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1|回复: 3

[其它]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郭帅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郭帅华、开吉法师  (第一七六集)  2015/10/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76



  学生:从《说文解字》看许慎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上)。师父上人尊鉴!惭愧弟子帅华今日汇报为中英文化交流年展览活动所报告内容,题目为:从《说文解字》看许慎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上)。

  一、前言

  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教授,尊敬的诸位嘉宾、诸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学生郭帅华很荣幸能够参加中英文化交流的盛会!我们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和谐,和谐能够感召吉祥。《道德经》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易经》六十四卦中,凡是上下和合的卦,多是象征吉祥的!比如地天泰卦。(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地山谦卦。人惟沟通方能增进友谊,文化惟交流方能相互融通!今天我们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相信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相互都能够受益!

  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从《说文解字》看许慎精神及其当代价值」。通过《说文解字》这一部伟大的著作,谈一谈许慎精神,由许慎精神来看中国精神,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的认识许慎,深入的了解《说文》,进而学习中国文化,树立中国精神!

  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国家昌盛的象征。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精神,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二0一三年三月一日,在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上。(二0一三年五月四日,在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人必须具有中国精神,才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树立中国精神,必须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历史是由汉字记录并传播下来的,故学习中国文化,首先从学习中国文字入门,而学习中国文字必须学习《说文解字》,这是很重要的学习次第。

  首先,我们要对《说文解字》这部经典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透彻的认识,方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才能投入应有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最终才能够全面受益。下面就《说文》的价值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二、《说文》价值简介

  《说文解字》一书在中国文化史有着极崇高的地位。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尝谓《说文解字》一书,功不在禹下。」清王鸣盛《说文解字正义.序》:「《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段玉裁先生曰:「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能够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是名副其实的。

  在中国学术史上,有四部经典形成专门的学科门类,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形成「说文学」,又称「许学」;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形成「选学」;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形成「龙学」;清朝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形成「红学」。其中以「说文学」形成时间最早,历代研究者最多,影响也最为深远。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说文解字》是一部具有多重属性的著作,作用绝不是体现在一方面。《说文》是字书,但不仅仅是字书。若仅把《说文》当作文字学经典看待,那就把《说文》看浅了,是无法真正受益于《说文》的,也不会体会许慎的深远用心。

  《说文解字》为东汉著名小学家、经学家许慎所著,从文字学自身角度看,《说文》全书收录九千三百五十三字,一千一百六十三重文,首创部首,分为五百四十部,用以检索文字。总结并疏理了先秦、两汉的文字学成果,系统全面保存汉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字音的汉字字典。《说文解字》问世之前的字书只能叫「字书」,不能称为字典,因为之前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大抵都是四字一句,类似千字文,只是文字的汇集,并没有解释。钱剑夫先生在《中国古代字典辞典概论》中称许书为「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完整的字典」。《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汉初把《仓颉》、《爰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三千三百字。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五千三百四十字,东汉贾鲂的《滂喜篇》共七千三百八十字。《说文解字》里面共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共一万零五百零六字,比《滂喜篇》还多了一千九百七十三字。后来的诸多字典,体例、内容等大多都有借鉴《说文》。

  《说文解字》既是字典,又是一部本义词典。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许以形为主,因形以说音说义。其所说义与他书绝不同者,他书多假借则字多非本义。许惟就字说其本义。」江沅《说文解字注.后叙》:「许书之要,在明字之本义而已。」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说文》之训,首列字之本义。」《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训诂书。许慎之子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谓「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就说明了这一点。许慎作《说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说解文字而通经致用的。许慎分析字形、辨识读音,最终都是为了明解字义的,而许慎在训释字义时,往往引经以证明,这就是《说文》也是训诂书的体现。黄侃先生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里说过,许慎注《淮南子》,随文释义,是训诂;作《说文解字》,讲求词的本义,也是训诂。只不过前者属于「隶属之训诂」,而后者属于「独立之训诂」。

  《说文》在音韵学方面,对于上古音的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许慎着《说文》时,反切方法尚未应用于世,他在书中用「读如」、「读若」、「读与某同」、「某声」等方式来为被释字注音,如:《说文玉部》:「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悤声。读若葱。」《说文.玉部》:「?sī,石之似玉者。从玉厶声。读与私同。」因为《说文》大量保存了古音,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音书的性质。清江沅《说文音均表.弃言》:「盖其所从来者,与《易》、《诗》、《书》相表里,是可以审古音也。」「许氏形声、读若,多得其本音。」清姚文田《说文声系.叙》:「古音至江左尽变,所赖以不亡者,惟《说文解字》一书,其于谐声之文,枝分派别,条理秩如。」清段玉裁《六书音均表》:「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许叔重作《说文解字》,时未有反语,但云某声某声,即以为韵书可也。」《说文解字》所载的读若、读如、某声等,皆为上古音,这些材料是研究上古音韵的宝贵资料,清人钱大昕总结出「古无轻唇音」等上古音规律,就是以《说文》作为重要的参考书,其著作中古读「副」如「劈」。《说文》:「副,判也。」「判」、「副」双声。古读「非」如「颁」。《说文》:「[八/(噗-口)],赋事也,读若『颁』。一曰读若『非』。」这些例子都是通过《说文》来为自己得出的上古音规律做证明的。

  《说文解字》在存古方面的价值巨大,为我们保留了上古乃至远古时期的罕见事物,保留了古代的文化制度、经济民俗等内容。如《说文廌部》:「廌zhì,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段玉裁注:「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陶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按古有此神兽。」《说文》中对很多事物,还说出了它的起源,创造之人。如《说文琴部》:「瑟,庖牺所作弦乐也。从珡必声。」《说文盐部》:「盐,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煑海盐。」《说文鸟部》:「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崘,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说文解字》的文献学价值也很高。许慎在训释词义时所征引的文献极为丰富,除了《论语》、《左传》、《诗经》等儒家经典外,还有《秘书》、《逸周书》、《司马法》、《夏书》、《虞书》、《墨翟书》、《汉令》等。《说文》中还收录了大量的「异文」,对校勘学、版本学、辑佚学的研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许慎着《说文》是博采通人,融会贯通,是东汉学术的集大成者,清钱大昕《说文答问》曰:「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叔重生于东京全盛之日,诸儒讲授师承各别,悉能贯通,故于经师异文采披尤备。」

  《说文解字》在汉语词汇学的研究上的成绩也很瞩目。据学者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作者已清晰的认识到实词和虚词的差别,对记录虚词的文字合理的训释其语法意义。如《说文只部》:「只,语巳词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矢部》:「矣,语已词也。」其二,已认识到单音词和双音节联绵词的差别,对联绵词的训释,采取了合二字为训、不琼森分训的做法。《说文》中的连绵词有很多,其中艹部就有九组连绵词。如:《说文艹部》:「萹biān,萹茿也。从艹扁声。茿zhú,萹茿也。从艹,筑省声。」其三,已认识到通行语与俗语的差别,并有对俗语的具体辨析、研究。如《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

  《说文解字》在汉语语源学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宏观上,作者阐述了语源分化、新词增殖以及词汇系统不断发展的原理。《叙》中所说的「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擎乳而浸多也」就是这个道理。许慎还懂得《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文字学巨著,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是东汉以前的百科全书,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量巨大。说解部分更是容历史文化知识如海纳百川一样完备。许冲《上说文解字表》称:「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如玉部一百二十六字,对玉的名称、种类、颜色、形状、用途做了详细说明,是研究玉文化重要的参考文献。邑部记录了一百六十多处地名,对于其位置、建制、历史等都有记录。水部明确记载了我国一百三十多条水名及其发源、流向等内容。

  综上述,《说文》的价值是巨大的,功用是多方面的,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乃至于只要和中国文化有关的学科,都需要参考《说文解字》。

  一部《说文解字》,半部文化历史。《说文解字》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中国文化的宝藏,是修身治学的基石,是通经致用的钥匙,是「万物咸睹,靡不兼载」的百科全书。

  三、许慎生平

  综上所述,《说文解字》的功用是多方面的,而这样伟大的著作是许慎所作,有其人方有其书,我们学习说文,有必要对许慎的生平做一个了解,方能探究《说文》产生的原由及其内在所蕴含的深意。《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的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许慎的生平事迹,流传甚少,仅有《说文解字.后叙》、《上说文解字书》、《后汉书》、《汝南先贤传》等书有少量记载。《后汉书.儒林传.许慎》记载许慎生平仅有八十五字,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校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减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许慎(约五十八—一四七年),字叔重,(古代对人的名、字非常讲求,往往名与字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从许慎的名、字来看,他也应该是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许慎字叔重,「重」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慎」,这是因为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要相应;「慎」和「重」是同义词,「叔」表示排行。《吕氏春秋.孟冬纪.节丧》:「慈亲孝子之所慎也。」高诱注:「慎,重也。」)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先世,何时迁居召陵,久已不可考了。许慎《说文解字叙》追述世系曰:「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缙云相黄,共承高辛,太岳佐夏,吕叔作藩,伸侯于许,世柞遗灵;自彼祖召,宅此汝濒。」大义是:我(许慎)是炎帝神农氏的圣裔。先人是本承自姜姓的炎帝神农。远祖缙云曾辅政黄帝。又历共工和高辛时代,传至太岳。禹封太岳为甫侯(文献又称吕侯),世袭至周,武王封文叔为鄦(许)国之君,位列诸侯。于是后代遂以国为氏。战国初,许国被郑、楚两国所逼多次迁徙。后被楚灭。在迁徙和国破后,子民多逃散,其中一支由许地迁至汝南郡召陵县城西,汝水之滨的万岁里定居下来。许慎的先祖,包括许慎的祖、父辈,均不见史载和许书自叙,可见家族并不显贵。

  许慎年幼的事情没有记载,史书言其「性淳笃」,可见许慎天性是慈善的。先秦两汉的学生入学年龄大致都在八岁左右,按照当时社会制度,许慎应该也是在八岁入私塾读书、学习小学,查考古籍,当时许慎读到的字书,应该是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可识字五千余;读完字书,又接着读《论语》、《孝经》、周秦诸子百家学说和天文、数学、医学、史学等书。《后汉书.许慎传》说许慎「少博学经籍」。这里的经籍,即指:「五经」和诸子百家、医药、天文、历算等。当时不少人专治一经,一经专精,当时就可以成为博士了,而许慎却兼学五经,并兼通五经,当时的人们称许慎「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的一生和古代大多数士人一样,是亦官亦学的一生。许慎后来被汝南郡守选拔为郡功曹,协助郡守办理全郡公务。当时,汝南郡统辖三十七城,四十万四千四百四十八户,计二百一十万零七百八十八人。汉高祖刘邦置汝南郡,因其大部分地域在汝河南岸而得名,今位于河南驻马店地区。郡功曹是郡这一级政权机关中的官吏。《说文解字.叙》:「《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由此可知,许慎在汝南郡做功曹,必在十七岁以上。据《汝南先贤传》记载:「许慎为郡功曹,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许慎任职功曹,其工作是相当严肃认真的,由于他同郡守协作默契,忠于职守,了解民情,勤于公务,廉洁奉公,对百姓能相处和睦,所以上得郡守赏识,下受民众拥戴。

  担任郡功曹之后,许慎便因为品德高尚又被推举为孝廉之士。许慎举孝廉之年,正值朝廷下诏,严加考核,选取贤能之时,许慎能够被察举,证明他有智能干,品学兼优。由于许慎为郡功曹,政绩突出,才华显露,加上他非常孝敬父母。因此在朝廷察举孝廉时被举为孝廉。

  建初八年(公元八十三年),许慎被召入京城,通过考试,被委任为太尉南阁祭酒一职,从事文书一类的工作,故后世尊称许慎为「许祭酒」。许慎子许冲《上说文解字表》称:「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南阁是太尉府中枢,祭酒则取德才威重者为之。段玉裁注:「太尉南阁祭酒,谓太尉府掾属,出入南阁者之首领也。」可见许慎是才高受重。东汉时期,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三公是天子之股肱(比喻辅助得力的人),许慎身居太尉府南阁祭酒要职,就足以说明他的才干和品德在当时都是非常过人的。

  从学术上来讲,许慎是兼通今古文经学而立足于古文经学。许慎大抵在三十岁以前研治今文经学,
 楼主| 发表于 2018-5-2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岁入京(洛阳),师从古文经学大师贾逵习古文经学。贾逵是贾徽之子,父子之间本有学术传承关系,贾逵悉传父业,颇通经书。贾徽则是古文经学的开山祖师刘歆的学生,因此许慎是刘歆的再传弟子。章帝建初元年(公元七十六年),曾宣召贾逵至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讲学,受到章帝嘉奖,官至卫士令。皆拜贾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受业黄门署,许慎师从贾逵受古文经学就是在这一时期。贾逵是名极一时的古文经学家,是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七十九年)北宫白虎观经学会议讲论五经异同的主要人物。建初八年(公元八十三年),车诏在黄门署为弟子门生讲授《左传》、《谷梁传》(此《传》前人皆以为今文,崔适指为古文)、古文《尚书》、《毛诗》,由是四经遂行于世。那时许慎已居洛阳,在太尉府做祭酒。

  永元十二年(公元一百年),许慎以太尉南阁祭酒校书东观,初步完成《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叙》谓:「粤在永元,困顿之年,孟陬之月,朔日甲申。」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谓:「岁在甲子曰困顿,永元十二年岁在甲子也。正月为陬,正月朔日甲申,即为正月初一。」以此表明书稿正完成于这年的大年初一。因为许慎治学严谨,便「以文字未定,未奏上」。许慎从着手撰写《说文解字》,至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一百年)正月初一草成书稿,前后历时十余年。《说文解字.叙》即作于此年,「草毕,故作《后叙》也。」

  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一百一十年),许慎与刘珍、马融等五十多人校书于东观,校对五经、诸子、史传。所谓「东观」,是当时的贵族学校,也是皇家图书库。校书东观,是许慎学术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事情。在校书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当时的学界领袖,即许慎所谓「通人」,同时,得以饱览大量民间不可见的秘笈。正是这些有利条件使《说文解字》的编写日趋完善。

  许冲《上说文表》云:慎前以诏书,校书观;教小黄门孟生、李喜等。后「又诏中宫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许慎在校书东观时,并教授中宫近臣。校书东观事在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一百一十年),《后汉书.安帝纪》:「永初四年,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后汉书.马融传》:「永初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许慎校书东观,广泛征引经籍文献,博采通人之说。表现在《说文解字》书中,为引经及经说二十余种,群书及通人之说四十余种,方言土语四十余种,堪称博而精。

  汉安帝元初六年(公元一百一十九年)京师及各地多处发生地震及洪涝灾害,地方官员空缺,朝廷在朝中挑选志节清白,德行高妙,能惠利收养者出补令、长、丞、尉。许慎被选中,任洨县县长。任命为沛郡洨县的县长,这是最后的一个官职了。本《传》说「再迁,除洨长」,指的就是免去太尉府祭酒的旧职,再迁表示省了中间所历之职,而任命了洨县县长的新职。但是,在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百二十一年)许冲的《上说文表》以及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一百八十四年)所立的《高彪碑》,仍署「故太尉南阁祭酒」。前任谓之故,指旧官职。或许慎未曾上任,所以才仍旧称呼旧的官职的。

  建光元年(公元一百二十一年)九月,这时许慎之年逾六十,老且病,不能亲自赴京上书,遂命时任万岁里公乘的儿子许冲,前往京城洛阳,将前后用时三十余年写成的《说文解字》十五卷总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的巨著,及《孝经孔氏古文说》一篇献给朝廷。朝廷对书稿经过近一个月的审阅,肯定了许慎的功绩,并赐布四十匹做为奖赏。许慎不但编纂了《说文解字》,成为字学宗师,他经学方面的研究在历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他在认真研究大量经学典籍后,有感于诸家对五经的解读和注释千差万别,多方考证先秦儒家经典的体例,收集修订了各种异说,集成《五经异义》一书。《后汉书》载:「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被世人尊为经学大师。许慎的经学著作还有《淮南鸿烈间诂》、《孝经孔氏古文说》等。许慎晚年在家授徒讲学,由于他德学宏富,威望崇高,不但当地学子甚众,也有很多不远千里前来求学者。据《后汉书.夜郎传》载:「毋敛(今贵州省正安县新州镇)桓帝时,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受经书,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有学焉。」后尹珍官至荆州刺史,被称为「南中国孔夫子」。又《隶释》载《外黄令高彪碑》有「师事故太尉汝南许公,明于左传。」是说外黄令高彪也曾从许慎受学。由此可知,许慎不仅勤于著书,还传经授徒,声名远播。许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许慎一生经历了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六朝,是汉代两个最杰出的经学家、小学家之一。许慎被当时学者和后世学者誉为「五经无双」、「字圣」、「文宗字祖」、「字学宗师」。许慎在东汉与郑玄齐名,汉代的经学和小学,人称「许郑之学」。在中国经学史、小学史上,后世唯清代段玉裁、王念孙可与此媲美—清代的经学、小学被称为「段王之学」。《说文解字》自问世以来,对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永远的将来,凡研究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都离不开《说文解字》。而且所有涉及古代的学科,尤其是历史、哲学等,都需要从《说文解字》这部书中寻找数据及答案。范晔《后汉书》赞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源谁澄。」

  以上为不肖弟子愚见,弟子德薄学浅,障深业重,凡所汇报,多有缺漏,恭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大德、老师慈悲开示。不肖弟子郭帅华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看了郭老师的这篇报告,他这是上篇,还有下篇,我想大家对中国文字学会有一个概念,会有少许认识。这少许的认识就能让我们对古圣先贤那种恭敬之心、仰慕之心可以生起来。这都是研究中国学术必须要具有的条件。正是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说明了,真正为我们说明,东方的学术跟西洋不一样。西方东西有个一、二分诚敬就可以学,有个六、七分诚敬就能学成功,它学的是知识。东方不行,东方学的是智慧,智慧是从内往外发的,它不是从外头学来的,它是从内心往外流出来的。所以品德就变得非常重要。品德里面头一个是孝亲,你看孝亲后面接着尊师,如果不孝亲、不尊师,孔子来教他,他也得不到利益。这个道理很深,要懂!

  为什么今天国学一落千丈?我们冷静观察,现在后继无人,在我这样的年龄,年轻时候还有几个对国学有造就的,现在这些人都过世了,后继无人。我也有听说,可能在台湾还有几位,这些人年岁都大了,应该都在五十前后。这一代人如果再过去了,时间过得很快,再过二十年可能都不在了,怎么办?所以我们现在确实有点着急,如何让年轻人有孝敬之心,然后再来亲近这几位老师,把这个学术传下去,这个关系整个人类的吉凶祸福。中国学术的伟大,不学中国文字、不读中国经书不知道。外国人学中国文字学,读中国的经书,都赞叹,都尊重、敬仰。看中国这一代年轻人,跟外国比,比不上,外国人知道珍惜,现在中国人认为这个东西是封建、迷信,应该完全淘汰掉,向西方人学习。这两年这个世界好像有汉学热,这种感触,外国人认真的来学习了。大概三十年之后,中国人想学中文,要请外国老师来教。也好,只要有传人,不分中外都好。这是当前文化界里头头一桩大事,如何能够培养一批年轻的,懂得汉字,通达文言文的人才,我们那个《四库全书》才能发挥到最高峰。如果没有人能读,没有人能学,那是一大堆的废纸,变成古董了,不能得真实受用,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们希望真正有心人,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到人道来干什么?为往圣继绝学,这是了不起的大事业,非常有意义、有价值,舍这一生荣华富贵的生活,去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为往圣继绝学。这种人能救国家、救民族,能救全世界。这一生积累的功德,来生最低限度我相信他也生忉利天,这个不是假的,享天福,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一生累积功德,来生享大福报。如果遇到佛法,那就更恭喜你了,我相信你不希望到忉利天去,摩酰首罗天你也不希望去,到哪?到极乐世界去了,到那里去作佛去了。佛是证得究竟圆满,智慧究竟圆满,德行究竟圆满,功德究竟圆满。究竟圆满才能自利利他,那就能观机,看众生的根性,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你得大自在,应该教他些什么,你完全可以办得到。这不是救一世,这是永恒的救世主。事在人为,真正立志,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勇猛精进,我相信没有不成就的。我们等待下一次,再接着看帅华的下篇。好,我们再看底下一篇。

  学生:岁次乙未年冬至祭祖。好家风世代相传——中国传统的大家庭。

  前言:中国传统的家,有家道、家规、家学、家业,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以《大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家都整齐,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一个家庭守伦理道德,懂得因果规律,人人都能够守着规矩,这个家就会兴旺。人,从小都在家里教好了,社会上没有恶人。家教好了,对社会的贡献太大了。社会好,长治久安,这在中国历史上看得到的。

  ——净公上人老教授

  「一、中华文明的基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好家风应世代相传」的指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0一四年六月福建成立了「客家家训馆」。二0一五年十月,王歧山书记在福建调研期间,考察了永定土楼的「客家家训馆」。对集中体现「勤劳俭朴、崇德尚善、和睦亲邻、尊祖敬宗、家国情怀、修身齐家」等家训、家规深表赞赏。

  当王书记看到第一展室所陈列的「王氏家训」时,一脸笑容的大声读诵:「先国家,敦孝友,重丧祭,肃闺门,守耕读,务勤俭,戒斗讼。」并询问关于福建省家规祖训的情况。看到魏氏祖训:「赫赫吾祖,训诫有方,诸裔子孙,细听端详。克勤克俭,学工农商,孝亲睦族,处家表坊。礼义廉耻,仕国忠良,人才辈出,国史流芳。」王书记特别夸赞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有,很好!」看到江氏祖训,「人而无信,失信不立,千金一诺,抵死不移」,王书记评论说:「仁义礼智,忠孝节义,都有体现,很好!」

  去年十月在中纪委的会议上,王书记曾经指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并呼吁要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这体现出政府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家规、家训的重视。

  二0一五年五月,中纪委网站开设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特别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此专栏连续进行多期报导,内容包括:孝义传家九百年的浙江金华郑氏、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江西义门陈氏、勤俭承家风清廉为镜鉴的汉阴沈氏、崇文重教礼义相传的安徽绩溪章氏……这些以孝义传家的大家庭,以优良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为中国的历史谱写出厚重典丽的篇章。

  「二、盛世能臣的礼让家风」

  在清朝的盛世时期,代出贤才的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令人侧目——张英是康熙朝的礼部尚书,儿子张廷玉是清朝唯一陪享太庙的汉臣,孙子张若霭任职于军机处……家风的维系得力于优良的家教,张英的《聪训斋语》对子孙的影响至深。

  人称「圃翁」的张英归纳他律己、教子的经验时说:「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在《聪训斋语》中,分别以立品、读书、养身、交友、怡情、持家、会心来训诫子孙——「立品」要谨言语,戒嬉戏,慎威仪,能容让;「读书」要温经书,习诗文,练字体;「养身」要淡饮食,谨起居,保精神;「持家」要节用度,善待人,睦兄弟;「会心」要戒收藏,知天命,安心性……凡此种种,无一不是谆谆告诫子女为人处事之方。

  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传承父亲的德范,延承睦族、礼让的家风而为世人所称道。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他身居高位达数十年之久,历事三朝,深得宠信,尤其是立志改革、勤勉政事的雍正,简直一刻也离不开他。虽是任职年久,长期处于机要之地,他却始终保持清、忠、和、厚的质量。雍正生性猜忌,但独独相信张廷玉,对其人品信任极深。

  他身为宰相从不以权压人,有一件事情颇为耐人寻味——有一天在京城的张英接到老家的来信,信上说,邻居家里正在盖房子,扩建围墙的时候侵占了我们家的二尺地,请他为家里人出头。张英立刻回了一封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惭愧不已,于是主动将自己家的围墙朝后让了三尺。邻居见了张家的举动,亦感内疚,于是也主动将自己的围墙退了三尺。于是,各退三尺,这成了安徽桐城著名的「六尺巷」。

  有权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忠厚传家久,谦慎继世长。这是中国传家教子的经世名言。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亦是一名有才华的青年,他不倚仗父亲的权势,经过乡试、会试之后,顺利进入朝廷的殿试,由雍正皇帝亲自审阅定夺。结果皇上将这位考生定为一甲的第三名(即探花),而当时的雍正帝并不知道他就是大学士张廷玉之子。

  皇上说:「朕实出于至公,非因大臣之子,而有意提拔。」然而张廷玉认为这样做实为不妥,遂再三恳辞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一次大考,个个都盼鼎甲。臣本人现居高位,而臣子又登一甲的第三名,占天下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雍正帝见其情词恳切,不得不勉从其请,于是把张若霭改为二甲第一名。张若霭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他不断磨练,并在学术上不断长进,后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时,皆能尽职尽责,谦虚自处,颇有其父遗风。

  「三、求阙立身的曾氏家风」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求「缺」的心态,不追求圆满。《说文》:「月,阙也,大阴之精。」段注引《释名》曰:「月,缺也,满则缺也。」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圆的时间短,缺的时间多。净公上人老教授教导我们,世间一般人都求圆满,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聪明人不求圆满,缺一点好,所谓「满招损,谦受益」,缺也是谦,这才能受益。

  满清末年,曾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先生,掌握江南四省的军政大权,这在有清以来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封疆大吏之权力可谓是无出其右者,可见得朝廷对他的器重。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先生为人处事圆融通达,处处谦虚忍让,因此,即使权倾朝野,亦能明哲保身,未曾遭无端之难,也没有受人之害,这体现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智慧与哲学。

  曾国藩求缺而不求满的处事态度,使得曾氏家族的家道能够保持至今而不衰,他的后人在社会上很有地位,普受世人的尊敬,这正是祖宗有德。曾国藩先生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其读书录称之为《求阙斋笔记读书录》,体现出他不求圆满的德行与人品。他在《求阙斋记》中曾说:「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防吾淫焉。若夫令闻广誉,尤造物所靳予者,实至而归之,所取已贪矣,况以无实者攘之乎?行非圣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

  由此可知,无论是外在的荣誉还是生活上的享受,都要知足、守缺,以礼来节制我们的性情,防止过分的行为。要知道造物最为忌讳的就是显赫的名声,正如《了凡四训》所言,「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古今中外的历史中,若是少壮即享有盛名,而又名实不符者,晚年的下场往往都很悲惨,此即是所谓少年得志大不幸。所以明智的父母都会教导儿女如何立身处事,明哲保身。

  曾国藩先生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写下四条遗嘱告诫子孙:一是慎独(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二是主敬(以恭敬之心对待一切人事,不敢懈怠),三是仁爱(使人自立自达则能与万物争辉),四是劳动(操习技艺,磨炼筋骨)。他希望这四条能够传之于子子孙孙,如此,曾氏家族就能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氏子孙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其胞弟曾孙曾昭伦在民国年间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最得父亲的疼爱,父亲曾为其看相,赞其为「阿弥陀佛相」,后果然是最为长寿多福;曾孙曾宝荪民国时期赴英留学,后于长沙创办艺芳女子学校;曾约农自幼博通经史,弱冠即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创办女校。英国哲学家罗素和美国哲学家杜威赴湘讲学时,曾约农曾担任翻译。后被受聘为台湾大学教授和东海大学校长……

  曾氏家族的子孙虽然不是如曾国藩先生般为官从政,然而却在教育、学术等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而为社会大众所尊敬。

  「四、孝义传家的袁氏家风」

  在中国历代插架森森的家规、家训中,有一部著名的《袁氏世范》,它的作者袁采,字君载,是南宋浙江衢州人。南宋淳熙年间,袁采任乐清县令时,为「厚人伦,美习俗」,撰着《训俗》一书,后改名《袁氏世范》,并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之中。《四库全书提要》评价说:「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复详尽。」且内容明白切要,使读者很容易理解、落实,因此,四库馆臣对这部书十分赞叹,认为它的价值仅次于《颜氏家训》。

  由于袁采对人情世故的观察细致入微,特别是在父子、兄弟伦理上的洞见通情达理,为世人所称道,在在处处体现出「为人岂可不孝」的训俗精神。例如《袁氏世范》形容「人生百日,体露真常」的赤子之诚时说:「人当婴孺之时,爱恋父母至切,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盖由气血初分,相去未远,而婴孺之声音笑貌,自能取爱于人。亦造物者设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穷。」读到这段话,人们自然能够感念到「父子有亲」自性本具的亲爱精诚,从而生起对孺子的爱护和对父母的孝思。

  另一段对老人心理的剖析,也体现出家训的亲切之处:「高年之人作事有如婴孩,喜得钱财微利,喜受饮食菓实小惠,喜与婴儿玩狎。为子弟者能知此而顺适其意,则尽其欢矣。」了解老人的性情,自然而然能够善体亲心、顺从亲意的来孝敬老人,使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袁氏世范》、《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都是袁氏家族弥足珍贵的家训典范。代出贤才的袁家也出现过佛门净土宗大成就者,如广为人知的明朝「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袁宗道和袁中道三兄弟,他们由修禅转为修净土,悉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袁中道还曾经在定中见到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事载《净土圣贤录》。在「赏咏袁氏」的家谱中,记载着祖先袁崇焕的事迹,这位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在临刑之前曾说:「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保辽东。」忠孝节义传家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袁氏子孙。

  一九八三年,袁方先生和他的儿子移民到巴西,在圣保罗市创办巴西首家华文报纸——《美洲华报》。八十年代,对于旅居巴西的华人而言,这份报纸给他们带来了福音,使其能够听闻来自太平洋彼岸故乡的消息,因此有很多的巴西华人每天都在等着这份报纸。

  回想起当年创业维艰的日子,袁先生形容创刊的当时,只有袁家父子二人和六名打字小姐,他每天都要忙于排版、校对的工作,只能睡四个小时,父亲还要求他,每日凌晨他必须要第一个看到报纸。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才使得袁氏的家业得以蓬勃发展。

  更难能可贵的是,袁氏后人谨守中华传统的孝德,演绎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弟子规》说:「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我们不仅在父母生前要尽孝,父母过世之后,也要在丧葬、祭祀的礼节中,圆满为人子女应尽的孝行。

  袁氏全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迁居台湾,袁老先生非常孝顺,他生性节俭,每天都辛勤工作,一个人养活三个家庭。他的母亲和弟弟都留在安徽老家,只要弟弟开口,无论要多少,他都会如数把奉养母亲的钱通过越南转寄回安徽。父亲的孝心孝行给他的儿子袁小弟至深的影响,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袁小弟第一个从台湾飞回安徽老家,去看望未曾谋面的族人。

  袁氏家族的祖先都安葬在安徽老家的几亩良田中,有一次政府下令要将这些坟墓全部动迁。于是家乡的族人就打电话给袁小弟,告知他这件事情。结果,袁小弟二话不说就飞回安徽,住到马鞍山唯一的五星级宾馆中,亲自处理祖先的重葬事宜。他非常谨慎的在台湾挑选质量很好的骨灰盒,分两次坐飞机送到安徽;又聘请台湾的捡骨师,一起到安徽协助迁坟;他还为祖先重新选择了环境优美的墓地安葬。袁小弟在一个月之内总共飞了四次,花了七十万元钱,才把这些事情安排妥当。

  迁坟的工作非常辛苦:家族的祖坟中总共有十八具尸首,每个人的名字都不能弄错;曾祖父辈的长者都是武将,一米九的个头;表亲也是族人,不能放着不管。他们非常细心的去捡这些遗骨,但是实在是太多了,难免有遗漏的骨骸,结果晚上祖先就托梦给他,说还有骨头没有捡到,第二天只好再去捡……

  好不容易把祖先的十八具遗骨全都捡好了,还没有重新下葬之前,族人谁也不愿意把这些遗骨放在家里,袁小弟只好把这些遗骨全部搬回宾馆,晚上和他睡在一起。后来终于选好墓地重新安葬,分两次才完成下葬事宜。他虽然不懂风水,但是看到墓地后面有山环绕,前面有清澈见底的湖,阳光明媚的时候,站在墓园,还能够看到远处的湖面上有几只鳖将头伸出来游玩。他觉得这个环境很好,很适合安置袁家的祖先。

  值得欣慰的是,他旅居巴西的儿女虽然是受西方教育,但由于受到父亲身教的影响,对祭拜祖先的事都很注重。他们每天都会在「赏咏袁氏」的祖先牌位面前上香;每年的九月九日,在瑞士、美国读书和在台湾工作的儿子和女儿,都会从台湾买几箱上好的纸钱,飞回安徽老家祭拜祖先。

  袁氏子孙孝义的德范感人至深,深值世人赞叹和学习。

  「结语」

  净公上人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特色是家庭,古人从小有家教。家学最重要的科目是四科。第一、五伦,讲人与人的关系。人在社会上离不开五种关系。家庭最重要的是亲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在社会上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第二、五常,常是永远不能失去的,即仁义礼智信,这是人必须要具备的基本道德。仁是仁慈,要学会爱人如己。义是如理如法,一般讲合情合理合法,见到别人有苦难,我们要主动尽心尽力去帮助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求回报。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第三、四维,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国家没有礼、义、廉、耻,肯定会灭亡。第四、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在家里面展现出来,这个家族有道、有德,有这样的家庭,就有这种社会,如此则社会和谐,长治久安。

  我们深深相信,只要每个家庭都能够学习和落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这个世界的和谐太平必然是指日可待的!

  老法师:我们看了开吉法师这篇文章也深有感动。这篇文章在冬至祭祖两个月以后。确确实实,家太重要了!中国古圣先贤教训后代,欲治其国要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要先修其身,修身根本是在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如果不从这里做起,家不可能齐。说到最根本,根本的根本,格物,格物是什么?放下物欲。格,司马光说得好,格是格斗,就是你必须要战胜你的物欲,一生不能为物质欲望所累,你才有智慧。如果人不能战胜自己的欲望,欲望扩张是没有止境的,所有的业,造的业,不善的业,都从这来的。所以中国古人把它定在根本的根本,头一条。你想求有智慧,你先要把烦恼习气放下,这就是格物,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你才会有智慧。

  如果人生在世间完全被物欲控制,这人很可怜。有没有?多得很,我们遇到多少企业家,这些大富长者,他们告诉我,他怎么说?我们以为人生就是要赚钱,赚钱干什么?享受。完全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一生这样过去,到晚年他会很痛苦。真可怜!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完全迷在七情五欲里头,以为这是享受,不知道这是造业,这个业不善,是恶业,你有多大的福报,这福报享尽了,家破人亡,不等待来世你的恶运就现前,这个时候后悔就迟了。学佛的同学好一点,真正学懂佛,依照佛的教诲去做的人少,为什么?欲望放不下。学佛也是从这开始。所以中国圣贤所讲的话跟佛菩萨没有两样。我学佛这么多年,深深体会,中国古圣先贤,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是什么人?用佛法来说,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不是明心见性他做不到,他也说不出这个话来,他们所讲的跟大乘经上讲的没有两样。

  人生在世有目标、有方向,目标方向是什么?求智慧、求明心见性,在佛法里面讲,求成佛、成菩萨;在中国文化里面讲,学做圣人、做贤人,圣人就是佛讲的佛陀,贤人就是佛讲的菩萨,完全相同,没有两样。《大学》一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的总纲领。佛法不例外,佛法求什么?明心见性。明德就是自性,自性是光明的,自性是清净的。中国人用字简单,明德,明德怎么?不明了,迷了,上面那个明字,恢复明德,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见性,明德是自性,中国人讲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本性,人生百日,体露真常,你能看得到,本性多美、多善!从哪里看?从婴儿看,他还没有受染污,他还保持着天真,出生一百天。

  一百天以后慢慢被染污了,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小时候没有好好教,到个十五、六岁,就完全被染污,这就是现在人所谓儿女不好教,学校的老师告诉我,现在学生不好教,为什么?严重染污。为什么?没有正面的教化,负面的他全接受到了。谁在教他?电视在教他,网络在教他。这个教学的内容,正面的完全没有,没有孝亲尊师,只教杀盗淫妄,只教你自私自利。所以认为拼命赚钱,赚钱没有德行,完全是达到自己的目的,别人,伤害他的生命,伤害他的家人,都在所不顾,认为什么?他不行,他不如我,他心不够狠,手段不够辣,心狠手辣才是今天的英雄豪杰,受的是这个教育。

  中国老祖宗不是的,中国老祖宗都是佛菩萨再来的,教学的目的是见性,回归自性。自性是最善的、最好的、最美的,真正是究竟圆满的德行,这是自性,这是体,真实智慧。求这个干什么?才知道爱人,亲民。为什么亲民?人类跟自己是一体,不但是人类,畜生、植物、矿物,包括山河大地。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整个宇宙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性变出来的。自性是能生能现,宇宙是所生所现,能生能现的这个体,这个自性,是自己的体,不是别人的,是自己的真心。整个宇宙,真心是一个,没有两个;换句话说,整个宇宙跟我什么关系?一体。一体自然亲,所以你才会爱人,你才会帮助人,你才会原谅人。所有一切的美德都从这里流出来了,人跟人是一体,你说这多亲。无论从体上讲,从用上讲,都能够止于至善,达到究竟圆满,那是什么境界?中国人讲圣贤,印度人讲佛陀。所以对整个社会来讲,国家来讲,世界来讲,家太重要了,家是细胞,这个细胞健康健全,世界才会有安定,才会有和谐,世界才会有盛世。

  要靠什么教育?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不是我们说的,汤恩比说的,高本汉说的,西方人说的,他们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你真正好好学习,你自己得受用,身心健康,幸福,这一生过着幸福生活,是真的。没有这种修养,那幸福是假的,那是外面物质的诱惑,以为这是幸福,它与烦恼习气相结合。真正幸福是智慧、是德行,道德跟智慧是真正幸福。所以你看逐渐从格物致知,格物是放下,致知是看破,看破什么?了解整个宇宙的事实真相,你完全了解,你不迷惑,这就是致知,致知是佛家讲的看破,然后才能达到止于至善。个人止于至善,家庭止于至善,社会止于至善,国家止于至善,世界止于至善,这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做到,是真的不是假的。

  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交通便捷,信息发达,世界上哪里出一点事情马上就知道,地球变成一家,不是一村,一家。一家人,家和万事兴;一家人要不和,那就造孽了,果报不堪设想。所以一定要懂得,我们是一家人,至少地球是一家,说一个村太大了,住在这个地球上,一家人。我们对待一切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统统以一家人来看待,我们才会感到幸福、感到美满、感到快乐,这是智慧。把它分开,分得清清楚楚的,不能合作,要占人便宜的,那是烦恼,那是习气,那个不是智慧。

  所以这篇文章,很有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今天这个大家庭是地球,整个地球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起心动念是为整个地球所有居民着想,这亲民做到家了,明德、亲民做得好,做好了,一家人,都是亲人。希望这个世界都能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落实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能够落实佛陀教育的三皈、六和、十善、普贤十愿,都能向这个方向、目标去努力,我们相信这个地球会出现千年盛世,不是局部的,是整个,整个地球盛世出现。靠教育,教学为先,诸佛如来今现在说法,可别忘记。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闇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4 11:42 , Processed in 0.15061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