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92|回复: 4

[说说布施网] 教育界热议:一所以国学经典、打坐培养精英的民办学校——博士后兄妹探索“完美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7 编辑

从给自己的孩子办“私塾”起家,想让学生应试、素质都一流 刘莉 袁会   武汉晨报讯(记者刘莉 通讯员袁会)一边轻松完成义务教育课程,一边熟读中外经典,修琴棋书画,练瑜伽,每天还能玩3个小时——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武汉大方学校的孩子们真实的生活。   这所全日制民办小学位于武昌积玉桥前进路,创办者是一对武汉大学的博士后兄妹。哥哥余一清是一家IT企业老总、武大管理学院博士后,妹妹余一彦是留法博士,目前是武大数学系副教授兼博士后。   虽然称得上是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兄妹俩却自有一套素质教育理念。 2002年10月,因不满现行小学教育方式,兄妹俩让各自的孩子退学,在家开起“私塾”。 消息传出,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纷纷把孩子送到余家。随着求学儿童的增加,兄妹俩决心开办一所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大方学校”。“大方”二字取自老子《道德经》名句“大方无隅”。   2006年9月,大方取得办学许可。目前,学校从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共有200多名学生。28名老师中,12人是从高校、中小学退休或跳槽而来,其余是名校毕业的硕士生、本科生。   大方的课程很丰富。除了与普通小学相同的语数等课程,还有中外经典诵读、新概念英语、珠心算、琴棋书画、瑜伽等。   大方的教学方式很特别。要求学生人人熟读经典,从《三字经》、《弟子规》到《中庸》、《论语》、《易经》等;一年级就学《新概念英语》,听英文原声磁带;师生见面,彼此之间要鞠躬、问好。   该校每班最多16个学生。由于小班教学成本昂贵,大方目前7000元/年(走读)、10000元/年(寄宿)的学费,对办学来说仍入不敷出。作为董事长的余一清,已累计投入250万元。   校长余一彦说,大方不满足于为武汉市添一所普通小学,而是力推“养正”教育:从帮助孩子成人成材着眼,以培养孩子高品格、高文化、高素养为根本,同时,兼顾应试教育,且要求应试水平同样达到一流。 这里的孩子,学的多 玩的也多     记者刘莉 通讯员袁会   …………………………     积玉桥前进路,大方学校坐落在一片老居民区中,两层小楼,楼门前一片操场,是原前进路小学的旧址,外观很不起眼。   走进校园,朗朗读书声中,学校散发着浓浓书卷气。一楼门口的嵌字对联“大树由小植培根基蒙以养正做起,方矩同圆规造梁栋学以致用收功”十分雅致,是湖北省著名篆刻家杨味冰先生所刻;一楼门厅上方悬挂着武昌佛学院教授、90高龄的本乐法师题写的校名匾额及校训:大方无隅、厚德载物、融贯中西、博育英才;走廊悬挂了本地书画家赠送的50余幅书法、绘画作品。   教室门口的标牌不是常见的一年级、二年级,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依次代之以启蒙、立本、固基、养正、明伦、开智、育德。校长余一彦说,这正是大方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   》》》语文   背经典,一字不差   “老师老师,给我检查,我背诵过关啦!”一个大眼睛女孩手摇课本跑了过来,她叫万媛君,立本(一年级)3班学生。   “请记者阿姨检查你背行吗?”余一彦笑问。万媛君大方地将课本递给记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2000余字的《大学》一字不差,里面不少古字,中文科班出身的记者都认不得,她却一点不卡壳,不禁让人脸热。   “去找郭老师签名喽”,万媛君一路小跑。大方学校总顾问郭齐智正被几个孩子团团围住,每个学生每天有不同背诵任务,要先在家长、老师面前过关,再到郭齐智或余一彦这里过关。通关学生会得到一张郭齐智和余一彦共同签名的荣誉证书,比比谁的荣誉证书多,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事。   余一彦递过一个本子,里面详细记载了每位学生背诵经典的篇目、初背时间及复背时间。 一年级最少的背有4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大多学生背了6篇(另加《孝经》、《大学》),最突出的背有七八篇(再加《中庸》和部分《论语》),高年级学生已背完《老子》、《庄子》、《孟子》等,还有个别学生在背《黄帝内经》。   “背诵枯燥吗?”在场的孩子笑着摇摇头。 郭齐智指着南怀瑾指导编写的经典教材《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说,一篇经典分成若干段,每个字都标注拼音,每段先由老师带读或录音带跟读数遍,让学生能读准,学生自己再读80遍。 其实大概读到20遍,孩子就能背下来,但必须读够80遍,这时再背几乎不经大脑就能反应出来,而且一辈子不会忘。   余一彦说,0至13岁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不给他们有深度、有价值的教材,他们就去背电视广告、流行歌曲,甚至是有害的东西。而背经典,以后一辈子都受用。   》》》英语   直接背“新概念”   大方学校的英语教学,是用初高中的《新概念英语》做教材,不教字母、音标,不拼写单词,学生们听英文原声磁带,跟着读背,老师反复做中英文互译训练。   一年级的董若溪背到了第一册的64课,记者随意翻到一课,与她做“角色扮演”,小若溪发音标准,抑扬顿挫,她骄傲地说:“亲戚家有个上初中的小姐姐,我爸爸说,虽然她知道的英语单词比我多,但她的发音可比我差远了。”   》》》数学   一年级会任意数字加减法   一年级1班的数学课堂,老师张爱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曾是武汉六中的优秀青年教师。他正在教孩子们如何找出一个粉笔盒两两对应的面。   “考试时可没剪刀,你只能把粉笔盒的六个平面画在纸上,按照我教的方法划对角线,就能找出了”。看见孩子们都懂了,张爱国把划上的线擦掉,以苹果、草莓等6种水果代替6个平面,孩子们一下就找出了两两对应的水果。   张爱国说,对立体空间的认知,应是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内容,但他只要形象地讲解,一年级的学生也可熟练掌握。   在数学博士后余一彦的带领下,大方把一至三年级的人教版数学教材重新编排。一年级学生学扎实20以内的加减法后,就继续学千以内、万以内甚至是任意数字的加减法,而不是像人教版教材那样,将这些内容分布到两个年级。   》》》理念   小班教学,关爱每个人   大方学校实行小班教学,每班最多16个学生,四年级以上每班不足10人。现在学校慢慢有了口碑,想入学的学生不少,但每班招满16人即婉言谢绝。   在余一彦看来,高品质教育的一个前提,就是合理的师生配比。经常听到有孩子说得不到老师关注,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敬业、有爱心的,问题就是1/16和1/60差别,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班上学生多了,分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必然减少了。   据了解,把孩子送进大方的家长以大专院校教师、公务员、媒体从业者为主。大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当有新生进校,学校不考学生要“考”家长——详细询问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期望等。合则留,不合则婉拒。   》》》结果   课多,孩子却很快乐   打开一年级周三的作息时间表,寄宿学生6:30起床,晨读一小时后用早餐,8时上课,依次有经典、语文、美术、英语,午饭后午休到下午两点,再上阅读、数学、体育和音乐课。   学生在晚饭前有一小时自由活动时间,也可选择参加葫芦丝、古琴、合唱、瑜伽、武术等文体兴趣班。晚饭后,学生们先集中在教室做作业,做完作业又可自由活动一小时,如阅读、看《探索》节目等。晚9时,生活老师照顾学生洗漱,9时半熄灯睡觉。   记者粗略计算,8节正课,每节课40分钟,共320分钟,加上晨读和做作业各60分钟,大方的学生每天上课时间达440分钟,超过7小时。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上这么多课不累吗?记者找了五六个不同年级、刚从他校转来的学生问感受。   “以前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现在每天能玩3个小时!”三年级学生张哲掰着指头算,“一小时体育课,晚饭前和睡觉前各有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他说这是他最开心的事。   “并不是说学习时间长,孩子就一定累,还是要看学什么、怎么学”,余一彦说,大方的课程安排劳逸结合,亦动亦静,孩子们能在玩中轻松学。   》》》各界眼中的“大方”   老师:   应试与素质可兼得   大方学校的老师中,一半以上像郭齐智一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   当了30年中学语文教师的徐爱玲认为,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支离破碎”、“机械重复”,语文课不太重视字词基础、篇章的文学美,而是一遍遍分析思想含义,变成了思想品德课,学生怎么会感兴趣?   大方学校的语文课有三部分:经典诵读、中外名著阅读和鄂教版的语文课本学习。每年级每天有1~2节阅读课,学生凭兴趣自由阅读。实践证明,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高,有些一二年级的学生,一个学期内就将《小学生课外必读》一套20本全部看完。三年级以上学生则阅读中学生课外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原著及文史哲方面的世界名著。   “所谓厚积薄发,以前我教的学生不少怕写作文,而大方的学生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原武珞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金质奖章获得者曹一如,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展示学生们的作文。   上学期参加武昌区期末统考,大方学校的学生们语文成绩优秀:一年级满分率为65%,二年级除一人93分外,全在97分以上。   余一彦说,“其实,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一点都不矛盾,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具备真正的素质。试想一个熟背四书五经、又阅读成百上千中外名著的孩子,去学习小学的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当然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家长:   儿子的转化让我落泪   记者电话采访四年级男生王晶的妈妈时,她对儿子的变化非常欣慰,“以前他总觉得父母为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他知道体恤父母的辛苦。母亲节那天,回家时竟发现他削好了苹果、倒了杯水在等我,当时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王晶妈妈介绍,三年级时,孩子很调皮,被当作“坏学生”。不忍孩子自信心受到摧残,她慕名找到大方学校,试读第一天,王晶就愿意转学,“这里的老师不打人,不骂人”。   武汉音乐学院的丁承运、付丽娜夫妇是古琴演奏家,女儿丁霓裳是大方学校创办初期的学生,当时从武昌区一所优质小学转来,在大方读完五、六年级,现已上初一。   说起当年把孩子送进“私塾”的勇气,付丽娜在电话那头笑声爽朗:“我们要做‘黄埔一期’学员。” 付丽娜说,女儿在国学经典上受益很多,学到了传统教育体制下学不到的东西,但也有缺憾。刚转学时,余一彦见丁霓裳文学和古琴演奏天赋极高,便停了一年数学课,专攻特长,到六年级才突击补习,现在,丁霓裳语文、英语都是班上第一名,数学只能算中等。   即便如此,付丽娜并不后悔,坚信女儿在大方打下的国学基础以后会发挥更大作用。 ========================= 大方学校“经典”“应试”比翼飞——博士后兄妹探索“完美教育”续写新传奇 来源: 武汉晨报 2009-06-04 记者张翅 郭淑芸 …………………… 以经典教育著称、用不足30%精力应试的民办大方学校,在应试博弈场中,却击败众多全力以赴“死擂”应试教育的公立学校。这一当下教育界的“拍案惊奇”,成为不少教育界人士热议的话题。 今年 4月17日,武昌区教育局组织全区60多所中小学语文、数学调考,作为教育部门批准的省内唯一9年制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大方学校主动“送检”。结果显示,该校二、五两个年级语文、数学合格率、优良率均为100%,在参加调考的60多所学校中名列前茅。 这一结果,对于学校的两位创办者——余一清、余一彦两位博士后兄妹来说,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们本来就不满足于为武汉添一所普通小学,希望大方模式能成为应试教育的有益补充。” 余一彦强调的“补充”,补的是应试教育的哪些缺口?“大方模式”究竟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借鉴?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2007年6月,武汉晨报曾以《博士后兄妹探索“完美教育”》为题,报道大方学校的新鲜事,两年内,大方学校迅速“长大”,学生由139人增至412人,班级由11个增加到26个。 据了解,1/3的学生是从公立学校转来的,其中4年级以上学生全是转校生。转校生中,除了武汉市的学生,还有省内黄石、孝感,省外广州等地公立学校的学生。 9岁的朱昊龙1个月前由一所公立小学转至大方学校养正(相当于小学3年级)1班。其父朱明誉谈及转学原因,一是担心儿子被过于教条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塑造成高分低能儿,另一方面,儿子原来在班上不合群、不开心。 经朋友介绍,朱明誉到大方学校听了一堂课,该校董事长余一清的一席话拨动了他的心弦: 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7 编辑

儿童教育的根本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从孩子一辈子成人成材着眼,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教他们如何做人,教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他们学以致用,锻炼出健康的体魄,令其一生受益无穷。” 朱明誉认为,该校教育理念与他一拍即合:用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德行和情商,没有心理压力的学习环境,小班教学可获老师更多关心与指导,住校学习可使独立生活能力得到锻炼。 朱明誉说,在大方学校学习仅仅一个月,儿子平添了许多自信,阅读课上读周恩来等名人传记后,立志要当联合国秘书长。 另一个令朱明誉欣慰的是“学以致用”,比如,学习《黄帝内经》中的穴位知识,他回家后就在妈妈和外婆身上找穴位,并企图给她们诊病,还常常告诉外婆,什么东西可以吃和不能吃。 通常认为,孩子“减负”才能收获快乐,大方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新增了经典、阅读、才艺和体育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增加了几倍,堪称“海量学习”。 该校课表显示,小学一年级每天8节课,上午、下午各4节;二年级每天11节课,上午6节、下午4节,晚间1节。 而3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上12节课,上午6节、下午4节,晚间2节,一直上到晚9点,其间午餐、午休2小时,晚餐、洗澡各半小时,晚间做作业1小时;9点上床睡觉。 小学六年,该校要求学生背诵的经典篇目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庄子》、《易经》、《孟子》、《中医养生启蒙》,共计16万多字,平均每天背诵内容在百字以上。 阅读也以课程方式完成: 每天1至2节阅读课,提供130余种古今中外名著,让学生自选阅读。 其中大部分书籍如《容斋随笔》、《易经杂说》、《山海经》、《时间简史》、《莎士比亚悲剧集》、《大国的兴衰》等,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未能通读。 该校教务处主任郭齐智介绍,教育部规定小学生阅读的20部名著,该校学生一年级就读完了。 大方学校有个规定,阅读课不允许让学生写心得报告,校长余一彦说,让小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最大的秘诀,就是只管鼓励他看,看完就好,千万不要问他懂不懂,更不能叫他写心得报告!因为儿童是“吸收的年龄”,不是“理解的年龄”。 譬如养蚕,儿童是“吃桑叶的年龄”,不是“吐丝的年龄”。儿童的心灵像海绵,不像机器,像“堆栈”,不像“工厂”,他善于大量吸纳,而不善于整理分析,更不善于输出成品。 所以教育者面对儿童,应该着重“给予”而不是一味“索取”。 但大人们往往还没让他看过几本书,就要他说话作文写报告,这不是强他所难吗?于是儿童自信心立刻瓦解,从小就开始害怕阅读,开始排斥阅读了。 更糟的是:家长和老师看到儿童读书讲不出心得,就认为他能力太小,也就不让他读,现在的小学生,在六年里,很少读过几百本课外书的。殊不知,愈不让他看,他愈不长进。儿童的前途就这样一下子被无知的老师和家长合力破坏了! 余一彦表示,“大方学校的学生们‘海量学习’仍然快乐,也就是因为我们轻易不逼学生‘吐丝’。” 大方的老师们爱说“静定”,认为阅读经典能让人产生“静定”之心,如同儒学经典《大学》所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养正1班班主任庄雪波认为,经典是一门潜能开发课,“学生心有多专,就能吸收多少知识。” 上经典课时,如果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她就让该同学在课桌上打坐5分钟后再阅读有时甚至让全班学生一起打坐。 有了“静定”这个法宝,学生们往往能够短期发挥超常潜能,在抗干扰、抗压力的情况下把老师布置的任务超额完成。 有一次,该班学生王德川生病,漏了1堂经典课。上电影欣赏课时,规定背完经典才能看电影,王德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去看电影,自己一个人赶背经典,难免心猿意马。 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打坐收心,30分钟内不仅背完了规定的内容,还多背了一段。 养正3班后墙贴着一张硕大的“君子排行榜”,班上16个学生,每日根据“尊重、爱、善、惜时、守时、承诺、改过、整洁、卫生(包括喝6~8杯水、拉大便等)”等项评选“每日君子”,由当日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担任评委,表格中的姓名,往往是与学生真名接近的杰出人物,如李小龙、(关)云长、后羿、嫦娥、蔡文姬等。 每天评“君子”的结果是,该班无人打架,骂人都是稀罕事。即使吵架,也引用《论语》名句气呼呼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家长们对大方学校的圣贤教育深表认同,立本3班张贝嘉的父亲张长能说: 吃饭的时候,女儿会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下楼时,她记得“长者先,幼者后”; 晚睡觉前,还会给父母讲上下五千年,讲古希腊、古罗马……可以说,圣贤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按该校师生的说法,应试教育的学习内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是“副课”。 以3年级的课程安排为例,每周课时57节,其中经典课15节,阅读课8节,语文、数学各6节,英语5节,体育、才艺各5节,德育4节,音乐、美术、科学各1节,其中语、数、外课程共计17节,不足每周总课程的30%。 大方学校56岁的语文教师丁庄,退休前在武昌一所小学教语文。 她介绍,她原来所在的小学一个班每周11节语文课,大方学校每周仅6节语文课。奇怪的是,她在原小学只带1个班的语文课,却身心俱疲;而在大方学校带3个班的语文课,反而游刃有余。 她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大方学校1个班16个学生,3个班的学生总量只相当于原来的一个班; 其二,大方学生大量诵读经典,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识字,一年可认识2000多个汉字,三年下来可认识5000多个字,相当于高中生的水平,不仅学习生字的速度惊人,词汇量也丰富,阅读能力明显提高,能轻松阅读各类书籍。 “孩子们有这么高的语言文字水平,语文课本对他们来说可算是小菜一碟了,我教起来当然轻松了。” 而在原来的小学,因为仅靠一本语文课本教孩子,学生总是记不住生字,也理解不了词句,语言组织能力差,她只能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拼命布置作业,自己和学生都累,收效却并不理想。 余一彦进一步解读个中奥秘:大方的学生们每天用4~5课时诵读经典、阅读课外书籍,这其实是在学真正的“大语文”,这个“大语文”概念使学生面对应试教育的语文课本,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学生怎能不轻松过关呢? 至于数学,余一彦认为,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难度在于对文字的理解力,特别是应用题,是要把对文字的理解“变成”数学公式。所以语文学好了,数学的问题迎刃而解 大方学校的操场上,一袭青色道袍翻舞如仙,武当派第14代掌门人游玄德的大弟子游小龙,几乎每天都要教授学生们练习太极拳。 这位武当派第15代传人,是该校特聘体育老师。 该校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每天保证40分钟的体育课和60分钟的课外活动课(兴趣班)。这是学生们一天最开心和放松的时刻。 体育老师刘文才介绍,学生们喜欢上体育课,也因为老师们常常组织大家做游戏,比如“老鹰抓小鸡”、“贴膏药”、“大鱼网”、“老鼠偷油”、“汽车旅行团”等。 曾多年在公立学校任教的大方学校语文顾问曹一如说: 学生体质是大方学校的一大法宝,每天一节体育课、一节课外活动课(即兴趣班),作业1小时可完成,学生的活动时间充裕,身心健康,为学习提供了牢固的物质基础。而在公立学校,“题海战术”往往剥夺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 明伦2班(相当于小学四年级)的叶子欣说,她最高兴的事,是这里每天都有体育课,她每天都可以在兴趣班打手球或者乒乓球。 每天下午所有班级的最后一节课是兴趣班课程,课时为1小时。全校共14个兴趣班,包括乒乓球、足球、手球、合唱、瑜伽、围棋、绘画、书法、古筝、葫芦丝、舞蹈、武术等,每个学生可参加两个兴趣班。 每三周,该校定期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由报名,走上社会卖报纸、捡垃圾、挖红薯、买菜、做饭、到工厂做工、到农村种田、到郊外远足、游览碑林、参观军营和生物标本馆、为贫困的患者募捐、为敬老院的老人打扫卫生等等。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尹邓安说,其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可惜许多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主要忙于传授知识应付考试,德体美劳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大方学校的成功探索引起多方关注。得知大方位于武昌积玉桥的办学场所太小欲觅新校区,江夏区政府和江夏区教育局伸出橄榄枝,在原纸坊四小的校区原址上划出60多亩地,让大方建设“全国一流”的新校区,新的大方学校于2009年9月新学年启用。 江夏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民间办学,大方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对公办教育有益的补充,希望大方学校办成一所有影响力的民办学校。” 学校电话:027—88220022 招生电话:15307131675 学校地址:江夏校区—武汉市 江夏区 纸坊大街 宁安路75号 大方学校(原江夏复读中心)。 我们欢迎广大家长来校考察,但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校会拟定特定时间为新生家长咨询和考察时间,敬请关注,其他时间谢绝家长来访!
发表于 2010-2-1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7 编辑

发表于 2010-2-1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7 编辑

唵嘛呢叭咪吽
发表于 2010-2-1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7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0:39 , Processed in 1.50073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