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2|回复: 0

九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2018050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大般若经纲要讲记十七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九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业。诸兴盛法不可得故。】



  这一条在初地菩萨,实在讲,这是大烦恼。在《百法明门论》里面,二十六个烦恼叫大随烦恼,仅次于根本烦恼,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憍慢』,「憍」是骄傲,「慢」是怠慢、傲慢,这种烦恼习气是我们修学世出世法最大的障碍。佛是要我们断烦恼,憍慢你要断。世间法里面,孔老夫子教人,夫子教人没有教你超越六道轮回;换句话说,儒家教人是在六道里面,修养德行,希望能够得人天的福报,他们的目的在此地。因此对于这一条没有说断,但是他说了,「傲不可长」,不能增长。傲慢,这些圣贤人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六道里的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有。你说这个众生没有傲慢,没有傲慢是圣人,决定不是凡夫,都有。不必要学的,贪瞋痴、嫉妒、傲慢,与生俱来的,谁去学这种东西?不需要学的。

  烦恼的浅深,习气的轻重,与过去生的行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些烦恼是无始劫以来累积的习气。变成了今天我们学佛,乃至于我们求生净土,这都是严重的障碍。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决定往生,这个习气不能不把它伏住。断,当然断不了,这是实实在在的。你要有理性把它克服住,让它怎么样?让它不起作用。也就是说这个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转成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就压下去了。时时刻刻警觉到,用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些恶的念头换过来,你这样叫会念佛,而且知道『诸兴盛法不可得故』。你为什么会嫉妒别人?为什么自己觉得骄傲?嫉妒别人,别人兴盛,自己不如,这就生嫉妒;自己比别人强,就骄傲了。你看看麻烦不麻烦?古往今来,中国、外国,你仔细去观察,确实是这个样子,都是烦恼。这个烦恼习气一定要破除,所以「修治破憍慢业」。最后一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13:04 , Processed in 0.14555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