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头白发一夜生

李桂俭原本是一头乌发的,现在却是一头白发了。这头白发是1983年夏天的一夜之间变成的,这一天她又遭受到一次人生打击,全家人最喜欢的、正在北京钢铁学院读研究生的小儿子宁子风因心理压力而不幸辞世。噩耗传来,丈夫在子民的陪同下火速赴京处理后事,李桂俭在家中独饮悲恸彻夜不眠。她不能放声大哭,因为她要瞒住最疼爱这孙子的婆婆;她真想放声大哭,因为这实在难以憋闷苦在心底了。这种欲哭难哭大悲大恸的折磨,终于酿出了她“一头白发一夜生”的无言的结局。
   李桂俭必须瞒着婆婆,她根本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李桂俭必须强颜欢笑,不让婆婆察觉丝毫破绽。子风暑假没回来,她骗婆婆说“子风去外国读书了”。然而骗得了一时却难以骗长久,爱孙心切的婆婆两三年未见孙子面,她开始将信将疑起来,念叨着:“外国学校连假也不放?这么长时间连封信也没有?”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李桂俭,她恍然大悟地想出一个好办法,隔一段时间就请人编造一封子风国外来信,然后就装模作样地坐在婆婆的床头念给她听,这一招果然灵验,直到临终,婆婆也一直被蒙在鼓里,接受着爱孙从国外遥致给奶奶的问候。而每一次读信的时刻,却正是李桂俭心如刀割的时候……直到今天面对采访,谈到这里时她依然情绪失控一任老泪纵横潸潸而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天撼地进行时

在李桂俭的51年如一日的精心护理下,小叔子的伤口不但没有生过一次褥疮,而且还于不久前奇迹般地愈合了,再也不见了红、白、黄、臭,再也不发烧、疼痛了。虽然他依然瘫痪在床,李桂俭也依然在服侍着他,只要小叔子没了病痛,她的心里就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为了省几个钱,为了让小叔子能活得更精神些,李桂俭买来理发推子学着给他理发,现在已经驾轻就熟。她的家中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为了给小叔子解闷,还是省吃俭用为他买了台电视机,就低低地放在他的床边,让他躺在床上观看,地方民政部门也将她小叔子列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每月发给104元补助。围棋盘搁在床边,李桂俭的儿子经常抽出时间来陪叔叔下下棋,陋室内每每传出叔侄俩对弈的谈笑声。
    88岁高龄的李桂俭虽然饱经沧桑、频遭打击,现在身体却依然硬朗得很,她说是因为那个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自己顽强地活着,为着她向婆婆许下的承诺:“千万不要把他丢下”。她为着小叔子而活着,为着这个家而活着,李桂俭语重心长地说:“我不能倒下”!
3.jpg

李桂俭给小叔子理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嫂娘,善行后继有人

宁永琦时刻都需要人照顾,李桂俭在婆婆去世后也学着婆婆当年的样子,在永琦的房间里又搭了一张床,数十年如一日地睡在他的床边。
“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嫂子的感激,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待婆如婴、待叔如子’。以前我妈老了、病了,嫂子就像照顾小孩一样地照顾她,晚上陪她睡,抱她上马桶,从不喊一声累,不是嫂子的细心照料,我妈哪能活到97岁。对我也是一样,你们看我生活的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里,电视机、收音机、电话、报纸都放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她是想让让我对外面的世界也有所了解。”已经七十多岁的宁永琦感动地对记者说。
李桂俭老了,身体也不好了,她说:“只要还能动,今生就会无怨无悔地照顾好小叔子。我并不觉得苦,我是心甘情愿做这一切的。”

在央视采访节目的最后,李桂俭老人的儿子深情地说:“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等我退休,就不要母亲照顾叔叔了,我来照顾他们。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
发表于 2010-3-1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活菩萨
发表于 2010-3-1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18:16 , Processed in 0.204118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