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3-2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书呆子。你说:「我是有本之学~」唉呀~差了~你在城市马路上,不论骑什么车,都不可下车与人行礼,这个你都得变通。
「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这不是说遇见长辈、平辈要下车行礼,比你年轻的晚辈你便可以不恭敬,不恭敬是不行的。遇见晚辈,你打个招呼就可以了。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早上出门,所以说是「夜必归家」。白天出来的时间长,晚上必得要回家。若「因事不能归时」,要是你今天出去,回不来或者是帮忙人家,某人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情,一旦请你帮忙,晚上回不来,在早上出去前,跟家里人说明白,我这个今天不回来,所以说必先告家人。这段是单指你计划不回来,所以才先告诉家人,要是你临出去前并没计划要住在别处,便谈不到事先告诉家人,这后头有讲,就不必说了。
为什么说这个话呢,这跟大家都过,为人子的,别人不关心,母亲没有不关心的,到了天晚,某人还不回来啊,说好了,等一会儿就回来,家里的老母天然的这种心,她跑到门外头在街上等着、看着,你回来了吗,你不回来,她就在那里看,那不是白看吗,白看她还是看。你看看这个吧,她也没上过学、没教她怎么会,在家里,固然父母也打也骂,爱之深责之切,越爱便越责备的过火。
街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他在外头当小偷,我们可以不管,没关系。可是一层,孔圣人管,佛也管,什么原故,普度众生~但是咱们没有那个学问,尤其是现在。
记得那一回吾说过,我们出去发生车祸,或遇到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你要到时候不回去,夜黑了也不回去,遭了麻烦,家人也不知,自己中了伤也说不出
42
话来,自己又没带身份证,警察也弄不出所以然,那就麻烦了。若出去前,有跟家人说上那里,届时家人去那个地处找你,有人说:「他来了,他已经走了」,家人就可以顺着路去追问,问不到人就问警察,少很多的麻烦。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你不论看什么书,没有一条呆板板的,呆板板是你自己带上的样子,那些书都是四面八方。中国有一句话,所谓「见机而作」,而「定法不是法」,台湾也有这个话嘛~
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这个可很要紧的,走到路上,来来往往的人车很多,你站在那里谈,妨碍交通。你要谈几句就可以了,不要一直谈,有序分、还有正宗分、流通分,把这一套等等讲完了,对方他有事没事呢,他等得了等不了呢,此其一。
第二呢、你谈的这一套,当然里头有秘密的话,你说:「不要紧,没有什么秘密。」吾跟你说吧,在街上谈话说:「今天晚上我不回家」,「谁看门呀,」「没人看门……」,这样就行了。只要是有心人,在你家附近住着,你家晚上又没人看门,今天晚上你家就不保险,吾跟你说吧~这还不懂得,还有别的秘密,那就太多了。
这个时局是怪事年年有,现在怪的出奇,但是也可说不怪了。怎么不怪呢,明天的报纸吾都知道了,你信不信,不用出版吾就知道。吾看明天的报纸、后天的报纸,不必再看,吾也知道了。你会说:「你也跟他们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有神通吗,」吾连鬼通也没有。报纸就是神通报纸,前通多少年,后通多少载,这个懂得不懂得,
在马路上不可久谈,在马路上即便你是站着,警察要过去干涉,警察过去干涉就不好看了。可是吾见过一件事,在家里谈完了,出了门,主人送到门口,两下子就该分手,可是客人不走又回头来和主人谈话。客人不走,主人就无法回去关门,在家里只谈五分钟出来了,在门外头站着却谈了十分钟还多。这可是吾见过的,在门外头谈话比在家还厉害。你的邻居都听见了,人家要侦探你的秘密,不用上你家查去,问问邻居或听你们的谈话就行了。凡是你家里的事情,都是你
43
自己泄漏秘密,礼记有说:「内言不出于阃」,家里的事情、屋里的话,不能出你的门限。
往后送客的功夫,送到门外,或咱们上人家去当客人,主人送出来以后,咱就可以走了。主人或可有别的事要干,别站在门口不要紧的话扯了一大套。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你走在马路中间,警察也不让你走。越路时先左右看看,或可有那种车,不论马车、脚踏车,他看前面有人走,就慢慢骑过去。现在可不行,现在的摩托车、汽车、他可不管,他要硬闯,现在闹乱子的就是这两种车。你越过马路要看看,要不然为什么建天桥呢,建天桥,交通还可以不乱,这就是防范。要是不建天桥,你想要越过马路,不知要等到几时。
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吾上莲社来,吾被车子碰到,你们大家也知道,从吾身上压过去。有人或许会说:「你懂这个常礼,你怎么也被车子碰上呢,」吾给你说,我有理由??吾走到路口,吾也是这边看、那边看,看车子还远,吾走的又快,一赶到街口上,车还过不来,这没有什么关系,吾就看看没有车,吾就过来了。走过了街口,穿过了马路,进了这区公所的路口了,已进了巷道,这还有什么问题呢,又不是在马路上,吾就慢慢地上莲社来,这就是天命了,这不能讲礼记了。怎么呢,一个小毛头,骑车的能力不怎么高明,他并不是上这个巷道来,他是往别条街道去,吾在巷道中慢慢的走,他不知怎么的却进了这边,把吾撞了,撞倒了吾,他也倒在那里,这很冤枉。
吾说:「你上那里去啊,这里是民生路。」
他说:「我不上这里来,我往那边去」。
吾说:「你上那里去,怎么跑到这里来呢,」、
他说:「车子剎不住啦~」
吾说:「好啦,那不干你的事,该吾倒霉。」
可是一些看热闹的呢,他们就围上啦,他若走得慢了警察就要过来了,当然他就走不了了,他走不了吾也走不了了。吾说:「你快走,我离莲社近,还有人照顾,用不着你照顾我,两个人留在这,就倒霉。」
44
这个「不可与汽车争路」就不讲了。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不论你走的快、走的慢,要稳重别慌张。快也好,慢也好,什么方法呢,就是走直路~譬如吾在讲台上面,要走到对面,吾的方向就直接向那边去,对着那张桌子、那个挂钟走过去。这就叫做稳重~你万不可走曲线美,万不可有这样走法~走曲线要妨碍后来的人,也妨碍眼前的人,这是步履要稳重。 「并宜张胸闭口」,这与个人的卫生有关,这个没人管你。走路的功夫,张胸是什么呢,咱人是直的,胸腑(拍拍胸腑)是这样子的,这个你们年轻可以练练。走路的功夫要闭口,不但是走路要闭口,静坐、睡眠等等一切都要闭口。空气中通常有些菌类的东西,在马路上菌类的东西更多,口一闭,这些东西即使随风流动,它也进不来,鼻子里毛孔鼻毛挡不住,闭着嘴不会有什么传染的。这个胸腑要是练了,活到吾这个年纪,你大家必有好处,你尽管多活吧,你试试。 走路脚在前头,走路当然是脚在前头,为什么说「脚在前头」呢,有了年纪,跟年轻的不一样,有了年纪,走路是头在前头。你不信,你看看有年纪的,你就会信了,你再不懂就是呆板汉、书呆子了,那只可以等你活到八十岁的时候就明白了。走路时,脚先向前,鼻闭、口目向前视,走路时眼睛看前头,眼看前头不是错,你们大家听着,为什么呢,眼看前头,两旁有什么事你可以回避,这是很要紧的。这两旁的人,假若你要没看清楚,见了面不打招呼也不要紧,总是他看你是往那直直走,他也不怪你。你要是那么东张西看的,而没与他打招呼,他会认为:「这个人看见我不理我」,以后就给你找些麻烦。
咱讲这个是活的,绝不跟程子一般,程子叫书生坐在那里,好像绑在一棵树,孔子也没这样。目要前视,这个很要紧,这个原因跟你说了。
其次四威仪的「行」,要做到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先讲卧如弓,两腿弓起来,真卧就是卧如弓。坐如钟、钟是庙里打的钟,钟放在那里不动,像一个「重」字。行如风,这风一吹要是没有别的阻挡物,直直的吹过去,要是阻挡物,它才转向。你走路,要是不随便转向,就是行如风。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45
出门在外,不光是行路,或是坐车、或者到公众地处、游览地处,有坐的位置,看见有了年纪的、身体不好的,或是老弱妇女,妇女原来比男子禀赋差,身体就软弱点,或可腹中还有个小孩,那就更不用说了,她有累赘嘛。见了这四类的人要让他们先走,让他们过去先坐,这个法律没有强规定。
在公众地处,有坐的地方,你坐下来了,没有第二个座位;就你坐的这块石头,也不是人家安的什么座位,这一块石头是你坐的,你看见他们往这里来,你起来让给他们坐,他不坐,你就随他,坐车子更不用说~这是什么呢,就是礼。凡是恭敬他人、不妨碍他人的就是礼,礼含藏着道德在内。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咱走着路,有人问路,他不知这个地处,我们虽然也是走路的,但也不知这个地处。他认为你走的态度不慌不忙的,像本地人似的。他是彰化人,我们是台中人,他问:「先生,南屯往那里走,」他若遇见吾,吾还真不懂,吾现在还找不了去南屯的路。
你碰见了这个怎么样呢,人家不知道路,看你像台中人,问问你,你知道就详详细细的跟他说个明白,你必得讲个详细,为什么呢,你不说清楚,让他听不明白,他走错了路就耽误了半点钟或者一点钟的功夫也未可知。那么他误了事,就是误在你身上。你要是带着铅笔、本子,画个路线给那个路人那更好。虽然话要说得明白,但要简要详明几句就可以。平素说话噜嗦,开头他问南屯,你说这里还有西屯,还有北屯什么的,这叫噜嗦。人家问你南屯,你就讲南屯,要言不烦,这还不会吗,
从前古书上说,有一个博士,自己骑驴要卖驴,卖驴得结契约,当了个博士还不会写契约吗,洋洋大篇三张纸,文作完了,这上头却没有一个驴字。吾不必说别的,你想想吧~博士作的文章还错了吗,三篇大文章没有一个驴字。你卖的是驴,对方看了文章,没有一个驴字。现在的文章在报上登了,万言说完了,说了什么事情,人还不知道呢,现在人犯这毛病太大了。
人家问路于我,你要是不知道,你便说痛快话:「对不起~我是个生人,我不知道,你问问别人吧~」这个话,若含意深,意思是说,你走路的人得知问路
46
的苦处,你得体谅人。
「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上来称呼某先生某什么的,人家说了,必得道谢。这一点,现在人不觉得什么的,吾跟你说,从前人连这个肩挑、贸易、推车的一些苦力都有礼貌,推车的这些粗人,他有什么礼貌呢,他推着车子,看前面有人,他的车子快,若前面走的慢,他不会说:「快走、快走,到旁边去,让我过。」他说:「先生,借光、借光」,这个「借光」两个字,掏出辞源来查查,人家都懂得,现在人对「借光」就不懂了。
你们诸位说「借光」两字怎么讲呢,今日之下什么叫学问,言行、说话、做事都清清楚楚,就是学问,大学问就是办事,不办事没学问。把廿四史念得熟,从头背到底,倒过来再背,还是个书呆子,一点用处也没有,干什么用啊~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现在交通复杂,这种情形比较少一点,可是要上远乡和一些偏僻的地方,不能说没有,此条或可实用。
「古庙」是什么样的庙,常关着门,不是人来人往的庙,是没人管的破庙。这个庙,你一个人不能进入,两个人就可以进去,什么意思呢,吾先不讲,这边也没小注。或者今天星期五,或下星期一吾还来讲,你先讲,吾听听。这个你别查礼记去,礼记上可没有这两句。没有你讲,那说这个干什么,先问一问:为何一人不入古庙。
两人不看深井,三个人可以看吗,三个人就可以看,两人不许看。那么一个人可以看吗,一个人可看,就是不许你两个人,就是这么着,这就是要言不烦,就得这么样,改个字也不行~有人说:「佛经我都能改,这个不能改吗,」佛经你改,你入你的地狱,这个你改了,现世就倒霉,吾不说了。
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现在这是好一点啦,不兴这个没关系。现在台湾骑马的也很少,一过桥要先下马。可是吾跟你说,一些武将终日骑着马在阵上打战,路况瞧多了,每逢念了吾这一套,唱这一句「逢桥先下马」,看见桥也赶紧下来,还是那个样子啊。其实武将不要紧,就是咱们这个普通人最须要学。
47
从前是南船北马,你听听,上南方得懂水道,在北方得懂得骑马。懂得马的情形,就知道载人的马和上阵的马不一样。上阵的马都有教训,都有训练。那马不会一放炮就跳起来,马没那种功夫,仗还能打吗,上阵的马都很镇静。行路的马就不行了,它看见水就要喝水,你这个骑马的人要是外行,它一到桥边,偏偏往桥下走、往水里跳,你老先生又不会骑马,又不会什么的,那就行了。你先下马,牵着它过桥,就不要紧。
「过渡莫争船」,上船要经过摆渡口,也不是什么大摆渡,竖一个木板当作是岸,忽然间要坐的船人多了,木板发生了毛病,就出了危险。载多少人是一定的,你要过,船夫也不让你上船。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手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在船上、车上、飞机上不能将手伸在外头。乘船的功夫,乘船的人在前头,掌舵的人在后头,他看不见你,那船在十里风下疾驶,两岸有什么障碍物,那就不一定了,你将手、头都伸出去,走到障碍物那里,头回来了,手来不及回来,碰上了那个,就很危险了。
现在吾又长了一个学问,一上车坐在车里,都坐好了,管车的小姐才吹哨子关门,这才行。坐自己的车子,才会出毛病(案:雪公手被车门夹伤一事),现在这个手握东西还好,依然还长出指甲来,还没变样。吾吃过亏,就是坐自己的车子,吾上去后,手还没进车里头,有同仁们好心好意地,在车外头把门「砰」一声关上了,吾的手被弄住了,那怎么办,吾说「唷~先别开门,吾的手被压住了,你慢慢地把门开开~」他这才开开,要是慌慌张张地那不行啊~开了门,这才将手拿出来。到了医院,没法子只好割破,将手指甲挑出来,好麻烦的一套。往后吾上车,右手跟着车门进去,坐好后,吾才叫他们关门。
这个你要小心,坐公共汽车不要紧,坐自己的车要小心,送客的他好心好意地在外头「砰」一声帮忙关门,你就倒霉。
「不得随便涕痰」,为什么呢,你在车上干这件事,警察不一定能限制你,在马路上也不能让一个警察牵着你走。但是等你的车子一开,若随便吐痰,被风一吹,后头走的人就挨上去了。唉~好了。
48
巳、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你看这些查水表、电表的,先在门口敲敲门问:「你家有人在吗,」有人他才进去查,这是应该的,不能直接上人家里去。他家里关着门,我们不能随便开。若开着门,你可以进去吗,开着门也不可以进去。他家里有什么情形,咱们也不明白,咱管咱个人。
总而言之,无论是关着门、开着门,都要在门口敲门,这是一定的规矩。你敲门啊,要轻轻地敲,不要冒冒失失,好叫人家里的人听见,这是必须的。
「主人让入方入」,看见主人,就直接进入人家家中,那就很冒失。虽然熟人常见面,也必得敲门。要是生人呢,他家里的人出来,他不认得你,与你素不认识,一定会在门口问你:「先生你贵姓,你是什么……,」必然有这一套啊。人家问你这个,你不能说:「这里说话不方便,进去说去吧~」不能这样子的。可以请求进去,有话可以不可以到里边说,先商量商量,这是礼貌。他让你进去,你就进去,不让你,也不必勉强,为什么呢,大概他家里还有他个人的私事,不愿意叫生人知道。
不论好事坏事,人家是主人,假如他家里有什么私事,看来了一个生人,怕走漏了秘密,不愿叫你知道,咱何必多管闲事找些麻烦呢,不让你进去你就不进去,他可以让你进来,你就进去。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入内是到房屋里头,不是在院子里说话。或可主人他有会客的屋子,或许没有,他家里若不方便也没办法,他约你去也得去,没有别的房间嘛。家里方便的,有会客室、有客厅的种种不同,他让你上那里去就上那里去。一看他屋里,原有客正在谈话呢,人家谈话,总是人家有事情,再约你进去,当然不可以久坐。 入门有他客,主人当先为之介绍。你是新的访客,有时你是当客人,有时你是当主人,这个是两方面地都要学。主人如何介绍,是介绍刚来的这个客人,还是介绍已坐的客人,这个都不一样,你看看情形吧。为什么不一样呢,这里头就有尊卑之别。为什么呢,礼就是不平等,讲究是老少尊卑贵贱,礼讲这个,不然你要
49
礼干什么,一律平等就不要礼了。
「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一进去人家,主人就将他介绍给坐着的这一个人。坐着的这一个人是早去的,先去的客人就算是半个主人,两相比较,后去的这个客人就纯粹是客了,不是这样子吗,若来的客人是陌生,你还没问他贵姓,在那里住,你还不明白没法介绍,只可以请坐,先介绍熟的说:「我这一位是我的老朋友姓什么、姓什么、某人」,只可如此了。
这位生客坐下来以后,再问他贵姓或是台甫怎么称呼。你得分清这个,这个都不是在一个桌子上谈话。不在一个桌子上谈话,这是怎么说的,中国人在一个桌子谈话,不认识就不能谈话了,谈话就冒昧,也不能问,必得这中间有个介绍人。这一介绍就可以谈话了,这介绍很要紧,你们大家记住这个。
不管是结婚、认识朋友,都得有个介绍,大大小小都得介绍,没介绍素昧生平,见了面就很少话,这个事情,吾讲到这里就算为止,为什么呢,话没说完,但是事情多了,你们大家自己想想事情去类推。素昧生平连认识也没有,连面也没见过就来往通信等等,这都叫做冒昧。冒昧这两个字,古人说,我跟某人没见过面是「素昧生平」,平素毫没关系,连点头之交也没有,这话你可明白。交浅尚不可言深,没交往怎么能够谈东西呢,你要吾再跟你说得澈底,吾没法说得澈底,说澈底你听不明白,又出些误会。
吾建议你,假若有这种事情吧,例如有什么文章,你做出来不论得意或不得意,要与某人商议商议,你跟某人素昧生平,你不能把这篇文章寄了去,说:「你看我这篇文章,请你给我改改」你可千万不行,这有什么关系呢,人家懂局的不会给你改,能改的人也不敢动手。若是遇到外行的人,一听叫我给他改文章,好、我改,两个不懂事的是狗咬狗,是一对不知礼的人,那就没话讲了。你的文章好还是坏,即使能改也不能动手,这个你听明白,够不上这个交情,赞叹的话也不必说。吾只说这个样子了,你想去吧~
客人可以由我主人来介绍,主人一一介绍了,双方恭敬地鞠个躬,现在是行握手礼,你得握握手。双方经过了介绍就是朋友,当然两个人握握手,这就算礼了。那么「辞出时亦如之」,临走的功夫,固然跟主人得说几句客气话,那个刚
50
才与你有经过介绍且握握手,临走时不能不理他就走,也得跟他说对不起,也得有点表示,这是人情世故啊。
有人说:「佛家不讲人情世故」,胡说八道,佛家若不会讲人情世故,那你上庙里去,怎么走、怎么见谁,都有一定的,怎么不讲人情世故呢,不讲人情世故是研究道的时候,不能拿人情世故来讲道,为什么呢,世故人情与修道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吾跟你说:「朝闻道,夕可死矣」。要闻到道就不得了了,道不是世故人情,这个礼与道没关系。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你到主人的屋里头,还有客人在,你进去后不能不坐下,坐下后那些礼貌就不必讲,因为刚讲过,也听明白。
讲了第二条,再讲第三条,讲了第三条,第二条也包括在内。编这个东西,你别看有十几条,十几条也是有次序的。就说这三条,把第三条「入内见有客」写成第一条,把第一条「在外头敲门」写成第三,行不行呢,你看行不行,写也不是容易的。可是一层,习惯成自然,不学就会了,因见的多了~
为什么不可以久坐,人家在那谈一些要紧的事情,人家怕你知道而不敢讲。你去了在那里坐着,人家有事,你却先谈,把人家的事给误了。你看看客人还不走,表示先前来的那个客人他们还有事情啊~你得开窍,快走。走了人家也好谈话。中国人讲究察言观色,眼色、动作都是谈话。眼色是什么,例如看看你,这些动作都有关系,这个都不懂,那有什么法子呢~现在书呆子就这样,咱不能光讲书,也得开开玩笑,有兴趣嘛~
吾常说今日之下,你们这些念书的,有些事从前不能谈,什么事情呢,看戏~从前的功夫,学生是不许看戏,全副精神都在书上,闲杂的事情连小说都不许看,这个你是不知道的。看小说都是偷偷看,你在家里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就是坐在那边也行。你在家里要是拿出小说来看,老人家见了面一看,就说:「看什么书啊,」一看是小说,就拿来不许看。为什么呢,看看小说还有什么关系啊,你所学的那一套又难又没兴趣,还没入进去,但是小说一看就进去了,对这有兴趣,全部的精神都在上头。你譬如看戏那更是不许,唱戏中的跑龙套,这个还有什么
51
学问啊,四个人拿着四面旗出来,在前场一站,你觉得简单,给你拿个旗上去跑跑试试。那个前台很小,上头有几十个人,刀枪剑影来回的打,看了觉得很宽。你上去试试,上去四个人就乱了,所以外行万不可自作聪明。有一回跑龙套的没跑熟,前面两个分开,后头两个又出来,手上都拿着一面旗,有人位置站得不好,后头大黄旗一出来,看着不对劲,赶紧给他使眼色,他不理这一套,大黄旗就说:「寡人使眼你不管,唉~还得寡人把你拉。」才把这家伙给凑上,所以跑龙套咱也不行。
你进屋里看着有人,你有事又不愿意第二个人知道,这怎么办呢,而那个人又不走,这也有法子,所谓「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这就行了。这个言辞权变必得学,要说:「对不起,我还有事要到那里去,我跟老兄还有几句要紧的话要说,这里有客,请到别处谈谈」,这不就行了吗,也碍不到人家,请主人到旁边,客人听不到你的谈话了。说完了,你走你的,也不必跟那位客人如何如何~他们再谈他们的,这些善巧方便是离不了的。
有人讲佛家不讲人情,这句话是胡说八道,佛法不讲人情,连人都不够,还学佛啊,人身难得怎么讲,现在可是佛法不讲人情了,怎么佛法不讲人情呢,骂人是最不好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儒家戒骂人,佛家十善业中也有戒恶口,可是现在佛学杂志有许多是骂人的,这是什么人情呢,连人事都不懂得,连杂志性质都不知,杂志是弘扬佛法不是新闻报纸,有闻必录,这都是讲不通啊~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坐着与主人正谈话时,忽然间外头来了客人,这又是一种变化。来了客人或可有事,你先来你的事情完了,「即辞出」,你就赶紧起来,说:「对不起,我还有什么事我先走」。
假如主人他的客人不怕人,主人也不愿意你走,他自然会说别走别走,我还有话要跟你说。他不愿意你走,你又说:「啊~不、不、不~我有要紧的事我先走」,你必得要走,这又不行,怎么不行呢,或可主人是故意留你,是为了拒绝另一位客人也未可知,必得权变啊~事情没有一定的,古礼是见机而作。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52
「坐立必正」,不单单是在自己家里,在人家里坐着、站着,多少要有一点端正。
「不倾听」,倾听是什么呢,聋子听不见,那可以原谅,因为他的耳朵聋听不见你讲什么,必须倾听。你既不聋,人家谈话时,你若做出倾听这个样子的,那很不礼貌。「倾听斜视」,听要对着人的脸,你又不是听不见,为什么要倾听,两个人对面谈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