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2|回复: 1

[其它] 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四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十四卷)

  请掀开经本第十三面最后一行,昨天讲到「入法界藏,智无差别」,接着看第二句:

  【证佛解脱。甚深广大。】

  这里面文字虽然不多,可是含义很深很广,我们应当细心去体会,尤其是要懂得怎么样去学习,这才是非常的重要。「智无差别」里面,我们讲到一些修行的原则,说到境智不二。凡夫,不仅仅是说我们六道的凡夫,六道之外,四圣法界在大乘佛法里面所谓是外凡;佛家讲凡夫有内、有外,内是六道以内,外是六道以外的四圣法界。为什么也称他们作凡夫?佛法真正的标准是在用心,如果是用真心,那就是圣人,就不是凡夫;如果是用妄心,那就凡夫,不是圣人。十法界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是天台家讲的藏教佛、通教佛,依旧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不过他们悟性比我们高,他们用得正,我们用得邪;虽然他是用妄心,他这个妄心很正,与真心相应,不是真心,跟真心很接近,相应。我们也是用妄心,我们这个心用得很邪,都走向贪瞋痴慢、走向是非人我,这个亏就吃大。所以六道称为内凡,十法界里四圣法界称外凡。如果是真正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就叫圣人,那就不是凡夫。我们在一般经典上看到,《金刚经》是圣人的境界,不是凡夫,因为他要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破了,那不是用妄心,是用真心。用妄心决定落在四相里面,离了四相是用真心。

  《大乘起信论》,你看看这书的名字「起信」,起信当然是入门的一本书。它那个入门是大乘入门,不是普通入门。那个入门是什么境界?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入的是这个门。相宗也有一本入门的书,《百法明门》,我想许多人都读过《百法明门论》。《大乘起信论》,你们应该都读过。《百法明门》它的标准在哪里?也是圆教初住菩萨,希望你在这一百法当中觉悟。悟什么?悟「一切法无我」。《百法明门论》是属于宗经论,它不是解释经,是宗经论,整个这部书就是讲一桩事情。诸位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也就能够联想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一句话「一切法无我」。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间一切万事万法,弥勒菩萨把它归纳为六百六十法,造《瑜伽师地论》,就是讲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为了便利初学,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成为百法,所以它展开就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法。

  「一切法无我」,无我讲的是两种︰一个是人无我,一个是法无我。人无我,给诸位说,烦恼障破了。烦恼障从哪里来的?从我执,人我执来的,人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所知障是从哪里来的?所知障的根是从法我执来的。所以法无我,所知障的根断掉了;人无我,烦恼障的根断掉了;二障断掉,你就圆满成佛。大乘入门跟小乘确实不一样,小乘是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叫入门,入小乘之门;大乘之门要破二障。我们读《百法明门》,悟了没有?有一些讲《百法明门论》的一般法师,我们不敢讲话;我的学生,我敢讲话。我的学生也有在大学里面讲《百法明门论》,他来告诉我学校里开这门课,我就提醒他:你要讲明门,不要讲黑门。如果这一百法你讲了之后,叫人家又分别这一百法、又执着一百法,那就不是明门,那就变成黑门。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已经够多,你又给他加一百个,很残忍的事情。天亲菩萨作这本书是叫人读了开悟,不是叫你读了之后又去记这一百法,又去分别这一百法,又去执着这一百法,那不搞错了吗?这个讲法,三世佛喊冤,都流眼泪。这些基本的道理我们要了解。由此可知,我们自己要不能够稍稍契入境界,真的不懂;自己都不懂,怎么能把别人讲懂?自己没有开悟,如何能令众生开悟?固然古时候也有这个例子,讲经的老师没开悟,听经的学生听了开悟,毕竟是少数,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这不是常例。我们一定要明了,经典的意思要清楚。

  总而言之,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如果就理上讲,理是就性上讲、就体上讲,决定是空寂的,《般若经》上讲「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这个话很难懂,我们听了,无所有不就是没有了吗?那你又搞错,真有。真有,为什么说无所有?我们六根接触不到,眼见不到,耳也听不到,身体接触不到,想也想不到。它真有,它不是没有。真的是真有,妄相是假有,那个本来没有。体性是真有,现相是假有,真有是不可得,真有是无所有。所以佛实在是不得已用一个「空」来形容它,用一个「寂」,寂就是寂然不动,那是真的。凡是动的,都是假的。无明,无明是动相;明,无明翻过来是明,明是静的相。这一点希望同修们要留意,特别是学讲经的法师们。智是静的,决定是静的,智慧;动是分别,所以你要晓得,动生识;识是动的,智是静的。我们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动的,把它转变成智,四智是静的、是清净的、是不动的。

  你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修行的纲领你就掌握到。怎么修法?要修不动。《金刚经》上讲得好,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相就是不着相,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把这个原则完全掌握到,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功夫没有不得力。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原则,外着相,内动心,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功。再给你说,念佛都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条件,《无量寿经》上讲得很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要是心不定的话,有妄念在夹杂,就不是一向专念;《弥陀经》上给我们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曾经有人给我提过,《弥陀经》要求的标准太高,一心不乱,我们做不到,怎么能往生?往生是一定要一心不乱,你才能往生。但是一心不乱真的不容易做到,几个人能做到?我们不能不再去查查经,罗什法师翻译是意译,他老人家翻成「一心不乱」;玄奘大师译《弥陀经》是直译,那个文字就不是如此。梵文原本的意思,玄奘大师译的是「一心系念」,跟「一心不乱」这个境界差好远。一心系念我们做得到,一心不乱不容易。

  一心系念怎么说?就是我们一般世俗人讲,心里面牵挂,一心牵挂。这个行,一心牵挂,你挂的什么?把那个东西换成阿弥陀佛,那不就行了吗?你要是挂念你的钱财,把钱财换成阿弥陀佛;挂念你的儿孙,把儿孙换成阿弥陀佛,就行了。心里面只系念这一桩事情,不系念其他事情,其他的万缘放下。玄奘大师译的,我们读了之后很舒服,觉得这个可以做到。罗什大师译的有没有错误?给诸位说,没错。怎么没错?我们自己只要做到一心系念,临终佛来接引,接引的时候一定是先见到佛光,佛光照你,佛光这一照就把你的功夫提升一倍,你本来是一心系念,佛光一照就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乱,罗什大师没讲错。所以要晓得,凡是往生的人,在临命终时见到佛来接引,受佛光的加持,功夫境界立刻就提升。我们念佛人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一提升就是事一心不乱;如果念到事一心不乱,佛光一照一提升,就是理一心不乱。平常一定要晓得用功,用功一定要晓得掌握原则。会修行的人在境界上修,《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样子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历事炼心。万事万相你要不经历,你怎么知道你能够不着相、不动心?你没有接触过,那个功夫靠不住。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里面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他认识一个老法师,这个老法师往年修行很不错,可是到晚年不行了,堕落了。什么原因?往年住山,年轻的时候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自己好象有这么一个把握。然后受到这些信徒们礼请,在都市里面建了一个道场,请他去主持,他下了山;一下山跟五欲六尘接触,一接触就退转。莲池大师就提醒他,以善巧方便来作比喻。他就举一个例子说,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过去山居的时候养道,觉得很不错,以后一接触社会,没多久被污染。这法师听了之后,就向莲池大师请教︰这是谁呀?莲池大师︰就是老兄。说明什么?说明住山不是初学人住的。初学的人见思烦恼一品没断,就要去住山、要去住茅蓬,要去闭关,开玩笑。那就是莲池大师所讲「没有经过考验」,修得好象不错,一出来就变形。因此住山、住茅蓬闭关是什么人?已经得定开慧的人。

  换句话说,修行在哪里修?在五欲六尘里头修。关关都要通过,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关关都要通过,真的外不着相,外面不受诱惑,里面不动心,你才有资格闭关。如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没有把握、还会动摇,你得好好的去参学。禅宗有个公案,「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了,还到外面参学,还没有资格闭关,没有资格住山。现代人不懂,不知道这个道理,以为人要不闭一次关,不能算是修行人,不能算是高人。没错,从前闭关的是高人。古时候善知识,到哪里去找善知识?古人都谦虚、都客气,他开悟了,他也不说自己开悟,他得定,他也不说自己得定,总说自己不行、不如人。不像现在,现在人要推销自己,从前的人要把自己藏起来,藏得秘密的,不能让人知道。如果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那不是真善知识!善知识到哪里找?凡是住山、住茅蓬闭关的都是善知识,他们已经烦恼断了,所知障破了,定慧成就了。成就之后他为什么去闭关?没人请他弘法。他总不能到外面去,「我定慧成了,你可以请我来讲经说法」,这话说不出口;现在人会说,从前人说不出口。现在民主竞选,我怎么怎么好,人家都不如我,你们要投我一票。从前的人这个话怎么能说得出口?丢死人了。怎么可以这么说法?所以只有去住山、住茅蓬去闭关。等到被人发现,来扣关,扣关是什么?请他出来弘法利生,启请,这么个意思。所以住茅蓬闭关不是修行,是在那里等,等人来启请,是这个意思;不好意思说,用这个方法静静的在等。

  从真的来说,心性是空寂,与修德的止寂相应。教下,实在讲禅宗也不例外,教下叫止观,止是止妄念,寂是心地清净,这是从性体上讲。如果从事相上讲,事相是动的,《华严经》经题上给我们讲「大方广」;大是体,方是讲相、现相,广是讲作用。现相跟作用,它的相是动相。在修行方法来讲,与观照相顺,我们的观照就是照俗谛,我们的止寂是深入真谛,这是我们用真俗二谛来说。清凉在这一段结论里面告诉我们,他说「于境,则不碍真而恒俗」,换句话说,现相跟作用不碍性体而恒俗,「于智,则不碍寂而恒照」。大乘修学的法门,实在讲小乘也不例外,不过功夫有浅深差别不同,小乘人浅,大乘人用的功夫深,都是定慧,都是寂照;寂是定,慧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不碍照,照不碍寂。在作用里面,定慧等持。说这么多,说的恐怕大家听还是听不清楚,我们浅而言之,什么叫照?看破就是照,照就是对于一切事、一切现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照,就是看破。寂是什么?寂就是放下。我们今天用看破、放下,大家就好懂多了。其实是不是真懂?那就很难讲。但是用看破、放下,比经典里面讲用寂照、止观是好懂些,全是讲一桩事情。

  现在我们要来研究研究,行门里头,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用功夫?与寂照相应,也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来学定慧等持,或者说得更白一点,学看破、放下,这大家好懂,怎么样来学看破、放下。放下是讲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经里面常用「一切境界相」。功夫随顺奢摩他,奢摩他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止息,就是定,也就是我们讲的放下。可是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放不下,也就是说你没看破,没看破怎么可能放下?所以,你要善于观察分别一切法的因缘生灭,你去细心观察这个,任何一法你仔细观察,如果观察明白,然后再一展开,原来一切法都不例外,正所谓一法通达,一切法都通达。实在说我们修行,心太粗,粗心大意。我们看到古大德,无论是宗门教下,你在《高僧传》上所看到,你在每一个宗派,甚至寺院《山志》里面所看到,古时候这些修行人,他们确确实实能够掌握住纲领。

  佛在大乘经论里面,「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八个字不是我发明的,不是我讲的,我没这个智慧;佛说的,经上说的。不管你修学哪个法门,你果然能在一门深入,深入的观照,或者我们讲深入的观察,无论你是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观察矿物,你能够锲而不舍。观察它,它的体性、它的现相、它的因缘、它的果报,天台大师在《法华经》上讲十如是,一展开百界千如。佛在经上讲十条,他能够把它展开为一千条,我们不能不佩服天台大师观察入微,这叫看破,这是真功夫。我们在一法里头能够看到十方面,那就算你很了不起。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观察宇宙一切法,这一切法里随拈一法,他教给我们观八面,你才真正看破。

  八面是这一个法的体,譬如我们举一个毛巾,大家观这一个东西,从八个方面来看它,你才真正懂得,才真正把这个看破。体有性体、有质体,你要明了。性体是法性,法性就是真性,这要观很难;质体比较容易,物质。它的体是什么?这个东西体是棉纱,棉纱的体是什么?棉花。棉花的体是什么?观察,一步一步往里面观,观到最后就变成原子、粒子,就变成这些东西,这从质体上观察,这是一条。第二条,相,相状,看它的相。第三看它的作用,观察它的作用,跟我们《华严经》经题上讲体相用,任何一法你都要明白它的体相用。现相怎么产生?现相一定有因、一定有缘,然后再现相是果,所以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有因缘果。这就六法。六法再加上一个事、一个理,任何一物有事、有理,有理一定有事。所以说,体、相、用、因、缘、果、事、理,八面。看一个人也要用这八个角度去观察。八个角度来观察,你是不是就算是看破?给诸位说,没有,你才看到外表,你看的是外表,我们今天是连外表都不知道,糊里糊涂。对于任何一法你能从八面观察,观外表。

  怎么样才能深入?你要知道,每一法里头又有八法。说体,有体中之体、体之相、体之用、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体之事、体之理,每一条下面都有八个,八八六十四;你能看出六十四,才算你看破一点点,不多,看破一层。你再深入看破一层,这六十四条,每一条里头又有六十四条,其深无底。看破又谈何容易?你不真看破,你怎么能够放得下?换句话说,你能看破一层,你就能放下一层;放下一层又能够助长、帮助你再深入看破一层。无论是体相用、因缘果、事理,它的深、它的广都是无量无边,这个说法说得浅显,容易懂。经里面说的比这个繁杂,但是道理完全一样,总离不开这个原理,观察入微不是个容易事情。

  能观的这个心是智,智从哪里生?智从定中来。总而言之一句话,你心不清净,你就没有观察的能力。清净心是观察能力的泉源、来源,我们不修清净心怎么行!要修清净心,实在讲讲到师道,佛法里面常讲「师资道成,师资道合」,资是学生,学生帮助老师,老师帮助学生,老师教导学生,学生资助老师,教学相长,相辅相成,所以老师跟学生是彼此互相尊敬。学生尊敬老师这是应该的,老师不能不尊敬学生,那也是错误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老师可以不敬学生吗?那你讲不通,你十大愿王里头缺了,不圆满,就有缺失。礼敬诸佛,学生也是未来佛,你怎么可以不礼敬?怎么可以不尊重?所以佛经里面,特别是忏仪里面,大家很熟悉的「一切恭敬」;一切里面没有分别,所以这个是彼此恭敬。老师的定力从哪里来的?老师的智慧从哪里来的?学生帮助他增长。学生的根性不齐,有根性很善良的、有根性很恶劣的,不听话的、很顽皮的,老师在这个境缘当中炼定力,怎么应付这些学生?在这里修禅定,修无分别心,修清净平等觉。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帮助老师开智慧。学生要不问,甚至他一生也没想过这事情;他这一问,立刻看看有没有智慧?有智慧就能解答,没有智慧赶紧回头认真去努力。

  这样我们才真的恍然大悟,为什么菩萨一定要度众生?不度众生,成不了佛!不度众生,许许多多事情你不知道,你的智慧不圆满。你广度众生,什么样的人都接触,上面从菩萨,下面到阿鼻地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统统都接触、统统都明了,你的智慧才叫圆满。从前方东美先生读《华严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这才叫真正的智慧。他看五十三参,你不接触这些境界,凭你想象,书上去念的,不算是真智慧;一定要亲身经历,不亲身经历,你记问之学,不但是佛家不主张,连世间教学也不主张。《礼记》里面「学记」就说得很清楚,「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不可以做人老师,从前儒家的老师都要开悟。所以教学,老师观察学生启发他开悟,你才算是真正会教学,是个好老师。绝不是叫他读得多、念得多、记得很多,那个不行,那个不是好老师,好老师一定启发你、帮助你开悟。启蒙的老师为什么天天就叫你老实念一部经?实在讲是用这个方法、用这个手段帮助你开悟。为什么?开悟要定才能悟,你先把心定下来。他叫你读经、叫你读书,把你的心定下来,所以这个经不讲,只叫你念,你没念错就行。每天从头到尾念几遍,你在念的时候还叫你大声念,念得让老师听得见,这就是老师教学。

  你高声朗诵他听得见,你就不能偷懒,老师在旁边督促,这一堂课二个小时、三个小时,老师在那里喝茶,或者他在那里也看书,他耳朵听你的,你念的声音断了,他马上就问你,这是一种教学的手腕。你念书的时候,我们佛法里讲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你不会打妄想,不会胡思乱想,那是戒;戒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不会有坏的念头。你念书,书都是圣贤人的言语,那就是众善奉行,所以戒律都在里面。一心去念,专心去念,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没念漏掉,那就是慧,是根本智、无分别智。

  从前儒家教学,启蒙七岁上学,大概到十二岁这一段期间当中,要把四书五经、重要这些经典,要念得滚瓜烂熟;老师一句都不讲,只是教你念,教你句读。因为古时候的书本没有标点符号,你们看古书没有,佛经也是;你看看《大藏经》,古版的《大藏经》里面没有句点。老师教的时候,要用红的朱笔把句子圈出来,段落画出来,这是老师的事情,教句读。你不认识字他教给你,教完之后你就好好的念,没得讲,没有意思,没得讲,就是叫你念。这么长一段时间,修定,修根本智,所以从前这教学的方法好,十几岁的人会开悟,这是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童子就是没成年,古时候男子二十岁才算成年,不满二十岁,童子。童子考中进士、考中状元,有。在现在来讲,这十几、二十岁他懂什么事?从前是考中进士,朝廷任命到地方去作县市长去,更高的那就当钦差去,还有当知府,知府就管十几个县。十几、二十岁,他的智慧能力,他有悟性,他不是死读书,不是死记,死记没有这种才华,没有这个能力。他对于人情世故一切事理都通达,所以他能办事。

  出世的教学更重视悟性。宗门他的对象,六祖大师《坛经》里面所说,他接引的对象是上上根人。上上根人容易开悟,中下根人修禅就难,可以得定,很难开悟。所以中下根性的人多半学教,学教比较容易悟入,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你在教里面开悟,在经教里面开悟。我们明了这些原则,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知道怎样用功,怎样才能够与道相应。与道相应,就是与智相应、与定相应。道是什么?道就是定慧,不是别的。定慧就是自性本具的功德,我们常讲性德。如果用《无量寿经》经题上来讲,如何与清净平等觉相应。清净、平等是定,觉是慧,还是个定慧。宗门讲观照,观照是智慧,讲禅定就是清净、平等,讲观照就是觉。如果我们果然能在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念念都能够与定慧相应,这个人叫真正修道,真正修行,真正会用功。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功夫不失,那就叫成片。现在大家常谈功夫成片,怎么叫成片法?这就叫成片。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都不会失掉,都不失定、都不失慧。定是什么?如如不动。慧是什么?清清楚楚。这是我们把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说出来。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也说了一些,可以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学不学没有什么关系,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这是古人所学,但是它这些原理原则不变。譬如他说修止;修行三个入门:有人从修止入门,有人从修观入门,有人是止观等运入门。在《楞严经》上也是这个说法,《楞严经》说奢摩他、三摩地、禅那。奢摩他就是止,三摩地是观,禅那是止观等运。毗钵舍那翻作观。或者我们用现代的话说,修止专门从放下来做,一种专门从看破上来做,第三种是看破、放下同时来做,就是这么个意思。一般修止的多半是用静坐的方法,现在还有人用这个方法,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他到那个地方去打坐。打坐的时候,这里头有原则,清凉告诉我们,不依气息。有人打坐守什么?守息,叫数息观,他那个心注意自己的呼吸,心就不妄想。注意自己的呼吸,小乘常用这个,初学的人常用这个。

  清凉大师修止的方法是高级的方法,不用这个,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也不依空,也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连那个想也除掉。为什么?因为一切法本来无想。这个时候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然后再以心除心。心要是散乱,要知道把心收回来,把这个心住在正念上。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念,无念不是没有念,要没有念就变成无想定。实在讲这个境界到最高的总结,不但境界相是空的,心的相也是空的,就是《金刚经》上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空了。外面的境界,境界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心境俱不可得,这个时候你真得定,定里面开慧。大师这番话说得很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我们烦恼习气很重,妄想不住,看看这个法门我们没法子,确确实实做不到。

  如果用第二个方法,用观的方法;观就是讲微密观照,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境界当中,你要常念方便、分别因缘生灭。他这里讲得简单,我刚才讲的那个比他这个讲得详细。任何一物,人、事、物,我们把所有万法归纳成这三大类,人、事、物就统统包括。任何一法,你开始用八面观,然后再观六十四面,这才看破一点点。说老实话,能够看八面,看表面,表面能看清楚已经算不错,实在讲你一分都没有看破。那怎么办?要用放下来帮助。放下是修定,心愈清净,这个心愈灵敏,你微细处去观察,你就能办得到。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心妄想太多,心太粗,所以功夫用得不得力。可是这些原理原则我们明了之后有好处,有很大的好处。好处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说,念佛人常讲放下身心世界,对这个有帮助。放下身心世界,身心世界不要常常挂在心上,把这个境界完全转换过来。心上放什么?放阿弥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净土法门,不是没有道理。净土念佛法门、宗门教下、无量法门,总而言之都不外乎这两门,定慧这两门。这两门都不容易,说实实在在话末法时代的众生,能有这个根性的人希有,古人所谓凤毛麟角;我们不敢讲没有,太希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如果做不到,参禅,天天在那里枯坐,不但不开悟,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定都得不到。这个时间浪费,可惜,不如到居士林来作义工,还修点福。一天坐几个小时,什么事情不干,两边都失掉。你真得定、得开悟那是功德,你这个坐是功德;如果你定慧都得不到,不如在这里当义工修福,果报比那个殊胜多了。所以自己对自己的根性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

  大乘修学定慧跟一般确实不相同,大乘定慧是在事相里面去修,不是在盘腿面壁。他是在生活里面、在工作里面、在热闹场所里面,修定修慧,样样清楚是慧,如如不动是修定,他是这种修学方法。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表演的,我们要深深去体会,他老人家修禅定不是盘腿面壁,他修禅定是在槽房里面破柴舂米。他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耽误,他破柴的时候修禅定,舂米的时候修禅定。由此可知,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都是修禅定的处所。他解释坐禅,坐是不动,取不动的意思。什么不动?不是身不动,是心不动,身不动没用处。六祖常说,「身是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不是修这个东西,修心;心要不动,心要明了。心明了是慧,心不动是坐。我们看到这个字眼,就误会、就执着,「我坐一定是要去打坐,一定要坐在那里不动」。这个样子要是修成佛,有什么意思?修成佛之后,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动,这种佛我想很多人都不愿意作。所以,真实义一定要清楚、要明了。终极的目标就是入不二法门,才能真正的相应,境跟智相应。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如果依照清凉他的注解讲,太长,我们把这些纲领原则也都交代明白了。

  第二句『证佛解脱,甚深广大』,这是讲证果法。「解脱」这个名词,在佛法里面用得很多、用得很广,每位同学对这个名相都相当熟悉。可是这两个字的意思一定要清楚,不可以混淆。解,念破音字,念去声,念「谢」。念「谢」,当作动词讲;念「解」,当作名词讲。可是现在人已经不太讲究这些,意思能够搞清楚、搞明白也就行了。它就是解除的意思。解,就像绳索一样,绳索捆得很紧,现在把它解开。古人当动词,他念「谢」,现在人也叫「解」,不叫「谢」,「谢」没人懂。这是语言语音会随着时代变,文字不变,我们念的音会变,古音跟现在的音不一样。我们念「南谋」还是念古音,现在人念什么?「南无」,你念「南谋」他不懂。念「南谋」什么人懂?唐朝人懂,唐朝人「南无」这两个字就是念「南谋」。翻经是那个时候翻,那个时候翻念不错,现在这个音变了,很多字的音都变了。广东话里面还保存一些古音,汉唐的音在广东话里面还保存着有一些。

  「解」就是解除烦恼,「脱」是脱离生死。烦恼有很多种,我们从浅显的来说,见思烦恼,佛说见烦恼有八十八种,思烦恼有八十一种,这是讲我们六道。你能够把见烦恼解除,现代的术语叫解放,一样,你能够把它解除、解放,你就脱离凡夫位,你就不是凡夫,就圣人,小乘须陀洹果。证到小乘须陀洹,虽然没有离开六道,但是可以说你已经脱离三恶道。须陀洹在六道里面还是有轮回,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你能够解八十八品见惑,你就脱离三恶道,永不堕恶道。如果再能够把八十一品思惑解除掉,你就三善道也脱离,完全脱离六道轮回,这是小的解脱。在佛法里面讲,佛法三个等级,初等的,初等的解脱是脱离六道轮回。中等的,你能够把尘沙、无明解除,根本无明也能够破一品,根本无明是四十一品,破一品,你就脱离十法界,这个时候你证得一真法界,这是中等的解脱。最上层的解脱,要解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四十一品,你证得一品,后面还有四十品,这就是一真法界里面菩萨的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每解除一品无明,你的地位就往上升一级。升一级就是脱,脱离下面一级,升到上面一级,这是解脱的意思。四十一品无明统统解除掉,菩萨四十一个位次统统摆脱掉,你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这叫究竟解脱。这是佛法粗说,解脱有三种,我们姑且说下、上、中三等,三种解脱。

  这个地方讲证果法,是讲究竟解脱。究竟解脱里面,有圆满、有不圆满。如果从不圆满的意思来说,圆教初住菩萨就是究竟解脱,究竟解脱里头不圆满的;如来果位,那是究竟解脱里头圆满的。他们这些人不但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永远脱离十法界了,所以称之为究竟解脱。这个时候作用自在,得大自在,这个自在就是《华严经》上所说不思议境界;最后一品品题,《四十华严》里面讲「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叫作用自在。此地大师举一个例子给我们说,譬如「一念之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这是举例子来给我们讲,说明作用自在。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说了十种,十种当然都是归纳,要细说永远说不尽。

  一切诸佛,这个一切诸佛就是《华严经》上所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一切诸佛。圆教初住菩萨叫法性住,就有能力在十方一切诸佛剎土建立一切佛事。一切,范围就太广,像《普门品》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当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无量无边的身形,他都能示现;无量无边的佛法,他都能演说。初住菩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智慧?他见性,明心见性,这种能力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不是学得来。只要见性,你就有这个能力,你的智慧德能完全现前。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楞严经》里面看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二十五圆通章」里面举二十五位菩萨做例子。这二十五位菩萨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观音菩萨也是圆初住的菩萨。《楞严经》上讲观世音菩萨那种智慧能力,三十二应,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普门品》里面也讲,《普门品》所说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这样我们才证明《华严经》上所说,地地皆具一切地的功德;地是地位,每一个地位都具足一切地位的功德。初住菩萨具足二住、三住,乃至我们讲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统统具足,等觉菩萨也具足初住菩萨乃至初信位菩萨的功德,这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得太清楚、太明白。

  这十句,第一句说「一切诸佛能于一尘」,尘是讲境界里最小的,一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在一微尘里面,「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出兴于世」。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一微尘里面现什么境界?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在一微尘里面,虚空法界没缩小,一微尘没放大。《华严经》里面常讲,「一毛端上转大*轮」,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这是《华严》里面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如果不见性,决定有障碍,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有障碍,一真法界里没有障碍。障碍从哪里来的?诸位一定要晓得,分别、执着。会用功的人用什么功?生活里面,根尘相接触的时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就是炼一个不分别、不执着,就炼这个功夫。不分别、不执着是性定,自性本定,这是真正修禅定;境界了了分明,是自性慧。《金刚经》上说得好,只有两句话,把修学的纲领给我们点出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用现在的话来说,决不被外面境界相诱惑。无论是好的境界,不受诱惑,不起贪心;恶劣恐怖的现象,也不会被它诱惑,不起恐怖,不生恐怖,这叫不着相,里面心清净的,不动心。必须晓得,外面所有的境界,好的境界也好,恶劣的境界也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坐在这里,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来了,你害不害怕?你怕他,你把这个经念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妄相。他是妄相,我这也是妄相,妄跟妄没障碍。不是说我这真的,他是虚妄的,他是真的,我是妄的,那就有障碍。所以在这种境缘当中,你要提得起功夫,你才能离开一切恐怖妄想,恢复自己的清净心。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微尘里面现虚空法界;虚空法界里面,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出世,现这种境界。

  第二句说,「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转净*轮」。第一个是现诸佛出世,第二是现诸佛讲经说法,在一微尘,或者说一毛端都行。我们汗毛的尖端,比微尘大多了。微尘我们肉眼见不到,汗毛毛端我们仔细看,眼睛好的还能看到,眼睛不不好的恐怕要用放大镜。这是说明不思议境界。第三句,前面完全相同,都说「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众生接受佛教学的境界。第二句是说佛说法,第三句说弟子们接受佛的教化。第四句说「现诸佛国土」,现依报庄严,也在一微尘当中。第五句说「菩萨受记」。第六句说,「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诸佛」,这是突破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佛能在一微尘里面示现过去佛、示现现在佛、示现未来佛,统统能示现。下面五句都是讲突破时间;前面五句突破空间,没有空间的障碍;后面五句没有时间的障碍。第七句,「能在一尘当中示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世界种」,这是我们讲依报庄严。示现一切诸佛,那是示现正报。

  第八句说,「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示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神通」。这里面诸佛所示现是究竟圆满的神通,超越三乘、超越权教。「神通」两个字,它的意思我们也要搞明白。「通」是通达,没有障碍。智慧通达,智没有障碍,无所不知;能力通达,无所不会,双手万能,手工艺非常巧妙,什么他都会,这叫通达无碍。「神」是神奇的意思,超越凡人、超越二乘、超越菩萨,这个神奇不可思议。诸位必须要明了,这样不可思议的神通道力能力,都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没有一样是外面的。所以全经所讲我们自己自性的功德而已,全是说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本分里面的事情,没有一句说到外面。

  第九句是说「现去来今一切众生」,这个众生就是万法,示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万事万法。万法为什么叫众生?众生的本义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所以众生,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是很多人在一起叫众生,那你把这个意思完全解错。凡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做众生。当然我们人也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我们再仔细观察,现在所讲植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矿物还是众缘和合而生,自然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我们仔细去观察,没有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都叫「众生」,这两个字的范围,所包含的真相,《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无为法就不是就不是众缘和合而生。可是无为法里面还有真的、有假的,假的是相似的;正因为它不是因缘所生,所以不能够列入有为法里,只好说它是无为法,它不是真的无为。真的无为只有一个,真如无为。《百法》里面讲六个无为法,只有真如无为是真的,其余五个相似,有为法里不能包含说它作无为法。所以「众生」这两个字的含义无限的深广。

  末后一句说,「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佛事」。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懂,什么叫佛事?佛事两个字怎么讲法?现在许多人一看到佛事两个字,大概就是诵经超度做法会,这叫佛事;错,完全错了。你要想想这两个字的本义,佛的意思是什么?觉悟的意思。事是指世出世间一切的事相造作,造作叫事。心里面起心动念叫心事,你心里面想是心事,身体的动作是身之事,口里面言语是口之事,所以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佛事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于是佛事这两个字我们才稍稍明了,佛事是觉悟一切众生的事,叫做佛事。觉悟众生的事无量无边,所以叫一切佛事。我们心里面起心动念,要像佛菩萨一样建立度众生的大愿,这是佛的心事。佛的心事没有别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佛只有这么一个心事。这句话要是用现在白话来讲,度就是关怀的意思、爱护的意思、帮助的意思;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什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哪个苦?三途苦、六道苦、十法界苦、无明没有断尽苦,等觉菩萨还苦,一定要帮助他圆满成佛,把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干净,这是佛的心事,佛的言语、佛身体的造作,统统都是帮助一切众生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他的身语意三业所做都是佛事。能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一切佛事,一切里头是讲一切众生,这是佛法里面常讲应机说法,一切佛事是应机说法,什么样的根机,说什么样的法。

  总而言之,这是说到证佛解脱,甚深广大。「即用而真」,这是甚深;即相而性,这是甚深。你从相上见性,从事上见理,这是甚深。广大的意思,像刚才十句里面所说,一微尘现尽虚空遍法界,现正报、现依报、现众生、现佛事,无有一法不现,法法皆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边际,这叫广大。能够契入到这个境界,这叫证。在什么地方证?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在生活里面证。如来果地上所现的微尘毛孔、所现的境界,都是自性性德法尔如是的境界。佛能现,我们能不能现?我们如果不能现,佛能现、我们不能现,佛能、我们不能,那就变成二法;惠能大师讲得好,二法就不是佛法。所以大家要晓得,佛如是,我们也如是,我们跟佛无二无别。可是明明有很大的差别,怎么说无二无别?这种差别在哪里?差别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没有差别,假的里面就有差别。假是你迷,差别是从迷里面产生,不是真的;真的里面决定没有差别。

  因此我们要证这个境界,也要在一微尘里面去证得,也要在毛孔里面去证得。说毛孔、微尘,大家听了疑惑,我们到哪里去找毛孔、微尘?实在这个意思引伸出来,我们就有下手之处。这个引伸是什么?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是这么个意思。不要看它是小事,从小事里面你去下功夫,你就能够体现到,佛在经里面讲的甚深的义趣、甚深的义理,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微不足道的这些小事,而被一般人所疏忽掉。不晓得这些小事都是性德,从小的明白,大的就豁然开悟。佛没有教我们向大处下手,教我们从微细小处下手,这个教学高明。如果他讲从虚空法界下手,我们真的摸不到边际,真的不知道怎么去修!从日常生活当中小事去下手,我们就有下手之处。真的从穿衣吃饭,禅宗里头常讲,赵州和尚接引学人,「吃茶去」;你要听不懂,真的到那里去找茶,糟了。现在我在香港看到一个卖茶馆,招牌叫赵州茶,真的变成吃茶去。吃茶去是什么意思?没事,这个意思就是没事,也就是显示出无所有、不可得,这个味道在里头,显示出一种闲情逸致,让你在这里面去体会心性里面的大道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0 17:29 , Processed in 0.18588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