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73|回复: 3

[说说布施网] 如何消除习气之流(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1 编辑

我们凡夫有各种各样的痛苦与烦恼,我们不知道这些痛苦由何而来,我们也不知道如何消除这些痛苦。佛陀出现于世,正是为了给我们指出一条解脱之道。佛陀像一位大科学家,研究痛苦的起源,并且给出了消除痛苦的实验方法。 为什么我们会有各种痛苦?佛陀给出十二缘起的解释,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无明和习气之流。如何消除痛苦,关键也在于如何消除我们的习气之流。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很喜欢自己的皮肤,那么在每一次与皮肤的接触中,就会增长对皮肤的执着,也就是增长贪着的习气之流。那么,当皮肤变得粗糙老坏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痛苦之中。我们越喜欢皮肤,老坏的皮肤就越能给我们带来痛苦。如何消除这样的痛苦,关键也就在于消除对于皮肤的贪着习气。在每一次与皮肤的接触中,不要增长对皮肤的执着。这样下来,这种贪着习气就会慢慢消减。当皮肤变得粗糙老坏的时候,我们也就不会陷入痛苦之中。 如何消除习气之流,正是佛教的核心。佛使尊者曾经说过,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佛陀的教导,那么就是不执着。以下,我们更详细地论述。 1、落实到自己的心行上 如果我们的邻居是这样一个人,他整天喜欢张家长李家短,这会儿讲张三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了:“多么聪明的孩子呀”,那会儿讲李四都成博导了:“多么勤奋的一个人”……最后,我们总会问道:“不要老谈别家,你家是什么样的?” 然而在佛法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成为邻居那样的人。我们经常眉飞色舞地说:“书上讲的境界真高呀”,“我们这派的境界比你们的高”,“话说……”谈了半天,依然是在讨论别人的境界。这时候,譬如有人对我们当头棒喝:“你的境界如何?”回光返照,我们才发现,我们当前的境界依然是在培养言说辩论的习气之流。 有人曾经问阿姜查尊者:“学佛应该从哪开始。”阿姜查尊者指着心说:“从这里开始。”佛陀教导我们向内观照,眼光不要向外而要向内,别人的境界终究是别人的,自己的习气却要自己承担。凡夫是自己业力的造作者和承担者。当痛苦与烦恼现前的时候,别人的境界毕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 了解了这一点,学佛者见面,也就少了争执。我们不再争论:“我们张家是名门望族”,“我们李家才是得天独厚”,我们开始观察自己的心行,讨论如何消除习气之流:“你们有什么技术”,“我们有什么方法”。如果习气减少了,我们知道自己在解脱的道路上进步了。 2、顺流还是逆流 佛教认为业力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但佛教并不认为业力会决定我们的选择。以积累的业力作为背景,在每一次的选择中,我们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顺着习气之流而下,或者逆着习气之流而上。还以皮肤为例,如果我们积累了很强的贪着皮肤的习气,那么在当下接触皮肤的时候,我们倾向于继续贪着。但这只是一种倾向性,并不是决定性的。我们也可以选择不继续贪着。当然这就像与习气之流拔河,刚开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当这种不贪着的力量,胜过习气的力量时,我们就从这种执着中解脱出来,也就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 在美国科幻片《回到未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故事。主人公通过时光旅行,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在别人“懦夫”的辱骂下,他与别人赛车,结果半路开出一辆卡车,主人公因此身亡。回到更早的时间,主人公领悟到自己的习气将带给自己痛苦,慢慢地放下自己的习气,不再与人争强斗胜,也因此与死亡擦肩而过,改变了自己原定的悲惨未来。 如果把习气之流与开车相比。那么顺着习气之流,就像在一直加速开车,总会一天会车毁人亡。逆着习气之流,就像在开始刹车,车辆总会慢慢停止下来的。顺流,还是逆流,这是一个选择。 在每一次的选择中,我们可以说是自由的,也因此我们承担自己的责任。每一次的选择积累起来,也就形成了我们的习气之流。人生就像是一本书,但不是空白的书,也不是已经写完的书,而是我们当下正在书写的书。后事如何,还靠我们自己把握。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当依靠自己,我们当依靠自然法则。 3、如何消除习气之流 消除习气之流,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困难。与自己长期积累的习气作战,如同与一万个敌人作战。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他们可能以各种方式来袭击我们。 敌人可能会趁着夜黑风高来偷袭我们,如果我们还在睡觉,被敌人杀死了都不知道呢。同样地,习气之流经常在我们的眼鼻子底下,偷偷地进行着。为了观察到敌人,应该有人站岗。为了观察到习气现行,应该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然而仅此还不够。现在有人站岗,并且发现了敌人。但敌人会走过来说:“来,给你糖吃”,“不爱吃糖,没问题,总会找到你喜欢点什么吧”,或许就是“你这种不爱吃糖的高风亮节,真是稀世少有”。于是站岗者就与敌人玩成一片,甚至加入敌人的团队,叛变投敌了。因此,站岗者还要有一颗公正的心。同样地,为了消除习气之流,我们除了培养观察能力,还需要培养平等心,在各种贪嗔痴习气现前的时候,保持一颗平等的心。 长此以往,敌人来一次被赶走,又来一次又被赶走,慢慢地敌人也就没有兴致玩这种游戏了。习气之流也是如此,来一次没讨到好,来两次也没讨到好,最后也就消失了。这样,我们也就从这种习气之下解脱了。这种习气所会带来的痛苦,跟我们也就没有关系了。 如果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到达没有痛苦的目标。然而,目标并不重要,在当下的过程,我们就可以享受到渐渐脱离痛苦的快乐。
发表于 2010-2-1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1 编辑

感恩布施
发表于 2010-2-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1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1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1:15 , Processed in 0.90405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