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3 编辑
有的人、有的企业行善,很明显是为名声作秀,我批评还是支持? 善事最大的意义,一半在于一颗慈心,一半在于帮助生灵有一颗慈心, 又帮到了生灵, 我们要赞叹;有一颗慈心, 却没有帮到生灵,我们要赞叹;没有慈心,但帮到了生灵,我们也要赞叹;当别人做善事并不那么单纯的时候,我们就不要站在下面这三种角度看:1. 不要看谁行善2. 不要看他怎样行善3. 不要看他行善的目的只站在一个角度看——站在生灵的角度去看:有困难的生灵是否切实地受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只说赞扬的话,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生灵得到帮助。如果企业肯为名声出来行善, 我们要赞扬如果个人肯为名利出来行善, 我们要赞扬以前,孔子的弟子拾金不昧,失主很感激地掏出钱要感谢,弟子不收。孔子知道了,就批评他:你收下的话,天下人都会仿效你的拾金不昧。有的人为了福、禄、权、寿、名,去放生,别的人批评放生动机不对,但我们要赞叹。我们赞叹生灵得了生的机会,赞叹这些人愿意为此而行善。整天发慈悲心,但就懒得实际救助生灵;别人救济生灵,我在后面指指点点、评论别人发心如何、做得如何,我看不到生灵得生的喜悦,只看到救济的种种不如法、不清净,这就好像诺大的白纸看不见,眼里心里就只有白纸上一个黑点。我这么爱批评、挑刺,别人以后就可能因为畏惧舆论而不做这种善行了——我断送了生灵得益的因缘。——这个过失,您说有多大呢?佛、菩萨等圣贤,都是觉悟的人、智慧的人,他们靠什么成就了觉悟、智慧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秘诀”,就是善于赞叹、随喜一切众生的一切善根。(见《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普贤十大愿王)善于赞叹、随喜别人的善心、善言、善行,您自己也会得到“等分”的功德、利益;善于赞叹、随喜别人的善心、善言、善行,您自己也将收获同等的赞叹、随喜。相反,喜欢质疑、挑刺、障碍别人的善心、善言、善行的人,不仅得不到任何功德、利益,还跟很多众生结下了恶缘、冤仇,还被“神明记实”,递交给到天神、阎王案头上,后果,可想而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