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47|回复: 1

转帖:南怀瑾老师:绝顶聪明又最爱干净,可小心还是别变成它,我说的很严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4 2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说:“山径之蹊间”,那些山上只堪容脚的小路,最初是一个人,为了割草或者砍柴,在一个本来无路的荒山上,慢慢选择好下脚、更近便的地方走过去;第二个人也跟着他的脚迹走,然后慢慢其他的人也跟着走,于是就走出一条小路来了。我们在抗战时期,大家投奔大后方,避开日本人的封锁线,越岭翻山时,前面没有路了,就自己找路;找不到路时,就看清楚方向,这样一个人一个人走过去,终于走出一条路来。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路是人走出来的。”后来更将这句话,扩大应用到生活上、工作上、事业上。每当遇到困难,乃至走投无路的时候,就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或别人,要勇往直前,克服难关。这就是“介然用之而成路”。



可是,这条路,只要间隔一些时候没人去走,就又长出茅草把路埋住,连看也看不见了。既未明心,又未见性,就因为你心里长了一堆茅草,思想被茅草塞住,没有出路。 庄子跟人辩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古代说圣人心有九窍,非常灵通。普通人只有七窍,更愚痴的人连七窍也不灵通,像是被茅草塞住了。后世骂人不通世事为“草包”或“不开窍”,就是从孟子、庄子这些典故来的。由于听了别人的一番话而懂了这桩事,每每说“茅塞顿开”,这句话,也是从《孟子》这里脱胎而来的,表示接受了你的教导,塞在我心里的一堆茅草,一下子就消失了,此心豁然开朗,灵通起来了。



孟子在这里是说,心是要用的,心不用就会塞住;近人曾国藩也说,头脑越用越灵光,不用就闭塞了。很多人学佛、学打坐,拼命“除妄念”,学到后来,不去用心,心都不想动了。不但做不到不动心,坐在那里内在妄念,意识心动得更厉害,比在运动场上还辛苦,刚按下这个念头,又上来那一个念头,这个下,那个上,七上八下,上上下下,最后神经都烦乱了,这是心中在开“水上按葫芦”的运动会。现在一般学心性修养的,先求“不起妄念”,以为没有思想就是禅,那糟糕得很,不但不是禅,连蝉都学不成。



照佛法而言,如果修到一个念头也不起来,是大昏沉、大无明,所得的果报,相同于畜生道。畜生道的代表就是猪,一天到晚吃饱了没有事,昏昏迷迷的。实际上这是冤枉了猪。据生物学家研究,猪绝顶聪明,而且最爱干净,因为他看到脏的地方,就用嘴去擦干净。在我们古代也有类似说法。《西游记》里说,唐僧取经,走到一条稀柿衕,几百里地,又脏又臭,通不过。唐僧找孙悟空也没有办法,就找猪八戒,猪八戒要求饱餐一顿以后,摇身一变,恢复猪的原形,终于把这条路搞通了。



这个故事,包含了很多意义,也有修道工夫的道理。修道的人,消化不良,肠胃不清,因此会造成上面打嗝,下面放屁的情况,就相当于猪八戒在打通这条稀柿衕。人的肠胃要完全清理通畅,气脉才能够打通。另一方面,这部小说是明朝人写的,我们从而知道,中国古代的人,早已经认为猪是爱干净的。



禅宗教我们修的八正道,其中就有“正思”,禅宗的“参”就是正思维——正思,如止观,定中起观,就是正思维,所以不用心不行。许多人盘起腿,以为心里一点意识的清静就是道,如果这样下去不用心,就是“茅塞子之心矣”,心就不起作用,不能用了。



所以儒家的道理,和佛家的大乘道,以及佛家的戒律,都是一样的,先在行为上注意,就是在智慧上着手。如果向修养的路上走,而没有得到禅定的话,就要改为用心正思维。 心不能不用,也正是说用心之道。一个人的学问,不用心去研究,是不会有成就的。今天刚学,明天就想会,是做不到的。尤其学佛打坐的人,每天盘了几个小时的腿,守心一处,而不作正思惟,等于自己拿茅草塞住心,然后又想开悟,可能吗?



《孟子与尽心篇》

--------------



大家大多“终日昏昏醉梦间”,佛学尽管听了,佛经也看了,不但记不得,道理也没有参通,脑子一点也不清醒,都在无记状态。无记将来的果报是变成白痴,或入畜生道。无记就是没有正思维,尽管也读经看经,也有思想,但不是在正思维,所以得无记业果报的人很多。



社会上为什么笨人多?傍生也比人多,夜里的昆虫世界比人类更多了几千万倍以上,这都是众生。生物众生都没有智慧,都是无记业果来的,原因是多生累世不走正思维的路。既然是学佛法,平时就要检查自己,很多人佛学、佛经尽管在学、在看,真问到佛学,一点影子都没有,全不懂,都在造无记业。



我不是骂谁,只是提醒你们注意,无记业果是越来越笨,智慧开发不了,不能悟道的。不能悟道就是无记业果重,况且这一生的现行仍在造无记业,读书不用功,读经不研究,只想多一点休息时间,都在偷懒。这是因为被受蕴所困,造受蕴之染污业,身体歪坐懒洋洋的,四大受蕴,威仪不正,懒散的舒服就是无记业。像我吧,眼睛发红了,应该休息,为什么这个课我绝不松懈呢?这就是话头。所以功德不可思议,凡夫的业果也不可思议,果报也不可思议,千万要注意。



无记也是你自己作意来的,是你的意识境界有意去造成的。因为你怕精神不够而偷懒,如果有人叫你五分钟之内跑到十二楼,不然就杀了你,你这时跑得比什么都快,太有精神了。所以说,无记业也是你的作意,作意就是一种业。当然作意既有善业,也有恶业。所以讲唯识哪有那么简单啊!《瑜伽师地论》研究清楚了,再研究其他唯识经论,把染污、无记所有的作意都要抛开,这才叫做万缘放下。



你以为打坐什么都不想就是万缘放下吗?那正好落在无记,你不修还好,这样修起来,来生可能变猪。所以宗喀巴大师一直强调无记、无想,自以为这个无想就是入定,来生入畜生道,要变猪的。他强调这个,我也强调这个。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



真正的佛法不是叫我们不用思想。“禅定”,教理称正思维,后来禅宗称参究,“禅定”不是叫你跟着身体转。气脉在动,你不要理那个受阴的动,要在正思维上去找才对。汉朝以前的中国道家称“精思”,所谓精思入神,也就是禅宗称的参究。大家打坐时,都被生理感受境界迷糊住了,没有真正证入正思维,那就不算真禅定。



中国有四个字“好学深思”,要深入研究。叫你证得空性,不是叫你不用大脑。修行证道如果不用头脑,会越来越笨,来生变猪,猪也变不上,都变昆虫了。这是很严重的事,不要搞错了,往畜牲道去修了。



《如何修证佛法》《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发表于 2019-2-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6 05:55 , Processed in 0.26672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