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93|回复: 0

[大德开示] 转帖:法界等于法身 法身等于法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1 1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海雲繼夢和上





1

法界等于法身 法身等于法界






用生命跟用大脑是不一样的,你要懂得“全方位”是什么,到了那个时候就会知道,那个生命的存在是一股暖流,它很有劲道、很有生命感、很有生命力,这个才叫殊胜。



一般来讲,讲“法界”的时候,是从客观的因素来讲生命;



讲“法身”的时候,是从主观的立场来讲生命;



但是这两个其实是同一个,

所以我们才说“法界等于法身 法身等于法界”。



“法界”从现代的语言来讲,它是无所不包的,

所以我们跟各位作定义:

“法界就是你心念所及的地方”;



这个定义比较特别,

你用识性,心念所及的法界叫作大脑的世界;



你用生命,心念所及是全方位的,无远弗届,不只三百六十度,它是像球形那种立体的。



你看看这个变化有多大?

用生命是这么的了不起的!

不但如此,用大脑只能往前走,不能向后退,因为前进与后退的逻辑是矛盾的;



用生命就不一样,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甚至横冲直撞,都对!这个是用生命最大的特点。



所以说“动静岂离法界”,动的、静的通通都在法界里头,哪有离开法界呢?










2

染、净不相妨碍






清凉国师把法界叫作“一真法界”,有人叫作“一心法界”,心所造的法界,但不管是叫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它都告诉我们:“这个法界内,有染有净。”



今天你想舍染求净,只求那个净土的净,而要把染给除掉的话,你还是没有办法,因为并没有一个纯“净”的法界。



各位要留意到,真正的净土里,染、净是不相妨碍的。



生命的东西,染、净不相妨碍,都在法界里。



问题是你的意识形态会起作用,你会以为:“修行到最后,应该是纯净的”。



纯净的意思是:染、净不相妨碍,它们都只是一种“事实的存在”,只是存在而已。



以人来说,就是他的法身对染与净没有分别;



其实讲不分别也不对,比较接近的状况应该是讲“他不在意”。



我们的意识形态就很在意了,不但在意,而且还严重分别,这个很麻烦的。






圖|網絡





3

突破疑情的情境,就是生命的体验






所以学佛想要达到究竟,有很多地方你要突破;



那个心防、心理上的障碍,要一再一再地去超越。



你不要用一年级的标准,学了一百年还是一年级,一点都不进步。



所以才说你一定要带着疑情:“我这样做对吗?”



你在初阶时,这样当然对呀,可是到了中阶,这样就不对了。



这表示你在进步,然后你又会从中阶到达高阶。



是这样一阶一阶超越的,不是一直死守在哪个地方。



当你带着疑情时,就会一直往前进。



今天你不带疑情,或只是口头上的疑情,

这都不对,也不好。



至于,你应该要怎么样去超越呢?

这只有你自己拿捏。



突破疑情的情境,就是生命的体验;



而这个体验,随着你一再的突破,会一再地深入,这叫作“无尽的超越”。



功课都要做,但不是做了就好,功课做完了,一定要静坐下来,把坛城跟你的法本、你做的功课交融一起。






圖|網絡





4

生命因素的显现是全方位的






譬如家里有三个人,爸爸比较喜欢《金刚经》,妈妈喜欢《普门品》,儿子因为要用功,所以就喜欢《地藏经》。



三个人的法本不同,但坛城可以是同一个,不必设三个坛城。



所谓真正的做功课,

就是“把那个坛城跟法本融在一起,变成我的生命因素”;



而一个人的法本是《金刚经》,一个是用《普门品》,一个是用《地藏经》,这样他们的净土必然不同,但这无所谓,平等平等。



妈妈为什么选《普门品》呢?

希望家里消灾免难;

爸爸为什么选《金刚经》呢?

要开智慧,证空性;

儿子为什么选《地藏经》呢?

希望地藏菩萨把他拉出地狱,

不然读书很苦,每天从早考到晚,

希望地藏菩萨让我重见光明。



虽然三个人的动机不同,但是坛城一样;

法本不同,他所结合的生命因素必然不同,但都同样地殊胜,同样在法界中,而不是通通到极乐世界去。



“师父!那这样《金刚经》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啊!“《普门品》可不可以?”可以啊!“《地藏经》可不可以?”可以啊!



“既然都可以,那我念《阿弥陀经》不就多余了吗?”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分别!



讲是讲可以,但是不一样!



因为生命因素的显现会不同,而这个就是全方位,是看你怎么用功。



由此可见,你对法界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对心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



然而今天有些佛教徒很可悲的地方是,他什么都一样,却又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从哪来的这种杂讯,自己也不认真去思考。



虽然我们说用大脑是错误的,可是你还是要用大脑,不然你无法培养觉性,它只是个媒介,透过这个媒介,你要进入真实道里头,这样才有可能成就。





—海雲繼夢和上《心要法門》講記P.23-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09:00 , Processed in 0.14840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