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3|回复: 1

真孝集第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门真孝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真孝集第四卷







...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第0084-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愿我普于一切众生生死长夜、无明暗处,以智慧光普皆照了。是诸众生无有智眼,想心见倒之所覆翳,无常常想,无乐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坚固执著我人众生、蕴界处法,迷惑因果,不识善恶,杀害众生,乃至邪见,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及婆罗门,不知恶人,不识善人,贪著恶事,安住邪法,毁谤如来,坏正法轮,于诸菩萨呰辱伤害,轻大乘道,断菩提心,于有恩人反加杀害,于无恩处常怀冤结,毁谤贤圣,亲近恶伴,盗塔寺物,作五逆罪,...(第0084-07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六十一卷~第七十卷))


...。善化天王于无数劫所受快乐,自在天王于无量劫所受快乐,大梵天王于无边劫所受梵乐,光音天王于难思劫所受天乐,遍净天王于无尽劫所受天乐,净居天王不可说劫住寂静乐,悉不能及。
  “善男子,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难,父母、妻息、兄弟、姊妹并皆散失,忽于旷野道路之间而相值遇,瞻奉抚对,情无厌足。时,彼大王见来求者,心生欢喜,亦复如是。
  “善男子,其王尔时,因善知识,于佛菩提,解欲增长,诸根成...(第0084-08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多罗三藐三菩提,满一百年坐于道场,为诸菩萨、诸天、世人及阎浮提宿植善根已成熟者演说正法。
  “是时,国王名曰胜光。时世人民寿一万岁,其中多有杀、盗、淫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等。时,王为欲调伏彼故,造立囹圄,枷锁禁闭,无量众生于中受苦。
  “王有太子,名为善伏,端正殊特,人所喜见,具二十八大人之相。在宫殿中,遥闻狱囚楚毒音声,心怀伤愍。从宫殿...(第0084-08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车心,能运重故;应发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应发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复次,善男子,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正道想...(第0084-08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其所须,尽皆施与。处牢狱者,令得出离;被系缚者,使其解脱;有疾病者,为其救疗;入邪径者,示其正道。或为船师,令度大海;或为马王,救护恶难;或为大仙,善说诸论;或为轮王,劝修十善;或为医王,善疗众病;或孝顺父母,或亲近善友,或作声闻,或作缘觉,或作菩萨,或作如来,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或为法师,奉行佛教,受持读诵,如理思惟,立佛支提,作佛形像,若自供养,若劝于他,涂香散华,恭敬礼拜。如是等事,相续不绝。...(第0084-08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慧深远。二者外德。如上略明后当广说。善财白言。云何内德。愿为说之。答言仁者。我国大王。种族尊胜。嫡嗣承袭。历代相传。入胎处胎。诸天护念。出胎已后。乃至受位。福庆交至。万国欢娱。圣德日跻。博闻强记。仁智孝友。恭慈惠和。听视聪明。具诸惭愧。有具足力。身无众患。含垢忍辱。心无卒暴。尊贤重德。愍哀庶类。于己财位。恒知止足。于他危难。常思救护。善摄五根。不纵情志。辩才无碍。能师子吼。发言诚谛。离诸爱恚。善解...(第0085-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第十二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时婆罗门。复告善财言。我王圆满如上种种法式清净威仪。先入道场。礼敬贤圣。上祈福祐。泽润含生。或祠祭祖宗。思报恩德。教人孝敬。冥益万方。或出游巡狩。抚俗省方。御众班师。功成告谢。水旱灾祥。省躬庆祐。祀祭之时。一心专念。恭敬无怠。如对目前。想其仪形。思其教诲。感涕荐奉。罄志无私。国内辅臣。有功有德。贤良节行。在家出家硕德...(第0085-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峻难坏。是故我王福慧殊胜。时婆罗门。复告善财。仁岂不闻地神语耶。地神常言。我负大地。一切所有。及须弥山。不以为重。亦无厌心。于三种人。我恒厌倦。不欲胜持。何等为三。一心怀叛逆。谋害人王。二念弃恩亲。不孝父母。三拨无因果。毁谤三尊。破法轮僧障修善者。如是三人。我极患重。乃至一念不欲任持。复次我王。宣流正化。诸佛护念。何况龙神。以是正心。能制诸恶。如执钩策。邪法不生。能与世间作无利者。感化调伏。正见修...(第0085-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钩能制狂象。王治正化。能伏恶人。究竟令其同归解脱。  
  复次我王建国体人。恒在三事。一念除五怖。二慎择三臣。三精修御膳。所以者何。树君养人。事先除怖。臣德允备足以弼谐。御膳精羞。爱身及物。教人忠孝亲长尊严。善财白言。云何五怖。此国独无。答言。仁者。一王德简俭。财赋均平。无国王贪夺怖。二王族贞贤。不贪为宝。无近臣侵抑怖。三宰官循职。惠恕充怀。无酷吏伤残怖。四人皆义让。国无欺枉。无盗贼偷劫怖。五...(第0085-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近。如栴檀林。栴檀围绕。不杂伊兰。如无热池。香流德水。无诸碱味。王远恶人。亦复如是。非如甘果猛兽所藏。善财复言。何等之人。堪典御膳。答言仁者。典御膳人。应具十德。何者为十。一种姓清净。二三业调柔。三忠孝备足。四信让谦和。五知王食性。六妙闲食禁。七善调体味。八知王食时。九体食甘毒。亦善解除。十知所应食昼夜月时。具此十德。可典王厨。量所使人。及治食处。清净香洁。监守无违。  
  婆罗门言。仁复应知...(第0085-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愿我普于一切众生生死长夜。无明闇处。以智慧光。普皆照了。是诸众生无有智眼。想心见倒之所覆翳。无常常想。苦中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坚固执着我人众生蕴界处法。迷惑因果。不了善恶。杀害众生。乃至邪见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及婆罗门。不知恶人。不识善人。贪着恶事。安住邪法。毁谤如来。坏正法轮。于诸菩萨。呰辱伤害。轻大乘道。断菩提心。于有恩人。反加杀害。于无恩处常怀怨结。毁谤贤圣。亲近恶伴。盗塔寺物。作五逆...(第0085-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亦不能及。善化天王。于无数劫所受快乐。自在天王。于无量劫所受快乐。大梵天王于无边劫所受梵乐。光音天王。于难思劫所受天乐。遍净天王。于无尽劫所受天乐。净居天王不可说劫住寂静乐。悉不能及。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难。父母兄弟。姊妹妻息。内外宗亲。并皆散失。忽于旷野道路之间。而相值遇。瞻奉抚对。情无厌足。时彼大王。见来乞者。心生爱敬。欢喜踊跃。庆幸之心。亦复如是。善男子。其王尔时。因善知识。于佛菩提...(第0085-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一百年。坐于最胜菩提道场。为诸菩萨诸天世人。及阎浮提宿植善根已成熟者。演说正法。是时国王。名曰胜光。时世人民寿一万岁。其中多有杀盗。淫佚。妄言。绮语。离间。粗恶。贪嗔。邪见。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等。如是诸恶。增长炽盛。时王为欲调伏彼等恶法众生。令住十善。广大成就。造立囹圄。枷锁禁闭。无量众生。于中受苦。王有太子。名能胜性。端正殊特。人所喜见。最胜清净。妙色圆满。具二十八...(第0085-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常自轻贱无人我故。汝应于善知识发如犗牛心。恒思顺行无威怒故。汝应于善知识发近住心。随顺师长常尊重故。汝应于善知识发如舟船心。运度往来无疲倦故。汝应于善知识发如桥梁心。济度众生到彼岸故。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孝子心。承事供养顺颜色故。汝应于善知识发如王子心。遵王教令无违犯故。  
  复次善男子。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善男子。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第0085-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疗。惠以医药。令得除差。入邪径者。示其正道。或为船师。令度大海。使诸众生不失津济。或为马王。救诸众生。令离一切罗刹恶难。或为种种大智仙人。善说诸论。利益众生。或为轮王。劝修十善。或为医王。善疗众病。或孝顺父母。恭敬供养。或亲近善友。随顺听闻。或作声闻。或作独觉。或作菩萨。或作如来。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或示种种最胜生处。成熟生处所有众生。或为法师。奉行如来所有言教。种种威仪。受持读诵。微细观察。如理思...(第0085-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舍劝修一切善法。七者不舍一切菩萨事业。八者如说能行如行能说。九者长时遍修心无疲厌。十者常不舍离大菩提心。若诸菩萨。具此十法。则能成就供养如来。非以财宝饮食衣服。名真供养。何以故。如来恭敬尊重法故。犹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顺颜色。心无暂舍。若复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复尊重是人。诸佛如来。亦复如是。若诸众生。供养法者。是真成就供养如来。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善男子。如来从修行中来。若能修行。是则成就供养如来。...(第0085-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言。尊者。作何功德。证此三摩地耶。云何修习般若。云何布施。云何持戒。是时普贤菩萨。告言。佛子。于十方处一切清净圆满佛刹诸众生类。其中示现无量佛事。诸菩萨等。积集种种福德善根。应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孝养父母。常不断绝。一切贫穷困苦。孤独乞丐。菩萨皆应悲哀摄受。乃至自身血肉。随应施与。勿生悭吝。何以故。以供养佛者。其福甚多。如是有情。受胜妙乐。速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供养法者生诸善根。智慧增长...(第009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


...以供养佛者。其福甚多。如是有情。受胜妙乐。速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供养法者生诸善根。智慧增长。当得觉寤法自在故。于一切法。能正了知。供养僧者。种诸善根。而彼无量。资粮增盛。由此菩萨。乃至成佛。所有孝养。父母或尊者邬波柁耶。或余生死中。曾得恩处。当思报恩。倍令增长。何以故。以有情类。知恩报恩者。设于生死造罪业时。彼诸善根。终无散失。故诸如来。常赞报恩。呵责一切不知恩者。云何菩萨。坚固成就一切善根...(第009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


...修来。不释道意。积德累善。施恩不惓。然则所问悉可得也。为菩萨者。必谛受学。如佛法教。无得增减。以誓自要。念安世间。奉戒行愿。以立德本。  
  居家奉戒  当愿众生  贪欲意解  入空法中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一切护视  使得佛道
  顺教妻子  当愿众生  令出爱狱  无恋慕心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皆入清净  心无所著
  若在伎乐  当愿众生  悉得法乐  欢...(第0096部~佛说菩萨本业经一卷)


...化众生一切爱欲众瑕秽门。其在生死则以慧力断为秽行而开化之。讲一法杖破坏一切诸所依倚一切智门。能为消去诸反逆户。是为菩萨所执十杖。  
  菩萨头有十事。何谓为十。无慢为首。天上世间莫能见顶。稽首师长孝顺二亲。天上世间皆为跪拜。好上妙首三千大千世界靡不戴仰。众德之本而为元首。三界众生咸来归命。代诸众生负于重担。为枕之首常得举头周观十方。不轻他首。所作游步与众超异。智度无极首顶有法王。权方便首普现众...(第0100部~度世品经六卷)


...不越无所有法。示现如来所建变化。不离菩萨现大灭度。弃捐众恶。普现五趣所生之处。如是佛子。以此比类寂然之行。奉修诸法。是为十业兴诸佛事。  
  菩萨自大有十事。何谓为十。轻慢众祐耆年尊长贤圣之党。不孝父母。沙门梵志。修平等行。正真之训。不行恭恪。心所念业。不顺法师。奉尊法者。宣妙法等。承大乘教。履慧道迹。执持谦典。不肯谦下。稽首礼敬。憍慢自恣。不奉师教。不谛听受。亦不思惟。在于众中诸讲法者。坐显...(第0100部~度世品经六卷)


...。非命命想。于非中阴。作中阴想。非阴界入。作阴界入想。草木非寿命。作寿命想。众生非草木。作草木想。于非因果。作因果想。非善行道。作善行道想。杀生祠天。求常乐想。乃至十恶邪见等业。普愿众生。离此诸想。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及婆罗门。无有反复。不识恩养。远离正道。行不善业。具足十六诸恶律仪。诽谤正道。毁坏正论。深着邪见。谤佛法僧。断正法轮。坏菩萨众增恶大乘。杀害菩萨。不赞菩萨僧。如是种种诸不善业。杂类众生...(第0102部~佛说罗摩伽经四卷)


...摩隶输檀奈 毗摩罗输檀祢翅(音尸鼓反)输檀尼移莎呵摩诃输檀那摩羝移莎呵。  
  若有众生。诽谤正法。毁菩萨僧。破和合僧。断绝大乘圣智慧教。增疾修行菩萨行者。无有反复。如此人等。不名丈夫具男子身。不孝父母。杀逆父母。于善知识所。诤讼欺诈。杀害八人及阿罗汉。不仁不义。偷盗佛物。塔物法物。招提僧物。现前僧物。犯四重禁。十三僧残。十不善道。五无间罪。速疾正向趣恶道者。无明闇蔽。没在苦海。我以大智慧光明...(第0102部~佛说罗摩伽经四卷)


...谛受。诸所有宿命恶悉消尽。诸经悉受得之。诸所有皆快。诸所有皆好。无有与等者。如是佛子。行于大道者。悉皆得之。  
  菩萨居家法。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莫为爱欲所拘系。悉入虚空法中。
  菩萨孝顺供养父母时。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早得佛道。以当度脱十方天下人。
  菩萨妻子共居时。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诸有爱欲悉消去。
  菩萨居家。有所思时。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脱于爱欲中...(第0103部~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


...净其迹也。  
留化品第二  
  尔时最胜菩萨前白佛言。云何菩萨于二住地而具足行。必果所愿无有中错。佛告最胜。菩萨于二地中常当思惟。念净其戒识其重恩。勤行忍辱谦恭卑下。常怀喜悦先笑后言。行大慈悲孝顺师长。笃信三宝崇习妙慧。无生染着计有常存。夫计常者。谓生死业解有道常。常道非尊尊出非常乃谓为尊。尊既无尊何言道尊。是故最胜。菩萨了道亦无尊卑亦无相像。虚空犹常言有形质。真道号字不可睹见。其心坦然无...(第0372-01部~十住断结经十四卷(第一卷~第七卷))


...佛  三十二相明
  从事于恶者  常喜加捶杖
  害心施于人  是不离恶道
  邪见自贡高  急憋好嗔恚
  彼为自投冥  终不近菩萨
  愚以贪强梁  自用无礼敬
  不知孝父母  是以有狱苦
  夫欲疾得佛  常修戒德本
  依受善师教  等心施于人  
  又有四事行疾得佛。何等为四。一曰爱乐明经好菩萨道。尽心护法教诲于人。二曰远离女人不与从事。三曰常好布...(第0374部~菩萨生地经一卷)


...道意。心常欢喜。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为能护一切不犯。复得四意。诸佛所誉。一制贪淫二除恚。怒三去痴念。四得乐不喜逢苦不忧。又绝五欲。目不贪色。耳不贪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细滑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顺化天下。使行十善。孝顺父母。敬事师长。诸疑惑者。令信道德。知死有生。作善获福。为恶受殃。行道得道。见忧厄者为解免之。疾病者为施医药。服孛教者。死皆生天。其有郡国水旱灾异。孛至即平。毒害悉除。  
  时有大国。安乐饶...(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王曰。今我自知。志思浅薄。听用邪言。使孛去也。孛曰。明者有四不用邪伪之友。佞谄之臣。妖[薛/女]之妻。不孝之子。是为四不用。经曰。  
  邪友坏人  佞臣乱朝  [薛/女]妇破家  恶子危亲  
  王曰。相与爱厚。宜念旧好。不可孤弃也。孛曰有十事知爱厚。远别不忘。相见喜欢。美味相呼。过言忍之。闻...(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宿命。是为十事。经曰。  
  缓急别友  战斗见勇  论议知明  谷贵识仁  
  王曰。自我得孛。中外怗安。今日相舍。永无所恃。孛曰。有八事可以怗安。得父财。有善业。所学成。友贤善。妇贞良。子孝慈。奴婢顺。能远恶。是为八事。经曰。  
  生而有财  得友贤快  诸恶无犯  有福祐快  
  王曰。圣人之言。诚无不快。孛曰有八事快。与贤从事。得咨圣人。性体仁和。事业日新。忿能自禁。虑能...(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长者。无反复子。妇女不节。婢妾庄饰。是为十。经曰。  
  远避恶人  淫荒勿友  从事贤者  以成明德  
  王曰。孛在我乐四方无事。今日去者。国中必嗟。孛曰。有八事可以安乐。顺事师长。率民以孝。谦虚下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爱人。薄赋节用。赦恨念旧。是为八事。经曰。  
  修诸德本  虑而后行  唯济人命  终身安乐  
  王曰。吾常念孛。岂有忘时。孛曰智者。有十二。念鸡鸣。...(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忧出。卖买交易。以诚勿欺。凡所投止。必先行视。所往当知贵贱。入国当亲善人。客宜依豪。无与强诤。故富可求复。素贫勿大望。宝物莫示人。匿事莫语妇。为君当敬贤。厚勇取忠信。清者可治国。趣事能立功。教化之纪。孝顺为本。师徒之义。贵和以敬。欲多弟子。当务义诲。为医当有效验。术浅不宜施用。病瘦当随医教。饮食取节。便身知识美食当共。博戏莫财。命抵所施。假贷当手自付证佐。从正勿枉。无过谏怒。以顺避恶。以忍人无贵贱...(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诤夺之心。如人治产。不勤用心。则财日耗。国有勇武习战阵者。不足其意则弱其国。为王不敬道德。不事高明。生则贤者不归。死则神不生天。掠杀无辜。使天下怨讼。则天降灾。身失令名。治国以法。为政得忠。敬长爱少。孝顺奉善。现世安吉。死得生天譬如牛行其道直正余牛皆从。尊贵有道。率下以正。远近伏化。则致太平。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有施平均。如是则世世豪贵。后可得泥洹之道。众坐皆喜。称善无...(第0375部~佛说孛经一卷)


...。不失其仪。无犯之行。当习于心道品之要。汲汲乐诵。昼则勤受夜则经行。语则应律。身口意并从猗忆法不离经文。坐而广说意不以烦。开教愚顽不以懈劳。违心反意自逮专精。身既自能又诲他人。斯谓广精进。何谓广一心。孝事父母则一其心。尊敬师友而一其心。断爱远俗而一其心。入三十七品而一其心。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乱而一其心。多欲多诤多作多恼。于是之处而一其心。褒讪利失善恶之事。于是不摇而一其心。数息入禅舍六就净而...(第0377部~成具光明定意经一卷)


...一者持上贤士十五戒。中士十戒而不毁缺。二者捐于妒心。三者减于镮钏之好。四者于除脂粉之饰。五者无有恣态。六者衣服真纯而不奢丽。七者育养室内。以慈心相向。八者软教奴婢不加楚痛。九者摄护孤独。衣食平等。十者孝事其上。仁接下小。十一者下声下意。当自克责。十二者谦卑诫顺。常知惭愧。十三者所作为者。手执其事。清净香洁。施于公姑父母。供养三尊及与师友。十四者亲疏善恶。慈而等之。无此四念差别之相。十五者若在私室空...(第0377部~成具光明定意经一卷)


...  
  一切福田中  佛福田为最
  一切诸女中  玉女宝为最
  今我所生母  超胜无伦比
  能生于三世  佛法僧之宝
  故我从棺起  合掌欢喜叹
  用报所生恩  示我孝恋情
  诸佛虽灭度  法僧宝常住
  愿母莫忧愁  谛观无上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摩诃摩耶小自安慰。颜色渐悦如莲花敷。于时阿难见佛起已。又闻说偈。垂泪鸣咽强自抑忍。即便合掌而白佛...(第0378部~摩诃摩耶经一卷)


...。于时阿难见佛起已。又闻说偈。垂泪鸣咽强自抑忍。即便合掌而白佛言。后世众生必当问我。世尊临欲般涅槃时。复何所说。云何答之。佛告阿难。汝当答言。世尊已入般涅槃后。摩诃摩耶从天来下至金棺所。尔时如来为后不孝诸众生故。从金棺出如师子王奋迅之势。身毛孔中放千光明。一一光明有千化佛。悉皆合掌向摩诃摩耶。并又说于如上诸偈。阿难又言。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我于昔日忉利天上为母说法。及摩诃摩耶夫人自有所...(第0378部~摩诃摩耶经一卷)


...滑。坐起须人恶露自出。身卧其上众患难喻。假使欲免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谓欲求长寿在世无极。得于病死命既甚短。怀万岁虑寿少忧多。不察非常五乐自恣。放心逸意杀盗淫乱。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嫉邪见不孝父母。不顺师友轻易尊长。反逆无道希望豪富。谓可永存。讥谤圣道以邪无双。嘘天推步慕于世荣。不识天地表里所由。不别四大因缘合成犹如幻化。不了古今所兴之世。不受倡道。不知生所从来死之所归。心存天地。谓是吾...(第0388部~佛说四不可得经一卷)


...名刹利居士忏悔法。忏悔法者。但当正心。不谤三宝。不障出家。不为梵行人作恶留难。应当系念修六念法。亦当供给供养持大乘者。不必礼拜。应当忆念甚深经法第一义空。思是法者。是名刹利居士修第一忏悔。第二忏悔者。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是名修第二忏悔法。第三忏悔者。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忏悔。第四忏悔者。于六斋日敕诸境内力所及处。令行不杀。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忏悔。第五忏悔者。但当深信因果。信一实道。知佛不...(第0390部~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就。或得生天或得人身无不普蒙。如忉利天处须弥顶。天帝释宫紫绀宝殿炳然在上。中四天王下四方域。诸天人民饿鬼厌鬼诸神阅叉。超日明三昧亦复如是。心坚不动如须弥山王。化五道天王帝释。化生老病死踰四天王。疗诸不孝淫怒痴垢使发道意。释小乘志大乘。发意受决得忍受决未发意受决。行六度无极。悉无妄想不觉受决。超日明三昧甚深甚深。不可称量无有崖底。譬如虚空。假使有人欲量虚空。升合斗斛多少之限。空尚可量尽知其斛数。超日...(第0393部~超日明三昧经二卷)


...者何。勇猛少欲乃得为男。杂恶多态故。为女人不得作天帝释。二曰不得作梵天。所以者何。奉清净行无有垢秽。修四等心若遵四禅乃升梵天。淫恣无节故。为女人不得作梵天。三曰不得作魔天。所以者何。十善具足尊敬三宝。孝事二亲谦顺长老。乃得魔天。轻慢不顺毁疾正教故。为女人不得作魔天。四曰不得作转轮圣王。所以者何。行菩萨道慈愍群萌。奉养三尊先圣师父。乃得转轮王主四天下。教化人民普行十善。遵崇道德为法王教。匿态有八十四...(第0393部~超日明三昧经二卷)


...饵
  三界犹如幻  恍惚不见处
  生者不自觉  为意识所使
  堕于四颠倒  甚可愍哀怜
  自计身有常  不信于道真
  一切从空生  反恶闻空慧
  如人从亲生  更不孝父母
  貙者化为虎  不觉为人时
  寻还害家中  不别其亲疏
  人本从空生  憎无亦如是
  迷乱于阴入  犹醉者裸驰
  貙者变为人  乃识家亲属
  已分别本无  ...(第0393部~超日明三昧经二卷)



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陈大惠  http://www.sxjyqqw.org/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8 21:21 , Processed in 0.18677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