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0642|回复: 2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简体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简体版)
夏莲居老居士会经
净公上人科判
黄念祖老居士注解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奉劝世人,当远罪求益,离苦得乐也。
                     恭录自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 灵巖山寺念诵仪规题辞》

分享者:沙迦的咒语

目录:
黄念祖居士大经解序——净公上人        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        6
甲、讲述因缘        7
乙、前言        7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13
◎(一)教起因缘        13
◎(二)本经体性        20
◎(三)一经宗趣        24
◎(四)方便力用        36
◎(五)所被根机        40
◎(六)藏教所摄        46
◎(七)部类差别        56
◎(八)译会校释        59
◎(九)、总释名题        68
◎(十)正释经义 分三        76
壹、序分(第一品至第三品)        76
◎ 法会圣众第一        77
◎ 德遵普贤第二        89
◎ 大教缘起第三        119
贰、正宗分(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        133
◎ 法藏因地第四        133
◎ 至心精进第五        148
◎ 发大誓愿第六        161
◎ 必成正觉第七        211
◎ 积功累德第八        223
◎ 圆满成就第九        240
◎ 皆愿作佛第十        250
◎ 国界严净第十一        254
◎ 光明遍照第十二        264
◎ 寿众无量第十三        271
◎ 宝树遍国第十四        274
◎ 菩提道场第十五        276
◎ 堂舍楼观第十六        281
◎ 泉池功德第十七        284
◎ 超世希有第十八        292
◎ 受用具足第十九        295
◎ 德风华雨第二十        298
◎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302
◎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304
◎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308
◎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312
◎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346
◎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353
◎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362
◎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365
◎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368
◎ 菩萨修持第三十        371
◎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384
◎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392
◎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405
◎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413
◎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420
◎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437
◎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441
◎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447
◎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454
◎ 边地疑城第四十        457
◎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464
◎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472
叁、流通分(第四十三至第四十八品)        475
◎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475
◎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478
◎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483
◎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489
◎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495
◎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500
肆、后记        504
伍、再记        506
陆、附录        510
一、本经原序        510
初印原序(黄超子居士序)        510
重印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会集序(梅光羲居士序)        511
二、本经原跋        516
敬跋重印大经会集本后(萧方骏居士跋)        516
敬跋三印大经会集本后(黄念祖居士跋)        517
三、大经合赞        521
四、莲翁恩师八秩寿赞        522
五、注经偶颂        523
六、本解常引经论目录        524

黄念祖居士大经解序——净公上人       
丙寅之秋,余于美国东西两岸弘法,历十大城市,侨胞中颇有能信弥陀净土且发愿依教奉行者,喜悦无量,知其善根福德不可称量也。道经洛杉矶,遇故人翟氏兄妹云:家严八秩庆,印经以为寿,如何?余曰是纯孝也,其善于亲友称觞远矣,盖能以此寿乎众,是得无量寿也,且告之曰:雪师今春西归,余为报师法乳之恩,拟讲夏莲居大士会集之无量寿经,师昔尝演是经于台中,亲笔眉注在此,详阅梅黄二序、念公跋文,皆深赞其美,而大经合赞十四条,道尽诸佛度生本怀,的是老婆心切,固无待言也,展卷共读之,悲欣交集。翟氏兄妹发心资印二千部,余任八千部,并许悉力宣扬,结万人生西之胜缘也。
丁卯仲春,寿经印成,普施中外广为流通,唯愿从此佛声远震三千界,苦海徧种九品莲耳。四月初华府佛教会成立,诸莲友推余首任会长,为说寿经大意。莲华精舍同人来告,礼请念公来美弘法,余称善,曰:是莲大士之传人也。此土何幸感得善友瑞应,极怂恿之,并嘱众善师事之,冀其珍此希有之胜缘也。八月纽约庄严寺夏令营参学,为说普贤愿王,圆满日经华府返达拉斯,九月飞台北弘大经,行前承念公惠以巨著,启视之,乃寿经会本解也,悉其备历艰辛方成斯著,携归快读,竟之,掩卷太息曰:正法式微久矣!提倡无人故耳,莲公会本虽现曙光,流通不足,多有未见闻者,余虽多次倡印,终未能人手一卷,何况此经讲者希,注者希,常见唯丁福保氏笺注、唐吉藏义疏、隋远公义疏而已,三者以远公疏最为明晰,惜其文辞简约,时人研习较难,曩余以如此希有重要之第一经,实为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之纲领,一大藏教之指归,净土三经之根本大经也。顾未见时贤为之注,时引以为遗憾耳,不图今日而有此注,正法其兴之兆欤,众生福德因缘以致之欤。读之再,益觉其训文详实,释义精当,广征博引,以饶净业资粮为急务,诚谛之语,感人极深。于戏!净土法门极难信而极易行,难于经义之明耳,今有如是经会,复有如是经解,经义明之有助矣!弘讲宣扬释然矣!余年花甲,深信净土为一切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门,志趣大乘者在所必读,普度有情者在所必宏,是以发愿尽未来际读诵劝进焉。于是毅然任流通之责,请梓行万部,以为首倡,深愿如念公本愿:各地闻风兴起,印者无量,读者无量,发心获益者无量,遍界法施而回劫运。念公跋语有云,此经多印一部,持诵多增一人,即减少一分业力,挽回一分世运。所望弘法长德,忧世贤达,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达俗、事理双融之契经,凡圣齐摄、性修不二之宝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辉,则其潜消灾祸,扶翼伦纪,效力之伟将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图莫善于此,救时之要亦莫先于此,耆硕俊彦所见皆同,幸勿等闲视也。善哉斯言!尤不可思议者,协助编校此注者,有简丰文、阎瑞彦、阮贵良、李衍忠、郑光惠等诸君,校未终篇,深得经注之启示,各发大心,愿尽形寿,专修专弘,简等诸君均大学毕业,与此注信有殊缘也,进而请授此经暨净土其余经论,以为弘习资粮,余欢叹莫名,不敢以学陋违其请。愿我同伦,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则必为诸佛护念,一切菩萨之所拥护,皆得上品上生,始不负莲大士、念公二老会集详解之苦心也。念公不弃浅学,嘱为之序,义不敢辞,谨述殊胜因缘,与乎善信云尔。
一九八八年岁次戊辰诸佛欢喜日  净业学人净公上人谨识于美京华府佛教会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
   夏莲居居士会集
   释净公上人科判
   黄念祖居士注解
甲、讲述因缘
    一、莲社授经,慈光闻法
    二、华严启信,决择行门
    三、专修专宏,念佛三要:1、不怀疑 2、不夹杂 3、不间断
四、流通疏注,广结胜缘
五、遵师教诲,海外传灯,化解劫难,唯独此经。
六、感得经解,愿海同证,一门深入,常时薰修。
乙、前言
  (一)此次讲述依莲公会本、净公上人科判、黄念祖老居士注解
  (二)确认净土法门为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化解当前劫难,唯独专宏此经,专念阿弥陀佛。
解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至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者,乃先师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广撷精要,圆摄众妙,汇成今经,现推为《无量寿经》之善本者也。
净公上人于二0一0年清明启讲,二0一一年九月十八日圆满,发心一门深入,专修专宏,决定放下万缘,一心求生净土,作弥陀第一弟子,总报大恩也。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再次宣讲,专宏专念也。
(三)本经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解《无量寿经》乃净宗之总纲。我国清代彭绍升居士赞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日本释道隐赞此经为:「如来兴世之正说,奇特最胜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十方称赞之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也。」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赞云:「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也。」如上诸贤所以盛赞此经者,盖以本经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四)弥陀要解云:「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可见此经正是如来称性极谈也。
解故《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可见此经实是大悲慈父如来世尊称性极谈,诸佛秘藏,和盘托出。且此念佛法门,亦即众生本具之化仪。此一句佛号,正如《要解》所示,即是众生本觉理性。
(五)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
解故知此介尔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是故《观经》云:「是心是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
(六)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
解便以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
(七)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莲公老人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蒙慧明老和尚印证,慈舟专讲于济南,并亲为科判。梅公于中广播讲此经,称为最善之本。且在序文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蔓归于简洁,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是此本问世以来,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无量寿经之善本,于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
解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考其原因,盖由此经五种原译,互有详略,出入甚巨,例如弥陀大愿,在魏唐两译为四十八愿,在汉吴两译为廿四愿,在宋译则为三十六愿。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于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矣。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诚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清彭绍升、魏承贯等大居士,均为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龙舒净土文》,四海称誉,传诵至今。王氏临终,端立往生。可证居士实为我国净宗解行俱优、殊胜希有之在家大德。王氏深慨宝典之尘封,于是乃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宋四种原译另成一本,名为《大阿弥陀经》。王本问世,海内称便,丛林奉为课本,流通胜于原译。我国龙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采入王本。莲池大师曰:「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故于所著《弥陀疏钞》中,凡引证《无量寿经》之处,多取王文,间采原译。又幽溪大师更有盛焉,于所撰《弥陀圆中钞》中,专取王本经文。近代印光大师于所撰《重刻圆中钞序》中,亦赞王本「文义详悉,举世流通。」
王氏会经,虽大有功于净宗,但所会之本颇多舛误。白圭之瑕,贤者惜之。莲池大师谓其:「抄前著后」,「去取未尽」。彭绍升居士斥之为:「凌乱乖舛,不合圆旨。」今笔者仰承古德诸说,窃计王氏之失有三:一者,王氏会集,仅据四种,未及唐译。唐译名《无量寿如来会》,出自《大宝积经》,乃菩提流志大师所译,多奥妙精要之文,为他译所无。二者,去取未尽,取繁遗要,改深为浅。例如莲池大师所责:「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故云未尽。」由上例可见,「上竟不言」即是遗要,「下曰不发」即是改深为浅。故莲池大师与彭氏斥之也。三者,率意增文,俨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译之义。故莲池大师责曰:「抄前著后,未顺译法。」盖责其抄引经文于前,复又自著文句于后。盖是会集,必须依据原经,万万不可于原译外,擅增文句。故责王氏「未顺译法」。由上可见王氏之失,非是不应会集,而在于会本之多疵也。
彭绍升居士憾于王本之失,乃取魏译本而删节之。是为《无量寿经》之第七种。但此仅为魏译一种之节本。而非诸译之会本。于是晚清魏承贯(字默深)居士,为救龙舒之失,取五种原译,另行会集,别成一书,初仍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耕心氏改名为《摩诃阿弥陀经》。魏本文字简洁精当,远过王本。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尽免,故魏本亦未尽善也。
先师夏莲居老居士,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为宏净宗,故愿此净宗第一之经,破尘生光;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首蒙宗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手持会本摄影于佛前,为作证明。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继之专讲此经于济南,并亲为科判。先舅父梅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此经,称之为最善之本。后复于经序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蔓,归于简洁;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于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佛界尊宿多以会本文简义丰,词畅理圆,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近且蒙海外佛学界收入新印之续藏。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昔贤会集之胜愿,幸告圆成。《无量寿经》之善本,于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
念祖乃具缚下凡,谬蒙先师以注解宏扬此经之大事相嘱。余虽初发大心,但以障深慧浅,承此重命,实深惶惧!所幸曾参先师讲席,亲闻此经全部。且于廿载随侍之中,得聆禅净密各宗玄奥,粗晓先师会集大经之深心。六十年代初,曾试写此经玄义之提纲一册,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呈师鉴核,幸蒙印可。但经文革浩劫,此稿已荡然无余。现余年逾古稀,复多宿疾。愧深恩之未报,惧无常之将至。于是奋老病之残身,继传灯之宏誓,以此身心,供养三宝。闭门谢客,全力注经。冀报先师暨十方三世上师三宝与法界众生之深恩于万一。
(八)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
1、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也。
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正在本经。
解复以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真实之本际也。契理者,盖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也。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正在本经,故云契理。
2、机者:根机。至于契机,更是本经之独胜,以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上上根全体承当,下下根亦可依之得度,下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解至于契机,则更是本经之独胜。经中之持名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亦均发愿求生;下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九)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亦复自他俱利,造福社会于今世。
解又契机者,亦寓契合时机之义。如来垂慈,独留此经于诸经灭尽之最后百年,正表此经能契于当前及未来之社会也。当前科学发达,人类应具之知识弥广。社会进步,每人所肩之责任倍增。故咸应广学多能,鞠躬尽瘁,参加建设,造福人民,实现人间净土。晚近太虚法师提倡人间净土,曾详引《无量寿经》文句。盖以此经双照世出世间,详示真俗二谛。夫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因持名之法,最为方便。随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随时可念,不劳闭关宴坐。但发广大觉心,一向专念名号,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亦复自他俱利,造福社会于当世。
(十)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诚此界他方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也。
解是故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良以此经符合社会之实况,真俗并照,事理双融,凡圣齐收,心佛不二,故能长存而独留于末世;良以此经不但为净土群经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实亦为此界他方,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是故念祖感恩图报,发无上心,敬注此经,续佛慧命。虔祈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上师本尊,金刚护法,慈恩覆护,威德冥加。冀此注释,上契圣心,广启众信,凡有见闻,同入弥陀一乘愿海。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十门分列中前九门)
    (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机。(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十)正释经文。
解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九、总释名题。十、正释经义。
前九门总论全经纲宗部类,此与天台宗之五重玄义,大同小异。虽详略取舍稍别,总之,皆将一经纲要,综论于前,发挥明了,使读者先识总体,后研经文,纲举目张,易于领会。此亦类似近代书籍中以概论为首也。今则名为概要。
(最后之一门,方依经章次注释经文。)
◎(一)教起因缘
一、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
解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
1、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
解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
2、法华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华严云:「如来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以十种无量无数因缘...,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亦即欲一切众生开明本心,同佛知见,等成正觉也。
解《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华严经性起品》:「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起正法不可思议,所以者何?非少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祇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大事因缘者何?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夫《华严经》乃世尊最初所创言,《法华经》乃末后之垂教,自始至终,唯为此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亦即欲一切众生开明本心,同佛知见,等成正觉也。
3、本经兴起因缘亦复如是。经云:「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可见与华严、法华同为一大事因缘也。
解本经兴起因缘亦复如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阿弥陀经唐译本)云:「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可见净土法门之兴起,正同于《华严》、《法华》,同为一大事因缘也。
4、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可见净宗正是直指顿超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
解何以故?如《弥陀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可见净宗正是直指顿证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下详明本经兴起之因缘。
二、详明本经兴起之因缘
1、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1)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解《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2)要解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解蕅益大师赞本经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是故本经称为称性之极谈也。
(3)日道隐曰:「五浊恶世,造恶之时,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华严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
解又日道隐于所著《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华严》经末,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
(4)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奇妙疾捷,莫过于是。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解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唯以众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饥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经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势至圆通章》曰「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即凡夫心,开佛知见。至于根器浅者,但能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乃至十念,临命终时,蒙佛摄受,便生极乐。花开见佛,悟入无生。奇妙疾捷,莫过于是。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5)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解又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6)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解又乃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脱,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2、 三根普被,圣凡齐收。
(1)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彻下,则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
解夫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于佛声闻弟子中均称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于此者,故云下根绝分。至于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对于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亦不应机。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普贤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文殊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又如本经云:「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
(2)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解故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3)末法众生,福薄障深,唯此一门,但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
解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侪凡夫。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悯念我等,开此净土法门,妙显苦乐二土,激扬沉迷众生。此大火聚,彼清凉池,宝莲在前,刀山在后。于是自然生起胜愿,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既生信愿,更持名号,便得度脱。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上悟,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顿悟此心,本来平等。
(4)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解唐海东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3、 他力妙法,善护行人
(1)末世修行,多诸障难,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楞严曰:「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
解其它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例如《楞严》中广明行人于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故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是故其余诸法,名难行道。
(2)念佛法门,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持,护持行者,魔不能扰。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解但念佛法门,同于密法,是他力门,属于果教。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被,护持行者,魔不能扰。如《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3)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是故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解又《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故《净修捷要》云:「大势至菩萨,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又《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由上可见念佛之人,有弥陀所遣之廿五菩萨,于一切时处,拥护加持,又有大势至菩萨等,威德摄受,复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故得远离魔难,安稳修持。仗他力故,化险为夷,称为易行道。或以谈他力为着相,应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他力而显自心,从有念以入无念,正是本法深妙处。是故《弥陀要解》云:「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
4、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1)「无念」与「无生」,远非凡夫之所能,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可见此乃圣者之所难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众生,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
解夫无念与无生远非凡夫之所能。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可见此乃圣者之所难,安能期之于具缚凡夫?是以善导大师《四帖疏》曰:「今此观门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2)此方便法门,指方立相,摄心专注,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住,佛号分明,便契无住生心之妙谛。
解盖以众生妄心,念念相续,如急流水,从未暂息。今若勉强按捺,粗念虽得稍息,细念从未暂止。行人倘若错认,便云相应,实大谬误。于是大悲慈父,兴无缘之慈,垂兹奇妙方便法门,指方立相,摄心专注。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住,佛号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刚般若经》无住生心之妙谛。
(3)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念,即凡成圣。至哉妙用,不可思议。
解夫众生之生灭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须位登别教地上之菩萨,方能契入,于无住时即生心,于生心时即无住。其余地前诸贤,仍是打成两截,一时生心,另一时无住,可见凡夫绝分。今此净土法门,教众生持名念佛,令众生即念离念,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念,即凡成圣。故《疏钞》曰:「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议!
(4)念佛乃修行之径路,持名又为四种念佛之径路,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故称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利济众生,此经为最。
解其它法门乃正入无生,故为难行道。今此净业,巧入无生,盖易行道也。念佛法门乃修行之径路,而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故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日本净宗大德推重此经,过于我国。日《黑谷大经释》云:「于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经名根本,余经名枝末。又此经名正往生教,余名傍往生教。……又此经名往生具足教,他经名往生不具足教。」据上之义,净土宗譬如妙高峰头,而本经正如峰头之顶尖。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是知利济众生,此经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5、大圣垂慈,特留此经。
(1)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
解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
(2)今于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垢重障深,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经以作慈航。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持名法门之妙用。佛恩深重,粉身难报。
解此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持名法门之妙用,既如营养丰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体力,复如殊效神验之灵药,能愈不治之沈疴。广疗众病,普施饶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议」也。至于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人寿十岁,垢重障深。于兹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际,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难报。
◎(二)本经体性
一、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体。实相者,真实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解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1、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解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无相者,离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即离相。
2、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解又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非如龟毛兔角,一切虚无。《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谓即相离相,离尽虚妄之相,即见实相。故云即见如来。此指法身如来也。法身如来离一切相,故云实相无相。但非无法身,故云实相无不相。生灭之法,全属虚妄,但生灭之中,有个不生不灭的;诸生灭法是差别相,但差别之中,有个无差别的。不生不灭,无有差别,即是平等相。故云实相乃平等一相也。
实相义深,若明实相,即为悟大乘理。兹以喻明:譬如以金制作塔、像、瓶、碗、钏、环,各显差别之相。倘将众器,重入冶炉,复化为金,原有诸相,尽皆消灭,但各器本体之金,仍旧如是。可见各器差别之相,有生有灭,皆属虚妄,但各器本体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诸金器,塔、像、瓶、碗、钏、环等虚妄差别之相,即见诸器中平等真实之金。以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即见实相。离虚妄差别之相,故云无相。于虚妄差别诸相之中,有真实平等之本体,故云无不相。当相离相,相而无相,乃显实相。
二、实相离言说,南岳云:「说似一物即不中」。故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解但实相离言说,正如南岳怀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故实非任何世间譬喻所能深明。于上喻中,若误认为实有一具体之金相可得,则仍在相中,而非无相之实相矣。故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三、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故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解又《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经中所云幻灭后之觉心,与垢尽后之明现,均指离妄所显平等一味之实相也。磨镜实是磨垢,镜性本明,非从外得。垢除明现,离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众生之见,皆妄见也。真者,佛知见也。
四、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解又《要解》云:「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注:如上喻中诸器皆不离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可见实相乃吾人当前一念心性之强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强名为自性。二祖觅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无。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亦不能执为有。盖离四句,绝百非,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孤明历历」;「炳赫虚空」;「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故莲池大师赞曰:「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五、论云:「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
解实相之旨,如上粗明。至于本经体性,何得称为实相耶?下申其说。世亲菩萨《往生论》云:「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明蘧庵大师曰:「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幽溪大师《圆中钞》曰:「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即指实相)」盖吾人心性,量同法界,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竖穷三际,横徧十方。极乐国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净则佛土净,土净即我心净。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经所诠,直显本心,全彰自性。当相即道,无非实相。
六、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解如《弥陀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见全经囫囵在一实相中,故云以实相为体性也。
七、本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弥陀世尊,宣此妙法,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也。此三真实,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议。依正法门,举体皆是真实之际。
解又本经《德遵普贤品》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品》云:「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积功累德品》云:「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也。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也。极乐妙土乃「真实智慧」之所庄严成就者也。弥陀世尊摄此妙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宣此妙法者,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也。此三真实,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议。极乐依正,净土法门,举体是真实之际,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性也。
◎(三)一经宗趣
一、宗谓宗旨,又修行之要径也。趣者,趣向、归趣也。体是理,宗是行。是故依经宗旨,明其所为,识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为趣。
解经之所崇尚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是理,宗是行。体者,乃宗所依之体。宗者,即是显体之宗。二者互相表里。宗是会体之要行,故应崇尚。《香象心经疏》云:「言之所贵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又圭峰大师《圆觉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所归趣之处。」可知,趣者,归趣也。是故依经宗旨,明其所为,识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为趣。
二、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解魏译《无量寿经》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经宗致凡有二例。一、弥陀修因,感净土果。二者,劝物(指众生)修因,往生彼土。」海东元晓师《宗要》云:「此经正以净土因果为其宗体。摄物(指众生)往生以为意致。」昙鸾师云:「以佛名号为经体。」善导师云:「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体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释观彻《合赞》云:「此经念佛为宗,往生为体(即趣)。一经所尊专在念佛,故以念佛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为经体(即趣)。」
净宗称《无量寿经》为大经,《阿弥陀经》为小经。盖此二经仅有详略之别。故莲池《疏钞》称大经为大本,小经为小本,良以二者实同一经也。《阿弥陀经》之宗趣,亦有多说。兹择其精要者,如《疏钞》曰:「依正清净,信愿往生,以为宗趣。」《圆中钞》云:「以信愿净业为一经宗要。」《弥陀要解》曰:「以信愿持名为宗。」
综上大小二本,中外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本。于是广参诸家之说,据本经之文,标明本经宗趣曰: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三、明宗:
1、经云:三辈往生之人,莫不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因。
解经中《三辈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辈往生之人,莫不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因。
2、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弥陀本愿之心髓,全部大经之宗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经所崇,全在于此,修行要径,唯斯捷要,故为本经之宗也。
解又弥陀第十九愿曰:「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萨。」第十八愿曰:「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见第十九愿重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重在至心信乐,一向专念。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弥陀本愿之心髓,全部大经之宗要,往生必备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经所崇,全在于此,修行要径,唯斯捷要,故为本经之宗也。
3、发心有二义,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
解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曰:「依天亲《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
(1)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解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2)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解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3)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解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次须知三种随顺菩提门:
解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
(1)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
解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2)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
解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
(3)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生彼国土故。
解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4、元晓师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心有二:(1)随事发心,如四弘愿。(2)顺理发心,信解诸法实相而发心者。
解又海东元晓师《宗要》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1)随事发心。「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华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2)顺理发心。「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不拨无即不排除之意。拨者排也,无者除也。故上句之意为:虽不见烦恼与善法,但仍有可修与可断。)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5、元晓师等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行。善导、灵芝、与日净宗诸家则以持名为正行,发心为助行。莲池大师和会之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蕅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又曰:「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故今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莲池诸祖之垂教也。
解元晓师等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因。我国善导、灵芝与日净宗诸家则以持名为正行,发心为助行。两者相左。莲池大师《疏钞》中和会之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今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本经之宗,正是双取两家,复又摄归名号,正与莲池大师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则为彻悟禅师之教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约之则为蕅益大师所倡之「信愿持名」。《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宗,并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阿弥陀经(指《无量寿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可见「信愿持名」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大小两本,宗旨应同。故今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师之垂教也。
6、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解又《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曰:「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发此三心,亦即发菩提心也。
7、菩提心义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
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又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解又密宗最重发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又《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又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8、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故发心之要,不可言喻。
解又诸经之王《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发心之要,不言可喻。
9、「一向专念」,即专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门之义也。弥陀因中发十念必生之大愿,故行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净土,圆证不退之妙果。
解「一向专念」者,「一向」二字有数义:(一)朝向一方前进;(二)偏向一边;(三)一味;(四)总是;(五)一段时间。故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即专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门之义也。「一向专念」,本于弥陀本愿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愿。弥陀因中发「十念必生」大愿,故行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净土,圆证不退之妙果。经中上辈、中辈及下辈往生之人,皆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盖以果觉因心,究竟方便,全显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
10、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上尽形寿,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
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因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
行者应知,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反之,如有人念佛数十年,或于最后阶段,轻视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也。
解又「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上尽形寿者,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此乃其上者也。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行者应知,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如上说恶逆之人,十声念佛,第一声是初念,第十声则命终,亦是从初发心直至命终均在持名,故合一向专念之旨。反之,如有人念佛数十年,或于最后阶段,轻视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也。
11、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
要解云:「无量光则横遍十方,无量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起心念佛,是为始觉;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正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也。
解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弥陀要解》云:「光则横徧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由上可见,弥陀名号即法界体,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又名号即众生之本觉理性,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是故念念相应,而念念即佛。是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又据密典,六字洪名中一个阿字,功德已是无量。日兴教大师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又「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毘卢舍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又「三身唯说阿字一法,诸经广赞此法功德。闻名触耳,众罪冰消。唱声见字,万德云集。浅观但信,直游净土。深修圆智,现证佛道。」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
12、一句佛号,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如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但为本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解且此一句佛号,下手最易,无分男女老少,不论智愚闲忙,人人能念,个个可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显果德。如《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但为本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四、明趣:
1、「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所归,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三不退。故本经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解夫宗之所归者名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所归,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三不退。故本经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2、略明四土往生之相:
解夫净土有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以下略说明四土往生之相。
(1)凡圣同居土——要解云:「此土凡圣之同居,逊于极乐者有四:(i)暂同,二乘证果,便入灭,大权菩萨机尽则不复示现。彼土同居,则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直至成佛。(ii)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不易见闻亲近。彼土则皆如师友,朝夕同聚。(iii)希少,圣者如珍如瑞,希有难逢。彼土则「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iv)所作不同,此土众生轮转六道,升沉无定。彼土则同尽无明,同登妙觉。尤胜者,不待断惑,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便蒙佛愿冥加,决得往生净土。其事甚易,如是方便直截,殊胜希有,乃十方世界所无。又带业往生,仍属凡夫,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
解(一)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是同居净土。我等所在之娑婆世界,亦是凡圣同居土,此土亦有凡有圣,如文殊常现五台,诸阿罗汉常往天目或雁荡。是皆此土之圣也。但我等所居之同居土是同居秽土,故虽同名同居,而实有不同也。如《要解》谓此之同居曰:「由实圣(指小乘初二三果)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权示现之菩萨)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指涅盘),权圣机尽(指度生之缘已了),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按《要解》义,此土凡圣之同居逊于极乐者有四:(1)暂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证阿罗汉便入寂灭。大权菩萨,度生机尽便不复示现,故与此土凡夫只是暂时同居,非究竟也。在彼净同居土,则可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直至成佛。(2)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但不易见闻亲近。而在极乐则皆如师如友,朝夕同聚也。(3)希少。圣者如珍如瑞,希有难逢。而极乐则「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4)所作不同。在此土,圣者咸游圣域,而众生轮转六道,升沉无定。凡圣虽同居此土,而其所作与成就,则迥然不同。在极乐则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故知同居净土之同居,胜于此间无量亿倍也。
又此土之凡,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而彼土同居则「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得往生者,不复更入三恶道,永离恶趣。不似此间众生,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辗转恶道,苦趣时长也。
更有进者。如《要解》云:「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盖以同居土之凡夫,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得漏尽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余土。此名竖出三界,其事甚难也。今此往生法门,乃舍同居秽,而生同居净。得生极乐,即断生死,故名横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断此见思二惑,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便蒙佛愿冥加,决得往生净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胜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知极乐同居,胜于十方佛土。又带业往生,仍属凡夫,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
(2)方便有余土——念佛功深,离杂乱心,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解(二)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以离杂乱之心,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从此界之同居秽土,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3)实报庄严土——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痴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
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
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
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解(三)实报庄严土。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现。于一毫端,现宝王剎。于微尘里,转大珐輪。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圆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属此土,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土。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
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
常——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般若德,智光遍照故。涅盘三德,如来秘藏。
等觉大士,历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解(四)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显涅盘三德如来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脱德,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觉大士破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3、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解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4、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不退转。
不退有三:(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2)行不退——断见思,伏尘沙,恒度生,不堕二乘。(3)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觉海。
解又此土修行难,退缘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极乐成佛易,无退转故。经中《往生正因品》云:「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义:(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除见思惑,伏断尘沙,恒度众生,不堕小乘地。(三)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果海。
5、此土修证三种不退:
(1)位不退——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
(2)行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
(3)念不退——别初地,圆初住。
解以上三种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须断见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见地,别教初住,圆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萨,别教十向,圆教十信,名行不退。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净土法门,横生圆超,不可思议。凡往生者,不再堕凡地,是证位不退。极乐国土,唯一佛乘,故不堕于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圆修圆证,于此土中,必破无明,显佛性,而证念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
6、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
解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7、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
(1)弥陀大悲愿力摄持。(2)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3)六尘水鸟悉演妙法,增其正念。(4)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
解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一、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三、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8、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处,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解慨夫!圣德难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圣智无伦,从而流现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
9、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解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四)方便力用
一、度生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所结,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解如《大毘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二、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
(1)说经,法施利益,令众生破迷开悟,早证无上菩提。
解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
(2)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相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皆能灭罪消业,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解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3)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解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三、「佛告父王,一切众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解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以上释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四、念佛有四种:
解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
1、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解(一)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2、观像念佛。以供养圣像,注目观视,然像去还无,因成间断。
解(二)观像念佛。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
3、观想念佛。如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方便易行。
解(三)观想念佛。即《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故云:「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也。
4、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持名念佛也。
四种念佛,持名念佛,最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解(四)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如《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又:「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是以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于诸法中称为径路;而四种念佛中,持名念佛更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五、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名念佛又何异于实相念佛。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
解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又《圆中钞》曰:「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
六、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故暗合道妙,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故念佛号即是念实相也。
解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此本众生行不到处,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谓「声字皆实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持名念佛,无异实相念佛。
七、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是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
解又本经大小二本,秦译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两者相较,则本经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无极。《弥陀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盖谓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净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实为圣贤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乱,始能往生者,试问苦海众生能有几许得度?则此持名方便法门,亦将是难行道矣。又《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八、弥陀无尽大悲胜愿,方便至极,力用难思,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解综上两说,故知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全显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之本心,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之果德,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下至十恶五逆,饿鬼畜生,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难思,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五)所被根机
一、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信愿行三,缺一不可。
解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
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器。《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资粮欠缺,便难前进。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疏钞》复云:「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
二、净土法门,奇特殊妙,当机之说,亦有三例:
解论「机」,则有「当机」与「不当机」之别。三根之中,谁最当机,古说不一,今当明究。盖以世尊五时说法,均是随机设教,应病与药。一般而论,则大乘经典,菩萨众当机,小乘典籍,二乘当机。唯此净土,奇特殊妙,独标一格。古有诸说,下标三例:
1、上辈往生,唯是菩萨。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都认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解甲、上辈往生,唯是菩萨。本经明三辈往生,每辈再分三品,则同于《观经》中之九品。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诸师,谓往生极乐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上下品是大乘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中品上生是小乘三果。若如是解,则九品之中,上品唯是菩萨圣众所生,中上品是小圣所生,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
2、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四帖疏,破前说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又云:「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又云:「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承此说。
解乙、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于所著《观经四帖疏》破前说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意谓佛说《观经》中之九品往生,祇为沉溺之众生,而非专为菩萨与阿罗汉也。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复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宗此说。如日《合赞》云:「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皆是具缚凡夫,是其机也。」后复云:「如元晓云:『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此说之要妙,在于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扫尽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也。
3、专接上根,傍及中下。疏钞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是能直下承当者,肉身大士也。
解丙、专接上根,傍及中下。此说从文字表面上,似同于甲而反于乙,实则与乙同,主我辈凡夫均可直登九品,故与甲根本相违也。但此谓专接上根者,盖恐世间浅见之士,每谓净宗乃斋公斋婆之行,而鄙视之。故作是说,以济之也。如《弥陀疏钞》曰:「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弥陀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盖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马鸣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也。马鸣大士,东天竺人,传佛心印,为禅宗十二祖,中兴大乘,造《大乘起信论》。论末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龙树大士,南天竺人,为禅宗十四祖。开铁塔,亲觐金刚萨埵,复为密教之祖。入龙宫,取《华严经》,又为华严宗祖。复以广造众论,力宏净土,《楞伽经》悬记云,登欢喜地,往生净土,故又为净宗之祖。我国称大士为八宗之祖,因天台、南山、法相、三论诸宗,亦皆崇为其宗之祖也。智者大师诵《法华》,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后住天台山创天台宗,临终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永明大师于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乃法眼宗嫡孙。后专志净宗,日诵洪名十万声,兼行日课一百零八事。蒙观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涌现,著《宗镜录》一百卷,及《心赋注》、《万善同归集》等,蔚为法炬,光照万世。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要解》谓唯如是之人,始能彻底承当净土法门。近世学人焉得以世俗之见,而鄙视净土耶?
    三、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解又《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四、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解又本经《菩萨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又《受菩提记品》曰:「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五、盖此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议也。
解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是法无上深妙,广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浅游海滨,亦即身在大海,并得海水浴之乐。若欲深穷其底,则唯赖上根利智之士,若潜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广之无量。故云专接上根,傍及中下。
六、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
以上乙丙两说。文异旨同。恰似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现相有差,本体是一。总之,只是这个庐山。故两说文字虽异,但悉皆阐明两土导师悲智无量,福慧双圆。言专接上根者,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盖此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弥陀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语言文字之所能及。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故云:「专接上根」。同时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故此甚深之法,复又「傍及中下」也。
七、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而轻此法门乎。
解至于谓此为专接凡夫者,盖显如来之大慈大悲。世尊悯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发无上宏深大愿,故号愿王。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文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盖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沉沦苦海,头出头没,若无此十念必生之大愿,众生何由得出轮回?故为多障众生,特垂方便,开此易行之法,甚至于经灭时,独留此经,以作舟航,故云「专为凡夫」也。
又密典《毘卢遮那经》云:「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盖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来果觉之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乎!例如彩色电视机、录音机、电子计算机,必须安全易用,虽于科技无知之人,一按电钮,便能享受此最现代之科学成果。人必因其安全易用,而赞其科技之先进。依同理,又焉能因持名之易行,而轻此法门乎?
八、疏钞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至于当世,何人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解故知上之两说,各有所重,乙则赞净法之普被,首在着眼于凡夫。丙则显持名之深妙,彻底承担唯上根。故应会通,莫死句下。
盖此法门巧被诸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并云:「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是以《华严》如盲,荧光增结。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至于当世,若问何人正是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六)藏教所摄
一、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知此,则有助于理解全经。
解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于此了知,则有助于理解全经。夫一代圣教之判分,诸家有异,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时、二教与四教、五教。凡释经者,须先判明。今本经三藏中属经藏。二藏中属菩萨藏。五时中主要属方等时。二教中属顿教。四教五教中属圆教。
二、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有二:
1、三藏:(1)契经(2)律(3)论。本经属经藏。
  解甲 三藏。藏者,《大乘义章》云:「包含蕴积名藏。」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一经藏,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二律藏,梵语毘奈耶,此云调伏。三论藏,梵语阿毘达磨,此云对治。本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
2、二藏:(1)声闻藏(2)菩萨藏。本经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解乙 二藏。《智度论》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乘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即声闻藏与菩萨藏也。圣教虽众,不出此二。(缘觉摄归声闻,故止二藏)《净影疏》云。「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法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地持》亦云:『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说菩萨行,为菩萨藏。』」今本经中,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三、说时有五:
解丙 五时。天台大师,依《涅盘经》判如来一代之教为五时。
1、华严时:最初三七日说。
解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曰华严时。
2、阿含时:次十二年说。
解第二,次十二年于鹿野苑等说小乘《四阿含经》,曰阿含时。
3、方等时:次八年说。广演四教,均被众机。
解第三,于此后八年之中,说《维摩》、《大集》、《楞严》并此经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广(方也)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也)被众机,故名方等时。
4、般若时:次二十二年说。
解第四,又于后二十二年,说《大般若》诸经,名般若时。
5、法华涅盘时:后八年说法华,一日一夜说涅盘。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解第五,最后以八年说《法华经》,一日一夜说《涅盘经》,九界三乘,悉蒙授记,无论小大,皆令作佛,此时名曰法华涅盘时。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四、判教:
解丁、判教。(一)四教与五教。古今诸师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台所立之四教,与贤首宗之五教。
1、天台宗立四教:(1)藏教(2)通教(3)别教(4)圆教。
解天台四教曰藏通别圆。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谓大乘中通说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别教,谓大乘经中所说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碍法门等是也。
2、贤首宗立五教:(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
解贤首宗判教云:「圣教万差,要唯有五:(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1)小乘教,所说唯是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未尽法源故。(2)大乘始教,未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义,不许定性阐提成佛,未尽大乘极则之谈,故名为始。(3)终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阐提,皆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曰终。(4)顿教,唯说真性,一念不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为顿。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等。(5)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交参,无尽无尽。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一切位,圆成正觉。
3、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净影疏曰:「今此经者,为根熟人顿教法门。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大佑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为顿教所摄。
解(二)二教。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天台、贤首两家,亦皆以渐顿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云:「或分为二,所谓渐顿。以始终二教,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著,通名为渐。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为顿。」我国隋代慧远师(即净影)判本经曰:「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珐輪。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大,故知是顿。」明大佑师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故知,本经在顿渐二教中,为顿教所摄。
4、若依五教,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纯圆,贤首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
解以上乃就顿渐二教而判。若依贤首小、始、终、顿、圆五教,以判本经教相,古今中外净宗诸大德,虽因机缘不同,而稍异其辞,而其实旨,莫不以本经不但实属圆顿教,且为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也。
清代彭二林(际清)居士于《起信论》中判本经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日释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直判本经为「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彼土大德,多同此说。《大经释》曰:「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然彼许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又日溪师云:「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盖指其它圣教,虽具圆融之理,但众生根机粗浅,莫明其旨,无由蹑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虽圆顿,但以行人机浅,顿法成渐,圆法成偏。但净宗则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实之利,不劳断惑,直出三界,故实为顿中之顿,圆满之教也。
5、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解又《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方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指阿鞞跋致,义为不退)……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可见钞意亦与上引日德之说吻同,且所谓「无上醍醐」,自然应是契理契机,最极圆顿之圣教也。
6、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解是以日《秃钞》云:就顿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难行圣道之实教,所谓佛心、真言、法华、华严等之教也。二易行净土本愿之教,《大无量寿经》等也。二超者,一竖超,二横超。《甄解》释云:「由自力修断,故名竖超。净土本愿,真实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横超。……横超之顿,持名顿中之顿也。」以上诸德咸遵善导大师之说,判本经为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如《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五、印光法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上之判教,如佛亲判也。
解《弥陀要解》云:「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要解》复云:「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指《无量寿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夫《法华》者,乃天台宗崇为纯圆独妙者也。《华严》乃贤首宗尊为别教一乘,事事无碍,全圆之教也。今蕅益大师指出,天台之纯圆,贤首之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可见此经正是全圆。又为法华之髓,复是纯圆。故云此经正是圆中之圆,此与日本诸大德之判教,异口同声,正如宗门所谓,一鼻孔通气者也。近代净宗大德印光法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要解》之判此经如佛亲判也。
    六、疏钞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深意苦心,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黄念祖居士依疏钞义,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之相,取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解又《疏钞》云:「依贤首判教五分:谓小、始、终、顿、圆。今此经者顿教所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此三诸教所有。四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名为别教一乘。……以华严全圆,今得少分。……圆教全摄此经,此经分摄圆教。」故莲池大师判小本为分圆。故列举大小二本中事事无碍法界十例,以证《阿弥陀经》分属圆教。
可见莲池大师亦判《阿弥陀经》为圆顿之教,此则中日诸大德之所同也。所异者,或崇之为圆中之圆,或谦之为分属于圆。此盖机缘之异,而善巧不同耳。莲池本怀与善导、蕅益暨日本诸大德何尝稍异?盖《疏钞》之作,正当狂禅风靡之际,故不得不权宜善巧,俯就群机,而作方便之谈。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
至于莲池大师于《疏钞》中,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实寓深意,足证苦心。盖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所专有。故知大师于本经中广作征引,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兹步大师遗踪,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玄义。华严宗立十玄门示此法界之无碍。名为玄门者,以通此则可入华严圆教之玄海,故曰玄门。今依《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则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夫《华严》教理以缘起为主。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时具足,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华严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为此门之玄义。今此经中,具显此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如经中《至心精进品》,法藏比丘「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经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无量佛土,法藏比丘摄无量佛土为一极乐净土,是即华严中一切诸法同时同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具足相应之义。是为十玄之总门,实亦本经之总相,本经实亦同此一大缘起而出现也。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众生所欲水之冷暖、缓急、深浅,各各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时同处满足一切众生心意。水是一法,众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时相应于一一众生之意,此正是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也。何况此水复能同时「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乃至)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只是一水,但能于同时同处满一切闻者之愿,各各闻其愿闻之法,且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可见华严十玄之总门,已举体显示于本经矣。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盖镜喻狭,而千里之影喻广也。本经《发大誓愿品》云:「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彻十方,是为广。一剎之相不坏,是为狭。力用无限之广与一法之狭,不相妨碍,各各自在,故名广狭自在无碍。又「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亦复如是,同明广狭自在之玄门。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为不同。《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一土满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义也。本相不坏,不同之义也。本经中弥陀宝香普熏愿文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彼国万物中任何一物,皆为无量宝香所成。以无量香入于一物,表一切法入于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与众香之多相共存,表两相不同之义。又此香遍于十方,复明一法遍于多法,更显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上显相容,此表相即。晋译《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与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又《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至于本经《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与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义也。又经中《歌叹佛德品》云:「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为本经中显现之第四玄门。
    (五)隐密显了俱成门。《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盖指隐处具显,显处具隐也。本经《礼佛现光品》云:「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汗者广大无际之貌。《文选.郭璞赋》有汗汗之辞。)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即表一切法即于佛光之一法。则一法(佛光)显,而一切法(此土万物,圣贤光明)俱隐。是为隐显俱成第五玄门之相。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门,咸明广狭无碍,一多相容之义。今此第六门,更指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诸法,一毛一尘之中,无边剎海,一切诸法,同时涌现,如一镜中映现万象。《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正显此义。今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于因地中,「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乐有情。」又《宝莲佛光品》曰:「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夫一光者,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是表至极微细也。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表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也。
(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故假因陀罗网为喻,以明此义。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网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现。如是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在本经中《宝莲佛光品》云:「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上第六门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是微细相容门,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后之经文,则可广显重重无尽之相即相入之妙义。一阿弥陀佛国中,有无数宝莲华。一一华中放无数光,一一光中有无数佛。一一佛放光说法,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如是则极乐国中,有无数莲,莲放光,光现佛,佛现国土,土中又有无数莲,莲复放光现佛。每一莲华喻一帝珠,如是莲华周遍佛国。可见本经正显《华严》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玄门。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由上之重重无尽,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如《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经中《菩提道场品》曰:「又其道场,有菩提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剎,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一见彼树,可证无生,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华果树木,皆作佛事,亦复如是。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于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别异之法俱时成就,谓之异成。)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又《普贤行愿品》曰:「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于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本经之中,亦多显此。如《大教缘起品》云:「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德遵普贤品》云:「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又《歌叹佛德品》云:「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同显此第九玄门。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法法交彻;故随举一法,其它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亦即举一法为主,则其它一切法皆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即余法成伴而尽集之。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圆满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今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十念必生愿」为大愿之本。专重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此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举体是华严玄门圆明具德之义。经中《三辈往生品》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此明净心念佛一声之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又大愿中有闻名得福愿。十方众生以闻名故,「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证不退转。可证弥陀名号,妙德难思。如东密《阿字观》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罗尼与一切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无量无边,是即圆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国土,色声香味触,一一圆明具德。故见光、见树、闻声、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波扬无量微妙音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又「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又《宝香普熏愿》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可见一尘一毛,莫不圆明具德也。
《华严玄谈》谓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从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唯自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华严金狮子章》云:「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唯心善成门,即主伴圆明具德门。
七、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极乐,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
解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故知极乐依正清净庄严,皆真实慧之所流现。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知妙土庄严即是清净法身,无二无别。经中《寿乐无极品》云:「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经云一旦开明,其所开明者,当人之自心也。七宝与万物,佛之国土也。由自一心,而现妙土,由心回转,以成世界,是故事事无碍,圆明具德。故经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故知所显现者,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无非真如、实相,亦即一一无非自心。是故超情离见,圆具十玄也。《华严》之独胜,端在十玄。今本经亦具,足证本经不异《华严》。《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净宗,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又据《要解》判小本曰:「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且极乐不离华藏世界,弥陀即是毘卢遮那,故判本经为圆教,谁曰不宜。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别相。若是圆人则法法俱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则是差别中之平等相。
◎(七)部类差别
解为深究本经,应知同部同类之经论,傍及带说净土之典籍,以便参研。
一、同部: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小本现有三种,秦唐二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夏莲居居士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会本依古德意,补入此廿一字,大有益于圣教也。
解甲 同部。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本经吴译本,曾亦名《阿弥陀经》,与秦罗什所译之小本同名。故世称本经为大本,秦译之《阿弥陀经》为小本。《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现小本弥陀,共有三种。
1.《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3.《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集本》现代菩萨戒居士夏莲居会集。
秦唐两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先师会集两译,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廿一字。宋代元照师,载入《灵芝疏》。明蘧庵师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师于《圆中钞》大声疾呼:「今传(指秦译本)讹说,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会本依先德意,补入此廿一字。于是会本,既备两译之长,复补秦译之佚。圣意备显,易启正解。于是秦译原文应是「一心不乱专持名号」(此八字应一气读下)。正同于唐译之「系念不乱」,亦复与本经之「一向专念」同旨。弥显持名妙法,从果起修,果觉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议。《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可见众生但能信愿持名,决可往生彼国凡圣同居土。实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持名法门妙用,和盘托出。足证会本实大有功于圣教也。
二、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如: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2.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4.往生论。
5.安乐集等等。
解乙 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经与以上大小二本,合称净土三经。乃净宗基本经典,具谈十六妙门,劝导观想念佛与持名念佛。
2.《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劝导持名兼主持咒。
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4.《后出阿弥陀佛偈经》始终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发愿喻诸佛,誓二十四章」,与本经汉吴两译中弥陀廿四愿相同。
5.《首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劝导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6.《般舟三昧经》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另《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乃此经之异译。经主九十日为一期,不坐不卧,修佛立三昧,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唱名观念阿弥陀佛。
7.《往生论》天亲菩萨造。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净土宗三经一论,即此论。)
8.《往生论注》北魏昙鸾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9.《游心安乐集》唐道绰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三、带说净土经论,净宗经论合刊,内载有二百四十余种。此乃略举其要,遗漏难免。
    解丙 带说净土经论。复有诸经论,虽不专论净土,但亦带摄称赞极乐,劝导往生。其中昭著者:如1.《法华经》。2.《悲华经》。3.《随愿往生经》。4.《文殊说般若经》。5.《目连所问经》。6.《十往生经》。7.《观佛三昧经》(佛记文殊当生极乐)。8.《文殊发愿经》(文殊发愿求生极乐)。9.《入楞伽经》(佛记龙树,生极乐国。)10.《毘婆沙论》(龙树大士造)。11.《大智度论》(龙树大士造)。12.《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等等。
净土经论约百数十部。以上就本经部类,与带说净宗经论略举其要。至于密部有关净宗之典籍,为数尚多,均未列入。
◎(八)译会校释
一、「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
解「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
二、本经译本,自汉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仅存五种。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3、无量寿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永嘉四年壬寅。
4、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沙门法贤译。
解甲 本经译本
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见梅光羲居士本经序)自汉迄宋,凡十二译。宋元而降,仅存五种。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于洛阳。(以下简称《汉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以下简称《吴译》)。
3、《无量寿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于洛阳白马寺。(以下简称《魏译》)。
4、《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此本出《宝积经》。(以下简称《唐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沙门法贤译。(以下简称《宋译》)
三、佚失七种,据开元释教录计有:
1、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桓灵之世。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沙门帛延译于洛阳白马寺。甘露三年戊寅。
3、无量寿经,二卷,晋沙门竺昙摩罗察译。永嘉二年。
4、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恭帝元熙元年己未
5、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沙门佛陀跋陀罗译于道场寺。刘宋永初二年。
6、新无量寿经,二卷,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永初二年。
7、新无量寿经,二卷,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密多译。元嘉年中。
解至于佚失之七种,据《开元释教录》计为:
1、《无量寿经》二卷 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曹魏沙门帛延译于洛阳白马寺。
3、《无量寿经》二卷 晋沙门竺昙摩罗多(晋言,法护)译。
4、《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 一名《乐佛土乐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
5、《新无量寿经》二卷 东晋迦毗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晋言,觉贤)译于道场寺。
6、《新无量寿经》二卷 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
7、《新无量寿经》二卷 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蜜多(宋言,法秀)译。
四、以上连现存者,总八代十二译。甄解云:「凡放诸经中,传译之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两疏同一卓见。
解以上阙失者七,连前存世者五,世称十二代译。实则八代十二译:计汉二、吴一、曹魏二、西晋一、东晋二、刘宋二、唐一、赵宋一。盖译时,分在八代,译本则为十二种也。《甄解》云:「凡于诸经中,传译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两疏同一卓见。
五、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
解存世五种,差异较著。不似《阿弥陀经》之两译与《金刚经》之六译,其文之详略虽稍有异,而内容实是相同。今经五译,不但文字详略差别悬殊,且内容深广亦复有异。例如弥陀因地大愿,汉吴两译为廿四愿,宋译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且愿之内容,各译亦复不同,可见出入之巨。现世流传,魏译较广。《甄解》指出,以汉吴两译,对校魏本,粗举大者,计有八异。如与唐本对检,略有七异。今不详录。至于宋译,与诸译差异更大。
诸译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1)译手巧拙不同……(2)梵本传写不同……(3)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故知《无量寿经》,乃佛多次宣说,梵本不一。译者所据不同,且译笔之巧拙有差,于是译文自然差异也。
沈氏复明梵本易误之因曰:「盖梵筴皆写本,易致脱误,如汉译大本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义不贯。又《四十二章》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而与《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亦多。」又曰《甄解》云:「以审诸译,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可见《甄解》与沈氏意同,总明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有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
日本日溪师亦同沈氏之说。伊云:「异译文句,与今经(指魏译本)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
以上诸德皆主本经乃世尊多度宣说之法,实有所据。例如本经《唐译》本名《无量寿如来会》,乃《大宝积经》中一会之文。足证佛说《宝积经》时,亦宣说本经也。
沈氏又云:「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唐译差与相近,盖同一梵本也。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又一梵本也。汉吴二译,文辞拙涩,而义有相补备者,则又一梵本也。」沈氏虽未能直从古梵筴取证,但今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故知沈氏之说可信。至于他师有认为五译祇是同本异译,各本差异,祗因译者意乐不同,实未能服人。例如本经小本秦唐两译,罗什大师因秦人尚简,乃摄十方佛为六方佛,此诚译者应机之妙。文简应机,而经义无失,是始为译者之意乐与善巧也。至于本经诸译之差别,大异于是,不但详略不同,且义理之深广亦异。故不应是译人意乐不同也。
例如弥陀大愿乃净宗之缘起,与本经之纲宗,而「十念必生」之愿,正是弥陀大愿之髓。此愿见于魏唐两译,而汉吴两译之愿文中无之。若谓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与汉吴两译之廿四愿,祇是译笔开合之不同,则实难自圆其说。世间焉有如是大胆之译人,敢率自意,妄删大愿之心髓。故知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
又如《吴译》廿四愿中有「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之胜愿。而魏唐两译虽具四十八愿,反而无之。若谓原本是一,诸译只是开合不同,则请问《吴译》此二愿从何而来?何以廿四愿中有之,四十八愿之本竟然无之?可见诸译所据之原筴不一。正如沈善登氏所说,本经蒙世尊多度宣说,又因梵筴易脱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
从上之例,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是以从宋至今,王龙舒、彭二林、魏默深与先师夏莲居诸居士,先后均曾校会本经也。
六、校会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1、大阿弥陀经,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民国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解乙 四种会校之本
以上五译,互有优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愿与一向专念之要旨,于汉吴两译则未彰。至于五恶五痛五烧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诫,于唐宋两译则不具。魏译较备,为诸译冠。但于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两愿,亦未明具。故宋龙舒王日休论诸译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于是乃取汉吴魏宋四译,校正会集,叙为一经,名曰《大阿弥陀经》。是即本经会集本之始也。
校会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1、《大阿弥陀经》 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2、《无量寿经》 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3、《摩诃阿弥陀经》 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原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荫福居士校订,并改今名)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现代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于是本经乃有五种原译本,四种节会本,共有九种。
五译之中《魏译》流传独广,王本一出取而代之。莲池大师《疏钞》中谓:「语则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清末印光法师亦称王本为「文义详悉,举世流通。」由上可见王本在我国之流通,远过《魏译》。
王本虽甚流通,并收入龙藏与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则有得有失。例如《疏钞》云:「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莲池大师所论精要,正中要害。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碎杂而失统,错乱而不伦者,则用其意而修其辞。」是正莲池大师所指,不由梵本,未顺译法之深病。若据梵本重译,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经义。今乃会集,焉能不取原语,而任意行文,是乃万万不可也。至于三辈发心亦然,擅改《魏译》,又复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难掩之疵也。
    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名绍升),亦于王本义有未安。于所著《无量寿经起信论》中论王本曰:「王氏本较为畅达,近世通行。然有可议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广明菩萨行愿,为令行者发起大心,积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经开章要领,而王氏删之。至往生上下二辈,一删去发菩提心,一云不发。胎生一节,删去疑惑佛智乃至胜智。前则乖成佛之正因,后则失往生之正智。他如叙次愿文,后先舛错,皆当校正。」彭氏鉴于王本之失,乃专就《魏译》去其繁复,并按云栖本,增入四十八愿先后数目,仍名《无量寿经》。是为第七本。(王本为第六本)。但此本只是《魏译》之节校本,而非诸译之会集本。两本相较,则彭本优于《魏译》。近代丁福保居士,作《无量寿经笺注》,所注者即彭本。惜彭本只是节校本,未能救王氏会本之病,故仍不能称为善本。
清咸丰中,邵阳魏承贯居士,谓诸译及王氏会本,犹未尽善。乃会集五种原译,别成一本,仍名《无量寿经》。(魏氏之本,集五种原译,是为「五会本」之始。王氏只是「四会本」,所会未及《唐译》。)同治中王荫福居士极崇魏本,曾亲记云:「近世邵阳魏居士复本云栖大师之说,遍考诸译,别为一书。包举纲宗,文辞简当,乃得为是经之冠冕。」王氏复博考众本,手自校雠,并定经名为《摩诃阿弥陀经》,是为本经之第八本。
魏氏发心广大,复精于文字,为救王龙舒居士杜撰经文之失,备取五译,会成一经,力求句句有来历,期成善本。所愿极胜,所成亦伟。其所会集远超王本。王荫福居士赞之为本经八种之冠,亦非过誉。但所憾者,魏氏虽愿力补王氏杜撰之过,惜未全免。兹举其荦荦大者如下:
(一)魏本第二愿曰「设我成佛,国中天人,纯是化生,无有胎生。……」此中「无有胎生」四字,诸译皆无。且此四字与原译文相违。《魏译》云:「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唐宋两译同之,而魏氏竟谓无有胎生。此实为难掩之疵也。
(二)五恶五痛五烧一段数千言,魏氏删节为「生时痛,老时痛,病时痛,死时痛,患难穷苦痛。淫欲火烧,瞋忿火烧,贪盗火烧,邪伪火烧,愚痴火烧,是为五痛五烧。」魏居士原愿「无一字不有来历」,惜未能贯彻初衷。上之一段,于诸译中,并无来历。
(三)魏氏会本谓极乐之宫殿楼观,堂宇房阁,「或处虚空,或在平地,或依宝树而住。」其中「依宝树而住」之语,亦各译所无。
(四)会本中「过是以后,无量寿经亦灭,唯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亦各译所无。
由上可见,魏氏之本与前诸本相较,虽后后胜于前前,惜仍未能尽免率增乖舛之过。但此巨失,势在必救。以免后世因袭,甚至篡改经文。故须防微杜渐,绝此罪源。并为大经,早得善本。是以先师夏莲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
先师夏老居士,未冠学儒,先程朱而后陆王,甫壮入佛,摄禅密而归净土。夏老博贯群籍,深于文字,专功久修,教眼圆明。于壬申(一九三二年)之岁,发愿重校此经。掩关津门,阅时三载。遍探五种原译,洞察三家校本。无一语不详参,无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祷佛前。千斟万酌,时萦梦寐。及其成也,四众欢喜。宗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夏老之皈依师),搭衣捧经摄照于佛前,亲为印证。先舅父梅撷芸居士,连续播讲于电台,誉为善本。慈舟法师专讲此经于京鲁,并亲为科判。北京极乐庵方丈妙禅老和尚,聘请山东女子莲社吴倩芗社长来寺开讲此经两月。其他发心宏扬,专志持诵者,不可胜数。印行流通,相继不绝。是以先舅父梅老赞云:「于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发前人未发之蕴。」又「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先舅之语,现已举世公认,并将本经采入新印之续藏。大经尘封千载,今始得善本,先贤会经之愿乃圆。大经放光,众生有幸。本经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为大经之第九本。
七、本经注释:
1、无量寿经义疏,六卷  隋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
2、无量寿经义疏,唐嘉祥寺吉藏撰
3、无量寿经义述文赞,三卷,新罗沙门憬兴著
4、无量寿经宗要,一卷  新罗沙门元晓撰
5、游心安乐道,一卷  新罗元晓撰
6、日本则有了惠、峻谛、道隐、观徹等数十种之多,远超我国。
解丙 本经注释
五译之中,《魏译》较备。故大经注疏,集于《魏译》。我国大德多为小本弥陀作注。至于注大本者仅隋净影,唐嘉祥两家。
(1)《无量寿经义疏》六卷  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世称净影疏。
(2)《无量寿经义疏》(与上同名) 唐嘉祥寺吉藏撰。世称嘉祥疏。
又新罗国(今朝鲜)有憬兴、元晓两家,所注亦在我国流通:
(1)《无量寿经义述文赞》三卷  新罗国沙门憬兴著。世称憬兴疏。
(2)《无量寿经宗要》一卷  新罗国黄龙寺沙门元晓撰。曾入唐游学,还后,化振海东。其疏曰海东疏。
(3)《游心安乐道》一卷  亦元晓师撰,乃净宗古佚十书之一。
大经光明,照耀日本,注释之盛,远超我国。笔者所知者已廿余种,计为:
(1)《无量寿佛赞钞》一卷,兴福寺善珠作。(2)《无量寿经述义》三卷,最澄集。(3)《无量寿经私记》一卷,智景作。(4)《无量寿经义苑》七卷,纪州总持寺南楚作。(5)《无量寿经略笺》八卷,享保五年洛东禅林寺院溪作。(6)《无量寿经钞》七卷,望西楼了惠作。(7)《无量寿经直谈要注记》廿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西誉作。(8)《无量寿经见闻》七卷,良荣作。(9)《无量寿经科玄概》一卷,小仓西吟作。(10)《无量寿经会疏》十卷,越前胜授寺峻谛作。(11)《无量寿经开义》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12)《无量寿经贯思义》三卷,薏州理圆作。(13)《无量寿经显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无涯作。(14)《无量寿经要解》三卷,法霖作。(15)《无量寿经讲录》十卷,纪州矶肋安乐寺南麟作。(16)《无量寿经梵响记》六卷,灵凤作。(17)《无量寿经眼髓》十一卷,摄州定专坊月溪作。(18)《无量寿经义记》五卷,堺华藏庵惠然作。(19)《无量寿经海渧记》廿卷科二卷,摄州小曾祢宪荣泰岩作。(20)《无量寿经永安录》十三卷,薏报专坊慧云作。(21)《无量寿经甄解》十八卷,道隐作。(22)《无量寿经合赞》四卷,观彻作。其中第六、第十、第廿一、第廿二诸著,本书引证甚多。
八、注释大经校会本者,共有五种:
1、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清初彭际清作
2、无量寿经笺注,二卷,清末丁福保作
3、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衷论,清末正定王耕心作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眉注,民国李炳南作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卷,民国黄念祖解
解又注释大经校会本者,共三种:
(1)《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清初彭际清作。
(2)《无量寿经笺注》,清末丁福保作。
以上两种所注者,皆为彭氏之节校本(即大经第七种)。
(3)《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衷论》,清光绪正定王耕心作。
所注为大经第八种魏承贯氏会本。
又清末沈善登居士著有《报恩论》三卷,中有《净土法门纲宗》、《无量寿经纲宗》、《往生正因论》等。
◎(九)、总释名题
    一、凡经之名题,皆直显本经之要旨,使学者因名达体,一览经题,直窥全经大义,是以天台家注经,先释经名。
解经题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
《无量寿如来会》唐菩提流志译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法贤译
※        自汉迄宋,同经异译可考见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法名慈济)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凡经之名题,皆直显本经之要旨。使学者因名达体,一览经题,直窥全经大义。是以天台家注经,先释经名。
大经五种原译,各有经题。王氏会本名为《大阿弥陀经》,以别于原译与小本。但「大」字之增,无所依据。彭氏节本与魏氏会本,皆名《无量寿经》,同于《魏译》,三种一名,混同易误。正定王氏改魏氏本为《摩诃阿弥陀经》,摩诃二字亦复无据。
考从汉迄宋十二译中,以无量寿为名者十,以清净平等觉为名者二,以正觉为名者一。最初汉代一译,名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最后宋代一译,名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今此会本直取宋译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为首,去其重复之经字,下从《汉译》经题《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去其重复之「无量」二字,于是经题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自然佳妙,不假斧斤。两译原名,摄于一名之中;十二种经题,悉入一题之内。全经大旨,昭然目前。净宗要义,备于题内。人法喻、教理行、体相用等齐显于一名之中。如帝网珠,圆摄一切妙法。本经会集之妙,于此可见麟爪。
二、正释本经题名:
1、佛:义为觉者,自觉、觉他、觉满。即本师释迦牟尼佛。
解以下正释本经题名
题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语佛陀之略称。义为觉者。觉者对迷而言。迷则众生。三觉俱圆,即名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名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觉俱圆之众生,众生即未觉之佛。又佛者乃十号之一。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七)无上士、(八)调御丈夫、(九)天人师、(十)佛。十号具足,为世所宗,故名世尊。世尊梵音薄伽梵。《佛地经》云:「是薄伽梵最清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成实论》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则从如来至世尊为十号。十号之详释在下之第四品中。)上明佛字为极圣之通号。今就本经,题中佛字即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华(指中华)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体。究竟极果,乘大愿船,生五浊世,示现成佛。为度我等,演说本经。是即一切众生大恩大德之慈父;无法不知、无法不见之导师;大觉圆满之释尊也。
2、说:悦也,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愿,今众生机熟,堪受净土大法,究竟解脱,故今乐说,以畅本怀。
解说者,悦也。悦所怀也。「佛说」二字,显此经是世尊金口所宣,非余人之说也。佛以度生为愿。今众生机熟,堪受净土大法,究竟解脱。故今乐说,以畅本怀。
3、大乘:喻也,乘以运载为义。此经所示,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强名大乘。
解大乘者,喻也。乘以运载为义。大者所乘,或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别于声闻缘觉仅求自觉之小乘。《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大人乘是乘故,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给也)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又《宝积经》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以上经论明大乘者,唯如来与大菩萨能乘,大者所乘故。又所乘之道,是诸佛如来之所行,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又此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体无边涯,绝诸对待。横该十方,竖通三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如傅大士偈:「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故强名为大。如《涅盘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今此经中「大乘」二字,正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净宗第一义谛。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又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心,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能修所修,只是一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又可云,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佛。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能所不二,修证不无。超情离见,强名为大。以此为能乘所乘,强名大乘。故经题中,以大乘为喻,以明全经要旨。
4、无量寿:梵语阿弥陀,阿弥陀三字是密语,含无量义。今翻无量寿,是取其中主要一义。是此德号,明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说,摄无不尽也。
    解「无量寿」,梵语为阿弥陀。即本经所说极乐世界教主之圣号。阿弥陀三字是密语,含无边密义。今若译梵文为华语,显密旨于显说,则可译成无边德号。今经翻为无量寿,是取其中首要之义。经中无量光、无边光等十二圣号,同为阿弥陀之德号。《汉译》本则翻为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其中觉字与佛字正同)。以上多种圣号,咸曰无量。实则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盖以世尊妙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一一名中所含之德亦无量。是以持名所召之德无有量。
今经题中首标无量寿者,以此三字,统摄一经所说。盖无量寿是法身常住之体。寿是如如智之体,光是如如智之相,故经题标寿德,光德即摄于中。又《甄解》云:极乐净土「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一切归寿命。」又「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入一法句,无量寿故。」故经题中标「无量寿」德号,则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全部经旨,摄无不尽。
5、庄严:经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又「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
解「庄严」者,《探玄记》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小本曰:「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往生论》称极乐三种庄严,已见前。细论则有廿九种庄严。文繁不引。今本经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庄严众行」,又「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又「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如上所引,正显经题中庄严之义。盖法藏「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是其殊胜愿行也。因行获果,故曰:「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果感乐剎,故曰:「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
又经中「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无量光炎,照耀无极」,「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华果恒芳,光明照耀」,「随风散馥,沿水流芬」,「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咸显彼佛世界具足庄严,周遍其国,是庄严一辞中所含「交饰」之义。至于「具德」者,则如经第九品中「如实安住,具足庄严」。故知极乐世界如是庄严者,盖由于如实而安住也。实者,真实之际也,是谓具德。又第十五品中「一切庄严,随应而现」。此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
6、清净:身口意三业,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染之谓。经云:「心净则佛土净」,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解「清净」者,身口意三业,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染之谓。《探玄记》云:「三业无过,云清净。」盖谓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也。又清净土,指净土;清净身,指佛身;清净人,指如来。又《往生论》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此与经题中「庄严清净」妙合天然。三种庄严者,无量庄严也。今齐入一清净句中,是「一切即一」。又经云「心净则佛土净」表「一即一切」。华严玄旨,又于此处见之。又《汉译》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又其中第十八愿曰:「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此中之净洁心即是清净心。亦即《往生论》中之清净句。佛名无量清净佛,佛心是无量清净心,总之是一法句,即是清净句,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亦即是一句佛号。故发大乘心,持名念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宗。又清净句,表实际理体。从清净句出生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同入一清净句,是为经题中庄严清净之义。
7、平等觉:经云:「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今题中「平等觉」有四解:
(1)平等普觉一切众生。即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
(2)以平等法觉悟众生。
(3)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
(4)专就本经「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
解「平等」者,离差别也。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显平等之义。《入佛境界经》曰:「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故知有差别即是二,即不如矣。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见平等之义甚深。今题中曰平等觉,可有四解:一曰平等普觉一切众生,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今经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法,普被三根,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正显平等普觉之义。二曰以平等法觉悟众生。《净影疏》曰:「无作无所有等,为平等法。」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从有念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念得能所两忘,即是《金刚般若》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净影疏》之「无作无所有」。以如是法教导众生,横出三界,成究竟觉,是谓以平等法觉悟众生。三、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正觉无一切高低深浅之别,故曰平等觉。四、专就本经,「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以上诸义,题中俱摄。
8、经:义为契经,(1)契理(2)契机。具贯摄常法四义。
(1)贯则贯穿所说之理。
(2)摄则摄持所化之生。
(3)常则古今不易。
(4)法则近远同遵。
    解「经」者,梵语修多罗。直译为线,义译为契经。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实际理体也。二者契机,机者,机宜,众生根机也,兼指时机,时节因缘也。故契机者,切合众生水平与时代也。今为省文,略去契字,但名曰经。经具贯、摄、常、法四义:贯则贯穿所说之理;摄则摄持所化之生(指众生);常则古今不易;法则近远同遵。上述四字,可尽「经」字之义。
又佛所说者,通名为经。故题中经之一字,是通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十四字,是本经独具之别名。
诸经立名,不离人法喻。或单或复,可得七类:单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共成七类。例如:
单一:
单人:阿弥陀经 阿弥陀是人 无法喻
单法:大般若经 般若是法 无人喻
单喻:梵网经 梵网是喻 无人法
复二:
人法:文殊问般若经 文殊是人 般若是法 无喻
法喻:妙法莲华经 妙法是法 莲华是喻 无人
人喻:菩萨璎珞经 菩萨是人 璎珞是喻 无法
具足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是人,大方广是法,华严是喻。
三、七种立题中,本经属具足立题。
1、佛——此土果人。
2、无量寿——彼土果人。
3、庄严清净平等觉——七字是法。
4、大乘——是喻。
解今本经题亦具足人法喻。题中佛字表此土果人,无量寿是彼方果人,故题中具两土果人。庄严清净平等觉七字是法。大乘二字是喻。乘者车也。此经可运载无量众生咸达宝所,如《法华》之大白牛车,故以大乘为喻。
四、诸经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从行显理。故须明本经题中别具之教行理。
1、佛说大乘——是教。依无量寿之理体,宣众生本具之大经。
2、庄严清净平等觉——是行。一句弥陀,庄严自心,清净自心。
3、无量寿——是理。表三际一如,涅槃常住之法身本体,亦即众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实际理体也。
解诸经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从行显理。注家释题,须明本经题中别具之教行理。专就本经,则「佛说大乘」是教。「庄严清净平等觉」是行,「无量寿」是理。「无量寿」表三际一如、涅盘常住之法身本体,亦即众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故判属于理,盖其为实际理体也。「佛说大乘」是教,即依此「无量寿」之理体,直指大乘为喻,为宣说众生本具之大经,判之为教,义甚分明。又从教起行,故下文中「庄严清净平等觉」,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也。一句阿弥陀,以之庄严自心,清净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圆显本具之平等觉,是以行显理也。又得往生者,悟无生忍,从体起用,复以此平等妙法,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同证大觉,复是从行显理也。
五、以经题配三觉:无量寿佛,是我本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庄严自心,是名始觉。始觉合本觉,直趋究竟觉,即是题中「清净平等觉」也。
解若以经题配三大,则无量寿体大,庄严清净是相大,平等觉是用大。
依《汉译》,「无量清净平等觉」即阿弥陀佛义。更可以本经题配三觉。无量寿佛,是我本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庄严自心,是名始觉。始觉合本觉,直趋究竟觉,即题中「清净平等觉」也。
六、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起心念佛,以自「庄严」,是为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顿入寂光,证「无量寿」。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无量寿是我果觉。妙义辗转无尽,悉在一题之中。古云:「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
解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起心念佛,以自「庄严」,是为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顿入寂光,证「无量寿」。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无量寿是我果觉。如是妙义辗转无尽,悉在一题之中。是故《圆中钞》疏曰:「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钞曰:「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概要竟)
◎(十)正释经义 分三
    (此为十门分别中第十门)
解前明全经纲宗与经题总义。下则正入经文,分品逐句,阐发经义,谨以局心限量之言,略彰净宗无尽之妙。兹依先例,全经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蕅益大师曰:「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腑脏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依大师意,「序如首(头也)」指经之序分犹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眉眼耳鼻口),可窥其人之善恶智愚。观一经之序品,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故序分中,亦必含有深文。今依大师之旨,判分本经如下:
(壹)第一品至第三品为序分。
(贰)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为正宗分。
(叁)第四十三品至第四十八品为流通分。
今之三分,亦正如我国净影、嘉祥两家对本经魏译本之判分。
甲一、序分 分二(一品至三品)
壹、序分(第一品至第三品)
解又序分复分为二:一通序。二别序。
通序,又名证信序,诸经皆具。如天台与嘉祥等,依《法华论》以六种成就为证信序。六成就者,宗密大师曰: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必须具六,故云成就。以证经文,确为佛说,真实可信,故名证信。本经之前二品属之。
别序,又名发起序。乃发起全经之端由。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诸经各别,故又名别序。例如小本《阿弥陀经》乃不问自说。本经则因世尊放光现瑞,阿难启问而说。各经不同,故名别序。今经第三品属之。
乙一、证信序(通序)  分二
◎ 法会圣众第一
丙一、标列五成就 分五  丁一、信成就 
经如是
解「如是我闻」,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盖尊世尊之遗教。世尊将般涅盘,阿难悲不能胜,阿泥楼陀教之曰:徒悲何益,应前向佛,请问四事:其一即「一切经首,当置何字?」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我」字,即阿难。「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时之疑。因阿难结集经文时,大众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来。故阿难曰:「如是我闻」,则群疑顿释。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难方出家。又十年方命为侍者。如此,则卅年前佛所说经,阿难何能皆曰我闻?此有三解:(1)辗转闻。(2)佛重说。(3)阿难自通。
(1)辗转闻:《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
(2)佛重说:《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乃「所未闻经,请佛重说」,佛许之。
(3)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自能忆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又《华严经》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珍宝处,随意采取;若人无手,空无所获」。可见,信者乃入法之初门,舍此莫由。又为摄法之上首,故云:「纔入信门,便登祖位。」
又「如是」者,指所闻之法体,即实相之理体。实相妙理,古今不变,故曰如。如理而说,故曰是。今依本经,蕅益大师曰:「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盖实相妙理,只是当前一念心之自性。非生非灭,无去无来,湛然常住,故名曰如。依此心性念佛,求生净土。能念是实相心,所念是实相佛,所生是实相土,咸为实相正印之所印。故大师曰:「决定无非,曰是。」
丁二、闻成就
经我闻:
解「我闻」者,闻成就也。阿难结集法藏时,自言「如是法门,我从佛闻。」我者自我,闻者亲闻,以告大众,实可证信。
圣人无我,而阿难仍自称为我者,不坏假名故。实相无相,故非同于凡夫之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于二乘之无我。阿难随顺世间,假名为我,无乖于第一义谛。又《观经疏》云:「无我则无闻,无闻则化道绝。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
「闻」者,耳根发耳识,今不云耳闻,而言我闻,盖以我字统收诸根识等,以总代别,以我代耳,故曰我闻。以上「如是」表信顺,「我闻」表师承,我之所闻,皆世尊金口所宣,传承有自,决非他说,或为臆造。以之证信。
丁三、时成就 
经一时
解「一时」者,时成就也。盖时无实法,长短随心。延促同时,三祇一念。如《疏钞》曰:「或说者得陀罗尼。一剎那顷,一字之中,说一切法门。或听者得净耳根,于一剎那,闻一字时,于余一切悉无障碍。或说者时少,听者时多,或说者时多,听者时少。或说者神力延促随宜,听者根器利钝不一。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说听事毕,便名一时也。」又《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言一时。」是故经中不言某年某月,但以师及弟子,机应和合,说听事毕,即名一时。又经中不举年月者,各地历法不同。又世界时分不一,四天王天一日,便是人间五十年。且现代科学证明,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一周(即太阳上之一年),相当于地球时间之二万万年;且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则时间随物体运动速度而变异,本非定量。故经中祇言「一时」,最切实际。
丁四、主成就 
    经佛
解「佛」者,主成就也。佛为一切众生之宗主,故名为主。又六成就中,主成就最为主故。
「佛」者,梵语为佛陀,今祗言佛,乃省文也。译为华言,则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异于凡夫之不觉;觉他异于二乘之独觉;觉满异于菩萨之在因。三觉俱圆,众圣中尊,故称为佛。又云智者,智即觉之义。智无不知,所谓得一切种智,即觉满之义。在本经中,此处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师释迦牟尼佛。
丁五、处成就 
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解「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处成就也。王舍城古有二说,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旧城),一曰寒林城(新城),两说不一。今据《智度论》中曰:「佛涅盘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小城。」《甄解》云:「本王舍城者,上第旧城也,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灭后,阇王筑之,佛何住后城乎?今正佛所住处,明知上第城也。」此说可证,佛说此经是在旧城。《慈恩传》云:「王舍旧城,处摩揭陀国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内。其城又生好香茅,故举为称。」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应是上茅。」(宗家即善导大师。)望西师意,亦谓经中之王舍城,即上茅旧城。此说可信,故不引异说。
《法华论》云:「如王舍城胜余一切城舍故,显此法门最胜义。」五天竺有十六大城,而王舍城最大。故在此城说经,以表此经之最胜。又《大宝积经论》云:「问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说,非余城廓?答曰:释此法门法王住处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门亦复如是,法王住处。释成此义故,说住王舍城。」
耆阇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净影疏》曰:「耆阇山,此翻名灵鹫山也。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亦有鹫居止此山,故名为鹫。」又「此山顶似鹫头,又名鹫头山。」《西域记》志此山曰:「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智度论》曰:「耆山于五山中最胜故。(1)此山精舍,近城而难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难上故杂人不来。故多住此不在余处。(2)是耆山福德吉处,诸圣人喜住处。佛为诸圣主故多住。(3)耆阇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4)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一切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恭敬供养处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5)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法华论》云:「耆阇崛山胜余诸山。佛在于此说,显此法最胜。」故本经即在此山说。
丙二、别释众成就 分三 丁一、声闻众 分二 戊一、标类辨数 
  经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解「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本品独标比丘众及菩萨众,第二品末广标余三众弟子,及诸天众:「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经末则云:「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可见说经时,会中有诸大菩萨、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直至诸天梵众、天龙八部,咸来听法,此乃六成就中之众成就。会中,有菩萨、声闻、诸天人等,与此界四众弟子二万人同闻,非是阿难独闻。是可证信。
「与大比丘」。与者,共同之义。表佛与大众共在会中。「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三义者:(一)乞士。谓乞食、乞法。乞食谓,既出家已,乞求自活,不事经营,无所贮积。万缘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养身。乞法者,参师访道,露宿风餐,询求妙法,期成圣果,故曰,乞法养心。(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见思惑(指见惑与思惑)尽,超出三界。(三)怖魔。如《涅盘》说:「魔性姤(据《中华大字典》,「姤」有八义,今取其一,「姤」者恶也。)弊,忌他胜己,见彼胜己,故怀恐怖。又惧其人,多化众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魔之境界空虚,)故生恐怖。」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声传欲界六天,魔闻心怖。
「大」者,梵语为摩诃。具有三义:谓大、多、胜。「大」者,《弥陀疏钞》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净影》云:「旷备高德,过余近学,故名为大。」多者,内典外籍,无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胜」者,胜过余学,超于九十六种外道之上。再者,《佛地论》另有三义。(一)最极利根,波罗密多种性。(二)得无学果位。(三)得小果已,趋大菩提。以上三义,故名曰「大」。又嘉祥师谓「大」有三义:一生大解。二破大恶。三证大果。由上可见,大比丘者乃德高望重,回小向大之比丘,乃比丘众中之尊宿。
「万二千人俱」标比丘之人数。日《会疏》曰:「诸经多标千二百五十人。今经与《法华》标万二千人,盖是出世本怀,一代胜会,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上说甚是,会众之盛,正表世尊说法之胜也。又「俱」者共集之义。
戊二、叹德标名 分二 己一、叹德 
  经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解「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上二句,赞诸大比丘之德。「一切」,乃该罗事物之称,又「一切」,普也。「一切大圣」,赞叹之辞。《嘉祥疏》云:「游心空理,隐显难测,故称圣人。」《会疏》曰:「初果已上,悉名圣者。以究大阿罗汉,故名大圣。亦可虽外现声闻,内秘菩萨之行,故名大圣。」《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一德胜名大。会正为圣。」综上可见,或从德而言,契于空理,会合正道曰圣;或从位而言,初果以上称圣。唯回小向大,行菩萨道,直趣佛果者(乃名究大阿罗汉),或大权示现者,方名大圣。
又净影曰:「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为神异,故名曰神。无壅曰通。所谓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与漏尽。」故知「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达」者,嘉祥曰:「达者言证,证六通三明等是也。」阿难当时,虽未得漏尽,但以当机,应须并列。又净影释曰:「阿难增上利根,虽居学地(未得无学果位),而成无上胜妙功德。故曰大圣。于神通中,解了毕竟(彻底了解),亦名已达。」是故阿难亦得名列「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己二、标名 分五 庚一、第一得度 
  经其名曰:尊者憍陈如、
解「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梵语阿梨耶,译为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乃阿罗汉之尊称。净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会疏》曰:「尊谓尊贵,有德可贵,故曰尊者。」「憍陈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名,憍陈如是姓。译为华文是「了本际」、「知本际」,或作「已知」、「无知」(无知之义,非无所知,是知无之义)。净影曰:「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证无成智,故曰无智。『无』是一切诸法本性,名为本际。于此本际知见明了,名了本际。」憍陈如于世尊初转珐輪,度五比丘时,首先悟道。《法华文句》曰:「是释迦法中第一弟子。」《增一阿含经弟子品》中,佛称之为「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今经首列尊名,正表能闻受此经法者,皆是第一弟子。本经《非是小乘品》曰:「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庚二、智慧第一 
  经尊者舍利弗、
解「尊者舍利弗」。梵语舍利,译为鹙鹭。梵语弗,译为子,故曰鹙子。因母得名。其母身形端正,眼净如鹙鹭,乃名鹙子,谓是鹙鹭之子。又名珠子,亦表其母眼净如珠。又名身子,表母身端正。舍利弗在佛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在母胎时,能令母得妙辩,胜于乃舅俱絺罗(后亦证阿罗汉)。八岁登座,十六出国,议论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本经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惟大智者,始能深信不疑。故列上首,仅次憍陈如。
庚三、神通第一 
  经尊者大目犍连、
解「尊者大目犍连」即《阿弥陀经》中摩诃目犍连。摩诃即是「大」义。目犍连是姓,译为(一)赞诵;(二)采菽;(三)莱菔根等。其族出家人多,故于尊者姓氏冠以「大」字,曰大采菽(大目犍连),以拣别之。其名为拘律陀,父为相国,从拘律陀树神祈求得子,因以名之。于佛弟子,神通第一。《智度论》曰:「如舍利弗,于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又「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尊者神通甚广。例如举一城释种,上升梵天;外道移山,制之不动,及降服毒龙等等。难以具述。
庚四、宗门初祖 
  经尊者迦叶、
解「尊者迦叶」。「迦叶」,姓也。此译为龟或饮光。名毕钵罗,亦树名,因父母祷于该树神而生,故用以为名。尊者乃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修头陀大行,为大人所识,故名为大迦叶,以别于同时之三迦叶:(一)十力迦叶;(二)童子迦叶;(三)童女迦叶等。
又迦叶译为龟,《法华文句》云:「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以应。从德命族,故云龟氏。」又云饮光。因于毘婆尸佛时,为冶金师。与一贫女,共以黄金,庄严佛像。自尔以来,九十一劫,身如黄金,光色晃耀,掩蔽余色,故名饮光。(饮指吞,光吞诸色,即饮光义。)
尊者,头陀行第一。头陀者梵语,此云抖擞或云淘汰,以十二行淘汰尘劳烦恼。十二行者:(一)住阿兰若(寂静处);(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午时)不饮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以斯苦行,扫除尘累,澄净身心。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衰,劝命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乃深赞云:「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云头陀第一。
尤应深省者,大迦叶尊者,即传佛心印之禅宗初祖。《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第三卷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此即世传之拈花公案。世尊传心于迦叶,为禅宗初祖,迦叶再传于阿难,为二祖。今上首中,标举大迦叶,正表禅净不二之深意。
庚五、启教宗师 
  经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
解「尊者阿难等」。唐宋译作阿难陀,略称阿难。译曰庆喜、欢喜。又云无染。乃白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生于佛成道日。净饭王既闻太子成佛,又闻宫中诞子,更增欢喜。乃曰,今日大吉,是欢喜日。语来使言,是儿当字为阿难。又尊者端正清净,如好明镜,见其相者,闻其声者,睹其威仪者,莫不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以为名。又尊者随佛入天宫龙宫,心无乐着,故名无染。佛寿五十五岁时,阿难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佛所宣说,悉能忆持,不忘一字。《涅盘》称阿难多闻士。又迦叶赞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曰,多闻第一。
「等」者,魏译中列三十一人,今会本仅列举其中上首五人之名,故曰阿难等,以概其余。
「而为上首」,今称首座为上首。大众一座之上位,称为上首。各经中上首人数不同。例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于大苾刍一千二百五十人,列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泥律陀等四人等为上首。今经则憍陈如等五人为上首,是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之大尊者中之上首。
按「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之句,本为菩萨叹德。如《密迹金刚力士经》云:「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俱,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今此经中以赞叹菩萨功德之语,以赞声闻。正表此等常随圣众,本法身大士,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助佛宏化,为影响众。「一切大圣」,指其本地,本是究竟菩提之人故。「神通已达」者,示权迹。游戏神通来此土故。故知所列之声闻众,皆是大权示现,助我世尊,开显净土法门也。
综上五圣,了本际,谓了知其久远之本际,故首列之。身子智慧第一,表弥陀之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之深广无涯。目连之神通第一,显游戏神通之誓愿。大饮光,显弥陀殊胜光明,无不照见,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庆喜表闻名欢喜,悉得度脱。又迦叶是宗门初祖,阿难为二祖,阿若憍陈如表当人之本际,舍利弗表众生本具之智慧,目连即众生本有之神通,饮光表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庆喜表庆快平生,心心相继。故知一部大经,正是付法传心;一句名号,直显本来面目。于此荐得,始称带角之虎。但当蓦直念去,便是无上深禅。无论定持散念,决定功不唐捐。
本经先列声闻后彰菩萨。正如《佛地论第二》云:「先说声闻,后说菩萨。声闻众者,近对世尊,亲受化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佛故。」是故诸经多是先声闻,而后菩萨。
丁二、菩萨众 分三 戊一、略列 分二 己一、出家菩萨(此界当机众) 分四 庚一、净密不二 
    经又有普贤菩萨、
解「又有普贤菩萨」。菩萨乃梵语之略存。具足应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摩诃」译为大,「菩提」译为道,「质帝」译为心,「萨埵」译为众生或有情。合之则应为大道心众生。简称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同佛所证之谓觉。无明未尽之谓情。又觉是所求佛道,有情是所化众生,利生为急,广度群生同登大觉,故谓觉有情。菩萨二字则是最略者也。
云何为大道心众生?以具四种大故。四种者,《清凉疏》谓:「一者愿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时大,经三无数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此亦含摄《法华》之六大:(一)信大法;(二)解大义;(三)发大心;(四)趋大果;(五)修大行;(六)证大道。以具上述诸「大」故,名为大道心众生。
「普贤」亦名遍吉,《清凉疏》谓普贤有三:(一)位前(但发普贤心);(二)位中(等觉菩萨);(三)位后普贤(得果不舍因行,谓成佛仍不舍因地之行)。疏谓普贤之义为「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地曰贤」。此即位后之普贤,是为如来之化现也。至于《会疏》云:「体遍法界,故曰普。位邻极圣,故曰贤。」是为位中普贤,乃等觉菩萨也。《会疏》又云:「能导御一切,发十大愿王。愿西方往生,特翼赞弥陀,故于此经是为上首。」又《探玄记》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大日经疏一》曰:「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普贤、文殊乃释迦如来之二胁士,侍佛左右,乃释尊会中上首,在华严会上,亦是上首。又普贤菩萨为一切诸佛之长子。《四十华严经四十颂》曰:「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可见普贤正是如来法身之所流现,化作等觉大士,襄赞释尊,演唱圣教。若据密教,普贤即是密教初祖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即是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又金刚智之《五秘萨诀》曰:「金刚萨埵者,即是普贤大菩萨异名也。亦名一切如来长子,亦名大阿阇黎。」本经《德遵普贤第二品》中,复有「为教菩萨,作阿阇黎」之文。今此经中,普贤大士,列最上首,正显密净不二,故先师夏老云:「净土即是密教显说。」(藏密红教祖师莲花生大士,即阿弥陀佛之化身佛,故红教尊崇弥陀,劝生极乐,远盛于其它教派。密净不二之旨,于本解中,暂不详论。)
庚二、禅净不二 
    经文殊师利菩萨、
解「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亦云曼殊室利。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亦云妙德。是诸佛之师。《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如《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妙吉祥。」又「妙德」者,《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言妙德。以了了见于佛性故。德无不圆,果无不尽,称妙德也。」《会疏》曰:「具三德秘藏,神化不思议,故名妙德。」妙吉祥者,《圆中钞》曰:「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惑业苦三,有少分在,皆未吉祥。位居究竟,三德圆彰,故又号妙吉祥也。」文殊于菩萨众中,智慧第一。本为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常喜国成佛,号宝积如来。未来成佛,号普见如来,故知文殊大士乃过现未三世成佛者。今示现会中,大智独尊。表此法门,惟大智方能信入。又妙德者,了了见佛性故,今邻普贤位列上首,正表禅净不二之旨。
庚三、当来承传 
经弥勒菩萨,
解「弥勒菩萨」。弥勒,此云慈氏,菩萨之姓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具足则为慈无能胜。《弥陀疏钞》云:「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愿同此号,即得慈心三昧。又昔为婆罗门,号一切智,于八千岁,修习慈行。又弗沙佛时,与释迦如来同发菩提心,常习慈定。又《思益经》云:『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华经》云:『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是则慈隆即世,悲臻后劫,至极之慈,超出凡小,故无能胜。」大士位居补处,现在兜率内院。四千年后(指兜率天之四千年,相当于地球上之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下生此界成佛,福德殊胜。三会龙华,度生无量。
本经以上三大士为菩萨众中上首,盖因三大士净土缘深,正好影响海会大众,同归净土。《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于逝多林中,发十大愿王。继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又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又《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如是两大士,发殊胜大愿,求生极乐,可劝一切菩萨,皆仰信文殊之大智,入普贤之大行,普导众生,同归极乐。是故此经,列为上首。次列弥勒者,《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弥勒问佛:「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可见弥勒大士正是襄赞释尊同宏净宗妙法也。又本经中第卅二品下弥勒当机。第四十六品,佛咐嘱弥勒大士曰:「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咐嘱汝等作大守护……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弥勒承佛咐嘱,宏持是经,是故大士,不但当来龙华会上,必说此经。直是尽未来际,亦必常说不绝。
庚四、辗转弘护 
  经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解「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贤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在此大劫中,有千佛出世,故名贤劫。《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时有大劫,名曰贤善。……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据《佛祖统记》,此劫中,第一佛名拘留孙佛,次为拘那含牟尼佛,三为迦叶佛,四即为今之释迦牟尼佛,此后有弥勒等九百九十六佛相继出世。今此会中,弥勒与其它贤劫中成佛之九百九十五大士皆来集会,听佛说法,故知贤劫中未来一切诸佛,皆必同宣此经。(另说,贤劫共一千零五佛,弥勒以下一千零一人,未成佛。非所常见,故不详录。)
以上第一品,以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为本经证信。经中大比丘众万二千人,超越余经,同于《法华》。又普贤最为上首,同于《华严经》。亦表本经之同于上之圆教二经也。
◎ 德遵普贤第二
解第二品是上品圣众之补充。本品之首,于菩萨众中,拈出上首之贤护等十六正士。品末复标余之三众及诸天大众。以补足上品中六成就中之众成就。尤应着眼,本品名《德遵普贤》,盖表与会之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实亦无量,而其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则为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是为本品之纲。
己二、在家菩萨(他方影响众) 
  经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
解「正士」者,《度世经》曰:开士、大士、圣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萨之异称。又《甄解》云:「『正』谓正道,『士』谓士夫。在家之称。此等大士,外现凡形,内深达正道故,居家名为正士。」又《会疏》曰:「十六正士者,《文殊师利严净经》言:『菩萨八万四千及十六正士』。则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萨。『正』谓正道,『士』谓居士。此等大士,虽葆光和尘,久出于邪道,深达于正法,故云正士也。」准上可知,正士者,即在家菩萨。又十六者,密宗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出生义》云:「厥有河沙尘海数量,举十六位焉;亦尘沙之数不出于此矣。」
「贤护」等十六正士,常见经论。《胜思惟梵天经》及《思益经》,列十六名。《智度论》标十六,但仅列六名。论曰:「善守(即贤护)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下列五名,兹不俱引。《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曰:「王舍大城有优婆塞,名曰贤护,为众上首。」又《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佛说贤护长者众乐事:「其受于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况复人间。」又《名义集》曰:「颰陀婆罗,翻为贤护。自护贤德,复护众生故。或云贤首,以位居等觉,为众贤之首故。」可见贤护正士,乃示生于王舍城,位登等觉之在家菩萨。若按今经别意,据《般舟三昧经》此跋陀和(即贤护)菩萨,是念佛三昧发起人,亲见弥陀。今故来此胜会,助显念佛三昧无上法门。
「善思惟菩萨」,唐译为善思惟义菩萨,魏译为善思议菩萨。按《四童子经现生品》善思惟等正士,是他方世界来此示现之在家菩萨。经云:「东方去此佛剎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宝鸣。佛名狮子鸣声如来。有一菩萨名善思议(即善思惟)应托来到此土,化生阿阇世王宫内。南方去此五百亿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宝积善现如来,有一菩萨名寂静转(即慧辩才),于此舍卫城内,生大居士似师子家。西方去此过八亿百千佛剎,乐音如来所,有一菩萨名无攀缘(即观无住)。于此波罗奈国,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万四百千亿佛土,住菩提分转如来所,有一菩萨名开敷神德(即神通华),生此毘耶离城大将师子家。此四童子与无量大众,共来娑罗双树所,恭敬供养。」又此下光英菩萨等四正士,如《佛名经第七》说光英、慧上(即智上)、寂根、愿慧四菩萨,从四方佛土,来集此界之相。又《文殊师利严净经》亦说此四正士,从四方来,同上所说。又《月灯三昧经第三》说:「香象菩萨从东方阿閦佛,与那由多菩萨,共来问讯释迦牟尼佛。」以上贤护至香象共为十正士。其余六人如《甄解》云:「其余智幢(即宝幢)、宝英、中住、制行、解脱等,虽未见经证,准前思之,必应是他方来大士也。」按《甄解》所注是《魏译》。《魏译》仅列十五正士之名。其中缺慧辩才菩萨。此菩萨见于《唐译》。《甄解》以为信慧即慧辩才,今经开为两人,始合十六之数。故知信慧菩萨亦应如宝幢等正士,亦是他方来者。《甄解》于此,更有阐明。文曰:「初列贤护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发心为本。次列他方来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为出世大事故,共来精进求此法。」此议甚得经旨。盖在家修行,最宜持名念佛也。十方大士悉来听法,表此法殊胜,实为大事因缘故。
又「贤护」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正是贤护之义。又「善思惟」,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并表法藏因地五劫思惟,结得大愿之胜因。「慧辩才」,表明信佛慧,辩才无碍,即经中「演慈辩,授法眼」,「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之义。「观无住」,(见《唐译》。《魏译》作空无)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说空无相无愿之法。「神通华」表从神通力,集万行之德华,以自庄严,具足方便,成就众生。如经云:「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光英」,表光明英发,又经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光中极尊,是光英义。「宝幢」,(见《唐译》。《魏译》作智幢)表智慧殊胜犹如宝幢。「智上」,(见《唐译》。《魏译》作慧上)表经中「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如是无上妙智,超出一切,故名智上。「寂根」,《会疏》云:「寂灭境智,诸根清净,故名寂根。」《甄解》云:「境智寂灭,根本严净,云寂根。」今据本经中《真实功德品》云:「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正表寂为根本,照用无穷。照而常寂,故表寿命无量。「信慧」,《会疏》云:「信心智慧,永断疑网。」《甄解》云:「明信佛智,无上智慧。」又本经中「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此净土宗,是难信法,若能信入,皆因宿具慧根。「愿慧」表阿弥陀大愿之王,智慧广大,又可与信慧正士合参,正表净土以信愿持名为宗。「香象」菩萨乃东方阿閦佛国菩萨,曾于维摩会上,作同闻众。香象身出香风,此菩萨身香亦如之。香象力大,表弥陀愿力无边。「宝英」表弥陀愿海,乃无量功德妙宝之所庄严,能令凡夫,无功德者径登不退,证入涅盘。是乃宝中之英,故曰宝英。「中住」,安住中道,不落二边,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净念相继,即念离念,是中住义。「制行」表严持净戒,制恶行善。又念佛即是持戒,是制行义。「解脱」,表灭除结缚,故名解脱。如经云:「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又「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而为上首」,表以上十六正士为会中无量无边、一时来集之在家菩萨中之上首。据《会疏》及《甄解》义:(一)普贤、文殊正是释迦会中上首。故举两大士总摄会中一切菩萨。(二)弥勒是当来贤劫成佛诸菩萨之上首。(三)贤护等十六正士是会中居家菩萨之上首。此说稳妥,故不采净影之说。彼将文殊、普贤亦并于贤劫成佛之菩萨中也。
戊二、广叹 分四 己一、普赞实德 分四 庚一、德遵普贤 
经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解本品从「咸共遵修……」至品末之「不可思议」,皆是赞叹普贤大士暨会中一切菩萨之德。
    「大士」者即菩萨,即大道心有情。士谓士夫。大者,即前释大道心之大,兹不赘。本经会中,以普贤菩萨为一切菩萨之上首,余文殊、弥勒、贤护等出家在家菩萨,暨十方来会无量无边之诸大菩萨,皆悉遵行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乃华严长子,其至德即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谓大士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珐輪。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如上十愿,愿愿皆曰:「我此大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行愿品》复云:「若人诵此愿者。……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又其中第十愿「普皆回向」显「普」。从初礼敬乃至第九愿「恒顺众生」显「贤」。故知十种大愿,显「普贤」义。「贤」则竖穷三际,「普」则圆摄无余。《清凉疏》云:「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正显经中普贤,即位后普贤,亦即善导大师所谓,从果向因之相。又普贤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是即普贤自言,我既往生极乐国已,成就所发之十种大愿。乃以殊胜行愿功德,皆悉回向众生,同生极乐。普皆回向,乃成「普」义。弥陀四十八愿,摄一切众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普贤十大愿王,正是弥陀大愿之第三十五愿之广演。愿曰:「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宏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此愿留在第二卷中详释)。由是可见,会中圣众,多是曾生极乐,披宏誓铠,游化十方,助佛宏化。如是辗转教化,辗转度脱,是故经中,无量无边一切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
庚二、行愿功德 
  经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解「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上两句初赞诸大士之实德。「无量」者,其多其大,无法称量,名曰无量。《摄大乘论释》云:「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行谓六度四摄等大行。愿谓四宏誓与十大愿等胜愿。愿以导行,行以满愿,行如足,愿如目,互相依持。「具足」谓圆满无余。《行愿品》云:「闻此愿王,读、诵、书写……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此正显从果向因,以弥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成就无量超出十地诸圣之行愿。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无尽功德。《仁王经疏》云:「施物名功,归己曰德。」《净影疏》曰:「功谓功能,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体名法。」「法」者,梵云达磨。通于一切,无论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是事物者、是道理者,皆称为法。《唯识论》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指众生)解。例如「无常」,使人生起无常之解。持谓住持,不舍自相。一切诸法,各有其相。
「安住一切」者,《会疏》云:「安住者,不动义。德成不退,故曰安住。无德不具,故云一切。」前引《行愿品》中,「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者,即是一念中圆成行愿,故能安住于如来一切佛果功德之法。
庚三、游行方便 
  经游步十方,行权方便,
解「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此二句初赞大士之权德。游步,是游行与游化之义。十方者,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是为八方,更合上下二方,名为十方。盖表空间之一切处所。「游步十方」表大士神通游戏,自在游行,化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行权方便」者,权,对实而说。具权宜与权变之义,俗谓通权达变。权亦即「方便」之异名。《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浅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按佛教义,则如《大集经》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又如《法华玄赞》云:「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
又《净影疏》云:「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综上经论,故知以善巧稳便之法,妙契众生根机,导向究竟之果觉,名为行权或行方便。
庚四、究竟圆满 
  经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解「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释为「解契宗源」。《净影疏》云:「证会为入。」可见入者,为契会证入之义。亦即《法华》中「入佛知见」中之入字也。「佛法藏」者,《嘉祥疏》云:「名理为藏。」盖谓佛法藏为法性之理体。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名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是故「入佛法藏」即《法华》中「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之义。又《甄解》据从果向因义,释云:「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甄解》之说,显会中诸菩萨皆是大权示现,从果向因,已入如来一乘果海,但不舍因行,故来会赞助释尊也。
「究竟」者,至极之义。「彼岸」者,《智度论》云:「波罗,秦言彼岸。」又云:「以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又《涅盘经》云:「彼岸者,喻如来也。」是以净影师释「究竟涅盘」曰:「彰果毕竟,涅盘彼岸,到名究竟。」(疏谓彰明已得至极之觉果,到达涅盘彼岸,名为究竟。)按《甄解》意,则为证入佛之一乘大功德宝海,契佛所得涅盘。(以上两说同旨。)是诸大士,圆证果德已,从果向因,遵普贤德,普现十方。来法会中,同宏净法。
彭际清居士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义中,全摄净土法门。菩萨一切所行,不离方便。以方便故,取于净土,得常见佛。以见佛故,闻法修行,入佛法藏,圆满觉心,究竟彼岸。若无方便,无量行门,终不成就。如《大般若经》云:『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余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当知欲不离佛,须以念佛为因。如《华严》十地,始终不离念佛。」按彭氏之说,菩萨度生,须有方便。最胜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国,见佛闻法,终不离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论,深得经旨。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愿」者,誓愿也。《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悕者,念也,愿也,故悕求同希求。)又「世界」者,世指时间,界指空间。《首楞严经》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等正觉」见《唐译》,是为新译。《魏译》为等觉,是为旧译。等觉有二义:(一)等觉是菩萨之极位,将得妙觉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谓之等觉。昙鸾大师曰:「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比下名觉,故名等觉。」(二)等觉即佛果。《往生论注》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为等觉。」又《智度论》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会疏》云:「等觉有二义。一、如来名等觉。二、一生补处位。」于是注经家于此经文,亦有两说。一谓,是住等觉位菩萨,于十方示现八相成道。一谓,此乃果佛,从果向因,示现八相,乃成佛后之力用。总之,大觉妙用,不可思议,似不必于此二者强执一说,不妨并存。盖因菩萨众多,境界不一也。
己二、殊胜权德 分八 庚一、下生 
经舍兜率,
解上段末二句「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再赞大士之实德。今文及下文两段,则再赞菩萨普于十方示现八相成道之殊胜权德。
「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表八相成道。但其位不一,凡有五等。《甄解》曰:「(一)如《华严贤首品》及《起信论》。于十信满位,示现八相。《占察经》说四种作佛中,第一信满作佛当之。(二)如《大集经》中,灌顶住菩萨(十住满位)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占察经》第二,解满作佛当之。(三)《仁王经菩萨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经》第三,证满作佛当之。(四)《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明究竟地(一生补处)八相示现。《占察经》第四,一切功德行满成佛当之。(五)《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后得智,出生八相示现也。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现。第五,佛后业用也。斯经所明,若依诸师,多是第四(补处)作佛。若依今宗,此中无所属,以弥陀巧方便回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议。若强论之,或应在第五(佛后)之中焉。」由上可见,示现八相成道之人,阶位有五,一般只知补处成佛所现。《甄解》则偏重为佛后。诸说不妨并存,五位不妨齐有。盖十方来会之菩萨无量无边,其阶位于平等中,亦不碍于差别也。
又「八相成道」指本师释迦与一切诸佛示现成道之通途。但诸经论因开合不同,所说亦异。或说七相,乃至九相、十相。今说八相者,乃从经论之多数也。再者八相之中,内容亦不尽同。《大乘起信论》谓八相为:「(一)从兜率天下,(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珐輪,(八)入涅盘。」但《四教仪》则为:「(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珐輪,(八)入涅盘。」两相对照,便知《四教仪》是开《起信论》之「成道」为「降魔」与「成道」,合《起信论》之「入胎」与「住胎」于「托胎」。可见两者,只是开合不同,内容无别。
《嘉祥疏》依《四教仪》判《魏译》之八相,甚合于今此会集本。故仍依之。经中「舍兜率」是第一相。「降王宫」是第二与第三两相。「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是第四相。「降伏魔怨」是第五相。「成最正觉」是第六相。「请转珐輪,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及以下诸句,是第七相。下段文中之「于此中下,而现灭度」是第八相。
「舍兜率」即第一相从兜率天降生也。「兜率」或「兜术」、「睹史多」本是一名,译音有异。其义为妙足、知足、喜足等。乃欲界中第四天。内院现为弥勒大士之净土。外院则为天众欲乐之处。《普曜经说法门品》云:「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佛地论第五》云:「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后身菩萨即一生补处菩萨。此世界过现未三世之补处大士,皆从此天降生。
庚二、托胎 庚三、出生  
  经降王宫,
解「降王宫」降生于王宫,是中含摄第二相之托胎,与第三相之出生。本师释尊之托胎,如《因果经》云:「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至于出生,则如《涅盘经》云:「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周行者,乃指四维上下之十方。《净影疏》曰:「于十方各行七步,示现丈夫奋迅之力,于十方独出无畏。」又《魏译》曰:「从右胁生。」《释迦谱》亦云:「菩萨渐渐从右胁出。」
庚四、出家 
  经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解「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此表「出家」之第四相。《魏译》甚详,文曰:「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缨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着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普曜经》云:「尔时太子日服一麻一麦。六年之中结跏趺坐。」修习艰难勤苦之行。
「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上二句,出自《唐译》。深显《法华》玄旨。《法华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两经合参,信知本师,作八相成道之种种示现,只为随顺世间众生之根机,行权方便,普皆度脱而已。实则释尊久已成佛。
庚五、降魔 
  经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解「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此二句亦自《唐译》。是第五相之降魔。魔者,梵语魔罗之略称。此翻障碍,能为修道作障碍故。又翻杀者,害人善故。又常行放逸,断慧命故。又翻恶者,多爱欲故。魔类有四:净影曰:「一烦恼魔,谓贪嗔等,能害善法。二阴魔,谓五阴身,共相摧灭。三者死魔,能坏命根。四者天魔,好坏他善。」今经所降伏者指天魔。如《婆沙论》云:「(节录)菩萨昔居菩提树下,初夜魔女来相媚乱。……中夜魔军总来逼恼。……须臾觉察即入慈定,令魔兵众摧败堕落。」又《西域记》云:「集诸神众,齐整魔军。治兵振旅,将胁菩萨。……菩萨于是入大慈定。凡厥兵仗,变为莲花,魔军怖骇,奔驰退散。」以上均表菩萨定力。又《智度论》云:「菩萨智慧力故,大破魔军。」则显菩萨慧力。是故经云:「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怨指怨家。
庚六、成道 
  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解「得微妙法,成最正觉。」此二句是第六相成道之义。「微妙」者,《维摩经》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菩提者,佛之知见,亦即实际理体,当人自性。经云:「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云微妙难知,与「微妙是菩提」也。又《净影疏》曰:「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觉。」理指实际理体,故亦同于上经。又《长阿含经》曰:「如来大智,微妙独尊。」综上而言,「得微妙法」者,即契世尊之佛智,入实相之妙理,证正真之菩提。故成正觉。正觉者,如来之实智。故成佛曰成正觉。「最正觉」者,崇显佛觉之无上圆满究竟。如《释迦谱》曰:「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会疏》曰:「觉之中为最极,故云成最正觉」。成最正觉即究竟成佛。
庚七、转珐輪 分二 辛一、总相(师资道合) 分二 壬一、请法(能感) 
  经天人归仰,请转珐輪。
解「天人归仰,请转珐輪」暨以下诸句,为第七相。天人者,天道中人。归者归敬,仰者钦仰。《智度论》云:「今是释迦文佛得道后,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着世法,无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盘乐。』是时诸菩萨及释提桓因、梵天王诸天,合掌敬礼,请佛为诸众生初转珐輪。佛时默然受请。到波罗奈鹿林中转珐輪。」又《法华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珐輪。」「珐輪」者,指佛之教法,演说佛之教法,称为转珐輪。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故以譬喻佛之教法,亦流转一切众生界,破除诸烦恼。《法华文句》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珐輪。」嘉祥师云:「自我至彼,故称为转。」又《探玄记》解珐輪曰:「法是轨持义。通有四义:谓教、理、行、果。轮是所成。义亦有四:(一)圆满之义,以离缺减故。(二)是具德义,以毂辐辋等,悉皆俱故。(三)有用义。谓摧辗惑障故。(四)转动之义,谓从此向彼,即从佛至众生;亦从彼向此,即从众生至佛果。」
壬二、说法(所应) 
  经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解「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从此句下,直至「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以前,亦皆是第七转珐輪之相。「法音」者,广指如来教法,不局限于言语音声,盖世尊说法,乃尘说,剎说,炽然说,无间说,说时说,默时亦说。不但有情说,无情亦说。故不宜以法音限于世尊之言教也。「世间」者,罗什大师曰:「世间者,三界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世尊受请后,广演一代大小权实偏圆诸法,觉醒三界一切众生,故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此是转珐輪之总相。
辛二、别相(悲智双运) 分二 壬一、普贤胜行 分三 癸一、破迷启悟 
  经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解「破烦恼城」。(见《唐译》)。烦恼者,贪嗔痴等,烦心恼身,故名烦恼。又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十种,称为十烦恼。天台宗以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称为三烦恼。《智度论》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城者,城堡也。佛演妙法,摧破众生身心中烦恼之堡垒,故曰:「破烦恼城」。
「坏诸欲堑」。《净影疏》曰:「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教断令坏。」《甄解》曰:「『坏诸欲堑』者,舍欲心。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说以为堑。《字苑》云:『堑,绕城长水坑也。』佛法剑,截欲堑,令散坏也。」
「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合赞》曰:「见爱烦恼,譬如垢污,空慧能除,亦如洗濯。除邪显正,故曰显明。以护法城,故曰清白;超诸毁谤,故曰清白。」文中之「法城」,指智断之果。如《合赞》曰:「智断之果,谓之法城。」《嘉祥疏》曰:「遣除迷垢,故云洗濯」,「无相之解,是无漏明,故云清白。」又《甄解》曰:「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是澍雨德。雨有能洗物垢污,能显清白体之德。如来珐輪洗濯尘劳垢污,开显本有净体也。」以上《嘉祥》《甄解》两疏中,清白之解,优于《合赞》。综上诸解,故知「清白」者,智断之果也,无漏之明也,本有净体也。若融通禅门,则「洗濯垢污」,即「迥脱根尘」。「显明清白」是「灵光独耀」。会归净宗,则「都摄六根」是「洗濯垢污」。「净念相继」,「自得心开」,是「显明清白」。盖「一声佛号一声心」,念佛即是始觉合本也。
癸二、悲智疗苦 分三 子一、调宣 
经调众生,宣妙理,
解「调众生,宣妙理。」调者,和也。众生者,一切有情也。宣者,示也。妙理者,实相之理体,亦即《法华》「佛之知见」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乃「宣妙理」也。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乃「调众生」也。调和琴弦,以发正音,调和众生,令契中道。净土法门,是佛知见。持名念佛,即从容中道。
子二、示福 
经贮功德,示福田。
解「贮功德,示福田。」「贮」者,积也。「福田」者,夫世间种稻之田,称为稻田,以之为喻,为众生植福之所,称为福田。《净影疏》曰:「贮积多德,名贮功德。现受物供,故名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甄解》曰:「福田者,供养如来,所施虽少,获福宏多。犹如良田,所种虽少,收实甚多(《菩萨本行经》)。所以佛为福田,贮无上功德故也。」以上诸释,皆与今经相契。又《俱舍论》有四福田:(一)趣田,畜生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是为广义之福田。
子三、救苦 
经以诸法药,救疗三苦。
解「以诸法药,救疗三苦」。诸佛度生,应病与药。药喻如来妙法,病喻众生疾苦。如《涅盘》曰:「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三苦者:(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云三苦。」《甄解》谓「祥释为稳」(指嘉祥师之释更为稳妥)。盖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净宗之旨。《甄解》释经文曰:「如来大医王,能知其病,应病与药,治三有之苦。病有众多,法药亦多,故云诸法药。」
癸三、授记佛护 分四 子一、授记 
经升灌顶阶,授菩提记。
解「升灌顶阶」。(见《唐译》)。「阶」者,位也。「灌顶」者,印度古代国王即位时,取四海水,灌于王顶。密教同之,有灌顶法。灌顶有多种,简言之,则为二种:(一)结缘灌顶。行人乞法,为结佛缘,引入灌顶坛,授以本尊之印与真言,此后行人即可依教随分修习,是为结缘灌顶。(二)受职灌顶。于如法积行之士,传受秘法,而作灌顶。得灌顶已,堪受师位,于密法中作阿阇黎,是为受职(或传教)灌顶。上乃粗分。若详论之,则在上述二者之间,尚有常行之四种灌顶:(一)瓶灌,得修习生起次第之自在。(二)密灌,得修气脉明点之自在。(三)慧灌,得具菩提心诀之修持自在。(四)大手印灌,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密教重传承,未经灌顶,不得擅自修习,经轨亦不得擅阅。
又灌顶复有初位与后位之别。初位者,如《大日经疏十五》曰:「(下文略有删节)譬如世间剎利之种,欲绍嗣其位,令王种不断故,为其嫡子而作灌顶。取四大海水,以四宝瓶盛之……。水令流注太子之顶。灌此水已,大声三唱:『汝等当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后,所有教敕皆当奉行……。』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知此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如来法王之位。」以上就行人初位而释。至于后位,则如《秘藏记》曰:「菩萨初地乃至等觉,究竟迁佛果时,诸佛以大悲水灌顶,即自行圆满,得证佛果,是顶义也。」又《秘藏记钞七》曰:「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顶义。诸佛护念,令至佛顶住,皆名灌顶也。」今经云「升灌顶阶」,对与会大士而言,乃指后位。若指教导众生,则受灌者是初位。
「授菩提记」(见《唐译》)「授」者,付与之义。「记」者,记识之义,亦即悬记之记。佛对发大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定作佛之记,称为授记。憬兴云:「圣说当果(指当来之果),令识因利(指因地之利),故云授记。」盖言佛为预说当来成佛之果,令行人识其当下自因之利。令知现在菩提之因,定得成佛之果,故云授记。经中「授菩提记」表与会大士均蒙授记,定当作佛。复指是诸大士广为众生授记作佛。
子二、示教 
经为教菩萨,作阿闍黎,
解「为教菩萨,作阿阇黎。」(见《唐译》)。阿阇黎译为教授,又译轨范师,乃轨范正行,为僧师范者之尊称。通指教授善法之师。今经承「升灌顶阶」而言,乃专指真言阿阇黎,又称金刚阿阇黎,乃绍承金刚萨埵祖位,作传法灌顶者之称号。
子三、相应 
经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
解「常习相应无边诸行」。「相应」者契合之义。如三密相应与境智相应等。密宗以三密相应之旨为主,为令众生身口意三业顿契如来三密,故即身成佛。故密宗亦称相应宗。此四句与前「升灌顶阶」二句,深表密净不二之旨,表会中诸大士,为宏密乘,乃教导诸菩萨,成为金刚阿阇黎,故本身恒常修习无量无边相应之行。
「成熟菩萨无边善根」。「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出生余善,故谓之根。
子四、佛护 
经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解「无量诸佛咸共护念」。「护念」者,保护忆念也。《会疏》曰:「护谓覆护,念谓记念。」《净影疏》曰:「护使离恶,念令增善。」故知此两句综赞会中诸大士,遵修普贤之德,使余菩萨无边善根皆得成熟,故无量诸佛悉皆护念。
壬二、文殊智德 分二 癸一、示相无得 分三 子一、示 
经诸佛剎中,皆能示现。
解上一段文,续演转珐輪之第七相。本品名为德遵普贤,正表经中普贤位列上首之义。盖本经为圆教,从果起因,故先普贤,而次文殊。普贤表行,文殊表智。无智则不能起行,故复当标显文殊,如《无量寿经起信论》曰:「不度文殊智海,难入普贤行门。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顿圆,平等正性,凡圣共有,一际无差。以不了故,所有愿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以无边功德,不外自心。随顺真如,修一切法,则能具足无边功德。」是故从「诸佛剎中,皆能示现」以下,标显文殊智德。例如「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等,俱表从文殊妙智,圆满普贤胜行。
「诸佛剎中」,以下共八句,显会中菩萨智德。文中「诸佛剎中,皆能示现」(见《唐译》),表诸大士普门示现之德,不但于此国土示现八相,亦于十方世界普现八相。
子二、喻 
  经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
解「幻师」,譬喻也。《智度论》曰:「西方有幻术人,一切皆能化现,宫殿城郭廊宇。结巾为兔,竖带为蛇,种种变现等。」故今借术者之幻化,以喻大士之普门示现。故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下曰:「于彼相中,实无可得。」(见《唐译》),因实知是幻,故于幻不迷。如《宝积经》中,学幻天子说偈赞佛曰:「如幻师作幻,自于幻不迷;以知幻虚故,佛观世亦然。」亦正如《圆觉经》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故于幻相,无着无得。文中盛赞大士之权实二德。「皆能示现」是权德,「实无可得」是实德。
子三、合 
经此诸菩萨,亦复如是。
解会中诸大士,皆圆具此权实二德,故云:「彼诸菩萨,亦复如是。」
癸二、超情离见 分七 子一、通达性相 
经通诸法性。达众生相。
解「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法性」,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盘、实际等。「性」者,体也。一切法之自体,名为法性。如《起信论义记》曰:「法性者,明此真体普遍义。……通与一切法为性。」又《唯识述记》曰:「性者,体也。一切法体,故名法性。」又《大乘义章一》曰:「法之体性,故云法性。」故知法性乃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无情数,其性无有改变,故名法性。又法性即是真如。亦即实相。《嘉祥法华疏五》曰:「法性即是实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又《止观一》曰:「法性名为实相。尚非二乘境界,何况凡夫。」华严宗谓真如有不变与随缘二义。以随缘义,变造一切诸法,故称真如为法性;又以不变故,虽随缘变造染净、有情与无情种种万法,而真如不改不变。例如水变为波,而不变失水之性。法性真如,纯善无染,唯以缘有染净,而所变之法有染净之别。又《会疏》曰:「菩萨有二种智,能为一切修行本。何者为二:一谓如理智,能照诸法本性。不一不异,不生不灭,是名通诸法性。二谓如量智,能照众生殊相,迷悟凡圣各异,是名达众生相」。故「通诸法性」是根本智,「达众生相」是差别智。
子二、供佛度生 
经供养诸佛。开导群生。
解「供养诸佛」。供养有二:一财供养,供养香花饮食等财物。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又分三种:(一)利供养,奉香华饮食等也;(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甄解》曰:「能游无量佛土,兴供养云,故云供养诸佛。」
「开导群生」。如《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众生。」是名「开导群生」。
子三、无住生心 
  经化现其身,犹如电光。
  解「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唯识论十》云:「神力难思,故能化现」。诸大士为度众生,化作种种身形。行动之速,似闪电光。菩萨能于一念之顷,普至十方国土,上供下度。平等普照,亦无优劣亲疏、物我彼此之分。《会疏》曰:「电光有四义:一速疾义,二破闇义,三不住义,四无分别义。菩萨一念一时,普至十方世界,上供养诸佛,下利益众生。无有出入前后相,如电速疾。菩萨能照诸佛会。能破众生闇,如电破闇。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剎,无有住处,无有朕迹,如电激空中,无所从来,去无定迹。菩萨平等,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如电光照物,无彼此先后分别。」(上云菩萨一念,普至十方。故其神速,超过光速无量亿倍。)
子四、离见解缚 
  经裂魔见网,解诸缠缚。
  解「裂魔见网」。「裂」者,破也。「魔」者,《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见」者,指思虑、推求、决定等,包括正邪。《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又《大乘义章五》曰:「推求说之为见。」此上是广义,凡有思虑、计较、分别、推求等等,悉名为见。又《止观十》曰:「作决定解,名之为见」,此义较狭。唯指具决定性之知解。见有邪正、有无、断常等见,皆是邪见。「魔见网」者,邪见参差交络,令人难于脱离,譬如罗网,故云邪见网。《华严经》曰:「我慢溉灌,见网增长。」又《智度论十一》曰:「是人邪见网,烦恼破正智。」魔见网,即邪见网。《智度论八》曰:「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可见起心动念皆堕魔网,惟有净念相继,无念而念,方得出离也。
「解诸缠缚」。「缠」者,绕也。「缚」者,捆也,系也。依憬兴师意,「缠缚者即八缠三缚」(余诸家多谓十缠四缚。今取憬兴说)。八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恶作。(六)睡眠。(七)掉举。(八)惛沈。三缚者,贪瞋痴也。《净影疏》曰:「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缠缚。菩萨教人断离,名解。」上二句,表会中诸菩萨以「通诸法性,达众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别智,故能为众生破魔见网,令离邪业。能为有情解诸缠缚,令离烦恼。
子五、远超二乘 
经远超声闻辟支佛地。
解「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见《唐译》)。此二句重叹会中大士之实德。所觉殊胜,远超声闻与辟支佛之地。「声闻」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闻佛之教,悟四谛法之理,断见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于涅盘者。《净影疏》曰:「如来所说言教名声。餐(义同闻)声悟解,故曰声闻。」「辟支佛」者,辟支为梵语,此翻为因缘,佛者觉义。故旧译辟支佛为缘觉,新译为独觉。据《大乘义章》云:缘觉有二解:一观十二因缘,断惑证真,从缘得觉,故名缘觉。二因见风动树等等外界事相之缘,而得觉悟,曰缘觉。天台一家更区分此二名曰:出有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为缘觉。出无佛世,观风吹树动、叶落花飞之外缘而成道者,为独觉。上之声闻、辟支佛二乘,均为佛弟子中之下根。今诸大士,远超于此。如《甄解》曰:「二乘虽得三空门,唯沈偏空。菩萨不然,能达幻网,得平等法;故虽住三空门,而不住无为,不住有为;故能行声闻,能行缘觉,而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又《大宝积经.善德天子会》说:以声闻法教化众生,故我是声闻。以辟支佛法化益众生,故我是辟支佛也。以大悲法教化众生,故我是菩萨。于一切法得解脱,一切无碍故。从所化众生,或以声闻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萨法化益;故我是声闻,我是缘觉,我是菩萨也。此明诸大士善巧方便,虽随机度生,示现二乘,而离声闻、辟支佛之相,故云「远超」。又文中「地」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乃位也,界也。
子六、契入三昧 
经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解「空、无相、无愿」者,《净影疏》曰:「众生及法,悉无自性,故名为空。乃至因缘,相亦不有,说为无相。此离所取,远离妄想能取之心。故曰无愿。」又《智度论》云:「无愿故不造生死之业,亦名无作。」又云:「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即无愿)。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盘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若入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门,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着,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盖谓空、无相、无愿喻如门。由此法门,契入诸法实相之涅盘城。若人从空门入,亦不见空相,便直入涅盘城。若得空相则不能入。若除空相,即可从无相门入。倘着于无相之相,即无相相,亦不能入。须除此无相相,便从无作(即无愿)门直入此城。故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子七、善立方便 
经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解「善立方便,显示三乘」。方者,方法。便者,便用。《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华玄赞》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为便。」《法华义疏》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大集经》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又《会疏》曰:「《维摩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施设名方便。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其德广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为,故言善立」。「三乘」者,乘者车也。《四教仪集注》曰:「乘以运载为义,运出三界,归于涅盘。」又喻如运载工具,使人乘之各到其果地。《法华》以羊、鹿、牛之三车,喻小中大三乘。小者,声闻乘。中者,缘觉乘。大者,菩萨乘。《法华譬喻品》曰:「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指一佛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法华文句》曰:「方便者,门也。……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依此释,则小乘为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又三乘为通于一乘,故亦名方便教。以上经论,正显「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之旨。(上第七相转珐輪竟。)
庚八、入涅槃 
经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解(「中下」据《魏译》碛砂藏本与高丽藏本)此是八相成道中之第八般涅盘相。涅盘旧译为「灭度」,新译为「圆寂」。「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涅盘经》曰:「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者,乃为涅盘。」又《贤首心经略疏》:「涅盘,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曰寂。」又《甄解》曰:「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上之经论,表法身大士专志佛果,不住灰灭;但为饶益中下二乘,善巧方便,而示现入灭之相。如《法华寿量品》曰:「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中略)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现灭度。」非灭现灭,故云「示现」。作此示现,为度中下之机故。若是上根,则见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离生灭,何有涅盘。是故隋智者大师读《法华药王品》,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己三、德用无方 分二 庚一、自利德 分二 辛一、定慧等持 
经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
解「三摩地」,梵语。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翻为定、正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等持等。《智度论》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又「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又「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又《法华玄赞》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天台曰:「若以空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出生乃至无量三昧。」今经于「而现灭度」下,继言「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表诸大士虽示涅盘之相,而实是不生不灭,平等常住之如如法身。是诸大士咸是德遵普贤,从果向因者也。又「陀罗尼」,梵语,此翻为持、总持、能持、能遮。《智度论》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又云:「菩萨得是一切三世无碍明等诸三昧。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阿僧祇陀罗尼。如是等和合,名为五百陀罗尼门。是为菩萨善法功德藏。」盖三昧,定也。定力发慧所得,说为陀罗尼。如《智度论》曰:「是三昧修行,习久后能成陀罗尼。」「是诸三昧,共诸法实相智慧,能生陀罗尼。」又「三昧但是心相应法也。陀罗尼亦是心相应,亦是心不相应。」陀罗尼是心不相应者,「如人得闻持陀罗尼,虽心瞋恚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盖《智度论》之义:三昧者,只在心相应时现前。如瓶坯未烧,虽有瓶相,不能盛水。陀罗尼如经火烧成后之瓶器,故能持菩萨无量功德。虽心不相应时(例如心生烦恼),亦常随人行,如影随身。又《智度论》曰:「陀罗尼世世常随菩萨,诸三昧不尔,或时易身则失。」故知陀罗尼一得永得,胜于三昧也。
「华严三昧」。乃佛华严三昧之异称。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达此理趣,蹑解而起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三昧。《净影疏》曰:「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华严》曰:「尔时普贤菩萨入广大三昧,名佛华严。」又《六十华严》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法界记》云:「言华严三昧者,解云,华者,菩萨万行也。何者?以华有生实(指果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虽复内外两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华也。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满,随用赞德,故称为严也。三昧者,理智无二,交彻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绝,故云三昧也。」《华严经》又云:「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又《合赞》曰:「法界唯心,名佛华严。以因行华,严果德相,令显著故。入此三昧,现见十方佛及佛土。」又《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因此三昧,庄严法身故。以上诸说皆明华严三昧之义。其中《合赞》所谓「法界唯心,名佛华严」,此表一真法界,唯是自心,于此了达,即华严三昧。如《嘉祥疏》云:「此三昧皆饰法身」,盖谓此三昧悉庄严法身,法身即本妙明心,即是自心。故知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复又会归此法界也。
「总持」,即陀罗尼。「具足」者,所具满足。盖云一切陀罗尼门无所不具也。陀罗尼有四种:(一)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于咒总持而不忘也。咒者,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有不测之神验,名为咒陀罗尼。义翻之名,有四:(1)明,(2)咒,(3)密语,(4)真言。《秘藏记》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四)忍陀罗尼。安住于法之实相,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
「百千三昧」。《会疏》曰:「百千三昧者。众生无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钝,于诸结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萨行百千种三昧,断其尘劳。譬如为诸贫人欲令大富,当备种种财物,一切备具,然后能济诸贫者。又如欲治诸病,当备种种众药,然后能治(以上取意)。」又《智度论》曰:「从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又如见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等,无量阿僧祇菩萨三昧。」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论中复云:「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陀罗尼。」陀罗尼即是总持,是故经云:「具足总持百千三昧。」
辛二、从体起用 分二 壬一、定睹诸佛 
经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
解「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住深禅定者,安住于深妙之禅定。《会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又《甄解》曰:「唐译云『一切种甚深禅定』。一切种者,谓一切种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故知深定,实是理定,非仅事定也。又《净影疏》曰:「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直以三昧法门力起,故须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现在无量诸佛,摄行宽广。」净影师之意为:悉睹诸佛是行门,起此行门,依深禅定。不待起心动念,直从三昧法门之力起行,故须住于甚深禅定。若依本经则定中见佛,正是弥陀第四十五定中供佛大愿。愿文曰:「十方佛剎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甄解》曰:「普等三昧,曰深定门。此三昧弥陀智愿之所成,甚深无涯底,故云深禅定。悉睹周遍,是其业用。」由愿文可见,会中诸菩萨皆蒙弥陀智愿之力,因得闻弥陀名号,皆得普等三昧等甚深禅定,故蒙愿力加持,定中供无量诸佛。既往供佛,必定见佛,故云「悉睹无量诸佛」也。又《般舟经》云:「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佛(释尊)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是以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故甚深禅定,悉睹诸佛,都消归念佛三昧也。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议,一乘愿海不可思议。
壬二、徧游佛土 
经于一念顷,徧游一切佛土。
解「于一念顷,徧游一切佛土」。「一念」,指极短促之时刻,但其时限,诸说不一,如《仁王般若经上》以「九十剎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又《往生论注上》以「百一生灭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为一念。」两者均以一念中具多剎那也。但《智度论》以「一弹指顷有六十念」,《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剎那兹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剎那」。两者均谓一念即一剎那。兹为简单易记,故从后者,以一念顷即一剎那。至于剎那一念之间,即能遍游诸佛国土者,此正弥陀之第十一愿:「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剎,周徧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上文已曰,此诸大士,「随时悟入华严三昧」,此三昧据果而言,亦名海印三昧。名为印者,以世间印章为喻。印上文字能同时顿现,而无前后之差;举体齐彰,亦无或隐之处。名为海者,犹如大海,同时影现种种差别之相。形象千差,水体无别。万相繁兴,而水湛然。宛然万相,宛然无相。时无先后,故延促同时,三世古今不离于当念,齐现水中,故广狭自在,十方世界不离于当处。《华严经》曰:「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又《甄解》曰:「一念之顷,周遍无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结归念佛三昧也。」此说甚妙,以念佛故,得生极乐,即可乘阿弥陀如来一乘愿海中第十一愿之加被力,而出现如是不可思议之神通妙用,于一念顷,遍游佛土,非二乘所能测。
庚二、利他德 分四 辛一、妙行显实 
  经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解「得佛辩才」。辩才者,善巧宣说法义之才能。此则《净影疏》所谓「言能辩了,语能才巧」也。又《嘉祥法华疏》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此则以能迅速应机方名辩才也。《会疏》曰:「言音开惑为辩,随机巧妙为才,无不皆出于圣智。」三疏之中,此说为上。又《净影疏》谓如来得四无碍智。如来由无碍之智,兴无碍之四辩:(一)义无碍辩。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二)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三)辞无碍辩。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故。(四)乐说无碍辩。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上表诸大士契于圣智,得无碍之辩才,善应根机,广宣妙辩,故曰:「得佛辩才」。《甄解》复进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不但此菩萨尔,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赞扬佛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而已。」
「住普贤行」。上文已言诸大士「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文云「住普贤行」,表诸大士咸安住于普贤大士之大行,各各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中,仅一普贤,如斯倡导。今经则无量无边,德如普贤之法身大士,咸来集会,同宏净宗。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见《唐译》。《魏译》文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净影疏》曰:「入谓解也。谓解众生种种言音,用之起说。」《会疏》引《密迹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言辞各异。计是一切皆归一义至真之惠。菩萨应殊(指各类众生)唱异言,说法开化。」《密迹经》复云:此菩萨能入种种言音,能说法开化。」又《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傍生鬼等,亦闻如来以随类音而说法。」由上众生无边,众生语言亦是多种。但法身大士悉能解了,随其本类言音,而为说法,应机随缘,普作饶益。恶趣众生,亦闻如来之随类音,而得闻法得度。此明会中诸大士,皆有如是智慧辩才与功德威力也。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化」者,即《法华经》之开佛知见。「显示」者,即示佛知见。际者,究竟边际也。「真实之际」者,佛之知见也。一部净土妙法,举体是佛之知见,处处是华严境界。故此经中,悉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咸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智度论》曰:「如、法性、实际,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甄解》云:「实相妙处尽理至极,云际也。」准上两说,则真实即实相之异名。真实之际者,乃实相妙理究竟至极者也,亦正是佛之知见也。《会疏》曰:「开显真实为显示,谓会十界归一乘克成菩提故。真实之际者,以一佛乘为法涯际故。」又《甄解》曰:「若依小乘,偏真为实际。若依渐教,以离二边为真实际。若依圣道实教,诸法实相为真实际。若依净土,光阐道教为权方便,誓愿一佛乘为真实际,一实真如海故。圣道守理而非唯理,净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无碍)。于众生所入,则虽有事理空有不同,而从诸佛咨嗟见之(指十方如来赞叹净宗),则唯此誓愿一佛乘、一实真如海为真实之际。」可见《会疏》与《甄解》均以此净宗一佛乘,为真实之际,亦即佛之知见也。今诸大士,为诸众生宣演十方诸佛同赞之誓愿一佛乘,故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若圆会宗下,如布袋和尚曰:「祇这心心心是佛……一切不如心真实。」故知真实之际即是自心。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即为「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但念佛法门,亦复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实之际。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又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又第三品中,如来「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第八品中,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此三真实,(一)真实之际,(二)真实之利,(三)真实之慧。实为一经之纲。将于下两品文中详论之。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净影疏》曰:「谓过分段、变易世间一切法也。」《合赞》云:「超过分段、变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断二德也。」《会疏》曰:「三界虚妄,皆不常住,总名世间。众生国土,臧否万差,是名诸所有法。菩萨深以大智慧,达性空无相,故云超过。」又《甄解》之说稍异于前,彼曰:「世间诸所有法者,有为可破坏,名世间。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有为诸法,言所有法也。菩萨能知一切三界虚妄,而行世间不舍,故云超过。」以上诸说皆是,但《甄解》弥契本经。
辛二、作不请友 
经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解「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义为,心常安住于出世无为之道。《净影疏》云:「谛谓安谛,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为,证无为,而不着无为,故云谛住。此菩萨心常住无住处涅盘,云心常住。」又《会疏》曰:「悲智相印,以为栖神之宅,故云谛住。」
「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万物指万法。自在者,通达无碍也。《法华经序品》云:「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又自在者,施为无壅,神通自在。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凡夫着有,二乘滞空,皆堕情执之中,咸是心随物转,故于万物不得自在。大士深达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故无缚系。宗门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进而物随心转,故能随意自在。如《净影疏》云:「由成胜通,于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大士神通自在,于一切万物心无拘束,随缘变化,饶益众生;纳须弥于芥子,转四海入毛端,随意利他,故云自在。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庶者,凡庶。类者,品类。又庶者众也,庶类指众生也。「不请之友」者,《会疏》云:「众生背觉,沉迷漂流。生盲无目,无希出心。菩萨愍之,无疲厌念。常为不请之友,随逐爱护。(中略)故《涅盘》偈曰:『世救要求然后得,如来不请而为归。』」又「不请之友」,见《维摩经》曰:「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肇公曰:「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趣婴儿。」净影曰:「(一)所化众生无机感圣,名为不请。菩萨强化为作因缘,名友安之。(二)所化众生虽有道机,无其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随机而为强化,名友安之。」
辛三、护佛种性 
经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解「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此有二解:(一)《净影疏》曰:「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为受持甚深法藏。(二)《甄解》曰:「即闻持三世一切如来法藏也。多闻归一闻,一闻即是闻其名号。」是以闻佛名号,为受持甚深法藏也,弥合净宗。
「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维护。「佛种性」者,有多说。《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又《净影疏》曰:「法界诸度,是佛种性。」两说正同,均以菩萨所行之六度万行,为佛种性。所谓「度」者,即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故以「度」为佛种性也。又《会疏》据诸经论,标举佛种性之四义,今但举其三:(一)众生所具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本来不变能生过恒沙功德,但为无明所蔽,虽有同无。菩萨为兴教化,开发彼本具之如来藏,名为绍隆佛种。(二)以菩提心为佛种。《华手经》曰:「譬如无牛,则无醍醐。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若有牛则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三)以称名为佛种。《宝云经》曰:「譬如种树,有其种子,离于腐败,具足生芽因缘。善男子:闻佛名者,得其种子,具足因缘,便得受记。」按经义云:种植种子,如不腐败,必能生根发芽,长成大树。闻佛名号,如得种子,信愿持名,即是具足因缘,必得受记作佛,故云持名为佛种。据《会疏》义,以菩提心与称佛名号为佛种性。足证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正是「护佛种性常使不绝」也。「常使不绝」者,《嘉祥疏》:「欲使如来法种不断故也。」《净影疏》曰:「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又《甄解》曰:「《大论》云:『于无佛处,赞叹三宝音』三宝音者,即受持宣说佛法藏也,众生由之植善发智,成德契理,故三宝种子,传传相继,常使不绝。」以上三说正好合参。
辛四、悲演济度 
经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解「兴大悲」。从此句直至「拯济负荷,皆度彼岸」十句,表诸大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德行。「兴大悲,愍有情」,愍者,哀念也。菩萨悲悯众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爱见之悲,故云大悲。又《会疏》曰:「拔苦为悲,乃至悲是真实平等之悲,故谓大悲。」又《涅盘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密部《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故诸大士咸发同体大悲之心。
    「演慈辩」,从慈心起说也。《净影疏》曰:「依慈起说,名演慈辩。」「授法眼」,法眼者,如来五眼之一,五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法眼者,乃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会疏》曰:「佛道正见,名为法眼。」《净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见,法眼者,了达众生种种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应机施与,而度脱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净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盖教导众生,于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与众生也。「杜」者,塞也。「恶趣」者,畜生、鬼、地狱三恶趣也。恶趣极苦,欲令出离,教人离恶,则闭塞通往恶趣之道。今经弥陀大愿曰:「来生我剎,不复更堕恶趣。」是真实之「杜恶趣」也。又「开善门」者,《会疏》曰:「大慈德也,善门则菩提涅盘之门也。」本经《寿乐无极品》曰:「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是为真实之开善门也。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表同体之悲。人所宝爱,莫过自身;令视众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暂舍。如《涅盘经》偈曰:「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故普愿「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拯」者,救助也。「济」者,渡也,成也,益也。故「拯济」即是救度之义。「负」者,担荷也。《大法炬陀罗尼经》佛言:「菩萨担者,誓愿荷负一切众生出离世间。……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唯有一子,以爱念故,财宝乐具悉给与之,无有疲倦。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乐具尽皆与之,乃至令入无余涅盘,是故名为荷负重担。」上引经文,深显「拯济负荷」之义。「度」者到也。「彼岸」者,涅盘也。《大论十二》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表大士普度,悉令一切众生证入无余涅盘而后已也。
己四、德慧齐佛 
经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解「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以上二句,表诸大士具足福智二严,位齐果位,乃从果向因之大菩萨。咸得如来之福德庄严。「智慧圣明不可思议」明大士咸得如来之智慧庄严(《净影》与《甄解》、《合赞》诸家,皆同此说)。「圣」者,正也。又肇公曰:「智慧,体;圣明,用。无事不照谓之圣。菩萨权实灵照,不可以言思拟议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议。」肇公之意为:智慧是本体,圣明是妙用。一切事皆能照了通达,名之为圣。菩萨之权智与实智,所生之灵明照用,众生凡情绝不能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语言,不能表达,故曰不可议。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无法拟议。又不可思议有二种:一者理空,非惑情所测。二者神奇,非浅识所量。又《智度论》曰:「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
戊三、总结 
经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14:19 , Processed in 0.22793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