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21|回复: 9

[说说布施网] 带业往生,带什么业能够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搜索 带业往生 获得约 216,000 条结果。 带业往生究竟出至何人之口,究竟出至哪部佛教经典? 常提到带业往生,究竟带什么业能够往生? 如果不能清楚带什么业能够往生,纯属忽悠人。
发表于 2010-2-2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大乘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   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发表于 2010-2-2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大乘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   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quote]这里没有提到十恶业,说明十恶业者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十恶业者怎么往生极乐世界?“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这里涉及到了乃至十念的概念,关于这个概念我认同海城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师的解释。有人理解为临终十念,即使是临终十念也不是简单的问题,因为人昏迷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清醒时候念阿弥陀佛也往生不了极乐世界,当然有个别人能够做到,在坐各位恐怕都做不到吧,如果你真正做到就可以马上往生极乐世界了。 从这一点说明人们念佛都是很糊涂,当然有糊涂的人往生了,有糊涂的人不能往生。 “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如果做到这些要求还有十恶业吗?这里还涉及到闻我名号概念,闻与听有什么区别?听是攀缘声音而起分别之相,闻是离开攀缘之相形成的闻陀罗尼,闻是主体意思活动而没有攀缘之相,因此,闻是佛名,闻是经受持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理解闻是佛名闻是经受持,就是听到了,以分别妄想之心听到了,应该是错误的,如果这样,人们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脱了,用不着念第二句,念一遍佛经就可以解脱了,用不着念第二遍。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句经文什么意思?如果造下五逆诽谤正法之罪业,即使能够做到“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造下十恶业,除了五逆诽谤正法等恶业,如果真正做到“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就一定应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并没有说造下十恶业了等恶业,带着这些恶业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在这种情况下带什么业往生极乐世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 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 在这种情况下,带什么业往生极乐世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 在以上这些情况带什么业往生极乐世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 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 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 上面的几品往生都提到了善知识,在下品下生中不但提到了善知识还提到了善友。什么是善知识什么是善友,善知识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是理解问题,有时各家说法不一,理解这样的问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争辩也争辩不出个是非人我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1 编辑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 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 以上往生极乐世界条件都需要定力,往生极乐世界不是敷衍了事,往生极乐世界是以甚深定力破五浊恶世一切分别妄想之相,断五浊恶世一切因缘往生极乐世界,与五浊恶世一切因缘纠缠不清,哪也去不了,只能等着轮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5:10 , Processed in 0.95492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