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68|回复: 0

[大德开示] 转帖:南怀瑾老师:得到这个实在不容易,也不容易信得过,真得到就成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7 1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就是讲“得一”的重要。



后世学道的人,不传“道”而传你“得一”,“得一”就是“守窍”,有些是叫你守丹田,有些叫你守海底,有些叫你守心窝,有些叫你守背脊骨后面的某个骨节,各种花样都有。曾经有一个人,当年身体不好,老师告诉他守一个地方,他成功了,便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些实在都不是“一”。“一”也是个代名词,专一是无处所的。所以,佛家讲修定,定在哪里?定在专一;道家讲的是静,静在哪里?静在专一。“一”在哪里?一在零那里,那个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净无为,那才是“一”,你有个“一”可守的话,那就是“二”。你想想看,打起坐来还去守一个“一”,那不是成了“二”吗?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出来又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不就又变成“三”了吗?佛学说学“空”,你盘起腿来找“空”,那早就是“有”了。“空”不一定要盘腿,所以,有一个地方可以守,那早就是“二”了。



道家讲“一”,佛家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不二”就是“一”,本来很简单一句话,一玩弄文字就看不懂了。所谓“不二法门”,一个叫做“一”,一个叫做“不二”,“不二”就是“一”,难怪庄子讲了一个故事笑一切世人。庄子说,有一个养猴子的老头子,养了一群猴子,每天早饭给猴子三个芋头,晚饭四个。有一天老头子忽然改变生活方式,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很生气,抢着要来揍那个老头子。老头子说,不要吵,明天还是照旧早晨三个芋头,晚上四个,仍然是一天七个,不多也不少。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他就发疯了。所以,“得一”也好,“不二”也好,都是一个东西,都是一个零,这里头有很多道理,发挥起来就很多了。



“天得一以清”,天气不一当然不清,天气往往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就叫做阴阳怪气的天气。人生一辈子难得看到几次天清气爽,万里无云,那才舒服。“地得一以宁”,像我们新时代的建筑,马路一天都不宁静,这里挖一个坑,那里掘一个洞,所以,都不宁静。



“神得一以灵”,一般人打坐修道,佛家叫修心,道家叫炼神,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神是什么?就是人天生本来的,人只要能专一,就神灵了,灵敏就通了,叫做神通,神而通之。有人问学神通有什么方法?假如学神通还有一个方法,那就不叫神通而叫鬼通,叫乱通。很多人偏要去学通灵,这些人叫做自找烦恼。一个人不好好地学做人,非要去学做鬼、学神明、求神通,那是不想做人了!所以,神真得一,一定就宁静。孔孟之教,《大学》之道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走这个路线。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头得什么“一”?山谷中一样东西都没有,空空洞洞。不过,真正的空空洞洞,就充满了一切的功能,有无比的价值。你懂了老子的道理就懂了道,真正空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充满。“万物得一以生”,天地万物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业的帝王们,“得一”就统一天下,就天下太平。“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须达到了这个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



《老子他说》

-------------



总而言之,什么是道?老子讲过一句话:“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什么是一?道家有句话所谓“得其一,万事毕”。你真正得到一,一切都成功。什么是得一?其中问题还很多,禅宗后世又来一个话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得其一,万事毕”,修道学佛讲打坐得定,定是专一,从专一开始。佛也说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要成道很简单,能够得一,无事不办,可惜大家做不到。



孟子云:“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传你的口诀最重要的就是勿忘勿助。我们打坐修道,勿忘勿助就是不增不减。但是我们做工夫不是在那里增,就是在那里减,所以做不好。这个“一”向哪里找?你不要去找!打坐两腿一盘,这个时候很定就是一。到后来,你只要加一点点,手也摆好腿也盘好,心想这个时候我要打坐了,完了!已经是二了,不是一了,接着就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来了。 所以大家要静,什么时候是静呢?你不需要求静,只像是想要休息一下。休息还不简单吗!说休息就休息,如果说,格老子我要休息啊!那已经不休息了,已经多此一举了,就不能得一。



讲到这个一,后来修道人产生的争论是守一,这是专门的术语。一般都在这个身体上守一,于是守一就变成守窍,守窍普通的就是守三个丹田。所谓守一,是根据老子所讲一的道理,“得其一,万事毕”,一般守着这么一个地方,死死地打坐,认为是守窍,是守一,就是修神仙之道。有没有效果呢?有效果,但并不是什么神仙的道法。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某 一点,久了以后,气血都向这一点集中,因此发生特别的现象。有些守窍守到神经受气血的影响,内在震动。像这些特别现象一来,配上自己心理上的观念,就认为这是气脉走通得道了,其实这都不相干的。你如果每天看那个手指头,看了三年,这个指头会变长变胖,因为精神专注的作用。



但是,“得其一,万事毕”不是守窍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一是个什么?我希望诸位看一下朱云阳真人的注解,他的注解等于吃很稳当的中药,虽然不能救命,但是不会有后遗症。他说:“太上云,得其一,万事毕。又曰,谷神不死,是谓元牝。”所谓太上就是老子,是道教对他的尊称。在老子《道德经》上有谷神、元牝的名称,谷神是形容一个空灵的地方,越是空到极点,我们反而感觉很难受,好像其中有神,有不可知的一股力量,这是老子所讲的谷神。宇宙间万有生命都从母性的身体而生,所以它叫“元牝”。谷神不死,空灵的那个地方,它使用的价值永远不会死,这是老子的话。



“谷神至虚而至灵,其妙生生不已”,这是谷神,至妙至灵是个空洞的东西,空洞的东西反应很快的,佛学所谓感应道交。“感应”两个字从《易经·系传》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讲这个生命的本来。谷神这个东西,生生不已,“从生生不已处,分出元牝”,是一个能够生万物的根源。元牝与谷神名称不同,“其体则一,其用则两”,是一个东西,但作用不同。一般修道家的,专门在身体上找这个东西。身体上找就很难了,我们千万不要想在身体上找。譬如我们晓得人体的神经、气脉是左右交叉的,所以你守上窍, 有时候影响下部,守下窍影响上部,这是一套医学的道理,可以说是道的术。术的意思是一种方法,不是道体。



元牝与谷神是一个东西,生生不已的,是真正的秘密,“秘在掩蔽二字”。“故曰,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所云黄中,是指出祖窍之中”,这里又来个祖窍。“所云一者,是指出祖窍之一。知中,则知窍。知一,则知窍中之妙。知窍中之妙,便知本来祖性,便知守中抱一,是养性第一步工夫”。知窍中的妙,你就明心见性了。那么这里所谈的,就是说要知道本性在哪里。现在我们有个问题,本性是不是在谷神境界,玄牝不死的那个祖窍里头?他在这里露了一个消息,把这个形象给我们画出来了——“守中抱一”,在真正得定的境界,到了气住脉停,虽然不谈明心见性,这是“养性第一步工夫”。所以我们大家讲气脉打通,为什么修行要打通气脉呢?打通气脉的目的是气住,气满足了,充电一样充满了就停住了,那么脉也停了。这个后天的作用不来,自性的清明就不会现前。道家把这个讲得很高,即使如此,不过是到达“养性的第一步工夫”。一点没有错!这一点我很同意,承认他这个说法是对的。不要认为得定了,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还不是那么简单。更何况你的思想妄念始终定不了,连“守中抱一”都还没有做到,气住脉停更谈不上。因此,不要说明心见性,连养性的第一步工夫都没有到。



摘编自《我说参同契》

-------------



佛法本来平常,就是这么一点,无边妙用百千法门,都从这一点发出来。但是见到这一点很难。无始以来在轮回中,被尘劳烦恼遮住,透不出这一点灵光。一切智慧、神通、山河大地,都从这一点发出来。易学说:一画未生以前。数学上称之为零,不是数了,只是一个概念,代表开始未知数,也是代表无穷数。佛经上很多数理的概念,佛菩萨能通一切智,他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事万物都从一而来,累积千千万万之一而成千千万万。见到了这个一,保养这个一。久而久之,神通具足。就是不容易信得过,信得过就是信自己,就是信我,就是信三世诸佛。后来习气太深,把这个一遮障了。



没有见到这个一,一切学问都是假的。见到这个一以后,要发大心,发大愿,就是如此,其他皆不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是个什么?什么都不是。《华严经》第八十卷,入法界品。什么是法界?就是华严境界,也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一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奉命去参弥勒菩萨。一念专精,一念至诚,佛菩萨就和你光光相感。“信”―——不是信佛,不是信他人,要你信你自己的心。



《习禅录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15:18 , Processed in 0.12324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