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271|回复: 97

大智慧(禅悟)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智大慧—001

   


洞山禅师责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云居禅师回答:“我去爬山了。”
洞山禅师问:“爬哪一座山?”
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吗?”
云居禅师道:“也并非如此。”
洞山禅师问:“那么你总得找个出路呀!”
云居禅师道:“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问:“假如你没有出路,又怎么能和我相见?”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一次问云居禅师道:“你去哪里了?”
云居禅师答道:“我去爬山了!”
洞山禅师进一步问:“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真诚地回答道:“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云居禅师照实说道:“没有。”
洞山禅师嘲笑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到山顶!”
云居禅师不服气地说道:“假如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道:“你为什么不住在那里呢?”
云居禅师道:“我并非不愿住在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道:“我很早就想可能你已经到过那山上了。”

【智慧】:修道如同爬山,过程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是否已经到达过山顶、山顶上的风光感受如何,也只有自己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02
      粥 与 茶

      赵州禅师非常注重生活中的佛教,处处从生活里表现他的禅风。
      有几位学僧前来问禅,第一位学僧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开示!”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道:“你吃粥了吗?”
      学僧回答道:“吃粥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洗钵盂去!”
      第一位学僧因此开悟。
      第二位学僧前来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不吝开示!”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道:“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道:“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再问道:“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因在赵州禅师住的观音院参学十多年,所以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有余年,不蒙老师开示指导。今天想告假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大惊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自从你来到此地,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一处我没有教导你?怎么能胡乱冤枉我?”
      学僧听后,不由得用心苦参禅师话的深意。赵州禅师在一旁提醒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惟则离道远矣!”
      学僧似有所悟,问道:“如何保住呢?”
      赵州禅师指示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智慧】:所谓佛法、禅心,都应该不离生活。吃饭吃得合味是禅,睡觉睡得安然也是禅。离开生活,要佛法何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03
      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出外参学20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带着欣慰嘉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些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吧?”
      佛光禅师满意地说:“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都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老师,您也应该多注意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第二天清晨,大智还在睡梦中,就隐隐听到从佛光禅师的禅房传来阵阵诵经声。接下来一整天,佛光禅师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徒开示,讲说佛法,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与信徒的交谈告一段落,大智担心地问佛光禅师:“老师,分别这20年来,您每天的生活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智慧】:时间只是生命外在的刻度。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智大慧—005
      不在别处

      有一天,洞山良价禅师问云岩禅师道:“老师,如果您百年以后,有人问我您的相貌风姿长得如何,我该怎么回答?”
      云岩禅师答道:“我不在别处。”
      对此回答,洞山禅师沉思不已。
      云岩禅师道:“良价上座,对这种事情,你要加倍小心,慎重处理。”
      洞山良价禅师仍满怀疑惑,不知道云岩禅师为何如此提示他?难道问这种问题犯了什么忌讳?
      后来,有次洞山禅师过河,看见了自己应在水中的影子,突然醒悟到以前云岩禅师对他说的话,于是便作了一首偈:“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洞山禅师赶回到云岩住的地方,欣喜地说道:“老师,不管什么时候,就算经过千劫万难以后,您的风姿道貌我已经知道了。”
      云岩禅师却严肃地说:“我不在那时!”
      洞山禅师立即领悟,连忙说道:“不在别处,不在那时!”

      【智慧】: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岩石上的,而其他的一切都颠簸在时间的波浪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大智大慧—007
      老 与 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礼完佛后,便到客堂休息。才坐下来,就听到一位年轻的知客师对身旁年事已高的无德禅师喊道:“老师,有信徒来了,请上茶!”
      过了一会儿,又听到那位年轻的知客师叫道:“老师,佛桌上的香灰太多了,请把它擦拭干净。”
      “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
      “中午别忘了留信徒用饭。”
      这位信徒见年老的无德禅师在知客师的指挥下东奔西跑,有些于心不忍,就问无德禅师:“老禅师,知客师和您是什么关系呀?”
      老禅师非常自豪地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大惑不解地问道:“这位年轻的知客师既然是您的徒弟,为什么对您如此不礼貌?一会儿叫您做这,一会儿要您做那!”
      老禅师却非常欣慰地说道:“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平时佛前上香换水都是他做,我只要擦一擦灰尘;他只叫我留信徒吃饭,并不叫我去煮饭烧茶。寺内上下一切都是他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安慰。否则,我就要很辛苦了!”
      信徒听后,仍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更有用呀!”

      【智慧】: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他们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08
      丹霞烧佛

      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座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大雪纷纷,天气寒冷,丹霞就将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能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禅师从容不迫地辩解道。
      “胡说!木刻的佛像哪里会有舍利子?”纠察师仍是大声斥责。
      “对呀,木头做的佛像当然没有舍利子。既然如此,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边说边把佛像投入火中。

      【智慧】:佛像是假佛,内心才有真佛。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09
      一粒种子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你如何去理解?”
      桂琛禅师答道:“说到唯识唯心,那就从唯识唯心的角度理解好了。”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说道:“从道理上讲似乎如此,但有时却无法真正认识宇宙万有。”
      桂琛禅师指着一张桌子道:“那请问老师,您唤这个作什么?”
      玄沙禅师答道:“桌子。”
      桂琛禅师摇头道:“老师不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不唤作桌子,桌子是假名假相。”
      玄沙禅师立刻改口道:“的确,‘这个’不是桌子,‘这个’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则唤做桌子,做成窗子则唤成窗子,实则桌子、窗子的本来面目仍是木柴。”
      桂琛禅师不住地点头,但玄沙禅师指着木桌又改口道:“‘这个’不是木柴,不是窗子,这是山中大树。”
      玄沙禅师见桂琛禅师正要开口,举手制止,又说道:“这也不是大树,乃是一粒种子,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缘而成树、成木、成窗、成椅,实则树木窗椅,乃宇宙万有之因缘所成。”
      桂琛禅师道:“宇宙万有,仍是唯识唯心。”
      玄沙禅师道:“你既来此参学,不如说宇宙万有一切都是‘禅心’。”

      【智慧】:每个人心里都有禅心的种子,为何不让它长成大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10
      今天不方便

      临济禅师云游到金牛禅师那里,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就在禅堂的首座位置上坐下。金牛禅师看到这种情形,不悦地说道:“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都要按照一定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连这点基本的礼仪都不懂?”
      临济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跟您行过礼了吗?”
      金牛禅师听后更加不悦,刚要开口,临济禅师就动手用禅杖打金牛禅师。
      金牛禅师此时若有所悟,但临济禅师却又忽然道:“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禅师顺手一掌打去,口中道:“我此时倒很方便!”
      临济禅师挨了一掌,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我们今天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禅师就问仰山禅师道:“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仰山禅师回答道:“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此话一出,旁边座主不以为然地道:“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仰山禅师和沩山禅师不约而同地说道:“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智慧】:心灵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11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佛完毕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会儿将一些繁茂的枝叶剪去,一会儿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一会儿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一会儿又忙着松土,辛苦得很。
      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花草好好地长着干吗移到另一个盆中?还要松土,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就像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样教育,花草就要怎样照顾。”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规一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土;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第三,特别浇灌枯枝,是因为那些枯枝看似已死,却蕴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轻言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一定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泥土,是因泥土中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就可使他们有机会成长茁壮!”
信徒听后大为叹服,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育才课!”

      【智慧】:用爱喝慈悲感召,用力和威严折服。世上没有不可救得生命,没有不可救得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大慧—012
      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期盼着老年时儿孙满堂,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有一家老小靠要我抚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由于等待、由于不得已,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三位信徒其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那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有金钱就会快乐。”
      乙信徒道:“我认为有爱情就会快乐。”
      丙信徒道:“我认为有名誉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更加不以为然,告诫信徒道:“你们有这些想法,必定永远不会快乐。等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也就会随即占有你们。”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肯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付出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奉献大众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懂得了生活的快乐之道。

      【智慧】:快乐是得到,更是付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0:40 , Processed in 0.30393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