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29|回复: 6

[说说布施网] “种善因”就是做善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5 编辑

  “种善因”就是做善事。     “种善因”就是做善事。     许多香港人,一提到“做善事”,就会有一连串的意念:“这是有钱人做的事。”“入息不多,怎么做到善事?”“要捐钱出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认为“做善事”就等于出钱。要“出钱”,才能“做善事”。     其实,“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如:开设医院、创办学校、建安老院、办孤儿院、赠医施药、造桥修路、设灯照路、赈济饥荒、施衣济寒、施棺葬尸、创修寺院、印造经文、捐印善书、买物放生等。     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如:慈悲戒杀(减少世间一份杀孽),解除他人冤怨(调解怨恨,化干戈为玉帛),替人隐恶扬善,息除是非争端,原谅别人过犯,宣扬善德,捡除挡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桥补路,文明礼让。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孝敬老人,扶伤残人士过马路或上下车,让座位给孕妇或老人,路见病危、尽力救护,出言语安慰病危或轻生之人,鼓励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节义,助人骨肉团聚,讲经史谈道义而化导奸顽愚昧,劝人弃邪淫而向正道,容人之过错,怜人之孤贫,劝人信因果,种福因,敬惜字纸,勿使污亵,施恩于人,勿求报谢,献血救人,诸如此等,都是不用花钱而能做到的善事。     由此可知,“做善事”不一定要“出钱”,最要紧的,是要“出心”去做!     “做善事”的范围很广阔,处处都是“种福之门”,只是世人有无立“心”去做而已!     我有好几次由太古城乘坐飞翔船到中环,发现有一位船上的职员,在船泊码头之时,不厌其烦地扶持老人小孩上落船,而且态度慈和,我不由自主投以敬佩之眼光,在默默中,用目光来表示我内心的崇敬和赞叹。   在车上见到让坐的人;在马路上见到搀扶失明人士的人,我都投以崇敬的注目礼,他们不但品德高尚,令人敬服,而且他们都在为自己种福。     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给人知,不给人见,如匿名捐款济贫,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灾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这些人种的福德更大,暗而不显之善事,是谓之阴德。亦是佛经所云“无相布施”也。    做善事有大小之分,主要的区别原则大约可分两种:   A、以“出心的程度”来衡量。     比如说,富者施舍出一百元,贫穷者亦施舍出一百元,富者所施舍一百元犹如九牛去一毛,而贫穷者所施舍的一百元则可能是数日之餐。因此,出心的程度就大有区别,同是一百元数目,贫者所做的善事就大得多,所种的福德效果也大得多。所以,往往贫人施舍数十元,会胜过富者施舍数千元或数万元。     又比如说,甲乙两人同是一样生活环境,施舍出同一个数目的钱财来做善事,而阿甲做了善事之后,心中常常记住,冀图速速获报答,并常有居功之心,沾沾自喜。而阿乙做了善事之后,无居功之心,亦无冀图速获福报,谦虚谨慎,只顾耕耘,不问收成。因此,甲乙两人的出心程度就大有区别,阿乙所得的福果必然远胜阿甲。     佛经有云:“无功德处,是大功德。”意思是说,没有“功德之心”自居,所做的功德才是大功德。“出心”即是“发心”,是发慈悲之心,发布施之心。如果是较有修持和德行的人,发出的“慈悲之心”是非常深远的。任何正派宗教的教主,在当初设教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宏愿,就是“普渡一切众生,拯救一切众生出苦海。”这种伟大的慈悲心,成就了不可思议,无可衡量的大功德。现在佛教和道教的一切法事,在“回向”的时候,都是将法事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祈世界和平,风调雨顺,众生安居乐业。这也是发大慈悲心的表现,本身就具无量的功德。     学佛学道的人,修行修德的人,立志种福改善命运的人都应该发大慈悲心,不但为自己,更要为大众,埋头辛勤地耕耘,日积月累,自然会收成到丰硕之果。   B、以“受益的程度”来衡量。     比如说,阿甲所做的善事是一个人受益,而阿乙所做的善事是使大众受益,当然阿乙胜阿甲。     又比如说,有阿丙不务正业,嗜赌邪淫,债台高筑。阿甲用金钱帮助他还清债务,救起阿丙免受官刑之苦。而阿乙则用言语晓以大义,劝回阿丙改邪归正,使他终生幸福。甲乙两人同使一人受益,都有善德。但阿甲是使他暂时受益,而阿乙是使他终生受益,则后者又远胜于前者。亦可见不一定要用金钱才能做得善事。     以上两种衡量方式都是首重于“发心”。因此不一定有钱的人才有机会做善事,贫者只要能“发心”去做,效果一定比富者好。因此“出心”比“出钱”要珍贵得多。而上天所庇辅的,也就是能够真正施舍出“爱心”给众生的人!所谓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唯与善人”。这正是上天最公平的之处!
发表于 2010-2-2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2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5 编辑

发表于 2010-2-2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5 编辑

南无妙法莲华经
发表于 2010-2-2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5 编辑

发表于 2010-2-2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5 编辑

布施最殊胜的法门,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1 常存布施的心,布施的心意,一分钟一秒钟都不间断,你就是菩萨。 2 菩萨法没有别的,自始至终,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学什么?布施而已。 3 我们要常存布施的心、布施的意念、布施的行。我所有的,无论是财、是法、是无畏,只要遇到缘,就尽心尽力去做。 4 菩萨布施,决定是对众生有利的;世间人布施里头,确实有利益众生的,也有对众生有害的。 5 至于妖魔鬼怪的布施,决定是有害的;你初接触,似乎他很和善;可是到最后,你会吃亏上当,后悔莫及。 6 我们要常存布施的心,什么叫布施的心?中国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布施的心。 7 别人有善事、有善行,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他在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全心全力去协助他、去成就他,这就是布施。 8 施心好,布施好!没有财力布施,你有布施的心,那个功德还是不可思议,你布施的心愿遍虚空法界。 9 我有业障,我没有福报,我有一点就施一点。没有外财,我还有身体,我还有内财,我还可以帮人做义工。 10 帮助别人做义务工作是内财布施,内财布施果报超过外财。所以,不是说穷人不能修福,没这个道理!往往穷人修的福,比富贵人修得大,比富贵人修得殊胜。 11 布施是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烦恼。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把悭贪布施掉,把恶业布施掉,把嗔恚布施掉。把烦恼习气布施掉,你才能得到清净心。 12 布施的心量愈扩大,你的烦恼就愈轻,智慧就愈长。实在讲,布施的物多寡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布施的心。你布施很少,你的心量广大,你以诚敬心来修这个布施,布施的物虽然很小,果报不可思议。 13 假如说布施的物品很多,心量不大,换句话说,那个果报也就小。由此可知,布施的心量不相同,得的果报就不一样。 14 布施的心有两种:对自己来讲是放下,有没有放下一切这个心;对别人来讲,我们要帮助他们,无论什么样的人都需要人帮助,诸佛如来也需要我们帮助他。 15 我们帮诸佛如来宣传,帮他介绍佛法,帮他推荐佛法。我们帮助他,他帮助我们,这是布施。 16 你布施佛法给别人,把佛法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将来所得果报的大小,与你布施的法,与你布施的心,决定是成正比例。 17 一切法门当中,我们今天知道了,念佛求生净土是第一法。从前不晓得,我们在大乘法里面,样样都好,都来布施;现在知道了,当然要把最殊胜的法门,作为布施众生的手段。 18 布施最殊胜的法门,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发表于 2010-2-2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5 编辑

布施最殊胜的法门,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1 常存布施的心,布施的心意,一分钟一秒钟都不间断,你就是菩萨。 2 菩萨法没有别的,自始至终,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学什么?布施而已。 3 我们要常存布施的心、布施的意念、布施的行。我所有的,无论是财、是法、是无畏,只要遇到缘,就尽心尽力去做。 4 菩萨布施,决定是对众生有利的;世间人布施里头,确实有利益众生的,也有对众生有害的。 5 至于妖魔鬼怪的布施,决定是有害的;你初接触,似乎他很和善;可是到最后,你会吃亏上当,后悔莫及。 6 我们要常存布施的心,什么叫布施的心?中国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布施的心。 7 别人有善事、有善行,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他在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全心全力去协助他、去成就他,这就是布施。 8 施心好,布施好!没有财力布施,你有布施的心,那个功德还是不可思议,你布施的心愿遍虚空法界。 9 我有业障,我没有福报,我有一点就施一点。没有外财,我还有身体,我还有内财,我还可以帮人做义工。 10 帮助别人做义务工作是内财布施,内财布施果报超过外财。所以,不是说穷人不能修福,没这个道理!往往穷人修的福,比富贵人修得大,比富贵人修得殊胜。 11 布施是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烦恼。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把悭贪布施掉,把恶业布施掉,把嗔恚布施掉。把烦恼习气布施掉,你才能得到清净心。 12 布施的心量愈扩大,你的烦恼就愈轻,智慧就愈长。实在讲,布施的物多寡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布施的心。你布施很少,你的心量广大,你以诚敬心来修这个布施,布施的物虽然很小,果报不可思议。 13 假如说布施的物品很多,心量不大,换句话说,那个果报也就小。由此可知,布施的心量不相同,得的果报就不一样。 14 布施的心有两种:对自己来讲是放下,有没有放下一切这个心;对别人来讲,我们要帮助他们,无论什么样的人都需要人帮助,诸佛如来也需要我们帮助他。 15 我们帮诸佛如来宣传,帮他介绍佛法,帮他推荐佛法。我们帮助他,他帮助我们,这是布施。 16 你布施佛法给别人,把佛法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将来所得果报的大小,与你布施的法,与你布施的心,决定是成正比例。 17 一切法门当中,我们今天知道了,念佛求生净土是第一法。从前不晓得,我们在大乘法里面,样样都好,都来布施;现在知道了,当然要把最殊胜的法门,作为布施众生的手段。 18 布施最殊胜的法门,你将来得的果报是第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8:05 , Processed in 2.87208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