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3|回复: 1

[大德开示] 转帖:南怀瑾老师:到处是乱七八糟的个性张扬和向钱看,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在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5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职业技术则是另外学的。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学习。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财富力量以外,还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不像现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专门为了职业,为了赚钱,基本人格养成教育都没有。人如果做不好,你讲什么民主、科学、自由、法治、人治、德治、集权,乃至信用、环保、团结、和谐,等等?理想都很好,可是没办法做到,因为事情是人做的。

这是一个好像最讲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其实现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钱”,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变成听“钱”指挥,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为就业忙,为钱忙,精神支柱没有,一旦失业,就天塌下来一样。

譬如孟子的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告诉我们一个读书人知识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弄好,不管外面的事。至于职业做什么都可以,职业跟学问根本是分开的。学问则是一生的事,学问不是知识,做人做事都是学问。“达则兼善天下”,如果有机会叫你出来做事呢,那就不是为个人,而是把自己贡献出去,为整个社会国家做贡献。这是孟子的教育。这与一切向钱看的教育因果差别有多大,值得深思。

像这些,我们都是小时候背来的。再譬如老子的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有道德才能的人,时节机会来了,环境逼得你去做官,“则驾”,开汽车一样,你就发奋去做事了。“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时机不对,则随遇而安,乐得自在,刚好读书提高修养,做点什么谋生都可以。

这些是孟子、老子的教育。不像现在,读个书,就想到学哪一科最好,读完了做什么待遇比较高,有前途,这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是教育行为。那何必去读书呢?学技术多好呢,学一个好的技术赚钱就更快。
******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这是班固特别创造的两句话。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不跟着社会风气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一个人能够独立站起来,卓尔不群,不跟一般人一样随波逐流,做到了这一点非常了不起。我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仗剑需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多交天下朋友,多交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的朋友;有钱了要多买书,多读读。

《南怀瑾讲演录》
-------------

我们接着看陈同甫的话,“风雨云雷交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现而出没”,这是说社会的复杂变乱,等于台风吹来,整个社会乱的时候,我拿出办法,拿出计划来,使整个国家社会安定。不管你是什么坏蛋还是好人,整个社会演变的时候,我所讲的学问,是可以安定天下的,这个才叫做真学问!

“推倒一世之智勇”,他眼睛里看你们一切都够不上。“开拓万古之心胸”,打开自己的胸襟思想,为这个国家民族社会建立一百年一千年的前途。他说如果这样做学问,“自谓差有一日之长”,对不起你们诸位老兄,我们一对比,这个我做到,你们做不到!他就那么讲。哈哈! 我引用他这一段,是希望你们诸位同学记住后面——“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有这个心胸,有这个努力,扎实用功。

再补充一点,我们中国过去讲知识分子,你们翻开《史记》,孔子去见老子,给老子训了一顿,老子有几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蘽而行。”做一个知识分子,真要研究学问,尤其你们研究国学,学问自己累积,不一定要做官或发财。老子告诉孔子,他明知道孔子要救世救人,老子批评他,说时代不属于你孔子的,你拉不回来。“君子得其时则驾”,要把握机会,看到机会你再去。“不得其时”,机会不属于你时,“则蓬蘽而行”,最好隐姓埋名,不要去管事。

另外呢,我给大家引用《素书》的一段,我觉得大家研究国学,做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基本的修养在这里。这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后人考据,认为这个《素书》不是当时原文。我不大管考据的,谁也没有办法求证,你爱做考据你们去做吧,就当他是当时传给张良的。你们看中间一段,“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要把时代看清楚,“明于盛衰”,看懂这个社会的变化;“通乎成败之数”,你的知识学问,对做人做事,成功失败都要有把握。“审乎治乱之势”,要观察整个社会的转变;“达乎去就之理”,这是指个人,看清这些之后,个人应该怎么办啊?读书?还是学职业?还是求吃饭?乃至一个工作要不要做?都要自己晓得。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知识分子四个字:“潜居抱道”,自己有学问,自己不想出来,学问为自己修养。“以待其时”,等待机会。“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有机会给你出来做一番大事业,“极人臣之位”,譬如做宰相。“待机而动”,要等待机会,“则能成绝代之功”。机会不到,一切不要强求。“如其不遇”,知识分子要有一个准备,所以刚才我讲,你们学国学求学问学位,自己要有个基本修养。“如其不遇”,一辈子没有机会的,“没身而已”,这一辈子默默,很寂寞地享受自己,有学问,怕什么!很寂寞,做一个出家人一样,“没身而已”,要能把享受寂寞当快乐。没有在寂寞中乐于学问的修养,也不可能有真学问。

因此,下面两句话,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基本原则,“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这是告诉张良,有机会你出来帮一下,没有机会,就算了,自己优哉游哉过一辈子。“是以其道足高”,这个道,学问之道,这是求学问的目的,或者你将来自己著书立说做什么都可以。你们远道而来,我把我的意见,把这些古书上所讲知识分子、读书人应该具备的修养,贡献给大家,大家自己要有一个准备。

《漫谈中国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成为后世做人做事的修养标准,也是口中常念的成语。天下的水,因为能谦下不傲慢,都向下走,低于一切,因此,它能成其大,变成大海,容纳了一切,这是讲谦虚的道理。 人类的文化思想是正反相对的,谦虚只是一面,倘使谦虚到没有骨气的程度,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软到像烂泥一样,那就像普通说的“下三烂”了。

人自己要有自我超然独立的人格,但并不是傲慢,要像山一样,独立如山。山永远不矜,“矜”是自我的崇拜,山之所以那么高,因为山没有觉得自己很高,高与不高,是人为的观念比较。山自己本身不认为自己高,因为高山的顶上还有最高的那一点泥巴。爬到高山顶上,你觉得还是站在平地一样,所以山高到与天一样的高,就是比喻我们为人与做事的态度与方法,不能傲慢,要学谦虚,但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格,有独立不移、顶天而立地的精神,所以“山不矜高自及天”。

《老子他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01:57 , Processed in 0.12573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