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97|回复: 1

[其它] 卍续藏第88册No.1649名公法喜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88 册 No. 1649 名公法喜志》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88 册 No. 1649 名公法喜志




  法喜志卷三

  冰莲道人 夏树芳 辑

  寤斗居士 冯 定 阅

  白少傅

  白居易。字乐天。年十七登进士。宪宗朝极被宠遇。时事无不言。为当路所忌。遂摈斥不得施。乃放意文酒。东都所居。疏沼种树。架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晚年好佛特甚。至经月不茹荤。长庆二年知杭州。问道于鸟窠禅师。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居易服其言。作礼而退。尝问惟宽禅师何以修心。师云。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念起。又问垢即不可念。净亦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翳。乐天从此悟入。又咨心要于凝禅师。得八言广为八偈。八言者。曰观曰觉。曰定曰慧。曰明曰通。曰济曰舍。其观偈曰。以心中眼。观心外相。从何而有。从何而丧。观之又观。则辨真妄。末后舍偈曰。众苦既济。大悲亦舍。苦既非真。悲亦是假。是故众生。实无度者。年七十五。赠尚书左仆射。宣宗以诗吊之。既卒。以其所居施为佛寺。

  李浚之

  李渤。字浚之。初隐庐山。更从少室。元和初。李巽韦况交章荐之。以右拾遗召不拜。洛阳令韩愈遗书曰。朝士引领东望。若景星凤凰争睹为快。始出为谏议大夫。朝有阙政。辄附章列上。孤掺自将。虽屡斥不少衰其节。为江州刺史日。尝问归宗禅师曰。须弥纳芥子即不问。如何是芥子纳须弥。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书是否。渤曰然。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何处。着渤有省。

  杜彦之

  杜荀鹤。字彦之。牧之子。大中间登科。官至翰林学士。所居得香林之胜。与顾云诸贤为友。自号九华山人。有诗集行世。其送僧诗曰。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心了总输僧。

  韦南康

  韦皋。字城武。万年人。皋初生。厥父饭僧祈福。忽有应真尊者至。斋毕。乳媪抱儿求咒愿。尊者起谓众曰。此儿诸葛武侯也。他日有美政于蜀。宜以武字之。言讫不见。其后皋游宦出处。节义功名。大概与武侯相类。始李白为蜀道难以斥严武。陆扬更为蜀道易以美皋焉。治蜀二十一年。官至大尉中书令。封南康郡王。雅好释氏法。嘉州弥勒如来石像初成。皋为之记曰。头围七尺。目广二丈。其余相好。一一称是。世美其简而雅。又尝训鹦鹉念佛。鹦鹉毙。以桑门故事闇维之。得舍利十余粒。皋为之记。其抑扬赞叹。颇得禅那之妙。

  皇甫湜

  皇甫湜。字持正。新安人。元和中擢进士。游心内典。其送简师叙曰。凤羽而麟毛。此鸟兽也。经传以比圣人。师虽佛氏而儒其行。虽夷狄其衣服。而仁义其心。即未齿于士。与凤麟类矣。不犹愈于冠冤朝服。或漏于淫怪之说。以斁彝伦者耶。官至工部郎中。韩愈爱其才。与李翱张籍齐名。

  韩昌黎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三岁而孤。鞠于嫂郑氏。自知读书。日记数千言。既长。尽通经史百家之学。擢进士第。累官刑部侍郎。宪宗迎佛骨。上表极谏。贬潮州刺史。既至潮。闻大颠禅师之名。致书问道。书三至。颠始入郭。愈敬礼焉。留师旬日乃返。后因祀神海上。登灵山。复造其居问道。寻改袁州。施衣二袭为别。后周茂叔往灵山寺访大颠遗迹。见文公留衣亭故事。题诗壁间曰。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裴公美

  裴休。字公美。孟州人。儿时与兄弟偕隐。昼讲经。夜著书。经年不出户。有馈鹿者诸生荐之。休不食。曰蔬食犹不足。今一啖肉。后将何继。擢进士为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嗜浮图法。讲求其说。虽当世嘲之而所好不衰。公守新安日。属运禅师初于黄檗山。舍众入大安精舍。混迹劳侣。公入寺因观壁间画。乃问是何图相。主事者对曰。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僧皆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者。公命至。睹之欣然。曰休适有一问。诸德吝辞。今请和尚代酬一语。运曰。第言之。公即举前问。运朗声曰裴休。公应诺。运曰。在什么处。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遂迎入府第。旦夕问法。及移镇宛陵亦命与俱。由是深彻法源。复与圭峰密禅师道缘尤密。年七十有四卒。休能文章。书楷遒媚有体法。为人掺守严正。进止雍闲。宣宗尝曰。此真儒者。居尝不御酒肉。着释氏文数万言。如作劝发菩提心文。圆觉经叙。法界观叙。禅源诠叙。世皆服其精要。

  丁繁

  丁繁。自尚书郎参灵度师。去官求道。日食脱粟二外。钵水一盂。夏月夜禅。虽飞蚊咂食终不摇动。

  陈琡

  陈琡。鸿之子。咸通中佐廉使郭常侍铨之幕于徐。性耿介。非其人不与之交。同院有姓武者。为元衡相国之后。汾阳之婿也。琡心不屑与为侣。遂挈家居于芧山。与妻子隔山而居。短褐束绦。焚香习禅而已。在职之时。惟流沟寺长老与之款接。自述坛经三卷。今在藏中。临行留一章与僧云。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止若圆底器。常恐他物触。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乾符中弟琏复佐薜能幕于徐。薜公重其为人。延请入城。遂坚拒之曰。琡已有誓不践公门矣。薜乃??舟造之。清言永日。不宿而去。

  崔群

  崔群。武城人。未冠举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数进谠言。宪宗嘉纳之。后被谮出为湖广观察使。公至任。即访湖南如会禅师问曰。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时师方病眼。公曰。既云见性。其奈眼何。师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公稽首称谢。穆宗朝超拜吏部尚书。

  司空表圣

  司空图。字表圣。河内人。咸通末进士。拜谏议大夫不赴。居中条山官谷。作休休亭。以禅悦为乐。号耐辱居士。有诗云。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六龙飞辔常相窘。更忍临危自着鞭。

  吕许公

  吕蒙正。字圣功。太宗时举进士第一。累官参知政事。封许国公。少时寄食僧房。得以安意书史。后执政十年。郊祀俸给皆不请。帝问其故。对以私恩未报。帝诘之。以实对。帝曰。僧中有若人耶。赐紫袍加号以旌之。于是恩俸悉推之寺僧以酬夙德。公尝晨兴礼佛。祝曰。不信三宝者愿勿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从子夷简申国公。每遇元日拜家庙后。归焚香发广慧琏公书一封展礼之。申公之子公着亦封申国公。元日发天衣怀禅师书。左丞好问。元日发圆照禅师书。左丞之子用中。元日发佛照禅师书。其家世崇信有自来矣。

  李文靖

  李沆。字太初。太宗时为右补阙。真宗时拜相。日取水旱盗贼奏闻。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则留意于土木祷祠之事矣。厥后其言果验。王文正公且叹曰。李丈靖真圣人也。居常端默寡言。深通释典。尤厌荣利。家人以所居第湫隘劝治之。公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亦可治。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耶。堂下花槛欹损。经岁不问。有请之者。曰岂以此故动吾一念哉。临终右胁而逝。时盛暑停尸七日。颜色不变。吐香如莲花。人谓履践之验。

  谢宗源

  谢泌。字宗源。举进士为右谏议大夫。太宗时修正殿。泌谏不当用采绘。丞命代以丹垩。且奖其忠荩。公知人能得士。每发荐牍。必望阙再拜曰。老臣又为陛下得一人矣。王文正公旦。皆公所荐引也。与查待制道博通佛典。其亡也沐浴俨衣冠。无疾端坐而尽。

  曾运使

  曾会。字宗元。端拱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丁谓建捍海塘。索民太急。时无敢言者。公极论奏罢。军民得安。幼时与雪窦显禅师同舍。及冠异途。天禧初值于淮甸。公遂将中庸大学。参以楞严符宗门语句质显。显曰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大学耶。学士须直揵理会。乃弹指一下曰。但恁么荐。取公于言下领旨。

  查湛然

  查道。字湛然。性慈孝。母病思鳜鱼羹。市无鬻者。道泣祷于河。凿冰得之。母病寻愈端拱初举进士。官至龙图阁待制。公尝守果州。洞贼作乱。相戒曰。查使君以仁义抚此境。未可犯也。及城而遁。所著文集二十卷。尝为石门聪禅师作僧堂记曰。自佛法广被。达磨西来。具信根者求证本原。衣不御寒。食不充腹。迩来禅刹竞规宏壮。少年初学恣卧其间。明因果者如卧铁床。若当冤敌。自非朝夕密养圣胎。潜求解脱。其或心汩盖缠。身利温暖。不察无明。惟究文字。自谓究竟。纪尽迁谢。堕彼恶趣。猛利丈夫得不为之动心哉。

  杨文公

  杨亿。字大年。浦城人。累官朝林学士。性鲠介。尚名节。文格雄健。学者宗之。谥曰文。所著文集一百九十四卷。公尝自谓少时锐于仕进。常若有物碍于胸中。及学释氏法。其物嚗然破散。无复蔽碍而心泰然。

  晁文元

  晁迥。字明远。清丰人。历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以太子少保致仕。年八十四。谥文元。迥性宽简。当官莅事。未尝挟情害物。所著有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卷。法藏碎金录十卷。公所读坛经。其七世孙子健见其后题云。时年八十一。第十六次看过。公当弱冠时。遇高士刘惟一。访以生灭之事。刘曰人常不死。公骇之。刘曰。形死性不灭。公始悟其说。自是留意禅观。晚年尚看坛经孜孜如此。又尝见藂宝录纪公一事。公谢政后燕居。独处道院。不治他务。戒家人无辄有请。其子宗悫擢进士。易章服诣谢。公亦不顾。其夫人密觇之。但见瞑目端坐。须发摇风。凝然若木偶。尝有诗云。炼矿成金得宝珍。炼情成性得天真。相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公又尝曰。予观宝积经中末后云。若彼比丘于一切法。但取一行。极随顺者。所谓无生。是为禅行。予详此语。若有酌然明禅理而学佛者止用此一科足矣。

  王文正

  王旦。字子明。累官工部尚书同平章事。赠魏国公。谥文正。因省常禅师刺血写华严经净行品。结社修净业。旦为之首。天禧元年九月旦薨。先一日嘱翰林杨亿曰。吾深厌劳生。愿来世为僧。宴坐林间。观心为乐。

  朱炎

  朱炎。真宗时为节度判官。久读海眼。未知趣入。一日问讲僧义江曰。此身死后。此心何在。江曰。此身未死。此心何在。公契旨述偈曰。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向用时空。难将语嘿呈师也。只在寻常语嘿中。江曰。更须吐却。

  朱正裕

  朱昂。字举之。荆南人真宗朝翰林学士。博学有清德。晚年乞归。真宗下诏留俟秋凉。时吴淑赠行诗曰。浴殿夜凉初阁笔。渚宫秋晚待悬车。昂前后所得俸资。日购奇书云自乐。尤好释氏书。自为墓志。门人谥曰。正裕先生。弟协为主客郎。亦退居里中。人号渚宫二疏。

  王中立

  王中立。岢岚州人。家豪于财。悉以供客而自举甚俭。妻亡不再娶。居一室如神僧。数年乃出。人觉其谈吐异常。叩之不言。晚年更名云鹤。自号拟栩。临终豫期而逝。多禅咏。

  王随

  王随。字子正。河内人。天圣初。自润州徙知江宁府。岁大饥。时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随不听。曰民饥由兼拜闭籴以邀高价耳。乃大出官粟私价遂平。民之全活者以万计。居尝慕裴休之为人。以御史中丞出镇钱塘。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自是践履益深。竟明大法。与杨大年俱号参禅者。先是大年编次传灯录三十卷。随去其繁为十五卷。名玉英集。临终书偈曰。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埽残雪。

  富丈忠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庆历中与文彦博并相。天下称为富文。封郑国公。谥文忠。公方镇亳州时。迎华严颙公馆于州治。既有证入而别。后答颙公书曰。示谕此事。闻佛必有夙因。今弼遭遇和尚。即无始以来忘失事一旦认得。此后定须?出生死海。不是寻常恩知。虽尽力道。断道不出也。和尚得弼百千。其数何益于事。不过得人道华严会下出得个老病俗汉。济得和尚甚事。所云陶汰甚多。此事诚然。每念古尊宿始初在本师处。动是二三十年。少者亦是十数年。日夕侍奉。开道闻法。方得透顶彻底。却思弼两次蒙和尚垂顾。共得两个月请益。若非和尚巧设方便。着力擿发。何由见个涯岸。虽竭踵顶难于报称。未知何日再得瞻拜。但晨夕依依也。

  文潞公

  彦文博。字宽夫。介休人。进士及第。历仕四朝。出入将相五十余年。再相时与富弼同拜。士大夫相庆以为得人。官至太师。封潞国公。年九十二。谥忠烈。公守洛阳日。尝致齐往龙安寺瞻礼圣像。忽见像坏堕地。略不加敬。但瞻视而出。旁有僧曰。何不作礼。公曰。像既坏。吾将何礼。僧曰。譬如官路土。人掘以为像。智者知路土。凡人谓像生。后来官欲行。还将像填路。像本不生灭。路亦无新故。公闻之有省。由是慕道益力。专念阿弥陀佛。辰香夜坐。未尝少懈。每发愿曰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大诸含识。如如居士有颂赞曰。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一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杜祁公

  杜衍。字世昌。山阴人。庆历中为相。与富弼韩琦范仲[泳-永+庵]同革弊事以修纪纲。而衍尤抑绝侥幸。凡内降恩泽一切封还。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封祁国公。卒谥正献。时号清白宰相。公以张方平好佛。常窃怪之。有医者朱生游二公间。一日公召生诊脉。至迟。公诘之。曰看楞严经未了。公曰。圣人微言无出孔孟。楞严何等语耶。生曰。公未读此经。何知不及孔孟。因袖中出其卷。公观之不觉终轴。大惊曰。方平知之。不以告我。即命驾见之。方平曰。譬如失物。忽已得之。但当喜其得。不必悔其晚也。

  范文正

  范仲淹。字希文。读书长白山中。一日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仁宗朝。累官枢密参知政事。谥文正。追封楚国公。公尝宣抚河东。宿保德传舍。获故经一卷。名十元罗汉因果颂。藏经所未录也。公为之叙曰。此颂文一尊者七首。皆悟本成佛之言。予读之。一颂一悟。方知人世有无边圣法。大藏遗落其文。因以付沙门慧喆俾行于世。公守吴日。琅玡觉禅师谒之。留数日。公于言下知归。赠师偈曰。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直欲与师闲到老。尽收识性入玄关。

  尹师鲁

  尹洙。字师鲁。博学。深于春秋。唐末以来。文章寖敝。洙与穆伯长倡为古文辞。自是文风少变。庆历中。累官起居舍人。公谪官大梁时。与老衲去眼游。一日谓法眼曰。洙迩来颇以退静为得法。眼曰。盍若退静两忘。公即有省。临终之日。先以手书。别范文正公。适朱从事炎至。公谓炎曰。吾素学佛于禅师法眼者。乃今资此也。及文正公驰至恸哭之。公张目曰。已与公别。何用复来。且死生常理。希文岂不晓乎。言讫端坐而逝。

  冯当世

  冯京。字当世。江夏人。举进士。自乡选至廷对俱第一。京知制诰日。韩琦为相。京数月不一见。琦谓其傲。京闻之谓韩曰。公为宰相而不妄诣公者。乃所以重公也。岂傲哉。其在并州。尝以书寄王安国曰。并门歌舞妙丽。闭目不窥。日以谈禅为上。安国曰。若如所论。未达禅理。闭目不窥。已是一重公案。

  夏英公

  夏竦。字子乔。德安人。仁宗朝举制科。皇祐中参知政事。公自契机于谷隐。日与老衲游。偶上滥溥禅师至。公问百骸溃散时。那个是长老自家的。蓝曰。前月二十离蕲阳。公休去。蓝却问百骸溃散时。那个是相公自家的。公便喝。蓝曰。喝则不无。毕竟那个是相公自家的。公对以偈曰。休认风前第一机。太虚何处暑思惟。山僧若要通消息。万里无云月上时。

  李觏

  李觏。字彦礼。南阳人。通五经。生徒数百。曾巩邓润甫皆其商弟。觏尝着潜书力于排佛。自嵩禅师??所诠辅教编读之。始留意佛书。乃怅然曰。我辈议论尚未及一卷般若心经。佛道岂易言哉。皇祐间范仲淹荐试太学说书。既没。润甫上其退居类藁。皇祐续稿。诏官一子。

  赵清献

  赵抃。字阅道。气宇清逸。人不见其喜愠。自号知非子。宋至和中为侍御。弹劾不避贵戚。居尝以一龟一鹤自随。后以龟放汴水。有龟放长淮不再来之句。公在成都。有僧上诗云须向维摩顶上行。嗣后从天钵寺重元师问心要。及知青州。隐几公堂。闻雷声忽然大省。后以太子少保归三衢。与山僧野老往来无间。名所居为高斋。以诗自见曰。轩外长溪溪外山。卷帘空旷水云间。高斋有问如何答。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夜安眠白昼间。元丰间。忽一日遍辞亲友。其子?见其形色异常。问后事。公厉声叱之。少顷语如平时。趺坐而化。法泉禅师以偈赞曰。仕也邦为瑞。归于世作程。人间金粟去。天上玉楼成慧剑无纤缺。冰壶彻底清。春风瀫水路。孤月破云明。寿七十七。谥清献。

  欧阳永叔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仁宗朝为谏官。论事切直。后拜参知政事。矢心匡弼。与韩琦?立英宗。凞宁初。以太子少师致仕。谥文忠。公始不信佛。知酬净照诗云。佛说吾不学。劳师空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后守毫社。有许昌龄来游太清宫。公邀至州舍与语。忽然有悟。居洛中时。游嵩山。却仆吏放意而往。至一寺。修竹满轩。风物鲜美。公休于殿陛。傍有老僧阅经自若。公问诵何经。曰法华。公曰。古之高僧临死生之际。类皆谈笑脱去。何道致之。曰定慧力耳。又问今乃寂寥无有。何哉。老僧笑曰。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散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慧。公大叹服。后居颖州。捐酒肉。彻声色。灰心默坐。令老兵往近寺借华严经读至八卷。乃安座而薨。

  司马温公

  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宝元初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上疏极言青苗法不便。退居洛十五年。哲宗初立。召拜左仆射。罢青苗法。人谓公元祐相业。有旋乾转坤之功。卒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生平著述甚多。尝作解禅六偈。谓世之谈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遂广文中子之言而解之。其一曰。念怒如烈火。利欲如铦锋。终朝长戚戚。是名阿鼻狱。其二曰。颜回安陋巷。孟轲养浩然。富贵如浮云。是名极乐国。其三曰。孝弟通神明。忠信行蛮貊。作善降百祥。是名作因果。其四曰。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久久不可掩。是名不坏身。其五曰。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行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其六曰。道义修一身。功德被万物。为贤为大圣。是名佛菩萨。

  张文定

  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累官太子少师。谥文定。与眉山父子友善。受知神宗。时王安石用事。公嶷然无所动。望高一时。庆历中尝为滁州守。游琅琅山。抵藏院。偶见楞伽经取视之。忽感悟前身事。入手恍然。如获旧物。开卷未终。宿障冰释。读至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遂明己见。偈曰。一念在生灭。千机缚有无。神锋轻举处。透出走盘珠。暮年以此经授苏子胆。辅以钱三十万使印施江淮间。子胆乃为书而刻之。

  范忠文

  范镇。字景仁。华阳人。累官翰林学士。熙丰镇。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归于司马光及镇。光尝自谓勇决不如景仁。卒谥忠文。有文集百卷。或问景仁何以不信佛。景仁曰。尔必待我合掌膜拜。然后为信耶。山谷一日过景仁。终日相对。正身端坐。未尝回顾。亦无倦色。景仁言吾二十年来胸中未尝起一思虑。二三年来不甚观书。若无宾客终日独坐。夜分方睡。虽儿曹欢呼咫尺皆不闻。山谷曰。公却是学佛作家。

  邵康节

  邵雍。字尧夫。范阳人。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名所寝处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公有学佛吟曰。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求名壮岁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求去病病还多。长江一片平如练。幸自无风又起波。熙宁初。以著作郎召不至。死谥康节。有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击壤集行于世。程子称为振古之豪杰。

  王介甫

  王安石。字介甫。神宗朝拜相。封荆国公。一日访蒋山元禅师。坐间谈论。品藻古今。师曰。相公口气逼人。恐著述劳神。心气不正。何不坐禅体此大事。公从之。一日谓师曰。坐禅实不亏人。予数年欲作胡笳十八拍未就。忽于夜坐间得之。师呵呵大笑。公读书定林。尝问元公祖师意旨。元不答。公益扣之。元曰。公于般若有障者三。其近道一耳。公曰愿闻其说。元曰。公受气刚大。于世缘深。以刚大器遭世缘深。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怀经世之志。用志不纯。则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经世之志。何时能一念万年哉。又多怒则与物多竞。此其三也。特视名利如脱发。甘澹薄如头陀。此为近道。当以教乘滋茂之可也。公再拜。后于首楞严得旨。熙宁八年。公复入相。一日奏事退。上曰佛法于中国有补乎。公曰。君子小人皆知畏而为善。岂小补哉。公居金陵。由蒋山至其故宅当半道。后请以宅为寺。因号半山。

  苏端明

  苏轼。字子瞻。因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献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又曰。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此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公尝访弟子由于高安。将至之夕。子由与真净文禅师。寿圣聪禅师联床夜话。至三鼓方睡去。真净忽惊觉曰。吾梦谒五祖戒禅师不思而梦。何祥也。子由撼聪公。聪曰。吾方梦见戒禅师至是品坐。黎明。俄报东坡已至奉新。有顷东坡至。理梦事。公问戒公生何所。曰陕右。东坡曰。轼十余岁时每梦与是僧往来陕西。又问戒状奚若。曰戒失一目。东坡曰先妣方娠。梦僧至门瘠而眇。又问戒终何所。曰高安大愚。今五十年矣。而东坡时四十九。后与真净书曰。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亦可笑矣。绍圣间公谪儋耳。??阿弥陀佛一轴。曰此吾往西方公据也。公于建中元年七月。卒于毗陵。时钱济明侍傍曰。公平生学佛。此日如何。公曰。此语亦不受。又径山琳禅师问疾云。学士生平践履。至此更须着力。公应声曰。着力便差。语绝而速。

  苏栾城

  苏辙。字子由。号颖濵。又号栾城。累官翰林学士门下侍即。谥文定。元丰三年。公以罪谪高安。会黄檗全禅师于城寺。熟视公曰。君静而慧。苟留心宗门。何患不成此道。公识之。因习坐。数求决于全无契。后忽有省。聪禅师来居寿圣。公以此事往问。聪不答。公又叩之。聪徐徐谓曰。圆照未尝以道语人。吾今亦无以语子。公于是得言外之旨。又尝咨心法于洪州顺禅师。顺示以搐鼻因缘。公言下大悟。作偈呈曰。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米襄阳

  米芾。字元章。吴人。号海岳外史。由临光尉累官礼部员外郎。芾为文奇险。不剽前人一语。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献之笔意。苏子胆自海外归。尝与元章书云。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但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雅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及得宝月庵赋琅然一诵。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元章答云。更有知不尽处。修阳许之业。为帝宸碧落之游。异时相见乃知也。其高自标置如此。及晚年学禅有得。知淮阳军。未卒前一月作亲朋别书。尽焚其所好书画奇物。造香楠棺。即其中坐卧饮食。书判前七日不茄荤。更衣沐浴。焚香清坐而已。及期遍邀郡僚。举拂示众曰。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掷拂合掌而逝。平生好石。见有坏奇秀溜者取袍笏拜之。呼为石丈云。

  文与可

  文与可。名同。尝守湖州。元丰三年八月。至陈州宛丘驿。忽留不行。沐浴冠带正坐而化。同馆崔公度闻之。惊谓人曰。昨别与可于州南。与可曰明日复来乎。及再造。与可徐曰。经言人不妄语者舌覆面上。与可即吐舌引至眉上三叠。公度大骇。今闻其亡又异。信得道人也。同汉文翁之后。方口秀眉。以学名世。其襟韵高洁。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子瞻尤雅重之。自号笑笑先生。子瞻尝题笑笑先生墨竹赞曰。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竹亦得风。天然而笑。呜呼。此足以占与可矣。

  程明道

  程颢。字伯淳。洛阳人。神宗朝进士。以道学为己任。世称明道先生。尝曰佛说光明变现。初莫喻其旨。后看华严合论。却说得分晓。应机破惑。名之为光。心垢解脱。名之为明。只是前自心光明。便能得入光照无尽世界。公每觉释子读佛书端庄整肃。乃语学者曰。凡看经书必当如此。今之读书者形容先自怠惰了如何存主得。一日过定林寺。偶见众僧入堂。周旋步武。威仪济济。一坐一起。并准清规。乃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矣。

  吕晦叔

  吕公着。字晦叔。举进士。累官御史中丞。元祐初拜尚书右仆射。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公自少讲学。即以治心养性为本。寡嗜欲。薄滋味。生无窘步惰容。凡嬉笑俚近之语未尝出诸口。晚多读佛书。讨究禅理。温公博学有至行而独不喜佛。公劝其留意。且曰。所谓学佛者直贵其心术简要耳。非必事服习为方外人也。属纩时虽子孙满前。亲朋沓至。初不谈及身世。经理后事。

  杨无为

  杨杰。字次公。元祐中为侍郎。自号无为子。尝历参诸名宿。晚从天衣怀禅师游。怀每引庞居士机语。令研究深造。后奉祠泰山。一日闻鸡鸣睹日出如盘涌。忽大悟。乎居以净土自信。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尝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凡圣一体。机感相通。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弥陀。若自弃己灵。是谁之咎。又尝与僧谈道云。大凡学道之人十二时中。尝须照顾。不见南泉道三十年看一头水牯牛。若犯人苗稼。擿鼻拽回。如今变成露地白牛。裸裸地放他不肯去。诸人长须着精采。不可说禅道之时便有个照带的道理。洗菜作务之时。不可便无知也。如鸡抱卵。若是抛离起去。暖气不接。不成种子。如今万境森罗。六根烦动。略失照顾便致丧身失命。不是小事。

  晁以道

  晁说之。字以道。文元公孙。尝慕司马光范仲淹之为人。自号景迁。登进士。苏子瞻以文章可备著述荐于朝。官至徽猷阁待制。生平博极群书。通六经。尤精于易。所著有客话等书行于世。公尝监税明州。尝往湖南访明智法师。闻三千境观之说。欣然愿学其旨。晚年日诵法华。自号天台教主。又从事禅学。山谷尝寄诗云。念公坐臞禅。守心如缚虎。其答赵子和书曰。我释迦文佛与阿弥陀佛。于无量无边法门之外。立此净土之一门。释迦宾之也。弥陀主之也。释迦于病药之也。弥陀使之终身不死也。释迦之土犹逆旅也。弥陀之土犹乡闾也。自西竺以望安乐国。与震旦之望安乐国一也。

  王观文

  王韶。字子淳。为洪州刺史。延晦堂禅师问道。默有所契。因述投机颂曰。昼曾忘食夜忘眠。捧得骊珠欲上天。却向自身都放下。四棱塌地恰团圆。堂深肯之。

  刘元城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既举进士。不谒选。从司马光受业问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旦令自不妄语。始居台谏。论事刚直。权豪敛手。目之曰殿上虎。忠孝正直。居家未尝有惰容。尝曰吾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也。公尝谓弟子为永卿曰。佛法到梁敝矣。人皆认着色相。至梁武帝为人主不知治民。至乱天下。岂佛意也。达磨西来。其说不认色相。上根聪悟多喜其说。故其说流通。予之南迁虽平日于吾儒吃紧处得力。然亦不可谓此事不得力。世间事有大于死生者乎。而此事独一味。理会生死有个见处。则于贵贱祸福轻矣。又尝取楞严经示永卿曰。观音大士。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盖割水吹光而水火之性不动摇耳。犹如遇害而吾性湛然。此观音无畏之力也又云。音性圆消。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谓人得无畏力。则枷锁不能为害。故祖师被刑云。将头迎白刃。一似斩春风。又呼永卿嘱之曰。吾友可以此理谕人。使后人不至谤佛。

  法喜志卷三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4 11:29 , Processed in 0.16747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