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是护的人。你人有道,他就护你,你人没有道,他不护你。这个道理要懂。一切随缘,决定不可以攀缘,攀缘造业,造得很重。随缘,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那成就功德。如果还有分别,还有执着是福。
来源: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二),编号:21-442
人民大众牛网友说:末学在《从印光祖师看净公上人》一文谈论到这个问题,说《弟子规》是外道的人,我想多半没有读过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在文钞劝勉人不要因为《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而不读。印光大师当年流通《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很多,在印光大师文钞多次谈到儒家佛家道家的关系。弘一大师出家以后说非佛经不读,但是晚年整理儒家经典并且作序,他说儒家经典对于我们初学还是有帮助。雍正皇帝在《十善业道经》序文《永贞皇帝上谕》也谈到这个问题,并且严厉批评儒释道水火不相容的现象。印光大师曾说雍正皇帝久证法身,换句话说雍正皇帝也是大菩萨再来。末学在《从银光祖师看净公上人》一文“质疑弟子规”小章节详细谈到这个问题,并且引用印光大师原文,还有祖师大德开示。我们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用佛法来为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做注解。如果说《弟子规》是外道经典,那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蕅益大师岂不也破皈依戒,也是外道?
《弟子规》也是佛菩萨的加持——索达吉堪布新书《漫谈弟子规》上市
《弟子规》也是佛菩萨的加持。
孔孟之道里没有佛教的轮回思想,没有菩提心、空性以及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方面,讲得确实好。
我经常想:弟子规的内容,应该用佛教观点来解释,这样刚好有一些补充。
——索达吉堪布
很多人都听说过《弟子规》,但它到底讲了什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当藏传佛教遇到儒家典籍,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作为藏传佛教的大德,您为什么会讲《弟子规》?
堪布:《弟子规》讲的是如何做人,这些最根本的东西,只要是人,就一定离不开,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这里面讲的不是佛法,但与佛教不相违,可以帮我们完善人格,很值得学。
我作为一个藏族人,以前对汉地的国学文化知之甚少,后来看到这方面的典籍,很吃惊,觉得许多道理非常殊胜,每个人都一定要学。特别是这部《弟子规》,我不但自己学、给别人讲,还把它翻译成藏文,推荐给藏地的大人和孩子。
为什么要了解古人的智慧?
堪布:凡夫的语言表面上有趣、吸引人,但你去学,又学不到东西,说不定还会伤害自己,《弟子规》教诫:“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做人不容易,很多时候要从这些“小地方”留心,千万不要以为看看无妨。现在杂书多,流行的歌或视频也多,你看了,就被染污了。本来还挺聪明的,现在变笨了,本来很有志向的,现在变脆弱了。所以,要在点点滴滴上注意,否则积重难返,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对圣人的教诲感兴趣了。
《弟子规》不是给小孩学的吗,为什么让大人、甚至出家人去学?
堪布:古代孩子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今天我们这些大人有吗?不见得。没有,那就是孩子,就要学,诚如《戒律花鬘论》所说:“不知理,六十岁也如孩童。”我们大,是大在年龄上,如果道德学问不是那么踏实,甚至一片空白,为什么不学呢?
而且,大人学了,才有资格引导孩子。学校重视分数也就罢了,做家长的必须要给孩子补上德育课程,否则,孩子的智慧你放心吗?没有德行,智慧又依靠什么成长?
或许有人想:“我们出家人不用学吧,这是世间学问,又是童蒙教育,我都看破了、出家了,何必学呢?”
出家了,人做不好的话,即使待在僧团里,也不会守规矩的,要发心利他更难,要成佛,那太遥远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人人都要学《弟子规》。小孩子要学,大人也要学,在家人要学,出家人也要学。这本《漫谈弟子规》就是我为每一个人写的。
出家人也讲孝道吗?
堪布:佛陀时代有一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供养,又不知是否违背戒律,于是去请示佛陀。佛陀召集僧众,开许说:“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可见,出家人供养父母,是合乎律制的。
有人学了点中观,就把父母观“空”了,父母说什么都不理不睬,这是不对的。
学了佛就不用孝顺父母了?佛陀没有这么教过。佛陀说,父母是我们的恩田,是严厉对境——你孝顺父母,功德很大;违逆父母,过失也一样大。所以,不管父母有没有学问,一个有教养的人,无论你在家或是出家,都要孝顺、恭敬、供养父母。
那出家人这样做,是不是一种执著呢?
是一种执著。就像汉地的懒残和尚,他为养活母亲,甚至典当了袈裟去换米。但结果呢?他的执著不仅没有影响修行,反而让他成就了。
作为出家人,您怎么对待您的母亲?
堪布:我经常感到惭愧,我母亲来佛学院出家十五年了,但我没有为她做过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不过,让我比较欣慰的是,我从来没有跟母亲吵过架。有看不惯的地方,我会用委婉的语气提醒她,她一听就懂,懂了就改了。改了,我就放心了。
我一直认为母亲很聪明,如果她识字,智慧肯定超过我,我经常跟她这么说。不过,虽然母亲不识字,却能背诵《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度母赞》等文字,我小时候会的那些都是她教的,母亲的记性很好。
我确实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也是忙吧,最多上课前去看她一下,也就一分钟,不过母亲挺安慰的。一分钟左右我就离开那儿,来上课了。这是我的孝顺方式,和古人、世间以及佛教界中那些孝子比,很惭愧。
现在微信上有各种信息,很多以前没见过,多学这些有好处吗?
堪布:博而不专会落于浮泛,形不成有力的深度,就像庄子说的:“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他告诉我们,修道最忌讳的是杂,杂了心就不一,就多;多了就无法摄持并向内专注,就扰;扰了就会落入忧虑和纠结;忧虑纠结,就修不下去了。
萨迦班智达教诫:“智者学习诸知识,究竟一门通世间,愚者虽是见识广,不能照明如星光。”他把群星和太阳做了一个对比:群星虽然遍布虚空,却无力遣除黑暗,太阳只有一枚,却能遍照世间。
《荀子·劝学》里也有一个比喻:“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鼯鼠是一种小飞鼠,有点像松鼠,它能飞,却飞不上屋顶;能攀,却爬不上树梢;能游,却渡不过小水沟;能跑,却赶不上人走;能藏,却盖不住身体。它有五种技能,却没有一样拿得出手,很悲哀。
由此我们了解,求真知,需要深入。
所谓的应机施教,是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堪布:《论语·先进篇》有这么一段情节:
子路问孔子:“当我听到一个好主意,可以立即去做吗?”
孔子说:“你的父亲和哥哥都健在,为什么不问问他们,却听到了就做?”
冉有问:“听到一个好主意,可以立即去做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要立即去做。”
公西华在旁感到奇怪,问道:“老师,他们两人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回答却不同呢?”
孔子说:“冉有为人犹豫、退缩,所以我鼓励他果断一点;子路勇气过人,但遇事往往思虑不周,所以我抑制一下他的冲动,让他三思而行。”
这种因人而异却又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只有真正的智者才做得到,然而,这样的人确实不多。
《君规教言论》中说:在一个大国里,一定有贤善的人,有卑劣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正因为了解到什么众生都有,而众生的根机、意乐、性格、智慧等又都不同,佛陀才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以便恰当地利益每一个众生。
这就是应机施教,或说因材施教。
佛教有什么可打动人的?
堪布:圣天论师在佛教历史上最会讲理,他一生的辩论事业中,胜伏过许多外道。晚年时,尊者又赢了一位婆罗门。婆罗门心服口服,但他有个弟子不服,他想:“既然我的上师辩不赢你,那我就用刀赢你。”
于是他跟踪尊者,但始终无从下手。直到有一天,当尊者独自一人在树下禅修时,他跳出来,说:“今天我要用刀赢你。”边说边狠狠砍了尊者一刀。
虽然身上中刀,但尊者依然慈悲地对他说:“真理岂能被刀剑胜伏?你赶快走吧,我的弟子里有很多还没有得无生法忍,有执著,他们会追杀你的。”
来人一听,知道尊者有着非同一般的境界,马上心生惭愧,跪在地上祈求忏悔。
“快走!”尊者强迫他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回来了,见尊者躺在血泊里,知道有人杀害师父,要去追。这时尊者用最后一口气说:“这是前世的因缘,不要追了,放过他。”说完,便圆寂了。
杀人者的师父被佛教的智慧折服,杀人者则被佛教的慈悲折服,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得到无数人的相信和景仰,就是因为它的教义和实践完全说明,它是包含智慧和慈悲的真理。
像《弟子规》这样的人格教言太浅,为什么不提倡学空性?
堪布:以我多年的经验看,人格教言虽浅,但学一句,与人交往时就会起到一分作用。如果这些从谁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我会推知,他的内在一定有相应的智慧和美德;有时我甚至相信,他是有修证的。
所以,《弟子规》虽然没有讲空性,也没有讲一些前世后世、业因果的道理,但是,它以整个儒家思想为背景,用最简洁的语句,将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框架完整介绍出来,是非常难得的,很值得学。
学习这部论典,不学佛的可以做个好人,学佛的可以在夯实人格的同时,将它转为解脱之因。
那这样做,和空性相违吗?不相违。
了解佛法的人知道,空性和慈悲是互相启发的,一个人越了解空性,就越重视利他行为,这是规律。不了解的人以为,做人的道理浅、空性的道理深,因而不重视人规。然而事实上,忽视人格修养,一方面得不到利益,一方面也说明,他对空性其实并不了解。
索达吉堪布教诫我们不要小看《弟子规》,他说:
“与所谓的新科学、新理念相比,传统美德才是今日社会的净化剂。简单平凡的文字里,好像没有什么新意,却清晰指明了亘古不变的人性所应该遵循的道路。”
“我现在经常感到,今天我们谈做人,谈国学教育,很多时候不是在要求一些很高的东西,相反,我们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些基本道理。”
堪布看重人格,“人格的厚度,远远不是一张文凭所能承载得了的。”
堪布看重修行,“真诚修行比任何表面功夫都重要。”
堪布看重大爱,“如果我们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所有的爱得以展开的基础,那么我希望大家再向前迈一步,走进佛教的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众生。”
印光祖师反对佛弟子修学外道却弘扬太上感应篇的原因
2015/12/28 18:37:00 热度:1264
释迦摩尼佛于《五分律》中开示“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佛陀阿含经开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为道教《太上感应篇》属于佛教与道教的人天乘共法部分,且于中国为必应行者。所以,印光祖师反对佛弟子修学外道的同时,却极力劝导佛弟子修学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老法师极力劝导佛弟子修学《弟子规》,同印光祖师劝导佛弟子修学《太上感应篇》是同一种佛教依据。
印光祖师相关开示见下:
知佛法人,不谈道经。何以故,以道经是求人天福报之法,非了生脱死之法。《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533页-复刘元仁居士书
末世外道充斥,纵有信心,多半归于外道,以无正法之可闻故也。近来交通便
利,佛法经典得以流通,实为大幸。然不得既学佛法,又修外道法,以致邪正混
乱,则为害非浅。《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546页-复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书
印光法师谈感应篇
――代重刊序
弘法敬辑
一、感应篇之概述
1、感应篇的来源
问,《感应篇》,谁人著作。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
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虫文鸟书,大开文字之端,敢以虫鸟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举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论是非者之无益繁词。此种繁词,尚不如春禽昼啼,秋虫夜呜之有天然风味也。《三编卷四 答崔树萍居士问》
2、感应篇的性质
《感应篇汇编》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隹,俾熟读而详审以行之。则人人可以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增广卷二 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五经四书,本是教人为善之书。世多以文视之,则便当面错过。若《感应篇》、《阴骘文》等,直陈因果报应之事,俾人一目了然,实为有益。彼大言理性,不提因果报应者,徒欲得高出人上之名,而不知所以高之实。《三编卷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五》
《感应篇》、《阴骘文》,实为功过格之源本,以故恭录于首,以期朝夕讽诵,互相鉴照。俾得三业清净,一心淳笃。庶可无忝所生,行为世法。由是而世法佛法,一道齐修。成已成人,了无二致。前继往圣,后开来学,参赞化育,辅翼郅治,皆于此庸言庸行中得之。若舍此不行,别求玄妙。纵令大得,亦只能利一类之机而况专资空谈者乎。《续编卷二 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
二、感应篇之实行
1、读诵奉行 改过迁善
凡《安士全书》,及《感应篇汇编》,《印光文钞》,通文义者,皆须人奉一部。由此路上行,上焉者或可体会到此。否则只知圆融不执著,口口说空,步步行有,为家庭之祸患,亦佛法之蟊贼。《三编卷三 复福州佛学社书》
《感应篇汇编》,宜令熟读,此正本清源之要务。以五经四书所说者,或散见于各处,或义晦而难领会。此既熟读,读五经四书,一见此种话说,即便心领神会。理学务躬行,而不知此义,反指为异端者,皆见理未的,救世无术之流类也。《三编卷二 复谢慧霖居士书二》
汝宜每日将《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真经》,日读三五遍,至少须一遍。亦令汝妻日日读之,自可知为人之道理。既知为人之道理,则便可继汝父之家风。凡一切人皆钦仰汝,以为汝父素好善,故有此令郎。此其荣为何如也。光宗耀祖,成家立业,只在能立志学好而已。岂有甚么难行难做处。《三编卷三 复某居士书》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阴,后来纵然努力,亦难成就。以年时已过,记性退半,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坏心,即有罪过。要想得好报,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决定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与此丑像,了无有异。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则幸甚幸甚。《增广卷一 与周法利童子书》
若日说因果报应,与生徒讲《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而所作所为,皆与三者相反,则成登埸优人,只供台下人一时悦眼娱耳而已。优人只得优人之值,断无生前没后之真利益也。愿汝深体吾言,则儒佛之心法,及究竟之实益,岂必令前人独得,而汝或不得者哉。 《三编卷二 复卓智立居士书一》
2、感应篇与家庭教育
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及能读书,即将《阴骘文》、《感应篇》,令其熟读,为其顺字面讲演之。其日用行为,合于善者,则指其二书之善者而奖之。合于不善者,则指其二书之不善者而责之。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于江浙,历代以来,遵行二书,其家状元甚多,然皆终身守此不替。如金入模,如水有堤。岂有不能成器,仍旧横流之理乎?人之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讲,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则可矣。然读书之时,不可即入现设学校。宜合数家请一文行兼优、深信因果之师,令其先读《四书》及《五经》耳。待其学已有几分,举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说俗论所惑。然后令其入现学校,以开其眼界,识其校事。不致动与时乖,无由上进矣。能如是,则有天姿者,自能有为。无天姿者,亦为良善。独善兼善,自利利他,实不外此老僧常谈也。《增广卷一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憍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续编卷二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阴骘文》、《感应篇》,必令其熟读。且勿谓此非佛书而忽之。以凡夫心量浅近,若以远大之深理言之,则难于领会。此等书,老幼俱可闻而获益。而况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乎。《增广卷二 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祈以《感应篇》教子孙,终身诵之,胜于小学韵语多矣。《三编卷二 复邵慧圆居士书三》
儿女从小,即为教其常念《感应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须念一遍。尽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讲,依之而行,则自可归于正人君子之域矣。《三编卷一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教小儿常以《阴骘文》、《感应篇》,为入德之门。俾幼时即知为人之道,与因果之理。则后来决定不敢作越理犯分之事。否则被彼邪见所诱,则其行或至如今之废孝废伦免耻者,以现今此种邪说甚多故也。《三编卷三 复王智卓居士书》
宜令儿女等同读《阴骘文》、《感应篇》,为彼讲说。俾知为人之道,及三世因果之理。则将来自不至流为暴恶。彼杀父杀母废伦免耻者,皆由最初不知为人之道,及因果报应。一闻邪说,遂极力依此,以逞其肆无忌惮之心,为可哀也。《三编卷三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必须令彼熟读《感应篇》、《阴骘文》,以为前途之导。即二女亦当读之,以期藉此自修并以化人。天下不治,匹夫有责,此实匹夫令天下治之根本法。又须令儿子多看《安士全书》,《历史感应统纪》,及有益身心之善书。《三编卷一 复神晓园居士书》
世之不肖子女,皆其母不尽母职之所致也。母若贤,一则秉其气性,二则观其作为,此系以身立教者。次则教以为人之道,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又须切切实实示以因果报应。迨读书时,先将《感应篇》、《阴骘文》令其熟读。毕生每日须念三五遍。再与讲其大义,则如镕金入于好模中,决无不成好器者。此母教为治平之根本也。世人皆不注意,故有今日之战争现象。以致国运危岌,民不聊生也。光不须为小儿说法,且为汝夫妇说教小儿法,则小儿自可仿效仪型,克成正器矣。《三编卷一 复李慰农居士书五》
三、感应篇之功用
1、令人深信因果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书曰,惠迪吉,从逆凶,唯影响。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皆因果之说也。至于佛法,则更为彰著。前究过去,后明未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了此,则善恶报应,不爽毫厘。吉凶祸福,皆由感召。人虽至愚,决不至幸灾乐祸,避吉趋凶。惜无殷鉴,每致所作反乎所求。此忧世君子,汲汲然流通《感应篇直讲》为急务也。《三编卷四 感应篇直讲题辞》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语依表面看,是说庆殃及于子孙。依实际论,其庆殃之归于本人者,当更大于子孙者多多也。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用,以也。极,穷困苦荼也。五福六极,实示前生之善恶因,及现生之善恶果也。儒经说前因现果,现因后果。孔子箕子此二语,最为明显。佛经说三世因果,最为详悉。撮要说之,则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故《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果知此理,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兢兢业业,恐惧修省。格除自心私欲之物,则自心本具之正知发现。由兹罔念作狂者,咸得克念作圣矣。此就儒教所说因果,尚有如此之大利益。况佛教人修戒定慧,断贪瞋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初则断尽世间烦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次则渐渐进修,以至真穷惑尽,慧满福圆。彻证自心,成菩提道。咸皆不出因果之外。故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三编卷三 因果实证序》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所言格物者,格,如格鬬,如一人舆万人敌。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从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说工夫,妙无以加。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须有成范,方易得益。五经、四书,皆成范也。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见各书,不以类聚,颇难取法。而未多读书者,更无因奉为典型也。太上感应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作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僭修焉。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日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曰,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其发挥可谓透彻之极。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此书注解甚多,唯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唯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