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63|回复: 3

[说说布施网] 从皈依到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3 编辑

痛苦的原因也是内在的,存在于心的染污和负面情绪中。想办法用令人愉快的事物取代令人不悦的外在事物是自我欺骗,是一种缓和剂而不是疾病的真正治疗方式。处理痛苦比较聪明的方法,是试着去正确地理解它。这样做的人首先会问自己为什么变得不快乐,而答案将是明显的︰当他遇到一个讨厌的人、事或者情况时,他的心里开始对它产生瞋恨。这种瞋恨实际上是贪爱的一种形式︰想要除去不悦经验的愿望。心的习性是贪求任何自认为愉悦的事物,如果遇到不想要的厌恶事物,而不是遇到愉悦的事物,它就发展成瞋恨。只要心仍然被贪爱的习性俘虏,心也将被瞋恨的习性俘虏,这两者都必定会使我们愤怒和痛苦。 知性上更多的理解是好的,但是实际上要减少痛苦的话,这种理解必须把我们导向实修。我们必须实际去消除贪爱和瞋恨的习性。只有那样我们才能解脱痛苦。有人可能会开始修法,但是很快地便因为困难而变得泄气。出于一种自卑感和无助感,他认为自己太软弱不能使自己摆脱痛苦,他需要更强大的无形助力。这个人想象有一个全能的存在,恳切地请求祂来结束他的全部痛苦。他发展出盲信,认为只要唱诵祂的名号,或者想象祂的形象,这位想象中万能的神将会消除他的痛苦。实际上他被自己的恐惧和软弱的感觉所误导。他没意识到如果真的有全能的神,这样的行为会侮辱并且贬低了祂的价值。毕竟,如果某人是无所不知的,祂必定知道宇宙中的所有有情众生都是痛苦的。并且如果祂真是全能的,祂必定能够解脱所有有情众生的痛苦。假设这位全知,全能的神只会帮助那些使祂开心的人,因为他们称颂祂的名号或者不断重复祂的赞词,或者是把祂的形象牢记在心。如果是这样,这位至高无上的神就是一个缺乏任何慈悲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一个人必定是非常自我中心,才会希望尽可能地听到很多人把他的名字经常挂在嘴上,希望尽可能地有很多人膜拜他的形象,希望得到最夸大的奉承。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愿意帮助那些用上述方式去膨胀他的自我的谄媚者,那么这个人是没有任何真正的慈悲心。全能的神真的具有这样的本质吗?如果全能的神真正存在,这样的盲信只会贬低祂以及侮辱祂。尽管如此,不经过逻辑思考,人相信如果仅仅唱诵神的名号或者想象神的形象,全能的神将会洗刷掉他的罪恶和痛苦,那这种信仰使人感到极大的慰藉。因此,人会试着去冥想神的形象,想象曾经见过的或读过的一幅画或雕塑。这些绘画、石雕、或文字所表达的形象,实际上是艺术家想象的产品,没有人亲自体验过他们所描绘的形象。对禅修者来说,形象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他相信想象中的神将会对他多少有些帮助。 因此他把心专注在这个对象上就变得容易了,藉此培养专注力。但是冥想一个想象的对象当然不会到达实相真理。同样地,人发现覆诵一个想象的神的名字,去寄托个人的所有希望是有帮助的。这种重复一个字──任何字都一样──都会产生一种特别波动,一种会让人沉溺的波动。禅修者希望他的神满足他的欲求,这种愿望变成盲目的信仰,驱使他覆诵自我创造的神的名字。他以满腔的热情不断地覆诵这个名号,直到他忘情狂喜,全神贯注并且沉迷于产生的波动中。但是不论产生多么愉悦的狂喜,重复唱诵一个字并不能引导禅修者到达真理实相。尽管这样的作为有它们的好处。这颗心忘记任何可能存在的不愉快,而陷入令人愉快的波动中,虽然可能是人造的和虚构的波动。因此对禅修者而言,好像痛苦已经被消除了。但是实际上痛苦仍然存在,因为痛苦的根源还留在心里。根源如果不移除,就没有真正的解脱。为了挖除这些根源,我们必须贯穿表层,到达不净染污生起的内心最深处。仅仅靠背诵,沈思和想象是帮不上忙的。我们必须探究实相,我们自己内在的实相。 当禅修者开始探究内在的实相时,会很快了解到,只有当外在对象与五个感官或心接触时,外在对象才会存在,而这一切又都存在于身体的架构内。为了直接体验实相,人必须探索身体架构内的世界,不必重视外在的事物。人也一样要小心避免所有想象虚构的对象,无论它们可能多么有吸引力,无论它们可能多么符合个人的传统信仰。禅修者一定要像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一样公平,客观地接受和观察当下他自己内在所经历到的任何实相。如果以这种方法用功,所有大自然的秘密都将展现,所有宇宙的法则也将变得清晰。禅修者将会理解痛苦怎样产生,怎样增长,并且将能够看出怎样去除痛苦。由于这样的智慧,他自然地能根除痛苦的原因,也就是内心的不净染污。 所有的这些过程将透过直接经验内在的实相,经由观察身体感受去感觉实相而发生。在寻求实相的过程中,禅修者客观地观察不愉悦的感受。因为如此不自觉地观察,禅修者分类、详细研究、分解,并且分析这些不愉悦的感受,直到他自己经历到感受的无常本质,及感受的生起和灭去。借着这样做,禅修者从心里根除了累积的瞋恨习性。在类似的觉察过程里,禅修者理解到愉悦感受的飞逝本性,因此根除了心里累积的贪爱习性。而借着经验到中性感受的短暂本性,根除了累积的无明习性。所有其它的内心染污都源自于这三毒︰贪爱、瞋恨和无明。当这三毒被除去时,所有的染污都会被根除,因此由这些染污而生的所有痛苦都会结束。这是会发生的,只要禅修者探究了身心的实相,觉察了从明显到更细微的层次,直到理解了无常的实相。 有了这种了知,禅修者净化了内心并且变得能够经历超越身心、超越生灭世界的最终实相。在经历超越这个被制约的世界的最终实相后,人变得真正有智慧,不执取的智慧。没有任何情势能压倒禅修者。不论他在生活上遭遇到什么──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愉悦的或者不愉悦的──心都会保持平衡。因此借着修习内观,人就走上解脱痛苦的道路。心能远离多少的不净染污,人就能解脱多少痛苦,也就能享有真正的快乐。来吧,禅修者!让我们放下所有想象和虚构的产物。借着在我们自身内在自然生起的感受的帮助,让我们探索和经验内在的实相,来根除所有的内心的染污,达到真正快乐、真正安详的目标。
发表于 2010-1-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3 编辑

发表于 2010-1-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3 编辑

发表于 2010-1-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53 编辑

善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03:18 , Processed in 0.12117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