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2|回复: 1

[其它]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二卍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第1600部~大乘起信论疏五卷》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二


  解释分中有二初结前生后。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二正明解释。释文中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辨相。
  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 列名中。初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
  二者对治邪执 次正理既明。情惑斯遣。故有对治邪执。
  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邪执既亡。次辨趣正阶降。故有分别发趣道相。○辨相中。释上三名即为三段。初中有二。先总。后别。总者。释上立义分中。众生心摄一切等也。别者。释上立义分中何以故下二门别义也。总中有三。初依法开门。二列其二门。三二门该摄。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初中言一心者。谓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也。谓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别。众生即涅槃。不待灭也。凡夫弥勒同一际也。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也。谓随熏转动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只由不动能成染净。是故不动亦在动门。是故下文云识有二义中本觉是也。上文生灭门中自体是也。胜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者。此约生灭门说也。楞伽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等。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又云。如来藏者。为善不善因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犹如伎儿作诸伎乐等。广如二部楞伽中说。此等并约生灭门说也。然此二门。举体通融。际限不分。体相莫二。难以名目。故曰一心有二门等也○该摄中。初立次释。
  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言各摄一切法者。上立义分中直云摄。今释中云各摄者。以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如微尘是瓦器通相。通相之外无别瓦器瓦器皆为微尘所摄。真如门者。当知亦尔。准以可知。生灭门者。是染净别相。别相之法。生灭所摄。又以此是真如与缘和合变作诸法。诸法既无异体。还摄真如门也。以瓦器收微尘等。以此二门齐摄不二故。得说为一心也。问二门既齐相摄者。何故上文真如门中。唯示大乘体。不显于相用。生灭门中。具显三耶。答真如是泯相显实门。不坏相而即泯故。得摄于生灭。泯相而不存故。但示于体也。生灭是揽理成事门。不坏理而成事故。得摄于真如。成事而理不失故。具示于三大。问前既泯相相不存故。但示于体。亦可揽理理不存故。应但示相用。答不例也。何者。生灭起必赖于真故。揽理理不失。真如未必藉生灭故。泯相不存。泯相不存故。唯示于体。理不失故。具示于三。是故摄义是齐。示义别也○下征责释成。
  此义云何 责云。若二门各别。不可相从。若本唯一心。未容影摄。
  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答中言不相离者。以体相不相离故。如金与庄严具。若以金收具。具无所遗。以具摄金。金无不尽。良以二门一揆全体遍收。此义亦然。思之可见○第二别释中有二。先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后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下。明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前中释二门即为二段。真如门中。初标。次释。释中二。初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释上立义分中真如义。二复次真如者下。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释上立中真如相也。初中有二。一总举法体。二问答释疑。初文有二。初正显如体。二以一切言说下会执释名。前中有三。初就实略标。次一切法下。会妄显真。三是故下。结真离妄。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初中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为一法界。此非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为一。又对下依言有二义故。今约体但云一也。依生圣法故云法界。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圣法依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故也。言大总相者。二门之中不取别相门。于中但取总相。然亦该收别尽。故云大也。此一法界。举体全作生灭门。举体全作真如门。为显此义故云体也。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言心性不生灭者。释上法体。谓随妄不生。约治不灭。又修起不生。处染不灭。故摄论云。世间不破。出世间不尽故也○二会妄显真中二句。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执者云。现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言性无生灭。释云。差别相者。是汝遍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如依病眼妄见空华。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别。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此境定从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实有者。圣人不见。应是迷倒。凡夫既见。应是觉悟。如不见空华。应是病眼。返结准之。故云若离于念则无等也○三结中八句。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是故者。是所执本空故。真心不动故。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也。离言说相者。非在言说音声中故。离名字者。非在文句诠表中故。此二句言语路绝。非闻慧境也。离心缘者。非意言分别故。心行处灭。非思慧境。上来离伪妄故名真。自下离异相故名如。又下三句。展转相释。离世间修慧境。唯正智与相应也。言毕竟平等者。虽遍通染净。而性恒无二故也。所以得无二者。以在缘时始终不改故。云无有变异也。所以在有为中得不变异者。以不同有为可破坏故。此则在染不破。治道不坏也。唯是一心者。结归法体。故名真如者。依义立名○第二会执释名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初正会治执。二言说极下约名释疑。三此真如体下约相释遣。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初中言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者。明言教非实不可如言取也。但随妄念等者。释成无实所以也。恐诸凡愚闻上真如名。则谓论主自语相违。上文既云离名字相。何故复立此真如名。故今释遣假名非实。不相违也。亦言无相者。遣于相也。良以名依相立。俱是遍计所缘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今双遣也○二别约名中二句。初立名分齐。次立名之意。
  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 初中疑云。既绝名相但假立客名者。何故不立余名而唯云真如耶。释云。真如者。是言说之极。谓此名之后。更无有名。则诸名之中。最后边际。故摄论中十种名内。真如名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极也。因言遣言者。立此极名。为遣于名。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如打静声。若无此声则不止余声。若为存此声数数打静。即自喧故。亦非止声。当知此中意趣亦尔。善须消息○三别约相中二句。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言此真如体无可遣等者。有二释。一约观释云。外人见前文双遣真如名相。谓真如本体亦是可遣之法。则生断见。故今释云。但遣虚妄名相。不遣真如实法。以是妙智观境故。何以不遣者。下句释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无法可遣也。外人既闻真理不遣。则谓有法可立。当情缘执。故云亦无可立。以离妄情故。何以不立者。下句释显。可知。二约法释云。无可遣者。非以真体遣生灭法也。何以不遣者。释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以生灭门中一切染净等法。即无自性。不异真如故。不待遣也。亦无可立者。既诸生灭等法未曾不真故。此真如不待立也。何以不待立。下句释云。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以一切生灭等法本来同如故。此真如未曾不显。更何所立也。又准上文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言。此中应成四句。一约真无所遣。以俗即真故。二约真不待立。即俗之真本现故。三约俗无所乖。以真即俗故。四约俗不待立。即真之俗差别故。由是义故。不坏生灭门。说真如门。不坏真如门说生灭门。良以二门唯一心故。是故真俗双融无障碍也。此四句中前二句在真如门。后二句在生灭门。以此中是真如门故。但有二句耳。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当知下第二结离言绝虑也○就第二问答释疑中。先疑真绝修问。后举真劝修答。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问中。云何随顺者。问方便观。而能得入者。问正观也○答中亦二。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初中言虽说虽念皆无能所者。明念即无念非灭于念。非灭念故。名虽念。离于断见即无念故。皆无能所。离于常见。于一念间离此二见见此无二之法。故能称顺中道随顺法性也。又亦可虽在于彼言念等中。观此念等常无能所。虽未能离念。而顺于无念。故名随顺。此释方便观也。久观不已。即能离兹妄念契彼无念真理。故名正观。云得入者。观智契入也。十地论云。智者智行处故。又云。是境界难见。自心清净可见此境界不可说也。又华严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随顺入故也。是故当知。虽非妄念境界。不可生于绝分想也○自下第二依言真如中。文有三。初举数总标。二开章略辨。三依章广释。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初中依言说有二义者。显此二义。若离于言。即唯一味。今既依言故。说有二。不可即随言执取也。但为生物信解故说此文。故地论云。何故不但说无言。示现依言求解故。
  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 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此则如实之空。依主释也。以妄空故。遂能显示真理。故云显实也。故中边论云无能取所取有。有能取所取无。是名空相故也。
  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不空者有二种。一异妄无体故云有自体。二异恒沙有漏烦恼故云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摄论云四德本有故也。佛性论偈云。由客尘空故。与法界相离。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彼长行广释。可知○广释中先空内有三。初略明离染。非略能尽故。次广释。非广能周故。后总结。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前中言一切染法不相应者。总举能所分别皆不相应。离差别相者。离所取相故。以无妄念者。离能取见故。又以妄境从妄念生故。释显空无也。良以倒心妄境情有理无。真如之德。理有情无故。不相应也○广释中。执取虽多。总摄无过此二四句。故广百论云。复次为显世间所执诸法皆非真实。及显外道所执不同故。说颂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而配属。智者达非真。彼论次第广破四宗外道等义也。具如彼说今此论中约外人转计故有此诸句不同彼也。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 言非有相者。明真离妄有也。惑者云。既其非有。即应是无释云。我非汝妄有故说非有。非说是无。如何执无。故云非无也。惑者闻上非有。又闻非无。别谓双非是真如法。释云。我非汝谓有说非有。非谓法体是非有。非汝谓无。说非无。非谓法体是非无。如何复执非有非无。故云非非有非非无也。惑者又云。我上立有立无。汝并双非。双非若存。即有无随丧。今双非既非。我有无还立。释云。我非汝双非故说非非。非许双是。如何复执。故云非有无俱也。
  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一异等准前可知。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总结中。妄计尘沙。难可遍历。故今总摄辨不相应。此顺结也。
  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若离下反结也。以对染无说真为空。非无如体以为空也。亦可此文是释疑。疑者闻上真空。则谓拨无真体及恒沙功德。今释。如文可知。是则明空不异不空也○不空文中有四。一牒。二释。三结。四释疑。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 初牒前显后。
  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 次正显不空。不空之德。翻对妄空。略论四种。故宝性论云。一者以常故不生。离意生身故二者以恒故不死。离不思议退故。三者不变故不老。无无漏业故。四者清凉故不病。无烦恼习故。此中净法当彼论清凉。以离惑染故。又真心者举体也。常者常德也。恒者乐德也。以离变易苦故。不变者我德也。以非业所系自在故。净法者净德也。
  亦无有相可取 释疑中。惑者闻净法不空。则谓同于情执之有。故释云无相可取也。是则不空不异于空。
  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言以离念境界等者。释无相所以也。若妄念所缘。是则有相。既唯真智之境。明知无妄执之相也。释真如门竟。
  ○第二释生灭门中二。先释生灭心法。后从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下。辨所示之义。即明此法有显义功能。问何故真如门中不辨所示义大。生灭门中具辨所示大义耶。答以真如门即示大乘体能所不分诠旨不别故不辨也。生灭门中。染净不一法义有殊。故具说之。上立义分中。真如门内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者。释义在于此也。就生灭法中有二。先明染净生灭。后四熏习下辨染净相资。前中亦二。先就体总标。后依义别解。总中有三。初标体。次辨相。后立名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前中言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者。谓不生灭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生灭心依不生灭心。然此二心竟无二体。但约二义以说相依也。如不动之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殊。而水体是一。亦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当知此中理趣亦尔。准可思之。谓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也。楞伽胜鬘俱同此说。此显真心随动。故作生灭。非谓举所依取能依。以此门中有二义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摄所依亦入此门也○第二辨相。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不生灭者。是上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二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故下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以水举体动故。水不离于风相。无动而非湿。故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相。生灭之相莫非真故。生灭不离于心相。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合。以是随缘门故。非是生灭与不生灭合。以此非是向本真如门故。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作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非异门者有三种。一以本从末明不异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乃至下云。若生若灭等。梁摄论中亦说。此识虚妄是其性。故说虚妄分别所摄也。又经云。佛性随缘成别味等。二摄末同本明不异者。经云众生即如故。又涅槃云十二因缘即佛性故。又十地云三界唯一心者。彼论释云。第一义谛也。又此论下文云。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云云。前即末之本。本无别本故。唯有生灭。更无别法可相异也。后即本之末。末无别末故。唯有不生灭。亦无别法可相异也。三本末平等明不异者。经云。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又经云。何梨耶识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又论云。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此则本末镕融际限不分。故云不异也。第二不一义者。即以前摄末之本唯不生灭故。与彼摄本之末唯生灭法而不一也。依是义故。经云。如来藏者。不在阿梨耶中。是故七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者不生不灭。解云。此中唯生灭是七识。唯不生灭是如来藏。二义既分。遂使梨耶无别自体。故云不在中。此约不一义说。非谓不和合。何以故。此中如来藏不生灭。即七识生灭之不生灭。故与自生灭不一也。七识生灭即如来藏不生灭之生灭。故与自不生灭亦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何以故。若如来藏随缘作生灭时。失自不生灭者。则不得有生灭。是故由不生灭得有生灭。是则不异故不一也。又此中真妄和合诸识缘起。以四句辨之。一以如来藏唯不生灭。如水湿性。二七识唯生灭。如水波浪。三梨耶识亦生灭亦不生灭。如海含动静。四无明倒执非生灭非不生灭。如起浪猛风非水非浪。此四义中随举一义即融体全摄。缘起义理无二相故。此中且约湿性不失义边。动静不一。故说水不在于浪中。岂可此浪离水之外别有体也。余义准此思之。问既云动静不一。则应云如来藏不在七识中。何故乃云不在梨耶中。答梨耶融动静。动静无二。是梨耶全。既动静分。梨耶无别体。故云不在中也。问梨耶既通动静。不应唯在生灭门。答为起静以成动。无别有动体。是故静性随于动亦在生灭中。非直梨耶具动静在此生灭中。亦乃如来藏唯不动亦在此门中。何以故。以彼生灭无别法故。可思准之。又若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真心应灭。则堕断过。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静心之体应不随缘。则堕常过。离此二边故非一异。又若一则无和合。若异亦无和合。非一异故得和合也。如经云。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若泥团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如是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解云。此中真相是如来藏转识是七识。藏识是梨耶。今此论主总括彼楞伽经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云非一异也○第三立名。
  名为阿梨耶识 然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辨之心不异。目此二义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识。又阿梨耶及阿赖耶者。但梵言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所摄名藏。谓诸众生取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随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诸愚者以似为真。取为内我。我见所摄。故名为藏。由是义故。二种我见永不起位即失赖耶名也。又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故论云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此之谓也。此依义立名也○第二别解中有三。初释上心生灭。二从复次生灭因缘者下。释上生灭因缘。三复次生灭相者下。释上生灭之相。初中亦三。初开数辨德。二寄问列名。三依名辨释。
  此识有二种义 前中言此识有二义等者。此义稍难。今总括上下文略叙其意。余可至文当知。何者。谓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无明亦二义。一无体即空义。二有用成事义。此真妄中。各由初义故成上真如门也。各由后义故成此生灭门也。此随缘真如及成事无明亦各有二义。一违自顺他义。二违他顺自义。无明中初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能反对诠示性功德。二能知名义成净用。违他顺自亦有二义。一覆真理。二成妄心。真如中违他顺自亦有二义。一翻对妄染显自德。二内熏无明起净用。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隐自真体义。二显现妄法义。此上真妄各四义中由无明中反对诠示义。及真如中翻妄显德义。从此二义得有本觉。又由无明中能知名义。及真如中内熏义。从此二义得有始觉。又由无明中覆真义。真如中隐体义。从此二义得有根本不觉。又由无明中成妄义。及真如中现妄义。从此二义得有枝末不觉。此生灭门中。真妄略开四义。广即有八门。若约两两相对和合成缘起。即有四门。谓二觉二不觉。若约本末不相离。唯有二门。谓觉与不觉。若镕融总摄。唯有一门。谓一心生灭门也。又若约诸识分相门。本觉本不觉在本识中。余二在生起识中。若约本末不二门。并在一本识中。故云此识有二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此中一识有二义。与上一心有二门何别耶。答上一心中含于二义。谓不守自性随缘义。及不变自性绝相义。今此但就随缘门中染净理事无二之相明此识也。是则前一心义宽该收于二门。此一识义陜局在于一门。问此中本觉与上真如门何别。答真如门约体绝相说。本觉约性功德说。谓大智慧光明义等名本觉故。本者是性义。觉者是智慧义。以此皆为翻妄染显故。在生灭门中摄。以真如门中无翻染等义故。与此不同也。是故体相二大俱名本觉。并在生灭门中。故得具三大也。
  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言能摄一切法者。上二门中云皆各总摄。此中不云各者。以此二义陜于二门故。但明一识由含二义故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又上文中但云摄而不云生者。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此识之中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返流出缠成于始觉。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法。故云能生也。下四熏习中广辨此也。非直相熏能生诸法。亦乃生诸法已不离此心。为此心所摄。如上二门各摄处释也。
  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第三依名别释中有三。先辨觉。次明不觉。后双辨同异。初中觉者。约净法明心生灭故。于中有二。先略辨始本二觉。后又觉心源下广明二觉。初中有二。先本后始。本中亦二。初显本觉体。二以何故下释本觉名。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初中言离念者。离于妄念。显无不觉也。等虚空等者。非唯无不觉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义等故也。虚空有二义。以况于本觉。一周遍义。谓横遍三际。竖通凡圣。故云无所不遍也。二无差别义。谓在缠出障性恒无二故。云法界一相也。欲明觉义。出缠相显。故云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无性摄论云。无垢无挂碍智名为法身。金光明经名大圆镜智为法身等。皆此义也。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何以故者。责其立名。有二责意。一云。上开章中直云觉义。何故今结乃名本觉。二云。此中既称本觉。何故上文直云觉耶。进退责也。释云。以对始故说之为本。答初意也。以始即同本者。以至心源时始觉即同本觉无二相故。是故上文但云其觉。答后意也。良以本觉随染生于始觉。还待此始觉方名本觉。故云本觉者对始说也。然此始觉是本觉所成。还契心源融同一体方名始觉。故云以始觉则同本也。问若始觉异本则不成始。若始同本则无始觉之异。如何说言对始名本。答今在生灭门中。约随染义。形本觉说于始觉。而实始觉至心源时。染缘既尽。始本不殊。平等绝言。即真如门摄也。是故本觉之名在生灭门中。非真如门也。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第二始觉中。言始觉者牒名也。依本觉有不觉者。明起始觉之所由。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而以本觉内熏习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故云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有始觉也。下文云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始觉也。此中大意明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平等平等离言绝虑。是故佛果圆融萧焉无寄。尚无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异。但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下文更显之耳○第二广显二觉中二。先明始觉。后明本觉。前中有三。初总标因果二觉。次广寄四相释成。后而实无有下明始不异本。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前中言觉心源者。染心之源。谓性净也。又粗相之源。谓生相也。始觉道圆同于本觉。故云究竟。此在佛地。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故云非究竟。此在金刚已还○第二约四相别显中。初三相释前不究竟觉。后一相释上究竟觉。于中有二。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后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前中四相义者。先述大意。后方释文。述意者。此中文意将四相粗细配以寄显返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然此四相但约真心随熏粗细差别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所以知者。若约一刹那心辨者。如下文中明地上菩萨业识之心微细起灭。于中异灭相等岂凡小能知。又如事识之中粗相生住。地上菩萨岂不能知。是故十地已还具有微细四相。于中灭相岂信地能知。故知文意稍异。今以二门略辨。一总明二别说。总者。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经云。佛性随流成种种味等。又经云。即此法身为诸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此论下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等。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乃至后际最粗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际与住异相相应。二别明者。对彼下文约位别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生相一者。名为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心动。虽有起灭。而相见未分。以无明力故。转彼净心至此最微。名为生相。甚深微细唯佛所知。下文云。依无明所起识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细中初一。及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此等并同此生相摄。住相四者。一名转相。谓由无明力。不觉前动相即无动。故转成能见。二名现相。谓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遂令境界妄现。此二及初并在赖耶位中。属不相应心。三名智相。谓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谓由无明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更复起念相应不断。此二同在分别事识细分之位。属相应心。无明与前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初二。并五意中后四。及六染中中四。此等并同是此住相。言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谓此无明迷前染净违顺之法。更起贪嗔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着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与前住相和合。转彼净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散动身口。令其造业。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并五意后意识。此等并同是此异相。言灭相一者。名起业相。谓此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故广对诸缘造集诸业。依业受果。灭前异心令堕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后际。行相最粗。至此为极。周尽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不论第六相也。是故三界四相唯一梦心。皆因根本无明之力。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下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谓也。虽复从微至着辨四相阶降。然其始终竟无前后。总此四相以为一念。为粗细镕融唯是一心故。故说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然未穷源者。随行浅深觉有前后。达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时而知。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唯佛如来始终俱知。始者谓生相也。终者谓余相乃至灭相也。既因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心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以体同用融。领彼闻熏。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始觉之异。如经所说梦渡河喻等。大意如此○次释文中。约寄四相以别四位。四位之中各有四义。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观利益。四观分齐。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初位中。如凡人者。是能观人。位在十信也。觉知前念起恶者。明所观相。谓未入十信已前。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明觉于灭相义也。能止后念令不起者。辨观利益。前由不觉常起身口恶业。今既觉故能不造恶。止灭相也。虽复名觉即是不觉者。结观分齐。能知灭相实是不善。故不造恶。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此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故云不觉也。问觉异相等亦不觉后。为何不亦立不觉之名。答若据觉前不觉后亦得名不觉。故下文乃至十地皆不觉。若得觉业不觉惑。正名为不觉。即此文也。以觉与惑正酬对故。非于业也。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 第二位中。能观人者十解以上三贤菩萨。十解初心名发心住。举此初人等取后位。故云初发意等也。以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然此位菩萨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位论也。觉于念异者。相所观相。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嗔见爱等。此二种人共了知故。明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而今渐与智慧相应。从异相梦而得微觉。故云觉于念异也。观利益者。既能觉异相之梦。故彼所梦异相永无所有。故云念无异相也。以舍粗分别执着相者。释成益相。起贪嗔等名粗分别。着违顺境名执着相。以于异相梦觉故能舍之。而犹眠在住相梦中。故名相似觉。即结观分齐也。以此位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云相似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第三位中。能观人者。初地菩萨证法身遍满义。乃至九地悉同证得。皆名法身菩萨也。觉念住者。觉前四种住相。虽知一切法唯是识故。不起心外妄系粗执分别。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分别。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住相。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返照住相竟无所有。故云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也。以离分别粗念相者。显观利益。异前人执及着外境故。今约心但云分别。又异后根本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相也。此四种住相中。于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也。下文自当显耳。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故云随分。即结观分齐也。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第四位中。菩萨地尽者。谓十地觉穷故云尽也。此是总举。下二句别明也。方便满足是方便道。一念相应者。是无间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及无间道摄。即是此中能观人也。觉心初起者。举所观境。心初起者。明根本无明依觉故迷。动彼静心令起微念。今乃觉知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心本来寂。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故云心无初相也。前三位中。虽各有所觉。以其动念未尽故。但言念无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也。离细念者。明观利益。业识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谓生相也。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远离。远离虚相故。真性即显现。故云见心性也。前三位中。相不尽故不云见性也。前诸位中觉未至源。犹梦生相动彼静心。成业识等起灭不住。今此生相梦尽。无明风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故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究竟觉者。前未至心源。梦念未尽。求灭此动望到彼岸。今既梦念都尽。觉了心源。本不流转。今无始静。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异本。名究竟觉。即结分齐也○第二引释中有四。初引经。二重释前文。三是故下举不觉之失。四若得下显觉者之得。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初中言能观无念向佛智者。在因地时。虽未离念。能观如此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向佛智。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是举因望果说也。若引就位通说者。如金光明经言。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此言诸伏道者。谓三贤位。起事心灭者。即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相。是异相灭也。法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论中舍粗念相。即是住相灭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论中离微细念。是生相尽也。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重释中言又心起者。牒上觉心初起之言。非谓觉时知有初相。故云无初可知。既无初相。何故说言知初相耶。释云。言知初者。即谓无念。譬觉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可知。言知西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本来静。故云即无念也。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举失中言是故者。是前无念名为觉故。即显有念不得名觉。以从本来等者。显不觉所以。即金刚已还一切众生未离无始无明之念。故不得觉名。然则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如仁王经言。始从伏忍至顶三昧。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故。此之谓也。故说无始无明者。结成不觉义也。此显无有染法始于无明。故云无始也。又无明依真。同无元始故也。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下显得中。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故言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生住异灭也。以无念等故者。释成上义。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云何能知也。释云。众生有念。本来无念。佛既得彼无念。无念与念本来平等。故云以无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释云。以四相念中各即无念故。云以无念等也。是故得无念者。遍知四相念也○自下明始不异本。于中初标次释。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虽始得无念之觉。然其所觉四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而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下释成上义。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钩锁连注无有前后。离净心外无别自体。无自体故本来平等同一本觉。然未至此位。随其智力前后而觉。未称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时平等。觉知皆无自体。同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问四相云何而得俱时。既其俱时。何故上文觉有前后。答上已辨竟。谓唯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谓为前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而觉。然大觉之者知梦四相唯一净心无有体性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此中一刹那者。即谓无念。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解云。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无生。若非无生则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又净名经中。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楞伽又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等经意并明真心随流作染净等法。染净等法本无自体。无自体故唯一真心。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觉即同本觉。故云本来平等同一觉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0 13:17 , Processed in 0.21560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