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708|回复: 23

[大德开示] 佛海导航——智海法师智悲答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智泽有情 海样情怀 释疑解惑 佛海导航
总目录
皈依篇
1、为什么佛教不是迷信呢。烧香、烧纸咋解释呢? 2、修行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 3、请问出家是怎样的?什么人可以出家?哪些人出家不得? 4、我愿意出家,请法师慈悲指点。 5、家里人如果反对我出家,应该怎么办比较好? 6、如果对寺院毫不了解,就在母亲的安排下,十几天就剃度了,随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里,弟子想回家把居士做好了再说!这样做可以吗? 7、请问皈依有什么程序和要求? 8、了解佛教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皈依才不久,想请教师父该如何进行具体的修学?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佛教徒该如何对待?出家有些条件要求,若未能全部做到,是否应该待完成时或出家机缘较成熟时再出家,还是说自己一切放下时便可出家? 9、初学佛的人可以接法几门吗?比如同时学习净土,禅宗,密宗? 10、师父吉祥!我学佛有几年了,可是进步得很慢,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能不走弯路,进步得快? 11、师父,常听说穿上袈裟,剔除须发出家是大福报,这是为什么呢?世间人认为有老婆、儿女,有财富、地位、权势是大福报,应该怎么看待呢? 12、修行必须要跟师父吗?到哪里去找呢?禅宗有没有系列的基础学习? 13、为什么佛教认为为自己着想是恶,为众生着想是善 何解? 还有就是对佛教有一种迷信看法,怎么能帮助她改变不正确于的观点? 14、我归依两次,有两个归依名字,不知道要用那一个,请师父慈悲开示。 15、请问法师:安居期间可以还俗否?是否有“破安居”一说?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因果篇 1、怎么理解一切皆有定数? 2、我们一切行为都随着业流转,那有没有可能跳出业力的支配? 3、佛陀有法眼、天眼,能知过去、能知未来,那么岂不是一切都是注定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固定的吗?岂不是人生只是在演排练好的话剧啊? 4、因果空不空? 5、怎么运用唯识所现的观点来看待因果真实不虚呢? 6、为什么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7、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现在所受的果到底是什么因造成的,但是可以随因果的道理而思惟,形成决定的因果胜解,这是不是我们学习因果的主要目的? 8、有人说对那些有因果病的人不易于帮助,应该让他们自己了业,这种说法对吗? 9、无始劫来众生都是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一个杀生业就可以让我们永无安乐。用什么样方法才能让我们放下业障的包袱,放下自卑和恐惧。 10、我修学佛法时间不长,也听过几节《因果明镜论》课,反思自己以往所犯过错,觉得罪业深重,所造的都是十不善业,是个地狱人,内心压力很大,不知该如何转变? 11、请问师父,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异熟果是引业,等流果和增上果是满业? 12、从异熟果来说,得人身是因为修三皈五戒,那为什么从造作等流来看,却没有多少人能持不杀生。是为什么呢? 13、生而为人,我们的整个生命状态皆由自己的满业所至,然而在每个家庭里,我们的性格以及像貌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像,应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14、请问业障是需要念佛念经忏悔,并且承受业报来消除呢,还是需要证悟无相空性来消除。人的一切痛苦,包括生病都是因为业障的原因吗? 15、当某一人做恶事时,有一佛友为其念阿弥陀佛,那这人的果报会是如何? 16、大修行人和一般真修佛弟子,发了世俗菩提心,就会代众生受苦吗,众生的罪业,会给发菩提心的弟子,带来痛苦吗,能有助于证悟空性吗? 17、没有能往生极乐世界,也没能证得须陀桓的境界,都叫学佛没成绩,没入佛门,还有可能出现三世怨的情形吗? 18、安全感在哪里?人们如何才能真正有安全感? 19、在修学过程中,由于脾气不好,控制不住和爱人吵架了,虽知道因果的厉害,但一时气不过一点没有悔过和忏悔的心意,这样修持还能有用吗? 20、为什么古人思惟十二因缘就能证果,我们却不能呢? 21、请问十二因缘中的‘六入’与‘生’的差别是什么? 22、佛陀在哪些经里曾经开示十二因缘?学习十二因缘还可以参照学习哪些经论? 23、在四善根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为什么越到上上观的内容越少?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初学都要广闻,然后要越学越专呢? 24、学了十二因缘,观想到由于贪执淫欲而进入父精母血中投胎,就像让你投入到粪坑一样,真的很恶心,对自己都感到厌恶。如此观想对不对呢? 25、四善根的暖、顶、忍,是不是修学的智慧产生善根来依次修这暖、顶、忍,这里的善根是否指世间的行善积德? 26、四善根的顶法说忍位只观欲界苦谛一行相,其与世第一法相邻接,这里的第一法相是指什么法相,又说世第一法相,是一刹那观一刹那,我也不懂,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戒律篇 1、戒律的精神是什么?请师父慈悲开示。 2、什么叫戒法、戒相、戒体和戒行?戒子在受戒时,得到的戒体是否殊胜,加持力是否大,与戒子的受戒发心有关,与戒和尚是证悟的菩萨,或是凡夫法师有关系吗? 3、在菩萨戒的摄善法戒中要求行人在一切时处都要尽己所能、竭尽全力积累包括一丝一毫在内的一切善业。当你觉得在力不能及的时候,怎么办才好? 4、有人说受菩萨戒的学佛人不能拒绝别人的一切要求,是不是这样,请师父慈悲开示。 5、梵网菩萨戒与瑜伽菩萨戒的同异? 6、请师父开示:在家居士受大乘八关斋戒与我们现在的八关斋戒有何区别,如果我受了有行持又有什么样的过失,如果不受大乘八关斋戒又有什么样过失。 7、我要受五戒,遇到家里蚊子、蟑螂等虫,怎么办?杀了是破戒吗?还有人说五戒做到了,受不受五戒也没有关系,是不是正确? 8、佛不制造麻烦,不为人制造麻烦。佛只解决问题。 佛帮人解决问题。可是我作为一名佛子 经常不能如理守戒,经常犯错。祈请您加持弟子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修学篇 1、怎样才能成为法器?请师父慈悲开示。 2、要把自己的见解清空,才能领受法义,自己的见解是指什么呢?是指世智辩聪还是包括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请师父慈悲开示。 3、请问师父,我执是很难破的,人的潜意识里我是很强大的,如何一步一步地破我执?有具体的方法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4、人有利钝,怎么分别呢?难道一听就信的人就是善根深厚吗? 5、请师父再次开示“修学三种慢”。 6、“与烦恼斗时,一须善防避烦恼来伤自心,”烦恼本自心生,如何能防避呢?请师父开示。 7、请问法师;没学佛时总不顺心。困难重重,障碍多,人说学佛后会解决问题,但我学佛几年还障碍多,心里不顺心,不愉快,请问师父,我到底该怎样好? 8、有人说读《金刚经》很殊胜,有人说读《无量寿经》,有人说应好好读《地藏经》,有人主张一心读《心经》,请问师父,到底应该怎么读经,选择好一部经就要一定要坚持读三年吗?为什么?请师父慈悲开示 。 9、是不是不同佛经和我们也是要有不同因缘的,怎样修行起来才更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10、在世间不是为一个人而活,有时候想为了度家人也想通过读地藏经、学地藏经来满愿,但对我读经常常生烦恼,是不是存了有求的心的原因呢?还是什么原因? 11、如何掌握地藏经的要领?有很多同修诵地藏经,往往是为了福报,请师父开示其中福报的真实义。 12、我们为什么修到一个阶段,就有一定的烦恼,诵地藏经越快,冤亲债主是不是来找得越快? 13、请师父慈悲开示,为什么经典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学佛一定要依大善知识引导? 14、请问法师:大乘经典往往深邃无比,一句一偈皆有无量法义,常有难及涯岸之感,所以有人主张先从论典入手,请法师开示? 15、有心魔但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心魔,那应该修什么法门?请师父慈悲开示。 16、如何才能做到平常心? 17、断恶必须要有三心,修习谨慎心的一种具体方法,请师父慈悲开示。 18、请问师父:出离心主要通过修习四种不共加行,但是并没有正修无我空性,那么这样生的是愿出离心吗?究竟出离心是否要在中士道正修空性时显现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9、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20、听了师父的讲法,在名言上知道了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在哪里用功,感恩师父!但在日常中用功的具体方法请师父慈悲开示。 21、出离心还是属于妄心吗,佛菩萨见性了,就没有出离心了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22、请问法师如何发起菩提心? 23、怎么能修得四无量心呢?在家的居士能修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24、每次念佛完了都要回向吗?回向给自己的亲人,再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会不会越分越少?如果忘记回向功德就丢失了吗? 25、怎么安排自己念佛的时间呢?在家里可不可以做三时系念,或闭关念佛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26、在家做早课的时候,念佛念得很清净,很欢喜。但是晚上九点多做晚课时念佛却念不起来,昏沉、掉举,是为什么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27、我修习念佛法门,生病了头疼,我念佛的同时头也疼,念佛境界不现前,我睡觉过去,头就不疼了。我是念佛,还是晕过去呢?死的时候,痛苦的时候,要不要念佛呢?怎么办? 28、师父,念佛要摄耳谛听,可我怎么觉得谛听反而让人太集中而紧张呢,如果不听就不会像这样但却又散漫了,听了倒是集中却又觉得不自然,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念佛? 29、听说最佳修行时段是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两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师父开示。 30、现在的人修学的有专念佛号,有专做佛事的,有持咒的,我觉得哪种都好,可是这样觉得应付不过来,应该怎样做比较好呢? 31、现在很多修学佛法的人说,只是念佛就好。别的就不用去学习了,学生以为,净土是一门很高深的法门,必须以修学各种经典为基础。请法师慈悲开示,是不是如他们所说,只念佛就好了呢? 32、念佛经,佛咒时有出声与否、声音大与否,发心的纯真,纯善与否。所得之福德是否因之有分别,请师父慈悲开示。 33、念佛机放佛经,请问房间的小动物和看不见的众生听得到吗? 34、晚上能在家里用播音机播放地藏经或三时系念吗? 35、有人说居士诵经时不能露相,就是在网络读经室诵经时不能开着视频,是不是这样? 36、法师:诵宝箧印陀罗尼咒可以消业障吗?给孩子诵宝经手真言:“唵阿 贺啰萨啰嚩 尾你野 驮啰布你帝 萨嚩贺”可以提高成绩吗?怎么发音? 37、有时在梦中,师父在讲法,可醒来后总是忘记,记不清楚,除了忏悔外,还有什么更快的办法,才能记住在梦中师父讲的话? 38、请问师父:平时持戒基本不犯的,但在梦中时不时会有犯支分,怎样对治梦中的境况? 39、梦里遇险,梦里发誓吃斋是否与学佛有关呢? 40、请问师父,梦佛来接引的时候,这个人一般都有什么征兆? 41、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怎么理解呢? 42、对于以前做的错事和罪过,不敢在师父面前忏悔,要怎么办?在佛前忏悔可以吗? 43、请问师父,在家学佛,帮助师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三宝,参加寺院法会,这也算实修吗?会得什么利益啊? 44、为什么显宗中像弘一大师一样大成就者,若未接触藏密,却不懂密法,都是佛所说法,应都在法性大海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45、洞宗明安禅师的高足平侍者,习气不好,心性也不好,禅师也已经知道他未来的遭遇。为什么能预计,却不能在当下就教化他呢? 46、请问师父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 47、请问法师何为贪? 48、“无常”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实相。“无我”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待实相。请问师父,这句话该怎么领悟呢? 49、请问师父舍利是什么? 50、学佛为什么要禁五辛,五辛是指什么?那些酱、醋、麻油是五辛吗? 51、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什么意思呢? 52、阿罗汉已经跳出三界了,在哪里安住呢? 50、怎么样能开天眼看到凡人看不到的东西? 54、龙王是哪个道上的,我看见一位出家师父在领着居士念龙王经,我不明白,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六度篇 1、我自己经济一般,钱不多,然后呢我现在是初一十五放一次,可是我早上去买的时候呢有些东西价钱贵,很矛盾。怎么办才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2、我们都非常愿意放生,拯救众生的生命,可是现在市场上有这么多的众生,我们却无能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思维,怎么做,才是行殊胜的十善业呢? 3、请问放生时如何回向? 4、法供养与法布施有什么不同呢?用财物供养三宝算不算法供养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5、布施时随喜与布施时三轮体空在意乐上有什么区别呢?还是就是一体的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6、如何供斋,应准备些什么供养?请师父慈悲开示。 7、 师父供养法师,供斋得什么果报啊,还有拈香、礼佛、献花得什么果报? 8、在家上供和撤供怎么做如法,还有在家上香的香灰和剩余的香根该如何处理? 9、做施食时,有非人来压身,怎么办? 10、在修忍辱的时候心里会更加痛苦,是方法错了,还是认识错了?请师父慈悲开示。 11、师父,佛法里的忍辱为六度之一。忍辱是无条件的吗?如果遇到无礼,甚至威胁生命难道还要被动忍受吗?具体应该怎么做?请师父慈悲开示。 12、师父,我恨业深重,怎样可以使我的恨业消除,请师父慈悲开示。 13、常听人说“苦修行,苦修行”难道只有苦才能修行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14、打坐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算不算禅修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5、打坐的时候为什么有时总是静不下心来,有什么方法可以对治?腿很痛了是不是可以换一下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6、我有时思维法义没有打坐,而是利用平时做事时思维,这种方法可以吗。因为我在打坐时总生不起欢喜心。请师父慈悲开示。 17、师父,我了解一点禅修观呼吸法,于是在静听念佛时(印祖方法是不管呼吸),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就有了想到呼吸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跑神了,不专一了还是这本来就没什么的,如果又意识到呼吸又在念佛,这是不是杂念呢? 18、请问师父打坐时念什么?多长时间才算是打坐? 19、曾听师父讲菩提道次第时,有讲到五明,专一当中是否要学一些技能,才能自利自他,是哪五明,怎么善用,请师父慈悲开示。 20、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请师父慈悲开示。 21、修道的人不见世间过是不是做人就没有原则,请师父慈悲开示。 22、怎么样才能改掉说别人过失的毛病。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解脱篇 1、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医院过世的,不可能放8个小时和24个小时,还有一个人什么时候死都是不定的,要在临终的那一刻保持正念,我们现在就要如何修习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2、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念佛修行,临终却往生恶趣;而有的恶人在临终时忏悔,却能往生善趣,难道一辈子的修行还抵不过临终一念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3、请问解脱道与往生有什么区别啊? 4、请问师父念佛往生是当今之时还是临命终时,请师父开示。 5、净土宗往生极乐是临终才可以,还是现在寿命还有的时候就可以,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随意往生呢,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带着自己的幔衣往生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6、佛弟子可以穿裘皮吗?是否会影响往生? 请师父慈悲开示。 7、助念时要注意什么?是大声念佛好,还是小声念佛好,念佛念法是不是要前后一致,什么时候助念最合适?应该对临终的人怎么开示,对不信佛的人该什么开示?请师父慈悲开示。 8、临终助念极为重要。有的时候助念者在助念过程中或助念结束之时,身体会感觉不适甚至犹如大病一场,这是什么原因?面对这种情形,助念者应持什么心态来圆满最初的发心?请师父慈悲开示! 9、我们学净土的为什么往生时要助念,不助念,就往生不了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10、后学开始念佛是念阿弥陀佛,但不知不觉转为念观世音菩萨了,这样可以吗?妨碍往生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11、无量寿经中说修其他大乘法门的人,把功德回向极乐世界,也能往生,如有人一生持念地藏圣号,临终最后一念具足信愿,是称念地藏名号往生呢?还是最后一念要改成阿弥陀佛,如果能,来接引往生的还是阿弥陀佛吗? 12、地藏法门可以去天堂,净土法门可以超越轮回去净土,有这个说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13、学净土的人能不能学颇瓦法呢?因为众生在临终是无助的,如果学会就能帮助众生,对自己也有帮助。请师父慈悲开示。 14、请问念大明咒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请师父慈悲开示。 15、西方极乐世界的青色、黄色、赤色、白色四种莲花,是不是象征地水火风四大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6、今生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也是三世因果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7、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因果明镜论》的一些公案中,行善的人都往生到天上,没有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8、听了通途法门的修行,确实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那么念佛的人要不要修五停心观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9、捐献遗体一般在2-24小时内要进行处理,学佛的捐献遗体是不是可以,请师父慈悲开示。 20、祝你早登极乐,早日往生,就是祝你早死。所以认为净土法门是来生法门,内心很排斥。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护法篇  1、居士如何如理如法地与异性师父相处,居士又如何判别异性师父与自己相处是否如理如法,所产生的因果是什么? 2、请问师父,同修之间应该如何发心、相处才如理如法,清净和合,互为增上缘? 3、目前一些在家弟子经常以某佛教组织或其它寺院的名义,未经当地寺院常住许可私自在寺院内募集资金,还为其他信众传法。请法师慈悲开示,他们如此行事如法吗? 4、出家人接受了居士的供养,应该如何回报,是让他们在寺院里享有特权吗?还是让他们树立因果正见呢? 5、如果自己所护持的寺院里的出家师言行不如法,因此争辩起来,是否造了口业?如果是,为什么?就因出家人的相就不能说吗? 6、法师们的衣着颜色式样,颈项上的饰物分别象征什么? 7、师父,有人说出家现个僧相,无论持戒犯戒都有无量的功德,应受人天礼拜,这么说是对的吗?社会上有很多显僧尼相的假出家人索取钱财,他们是功德大,还是罪业大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生活篇 1、“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怎么我还有恐惧心理,请师父慈悲开示。 2、请问师父,我怎么克制自己的惊恐症,主要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得的惊恐症。 3、感恩老师!最近很烦恼!就是有性冲动,不能自制!不知用什么方法对治?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4、请问师父!《佛说八师经》云:“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驰,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 看到这些身为已婚的我有些恐惧。想问师父,我该怎么办?可我不想再轮回。 5、如果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应该怎么对治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6、当一单独处室之时,耐不住寂寞,莫名的不安,甚至会有邪思意念趁空袭来,如何对治这平常生活中的空间时段。是不是众生都这样需要靠执着才能生存? 7、请问大师,人为什么会孤独寂寞?怎样断除孤独寂寞感呢? 8、人与人相处是亲密无间好呢,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好呢?如果是保持距离,多少才是合适的?请师父慈悲开示。 9、佛法教导人们活在当下,可是,如果病人正在受到煎熬,如何教导他活在当下呢? 10、如何让病人确立信心? 11、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增强自己的修行呢?有时需同流合污也由不得自己,生活的历练让人很难承受,请问法师如何善巧呀?请师父慈悲开示。 12、如果自己的工作太忙,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学佛,但心里又想学,很着急,要学业务,要学佛,时间怎么合理安排呢? 请师父慈悲开示。 13、在工作和生活中,付出很多,但周围的人不满足,认为你是学佛的,就应该吃亏受气,请师父慈悲开示。 14、怎么才能把心量打开,在办公室里一起有两个人,我很多时候因为语言很烦恼,怎么样才能和他处好,只要上班我们就要见面,请师父慈悲开示。 15、作为世间工作单位的一名管理者,如果对下属严管教导,会引起他们的嗔恨心,担心会造下业障;但是不管也不行,苦恼!苦恼!请师父慈悲开示作为世间的管理者如何做,能够做到世间合格的管理者,又能不结恶缘。 16、做假账会造那些恶业?特别是为自家的公司做是不是恶业更重?请师父慈悲开示。 17、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怎样发心忏悔才算是真实圆满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8、每个月我们女的都有不方便的那几天,我想请问一下那几天可以去寺庙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19、有一次我师父给我灌顶,后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内心和别人沟通,那人就会打喷嚏,是我有能力了吗?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精神疾病还能修佛吗? 20、贡高我慢与自信怎么区别?请师父慈悲开示。 21、经常与家人说不要杀生,但是大家都很难接收,还说害虫就是要杀,怎么办才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22、吃净口素可以吃鸡蛋和牛奶吗? 请师父慈悲开示。 23、四川农村家里是很苦的,亲人们都说不吃肉都不行,因为我没有很多知识,而且我也不能证明给他们看,由于带小孩工作也没了,现在找工作也很难,我也不知怎么面对。请师父慈悲开示。 24、吃素是必须的吗?吃肉如果是杀生,杀生没有主观故意,也算犯戒律吗? 25、家里有很多白蚂蚁,已经影响家里的正常生活,请问师父我该怎么办?请师父慈悲开示。 26、家里养的花啊,面啊、米的生虫了怎么处理?请师父慈悲开示。 27、食物或药物中生了好多小虫子,该如何处理?请师父慈悲开示。 28、吸烟影响念佛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29、师父,请您开示吸过烟的人读经念佛有功德吗,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30、佛教和心理咨询如何实际对接?请法师慈悲开示。 31、现在街上行乞者很多,真假混淆,该如何做布施。请师父慈悲开示。 32、朋友与你诉说与他人的矛盾,当你没有能力为他调和的状况下,怎么办才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33、我的朋友不多,想多交一些朋友,这是不是属于攀缘呢?请师父慈悲开 34、当别的师兄对你有看法的时候,你保持什么状态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35、如何与小人(用心不良)相处?请师父慈悲开示。 36、如何对丈夫、妻子或父母、儿女不生有染着的贪爱心,而生慈悲心呢,在理事上如何结合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37、爱人整天沉迷电脑游戏,对小孩不关心,还经常喝斥,该如何解决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38、孩子上学取得好成绩念哪部经啊?请师父慈悲开示。 39、修道的人应该发出离心,那对于孩子们的婚姻问题,应该持什么态度才是如理如法的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40、未婚青年,在没有家人支持下,如何学习佛法? 41、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兄弟很有钱,在其它兄弟有困难的时候,这个有钱的兄弟不愿意帮助他们,对于其它的兄弟应该怎么对待这件事?请师父慈悲开示。 42、我学佛也有五年多了,有很大的感应,家里人也从什么都不信开始学佛了。但是我从4月份把自己想修行的想法和父母说了,父母有点不同意,该怎么办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圆融篇 1、我是一个jdj徒,因为这里的管理常常邀请我来听经闻法,就来了。第一次来听闻佛法,很欢喜,请问可以接受jdj徒学佛吗? 2、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tzj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请师父慈悲开示。 3、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籍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4、有人说显宗是菩萨乘,密宗是佛乘,此说若对,密宗就是高于显宗的最殊胜最究竟的法门,是这样吗?请上师慈悲开示。 5、显宗和密宗的关系是什么呢?密宗和《首楞严经》是什么关系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6、如何把佛法理论和实践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请师父慈悲开示。 7、多闻与修行两者之间怎么做才能相辅相成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8、必须经过小乘学习才能学习大乘佛法吗? 9、很想走出去到一个清净的道场去好好修行,可是为什么就是下不了决心呢?是不是业障太重呢?怎么克服?请师父慈悲开示。 10、佛说学佛是得到解脱与自在,但是不学佛的人,觉得学佛受戒是一种束缚,不愿意放弃眼前得到的五欲享受而去持戒,我们该怎么认识佛法说的解脱自在和持戒是“束缚”的关系?请师父慈悲开示。 11、我们真心本来就是妙觉圆明的,不生不生、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为什么有妄想分别执着呢?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12、怎么理解心净则国土净,在佛菩萨眼中的五浊恶世与凡夫眼中的五浊恶世本质上有什么区别?请师父慈悲开示。 13、缘起法与如来藏如何对应?如何安立?请师父慈悲开示。 14、师父,什么叫法身、报身和应化身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15、《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怎样正确理解两部经中的这两句话?恭请法师慈悲开示! 16、怎么样能看清世界,看清真相 ,请师父慈悲开示。 17、《普门品》中说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众生能得到消灾免难,如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等,能用佛法的原理、实相和现代科学能解释的道理开示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18、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就明心见性,可以测度他在听闻金刚经前是否有很深的禅定功夫吗?他刹那见性,是从欲界凡夫直接见自本性,还是在顿悟的过程也要刹那经过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再明见本性的过程?请师父慈悲开示。 19、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这样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20、佛门中成道后应全身经脉贯通,业障消除,为何一些大德高僧晚年一身大病(如心脏病、肾病、脑溢血等)令信众困惑,又怎令大众向往学佛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21、成佛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是一念之间还是三大阿僧祗劫?我们怎么才能最快的成佛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22、怎么看待佛经中类似“神话”的部分,请师父慈悲开示。 23、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24、佛法中的功德是指什么?请师父慈悲开示。 25、在《入菩萨行论》中讲要发愿,这是在为今后做准备,但在前行8课中讲不要对未来生希求心,两者该怎么理解,请师父慈悲开示。 26、请师父慈悲开示“上善若水”。 27、一个菩萨戒大和尚和一个居士老婆婆,同时坐公车,只一个座位,该年轻的菩萨比丘坐,还是该让80岁居士太婆坐?请师父慈悲开示。 28、请师父慈悲开示:持咒必须都要持么? 29、业的成熟是需要条件的,内在的条件上因为有了业的种子,外在的条件是什么呢?明白了以后是否可以通过杜绝外在的条件而阻止黑业的成熟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7 编辑

皈依篇   目录:   1、为什么佛教不是迷信呢。烧香、烧纸咋解释呢?   2、修行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   3、请问出家是怎样的?什么人可以出家?哪些人出家不得?   4、我愿意出家,请法师慈悲指点。   5、家里人如果反对我出家,应该怎么办比较好?   6、如果对寺院毫不了解,就在母亲的安排下,十几天就剃度了,随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里,弟子想回家把居士做好了再说!这样做可以吗?   7、请问皈依有什么程序和要求?   8、了解佛教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皈依才不久,想请教师父该如何进行具体的修学?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佛教徒该如何对待?出家有些条件要求,若未能全部做到,是否应该待完成时或出家机缘较成熟时再出家,还是说自己一切放下时便可出家?   9、初学佛的人可以接法几门吗?比如同时学习净土,禅宗,密宗?   10、师父吉祥!我学佛有几年了,可是进步得很慢,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能不走弯路,进步得快?   11、师父,常听说穿上袈裟,剔除须发出家是大福报,这是为什么呢?世间人认为有老婆、儿女,有财富、地位、权势是大福报,应该怎么看待呢?   12、修行必须要跟师父吗?到哪里去找呢?禅宗有没有系列的基础学习?   13、为什么佛教认为为自己着想是恶,为众生着想是善何解? 还有就是对佛教有一种迷信看法,怎么能帮助她改变不正确于的观点?   14、我归依两次,有两个归依名字,不知道要用那一个,请师父慈悲开示。   15、请问法师:安居期间可以还俗否?是否有“破安居”一说? =================================      1、为什么佛教不是迷信呢。烧香、烧纸咋解释呢?   佛教由信到觉,强调真理,强调明觉,佛教不是迷信,是理智的。烧纸是民间信仰,能够吸纳进佛教,上升到理性。信实德能。佛教与迷信无缘。      2、修行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请师父慈悲开示。   首先就是要有纯正的信仰、能选择出家这个条件,要认识出家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出离我们的错误,如果我们不能放下世俗东西,这样就成问题。我们对世俗生活、对出家生活要有一个抉择。   要看自己愿不愿意承担修行重担,能不能全身心投入。信仰佛教、投入修行,身心健康、家庭同意,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然后,通过寺院考察,你适应寺院生活就可以了。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现在是以法治国,说年龄没有满18周岁,世界观、人生观都还没有形成。出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如果年龄太大,就不方便利益众生。   出家要具备的条件就是:信仰、身心健康、选择出家生活全身心投入、家庭同意,如果家在农村,需要乡以上人民政府证明。还有素食、独身、僧装,这是三个基本条件。   3、请问出家是怎样的?什么人可以出家?哪些人出家不得?请师父慈悲开示。   出家就是为了专心修学佛法,把家庭奉献掉。因为在家庭里,我们要分出很多精力做世俗五欲的事情。出家人可以全身心修学佛法。哪些人可以出家?就是有坚定信仰,有为信仰奉献终身的心,身体健康,又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了。哪些不可以出家呢?就是发心不正确,信仰不坚定,对世俗事情还有很多挂牵的,这些人出家也不能集中精力修学,还不如在家修学佛法。   4、我愿意出家,请法师慈悲指点。   出家,一个方面是正确的信仰,不是逃避。二一个需要父母亲同意,地方政府同意,健康证明,学历证明等等。   需要有正确的信仰,健康身心,社会、家庭的支持,山门大打开!但是,你要考虑,你出家究竟是为什么?发心很重要!   5、家里人如果反对我出家,应该怎么办比较好?请师父慈悲开示。   家里人反对,这就说明我们出家,没有很好的顺缘。从因果上反省,就是我们往昔时给别人出家制造了违缘。有什么方法可以如愿,一个方面是看清自己选择出家是不是一种理智、智慧、决定的抉择!如果不理智,不决定,那最好稍缓。如果反省自己理智、决定,那么可以出家,一方面和家人沟通,一方面祈祷三宝加持,还有一个就是力争周围人理解自己出家意愿。   6、如果对寺院毫不了解,就在母亲的安排下,十几天就剃度了,随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里,弟子想回家把居士做好了再说!这样做可以吗?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稽首感恩!   因为我们说出家还要有一种自觉自愿,在信仰自由的宪法保障下,任何人都不能勉强你。如果经过自己理智抉择,就不会进进退退。二一个方面,今天能够得到母亲的安排,虽然自己对寺院毫不知情,但是这样的因缘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也要审慎对待。   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里,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呢?也许在短期的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从适应了的圈子里,到达新环境,最初的不适应,也很正常。假如我们说要回家做好居士再出家,看来对于出家还是有总体倾向。所以,要重视现在的机会,改善它、积极适应它,从心里调试它,可能更好。   当然,发现在这个寺院的环境的确不适合,自己习气毛病又导致不能将出家人的事情做起来,而不是暂时的不适应,也许,退而求其次,也是一种选择。这要看你自己对照检查自心,再如理如法地抉择。   7、皈依有什么程序和要求。请师父慈悲开示。   皈依是入佛门的第一步,如果你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你有身份证,有正确信仰,就可以皈依,没有太多程序。你发心皈依,皈依师把道理给你讲清楚,就可以了。皈依,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说标准高,穷尽一生都可以在修行皈依。   8、了解佛教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皈依才不久,想请教师父该如何进行具体的修学?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佛教徒该如何对待?出家有些条件要求,若未能全部做到,是否应该待完成时或出家机缘较成熟时再出家,还是说自己一切放下时便可出家?   第一个问题,该如何具体修学?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听闻相关修行法理,要详细地进行闻思,以这样的闻思基础我们才能很好地趋入于修学。   而在佛教的具体修学法门中,应该说不同根基,有不同修学方法。所以,我建议先好好听闻,然后再具体修学。因为众生根基不同具体修学法门也不一样,在这个地方,我就从略了。因为很抽象,没有具体对象,不好说。   如果才皈依不久,先不要急于求成。在三皈依过程当中,好好修学。我们念三皈依咒,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好好地念三皈依咒,把自己皈依之心坚固之后,然后思维人身难得,难得的人身很容易失去,一失去之后什么时间才能得到那就不知道,那么要发愿在今生今世好好珍惜人身来修学。这可以说是所有佛法的外四加行。   (注释:外加行的修行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观修人身难得;第二、观修诸法无常;第三、观修因果不虚;第四、观修轮回痛苦。) 人身难得,难得的人身危脆容易失去,一旦失去人身,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宝贵人身,我们都不能知道。所以说这个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共同外四加行,能够好好把这四个问题好好想清楚,我们要把准备修学的心态好好积累好。   珍惜危脆的生命,怎么珍惜呢?然后,我们要落实到苦集灭道当中,看自己有什么问题,我们再根据苦集灭道来解决自己问题,成就自己善业。一旦把苦集灭道道理弄懂之后,深入因果,发起出离心,根据因果好好修。要闻思,要打下坚实基础,这样,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功,就比较好。   “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佛教徒该如何对待?”一个方面是自己是否有必要陷入生活当中的竞争呢?自己要判定,不要盲目陷入竞争而浪费自己时光、精力。   如果生活当中必要有的竞争,就要如理如法竞争,不要使用非理、非法的手段。以如理如法的竞争来培补自己的根本、素质,在自己的智慧、素质、能力、待人接物当中来成就竞争的根本,就是世间所说良性竞争。   为什么良性竞争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使用非法手段,不仅不能达到竞争目的,还非常有可能损伤自己福报,本来可以得到的,你经过合理竞争本可以成就的目标,反倒因为恶性竞争损伤我们的福报。损伤福报还仅仅是现前,从尽未来际来看,我们损伤别人同时,必然还要发生无穷恶业结果。   有时候,非理竞争会带来现前利益,但是,把更长远、更根本、更究竟的利益给损伤了。 所以,在生活当中,佛教徒面对竞争要多增长智慧,多明了因果,多培养自己的能力,多培养自己的素质,多从认识真理当中来培补自己事业成功的根本。就是要积累自己的福德、智慧、善根资粮,那才是自己生活幸福的根本,不要舍本逐末,把根本的东西丢掉之后,捡芝麻的利益,那是非常愚蠢的。   面对生活当中的竞争,我们佛教徒要退出不合理不合法的竞争,利用合理合法的竞争增强自己的素质,有这种素质与能力之后,我们更要善待别人,特别是现在人心不古,社会道德衰减,我们佛教徒认识因果,良性竞争,尤其显得相当难能可贵,真是污浊中珍藏的黄金。   “出家有些条件要求,若未能全部做到,是否应该待完成时或出家机缘较成熟时再出家?”是需要机缘成熟时才能出家。“还是说自己一切放下时便可出家?”当然,自己一切放下时,有这种智慧和能力的时候,其他机缘不成熟也成熟了。所以那时间你放得下,其他条件自然而然也就成熟了。   9、初学佛的人可以接法几门吗?比如同时学习净土,禅宗,密宗?请师父慈悲开示。   在学习过程当中是允许的。   学与修不同。学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法理,然后好好修学。我们在修之前,就是要把前后次第、法门, 有个整体次第了解。比如我们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要注重佛法整体圆满的学习。知道每一步怎么学、修,再一个法一个法地圆满,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我们对净土、禅宗没有了解之前,可以广泛学习。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之后,你选择一个法门具体修学,也是可以的。   净土、禅宗、密宗都是圆满的法,都有圆满的修学次第,你也可以单宗专学专修。但是,如果你有精力,也可以多宗同时学修,佛法是圆融的,没有矛盾。一般来说,我们精力有限,所以,鼓励从一个法专学专修,再旁通博引。   比如净土所讲信心与禅宗所讲疑情怎么圆融,如果没有专门引导,不容易圆融起来。所以,先专修,再旁通博引。   10、师父吉祥!我学佛有几年了,可是进步得很慢,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能不走弯路,进步得快?谢谢师父解惑。   这些都要好好从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如理如法听闻佛法开始。我们学佛要走直路不走弯路,广学多闻,听经闻法很重要,能从中检查对比自己,把我们觉悟之心开发出来。   法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自己的问题,明了自己该如何修。如果我们对于修行根本不明了,那么,进步很慢就很正常。因为,我们不知道修行究竟该怎么修。每一个修法为什么该这样修,这个修法的利益是什么,不修的过患又是什么?我们不明了。   如果错误理解,修法就不会有很大进步。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们修行是要修正什么,目标要清楚。如果目标不清楚,你就不知道向哪个地方进步。   打念佛七定几个目标,看你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看你当下能不能对治这个最大问题?目标不要定得很远,要对实际问题有对治。我们修行,哪怕在当下,就能感受佛法立竿见影的进步。佛法契理契机,佛法圆满的法理一定有针对性,你要选择准了方向,就容易对治。   比如贪心重,就修无常观等等。修法进步小,最初看我们是否掌握正确的理数、方法,针对障碍有没有忏悔。修行有两方面,一是顺缘资粮是否积聚,一个是障碍是否忏悔。   如果,你的障碍没有认识到,修了很久,障碍没有对治,进步当然不快,如果你把石头搬走,车自然开快!   修行时,比如贪心障碍拿掉没有?如果一直修,但是,贪心一直在,虽然好像在跑,但是,实际由贪心把我们拴在原地了!   修行就是一种忏罪积累资粮纠偏觉照!   只有听经闻法成就我们的正知正念,在其中,才能走直路。能够走没有弯曲的直道,只有般若智慧才能达到。   智慧如何达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形成思慧,逐步加强思慧,修行才能具备。   修行相应了,才能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对症,不走弯路。这还是因为我们智慧不具足,听经闻法不具足。   11、师父,常听说穿上袈裟,剔除须发出家是大福报,这是为什么呢?世间人认为有老婆、儿女,有财富、地位、权势是大福报,应该怎么看待呢?请您慈悲开示!   福报有世间上的福报,有出世间的福报。发心不一样,立足点不一样。   照我们一般老百姓所说,有老婆、儿女、财富是洪福,是红尘当中的福报,是从短暂人生上来说的。也许可以成为出世间的资粮,那就是经过智慧的升华,把老婆、儿女、财富都作为修行出世间福德智慧的大增上缘。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对待它了。   而出家人的福报,是通过放下而得到的福报。放下老婆、儿女、财富,就放下由这些带来的负面影响,把所有精力用在出世善法的修行上。于是能够回归于根本上用功,明心见性,修学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这些福报来自修行而得到的,来自智慧、来自放下,这个叫清福,就是清净内心而得到的福报。 世间上有福报,洪福,红尘是有颜色是贪染的,老婆有恩爱,儿女有沾染,财富、地位、权势我们很执着。虽然说今生今世有福报,但是在一般人心里很容易引起执着,引起虚妄分别,引起我们自己的烦恼。 两种福报立足点不同,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呢?世间上有老婆、儿女、财富,是往昔时修学得来的福报,既然往昔时修学能够得到福报,我们今生如果继续修学,不是会有更大福报吗?也许我们的福报会更圆满。   你做什么就支持你什么的老婆,就能够成为自己修学福报啊,儿女、财富都是这样,这些是我们往昔时修学所得福报,我们可以把这些回归到福报,由小福报到大福报,而到究竟圆满福报。   我们今天如果对老婆、儿女、财富、权势完全不执着,不管你拥有还是不拥有,你内心完全放得下,如果没有这些因缘时,你就可以剃须出家,专心修道,积累福慧大福报,我觉得,你也可以得道。   所以说,一个出家人,还是世间上人,随缘好。什么叫随缘,这一辈子你有老婆、儿女、财富,你把方法用好了以后,也许你学修,还很有用、很能增上。如果你没有这些因缘了,你出家,也能得到大福报。就看我们往昔因缘,看我们自己今天发心,三一个看怎么对待在家出家,四一个我们在家,对于老婆、儿女、权势,有一个什么态度,我认为这个态度太重要了。我希望大家对这个有一个正确认知。   12、修行必须要跟师父吗?到哪里去找呢?禅宗有没有系列的基础学习?请师父慈悲开示。   修行必须要跟师父,除非你是再来人。还有,缘觉,曾经从佛听经闻法,这一辈子也许往昔时听经闻法的种子成熟,所以,在现实中触对逢缘都能无师自通。如果你不是这样,原则上,也是要从师的。 从通途上说,我们都需要师父。 我们要培养亲近善知识的态度。从我们自心来培养,我们的态度摆好了,善知识何处不在。禅宗有系列基础学习的,比如,教你如何打坐,怎么用功。   13、为什么佛教认为为自己着想是恶,为众生着想是善何解? 还有就是对佛教有一种迷信看法,怎么能帮助她改变不正确于的观点?   我们自己从现量当中来体验,有我见就有贪嗔痴心,所有恶法都是这样起来的。相反,对治这些恶心,一切善法都能起来。善法、同情、慈悲、仁爱怎么起来,可以从自心体验。 迷信总比不信好,当然,还要从信的基础上加进智慧的力量。我们可以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来帮助众生。   14、我归依两次,有两个归依名字,不知道要用那一个,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就是我们迷惑于名相。比如一个女人,对于妈妈是女儿,对于女儿是妈妈,她用哪一个称呼呢?其实,我们不用两个名字,只要一个就好了,免得我们把心放在名字上。 其实,名字仅仅是名字;皈依,是用我们的心在皈依。自心皈依,就是看我们的心在不在皈依状态。   15、请问法师:安居期间可以还俗否?是否有“破安居”一说?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稽首感恩!   今天我们是信仰自由,不信仰也自由。如果是自己决定还俗了,在安居期间也可以还俗,也没有破安居之说。只要自己考虑成熟了,就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11:31 , Processed in 0.57163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