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93|回复: 1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一(婆罗门部第三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第1465部~经律异相五十卷》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檀腻羁身获诸罪一 阿耆尼达多在胎令母能论议二 鸡头以身质钱欲饭佛僧帝释所助乃及于王三 老乞婆罗门诵佛一偈儿子还相供养四 散若学射得妻五 婆罗门以纳施佛得闻记别六 婆罗门以饼奉佛闻法得道七 拔抵婆罗门嗔失弟子生恶龙中为佛所降八 婆罗门入定三百余年九 婆罗门儿妇信向见其后报十 婆罗门从佛意解十一 婆罗门持一斋不全生为树神能出饮食施诸饿者十二 婆罗门夫妇吞金钱为粮身坏人取为福即得道迹十三 婆罗门生美女佛言不好十四 大鬘与瓦师子为善知识共相劝信十五 婆罗门妇事佛为婿所患投河水竭婿方醒悟十六
檀腻羁身获诸罪第一
  舍卫国内。有婆罗门宾头卢埵阇。其妇丑恶两眼洞青。七女无男。己贫女穷妇弊好骂。女来求须嗔目涕泣。田有熟谷从他借牛。将往践之于泽亡失。时婆罗门坐自思惟。我种何罪。妇女所切复失他牛。推觅形疲偶到林中。值见如来。观之生念。瞿昙沙门今最安乐。无我诸恼。佛知其心。便语之曰。如汝所念。佛告之曰。欲出家不。即白佛言。世尊。听者甚适鄙愿佛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身所著衣变成袈裟。佛为说法。成阿罗汉。佛告阿难。过去有国王。名阿波罗提目佉(梁言端正)。以道化物。时有婆罗门。名檀腻羁。家里空贫有少熟谷。借牛践治驱还其主。忘不嘱付。牛主虽见谓用未竟。复不收摄二家详弃。牛主将檀腻羁诣王决了。出值王家马走。唤檀腻羁为我遮马。下手得石持用掷之。值脚即折。次行到水不知渡处。值一木工。口衔斲斤褰衣垂越。时檀腻羁问彼人曰。何处可渡。应声答处。其口已开斲斤堕水。债主所摧加复饥渴。从沽酒家乞少白酒。上床饮之。不意被下有小儿卧。押儿腹溃。往一墙边。思惟惧罪。自掷跳墙。下有织工。堕上即死。时织工儿复捉得之。便与众人共将诣王。公杀我父。时诸债主将至王前。尔时牛主前白王言。此人从我借牛。不还见付。失去不偿。王问何缘。檀腻羁言。我实借牛用讫驰还。主亦见之。虽不口付牛在其门。王语彼人。俱为不是。由檀腻羁口不付汝。当截其舌。由卿见牛不自收摄。当挑汝眼。彼人白王。请弃此牛不乐剜眼截他舌也。即听和解。马吏复言。彼之无道折我马脚。王便问言。此王家马汝辄折脚。跪白王言。债主将我从道而来。彼人唤我令遮王马。下手得石掷之。误折马脚。王言。由汝唤他当截汝舌。由彼打马当截其手。马吏白王。乞各和解。木工前云。檀腻羁失我斲斤。王语木工。由唤汝故当截其舌。担物之法礼当用手。由卿口衔。当折两齿。木工白王。宁弃斲斤莫行此罚。时沽酒母复牵白王枉杀我儿。跪白王言。我饥渴逼。乞少酒饮。不意被下有卧小儿。王当见察。王告母人。汝舍沽酒众客猥多。何以卧儿置于坐处。二俱有过。汝儿已死。以檀腻羁与汝作婿。令还有儿乃放使去。母人叩头曰。听各和解。我不用夫。时织工儿复前。此人狂暴蹑杀我父。王问言曰。汝杀他父。檀腻羁曰。众逼责我。惶怖跳墙偶堕其上。实非所乐。王语彼人。二俱不是。卿父已死。以檀腻羁与汝作父。其人白王。父今已死。我终不用此婆罗门以为父也。听各共和。王便听之。时檀腻羁身事都了故在王前。见二母人共诤一儿。时王明黠以智权计。今唯一儿。二母争之。听汝二人各挽一手。谁能得者。其非母者于儿无慈尽力顿牵。所生母者于儿慈深。不忍抴挽。王鉴真伪。诘出非者强摸他儿。即向王首儿还其母。各尔放去。时檀腻羁便白王言。我时于彼道边。有一毒蛇请我白王。不知何故从穴出时柔软变易。还入穴时妨碍苦痛。王答之言。从穴出时无有众恼。心情和柔身亦如之。在外鸟兽诸事触娆。嗔恚隆盛身便粗大。卿可语之。持心不嗔则无此患。
  次见女人。请我白王。我在夫家念父母舍。在父母舍复念夫家。王言。卿可语之。由汝邪心。于父母舍更畜傍婿。汝在夫家念彼傍人。至彼小厌还念正婿。是以尔耳。持心舍邪则无此患。次复树上见有一雉。请我白王。我在余树鸣声不好。若在此树鸣声哀和。不知其故。王告彼人。由彼树下有大釜金。是以于上鸣声哀好。余处无金。音声不好。王告檀腻羁。卿之多过吾已释汝。穷困苦持树下釜金。我用与卿。奉受王教掘地取金。贸易所须快乐无乏。时大王我身是。檀腻羁者。今婆罗门宾头卢埵阇是(出贤愚经第十一卷)
阿耆尼达多在胎令母能论议第二
  巴连弗国有婆罗门。名曰阿耆尼达多。通达经论。纳妻之后少时怀妊。怀妊大欲论议。夫问相师。相师答曰。胎中之子善能论议。日月既满遂产一男。达诸经论。为婆罗门师。兼授人医术(出杂阿含经第二十五卷)
鸡头以身质钱欲饭佛僧帝释所助乃及于王第三
  尔时罗阅城人民。随其种族请佛及僧。时诸婆罗门。四面云集自作制限。各出一百钱为佛及僧。尔时鸡头婆罗门知义贫无钱财。不能得物以供彼众。众人语言。汝无有钱。鸡头便还妇所语言。诸人驱我出众。我无钱故。时妇答曰。汝可入城赊贷一百钱。遍求不得。还向妇说。妇复语言。至弗赊蜜多罗长者舍。从其假贷。便往求告七日当偿。若不还者我身及妇当为奴婢。长者便贷金钱一百枚得还语妇。妇报言曰。持诣众中言。已得钱听我在次。众语鸡头言。已办不须卿钱。鸡头便还。夫妇二人往诣世尊。共相问讯。时鸡头妇礼世尊足。具以白佛。佛告鸡头言。汝便请世尊及比丘僧。尔时鸡头妇语夫言。君随佛教。尔时鸡头即从坐起偏露右肩。叉手白佛言。愿世尊当受我请。及比丘僧。世尊默然。释提桓因语毗沙门天王曰。拘鞞罗汝佐此婆罗门。办第三食。答曰受教。时毗沙门天王自隐其形。化作人身敕五百罗刹曰。汝速至栴檀林中。取香薪来。当竹园中饭佛僧。化作铁厨。五百罗刹各负牛头栴檀香薪至铁厨内。尔时鸡头于铁厨中以用熟食。遍十二由延皆悉闻香。时释提桓因语毗湿波伽摩天子。汝可化作高广讲堂。使佛及僧得坐饭食。对曰受教。譬如力人屈申臂顷。从三十三天没至竹园中。在铁厨侧化作讲堂。以七宝成。化作千二百五十座。文绣所成。手执香炉烧众名香。令多罗树七宝相成。微风吹动铃声远闻。尔时摩竭国频毗娑罗王闻之。问于群臣。群臣答言曰。是鸡头婆罗门。于铁厨中以牛头栴檀为佛及僧熟食。有此之香。王即至佛所。告群臣曰。古昔无此讲堂。今谁所作。臣白王曰。我等不知。世尊为王广说如上。王便堕泪不能自胜。念当众生福少寿短。不识此宝之名况当见耶。今蒙佛恩见此讲堂。未曾出现。世尊告曰。当来众生不闻七宝。况当目见。今蒙佛恩睹如是事。世尊为王说微妙法。使心欢喜。王言。鸡头婆罗门快得善利。王曰。我欲还宫。佛曰。今正是时。佛告鸡头曰。汝可请王供一日食。答曰如是。即至王所举右手。白王曰。愿天王。明日受请集此讲堂。时王默然。时毗沙门天王明日清旦沐浴。鸡头与妙衣裳。手执香炉。向世尊所。头面着地便作是念。今正是时。饭食已办。愿垂临赴。佛僧围绕往诣讲堂。即就其座僧次第坐。时王严驾群臣围绕诣鸡头所。甘馔饮食味各百种。劝助鸡头饭佛及比丘僧(出罗阅城人民请佛经)
老乞婆罗门诵佛一偈儿子还相供养第四
  尔时世尊入舍卫城。时有异婆罗门。年老根熟。执杖持钵家家乞食。世尊告曰。汝何以尔。答言。瞿昙。我有财物悉已付子。为其取妻然后舍是。持钵乞食。佛复告曰。汝能于我法受诵一偈。还为儿说。答佛能受。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心欢喜  为子聚财物
  复为娉娶妻  而自舍出家
  边鄙田宅儿  违负于其父
  人形罗刹心  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  则夺其面麦
  子少而父老  家家行乞食
  其杖为最胜  非子离恩爱
  为我防恶牛  危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  扶我暗处行
  避深坑空井  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  跱立不堕落
  时婆罗门从佛受偈。还家至门。先白大众。听我所说。然后诵偈如上。其子愧怖。即抱其父还将入家。摩身洗浴覆以衣被。立为家主。时婆罗门作是念。我今得胜族姓是沙门恩。我经所说。若为师者如师供养。我今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问讯白佛言。愿受此衣。哀愍我故。世尊即受。更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出佛为老婆罗门说偈经)
散若学射得妻第五
  过去世时。有少婆罗门。名散若。往诣射师求学射术。师曰可学。散若于七年中常学此业。后问师曰。何时可罢。答曰。即索弓着箭。我暂入村待还后放。师即入村。散若待师良久而由不反。射前大树箭经伤蛇。师还问曰。汝未放箭耶。答曰已放。师曰。汝若不放。于阎浮提为第一大师。既已放箭。若我死后次当汝。时师即庄严其女。以五百竿箭并一马车与之。时散若受之。当度旷野。时有五百贼。于旷野中食。散若遣妇从贼乞食。贼曰。观其所使非是常人。宜其与食。一贼曰。我曹犹活而听此人将妇乘车而去耶。散若射之。应一箭而死。随起随射莫不皆殒。唯贼师在语于妇言。汝脱衣置地。即脱衣。见复射之应箭而死。五百贼者即五百比丘。散若舍利弗也(出四分律三分第九卷)
婆罗门以纳施佛得闻记第六
  佛入舍卫城分卫。身衣有少穿坏。有一婆罗门。见佛衣坏。即其家中得少白氎。持用施佛。唯愿如来当持此纳以用补衣。佛即受之。佛与授记。便于当来世。两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欢喜而去。国中豪贤长者居士曰。云何世尊小施大报。各为如来破损好氎作种种衣。过去有佛。名毗钵尸。时王名曰槃头。有一大臣。请佛及僧三月供养。佛即许可。时槃头王白佛言。贪得佛僧三月供养。佛告槃头。吾先已受彼大臣请。王告臣曰。佛处我国。云卿已请今可让我。臣答王言。若使大王保我身命。复保如来常住于此。国土常安隐者我乃息意。王更晓曰。卿请一日我复一日。臣便可之。各满所愿。王为如来办具三衣。复为九万比丘各作七条衣。时大臣以衣食施佛及僧。则我身是(出贤愚经第十三卷)
婆罗门以饼奉佛闻法得道第七
  有婆罗门。问妇言。家中有[麩-夫+并]具。不欲随伴供养瞿昙沙门。妇言有。即作持往。遇国王大臣刹利婆罗门十八大聚落主在座。婆罗门不敢前。念言。佛是一切智者应知我心。佛遥唤来问。器中何等。答曰是饼。佛言。可行与众僧。答少不能遍。佛言。但与人行。一番犹故不减。乃至三遍尚不损耗。佛知其心。随从说法得须陀洹道(出僧祇律第二十九卷又出第六卷)
拔抵婆罗门嗔失弟子生恶龙中为佛所降第八
  昔有龙王。名曰拔抵。志性暴虐。数为风雨霹雳雹杀人民。鸟兽蠕动死无央数。有尊罗汉万人共议。若杀一人堕地狱一劫罪犹不毕。今者此龙残害众生。前后不呰。转恐难度。幸当共往谏止之耳。时佛知之。赞言善哉。时诸罗汉万人俱行。龙放风雨雷电霹雳。万人惊怖顿伏来还。是时佛在耆阇崛山。与万菩萨万罗汉俱到龙所。龙便嗔恚。暴风疾雨雷雹霹雳。其放一雹令壁。方四十丈。若至地者入地四尺。欲以害佛及菩萨僧。时诸罗汉见龙灾变。各怀恐怖前依近佛。龙自见雹石化为华盖。复自念言。我当以身坚自盘结令四十丈。欲以扑佛及众僧上。即时自扑无所能中。举头开目谛视见佛。疑是尊妙无上神人。于是小龙而皆自扑无所动摇。龙王是时即便命尽上生为天。诸余小龙亦皆并命得作天子。皆悉来下住于佛边。佛告阿难。汝知是天所从生不。对曰不及。佛言。属者诸龙兴恶意者。自扑在地发一善心知佛为尊。命尽为天此者是也。天闻佛言。及诸天子皆发无上平等度意。佛言。昔龙王拔抵与释迦文佛共为婆罗门。拔抵弟子。时有万人。舍其师事释迦文。拔抵怀恚为龙。佛德既成多度一切。弟子万人皆得罗汉。龙怀毒恶故欲为害。万人四道虽备。犹受其辱。若为菩萨龙不敢也(出旧杂譬喻经下卷)
婆罗门入定三百余年第九
  昔有婆罗门。不乐世务。潜隐山间一心思道。即入禅定三百余年。尘土没身草木生其体上。山下有诸畜养妻子婆罗门数百家。大小相共采薪上树。折取枯枝树根。连婆罗门额树既动摇。觉婆罗门禅从地中出。见采薪者问之。汝是何人。答曰。是婆罗门。余人是谁。答曰。是妻子。婆罗门笑曰。我入禅三百余岁。尚未敢称婆罗门。汝等何忍自称婆罗门乎(出十卷譬喻经第五卷)
婆罗门儿妇信向见其后报第十
  昔者舍卫城东。有一婆罗门大富。其子娶妻。得事佛家女。奉五戒持六斋。常好布施沙门道士。劝夫修施。夫即开解。白其父母。父母大恚。谓破吾门户。妇持钱绢与夫。夫持与守合婢。婢持与守门奴。奴持往佛寺中。布施沙门烧香燃灯。夫妇共誓言。假令布施无福自己。又假令有福者。当使天下人皆共见之。时国俗三月三日。举国人民皆至水上作乐歌戏。时东南角有一天人。骑一白马乘空而过。众人仰问是何神灵。答曰。问后来者。须臾复有七宝殿舍。有玉女独坐其上。四大天神接殿飞行。众人又问。君何功德。玉女亦云。问后来者。俄而后有四柱宝殿。有一天人有一玉女共坐其中。前后左右四部妓乐。十二天神共接其殿。众人又问。有何功德。亦答。问后来者。须臾复有二薜荔鬼。身长三丈。黑瘦丑陋饥渴苦痛。身中燋然。各捉大棒更相挝打。众人又问。答曰。诸君闻舍卫城东大富婆罗门不。骑白马者是守门奴。小殿玉女者是守合婢。大殿二人是我儿我儿妇。二鬼是婆罗门夫妇。前世愚痴不信正法。今当厄祸可复奈何(出十卷譬喻经第一卷)
婆罗门从佛意解第十一
  佛游婆罗门城。诸婆罗门王。知如来神德能感动群心。一食其化谁受我语。因共立制。若与佛食听佛语者罚金钱五百。时佛入城乞食。人皆闭门空钵而出。有一使人。以破瓦器盛臭[泳-永+(米*番)]淀出门弃之。见佛空钵信心清净。欲兴供养无由如愿。云今此弊食须者可取。佛知其意即受其施而说。女人施食十五劫。天上人间受福快乐不堕恶道。后得男身出家学道成辟支佛。边有一婆罗门。以偈说佛为食妄语。如此臭食果报乃重。佛即出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汝见经书颇有此舌而作妄语者不。婆罗门言。如此舌者必不妄言。未解小施而获大报耳。佛曰。汝曾见尼拘陀树荫覆贾客五百乘车犹不尽不。答曰见。又问。此树种子大小。答曰。如芥子三分之一。又问。谁当信此。答曰。眼所现见。又问。我亦如是。此老女人得大果报。如来福田良美所致。时婆罗门心开意解五体投地向佛悔过。佛为说法得初道果。即发大声告众人曰。甘露门开如何不出。诸婆罗门乞输金钱。迎佛供养。婆罗门王亦共臣民归命佛法。城中男女皆得净信(出普曜经第五卷)
婆罗门持一斋不全生为树神能出饮食施诸饿者第十二
  昔有长者名须达。请佛及僧广设大会。道逢一人奉酪一瓶。见一婆罗门请令提归。既到见佛及僧欢喜便住。听经持斋至暮乃还。其家妇甚怪之。亦不食至暮踧迫令食。不终斋法后命尽。其神乃在郁多罗国作大泽树神。时有五百学士。欲至三祠神池澡浴望仙。资粮乏尽又无水浆。遂已困乏。遥望彼树想为泉水。皆到树下了无水泉。将成大困。便共举声求哀树神救我等命。树神即现半身。举右手指头。自然出百味之食。手奉蜜浆种种具足。皆得盈饱。时五百人自共议曰。我等欲至神池澡浴望仙。此之巍巍仙道岂能胜乎。复问树神。作何功德圣德如此。树神答言。吾昔见佛在舍卫精舍。持八关斋。为妇所败不终斋法。神应生天。时五百人即共奉持斋法戒。后得须陀洹道(出诸经中要事)
婆罗门夫妇吞金钱为粮身坏人取为福即得道迹第十三
  昔有婆罗门。夫妇二人无有儿子。财富无数。临寿终时自相谓言。各当吞钱以为资粮。其国俗法。死者不埋但着树下。各吞五十金钱死。身烂钱出。国中有一贤者行见之。愍然流泪伤其悭贪。取为设福。请佛及僧尽心供办。擎饭佛前称名咒愿。时悭人夫妇。受饿鬼苦即生天上。为设福广请四辈。时生天者即得天眼知为作福。从天来下化作年少佐助檀越。佛言。此厨间年少是真檀越。至便说法即得道迹。贤者亦得道迹。众会欢喜皆得生天(出宿愿果报经)
婆罗门生美女佛言不好第十四
  佛在世时有一婆罗门。生两女皆端正。乃故悬金。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日内募索有能诃女丑者。便当与金。竟无应募者。将至佛所。佛便诃言。此女皆丑无有一好。阿难白佛言。此女好而佛言恶。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视色是为好。眼耳鼻口亦尔。身不着细滑是为好。身手不盗他财是为好手。不犯此事是乃为好。眼视色耳听音鼻嗅香。身喜细滑。手喜盗他财。如此者皆非好也(出杂譬喻经)
大鬘与瓦师子为善知识共相劝信第十五
  往昔多狩邑。有婆罗门。为王太史。国中第一。有一子。头上有自然大鬘。因以为名。姿首端正有三十相。有一瓦师子。名难提婆罗。与大鬘少小亲交心相敬念。瓦师子精进勇猛慈仁孝从。其父母俱盲供养无乏。虽为瓦师手不掘地。唯取破墙崩岸及以鼠壤和用为器。若有买者。以谷麦麻豆置地取器。初不争价。亦复不取金银财帛。唯取谷米供养而已。迦叶如来所住精舍。去多狩邑不远。与大比丘有二万人。皆是罗汉。护喜语大鬘曰。共见迦叶如来。大鬘答曰。用见此道人。为直是髡头人耳。有何道哉。佛道难得。如是至三。护喜复语大鬘。共至水上澡浴乎。大鬘答曰可尔。便共诣水澡浴。护喜举右手遥指示曰。迦叶精舍去是不远。可共暂见。大鬘答曰。用见此为。护喜便捉大鬘衣牵。大鬘脱衣舍走。护喜便捉头牵曰。为一过共见佛去来。国俗讳捉人头法皆斩刑。大鬘代其惊怖心念曰。瓦师子分死捉我头耶。护喜曰。我死。死终不相置。要当使卿见佛。大鬘心念。必当有好事耳。乃使此人分死相捉。大鬘曰。放我头我随子去。便还结头着衣。相随诣迦叶佛。护喜白佛言。此大鬘者是我少小亲友。然其不识信三尊。愿世尊开化。大鬘童子睹佛相好。心念曰。书记所载相好尽有。唯无二事。时迦叶如来。便出广长舌以覆面上。及肉髻并覆两耳七过。舐头缩舌入口。光色出照大千世界。蔽日月明乃至阿迦腻吒天。光还绕身七匝从顶上入。以神足力现阴马藏。令大鬘独见。余人不睹。大鬘童子具足见佛三十二相。踊跃欢喜不能自胜。迦叶如来。为大鬘童子说菩萨断功德。何等为断菩萨功德。法身不可行而行。口不可言而言。意不可念而念。是为菩萨三恶行。于是大鬘前礼佛足言。我今忏悔愿佛许受。从今已往不复敢犯。如此至三。迦叶如来默然受之。大鬘童子护喜童子。俱礼佛足辞退而还。大鬘曰。卿为失利不为得利。我不喜见卿面。不喜闻卿名。护喜答曰。何以故尔。大鬘曰。卿早从佛闻深法。何能在家。护喜答曰。我父母年老又复俱盲。供养二亲何由出家。若我出家父母便终。以是故不得出家耳。大鬘语护喜曰。我从迦叶佛闻菩萨行三恶缘对。不复乐在家。我欲从此还至佛所求为比丘。护喜报曰。善哉大鬘。得思惟力耶。便可时还。所以然者佛世难值。大鬘童子即抱护喜。便绕三匝叉手谢曰。我设有身口意过于卿者。愿见原恕。若卿指授正真大道。于是大鬘说颂赞曰。
  仁为我善友  法友无所贪
  导我以正道  是友佛所誉
  说是偈已。绕护喜三匝还诣精舍。而白佛言。宁可入道受具戒不。即度大鬘受具足戒。佛语舍利弗。时大鬘童子则我身是。大鬘父者今父王真净是。护喜者频劝我出家。则是作道善知识也。我前向护喜恶语道。迦叶佛秃头沙门有何道。故六年受日食一麻一米大豆小豆如是(出兴起行经下卷)
婆罗门妇事佛为婿所患投河水竭婿方醒悟第十六
  昔有婆罗门。奉事外道。其妇事佛。语其婿言。听我与佛作婢。悬幡盖烧香然灯。婿不听之。便作一幡悬于屋内。晨夕向礼。婿杀牛羊呼师解事。师到其门语言。卿舍有佛幡盖。我不敢进。即入问妇。推觅得幡。婿嗔打妇。妇即投河。心至感神河水为竭。自然有七宝华盖其上。婿见斯瑞知佛可尊。即舍外道奉事大法(出譬喻经)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5:21 , Processed in 0.13292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