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42|回复: 1

[其它] 大正藏第30册No.1582菩萨善戒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30 册 No. 1582 菩萨善戒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30 册 No. 1582 菩萨善戒经




  菩萨善戒经卷第八

  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如法住定心品第三

  菩萨摩诃萨怜愍众生有七种。何等为七。一者无畏。二者真实。三者不愁。四者不求。五者不爱。六者广大。七者平等。菩萨摩诃萨怜愍众生。无所畏故。修三业善。为破众生诸恶业故。是名无畏。菩萨摩诃萨怜愍众生。非烦恼爱故。非法住非毗尼住非妄语不教化于非处。是名真实。菩萨摩诃萨以怜愍故。为诸众生勤修苦行心无忧悔是名不愁。一切众生不求菩萨。而诸菩萨自修慈心。是名不求菩萨摩诃萨修怜愍时。于诸众生无有贪心无贪心者不求恩报及慈心果。是名不爱。菩萨修慈设有众生打骂恼害。终不舍于修慈之心。是名广大。菩萨修慈不为一人。普为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法界。是名平等。是为七法。菩萨具足如是七法。名为菩萨至心清净。心清净者有十五种。一者无上净。二者如法净。三者波罗蜜净。四者真实义净。五者不可思议净。六者安隐净。七者乐净。八者不放净。九者坚固净。十者不诳净。十一者不净净。十二者净净。十三者善净。十四者调伏净。十五者性净。菩萨摩诃萨至心专念佛法僧宝。是名无上净。菩萨受持菩萨戒已。至心拥护不令毁犯。是名如法净。菩萨摩诃萨至心具足五波罗蜜。是名波罗蜜净。菩萨至心了知法界无我无我所。为流布故名为士夫。了了通达十二部经甚深之义。甚深义者即第一义。第一义者名真实义净。诸佛菩萨不可思议。从初出世乃至涅槃。是名不可思议净。菩萨至心修集悲心者。普施一切众生安乐。是名安隐净菩萨。摩诃萨为苦众生修集慈心令其得乐。是名乐净。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修集慈悲。不求无食心无果心无恩报心。亦不放众生行诸恶行。是名不放净。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心坚固不可破坏。是名坚固净。菩萨摩诃萨于无量世至心修集菩提善行。如是菩提及菩提道无有虚诳。是名不诳净。菩萨摩诃萨未得解地。是名不净净。菩萨摩诃萨住于净地乃至毕竟地。是名净净。菩萨摩诃萨住毕竟地修檀波罗蜜。是名善净。菩萨摩诃萨为得净地故调伏其心。是名调伏净。菩萨摩诃萨住于净地及毕竟地。名为性净性净者。不假修集然后清净。性本自尔身心净故。名为性净。菩萨具足是十五法能作十事菩萨因于无上净故能供养三宝。供养三宝即是庄严一切菩提道之根本。菩萨因于受持净故。即能受持菩萨禁戒乃至舍身寿命终不毁犯。若失念犯者即时忏悔。菩萨因于波罗蜜净。常能修集一切善法成不放逸。菩萨因于真实义净虽有烦恼为众生故流转生死。终不忘失涅槃之心。菩萨因不可思议净令无量众生于佛法中得大信心修集道果。菩萨因安隐净乐净不放净。具足成就利益一切众生之事心不愁悔菩萨因坚固净勤修精进破于懈怠成不放逸菩萨因不诳净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法增长修行无厌。菩萨因调伏净性净。能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于众生能以安隐施于人天一切众生。菩萨性净摄于三净。所谓不净净净净善净。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今得。无不由是十五净得。若有说言。菩萨离是十五净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无有是处。

  如法住生菩提地品第四

  菩萨摩诃萨性具足。戒具足。学菩萨戒具足。菩萨相具足。成就菩萨庄严具足。十五净心身口意业净。菩萨有十二行摄取一切菩萨所行十三如来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名无胜行。何等名为菩萨十二行。一者性行。二者解行。三者喜行。四者戒行。五者慧行。慧行有三种。一者共助菩提行。二者共谛行。三者共十二因缘行。菩萨摩诃萨以如实见见如实法。若不如实见流转生死。若如实见则断众苦。是故菩萨智慧有三种。是名慧行。六者行行。七者无相行。八者不漏行。九者无行行。十者无碍行。十一者菩萨行。十二者具足行。是名十二行。菩萨若行是十二行。则能摄取一切。诸行如来之行胜一切行。是故名为无胜行。性行者。菩萨摩诃萨修集菩萨功德善法具足。修集诸善法故常乐善法。受持一切佛法种子。自知己身有佛种子坏粗烦恼。是名性行。菩萨具足是性行者。终不能起极重烦恼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是名性行。解行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所修诸行。是名解行。性行菩萨行性行时是菩萨行。十二行及如来行因虽是诸行因亦未得异行。何况如来行亦未得因亦未得果亦未得净。若得一行是名解行。是名行如来行。亦未得如来行。未净如来行。名为得解行净。解行以净解行故得喜行净喜行喜行净故。得戒行净戒行如是。乃至十二行是名菩萨行。具足菩萨行净菩萨行。已得如来行净如来行。喜行者。菩萨至心净菩提心。是名喜行。戒行者。菩萨先净性重不毁遮重。以戒净故修集世禅。是名慧行。乘于世道入四真谛修三十七品。是名共助菩提行。修助菩提实见四谛。是名共谛行共十二因缘行者。若观四谛见一切苦从因缘生从因缘灭。是名共十二因缘行。行行者。为助菩提勤行精进。是名行行。无相行者。虽不见众生相及菩提相。而修菩提不休不息。是名无相行。不漏行者。为助菩提坚持禁戒。无有毁犯不休不息。是名不漏行。无行行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为调伏众生行不为菩提行。是名无行行菩提行者。修集无相行。是名菩提行。不分别法界行名菩提行。无碍行者。修集无分别法界。为无量众生演说正法。令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若现身。是名无上行。行无上行次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作一切佛事。是名如来行具足性行。菩萨摩诃萨定得十二行具足解行。菩萨摩诃萨断漏粗相具足喜行。菩萨摩诃萨不退转如喜行。乃至菩萨行亦如是。菩萨摩诃萨行性行时。不见一切诸法相貌。乃至菩萨行亦复如是。菩萨行性行时。不求善法及善法果。乃至菩萨行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行性行时得大智力。乃至菩萨行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行性行时断五怖畏。一者不活畏。二者恶名畏。三者死畏。四者恶道畏。五者大众畏。时时犹有身口意恶业。时时生贪念于五欲。于己有物时时悭惜。时时随他不自决定。或时不能观佛法僧实与不实。诸佛菩萨不可思议。不求因不求果。不求多不求少。于得不得不生忧喜。行非方便行不行方便行。少有闻慧时时忘失。具足苦不利智。少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勤精进。不得甚深信解之心。见色声香味触时心生颠倒。舍身他世忘失正念。或时得慧。或时失慧。不能善知随宜方便调伏众生。或说法时不能善解文字句义。闻者或受或有不受。如闇射人或中不中。发菩提心或退不退。或毁菩萨所受禁戒。或欲自乐不为众生。或观菩萨所有果报及福德果。闻深法时。或时惊怖。或时欢喜。或时深信。或时生疑不能修集慈悲之心。少施他乐生大欢喜知足之心。无菩萨相。无菩萨庄严。自见其身去无上道远不能至。心念大涅槃不识助菩提法名。如是等相名性行菩萨。解行菩萨有三种忍。谓下中上。得下忍时如是等相上。得中忍时如是等相中。得上忍时如是等相下。得喜行时断如是相一向是善。具足如是善法故。是名净心。解行菩萨虽有如是三忍心不清净。何以故。行三忍时有下中上。不清净故。住喜行时悉断诸恶。是故清净。又住喜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随顺他语。又自思惟。以是二缘其心坚固。是名净愿。离于世法得出世果破众生苦。胜于声闻缘觉发愿。菩萨摩诃萨一念之愿。能得无量无边福德。如是愿者无动无尽。不退不转增长炽盛。毕竟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真愿。真愿菩萨有四事。一者谁发道心。二者因何发心。三者发心是何等性。四者发心有何功德。发心之时有是四观。谁发道心者。成就解行具善功德善行菩提道。如是众生发菩提心。因何发心者。具足庄严菩提之道利益众生。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之行。具足成就一切佛法一切佛行。是名因缘。以是因缘发菩提心。一切发心庄严菩提。一切修行菩提之事。随一切智及一切佛事远离凡夫。菩萨名字离凡夫地入决定地。生佛种性得名佛子。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喜心。远离贪心妒心瞋心。为他演说菩提之道。具足庄严一切佛法佛事佛行。获得喜心受寂静乐。远离烦恼身受安乐。成就具足清净善法。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心净心为向菩萨。离一切怖得大喜心。深发菩提心远离五恐怖。修习无我相了知无我无我所。以观无我无我所故不贪于身。是故得离不活怖畏。不求他物乃至一钱常作是愿。云何当令是诸众生得大利益。是故得离恶名怖畏远离我见。离我见故不见有我。是故得离死畏。至心了知。我舍身已常与诸佛菩萨共行。是故得离恶道怖畏。我今至心求出世法。是故得离大众怖畏。菩萨远离如是畏已。亦得远离闻深义畏。离一切慢恼害恶心。离世喜心得清净心。得不坏心。得广大心。得不共心。得如是等心故勤行精进。至心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以至心信故精勤修集助菩提法。是名喜行。以住喜行心得清净。心清净故至心常念供养如来。常念护法念增长法。至心专念调伏众生。住佛世界亲近诸佛。至心听法净佛国土。常念亲近共佛菩萨善知识行。为利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佛事。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常作是愿。是名大愿。如是等无量百千愿。名为善愿。作是愿已于现在世勤修精进。为净喜行故。修集十法。信一切佛法故。因十二因缘众生受苦。为苦众生得解脱故修集悲心。为施众生安乐之事修集慈心。为破众生苦恼事故不惜身命。不惜身命故舍内外物。为利众生受苦不悔。心不悔故能知一切世典方术。知世典故能知众生下中上异。随下中上具足惭愧。修如是事其心不退。得勇健力受他财物。能以供养佛法僧宝。是名十法。十法者。一者信。二者悲。三者慈。四者施。五者不愁。六者了知世典。七者随顺世间。八者惭。九者愧。十者健。菩萨摩诃萨修是十法。为持戒故。行于九法观察道果。功德过患知已则能修集于道。至心受持过一切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度众生于生死海。能教众生行诸善行。菩萨尔时住喜行时见无量佛。如菩萨藏所说见闻。复知十方无量世界有无量名有无量佛。知已至心求见能见。是名善愿。又复作愿。愿我常生诸佛世界随愿往生。是名善愿。以得往生诸佛世界。随力供养佛法僧宝。听法受持如法而住。所修善法一切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是故善法增长炽盛。供养三宝摄取众生。于无量劫净于身心。如数炼金其色倍明。菩萨之心亦复如是。其心净故善法则净。菩萨摩诃萨受人身时。作转轮王王四天下。随意自在远离悭贪。亦破众生所有悭贪。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所作善法若多若少。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令众生一切悉得无上道利。尔时菩萨以勤精进舍家为道。于一念中能具百种三昧。一念中见百世界佛。亦知百佛所行之处。亦能振动百佛世界。其身能过百佛世界。光明遍满百佛世界。神通能变一身为百。化百众生了知去来各百劫事。入百法门阴入界门。各知百数能示百人。以为眷属悉得神通。菩萨摩诃萨住喜行时。能作如是神通等事。以愿力故。是故菩萨发愿不可思议。喜行菩萨有六发心。一者发于善愿勤精进故。二者行净故。三者为得异行故。四者净善根故。五者为善有故。六者不可思议故。喜行者。如十住中欢喜地说。利他故名地。自利故名行。戒行菩萨有何等相。喜行菩萨所有功德。戒行菩萨悉以具足。有十净心。一者心净尽敬奉事诸师和上耆旧宿德不生欺诳。二者心净见同法菩萨先意软语。三者心净胜于一切烦恼魔业。四者心净见一切行多诸过咎。五者心净见涅槃功德。六者心净修集一切助菩提法。七者心净为助菩提修集寂静。八者心净不为世法之所染污。九者心净离声闻乘乐念大乘。十者心净常念利益一切众生。是名十种净心。以具如是十净心故名戒地行。戒地行时具足性戒。共邪业戒不受不念不生欢喜。轻戒不毁。况中上戒。具十善法知善不善。善业恶业。善有恶有。是乘非乘。若因若果。悉了了知。了了知故自行十善。复教众生令行十善。若诸众生恶业因缘受于苦行。心生怜愍修集大悲。为破众生所受苦故。戒行菩萨身寂静心寂静。身心寂静。犹如真金得迦私婆药入火则净。菩萨善心所修善法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戒行时。若生世间作转轮王王四天下。能转众生毁戒恶业。安置众生善法戒中。余如初说。亦如十住离垢地说。远离一切毁戒垢。故名离垢地。教菩萨戒故名曰戒行。净地戒行义无差别。慧行菩萨有何等相。慧行菩萨得十净心。作如是观。我十净心不退不转。我于一切有漏之法心不甘乐。我于漏法乐喜修集对治法门。于是对治不退不转。一切有漏烦恼魔业悉不见胜。以修集故不生舍心。我甚甘乐佛菩萨行。为佛菩提修诸苦行不生厌悔。我今至心专念大乘。常欲利益一切众生。慧行菩萨观一切行有无量苦行。作是观已不染诸行。观佛功德及以智慧无量福行。至心念佛所有功德得大信心。为破众生苦恼事故。修集悲心善思方便。为令众生得解脱故。为解脱故观于对治。得对治故观善三昧。乐闻菩萨法藏经典。既得闻已勤修精进。为听法故不惜身命。内外财物供养父母和上师长耆旧有德。为诸众生多受众苦。若得受闻菩萨法藏一字一句一偈一义。其心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胜得释身魔梵天身转轮王身。若闻说言我有一字一句一偈一义是佛所说。若能受苦投大火坑乃当与汝。菩萨闻已欢喜乐受。即作是言。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猛火。于无量劫尚以身处。况于小火。菩萨尔时勤精进故。作是思惟。若得真义则能利益。无上佛法非以字句能利益也。为解真义故。修世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及五神通。以修定故愿生欲界。修助菩提利益众生。虽生欲界无欲界结。先断贪欲瞋恚愚痴。犹如真金数被炼治终无损减。修净善根故得帝释胜身。为乐欲者坏贪欲故。令得思惟诸善法故。为令众生真实能知行界众生界故。为苦众生令得解脱知善方便故。为供养父母和上师长福德人故。为令众生如法住故。为得禅定善三昧神通故。如十住明地中说。如十住明地慧行亦尔无有差别。助菩提行菩萨有何等相。慧行菩萨有十法如先说。住如是法心不可坏。修集智慧能为众生演说正法为令调熟。已得熟者为说解脱生佛种性。修三十七品及善方便故。远离我见及以断见断诸烦恼。得忍心软心。善心净。无量行心知恩念恩。具足无量清净善法。勤加精进修作上地一切善业。了知法界及众生界。一切恶人魔及眷属。不能移转沮坏其心。余如上说。犹如工匠作金璎珞。为令众生受欢喜乐。菩萨善法亦复如是。不为声闻辟支佛等之所倾动。生夜摩天破诸众生所有我见。是名菩萨助菩提行。为欲修集利智慧故。修集三十七品破一切见一切漏故。遮一切业故。增长善法故令地清净故。菩萨修集助菩提行。如十住中炎地所说。助菩提行亦复如是等无差别。自利名地利他名行。谛行菩萨先得十清净法。以大净故名共谛行。谛行菩萨见无量世界无量诸佛。观四真谛有十行。若说苦。何故说。何因缘说云何说。谁所说。如是等能真实知。集灭道亦如是。作是观时知谛方便。观一切苦一切谛过患功德。为诸众生增长悲心。知诸众生去来世业。了知世谛知受邪法。为邪法者说于解脱。知庄严事。具足念心具足慧心。种种方便以调众生。解了一切世间方术。为化众生破种种苦。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能施众生所须之物。能破众生贫穷困苦。知处非处破邪祠祀。不受倒解菩萨藏义说真实道。余如上说。譬如真金众宝厕填价直无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所有善法胜于声闻辟支佛等下地菩萨慧行菩萨如日月光无能毁翳。毗岚大风不能移动。菩萨摩诃萨所有智慧亦复如是。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动。不为世法之所破坏。舍身往生兜术天上。得大自在破坏邪法。成就无量亿数福德具足如是菩萨智慧为净众生故。为知真谛方便说故。为观生死有大苦故。为欲增长大悲心故。为欲具足功德智慧二庄严故。为发善愿故。为令念心施心慧心转增长故。为欲思惟诸善法故。为欲调伏行众生故。为教世法出世法方便故为净善根故。余如上说。如十住中难胜地说。谛行亦尔无有差别。共十二因缘行菩萨如先说。菩萨摩诃萨住共十二因缘行时观一切法第一义相。第一义相者。即诸法无相。一切诸法不可说故。名之无相。无相者无生灭相。是故诸法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见无生平等。无始终平等。有无平等。无取无舍平等。如幻平等。无性平等。无有无无平等。菩萨住是诸平等已增长大悲。至心专念菩提之法。了知世间出灭之处。知十二因缘。知从缘生法。知从十二因缘出生三解脱门。所谓空无相愿。修集三解脱门故。永断我我所相作相受相。是名第一义。为众生故真实思惟。烦恼和合因缘不牢。因缘不牢有为危脆。是故无我无我所。成就具足无量众苦。我能坏散有为之法。虽能坏散不应永灭。我护有为为众生故。作是观时即得无碍慧行。以知无碍智慧行故。于一切世中行无挂碍。以得无碍智慧行故。是名摄取第七地忍。修助菩提共有为行。不乐永灭有为之法。虽不永灭亦不染着。菩萨尔时修是方便。即得万空三昧门。如万空门无相无愿亦复如是。以修三万三昧门故。一切邪见外道声闻缘觉诸魔眷属。不能移转倾动沮坏。余如上说。犹如帝释转轮圣王。所著金冠杂宝厕填。诸天世人之所乐见。菩萨智慧亦复如是。亦为诸佛及诸菩萨之所乐见。如日月光诸明中胜。菩萨智慧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十二因缘行为令众生见法平等。为知十二因缘得解脱故。得三解脱门故。破坏一切诸邪相故。方便教化转生死故。得无碍智慧故。得无碍智慧行故。得无量三昧门故。不破不动故。增长善法故。清净诸有故。余如十住现前地说。十住中说此之所说等无差别。行行菩萨有何等相。菩萨得助菩提行时。具足能得无量三昧。有共世间不共世间。以具足故入第七行。菩萨尔时于世法中。得大自在至心念慈。功德庄严菩提庄严悉得增长菩萨所得助菩提法。不与声闻辟支佛共。知法界众生界世界界。知佛身心。尔时具足如是功德。知佛境界。无相无业无有觉知。见无量佛土。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于一切行不失道心。菩萨尔时一一念中增长一切十波罗蜜。具足成就助菩提法。菩萨住喜行时发愿因缘。住第二行远离一切毁戒因缘。住第三行善愿增长得法光明。住第四行离一切障道因缘。住第五行离世学障。住第六行得入深义。令此七法增长趣向一切佛法。具足增长助菩提法。是故菩萨次第当得第八净行。毕竟净故名为净行。七行杂故不名净行。住此行时断诸烦恼。亦不与俱又不名离。烦恼不起不得名俱。未得佛故不得名离。三业清净了知一切世术方便。能为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之师。唯除八地。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无与等。亦除八地。自在入出无量法门。永离声闻辟支佛道。是名清净身口意业。亦修集道无有厌足。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众生故说有为法。离身口意一切相貌。得深法忍不生不灭。行六行时入灭尽定。今此行中虽念念灭不取涅槃。是名不可思议。虽共一切众生行菩提行。不为世法之所染污。余如上说。修三解脱调伏众生。不令住于声闻缘觉。调伏众生离五欲乐断诸邪见。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集是时善法增长。无能破坏动转其心。譬如真金厕填众宝价直无量。菩萨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又如日光一切众生不能思议。菩萨慧光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修集此行。为令众生得无量亿诸三昧故。破坏一切取相心故。得善方便修集道故。见佛世界得解脱故。能入甚深诸法门故。具足得助菩提法故。永断净法不净法故。具足庄严菩提道故。净心业故。了知一切世方术故得无量法门及诸三昧。不与声闻缘觉共故。余如十住远行地说。远行地行义无差别。无相行菩萨有何等相。菩萨摩诃萨住初行时。得十行法知诸法义。及知三世不出不灭。过去不出未来不灭现在无相。无因缘故不出不灭。是故第一义相不可宣说。不可说法可说流布。虽可流布实无有性。性无相故无因无果。然不可说性不可说无。何以故。以可说故。若可说性是有相者。是名邪相。若是有物不可说者。是则无有初中后异。以是故一切时中烦恼不行。入正法界无有思惟。心得平等离疑网故。具足如是十种智已入第八行。菩萨摩诃萨住此行时。即得寂静无生法忍。复有四求求一切法。有四真智知一切法。以求知故能断一切诸邪业等。断邪业故见诸烦恼更不复生。何以故。过去故。又见一切烦恼不灭。何以故。无生因故。现在不起诸结烦恼。不集因故。四求如真实品说。四真实智如解行中说。此行名为寂静法忍。是故菩萨得无生忍。得无生忍故得甚深菩萨行。住深行时行无相行。若有过患及微细相。今悉远离。是故此行名为寂静。住深行已乐住法流。无量诸佛劝发慰喻。以劝发故起入法门。得法门故得十心自在。如上所说。得自在故。欲久近住随意即能。欲入何定随意即入。欲行何行随意修行于一念中随所须物即能得之。若欲了知世间方便即能了知。欲生诸有随意往生。欲示神足随意能现。欲立誓愿随意能得。欲作解观随意成就。欲知法界即能知之。欲知文字知辞知句知法处非法处即能知之。是名自在八行功德。于念念中常见诸佛。余如上说。金喻日喻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此行时。为破众生所著相故。为真实见第一义故。得真实慧故。得寂静无生忍故。知甚深行故。住法流故。入佛法门故。入不可思议法门故。于佛法中心不可坏不倾动故。得无量神足故。得十种自在故。得十种自在功德故。寂静善根故。于一切有自在往生故。余法如十住中不动地说。不动地此行无有差别。四无碍行菩萨有何等相。菩萨摩诃萨行甚深行无有厌足。修无上慧具足一切法。为众生说了知法界。法界者。所谓烦恼垢净。谁垢谁净了了而知。说如是等法名大法师。名曰成就无量陀罗尼。知方便说辞义无尽。受法持法。随众生念而为说之。非时不说随乐而说是名菩萨四无碍智行。余功德如先说。菩萨摩诃萨住于此行。为诸众生入寂静故。为诸众生知法界故。为诸众生不可思议大法师故。为增长善法故。广说如十住中善慧地所说。为施众生安隐乐故。菩萨摩诃萨住无碍行中。与善慧地义等无差别。住菩萨行菩萨有何等相。菩萨摩诃萨净无碍行。欲为法王入净三昧故。欲具一切智。最后所得三昧法门与。诸佛共同。佛一坐行一切行知一切法。知解脱方便。知佛行处。知无量解脱陀罗尼门。知大忆念。知大神通善根寂静。知净诸有。余如十住法云地说。具足菩萨庄严菩提道菩萨行法云地。与诸佛共得菩提已。施于众生无量法雨。如是法雨能淹一切烦恼尘埃。生法种芽善芽增长成熟善根。是故此地名为法云。以是义故名菩萨行。若说后地功德先地所无。修一一行要经无量那由他劫乃得具足三阿僧祇大劫得一切行。初阿僧祇大劫得解行。过解行已。第二大阿僧祇劫得喜行得喜行时亦行无相行。过无相行已。第三阿僧祇大劫得无行无相行是名菩萨得决定行。过无行无相行得无碍智行。过无碍智行得菩萨行。阿僧祇有二种。一者大劫不可数名阿僧祇。二者中劫不可数名阿僧祇。菩萨修行即是大劫阿僧祇也。若有菩萨勤精进者。能转无量中劫不能转大劫。菩萨摩诃萨修集如是行。能坏烦恼障及智慧障。无相行时断一切烦恼相。后行时永断习气。是名如来行。智障有三。一者皮。二者肤。三者骨。得喜行时已断皮障。得无相行能断肤障。得如来行能断骨障。具足如是等行得十一净。初行得性净。第二行得解净。第三行得心净。第四行得戒净。第五行得愿净。第六第七第八行得智庄严净。第九行具菩提庄严净。第十行真实智净。第十一无碍智净。第十二一切智净。第十三习气净。第一第二行闻菩萨藏便得信心。第三行至心立愿修集余行。第四第五第六行了知法相。第七乃至第十三寂静一切行因果毕竟行。声闻亦有十二种行。有声闻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间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心戒得清净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长名第五行。若观四谛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无相三昧名第九行。具足成就三三昧故名第十行获得解脱名十一行。阿罗汉果名十二行。◎

  ◎毕竟地生品第一

  菩萨生有五种一切。一切行一切菩萨净。为令众生安隐乐故。一者为离苦有。二者随心行有。三者胜有。四者自在有。五者菩萨后有。远离苦有者。菩萨若见众生饥渴苦恼遭荒谷贵。尔时菩萨以愿力故。受大鱼身无量由旬以施众生。众生食已饥渴得除。以愿力故身转增大。若有恶世一切众生。四百四病同时发作。菩萨尔时以大愿力作大医王。能令众生远离病苦。若有恶世兵甲竞起众生恐怖。地主诤国不知厌足菩萨尔时为大法王有大力势。以善方便和合二敌。以软语故坏其恶心。不打不罚不闭不系。不断其命劫其财宝。等视众生犹如一子怜愍众生。若有邪见为供养天造作邪业。菩萨为破如是邪见示受鬼身。现梦教言。汝今不应杀羊祠祀。是故菩萨为破众生诸苦恼故示受诸有。是名离苦有。随心行有者。菩萨摩诃萨以愿力故。示受畜生种种诸身为破畜生诸恶业故。作恶鬼身作恶人身。又作邪见婆罗门身。或复示作贪五欲身。先随其心示受诸有。为令众生离恶业故。虽受有身不作恶业。若彼作时自终不造。众生见已亦效不作。以善方便破坏众生所有恶业是名随心行有。胜有者。菩萨生时胜诸众生。若姓若色若命若果报。果报如自利利他品说。是名胜有自在有者。修初喜行至十二行。菩萨尔时所示受身。名为自在。自在者即是愿力。从性地乃至十二行。受转轮王身自在天身。乃至阿迦尼吒天身。及过阿迦尼吒一切诸有。于诸有中得无上身。以愿力业力故。是名自在有。菩萨后有者。菩萨最后身名菩萨有。具足成就庄严菩提。若生婆罗门种。若生刹利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菩萨后有。过去菩萨摩诃萨亦受如是五有。现在未来诸菩萨等亦复如是。因是五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若有菩萨修行示受是五有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善戒经卷第八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0 06:41 , Processed in 0.17198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