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10|回复: 4

转帖:印光大师:念佛三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文】

  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

  (白话详解)

  “笔削”,笔,记录。削,修改。古时是在竹简、木简上写字,修改时得用刀刮去不需要的文字,故修改文章称为笔削。

  了余法师为原作者,由印光大师笔削之后,投于《佛学丛报》发表,并收录于《印光法师文钞》之中。

  正如文中所言:“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

  印光大师与了余法师,都是家里人。

  印光大师以家里人的修证经历,对了余法师讲的家里事之文印证、收录、略加修改。

  【正文】

  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

  (白话详解)

  由于《佛学丛报》刊登时,排版(检字)错了几句,所以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录用印光大师写的原文。印光大师在这里说明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所录不同于《佛学丛报》。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于终南山莲花洞寺出家。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了余法师:1864——1924,浙江余姚人。于普陀山锡麟堂出家。普陀山普济寺主持。

  【正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

  (白话详解)

  “岁在丙午”,意思是在丙午这一年。

  “予”,是第一人称“我”的意思。指“了余法师”。

  “掩关” ,又称闭关。

  “谢绝”,婉拒。

  “世缘”,世间应酬之事。

  “修习净业”,修持念佛法门。

  丙午年(1906年)了余法师在慈溪的宝庆寺闭关,婉拒一切应酬之事,专修念佛法门。

  丙午年(1906年)印光大师在普陀山法雨寺。

  【正文】

  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

  (白话详解)

  “值”,是值遇,遇到。

  “寺主” 宝庆寺的主持。

  “延”,延请,邀请。

  “关傍”, 闭关房间的旁边。

  《阿弥陀经疏钞》是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所著。

  了余法师全文讲述修证方法,正是八祖莲池大师的法脉。

  在闭关期间,刚好寺主延请谛闲法师讲经,碰巧的是,谛闲法师这次讲的是净土法门中事理圆融的《阿弥陀经疏钞》。讲经的地点就在了余法师关房的隔壁。

  【正文】

  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

  (白话详解)

  “遂”,于是。

  “效”,效仿。

  “匡衡凿壁故事”, 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

  为了能听到谛闲法师的讲经,了余法师便效仿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在关房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这样,既不用走出关房,又可以亲聆妙法。

  【正文】

  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

  (白话详解)

  “从兹”,从此。

  “举”,提起。

  “透体”,遍体。

  “中怀”,内心。

  “悦豫”,喜悦愉快。

  “佛号一举,妄念全消”,这是正定。

  “透体清凉,中怀悦豫”,这是正受。

  听闻谛闲法师讲《阿弥陀经疏钞》。从此闻思修并进,念起佛来,越来越觉得亲切。一提起佛号,妄念立即就全部的消除,唯净念相继。热恼熄灭,身心清凉,法喜遍满。

  【正文】

  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白话详解)

  “甘露”,搅拌乳海所得天医持有的甘露,清凉能除热恼病苦。

  “灌顶”,古印度国王即位的仪式,以水或者牛奶灌洒头顶,流布全身。

  “醍醐”,牛奶中提取的美味,食之令人身心愉悦。

  “沃”,灌溉,浇。

  “喻”,说明,告知。

  “甘露灌顶”形容“透体清凉”

  “醍醐沃心”形容“中怀悦豫”

  这其中的法喜,虽用譬喻的方法,还是难以表达说明。

  【正文】

  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障深重,终不能到一心不乱境界。

  (白话详解)

  “生信”,信有极乐净土,信有阿弥陀佛,信阿弥陀佛愿力。

  “发愿”,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修行”,专念阿弥陀佛圣号。

  “一向专念”,一向,朝向一方前进,一贯的坚持,指生信发愿。专念,就是专一持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不杂修不夹杂,指修行。

  “一心不乱”,分为: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

  某一天,有访客来到了余法师关房前请教。来访者说:修持念佛法门,他已经修持二十几年了,而且是真信、切愿、专念佛号,至诚恳切。因为业深障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得一心不乱。

  【正文】

  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

  (白话详解)

  “窥”,观察。

  “根性”,根为能生之义,性为习性习气。心有生善业生恶业之力,心有善业恶业的习气,故称根性。

  《印光法师文钞》复宁德晋居士书:关于带业往生

  “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愿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带业往生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吴思谦居士书:关于带业往生

  “约在此界,尚未断惑业,名带业。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得,非将业带到西方去。”

  “约”,以。“惑业”,见惑、思惑。

  “冀”,希望。

  观察、分析自己的根性,只适合凭借真信切愿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临终时带业往生净土。虽然念佛三昧在理论上说,是可以证到,但今生不敢抱有获证的希望。

  【正文】

  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为我说之。

  (白话详解)

  “能得之法”,能够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

  “所得之相”,证得念佛三昧的境界、觉受、相状。

  请求了余法师为他讲说念佛三昧的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

  【正文】

  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

  (白话详解)

  了余法师回答说:念佛三昧的境界和相状,只有亲自证到了才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正文】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白话详解)

  就象人喝水一样,水温冷到什么程度,或热到什么程度,那种饮用的感觉只有饮水者自己明白,说出来别人也无法体会。

  【正文】

  我既未证,焉能宣说。

  (白话详解)

  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了余法师谦逊之词,谦说自己也没证得,不可能宣说。另外一重含义是暗示。因为来访者未证,就算说出来,他也体会不到。

  【正文】

  客固请不已。

  (白话详解)

  “固请”,坚决请求。

  来访者深信了余法师已证得念佛三昧,因此才叩关造访,坚决请求了余法师开示,咨决心疑。

  【正文】

  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

  (白话详解)

  修证念佛三昧的入手方法是什么呢?

  “当念佛时”,不是散心念佛,散持念佛,夹杂世俗之事。而是指收心敛念,专心念佛,专持念佛,不夹杂其他世俗之事。

  “即念返观”,念的清清楚楚,吐字清晰,不徐不疾,这是念。听得的清清楚楚,字音变化,明察秋毫,这是观。

  “专注一境,毋使外驰”,绝对不可以令心神驰散于外境的声色犬马,亦不能令心神追逐内境的妄想杂念。

  这是摄心的功夫。把这心摄持的住。

  【正文】

  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白话详解)

  “照顾”,照,观照。顾,注意。

  “心源”,佛号从内心生起的源头处。念头从内心生起的源头处。

  能发起“能念”与“能观”功用的源头,就是心源。

  “念念照顾心源”, 第一个念指念佛之念。第二个念指观照之念。每念一句佛号的时候,都要观照、注意所念佛号的生起处。

  “契合”,契,契入。合,吻合。

  “佛体”,觉察分辨能力从内心生起的源头处。觉知感受能力从内心生起的源头处。

  能发起“能念”与“能观”功用的源头,就是佛体。

  “心心契合佛体”,第一个心是能念的心,第二个心是能观的心。每念一句佛号的时候,都要观照、注意所念佛号的生起处。

  “照顾”与“契合”,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修辞的区别。

  “心源”与“佛体”,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修辞的区别。

  “心源、佛体”在凡夫这里,则是被无明业障缠缚、遮障的。而“心源、佛体”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无染的。

  《霍小玉传》:“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说的是小姐想通知檀郎没有机会,就故意在房里叫丫头的名字,好让檀郎知道“我在这里”。

  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溯本清源。回溯到源头处,把源头上的蒙蔽污染清除掉。

  回溯到源头处,犹如檀郎认得声,不只是听声音,还得注意到发声处。

  “一翳在目,空华乱坠”

  “翳”白内障。如果眼睛患有白内障,有障碍在眼睛里,到处看见空华乱坠的景象。

  把源头处的蒙蔽污染清除掉,犹如把白内障治好了,空华乱坠的虚幻景象也就消失了。

  《楞严经》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这就是“溯本清源” 的“溯本”

  “溯本”这一步做好,下面才会进行“清源”的修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俗称《楞严经》云:“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正文】

  返念自念,返观自观。

  (白话详解)

  “返念自念”,是寂,是止,可止息妄缘。

  “返观自观”,是照,是观,可观之境明明了了。

  “返念”,能念的心收敛,不流浪于内境的妄念,而专注于持诵佛号,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使其不隐没。若出现昏沉,佛号模糊不清,则大声念佛,使得佛号清晰显露。

  “自念” ,念佛时一句佛号从心至口,由耳返心。这样念下去,一句佛号如转轮一般,在心、口、耳之间转动不停,时间长了,念得纯熟,自然就“不念而自念”了。类似念佛机那样的自动播放,这是习气习惯,这是把习气习惯当作修证的工具使用。

  “返观”,能观照的心反转,不驰逐于外境的声色犬马,而专注于观照佛号,音节变化,明察秋毫,使其不含混,若是出现散乱,妄念丛生,则大声念佛,集中精力观照佛号。

  “自观”,时时观照佛号,在自心中如镜照物,清净明了的生起观照。功夫纯熟之后,不求观照,而观照之法也就自然在其中了,自然就“不观而自观”了。完全相同于上述的“自念”特征,自动的去观照,这是习气习惯,这是把习气习惯当作修证的工具使用。

  或者着重念的清清楚楚而使得“自念”出现,或者着重观的清清楚楚而使得“自观”出现。

  【正文】

  即念即观,即观即念。

  (白话详解)

  “即念即观”,在念佛的同时,观照不断。如果念佛的时候,观照提不起来,那念佛也不是真正的念佛。有念无观,则容易昏沉。

  “即观即念”,在起观照的同时,佛号持续不断的提起。如果观照的时候,佛号提不起来,那观照也不是真正的观照。如果有观无念,则容易散乱。

  “止观双运”,在念佛的时候,念、观并举,不可偏废。

  【正文】

  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

  (白话详解)

  “务使”,务,务必。使,促使。

  从作用上讲,有念,有观。但是能观的心和能念的心都是同一个心体。能观的功用,与能念的功用,都是同一个心体的功用。

  “即念即观,即观即念。”,虽然念、观并举。但是观与念仍似两物,观是观,念是念。

  妄念犹如充满气的皮球,没人拍球,这个球不会自己蹦起来。追逐妄念就是拍球,就是“提起”。若是跟随妄念想东想西,则妄念丛生连绵不断,称之为附会,这是“业行”。

  凡夫心中的妄念自生自灭,这是无明习气,犹如念佛机的自动播放,这是“业习”。

  与妄念相对而言,佛号称之为“净念”。

  “全念”,只提起佛号,其他的念头一律不提起。久而久之,心中的妄念自动消失,只剩下提起佛号,妄念转变为净念。妄念自动生灭的业习,转变为佛号的自动生灭的“净习”。这种情形,主动提起的佛号的“净行”,自动出现佛号的净习“打成一片”,称之为全念。

  “全念即观”,只提起佛号,只观照佛号。在全念的状态下,心中唯有佛号,心中能观照的只有佛号,所以“念外无观”。

  在全念的状态下,佛号之外的念头,只要不特意的去提起,就不会去观照。

  “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内境的妄念,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一提佛号,万念俱寂,唯独佛号显现,这是净念相继。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念相继。

  注意力犹如铁屑,没有磁铁,这铁屑不会自己被吸走,喜好厌恶就是磁铁,对外境声色的喜好厌恶就是“在意”。若是外境出现喜好的现象或厌恶的现象,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则喜好厌恶的情绪愈演愈烈,称之为攀缘,这是“业行”。

  凡夫对于外境的声色,喜欢厌恶之心自生自灭,这是无明习气,犹如念佛机的自动播放,这是“业习”。

  与在意外境声色而言,在意佛号称之为“净观”。

  “全观”,只在意佛号,外境声色现象无论喜好还是厌恶,一律不在意。久而久之,对外境喜好厌恶之心就会自动消失,只剩下在意佛号。在意外境生起喜好厌恶的业习,转变为在意佛号的“净习”。这种情形,主动在意佛号的“净行”,自动在意佛号的净习“打成一片”,称之为全观。

  “全观即念”,只观照佛号,只提起佛号。在全观的状态下,心中只在意佛号,心中只有佛号能被在意,所以“观外无念”。

  在全观的状态下,佛号之外的声色现象,只要不特别的去观照,就不会去在意。

  “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外境的醇酒美人,都没有吸引力了。身处闹市,犹如夜静深山,万籁俱寂,这是都摄六根。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都摄六根。

  “全念即观。全观即念。”,主动的净行与自动的净习“打成一片”。

  “念外无观。观外无念。”,并非在佛号之外,另有一个念头能观照。并非在观照之外,另有一个念头在念佛。观与念浑然一味,不分彼此。这是“念观不二”的境界。

  修持的功夫到了这一个地步,才是事上的“一心不乱”,即“事一心不乱”。

  “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的修持比起“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的修持,在功夫上更进一层!

  “打成一片”净行净习的“净业”势力现前。事一心不乱,破见惑、思惑。长久的稳定在事一心不乱状态,见思二惑则能断尽。

  见思二惑断尽,得生“方便有余土”,“有余”,无明未断,称之有余。

  印光大师云:“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印光法师文钞》天台山上方广寺募修三圣殿疏:关于见思二惑

  “窃以法门无量,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念佛一法,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窃以”,谦虚之辞,窃以为,私下里认为。

  “烦惑”,见思二惑。

  “但具”,若具,但能够具备,若能够具备。

  前文说的溯本清源,此处的事一心不乱,正是清源的修持,清除源头上的污染。

  但是“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还是有很大差距。

  “事一心不乱”,破见思二惑。

  “理一心不乱”,破无明、证法性。

  想要证得念佛三昧,就一定要先得努力达到事一心不乱的“念观不二”的境界。

  《印光法师文钞》复夏寿祺居士书云:

  “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

  清朝彭际清居士说:“观念本无二用,即念之时观在念,即观之时念在观。要以一心不乱为准。未到此观,或念或观,一门深入可也,(观、念)交际为功亦可也”。

  “观念本无二用,即念之时观在念,即观之时念在观。”,指念与观同一个心源。

  “要以一心不乱为准。”,指事一心不乱。

  “未到此观”,若是达不到事一心不乱的念观不二境界。

  “或念或观,一门深入可也。”,或者着重念,或者着重观,选择一门深入。或者着重念,实现上文所述的“全念”打成一片。或者着重观,实现上文所述的“全观”打成一片。

  “(观、念)交际为功亦可也。”,也可以着重念与着重观,交替着用功。

  虽然着重不同,或者交替用功,最终都能实现事一心不乱的念观不二境界。

  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谓深信依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信阿弥陀佛实有),信因信果等义。愿,谓发愿命终往生净土,至彼国得不退转回入此界度化众生。行,分正行与助行。正行指修念佛,助行指兼修礼诵供养、六度万行等。”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法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

  “真行”,指念佛的功夫。

  《印光法师文钞》复郁智朗居士居士书: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

  “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此处的一心不乱,指事一心不乱。

  信愿行三缺一不可!不能只着重于念佛的修持功夫!

  【正文】

  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

  (白话详解)

  “鞠”,是穷尽的意思。

  “根源”,心源,心体。

  观和念虽然有名称和功用的不同,但是同一心体起用,观和念的源头,即为心源。

  事一心不乱的念观不二境界,使得观与念犹如水乳交融,已经非常的接近根源了,但是并未挖到根源。

  【正文】

  须向者,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

  (白话详解)

  “重重”,反复,屡屡。

  “体究”语出莲池大师《云栖法汇》 “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说:“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

  从此开始,进入理持阶段。

  莲师大师《云栖法汇》云:“提话头,是宗门发悟最紧切工夫。修净土人,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此妙法也。” 又云:“古德云:看话头,不得卜度穿凿,亦不得抛向无事甲里,但只恁么看,此要言也。”

  “卜度穿凿”,思辨话头,推理分析话头,逻辑推理话头,分析判断话头。

  “无事”,无所事事,指不提起话头、不进行观照。

  “甲”,甲壳。

  “恁么”,如此,这样。

  “只恁么看”,直接去看,直接观照。

  所谓“体究”,就是直接去体会,直接去感受,直接去观照。

  “切切”,深切,真切。

  “提撕”,提挈,提起。

  “提撕”语出莲师大师《云栖法汇》:“夫生死不离一念,乃至世出世间万法,皆不离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实。若觑破此念起处,即是自性弥陀,即是祖师西来意。纵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极乐,且横截生死,不受轮回,终当大悟耳。愿翁放下万缘,十二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

  “觑”,看,观照。

  “觑破”,照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指照破五蕴。

  “念起处”,观与念的源头,是同一个心源,就是这念起处。

  对于念的功用来说,佛号的生起之处,消散之处,就是心源。

  对于观的功用来说,注意力,觉知能力,发起之处就是心源。

  观与念的功用,以自身为工具。直接去体会、感受、观照观与念功用的生起处、发起处。

  佛号提起得越真切,心源也就越显露,越能够体究心源。在重重体究的同时,务必要把每一句佛号都清晰地提起来。

  【正文】

  越究越切,越提越亲。

  (白话详解)

  “切”,真切。

  “亲”,亲炙。

  越是体究,越能契合心源,越能真切的提撕。

  越是提撕,心源越是显露,越能亲炙的体究。

  体究与提撕,如龙守珠,似鸡孵卵,绵绵密密的用功。

  前面在事持下了功夫,达到事一心不乱的“念观不二”的境界。当前修理持的时候,才能格外得力。无论有多么高的见地、见解,若是没有前面事持的功夫,直接去修理持,了不得力!

  为何?若无事持的功底而直接去修理持时,业行业习使得注意力无法专注,观力微弱。业行业习使得心念混杂,念力微弱。面对业行业习,观力念力不堪一击,谈何体究提撕?自心无力,谈何根器利钝?

  “根器”,根,根性,指自心状态的优劣。器,器量,指修持功夫的强弱,亦指接受能力的大小。

  【正文】

  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白话详解)

  “及至”,等到,达到。

  “力极”,体究与提撕的修持的力量积累到了极限,犹如火山爆发之前熔浆积累到了极限。

  “功纯”,体究与提撕的修持的功夫磨练到了纯熟,犹如瓜熟蒂落之前瓜蒂枯萎。

  “豁然”,忽然一下子开阔、敞亮。指念佛境界突破时,脱离五阴束缚,心地突然开朗。

  “五阴”,阴,遮盖,障碍。指五蕴遮障的意思。

  “和念”,和,连同。念,指体究与提撕。

  “脱落”,粘附的东西掉下。犹如墙壁原本没有污泥粘附,当墙壁上的污泥脱落之后,墙壁本来的样子就显现出来。

  “和念脱落”,亲证念佛证三昧,达到理持的理一心不乱,破除五阴区宇的境界。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印光法师文钞》复徐志一居士居士书:“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

  “净念相继”,是事持功夫,达到事持的事一心不乱。

  “三摩地”,是理持功夫,达到理持的理一心不乱。

  “三摩地”,三昧。

  “无念无不念”,两个“念”都是指佛号、观照。

  体究提撕阶段,能感受到:能用得上力体究,用得上力提撕,这是“有念”的“念相”。犹如爬上楼梯那样,能感受到脚踏实地,能够用力踩着楼梯上楼。但和念脱落时,体究用不上力了,提撕用不上力了。犹如黑夜里走楼梯,一下子踏空,用不上力了。提撕怎么也用不上力了,提不起来,体究怎么也用不上力了,体究不了,这是无念无不念之中“无念”的“离念相”,但是佛号依然出现,但是观照依然进行,这就是无念无不念之中“无不念”。

  无念无不念的状态,很难描述。如果是从事持用功,按部就班一路走过来,证入无念无不念之时,立即就会识别出来。因为证入无念无不念之前与之后对比,差异实在太巨大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论怎样努力描述,也无法明确表达,才尽词穷。

  “才尽词穷”,才学用尽,没词了。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云:“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返观,体察究沈,鞠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就是这种念佛的方法。

  “不念自念”与“无念无不念”有巨大的差别。

  不念自念是事上的念佛,是念佛功夫纯熟了,虽然不用主动的提起佛号,但是佛号依然能够出现,是一种强化养成的念佛习气习惯,好像平时所说的惯性一样,类似念佛机那样的自动播放。这个阶段,体究与提撕都能用得上力,依然有个念相可得。

  无念无不念是理上的念佛,虽然佛号依然出现,但是体究用不上力,提撕用不上力,无念相可得。

  未能亲证念佛三昧者,无法揣测“不念自念”与“无念无不念”二者差别。如果是从事持用功,按部就班一路走过来的人。对于二者的差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无念无不念的状态,很难描述,只能用举例子做比喻。

  色受想行识五阴,以受阴为例子:

  “受阴”,受蕴遮障。

  在体究提撕阶段,佛号似乎被肉体的限制着,没跑到肉体外边去。专注佛号的观照,似乎被肉体的限制着,没跑到肉体外边去。犹如在一个盒子里,能觉察到这个盒子是有边界的。

  比如站立在山林之中的空旷地带,在体究提撕阶段,能够清晰的觉察到,此身肉体与周围的事物,存在明显的边界感,这种现象属于“身相”的一种。

  而无念无不念时,佛号跑到大地虚空之中去了,大地虚空都是佛号的声音,专注佛号的观照,也跑到大地虚空中去了。好像在无尽空间的太空之中,觉察不到边界。

  比如站立在山林之中的空旷地带,在无念无不念阶段,此身肉体与周围的事物的边界感消失了,与万法浑然一体,没有所谓的“身相”可得。

  无念无不念的状态,并不是土木顽石那样无知无觉。反而是知觉清晰,并且知觉的范围扩大到无限,无法感知到边界。似乎所有的现象皆在此身心之中,而此身心又大到无边无际,无法形容描述。此身心以前所谓的实实在在的感受,现在变成如梦如幻的感受。虽然万法如幻,却又显现“真空妙有”。虽然万法显现,却又虚幻不实“妙有真空”。

  犹如镜中花,水中月,花月虽然虚幻不实,却又显现,花月虽然显现,但又虚幻不实。

  从受阴的角度来说,所谓的“法界一相”,这时候会有点真切的体悟。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说:“念空真念者,念即念佛之念,真念即真如体。念到极处,和念脱落,顿离念相,谓之念空。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平等法身,故云真念”。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摆脱五阴遮障。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是法界一相,平等法身。

  色受想行识五阴,以色阴为例子:

  “色阴”,色蕴遮障。

  色阴摆脱之时,能见到常人所不能见到的现象,

  例如看到天道美景,乃至诸佛净土胜景。

  例如黑夜出行犹如白昼,无需什么手电灯笼,似乎自身带着光明,照耀黑暗之处,此光明与日月的光明又有所不同。暗夜视物,犹如白昼。

  例如见到遥远处的某甲与某乙做某事。

  本来我们的心体光明遍照法界,但是因为被色阴束缚,心光没有显露出来,就像被关在一个黑漆漆的桶子里一样。摆脱五阴束缚,桶底脱落,心光自然显露。心光所照之处,见种种景象。

  《金刚经》:“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心不住法”是指此心摆脱五阴束缚,“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指摆脱色阴导致的现象,不只是做了个比喻。

  上述的受阴色阴例子,每个人因为业缘不同,有的人未能达到和念脱落的境界,亦能见到一些常人所不能见的现象。而有的人,达到和念脱落境界时,只是能感受到佛号遍满虚空大地,再修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常人不能见的现象。自心本具这些功用,只不过因为五阴的遮障而不能现前。出现这些自心功用现象,是否真的摆脱五阴的束缚,以和念脱落为准!

  “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破无明、证法性,就是终点了吗?

  《印光法师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关于念佛三昧

  “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

  证的念佛三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自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到究竟的佛果,还有很长的路。

  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是为法身大士。从初住至等觉,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故名分证即佛也。以无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则破十分,历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则破四十一分矣。初住,即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又复随类现身,度脱众生,其神通道力,不可思议。何况位位倍胜,以至四十一位之等觉菩萨乎。颂曰,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者,颂其分破分证之景象也。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者,颂其犹有无明云,未能彻见性天真月之光辉也。究竟即佛者,从等觉,再破一分无明,则真穷惑尽,福慧圆满,彻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觉位,成无上菩提道矣。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从来真是妄者,未悟以前,只此皆空之五蕴,而妄生执著,色法心法,互相形立,则苦厄随生。既悟之后,亦只此五蕴,而全体是一个真如,了无色心五蕴之相可得。故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然此所证之真,并非新得,不过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故曰,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也。”

  《楞严经》云:“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

  以受阴色阴为例子,最初实现豁然和念脱落,所遇的修行现象,查阅楞严经进行对比,便知还有很长的路。

  《楞严经》讲的五阴尽相,五阴十魔,修行之中的现象,这时候才会有点真切的体悟。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赞叹《楞严经》:“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玄至极之典,唯当死心信受而已!”

  虚云大师云:

  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如经中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

  “保绥哀救”,得到保护,得到慈悲救度。

  “消息邪缘”,消除息灭邪恶的因缘。

  “归宗”, 此处指断淫。楞严经全文归宗则指“四种清净明诲”的全部内容。

  “后文消前文”,后文消化前文。

  “前文贯后文”,前文贯通后文。

  虚云大师云: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前文解后文”,前文解释后文。

  “后文解前文”,后文解释前文。

  《楞严经》讲的四种清净明诲,是辨别正邪的根本。比如“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淫欲的习气,在事持阶段的“自念、自观”时,淫欲的习气变得淡薄。“全念、全观”时,淫欲习气就变得非常衰弱无力。到了“理持”的阶段,淫欲的习气难以发起。初证“三昧”时,只是初破无明尚未破尽,淫欲习气不起,何况无明破尽究竟圆满时!谈何男女交媾成佛?!谈何佛以男女交媾双身成道?!四天王天与忉利天的众生,其淫事与人间无异;夜摩天则以勾抱成淫;兜率天则以执手成淫;乐化天则以对笑成淫;他化天则以相视成淫。忉利天以上男女二根无用!谈何诸佛显现男女交媾双身相?!淫欲的习气尚且不能清除一毫,谈何摆脱五阴束缚?!对于附佛外道邪师所言“男女交媾成道”邪说破之!!

  贪嗔痴三毒,所引发的邪师邪说种类,《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悉皆破之:

  贪毒之中最恶为淫,而淫最恶为男女交媾修道邪法,无论是观想男女交媾修道,邪术召唤鬼魅交媾修道,还是与实际女人乃至母畜交媾修道,皆堕落魔道。

  嗔毒之中最恶为杀,而杀最恶为诛杀诅咒邪术,无论是观想杀害众生,邪法召唤鬼魅杀害众生,还是实际杀人,教唆杀人,皆落鬼道。

  痴毒之中最恶为,愚痴不辨正邪而拜邪师,而邪师最恶为自称佛、菩萨、某大法师、梵天、天神等等转世或化身。或邪师门徒众口铄金,号称此邪师为佛、菩萨、某大法师、梵天、天神等等转世或化身。此邪师及其门徒,皆被魔王波旬操控,活着时虽为人形,实为活鬼,死后必堕魔道鬼道。

  《楞严经》云:“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阴有遗付。”,阴,偷偷的。遗付,遗嘱,留传。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唯独到命终的时候,偷偷的告诉身边极少数的亲近弟子。

  《印光法师文钞》覆冯不疚居士书:关于男女交媾修道。

  “乃极恶不法!无伦理!无廉耻!引人作禽兽之邪见魔话。彼无知者,认为道妙,可不哀哉。”“此种邪说,臭秽之极,不堪挂齿,彼犹以为道。真所谓以人粪作旃檀,乃不识香臭之人也,哀哉。”

  《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摆脱五阴束缚,所呈现的心,即是清净心,即是本来面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禅宗所说“无住生心”,无住,是指摆脱五阴束缚,不住着五蕴。生心,摆脱五阴所呈现的心,即是清净心,即是本来面目。

  修行本身就是为了,破习气、脱五阴,得解脱得自在。脚踏实地的从事持到理持!

  证三昧摆脱五阴束缚,说之似易,得之实难,非同小可,若不肯实修,玩弄文字的口头禅,教理辩论的学术,皆是误入歧途,何况误入邪教,坠落魔网者。

  《印光法师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由佛学撮要,顿生正信,一以宿有善根,一以令严慈之熏陶使然。印光一介庸僧,于法道无所知晓,唯谛信净土,以期带业往生。有志愿相同者,随便酬答以自分之事业,意似有可取者,而文笔肤浅,实为贻诮高明,不禁惭惶无地。何得以理圆词妙等以誉之,不惧膺以凡滥圣之愆乎。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当过细看印光与永嘉某居士之极长一信,则可知。至于悟无生以后,护持保任,销镕余习,彼自了明,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余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祈且依印光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若有余力,不妨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宏净土之根据。如是则虽是凡夫,可以随机利生,行菩萨道。且勿妄意高远,恐或于事理不清,则难免著魔。永嘉某居士之长信,专治此病,彼病与汝病,名目不同,性质是一,光固不愿多说,祈于彼信领会之。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揽,境已过而忆念(攀揽二字,赅摄好恶憎爱,勿谓好爱为攀揽,憎恶为不攀揽)。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黏,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则是深著空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此中关系,甚深甚深,光固不得不为略陈其利害也。”

  【正文】

  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

  (白话详解)

  这首偈子是以百丈禅师对证悟境界的描述,来说明念佛三昧所证的境界。

  念佛三昧的“和念脱落”证境,与禅宗的黑漆桶“桶底脱落”,彻悟本来的证境,完全一样。

  “灵光”,指心性。

  “万法本空,与谁为侣?”,万法皆是幻相,有哪一个能与法身实相为伴侣?幻相与实相不同。无侣,称之为独。

  莲池大师《弥陀经要解》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离一切相,离故无相。”,离,离开,指不执着。心不住着于相,则没有相可得,是“无相”。

  “即一切法,即故无不相。”,即,当此,指显现。心显现一切法,无情有情一切法,无不是自心显现,是“无不相”。

  无相无不相,非得起个名字话,叫做“实相”。

  “耀”,指心性的照用。

  “迥脱”,迥,卓然。脱,超脱。

  “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

  “尘”,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

  “根尘”,指色法心法。略说“五蕴”,中说“六根六尘十二处”,广说“根尘识十八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心性的照用清净,摆脱五阴束缚。

  “体”,心体,自性。“露”,显露。“真常”,不住不着,不生不灭,无相无不相。

  “不拘文字”,无法用世间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说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的本体,寂照不二,非文字所能描述。

  “寂照不二”,不生不灭,了不可得,为寂,若有生灭则不为寂。了了常知,不住不着,为照,若无知无觉如同土木顽石则不为照。寂与照犹如灯与灯光,一体不二。

  “无染”,心性本来清净无染,并不是因为修持而变的清净。证得念佛三昧所呈现的心,不住不着与证得三昧之前那个攀缘附会心,差别巨大。之所以差别巨大,只是自心本来的清净无染,只是被无明遮障了而已。

  “圆成”,心性本来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并不是因为修持而变的具足。证得念佛三昧使自心被遮障的功能重新出现,众生比佛陀的五眼六通并不少什么,众生本来就圆满具足五眼六通,只是被无明遮障了而已。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心性本来清净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只因无明缠缚遮障而不能显露。解缠脱缚,心性自显。

  “者”,指上述的八句偈子。

  “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百丈禅师的这个偈子开始,用法理,用禅机,去阐述念佛三昧所证的境界。

  亲证三昧之后,再看这些法理、禅机,说的都是自证的境界,犹如自观掌纹,用于印证这是有利益的,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把禅机、法理,放在亲证三昧之前讲,以文字解悟去理解,很容易造成口头禅,更甚者造成拨无因果。

  【正文】

  功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

  (白话详解)

  念佛功夫达到“和念脱落”的理一心念佛,才算是真正掌握念佛的方法。

  “念佛法得”,法,指念佛三昧。

  “感应”,感,感化。应,回应。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犹如母子相互忆念挂念,母子连心,虽隔千山万水,母子之间亦有心灵感应。

  “道”,指心性。众生自性与诸佛自性,本来一体无二。

  “道交”,犹如瓶子里的空气被瓶子遮障束缚,当瓶子破碎里面的空气与虚空融为一体,不再有阻隔。众生心因无明缠缚,自性不能显露,犹如瓶子里的空气被瓶子遮障束缚。“和念脱落”犹如瓶子破碎,自性显露,众生真心与诸佛真心相融一体无二。

  “著力”,并不是能用上力的意思。而是顺水行舟,不费推移之力,任运进道。犹如身上没有香气的人,在香料作坊里工作,身上自然就有了香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正文】

  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白话详解)

  “其相”,指念佛三昧所证自性的相。

  “云”“长空”“青天”,做比喻。云从长空而起,云还散于长空,浮云消尽,青天彻底显露,无一云可见,无一云可得,了知浮云如幻,了无可得。

  “彻露”,彻,彻底。露,显露。

  “亲见本来,本无所见。”,妄念从自性来,消归于自性。妄念幻生幻灭,如梦如幻,妄念只是暂时的显现,了无可得。而自性,无一妄念可见,无一妄念可得。

  “无见是真见”第一个见,是或粗或细的有想之见,攀缘附会的妄念。

  “无见是真见”第二个见,是自性的照用。

  “无见是真见”,无见,指不执着、不住不着。

  “有见即随尘”,执着攀缘附会之念,执着或粗或细的有想之见,被喜好厌恶的习气左右,称之为有见。内执着有我,外分别他人,分别之心增广使得自性被无明染法遮障,则为随尘。犹如长空乌云密布,遮天蔽日。

  “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在事持阶段,对于攀缘附会的妄念,只是从道理上知道这些妄念是虚幻的。到了事上,还是难以清除对妄念的执着,被习气左右心不自在。由文字理解所得解悟就是这样的。犹如在大街上行走看到美女,就忍不住的去多看两眼。对于喜好或者厌恶的习气不能做主,被习气操纵。

  在理持阶段,对于攀缘附会的妄念,很轻松的就能摆脱执着。由修持所得证悟就是这样的。犹如在大街上行走,无论看到行人的美丑,喜好或者厌恶的习气,都能够轻松做主,不被习气左右,无需特意的去忍耐。

  “有见、无见”解悟与证悟差别巨大。犹如游泳,看书研究理论文字,与到水里训练探索,两者都能搞“明白”,但是二者进入游泳池,到底谁是真明白谁是假明白,立即显现出来巨大差别。

  【正文】

  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

  (白话详解)

  “到此”,指亲证念佛三昧,进入般若智慧大海。

  “山色溪声”,是无情说法。

  “鸦鸣鹊噪”,是有情说法。

  无情有情,比喻一切法。

  第一义谛,最上真乘,指“离一切相”,无相。

  山色溪声,鸦鸣鹊噪,指“即一切法”,无不相。

  《楞严经》云:“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莲池大师《弥陀经要解》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离一切相,离故无相。”,离,离开,指不执着。心不住着于相,则没有相可得,是“无相”。

  “即一切法,即故无不相。”,即,当此,指显现。心显现一切法,无情有情一切法,无不是自心显现,是“无不相”。

  无相无不相,非得起个名字话,叫做“实相”。

  【正文】

  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

  (白话详解)

  法身的功用,活泼泼遍应一切法,却又不住着一切法。

  犹如明镜照物,能显诸物,而镜中像,不滞不畅。滞,停滞驻留。畅,疏导通塞。

  犹如明镜照人,胡来胡显,汉来汉显,不迎不送。胡,胡人。汉,汉人。迎,迎接。送,送行。

  以此比喻,不住一法。

  犹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显现,虚幻不实,了不可得。

  犹如水上作画,随画随消不能停滞驻留,纵然千笔描绘,水上无画可得。

  以此比喻,了无一物可得。

  明朝汉月大师云:“只以一句佛号,一闻一见,触境逢缘,逗断心路。直得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物我同消,一法不立。”又云:“目前如大圆镜中,所现森罗万象,了无一物可指陈分别,荡然身心如云去来。”

  【正文】

  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

  (白话详解)

  “语”,是说明的意思。

  “用”即功用。

  这是以日月的圆缺做比喻。

  太阳出现的时候都是圆满无缺。并不是像月亮出现的时候,有圆缺的变化过程。

  自心呈现实相时,以顿然圆满的姿态呈现。

  例如前文所述“无念无不念”的状态,在和念脱落时顿然呈现,而不是一点点的呈现。

  “无念无不念”,这是自心呈现的实相,无念,是自心实相的相,无不念,是自心实相的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

  (白话详解)

  “体”就是体性

  “皓月之西落”,犹如月挂西山夜已深沉,倦鸟归巢山林万籁俱寂、清净无扰。无论山林白天如何喧闹,到了深夜时分终归寂静。

  “寂”,不生不灭,了不可得。

  “灭”,无明断尽,清净无染。

  若将寂、灭合称,即是涅槃。

  比喻法身清净,如如不动。

  【正文】

  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

  (白话详解)

  “照”,了了常知,不住不着,为照,若无知无觉如同土木顽石则不为照。法身的照用。

  “寂”,不生不灭,了不可得,为寂,若有生灭则不为寂。法身的体性空寂。

  “即照即寂”,照用起现时,当下即是空寂的体性,照而常寂。

  “即寂即照”,空寂的心体,当下即是洞彻朗照,寂而常照。

  “双存”,是双照二边。因心体空寂,故得照用广大,则照存;由照用分明,故显心体空寂不动,则寂存。寂照同时并存。

  “双泯”,是双遮二边。因实相无相,故得照用亦无相状,则照遮;因照用无住,故显心体无所住着,则寂遮。寂照同时消泯。

  “双存”“双泯”,犹如灯与灯光,存则并存,泯则并泯。

  “绝待”,绝,穷尽。待,二边相对。

  双存二边,双泯二边,远离二边相对,故称“绝待”。

  双存与双泯,同时成立,互不无碍,故称“圆融”

  《彻悟大师遗集•般若净土两门大义》云:“夫缘起性空,既在同时,任运便有双泯双存之面目。双泯双存,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

  【正文】

  譬如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

  (白话详解)

  “雪覆千山,唯是一色。”,一场大雪,山河大地都被大雪所覆盖,唯有白色而已,不会有第二种色彩。以色彩为喻。雪本白色,白色之外的为异色。这是比喻,无论哪一个法门,证得自心实相,呈现同一境界。

  “海吞万派,了无异味”,千江万流,水味各异。东流入海之后,唯一咸味,不会第二种味。

  以味道为喻。海水本为咸味,咸味之外的为异味。这是比喻,无论哪一个法门,证得自心实相,受用同一法味。

  “雪覆千山,海吞万派。”,比喻念佛法门深广,三根普被。

  “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比喻念佛法门殊胜,利钝全收。

  “无挂无碍,自如自在”,不被五欲习气染着为无挂。不被五阴无明缠缚为无碍。不生不灭,了不可得为自如。了了常知,不住不着为自在。

  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云:“世出世间,无一法出于心外。净土所有依报正报,一一皆是本觉妙明。譬之瓶环钗钏,器器唯金。溪涧江河,流流入海。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回向菩提者,凡所修为,咸愿往生,是名回向,而向无他向,回向西方者,回向自性也。”

  《印光法师文钞》印施极乐图序(代撰):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正文】

  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白话详解)

  证得念佛三昧的利益,现生能够业消福显,障除慧现,与诸大菩萨为胜友,远离魔事魔障。

  虽在娑婆,就能亲见极乐净土莲池海会胜景,神游净土。虽然此生寿报未尽,但已经在八德池中莲萼上标名,已是净土莲台的主人了。如般舟承远大师、省一大师,杨杰等等。

  证得念佛三昧之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无量化佛,诸大菩萨前来迎接。到了极乐,上品上生,顿时超证八地,快速圆成佛道。

  【正文】

  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诸门外人,遭谤定无疑。

  (白话详解)

  “家里人”,同证念佛三昧的人,称为家里人。

  只有同证念佛三昧的人,才能了解这种深妙的境界。如果说给未证之人,他们会怀疑诽谤。

  【正文】

  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

  (白话详解)

  “头头”,每一桩,每一件。

  “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对境起心动念,如何护持保任。这是问证得念佛三昧悟无生以后的护持保任。

  来访者继续问:人在尘劳之事,日常生活之中,须要接人待物,处理各种事物,如何护持保任。

  来访者未能亲证念佛三昧,固有此问。

  如印光大师所指时弊:

  《印光法师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关于保任

  “至于悟无生以后,护持保任,销熔余习,彼自了明,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余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

  《印光法师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关于证悟与未证悟的差别

  “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揽,境已过而忆念(攀揽二字,赅摄好恶憎爱,勿谓好爱为攀揽,憎恶为不攀揽)。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黏,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

  《印光法师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关于堕顽空

  “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则是深著空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此中关系,甚深甚深,光固不得不为略陈其利害也。”

  “于境无心”,文字解悟与修持证悟,差别极大。

  “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这是修持证悟者。

  “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指文字解悟并且错解于境无心者。

  “深著空魔,堕于顽空。”,顽空,就是否定一切,即为断见、断灭见。

  “由兹”,从此开始。

  “拨无因果,肆意冥行。”,否定因果,认为无因果受报,肆意妄为作恶多端。比如邪教所言 “汝可杀有情,受用他人女,不与汝可取,一切说妄语。”你可以杀生,邪淫,偷盗,大妄语。这是典型的拨无因果。

  《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正文】

  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

  (白话详解)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出自《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生,心有住有着。心有执着,则种种法生。

  “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灭,心无住无着。心无执着,则种种法灭。

  “种种心”“种种法”,合称“万境”

  “融”,融会,领会。

  “通”,通畅,通达。

  “万境不出一心”,万境皆是法身的显现,无有一法在法身之外显现。

  “一心融通万境”,亲证念佛三昧,解缠脱缚,于万境得自在。

  【正文】

  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

  (白话详解)

  “若了”,如果能了知,如果能通达。

  “本空”,指自性。

  “若了心体本空”,若是亲证三昧真实了悟自性的实相。

  “何妨”,用反问的语气时,表示“不妨”。

  “不妨”,可以这样,没有什么妨碍。

  “该罗”,包罗。

  “该罗万象”,包罗万象。

  “须知”,必须知道,应该知道。指亲证念佛三昧,必然会知道。

  自性本来空寂无相,却又显现一切相,无相无不相乃是法身实相。

  若能亲证念佛三昧,如实了知法身实相,显现万象是法身本来功用。

  必然的知道万象生灭如幻,皆是法身的显现,无有一法生灭于法身之外。

  【正文】

  诸缘不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

  (白话详解)

  “诸缘不缚”出自《肇论新疏》。

  元朝真觉大师《肇论新疏》云:“目极视而色不胶,耳洞听而声弗制。则遍应诸缘不缚于有。”

  “诸缘”,指六尘。

  “不缚”,不被缠缚。

  “不缚于有”,指无住无着。

  “本自解脱”,本来就没什么缠缚。

  “目极视而色不胶”,胶,胶着粘附,你极力的去看一物,这物也不能胶着粘附于视觉之中。

  “耳洞听而声弗制”,弗,不能。制,约束。你极力的去听一个音声,此声音也不能永远的驻留在听觉之中。

  以六根中的眼耳二根为例,遍视诸色,遍听诸声,眼耳从未被声色缠缚。其他四根也是如此。

  六尘本来就没缠缚六根。六根本来就是很自在的遍应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出自《信心铭》。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云:“欲趣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一乘”,并不是相对于二乘、三乘等而言的一乘,而是“绝待”的一乘。这一乘之中,无情有佛性,阐提能成佛,超越凡夫思量境。

  “绝待”,绝,穷尽。待,二边相对。远离二边相对。

  “恶”,厌恶,指喜好厌恶。

  想要证入一乘的境界,就不要认为六尘是扰乱修行的逆缘而厌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六尘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本来就是法身的显现。

  “心境一如”,指实相,无相无不相。

  “心境”,心,心体自性,无相。境,心体功用所显现诸相,无不相。

  “一如”,无相与无不相一体无二,称为实相。

  “挂碍”,挂,挂念。碍,障碍。指喜好厌恶,喜好为挂念,厌恶为障碍。

  “心境一如,有何挂碍?”,六根的功用,六尘的显现,皆是法身实相,有什么可挂碍的?

  《谁缚汝?》隋开皇十二年,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人缚。”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

  【正文】

  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

  (白话详解)

  一、事法界:即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

  二、理法界:谓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

  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

  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

  “一一尘中一切刹”,广狭自在,色中现色。每一微尘容摄十方刹土。十方刹土微尘亦如是。

  “一一心中一切心”,映现自在,心中现心。一心映现十方一切之心,十方之心亦如是。

  “一一心尘复互周”,心法色法交彻,心能现色,色能现心,复互周遍。

  “重重无尽无障碍”,尘、刹,心,互摄互入,重重无尽。犹如帝网珠,珠珠吐光,珠与珠相互辉映,重重无尽无有障碍。

  这里是举华严一真法界的境界,来说明心境一如,重重无尽,互不妨碍之相。文中的偈子,即为事事无碍法界。

  【正文】

  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

  (白话详解)

  “以故”,所以。

  “器界毛尘”,山河大地,毛尖上的微尘。指世间法。

  “云台宝网”,实报庄严土中的胜妙境界。指出世间法。

  “性海”,性,自性。海,深广如海,比喻自性。

  “真乘”,绝待的一乘。

  “绝待”,绝,穷尽。待,二边相对。远离二边相对。

  所以,世间法出世间法种种境界,处处宣说性海,时时演畅真乘。

  【正文】

  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

  (白话详解)

  “穷”,穷尽。“遍”,遍满。

  “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自性之无量寿。

  “十方”,是指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处,自性之无量光。

  无量寿,无量光,即是梵语“阿弥陀”。

  “毛头许”,一根汗毛大小。

  “道”,指法身。

  于一切时,于一切处,寻觅一汗毛大小不是的法身显现者,亦不可得。

  若有一毛头许法从心外生,则是外道见解。心外求法,是外道与佛教的根本区别处。外道认为,心外有个造物主创造世界,心外有个有个神明主宰生死祸福。

  【正文】

  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

  (白话详解)

  “法法头头”,法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种种境界。头头,每一桩,每一件。

  “寂灭场”,寂灭场,是寂灭道场之略称。

  “寂”,不生不灭,了不可得。

  “灭”,无明断尽,清净无染。

  若将寂、灭合称,即是涅槃。

  “道场”,证悟自性的场所。

  “心心念念”,心心,能念的心,能观的心。念念,每一念,每一观。

  “萨婆若”, 萨婆若是梵语,译为一切种智。

  “契”, 契入。

  一切境界皆是法身显现,皆安住自性寂灭场,自性寂。

  一切念观皆是法身妙用,皆契入自性般若智,自性照。

  【正文】

  唯心妙境,唯境妙心。

  (白话详解)

  “妙”,庄严。

  心能显境,心庄严于境。心本空寂,却可彰显森罗万象,自性寂。

  境能显心,境庄严于心。万法如幻,却可彰显心体妙用,自性照。

  【正文】

  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

  (白话详解)

  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是根本四句。

  复此根本四句,每句中还有四句。

  有中四句: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

  无中四句: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

  亦有亦无中四句者: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非有非无中四句者: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以上四句,每一句成四句,共成十六句。过去、现在、未来皆有此十六句,成四十八句。这四十八句又各有已起、未起,共九十六句。再加上根本四句,共成百句。

  这一百句法,都是外道知见,故称百非。

  二边对待,但举一对,就成四句。比如有无、空有、一异、断常、来去、远近等等。

  “绝待”,绝,穷尽。待,二边相对。远离二边相对。

  对于法的真实性,如果说有,是增益谤;如果说无,是减损谤;如果说是亦有亦无,是相违谤;如果说非有非无,是戏论谤。

  四句离,百非绝。远离二边对待的邪说戏论,圆融无碍。

  【正文】

  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白话详解)

  这句是反问。

  了不可得,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不是未证念佛三昧者所能揣测的。

  强调念诵三昧的实修证悟,而不是文字解悟。

  【正文】

  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

  (白话详解)

  亲证念佛三昧的本地风光,在本文中彻底流露,此处乃是谦虚之辞。

  【正文】

  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者。

  (白话详解)

  “质”,请教,求证,对质。

  “亲见者”,亲证念佛三昧的人。

  记录在纸上,请亲证念佛三昧的过来人进行验证。

  《印光法师文钞》念佛三昧摸象记

  (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深障重,终未能到一心不乱境界。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焉能宣说。客固请不已。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愿一切因缘众生速闻、速遇、速诵、速修僧伽吒,速得佛果。
愿法界一切众生都具足无穷大的担当和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10:12 , Processed in 0.19615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