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99|回复: 0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转帖:在佛陀的世界里, 没有一个不解脱, 为何在我们的世界里则无一解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5 1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海雲繼夢和上





1

在佛陀的世界里  没有一个不解脱






《华严经》前面五卷经文真的非常殊胜,一般人体会不到。后面经文还提及菩萨众,即所谓善知识。



或许很有成就的人可以跟这些大菩萨们称兄道弟,但也不过是师兄弟而已,更何况我们尚未达到那种程度,所以还称不上眷属。



佛陀周遭的大弟子,普贤、文殊、观音、地藏等,彼此间可以互称兄弟,但我们不能这样跟观音菩萨造次,菩萨当然不会对我们怎样,而是他旁边的护法众会给你一点教训。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因果负责,所以要绝对谦虚,但并非卑下,这其中点滴差别都要看得很清楚。



菩提场中的群众分成四十二类三大部分(其实是四大部分,菩萨众不论,光这些有情众就分三大类),既然是从三世间来完成的话,从佛陀果地眼光来看,他们皆非普通众生,这四百多众其实就有四百多个解脱门,可是不管主山神、主城神……等等也都解脱了,这一点道出了佛陀的殊胜之处;与佛陀同处的一干有情众,乃至于器世间的无情众,“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这是否表示拿一块石头到佛陀身边,石头就同圆种智?这是你的大脑思惟。



佛陀的思惟模式和凡夫思惟不一样,他用生命,所以由其立场所接触到的,和我们的思考模式完全不同。



换言之,在佛陀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不解脱,而在我们的世界里则无一解脱,为什么?因为都用大脑!





2

生命本身不是推理出来的






大脑最大的特色是建立在某个基础上,即记忆。



记忆从何来?爸、妈和老师从小一直教,你就一直记。



记忆本身会累积,记得快又多,反应正确,就叫聪明。



其实,聪明与智慧、善根没有关系,愈聪明、记得愈快、反应愈准的人,业障反而愈重;



责任感愈重的人,业障也愈重。



家里的兄弟中,没责任感的人命最好,没人煮饭他也不管,吃饭时间一到,等别人煮好他跑来吃就对了。这是凡夫现象。



大脑累积和运用很多知识,他的运作有三个原则:基础、推理、目标。



因为它有目标,所以就僵化了。



而生命不是这样!



它毋须有什么基础、推理或目标。



虽然生命本身有个目的,但不是大脑所指定的,也不是推理出来的,更是想像不到的,故曰“秘密”,在《华严经》里就称为“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3

向净识中起修






这一品经告诉我们,佛陀不用大脑,其生命所呈现的一切、六根接触六尘所显现的一切境界,就是如此殊胜,但我们看不到。



因为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并非六根起作用,而是六识起作用。



六识一旦起作用,大脑就把你框住了。



记得啊!



只要六识起作用,就难以法法平等了。



一块黄金和一堆石头放在一起,法法平等,自己拿吧!你一定是把黄金搬走,不会拿石头啦!因为六识分别嘛!“人家骂的时候,我就笑笑的,不起分别作用。”这叫假仙,你只是装没听到罢了。



大脑的作用一定是用六识,一用六识就在娑婆世界里。



佛陀直接用六根,不用六识,所以境界才会如此完全显现。



这一品经直接呈现了佛陀殊胜的境界,但一般人看不到。



所以,各位一定要训练,这个训练叫“作意”,就唯识的立场,是向净识中起修。



一般凡夫的六识是杂染心、杂染识,杂染之中当然也有一点清净,但大部分是不好的想法。



为何称作净识性呢?净识性也属识性,但修行人作意起观,将那污染的识性给放下了。



所谓“不污染”,通常是谓人天善法。



譬如骂人不好,所以我不骂人,这就向净识性中起修,修到不骂人的方向去;



贪吃不好,少吃一点嘛!



在社会法中,“少吃一点”就称为净识。



净识性非染识性;



赌博不好,那就不赌,对师长恭敬、对父母孝顺、对社会贤达予以赞叹、鼓励,此皆社会善法。



这些好的方向皆属社会标准,我们的起心动念朝此方向走,谓之“作净识性”。



净识性的本身是相对的,可是刚开始一定得先这样修,因为身为凡夫尚不知生命永恒的真理是什么。



譬如,佛教鼓励吃素,那就先作意吃素嘛!不要一开始就排拒:“吃素很难过,会营养不良……”平常吃荤,现在吃素不习惯,那先适应一阵子,再衡量该吃素或吃荤。



先作意起修,也就是向净识中修。





4

一直拜就对了






持戒亦然,别一开始就谈开遮持犯。



戒可以开遮持犯没错,但刚开始宁可好好守戒,过一段时日后,自然知道如何开遮,这是行者至关重要的起步。



一旦能这样确定,那便开始增长了。



在相对比较中,慢慢缩小其范围,最后会变成绝对;



一旦绝对出现了,你也已超越凡夫而能够当家作主了。



所以,向净识中修是第一个前提。



就修行的阶次而言,这是用功观照时第一步、第一个现象。










5

根性起作用即是解脱门






这个经文展开的,是从现有的世界来看。



山川大地、风和日丽或狂风暴雨怎么看呢?



这种种境界,《华严经》经文里都曾述及,只是它表达的方法与你所想的不同。



它说迅急狂飙主风神,其实就是指台风、龙卷风嘛!谈到山神时,各种山都有。



佛陀遇到那些境界时,根性起作用即是解脱门。



佛陀不必修,因为他已证嘛!而我们呢!太幸福啦!



告诉你这个解脱门以后就可以修了——主山神、主城神的名字与相应的解脱门两相对照,怎么修就清楚了然了。



这一品经在修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功课。



你把四百多个法门通通整理出来,虽然“四百多”的确是有限的数字,但对我们而言已是无量无边了。



我们单单修一法就修到抱罡踏斗了,四百多个,怎么修?这法门最殊胜之处就在这里。你看!四百多个善知识的加持力,你不开悟,还真是奇迹耶,问题是,你就是不去整理啊!



整理时,每个人因为语文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少会有点出入,但这不重要。



重点是,你亲自整理过一遍就会发现,真是不可思议啊!



法门很殊胜,这一品经的语言模式和思惟模式,很单纯、直接地将佛陀的果地境界表达出来。



最富贵的经典就属这一品经文了,光看“世主妙严”四个字,就知其富丽堂皇。



可是很多人读它都觉得无聊,主山神、解脱门、主河神、解脱门……怎么一直都重覆这些东西啊!



微观来看,似乎一再地重覆,可是宏观面来看,那真是不可思议!从这里,就能了解何谓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佛陀的秘密在哪里?没有啦!这样看下来,佛陀的法都是光明的——光明的秘密。



懂得这个法这样用,那就完全显现了,否则便失之交臂。



法的奇特、殊胜就在这里。





-海雲繼夢和上《神聖的遊戲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9:51 , Processed in 0.11337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