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8|回复: 3

[其它] 篇》福德与业果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下篇》福德与业果
《下篇》福德与业果
     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
   人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义廉耻;当佛陀住世时,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游化诸国,经过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个小国家的国王很景仰佛陀,听到佛陀要经过他的国度,认为机会难得就赶紧在边境上迎接,当他见到佛陀时非常恭敬,很虔诚地邀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地答应他,然后带着弟子们浩浩荡荡地进皇宫去。
   宫内的人很慎重地准备了斋饭,佛陀和弟子们就在那里接受了丰盛的供养。那时国王很高兴地将他的夫人请了出来,夫人也很虔诚地顶礼佛陀,但是比丘们看了国王的夫人,每个人心中都很纳闷。
   圆满供养之后,佛陀为他们说法,然后国王和夫人又很虔诚地送佛陀一行出门。佛陀带着弟子们离开皇宫后,途中有一棵大树,大家就在大树下休息,众人围绕着佛陀席地而坐。此时,佛陀问弟子们:「刚才接受国王供养,他的夫人出来施礼时,我看到你们有疑惑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比丘之中就有人回答说:「我们心里很疑惑的是:虽然那个国家很小,国王也只是一个小国王,但他也是一国之主啊!为什么娶了一位那么肥又那么邋遢的女人作为王妃呢?真是让人觉得困惑。」
   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你们知道吗?人生最重要的是知『廉耻』,国王跟他夫人的姻缘就是出自一个知『耻』。」
   比丘们听了很疑惑,佛陀又说:「你们认真听我说,当那位夫人还很年轻时,有一天她出门去,在途中忽然内急,必须找个地点方便;当地人习惯于随处便溺,可是她很胖,要蹲下去很不方便,所以她就找了一处较高的地方蹲下来方便。」
   突然听到国王出来巡视,要打从那儿过,她一时急了就用身上披的布将全身裹起来。国王经过正好看到她这般模样,心想:这女孩很懂得自爱,所以知道将她的身体包得很好,像这样的女孩就是知廉耻的人,如果将她娶回家必定会以身教帮我料理天下事。
   因此国王就问身边的侍者:「是否有人知道这女孩住哪里?」侍者就去调查,然后告诉国王:这女孩是某某人的女儿。国王回宫后就派人去提亲,然后把她选进宫里。佛陀说:「就是这么简单的因缘,只是出于一个知耻的举动而已。」
   胖女孩知道廉耻,所以用整块布把全身遮盖起来;而小国王抱着尊重廉耻的心,觉得她知廉耻、懂得自爱,只是凭着这种直觉就将她娶回来。但是女孩子进了皇宫之后,她的本性原就邋遢,人也越来越胖,所以当比丘们看到她时,才会觉得国王的夫人为什么那么胖?那么邋遢?佛陀说:「她就是因有这分知耻的心和动作,才得到可以进皇宫的福报。」
   所谓「一念三千福」,心中如有一念善;一念的礼义廉耻,再加上小小的动作,往往就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人生的转变往往维系于时时刻刻的小动作,而这个动作说不定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带来福分,因此我们要时时培养廉耻之心,廉耻就是清净无污染之心,有廉耻之心才不会受人耻笑。
   总之,我们要先学做人,直到「零缺点」时,才能渐渐达到佛陀的境界,做人如果还有缺点,那要成佛就难了。有人可能会说:「要做到零缺点很难,那成佛不是也几乎不可能了吗?」不会的,有志者事竟成!像那位国王的夫人只是一个动作就可以得到那么好的福报,可见不能轻视一点点的动作,一点点的善心净念,因为它们都可以累积成大福缘。
业果的故事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噉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瞋、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瞋』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饿鬼与天人
   佛陀时代有一则故事——当时,佛陀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经,有一位很年轻的长者子常常去听经,觉得佛陀的教育既实在又很有智慧,因此,他一心向道。可是,家里的老母亲却很不高兴,虽然她不喜欢儿子常常亲近佛陀,不过,她非常疼爱儿子,也不忍违背儿子的心意。
   有一天,长者子向母亲提出要求:「我想出家为沙门!」
   然而,他的母亲怎能接受呢?她说:「只要我还在世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出家。」又说:「而且这段时间内,你要认真做生意,不可以把心思分散,要赚很多钱才行。等我阖眼之后,要修行才由你去,现在只要一心一意赚钱就可以了,不可以亲近佛陀。」
   长者子很孝顺,他答应老母亲的要求,顺着她的意思去做。佛陀也教育弟子要孝顺「堂上活佛」——父母,因此,老母亲还在的时候,他要全心全意孝顺妈妈。
   他日日夜夜都专心于赚钱,但是他赚来的钱,母亲都舍不得用。有沙门来托钵,她也不肯布施。有时甚至大声辱骂出家人;若是乞丐来到门口,她就叫人打走乞丐。总之,她非常悭贪,没有一点儿施舍心。
   她把儿子赚的钱换作金银,然后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银都藏在里头;尽管儿子赚再多的钱,她总是说不够用。经过很多年,他的母亲因为一病不起而往生了。老母亲往生后,长者子就到僧团出家修行。
   长者子出家后跟随在佛陀的身边近十年,他非常用心地接受教法。后来,他找到一个清净之地,就向佛陀请求到那里筑茅棚静修。
   有一天,草屋外面来了一位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她全身像被火烧过一样,非常丑陋,她向里面又跪又拜的,啼哭不止。修行者出来问她:「妳从哪里来的?为何这般模样?又为何啼哭?」
   她说:「尊者,还认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亲,因为我悭贪、辱骂贤人又阻碍你去修行,世间的恶业无所不作,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受尽了种种苦楚煎熬;现在想要解脱苦难,唯有仗着尊者您的力量啊!」
   修行者听了心里非常悲苦,没想到自己出家那么久,而母亲却在饿鬼道里受苦,他问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
   她说:「一定要将我所有的东西拿去布施、造福、遗爱人间,我才能解脱。」
   他不知道母亲生前都把金银藏起来,便问:「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他的母亲说:「我把金银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银挖出来,布施给贫困急难的众生,也可以供养有道的修行人。」
   于是,修行者赶紧去处理,他举行一次无遮大法会,也就是布施的法会,他把地窖里所有的金银换成粮食、物品,于四十九日内,凡是饥饿、贫困的人来,一律有求必应,把所有的家产完全布施出去。
   圆满的那天晚上,他的母亲像天人一样,穿着洁净的白衣来到尊者面前,向他叩头道谢,感谢尊者为她造福,让她得以免除饿鬼之苦,而且托儿子修行之福,已能往生天堂了!
   从这则佛陀时代所发生的故事,也可警惕现代的众生;平日财物应「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广为布施多多植福。
婆罗门请法记
   佛陀在弘法时,须面对芸芸众生,以及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不断地为人解惑。若有人提出问题,佛陀就为他们详细解释说明。佛陀提倡涅槃寂静的境界,也教导弟子们如何进入涅槃寂静的心境,凡是佛陀的弟子都很向往,甚至外教弟子对此也都很好奇。
   有一天清晨来了一位婆罗门教徒,他很敬重佛陀的人格,也能接受佛陀的教理,更向往涅槃寂静的境界,所以他也来听闻佛陀的开示。他恭敬作礼之后,向佛陀请教说:「佛陀,您所说的涅槃寂静解脱之境,是我向来向往欣慕的目标。但是,要如何才能解脱呢?如果我死了,要如何才能进入涅槃?灵魂如何脱离?灵魂又会到哪里去呢?」
   佛陀回答:「在我的理念当中是不生不灭,没有来去的。」
   这位婆罗门教徒听了觉得很疑惑,说:「为什么会不生不灭、没有来去?人死之后,难道还永远住在世间吗?」
   佛陀又为他解释:「人的本性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就是自在解脱之境。」他愈听愈不了解,心里愈是迷糊。
   佛陀说:「我的回答你不能了解,那现在换我问你,由你来回答。比如:有一根木柴被点着了,若有人问:『为什么会有一盏火?』那么你要如何回答?」婆罗门教徒就说:「我会回答:『因为有木柴被点着了,所以会看到火光。』」佛陀又问:「若是这把火光熄灭了,又有人问你:『火为什么熄灭呢?」你要如何回答?」婆罗门教徒说:「我会回答——因为木柴已经烧完了啊!火当然就熄。」
   佛陀又进一步问:「如果人家问你——火熄了到哪里去了呢?」婆罗门教徒说:「那么我会回答他说:『你未免问得太多了!当然是有木柴才能点火,木柴烧完火自然就熄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啊!为什么还要问火熄了之后往哪里去?』」
   佛陀很慈祥地说:「对啊!这是一样的道理:人的烦恼来自有这个身体,又必须面对种种人事,所以『根』对境才会生起烦恼——六根对六尘即产生六识的烦恼。如果能够了悟:因根、尘、识等『因缘假合』而生分别心才会产生烦恼。然后进一步把烦恼去除,也就是转识成智——把智识转成智慧;把根、尘、识分清楚,不去执着它,我们自然能以智慧去转境。」
   「总之,有了身体,有了根、尘才会惹起烦恼的火焰,我们要把根尘厘清,烦恼之火才能熄灭。心中没有烦恼的火焰,才会有解脱的心灵,心境才会自在;心对境不生烦恼,这就是涅槃呀!并不是死了之后才有另一个涅槃;涅槃就是解脱,寂静光明的心地就是涅槃啊!」
   那位婆罗门教徒终于听懂了!是啊!离开「现在」当下,那里还有一个涅槃的境界呢?想求得解脱——离开日常生活,要去哪里求解脱呢?就是因为有烦恼的名称,所以才会有解脱的境界,这原本就是相对的;有心灵的生灭,才有涅槃的名称,这不过是一念之转。
   我们学佛若能深刻体会佛陀所宣说的道理;每天面对各种境界时都能厘清它,就不会听到各种杂音而心生烦恼,也不会眼见色而生起欲求之心。此外,鼻根、舌根、耳根、意根的作用也是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认清本分,真正发挥良能,怎会有烦恼呢?若能天天如此,则每天所面对的都是光明的境界,也就是涅槃寂静的境界。学佛想求得解脱,当下即可得到;想得到涅槃的境界,在今生即可得到,只要你的心地没有黑暗、自在澄清,当下就是涅槃的境界。
世间四事不可轻视
   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礼节」,要懂得「敬老尊贤」,也不可轻视年轻人。佛陀刚成道时年纪还很轻。那时,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刚建好不久,舍卫城的人民每次听到佛陀来到精舍,全城的人就会很踊跃来听佛陀说法。
   在那个时期,有一位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听说佛陀正在说法,他原本以为一位已觉悟的大觉者必定是个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人,他抱着这种预期心理来到精舍。
   等他拜见了佛陀,看到佛陀还那么年轻,他心中就起了一分疑惑——佛陀看起来才三十几岁,难道他真的对世间的一切都已觉悟?于是他很坦白地问佛陀:「佛陀,您真的对世间的一切都觉悟了吗?您真的可以解脱人生种种的迷惑?」
   佛陀就说:「大王,世间有四种事,你不可轻视,那就是——王子年少不可轻视;龙蛇虽小亦不可轻视;火苗虽然小也不可轻视;沙弥虽然年幼,你也不可轻视他啊!」
   佛陀又做了一番解释说:「因为王子虽然刚出世,但他将来长大成年后会继承王位、统领国家,所以王子虽然年少,却不能轻视他;而『龙』可以呼风唤雨,天下得以风调雨顺都要靠及时雨,雨若下得及时,万物即可欣欣向荣,非时雨或久旱不雨则会形成灾难。而龙的力量可以掌握气候雨水,所以不可轻视;『蛇』虽然小,但有毒性可致人于死地,当然也不可轻视:『火』苗虽小,但那小小的火种——星星之火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火灾,所以说火苗虽小也不能轻视它。」
   「还有,你不要轻视年少的出家人——沙弥,因为他少年之时即深入经藏,可以吸收很多觉悟之道,他未来对人群会有很大的奉献,可以教育人们解除心中的烦恼。所以,年幼的沙弥你也不能轻视;同样的,年少的比丘当然不能轻视啊!」
   国王听完后觉得很有道理,知道在人生道上,不能随便轻视他人,不只是要重视大的事物,即使很小的事物也要重视,不能有轻慢之心,这是波斯匿王和佛陀初见面时的情形。波斯匿王从那时起对佛陀就很敬重,后来他也皈依在佛陀的座下,成为一位在家的大护法。
   学佛者,更应抱持感恩心和平常心,对人对事都要有尊重之心,对老人则更要敬重。「老」有年龄的老,有资格的老,不管是年龄的老或是资格的老,我们都要加以尊重。
   反之,资格老的人或年龄大的人也不能轻视较年少的人,有的人「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经验多就轻视较年轻的人,常喜欢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要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长。」像这样也不好啊!
   有经验的人,应抱着爱护年轻人的心去关照他们;年纪较大的人,对年幼的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如能「对上尊敬,对下爱护」,这才是佛陀教导弟子们伦理秩序。
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维摩诘居士言词犀利严正,所以我对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设宴供养沙门、婆罗门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给贫穷残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时间展开布施会。当时,维摩诘居士从我家门前经过,告诉我:『这样不是真正的布施。』」
   善慧问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说:「应该要法施,只有财施还不够。」
   善慧又问:「如何才能达到法施?」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摄智慧起舍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们要发心于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与乐,常常给人快乐,不起分别的付出,使众生快乐也就是发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既发菩提心,就会想如何才能救度众生,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众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设法去救助;看到众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众生快乐,不只是要给予物质或使其心安稳,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这才是永远的布施。不只我们应发大悲心,令众生快乐,还要启发众生,保持这分大悲心,让他们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欢喜。
   有句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如果能引导大家以正确清净的心念去付出,就会得到永远的快乐,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乐。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不是没钱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财产多就会快乐,苦乐是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定,若能安贫乐道,则时时知足也很快乐,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确的观念,内心常常充满喜悦,不只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别人,让别人也欢喜付出,同享快乐。
   「以摄智慧起大舍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断地舍,舍得没有烦恼,而且很快乐;为了摄受众生培养智慧,必须有「大舍心」。以上就是维摩诘居士告诉善慧关于「法施」的方法。
   这可以证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道场。每个环境都有不顺心的地方,但常常抱着处处是道场的心,即能以心转境。
   在工作中,如能专一心志则没有烦恼,完成工作就会很有成就感。道心即道场,道心即是菩提心;这分菩提心让我们没有烦恼,常常乐在其中。所谓「慈、悲、喜、舍」;「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是求病苦的众生;「喜」即是文化,扭转我们的观念;「舍」即是教育。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慈、喜、舍,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福慧双修。
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
   佛陀在世时带领四众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萨,他也是佛弟子,当他在打坐时,忽然,魔王带领一万二千名美女,来到他的面前,恭敬礼拜。持地菩萨看他们恭敬礼拜,误以为是天帝来了,也很高兴地接待他们。
   持地菩萨向他说:「过去生你修了福,所以能享受天福,领导天众。但是,你应该在福中而不沉迷于享福,要知道享福受乐是无常的,应该赶快再造福人群。」
   魔王说:「因为我有这么大的福报,所以,我要把快乐布施出去,请你接受这些天女好吗?」
   持地菩萨说:「我是出家人,不应该接受她们。」
   魔王又说:「有什么关系呢?她们可以为你洒扫环境,又可以唱歌跳舞,给你最好的娱乐献供呀!」
   此时,持地菩萨进退两难,正当他两边为难时,维摩诘居土及时出现了,他说:「波旬魔王!持地菩萨不敢要,那就送给我吧!我要她们!」
   波旬突然看到维摩诘居士,非常吃惊。维摩诘居士又向持地菩萨说:「你错认他了,他是魔王不是天帝,他要来扰乱你的道心、破坏你的慧命!」回头又向魔王说:「这些魔女你不是要奉献吗?我要收啊!」
   魔王非常吃惊,急着要逃遁;但是,维摩诘居士的法力让他难以遁走,他极力挣扎时,维摩诘居士告诉魔王说:「你把这群魔女留下就可以走了!」魔王只好留下这群魔女,自己逃之夭夭。
   维摩诘居士即开始为这群魔女说法:「请妳们坐下来,听我说话。」大家服从新主人的话,乖乖坐下来听法。维摩诘居士分析道:「人生的欲望无穷,应有四信,才能脱离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乐。四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想入佛法之门若无坚定的信仰则很困难。所以,首先要信佛。了解佛陀的伟大和智慧,并接受佛陀的教法,得一法而拳拳服膺,相信佛陀的每一句话,把它印入脑海,不可忘失,这样才会有坚定的信仰,也就是信法。接下来是信僧,佛陀无法常住人间,佛灭度后以僧团为主,所以,除了信法,还应同时起尊重恭敬心,恭敬僧伽,因此要信僧。僧伽为传法之人,他们宣说佛法,你们应该如法信受奉行。此外要信戒,僧伽以戒为师,他们说的规戒,你们若能信受而去恶修善,就不会再于六道中轮回,而得到永恒的快乐。」
   维摩诘居士说:「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个要件,人之所以造罪在于贪爱五欲,贪求五欲就难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业。若想止恶而得到永恒的法喜,就要信戒、守戒,脱离五欲啊!」
   魔女们听得满心欢喜,心想:对呀!即使住在天堂享天乐,难免还有满心的烦恼,因为心里仍有追求,也有恐惧,唯有维摩诘居士的教法,让人从内心深处觉得法喜无穷。
   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要信佛、信法、信僧,但是信仰三宝无非是要人去恶防非,也就是「戒」啊,有恶即止,并且要好好预防,不去造恶;这就是持「戒」呀!不犯戒自然就不造罪业,因而清净自在。
双头鸟的故事
   一位老比丘问佛陀,提婆达多乃是佛陀王族的堂弟,也是佛弟子,为什么他出家后,反而恩将仇报,处处和佛陀作对?
   「这是很无奈的事。」佛陀说:「从前,有一只双头鸟,它的两个头必须有一个休息,一个保持清醒当守卫。其中一个头很贪睡,所以,经常都是另一个头保持警觉。进食时,清醒的头就得叫醒贪睡的头一起进食;休息时,那贪睡的头又要睡了。而警觉的头也任劳任怨,时时负起安全守卫的责任。」
   「有一天,贪睡的头说:『我累了想睡觉,守卫的工作就由你来了」,清醒的头也不计较。当贪睡的头沉睡之后,突然起风,把一个香果吹落于地,又刚好滚到双头鸟的身边,那个果子很熟、很香。清醒的头心想:『另一个头睡得正熟,实在不忍心叫醒它,反正我吃了香果,它也一样受用!」于是清醒的头就独自把香果吃了。」
   「贪睡的头突然觉得有股香气,而且还听到清醒的头打了一个饱嗝,它就问清醒的头说:『你吃了什么东西下肚?为何打了这么香的嗝,让我觉得神轻气爽?』清醒的头说:『是一个香果,我不忍心吵醒你,所以就独自吃了香果。」贪睡的头听了很不高兴,心想:『这么好吃的香果,为何不叫醒我一起享用?』从此,这贪睡的头就深埋着恨意:『好,总有一天我要报复!』」。
   「经过一段时日后,贪睡的头向另一个头说:『今天让你休息一下,让我来做守卫的工作吧!』清醒的头欢喜地答应了。当它睡着后,又有一颗果子被风吹落,但那是一棵毒果!担任守卫的这个头想道:『好,我就吃下这颗果子,要死两个一起死好了!」它满心怨恨地把毒果吃了!」佛陀说:「那贪睡的头是多生之前的提婆达多,而常保清醒守护的头就是我啊!虽然我引导提婆达多修行,但是他内心的这股瞋恨,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永远存在。」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可以了解人生最难控制、最难照顾的就是心!对于一位在俗是堂弟,出家后是弟子的提婆达多,佛陀仍然难以调伏,实在很无奈!
   修行最重要的是自己,唯有自己真心想修行、愿意下功夫去除贪、瞋、痴,以及对人的疑念、慢心,才能除去烦恼。否则,即使生为双头鸟,同一个身体,也还是有报复、残害对方的恶念,害人害已,这是多么可悲啊!
美丽的鹿角
   《无量义经》里描述着:佛法如天降的甘露,虽然大地炎热,但是等太阳下山后,露水虽微,但它可以滋润大地。其实晚上一直都有露水,虽然不太能感觉它的存在,但清早我们可以看到草尖上有着点点晶莹的露珠,地上也很湿润;如果吹来一阵风也会觉得很清凉而没有灰尘。这就是露水的功用——可以滋润大地,繁衍草木。
   吸收佛法时,我们也不必刻意地说:「我是学佛的人,我正在学佛。」因为学佛不是光在口中念的,而是内心的修养,它虽然是无形的法,但可以降伏热恼——心中懊恼的热浪。
   平时若不会应用佛法、无法让佛法滋润心田,心中的烦恼就会产生。大家都还是凡夫,现在才开始学佛,还没有办法学到将有形的变成无形;让无形的佛法滋润我们的心。但是我们要有警惕心,人的烦恼除贪、瞋、痴外,「我慢、疑惑」也一样要努力革除。
   人往往有骄傲、自卑的烦恼,而骄傲有时会让自己丧失生命:自卑也会使自己失去良能。所以学佛的人不要自卑,也不可骄傲。佛陀曾说了一个故事——山中有一头美丽的鹿,它每天悠游在大自然很美的境界中,自由地吃草喝水。
   有一天它来到水边喝水,那湖水很清净,它探入水中时,水面上反映出鹿的角,它看到水中的自己,心里很高兴,不止高兴还起了我慢心;因为它的角长得很美,有好几支交叉重迭在一起,好像一棵美丽的树,真的很漂亮。它看到水中的影子,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美,因此觉得很骄傲、很得意。
   喝完水后,它低头又看到自己那四只脚,那细长的脚却让它觉得很懊恼、很没面子!因为那四只脚很细很瘦,为何这么美丽的头和角会配上这四只不起眼的脚呢?它觉得很自卑。
   正懊恼时,忽然听到猎人打猎的枪声,它很惊慌、拔腿就跑,跑到很远的地方,但是由于太过紧张,一不小心让很多树枝和树藤攀住了它的角,正危急时它却苦于无法脱身,当下它才领会到:「使我生命受害的竟然是我最得意美丽的角,而能够救我的却是最不起眼的四只脚!可是现在角已经被攀住了……。」
   佛陀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人要有平衡的心,不要贡高、我慢、骄傲,应保持心的平静自在,更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另外父母给我们什么样的身体,什么样的形态都应欢喜接受,不要对自己有疑心或自卑。这就是佛陀的教育——平常心就是佛法,平常心也是保护自己身心的妙法。
   所以学佛要学「平常心」,用平常心体会佛陀的大智慧,心中的烦恼就会及时降伏;当我们面对种种环境时,应学习「逆来顺受」,让自己保持安然自在的心态,平常心就像无形的露水,虽然看不到它,但它却可以滋润心地!
补鼓与狐狸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子们说:「大家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则慧不可得;修心是为了修慧,想得到智慧必定要由持戒而来。」
   佛陀又举例说:「从前有一位好鼓手,他有一个打起来声音很好听的鼓,鼓声可传遍几里之外,可是日子一久,那面大鼓损坏、剥落了。鼓手很刻意地要把大鼓修好,他找来牛皮一层一层地补上去;可是大鼓补好之后,任他再怎么敲声音都不美,鼓手心里很懊恼,又一层一层地补上牛皮,结果声音愈来愈浊了。」
   佛陀问比丘们:「这是什么道理呢?大鼓原本就是用牛皮制作的,这是正确的呀!可是为何敲起来声音不美了?」
   比丘们回答:「因为他没有智慧、不得其法!」
   佛陀说:「对呀!这和修行一样,如果不得其法就得不到智慧。所以我要你们『守戒』就是为了要你们护心;保护你们的身心、开启智慧。一切的业都是从心而起,心中起惑、身造业则必受苦报,所以要勤于守戒呀!持戒精严则心仁,如此自然身具威仪。反之若不自重要如何教人?因此要端正身心、守好戒律。每一个人都希望消除业障,而要消除业障必先修好心念,除去心中的杂念、妄想,所以,过去的事不要一直放在心中,因过去心是杂乱心呀!未来的事也不要有妄想心,每个当下就是我们修行的最佳时刻。」
   佛经中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你们昨天晚上有否听到一只狐狸的叫声?」
   比丘们回答:「有!那狐狸的叫声好凄惨!」
   佛陀说:「这只狐狸前世也是修行者,但是他打坐时身体虽然静坐,心却往外奔驰;有一次他心中生起狐狸的声形念头,随后命终便堕入狐狸身,现在若想到自己已堕入狐狸身,他就会悲从中来、啼哭不止!」
   佛陀又说:「修心最重要的在于修慧,要使身心俱会一处;不可身静而心中却充满杂乱妄想,心念无法控制就会再堕落啊!」
   可见修行不在于表面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在守戒调心,四威仪中——行住坐卧无不是从守戒开始,修心要「即刻即是」,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心。若是人在这里而心放在过去或未来,这就是杂乱心。大家要记得:规矩就是戒,我们的起居动作都要用心调整;若有一点点不用心,往往后果就不堪设想。
   人生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努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菩萨道难行;而我们既得人身,既闻佛法,应好好力行于菩萨道上,才不枉费此生!
大象与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我常常强调——要结清净缘与欢喜缘!
   有些人的习气是爱恨很强烈,对自己所欢喜的人,什么都能给他,任何事都可以让他;对于不投缘的人,不管他说的话再好都不愿意听,有这种「欢喜和不欢喜」的感情,就会烦恼造业了。我们要在人群中好好培养平等心、包容心,这是去除习气不可少的步骤,不可对自己所欢喜的人就事事包庇;对不投缘的人则事事排斥。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佛世时代,僧团中有一位比丘,他出家后每天都去一位朋友家,这位朋友也天天等着他来,然后比丘就在那里用餐,用过之后他的朋友才用餐,吃饱后两人就一起闲话家常。傍晚,朋友即送他回精舍,然后两人还依依不舍地谈话,直到天色暗了朋友才告辞,而比丘又回送朋友到近城的地方,天天都是如此来来去去。这件事看在大家眼里,许多人都议论纷纷,僧团里的比丘也都知道这件事。
   有一天,比丘们又在议论这件事,佛陀走进来,看到大家正在议论纷纷,问道:「什么事让你们在此交头接耳?」
   比丘们就向佛陀说明这样的情形。佛陀说:「你们知道吗?他们的感情不只来自这一世,而是由过去生一直缠结下来的业缘。」
   佛陀又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很宠爱一头大象,这头大象有专人在照顾,而且天天都用很好的食物喂它。不知何时,有一只小狗不时跑到大象身边,刚开始是离得远远的,不敢太接近。大象吃饭时偶尔会有饭团掉落在旁边,小狗就惊慌、小心地过去捡食;刚开始的一、两天很惊慌,三天之后就渐渐熟悉了,后来小狗就很自在的来来去去。大象每次吃东西时,若看到小狗来了,也会故意让一些食物掉落于地,小狗就很自在地吃。从此它们成了好朋友,小狗天天都会来和大象作伴——大象很爱小狗,小狗也很感恩人象。小狗和大象天天快乐地玩在一起,小狗甚至会爬上大象的头,大象也用鼻子揽着小狗;总之,它们成了亲密难分的朋友。」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有一个人来到象园,看到大象和小狗玩得那么可爱,他就向喂象的人说:『这只狗好可爱,我家也有一头象,我希望把它买回去和我的象作伴。』照顾象的人责任只在于大象,有人要买小狗,这对他有利益啊!因此他果真把小狗卖掉了。但是从那时开始,大象变得郁郁寡欢,整天不吃饭也不喝水又一直悲鸣,好像生病的样子。照顾象的人看了非常着急,赶紧向国王报告。」
   「国王即找来一位大臣,要他去看看大象为何突然病了。这位大臣很有智慧,他看了看大象,觉得它不像是生病了,可是为何它不吃不喝、又一直悲鸣呢?他就问照顾象的人说:『逗只大象前些时日曾遭遇到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吗?』照顾象的人就原原本本的据实以告。大臣又问:『那只狗呢?」照顾象的人说:『有人要买小狗,我就把它卖掉了。』大臣又追问:『买狗的人住在哪里?』照顾象的人说:『我也不知道啊?」大臣赶紧回去向国王报告:『大象没病,只因一时失去亲密的伴侣,才会如此。」并建议国王贴出告示,请买狗的人立刻把狗送回来。」
   「告示贴出去后,没几天小狗真的被送回来了,小狗一回来看到大象好高兴哦!爬上象脖子、象头,大象也用鼻子揽着小狗,欢天喜地地又叫又跳。」佛陀说:「当时它们虽然身为畜生类,但从此感情便连绵不休啊!你们知道吗?那只小狗就是现在的比丘,大象是现在那位优婆塞,现在他们的感情还是那么亲密难分,虽然一个已经出家,一个当护法,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不正常。而当时的那位大臣就是我。」
   佛陀说:「修行要改掉过去的习气,能够修行是千载难逢的好机缘;供养僧众也是很难得的好念头。但是,其中若含有不清净、不平等的感情,那修行就不会有成就,也无法解脱六道尘缘的业网。学佛要学『清净平等』之心啊!」
燃烧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象头山留有佛陀许多的回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景象,佛陀在那里向弟子们说:「从这里望去东北边遥远的地方就是伽耶城的城市街道,在东边有尼莲禅河,更远处的地方就是我以前修行、静思,体悟人间宇宙真理的地方。」
   佛陀又对弟子说:「从高处向下看——这山河大地,不论是城市、山林或世间万物,一切都在燃烧之中。」但是,弟子们看到的却是平静的境界,佛陀为什么说一切都在燃烧呢?
   佛陀看到大家心中都有疑惑,就进一步解释说:「弟子啊!要用心听,清楚地分析——因为人的眼睛在燃烧、耳朵在燃烧、鼻在燃烧、舌在燃烧,甚至最重要的心也在燃烧,就是因为人有这五根,所以眼睛贪色,在色欲中使心不净、扰乱了心念;耳根听到声音即意乱情迷;鼻和舌贪着味与香,为了饮食和口欲的贪求,使心无法处在清净之境;最重要的是身体所感触的,一切生老病死之苦以外,还贪图享受,为了身体的触感享受而造了很多业。
   这一切无不是从心起,内心有贪欲、瞋恨之火,愚痴之火在燃烧,贪、瞋、痴三毒从内心不断地煎熬,不断炽盛,以致于眼、耳、鼻、舌、身不断遭受折磨!人就是因为有这六根不断在燃烧,才使得所处的环境都不得平静;欲火、瞋火和愚痴之火,真的会破坏人的身心世界。」
   佛陀总是不断地从境界中举实例教育弟子们。人确实是从五根来反应感受,而内心的感受往往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痴,才会使种种心理境界和方向有所偏差,像烈火般会毁灭一切。
   目前的社会状况,打开报纸每天都让人担心,因为人的心火、瞋火常造成很多祸端。在报上有一则新闻,让人很惊心悲痛——在士林区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唆使三个十四岁的青少年共同打死一位流浪汉。那位流浪汉喝酒之后和那位十一岁的少年起冲突,流浪汉用脚踢了少年一下;那孩子觉得被欺负了就去找平常不认真念书、会翹课的三个国中生,告诉他们,他被流浪漠欺负、殴打,心里很不满,希望他们为他出一口气。
   这三个人觉得朋友被欺负了,于是四个人就一起去找,找到凌晨一点多才找到那个流浪汉,他还是喝得醉醺醺的。他们就近找了选举用的旗竿,一人拿一根,也有拿石头的,当头就打,当然流浪汉也有抵抗、挣扎,但是无法对抗四个人,最后醉汉被打倒、流了很多血死了。到了早上工人发现后报警,警方也很用心追究,后来有人说,有一位少年和他吵过架,他们就循着这条线索找到那几位平常爱翹课不念书的孩子,再由此找到肇事者,就这样破案了。
   十一岁的小孩竟然是肇事的主犯!他和三个十四岁的小孩一起造成这么悲惨、残酷的案子,警方问他:「你后悔吗?」
   他说:「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看到这种后果他也会怕,但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些学生的父母都很惊讶,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居然会打死人,这件事也让为人父母的感到很悲痛。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瞋怒之火加上愚痴之火所造成,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所引发的,所以佛陀说——人的眼睛在燃烧、耳朵在燃烧、鼻在燃烧、舌也在燃烧、心更在燃烧,这一切都足以毁掉人的身心世界,大家必须引以为鉴。
长者之子学佛记
   佛陀在世时,在祇树给孤独园带领弟子们日日精进不懈。当时舍卫国的百姓对佛陀非常敬仰,对僧伽也很尊重,每天僧众出去托钵,队伍都很整齐,当地的人民都很恭敬地供养。
   有些年轻人看了,心里很羡慕。其中有一位长者子心想:佛陀贵为王子,却能舍弃富贵出家、修行证果,得到天下人的仰慕尊重……。他也希望能远离名利、学佛出家,因此就向父母提出要求,父母当然舍不得,但是他的父母也是佛教徒,最后还是送他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完成儿子的心愿。
   佛陀即收下这名弟子,然后请长老比丘代为教导,长老比丘就将他们生活中的规律一一为他分析,教他要守戒——五戒、十戒,甚至要守二百五十戒……。这位年轻比丘一听——竟然有那么多戒,心里很惶恐。他想:「出家必须守这么多戒,一不小心就会犯了某一条,这么多戒,我一定守不好;既然守不好,我不如还俗好了,还俗可以做一位在家居士,不但可以经营事业、娶妻生子,又可以护持佛法!他心里打定主意,于是向长老比丘提出请求。
   长老比丘听了觉得很不安,因为这位年轻人是佛陀亲自交给他们指导的,现在起了还俗之念,长老比丘着实为难。即向年轻的比丘说:「你想还俗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向佛陀表明心意。」
   几位长老比丘就陪他到佛陀面前,长老比丘一五一十地向佛陀说明,佛陀就问年轻人:「你为何刚出家又想要还俗呢?」
   年轻的比丘也很坦白地说:「佛陀的教团里,大家都要守持净戒,但是这些戒律太多了,我怕守不好犯了戒,那就污染了僧团,这不是很罪过吗?所以我想还俗,将来也可以护持佛法呀!」
   佛陀说:「你听了这些出家人的戒律就退道心,那道心未免太浅薄了?」回过头又向长老比丘说:「你们为何一下子就跟他说那么多戒律,让他害怕呢?要依人依时渐进才好,一下子把那么多戒加在他身上,太快了吧!把他交给我好了。」
   年轻的比丘听了宽心许多,佛陀接着向他说:「年轻人,修行不像你想的那么复杂,守规矩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先不用管那么多戒,我只要你守三项规戒。」
   年轻的比丘听到只有三项,说:「三项?那应该容易多了,我愿意守持。」
   佛陀说:「我只要你守好自己的身、口、意。这三业能够清净则一切的戒都可以渐渐达成。」年轻的比丘听了非常欢喜,他向佛陀叩头礼拜,愿意终身信受奉行。
   佛陀向长老比丘们说:「我把愿意终身信受奉行的年轻人再交给你们调教,你们要好好培养他。」这位年轻的比丘,每天就这样守持进修,因三业清净,所以他天天都过得很愉快,不久之后即证得阿罗汉果!很多比丘都很赞叹佛陀的威德,因为佛陀简单的几句法语就能让一个人开解欢喜、坚持守戒!可以把很复杂的规则浓缩,让他一生守持清净!
   简单就是美,简单就是妙法。学佛不用想得很复杂,若抱着单纯、简单的本性生活,则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不欢喜自在呢?
   我每个月出门都会到台中去,每次到台中一定都会有几位小菩萨带着扑满来看我。其中有一位从两岁多开始至今已将近四岁,还未上幼儿园,很可爱,这回他来了,也照例抱着扑满来。看到我,他就顶礼,然后双手合掌说:「师公,这要给您盖医学院的,我天天都在您的相片前顶礼三拜,您有看到吗?我还跟您讲话,您有听到吗?」
   我说:「你说了什么话?」
   他说:「我向您发愿,希望自己天天:口要说好话、脚要走好路、手要做好事、心要想好意。我天天都这么跟您说哪!」听听,四岁还不到的小菩萨天天都这么发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这孩子一样天真、单纯,天天口说好话、脚走好路、心想好意,哪还有什么戒守不好呢?
外道教徒的问难
   在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到处教化,有一段时间来到舍卫城的郊外,在那儿建了一座简单的精舍。那时有些年轻人好乐佛法、前来听闻。
   但也有一些外道教徒觉得: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这是非常崇高的教派,全国的人都必须接受婆罗门教;现在忽然又多了一个佛教、又多了一位创教者——佛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因此,有些人就抱着刁难的态度来试探。
   因为外道教的人心中不服,所以常常提出一些问题来问难;那时,有一位年轻人就问佛陀:「佛陀啊!我要来精舍以前是循着一条固定的道路走过来的,我所学的是数学,教的也是数学,数学有一个规矩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推算。请问佛陀,您在教导弟子时是否也按照『道』的顺序?或者是按照您的规矩?」
   佛陀回答:「年轻人,我在教导弟子时同样是顺着『道』的顺序原则,而且也顺着『理』的规则;譬如说,我要驯服一匹马就要像驯马师一样,要将马训练得方向感正确,其它的动作才能再继续,这样马匹将来上路时,方向才会正确」。
   那位年轻人再问道:「请问,您讲的涅槃境界那么好,可是确实有那么美的归宿吗?还有,跟随您出家、接受调教的弟子当中,有人曾证到那种境界吗?有没有受了调教后,却仍无法达到那种境界的人。」
   佛陀回答:「涅槃的境界确实是有的,这是一种心灵寂静、身心解脱光明的境界;至于是否有人曾达到这种境界,我相信用功精进的人,一定可以达到,至于未曾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当然也有,比如不用心、懈怠不精进的人,当然就无法达到呀!」
   年轻人就说:「佛陀,您是人天的导师,为什么跟随您的人,有的会达到,有的却不能呢?」
   佛陀就说:「年轻人,我问你,譬如有一个人来问你:往舍卫国的路怎么走?你指导他走向一条可以到达舍卫国的路,但是,这个人却因方向偏差而无法到达,那你怎么办?」
   那位年轻人就说:「他来问路,我已尽心指示他方向以及该在哪里转弯等等,但他如在某地有了偏差,那是他自己不用心,我只是一个指导者,实在也无可奈何呀!」
   佛陀说:「对呀!同样的道理,我只不过是一个指导者,是正道上的导师,是学佛者的指导人。我对弟子们也是尽心尽力地指导他们,至于弟子们是否能用心来听道,是否能力行于『道』的正确方向,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从这段故事来看,大家应该了解,教的人已经尽心了,那就要看学的人是否用心,这是彼此的互动关系。而且光是作为「经师」(以学问教人)还不够,更需要「人师」(以身教教人),如果可以经师、人师兼具,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家,若没办法当经师,人师仍是不可放弃的责任。
   总之,在人群中才有烦恼可以让我们磨练,才有机会让我们学习拨开烦恼,自明心境。
是非止于智者
   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度了五比丘,而后有五十位青年跟着耶舍来皈投于佛陀的座下,接着有三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都带着他们的弟子来皈依,所以佛陀的僧团很快地增加到一千多人:你们若常读诵《阿弥陀经》就会念到「千二百五十人俱」逗一句,这是经典中形容佛陀僧团的浩大。
   当时,佛陀带着这群弟子游化在恒河两岸,到处弘法利生。有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到了王舍城,佛陀将僧伽安顿在精舍里,白天他们仍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大清早就必须出外托钵。可是,比丘们托钵时,看到城里的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到底在议论什么呢?
   原来是怕佛陀和僧众进城;因而有这样的传言——佛陀所到的地方,许多很优秀、颇有成就的青年或中年人都会被佛陀引度出家。所以,有儿子的父母很害怕儿子会出家;妇女也很惶恐,害怕她们的丈夫会被引度、一去不回,这传言带给当地人一阵骚动不安。
   因此,比丘们若要向年轻的妇女托钵,那些妇女就会赶快把门关上;有儿子的父母看到比丘来了,也赶紧关门避开,像这样的情形,在城里很普遍,一户传一户,真是人心惶惶。有一天早晨,比丘们要出门前就向佛陀提出这件事,报告他们在城内所遇到的情况。佛陀跟弟子们说:「这些是非不会太久的,顶多七天就会过去了;只要我们行正、言正,言行合一,这种是非很快就会过去,不会超过七天。」比丘们听到佛陀这么说就很安心地继续去托钵。
   经过了七天,大家看到佛陀庄严的相貌,又听到佛陀所说的真理——佛陀宣讲四众弟子的法门;有出家弟子的规则,也有在家弟子应该受持的规则,大家听了以后才知道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不必守出家的规矩,因为在家居士有在家的规则,可以过「佛教家庭」的生活,也有适合在家居士的修持法门,所以大家就心安了。是非不但就此消除,而且人们对佛陀更加敬仰,对僧伽的供养也恢复了,在王舍城大家都很敬重三宝,并且确实奉行三宝的教法。
   由这段经过可知,一般人都难免会有猜测的心理,很容易听信流言,这就是「是非」易行的原因。而佛陀只抱着「行正、言正、心正」的态度应对,他不动声色、随顺机缘教化,「是非」自然消除,也正是「是非止于智者」的证明。
   现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疑、互相明争暗斗;而学佛必定要学习佛陀的精神,抱持心正、言正、行正的态度不必多管是非,同时也应学习当听到、看到、感觉到是非时就「到此为止」让它消除掉。唯有如此,生活才会快乐自在,而不会被卷入是非的漩涡中。
调御丈夫
   佛陀的弟子们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
   这位年轻人就到处去拜师参学,他什么都学,从穿衣开始学,乃至成为一位很好的裁缝师;饮食方面,他也成为很好的厨师,还有其他的技艺,别人不会的他也都会了,但是他仍然不知足、不快乐。
   于是他又立志要游学于天下,去探究百工技艺。因此,他离开舍卫国到处去参学。
   他看到有人在做弓箭,虽然看来很简单,不过制作的人手艺非常精巧优美,三两下就能把它弯成一把弓,而且每一支成品的尺寸大小都一样,他看了觉得这样的手艺自己也应该学会,有朝一日若有人来侵犯,自己也好有个防备。他很用心地学,没多久不但学得很精巧,而且手艺比师傅还要精美,于是就离开该处。
   接着他看到有人在雕刻,一块木材可以雕上栩栩如生的龙凤,他觉得这也是很好的手艺,于是又潜心学习,过了一段时日,他已学会一手雕刻的好手艺。学成之后他又离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路上看到有人在造船,他觉得自己陆上的谋生技能大都已经学会了,可是若需要渡过溪河呢?因此,他又拜师学造船,过了一段时间,造船的技术也学会了,前前后后总共游历了十六个国家,饱学了各项技艺。
   回到舍卫国后,他生起贡高我慢之心,自认天下的百工技艺他已无所不能,所以他就贴出告示邀人来比赛,想借此展现专长。佛陀知道了就来到这位年轻人的住处,年轻人远远看到佛陀和几位弟子到来到,心里觉得很奇怪,因为他看过各式各样的人,连国王也见过了,可是从来不曾见过如此装束的人,尤其是服装和圆顶的样子,心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他很好奇地走向佛陀,看到佛陀的庄严法相,内心很自然就被摄住了,不由自主地合掌定向佛陀并问:「请问您从何处来?不知您是什么身分?从事何种行业?」
   佛陀回答:「普天之下,靠竹林的地方弓箭业自然兴盛;靠林区雕刻业繁荣:近海之地则造船业兴旺。而智者所从事的是调心调身的工艺。」
   年轻人听了更觉得稀奇,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他样样都会,却不曾听过有什么调心、调身的工艺!要从何调起呢?他请问佛陀:「调心调身有几种方法呢?」
   佛陀说:「比如:五戒、十善、六度、四谛或者是四禅、三解脱,这些都是调心调身的工夫。」
   年轻人听了却不知道五戒十善是什么?四谛六度又是什么?何谓四禅?如何才能得三解脱门?他很好奇。
   佛陀就很慈祥地说:「天下的米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天下的事也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在人间一定要相辅相成,时时抱着感恩、回馈众生之心;若能时时感恩众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你的心自然能够具足五戒十善,然后深入四谛的道理,力行菩萨六度发挥万行良能。」
   年轻人听了,心境豁然明朗清净,似乎已进入三昧之中,那种境界真美,于是向佛陀请求皈依、出家。这位弟子很精进,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总之,天下的事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世间的米也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众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万物,若能如此,那我们的心时时都是好心,时时都是欢喜心,面对外境则不管是动或静,时时都是良辰美景啊!
丑公主的因缘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圣君之女,这位公主有十二种丑陋之相,因此,年龄很大了还嫁不出去。女儿嫁不出去是很没面子的事,国王为此非常烦恼,当时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愿娶她。
   后来国王只好宣布:只要不是奴隶身分,而且家世清白的人即使家境贫穷,也愿意将公主嫁给他。
   有一位外地来的年轻人,落魄地流浪到该地,不过,他出身望族,算是很适合的人选,而他也愿意娶丑陋的公主。
   结婚之后,夫妇相处得很好,有一天,驸马提议要带公主回乡,国王很高兴,赠与许多珍宝财物,又派侍卫护送他们回去。这位驸马很风光地回到故乡,亲朋好友都来庆贺,觉得这是桩光耀门楣的姻缘,因此想要看看公主的风采。
   但是,这位年轻人总是推三阻四,不敢让公主出来见人。后来亲友觉得奇怪,都议论纷纷:「为何公主不能出来见人呢?」
   驸马虽然口头答应他们,但心想太太真的不能露面,怎么办呢?他把心事告诉公主,要求公主不要出去,并且把门锁起来,以免被人闯进去。
   公主在房里每天都很伤心,揽镜自照更是烦恼。因此,一时想不开而上吊自杀。没想到绳子突然断了,想寻死都不成。
   当时她百感交集,想自杀也无济于事,既对不起父母,也可能使丈夫惹来许多麻烦。她悲从心生,哭得很凄惨……。此时,公主突然想到佛陀,便双手合掌,至诚恳切向佛陀居处的方向祈求。
   也许是太专注了,她好像见到佛陀跟她说:「因果不爽,过去生妳造福人群,欢喜布施,所以今世生于王家,享受丰富的物质。但是,也因为妳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鞭打奴婢或怒目以对,因此招来丑陋之报;大家见了妳就会害怕。总之,福与祸都是自己造的,现在要赶快从心忏悔,好好观想佛的相好庄严,观想众生的苦,并培养慈心,发挥爱的功能,这样自然能解决妳的难题。」
   公主听了佛陀的话之后,即用心观想佛陀慈祥的面容,以及用慈心对待众生的言行。
   那时,驸马被人灌醉,大家想看看公主的长相如何?就从驸马的口袋中找出钥匙,进入他家想看看新娘的庐山真面目。
   门一开,大家从侧面看到公主非常端正庄严,于是大家心服口服,也满足了好奇心。他们回去叫醒驸马,祝贺说:「恭喜你呀!你不只当上了国王的女婿,连夫人也如此美貌!」
   驸马听了一头雾水,心想:明明公主那么丑,怎说他们都说很美呢?他赶快回去看个究竟。
   公主的容貌虽然没变,但是气质高雅,态度谦和,给人一种很亲切、很投缘的感觉,简直判若两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吧!
清净之爱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谈论前一天在外面所听到的消息,佛陀走出来时,问道:「你们三五成群在说些什么?」其中一位弟子说:「在城里发生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佛陀说:「说给我听听吧!到底是什么事?」
   弟子就说:「在山林里,常有人遇到强盗;几天前,有人从那里经过又遇到三个强盗出来抢劫,那群人看到强盗出现就合力反抗,强盗无法得逞逃跑了,那群人一直迫到树林里,忽然不见强盗的踪影,只看到三个农夫在那儿做事。他们怀疑强盗为了要避开他们的追赶而假扮成农夫,所以,就把那三个农夫当成贼捉起来,不管他们三人如何辩解,还是把他们捉去见国王了。」
   那三个人被抓没多久,有一个女人随后哭哭啼啼地要去见他们,侍卫不让她进去,把她推开;此后,接连几天那个女人都在宫外哭叫着:「请给我一个遮身的东西,请给我一个遮身的东西!」她很凄惨地哭叫着,希望人家给她一个可以遮身之物。
   国王在宫内听到,就说:「那女人又再叫了,你们就拿一块布给她作遮身之物吧!」
   侍卫遵命拿了一块布要给她,那女人却说:「我要的遮身之物不是这块布。」
   侍卫又将那块布送还给国王,对国王说:「那女人说她不需要这
块布。」
   国王奇怪地说:「她不要这块布,那为什么还在外面一直叫呢?你去叫她进来。」
   那女人见到了国王,国王问她:「妳要的遮身之物应该是布呀!我送给妳一块布,妳为什么不要呢?到底妳要用什么来遮身呢?」
   那女人回答说:「丈夫就是女人的遮身之物,一个女人若没有丈夫,就像赤裸着身躯一样;哪怕是穿金戴银,也像一个裸体的人一样、一无所有呀!」
   国王又问:「妳的丈夫呢?」
   那女人说:「我的丈夫几天前被人当作强盗捉来国王这儿:他是冤枉的,我们是安分守己、以农为业的良民,却无端被当作贼,扣押在这里。」
   国王说:「几天前被捉来的有三人,这三人当中,哪一个是妳的丈夫?除了妳的丈夫以外,其它的人是谁?」
   那女人说:「一个是我的丈夫,一个是我的儿子,另一个是我的兄弟。」
   国王就说:「好吧,这三人中让妳挑一个。」
   那女人无奈地说:「那就还我兄弟吧!」
   国王说:「奇怪呀!妳刚才口口声声说,女人如果没丈夫,哪怕是穿金戴银都像一个裸体的女人,现在三个人给妳挑,妳为什么选兄弟呢?丈夫不是比较重要吗?」
   那女人感伤地说:「是呀!一个女人的一生是必须依靠丈夫,没有丈夫的女人真的非常可怜。可是现在三个人要让我挑,这真的很难抉择。我想:只要我的生命存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许还可以再嫁。但是,兄弟是我父母的爱子,而他们已经往生了,留下的就是我的兄弟,为了报答父母的这分恩情,所以选择我的兄弟;我知道身为父母对孩子的那分心,因为我自己的孩子也被捉到国王这里,我的心也很伤痛!虽然父母已往生,但是这分关怀应该是生生世世的,为了报答父母恩,所以我必须珍惜兄弟之情,因此只好忍痛割舍丈夫与孩子,先救我的兄弟。
   国王听了很感动,觉得她的「情」很超越,而且也找不到犯案的证据,所以就将他们三个人都释放出去。这个消息传遍了整座城,比丘们听到这件事也觉得很感动,纷纷在那儿讨论,佛陀才会问起这件事。
   佛陀听完后说:「这个女人真是了不起,多数的人都为『情』所迷、被情所困,而这个女人为了体念父母的心,竟能将她一生最需要依靠的——丈夫和孩子的情割舍掉,这分体谅父母的心就是『孝』,知道要救兄弟,这就是超越的『情」,她确实很了不起,也因为有这分清净的情,所以才会感动了国王,因此兄弟、丈夫和孩子都被释放了。这就是说『情』若很清净;打破私我的范围,这分超越的感情就能感动人。
   佛陀将这个故事作了一番分析。而世间之人确实多数都只顾自己,嫁出去就是别人的,跟兄弟之间就疏远了。女人的生活最切身的就是丈夫和孩子,这就是私情。雨千多年前的社会,竟然也有这种天性之清流,这多么值得让人敬重。
   所谓「一切唯心造」,私情从心而起,而觉悟之情也是从心起。佛陀的教育无非是要我们将一层一层的感情,用冷静的心将之厘清,然后升华私情、亲情,进而达到「觉有情」的境界。
   我们今天学佛,就是要学得将普天下的老者当作我们的父母,年龄相仿的当作兄弟姊妹,而年少的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是菩萨的长情大爱啊!
二十亿比丘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
   他心愈急,烦恼愈多,一段时间过后竟毫无进展;他不知道佛法要从哪里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应,因此心里很失望。
   尤其当他一想到:既然不能与法会证,那么出家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家当居士,还能拥护佛法,
   他起了这个念头,佛陀知道了,就请身边的比丘把这位弟子——二十亿找来。
   二十亿比丘来到佛陀面前,心里又感激又惭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够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关心他;忏悔的是,既入佛门却无法早日证果、回报佛恩。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诉他:「二十亿!你在家时,环境那么好,相信你学问一定很精深,至于娱乐的乐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种乐器中,琴你有兴趣吧!」
   二十亿说:「不只有兴趣,我以前常常抚琴作乐呢!」
   佛陀说:「乐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线的弹奏才有声音,若是把弦调得很紧,能够弹得出声音吗?」
   二十亿回答:「弦线不能调太紧,太紧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而且很容易断线。」
   佛陀又问:「若把琴弦调得很松呢?」
   二十亿说:「太松也不行,因为弹不出声音呀!」
   佛陀告诉二十亿比丘:「你现在的心就像绞太紧的琴弦一样,弹不出好乐音而且又快断了线一般:琴弦应调得松紧恰恰好,这和修行的心一样,若过度精进,心太急则容易有法的执着,这是很危险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堕落,但是也不能执着于法呀!应抱着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进,也就是让本性回归自然,于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好六根门即可。」
   二十亿问道:「佛陀,六根门到底是指什么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门守得好即无烦恼,烦恼不侵,心回归自然即容易回归本性。」
   佛陀就是这样教导弟子,对于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对于太过精进的人则加以调和。
   六根门确实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欲所迷,修行人应打开心眼、闲起肉眼,所见的一切自然清净自在。
佛陀与外教徒
   佛世时,有一位婆罗门教徒心想:佛陀在给孤独园说法,我应该赶快去请教这位大家尊重的圣者,起了这一念,他立即行动,到佛陀所住的精舍去。
   看到佛陀,他非常恭敬地膜拜顶礼,问道:「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是一位异教徒,不过,我很尊敬、仰慕您,我在婆罗门教中学习几十年的教义,但仍无法解开心结,觉得人生仍陷于矛盾之中。我心中的问题可否请佛陀指引迷津?
   佛陀慈祥地说:「可以呀!你虽然是婆罗门教徒,但众生平等,真理是共通的,你尽量问吧!」
   婆罗门教徒说:「佛陀,平时我自以为很有智慧,看人、看事、看物都可以分别得很清楚,那时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辩论,分析道理也让人肯定。但是,有时心念起伏不定,当烦恼一来,所见、所思、所感就无法厘清,无法滔滔不绝地宣讲,为此心里非常懊恼。为什么明朗的智慧不能一直源源不绝地延续呢?为什么心念会起伏不定呢?」
   佛陀回答:「你看这盆水,如果你把色料放进去,红的、绿的、蓝的,染色之后,你能否从水中映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徒说:「不可能,水既然染色了,如何能让我看到自己的脸?」
   佛陀又说:「这盆水若放在火炉上加热,沸腾时,你若探头看看,是否能照出你的睑?」
   婆罗门徒说:「那更不可能呀!沸腾时水在滚动,而且水气一直往上冒,怎能看见自己的睑呢?」
   佛陀接着说:「又如池中之水,虽然静止,但里面若有许多青苔浮物,如果你再探头看,能否照出自己的脸?」
   婆罗门教徒说:「这也不可能呀!虽然池水静止,但是杂物太多,连水面都看不清楚了,怎能照出脸的轮廓?」
   佛陀至此才说:「对!道理一样,清净静止的水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脸形、五官七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旁边的景物也会映入水中,因为它很静、很清澈!人的心也是一样,当心中无欲、无烦恼时,清净自性就会现前;所以,你所见所分析的都很正确,因此『从心出口』所讲的都有道理,而觉得自己辩才无碍;但当心中有欲念烦恼得失时,就像在水中加了色料,既有染欲妄念等烦恼无明,当然看不到本来面目啊!又或心中看似静止,若烦恼根仍在,就像池中还有浮萍遮盖,当然也是看不清外境啊!」
   「一点点的烦恼,就像无明火一样,当『色』欲燃烧起来时,『心水』便沸腾冒烟,怎能看清自己本来的面目呢?」
   婆罗门教徒终于了解了——最重要的是:心念静止清净,如此才会明朗!而欲念像混浊的色彩,烦恼就像火一般,所以,应该洗涤无明、远离烦恼欲念,才能使清净的智慧展现出来。

悲智双运的智者
   禅宗有一个公案故事——有一位老禅师在深山的草棚里修行,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他静静地坐着念佛,突然来了一个小偷,翻箱倒柜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到处弄得乱七八糟,却只看到两个银币,他就「顺手牵羊」,拿了之后就想从窗子跳出去。
   老禅师明知有小偷进来翻箱倒柜,还是如如不动,正当小偷要从窗子跳出去时,老禅师就出声音了:「小哥、小哥,你为何不从门口出去?怎能从错的地方来又从错的地方去呢?要光明正大,从正确的地方出去啊!」
   小偷乍然听到这些话,大吃一惊,回头看到老禅师非常平静又很诚恳的样子,小偷才定下心来。当他要开门出去时,老禅师又说:「小哥,你拿了人家的东西应该要说声『谢谢』啊!」
   那小偷听了心里又一震,贪念顿时扫除,赶紧回到老禅师的跟前叩头忏悔。老禅师说:「同样的东西,你用偷的有一个贼名;我用送的则对你有一分恩德;不要认为这是你的本领,要知道这是人家的恩惠啊!」
   老禅师用这种方法教育对方,从此他再也不当小偷了。后来这位小偷抱着感恩心很努力地工作,事业有成后还成为一位大护法。
   在阿拉伯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位生意人,他有一匹很好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爱护牠。另外还有一位乙生意人,他每天赶着一群骆驼到各处载运货物,他看到甲生意人骑着马,一天之内就可来回运送货物,心里非常羡慕。
   有一天,乙生意人向甲生意人说:「我想用这群骆驼来跟你换这匹马。」
   马的主人说:「我绝对不换!」
   乙生意人说:「只要你给我这匹马,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甲生意人说:「不管你怎么说,只要我还有这条命在,绝对不愿舍掉这匹马,因为牠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伴侣,所以不能跟你换。」
   但是,乙生意人实在很喜欢这匹马,他知道甲生意人很有爱心,有一天,他就故意穿得破破烂烂,装病倒在甲商人要经过的路旁。甲生意人看到有人倒在路边,赶紧下马。一看,原来是乙生意人,看他好像得了重病的样子,甲生意人立即费了很大的力气,把乙生意人扶上马背,要送他去看医生。
   乙生意人看计谋已得逞,立刻恢复原状说:「平常我想尽办法、用尽各种物质要跟你换马,你都不肯割爱,现在我已骑在马上,这匹马就是我的,所以我要骑走了。」
   甲生意人很平静地说:「既然你已骑在马上,马算是你的,不过请你听我几句话,而且要好好记得。」
   乙生意人说:「只要马是我的,听再多的话我都愿意。」
   甲生意人说:「请谨记在心,以后如果有人问你用什么方法得到这匹马,你一定不能说。」
   乙生意人问:「为什么呢?」甲回答说:「你如果说了,以后若有人生病倒在路边,就没有人敢再搭救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发生,你一定不能说,好让人人保有这分善念。」乙商人听了,感到很惭愧、也很忏悔,他赶紧下马来,说:「我一念之差,扭曲了人性之善,我很忏悔,马还是属于你的,还给你吧!」
   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教育,其实人的心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有时会经不起外境的引诱而犯错。我们若用平静的心,以智慧来开导他,对方善良的本性仍会复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常常培养欢喜心,以理智和感恩之心待人,如此人生就会过得很快乐幸福。
农夫寻牛记
   佛陀曾说:「产业为五家共有。」「有」家产则怕五件事:第一怕恶王污吏;第二怕强盗;第三怕不肖子孙;第四怕水;第五怕火。因为这些都可能会消耗既有的财产。这就是「有」的烦恼,佛陀在世时曾如此说,可见当时的人,也有这些得失的烦恼。
   佛陀在竹林精舍时,精舍附近有一座农庄,农庄里的主人,除了耕田之外还牧牛。有一天,这户农家的母牛生了小牛,小牛生下来才几天,母牛就带牠出去吃车,可是稍一不留意,小牛走失了……。
   主人看到母牛焦急地呼叫,他也很焦急,赶紧去找小牛。可是一天过了又一天,他从早找到晚,整整经过六天还是不知道小牛跑到哪里去。他不断地找,找得疲倦不堪。正烦恼时,恰好佛陀离开竹林精舍要到村外托钵,他看到疲倦已极的农夫。
   佛陀慈悲地问他:「你为何这么疲惫呢?」
   他说:「唉呀!我现在很烦恼!」
   佛陀问他:「烦恼什么啊?」
   他说:「我的烦恼您无法体会!」
   佛陀又说:「你讲出来吧!将烦恼讲出来至少会比较轻松啊!」
   农夫就说:「我的烦恼是走失了一条小牛。」
   佛陀说:「走失一条小牛为何需要如此烦恼呢?」
   农夫说:「我就说嘛!您无法体会我的烦恼,因为您出家了没有挂碍啊!」
   佛陀又说:「你平常还会烦恼些什么?你的烦恼我一时无法体会,不过你可以讲一讲为什么为了一条小牛,会带来这么大的烦恼,说出来消消气吧!」
   农夫心想反正也走得累了,就当作休息来诉诉烦恼也好。他说:「每当我遇到烦恼时,看到佛陀和僧众出来托钵——过着那么悠闲的日子,我就非常羡慕。」
   佛陀说:「这跟我们清闲的日子有什么关联呢?」
   他说:「有啊!您看!走失了一条牛,我担心这会影响我的耕作,此外还要担心家人的生活。我家里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一位老婆,全家共有十六人。有时收成不好,回家就会听到十四个孩子向我喊肚子饿,老婆也吵着没有米下锅、没有钱可用……。我要担心的事如此多,而您们出家人,不用担心田里是否有水?会不会下雨?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小孩;不用担心老婆吵着要钱,我真的很羡慕。」
   佛陀说:「听起来确实如此——我没有牛可走失;也不用担心家里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嗷嗷待哺;我远离家庭,没有家人来干扰,这样确实会使我们的烦恼减轻。这分轻安自在,是我们「自断自离」所得的;而你所有的烦恼却是自找的、是自己延续的烦恼。不过你的烦恼只不过是一条牛、一片田地、一个家庭。你可知道,我也有烦恼?我的烦恼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作是普天下的众生心;所拥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我要让牛肥壮、让田地丰饶,要让普天下的众生得以平安。试想,是你的烦恼大?还是我的烦恼大呢?
   农夫听了,想想说:「嗯!确实我的烦恼比较小,比起您的负担我的烦恼不算什么!」
   佛陀又说:「对!你的烦恼比起我来算什么呢?不过我的烦恼『有』与『无』是一样的,因为我容纳于天下,天下容纳于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
   这位农夫顿时恍然大悟,说:「走失一条小牛算什么呢?我现在所得到的妙法才是真妙啊!」
   凡夫的「有」是烦恼,「无」也是烦恼。家业多烦恼即多;家业少烦恼则少,而天地非常公平,「无」的时候,往往让我们日常生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好过日」。「有」的时候,因为贪爱享受便多了一些「有」的烦恼,人生原本就是如此公平!
敬真老和尚
   民国前,大陆嵩阳山有一座古寺,里面住着一位九十九岁的老和尚,他于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安然坐化,也就是圆寂了。往生之前他写了遗嘱交代徒弟要把他的肉身,完完整整地送进岩洞里。他的弟子依言照办,把师父的遗体送进岩洞中。
   据说,大陆的红卫兵,破坏一切的传统文化,不但把寺院摧毁了,甚至老和尚的岩洞也被挖开,当他们发现龛中端坐一位容颜如生的老和尚时,非常吃惊,赶紧又把岩洞封起来,不敢加以毁伤。
   传说中,这位老和尚法号敬真法师,他生于惠安县嵩阳山下的一个乡村,在十二岁那年,村中流行瘟疫,当时他的父母不幸因病双亡,留下他孤苦无依,家境原已贫困,突然又失去双亲,这可怜的孩子顿时变成贫苦的流浪儿。
   有一天他在镇上流浪,被一家孤儿院所收容,在那里他受到疼爱照顾,直到十八岁时已长得颇为健壮。那时他觉得人生苦多乐少,生命无常危脆,他是一位深具慧根的有志青年,透视世相后决心出家修行。
   于是,他到开元寺出家,经过四年受具足戒,然后回到嵩阳山古寺精进修持,精勤礼佛,而且研读经典,深入经藏。那时,嵩阳山附近的村人纷纷放弃耕作,到山上砍柴打猎,他觉得很奇怪,「为何大家要弃农,从事打猎、砍柴的工作,不但破坏森林生态还造杀业呢?」他很用心去了解评估,发现原来土壤干旱缺水不能耕作,大家无法生活,只得上山打猎维生。
   年轻的法师慎思后决定用「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教育村人,敬信佛法、重视因果,认识「生命平等」的观念,使他们知道应尊重生命,并加以保护。他苦口婆心,花费很多心力和时间,以种种譬喻来教化村人,除了发自内心的悲愿也为了护生,希望减少大家造恶业的因缘。
   另一方面,他开始劝募筹资,计划引入山泉,做成水坝,如此即可开山沟把水引到山下的农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使耕作恢复。由于他的用心良苦和诚恳,使得许多村民非常感动。于是纷纷依从法师的意见,停止砍柴打猎,并且通力合作,开沟筑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顺利把水引入农田。
   经过一、雨年之后,村人都恢复农耕,而且收获丰富。从此,山上的生活又归于平静,所有的林间生态也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原貌。大家都非常感恩,这一切成果完全出自一个人虔诚的心:因为他的耐心、恒心,进而影响带动许多人,使大家生活改善,连带也让飞禽走兽得以安宁,这就是敬真和尚付出爱心、耐心的成果。他不惜劳苦,以体力、心力不断地为人群付出,终于在九十九岁时安详坐化而肉身不坏,几十年后被发现时,仍旧栩栩如生。
   敬真和尚和我们一样要生活,但他有超人的毅力。这是出于一片真心,加上自身的耐心、恒心行事,从二十几岁直到九十多岁往生才停止身心的劳动,这就是精进不退呀!我相信,敬真和尚这段生命结束后,一定很快会再回来,因为他精进不退的耐心,既有这分耐心毅力,他一定会「早去早回」,再来人间带动更多人迈向菩萨道,这一切都缘于诚心愿力啊!
米老大的故事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因此,他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更不可能有余力读书,所以他不识字,也没有人理会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他天天为了三餐而努力工作,每次找工作,他就告诉雇主说:「我只要有米吃就好了!」因此大家就给了他一个外号叫「米老大」。
   岁月不留人,他从少年渐入中年,结婚生子后,还是天天为三餐的米粮而奔忙劳苦。他家住在山边,所以,经常砍柴去卖,这是他换取米粮的生计来源。
   米老大非常老实,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计较,他砍的柴都很干,品质又好,因此,许多人都喜欢买他的柴。有一天,他砍好了柴后就要送往城里卖,路上遇到一位很有钱却极悭吝的人,他知道米老大的柴又干又好,于是在半路上拦住他说:「我要买你的柴。」
   米老大很高兴,但贪小利的富人说:「等一下,我们先来讲价:你这一担柴要卖多少?」
   他说:「以前像这样的一担木柴,大家都给我三百文钱。」
   富人说:「我家很近,你少走一段路、少费力气,我看一百文钱吧,」
   米老大用手数一数,三跟一差太多,这样不够买米,富人又说:「那就两百文钱好了!」。
   米老大算一算,觉得还是不够买米,就说:「不卖好了,我还是多走一点路!」
   富人又说:「哎呀,不要走那么远了,二百五十文钱卖给我吧!」
   米老大想,再拖下去也浪费时间,就说:「好啦!好啦!卖给你了!」
   富人见他老实,要求他帮忙把柴担到家里,堆好柴之后,又问:「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米老人老实地说:「我没有名字呀!」
   悭贪的富人因为没讨到多少便宜,心里有气,便说:「你没有名字那多奇怪呀!我帮你取个名字吧!」
   米老大说:「那很好呀!活了一大把年纪总算有人替我取个名字,真谢谢你。」
   富人说:「我帮你取名叫——米田共。」
   米老大说:「嗯!听起来不错,别人一向都叫我米老大,现在换成米田共,那很好呀!太好了!」
   悭贪者又故意问:「米田共!你有几位令尊呢?」
   米老大说:「什么是令尊?」
   富人欺侮他不识字,故意整他说:「令尊就是你的孩子。」
   他恍然大悟说:「哦!令尊就是我的孩子,我来数数看,嗯!我总共有十个令尊。」
   米老大是个热情的人,于是反问道:「那请问你有几个令尊?」
   富人一听,脸色变道:「笑话,你怎么问我有几个令尊?我的令尊已经死了。」
   米老大说:「喔!好可怜哦!你的令尊都死了,我有那么多儿子,干脆一、两个给你当令尊好了。」
   富人一听非常生气:「岂有此理,你竟然要把孩子让我当令尊。」
   米老大看他那么的生气,非常奇怪,说:「你买我的柴,又帮我取名字;而我好意要把儿子给你当令尊,你为什么动气,你的样子真像要把我这个米田共给『吃』了!」
   米田共是什么?就是「粪」啊,富人气得拿起棍子要打他,米老大更觉得奇怪了,心想:这个人到底怎么了?没事发这么大的脾气,算了,不理他!米老大拿起扁担逍遥自在地回家去了。
   没有心机的人,人家骂他,他也不知道:骂他是「粪」,他心里还非常感恩,讥讽他有好多个「令尊」,他也不知不觉,还好意要把孩子送给对方当令尊。人家要占他便宜,他却一点也没吃亏,这也是一门哲学——愚人哲学,人生的「愚人哲学」我们应该学呀!
农夫与锄头
   有一位农夫拿着锄头耕种,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非常努力地垦植,所以收获也很丰富。有一天,他心想:我每天这样耕种实在没什么乐趣,人生到底何去何从呢?
   不久之后,有一位修行人向他化缘,他看到这位修行人来去自如、逍遥自在,心里也起了想要修行的念头。回家之后,他下了决心要放下一切,像那位出家人一样过着「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日子。
   走出家门,他突然觉得两手空空的很不习惯,因为,每天他都带着锄头出门,现在要放下一切,却觉得若有所失。于是,他又进去,拿起锄头左看右瞧,从头摸到尾,依依难舍,这把锄头是他天天使用的,所以锄柄早已被触摸得闪闪发亮,要舍弃它,真是舍不得,他站起来又蹲下,抚摸再三。
   他想:好吧!把它收起来!然后他就把锄头擦干净,又用布一层层地包扎起来,放在很妥当的地方;此时,他觉得比较心安,就出门去了。
   这位农夫出家后,心志坚定也很精进;但是,每次看到外面绿油油的草地,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把锄头,常常无法自制地又跑回家去看那把锄头,打开一层层的布,摸摸它,然后再包好回寺里。
   经过七、八年的修行生涯,他想:为什么这些年来,我认真修行却无所得呢?仔细反省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一样放不下!他下定决心,要了断这分执着。
   他又回家去,把锄头拿出来,走到一个非常大的湖边,他用力转了好几圈,然后猛力一抛把锄头丢入湖中,「澎」一声巨响,他心中的重担也像大石块掉落一般「我成功了!我战胜了!」他不禁高声地喊!他的声音回荡于空中。
   此时,正好有一位国王经过,他带领大车战胜而归。远远地,国王就听到有人喊:「我战胜了!我成功了!」
   国王骑在马上,远远地看到那个人欢喜异常的样子,立刻趋前问道:「你战胜了什么,为何这么欢喜?」
   修行人说:「我向自己内心的心魔挑战,我已经战胜了,我的执着已完全舍离。」
   国王看到他那么欢喜,是真正打从心里的解脱、自在、欢喜,回头想想自己:我有这么大的力量,带领千军万马去打仗,虽然战胜了,但是我得到心安了吗?心里快乐吗?他发觉自己不如那位修行人,虽然占领了别人的国土,但这只是表面的胜利……。
   因此,国王对修行人敬佩万分,他认为能战胜心魔,才是真正的圣人,而战胜敌车却只是凡人。由此可知,从内心断除烦恼非常重要。平常我们都会说:「放下!看开吧!」这些话很容易说,但是,要做到谈何容易呢?也因为不容易,所以称之为「修行」,修行就是要捐舍己见,若时时执着己见,便常会恼乱自他,这就是无明产生的障碍呀!
   无明烦恼让人无法脱离六道轮回,它像一条绳子错综复杂地打了许多结。如何才能解脱?那就是要捐舍己见,舍去执着。像那位农夫,天天拿的锄头就让他难分难舍,七、八年的修行生活,虽然锄头没有拿在手上,却仍放在他的心中,直到把它抛到远远的湖心,他才真正放下了。
护生的故事
   民国初年,福建省漳州南山紫云寺有位妙莲老和尚,八十多岁了身体仍然很健康,常常以深入浅出的佛法教育当地居民慈悲、戒杀及因果报应的道理:不管男女老少,听到他的开示都能衷心信服。紫云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举行三天法会,由妙莲老和尚开示;每月到了这几天,寺内总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想来听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每日凌晨必须独自攀山越岭,绕紫云岩一周,风雨不辍,霜雾不停。有一天,他在距离紫云岩数百步的草丛中,发现一条长二尺许的病蛇,首尾都负伤,血渍污臭,已奄奄一息。
   老和尚慈悲为怀,决定为蛇疗伤。他找来几种药车,捣烂后敷在蛇的头部及尾巴上,处理妥当后,才回到寺里。隔天,老和尚再去探视那条蛇时,牠已经不见了。
   半个月后寺里举行法会,老和尚正在说法时,忽然有一条蛇爬进寺里,信众虽然害怕,但没有人伤害牠。老和尚认出牠就是半个月前自己救的那条蛇,就说「大家不用怕,让牠进来吧!」
   这条蛇的伤已经完全好了,牠一直爬到老和尚面前,然后乖乖的盘起身子,抬起头来,满怀感恩地注视着老和尚。
   老和尚的开示,这条蛇似乎也听得懂;法会结束后,牠就爬出去了。往后,每逢寺里举行法会,牠都按时来听老和尚开示,只要听到「戒杀」的道理,就会有肃然领悟的神情。如此经过年余,这条蛇已长及三尺许,寺内僧众、信众都称牠为「紫云岩灵蛇」。
   某年,当地突然流行一种传染病,很多人因干渴高烧、药石罔效而死。大家束手无策,既伤心又惊慌,眼睁睁地看着许多人丧命。
   老和尚常常带着弟子们去探望病人,但是也没有办法治好他们的病。有一天,老和尚发现灵蛇咬了许多药草,堆在紫云岩侧;灵蛇看到老和尚来了,就抬头看着他,好像要说什么话似的。老和尚仔细审视那些药草,发现都具有解毒退火的功能:他灵机一动,把这些药草全部分送给病人,病人煎熬服用后立即药到病除。
   之后,老和尚再采集相同的药草捣烂风干制成片状,成为漳州盛行的名药——「片子癀」,俗称为「和尚药」,不知救治了多少人!
   妙莲老和尚爱护一切众生,不但关心人类,对虫鱼鸟兽也爱护有加。当初若不是他仁心为怀救助那条蛇,感动了牠的心,怎会有后来的「片子癀」来救治那么多人的性命呢?
   众生皆具佛性,同样具足大爱,那条灵蛇就是最好的例子。希望大家除了爱人类之外,也爱护一切生灵,即使如虫蚁一般微小的生命,我们也要尊重。
   慈悲护生招得福缘,残害生灵苦果难免,请大家要时时刻刻多用心阿!
迷失的孩子
   佛陀在《法华经》〈信解品〉中,有一段讲到长者在外流浪的故事——这位长者为了找孩子,亲自离家到各处去找。迷失的孩子在外过了几十年,受尽生活的折磨。
   有一天,长者看出一位乞丐就是他失踪的孩子,他心里着急,怕孩子又走失了,于是派人在后面拼命追,乞丐看到有人追他,吓得拼命跑。好不容易追到了,使者硬要拉他回去。乞丐以为是官府的人要抓他去治罪,他大声喊着:「我没做错事,也没偷东西,为什么要抓我?」
   尽管乞丐拼命抗拒,但是,长者派的使者还是硬拖硬拉地把他抓回去,带到长者面前时,他已经吓得魂飞魄散晕过去了。长者只好派人用水将他浇醒,然后无可奈何地放他走了。
   离去时,长者又派人跟踪他,看他过什么日子。后来,长者故意换掉华丽的衣服,把脸和衣服涂得脏兮兮,还拿着扫帚和畚箕,跟在乞丐的后面,很有耐心地亲近他。熟悉之后,长者就告诉他:「你这样每天辛苦地乞食,有一餐、没一餐的,干脆到我家工作,如果愿意来,你就不用去乞食了,在我家有得吃,有得住,很安稳。」乞丐一听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于是,长者分派工作给他,他每天都做得很高兴,不管工作粗重或繁多,他都抱着欢喜心,不断地付出。
   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长者已年老,年近命终之时,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已渐渐对人生有所抱负,于是向大家宣布乞儿原本就是他的亲生子,又说将来所有的财产和奴婢都归于他的孩子所有。
   当乞儿听到这些话后,如雷贯耳,如梦初醒,他讶异道:「我原本一无所有,怎么会一下子得到这么多?」
   其实,他本来就是富家之子,家财万贯,只因一时贪玩而迷失流浪在外,才会过着艰苦的生活。
   长者子长年来不知父亲的一片苦心,这和我们迷失的心又有什么差别呢?每一个人都有如佛一样的清净本性,有崇高的良知、智慧,而许多人却甘愿落在凡夫的境界,大家不可妄自菲薄啊!
孙陀利的业果
   一般人的眼睛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错,比如:他爱发脾气、面有愠色:耳朵听到的总是别人不好的声音,比如:他讲话粗鲁、出口伤人,因此常常会跟别人计较。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眼光收回,反观自己、反观自性;耳朵也谛听自己的心声,那又是如何呢?
   我们的心念若稍微没照顾好就发于行动,往往会成为生生世世的障碍与负担,即使是佛陀也是一样。佛陀在世时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有一件事让佛陀永远难忘,那就是;孙陀利毁谤佛陀的事件。
   孙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风月场所的女人,她听说有许多人都跟随佛陀出家,这些人当中甚至有她以前所爱、所依靠的人。因此,她对于佛陀领导僧众修行非常不满:又因为宗教是相对的,佛教兴盛即是异教衰微之时,所以,有些外道教徒也一直想尽办法要灭掉僧团。在此种清况下,外道教徒就想利用她的美色去诱惑僧团中的比丘。
   每位比丘都是严持戒律的人,在佛陀悲智双运的教育下,没有人逾越规矩。虽然孙陀利用尽妖艳的姿态,却无法动摇这些出家人的心。后来,她想到一种非常恶毒的办法——伪装自己怀孕,而且到处去哭诉,告诉别人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佛陀僧团中的比丘对她侮辱所造成的。她散布谣言,欲让世人误以为僧团是多么的不清净。谣言一直传至城市,甚至传入皇宫,最后连国王也知道了,此事已非同小可。
   过了一段时间,这群外教徒怕孙陀利无法再伪装下去,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孙陀利杀死。然后又传出谣言说——僧团的人因怀恨而杀死孙陀利!事情演变得更为严重,国王立即下令彻查严办此事,后来终于真相大白,还给僧团清白。
   此事水落石出之后,所有传布谣言的人都非常忏悔,因为他们只是听到谣言,即口耳相传,误会佛陀及他的僧团,连国王也不例外。所以,国王及民众都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求忏悔。
   佛陀说:「不怪你们,只怪自己曾造如是因,才会得如是果。」
   大家就问佛陀:「这与佛陀有何因缘呢?」
   佛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9 08:03 , Processed in 0.16182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