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80|回复: 0

[佛教文化] 转帖:佛门基本礼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礼佛礼仪须知
  ①        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        拜佛——大殿中央拜殿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④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⑤法器——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不可戏动。
  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礼拜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 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靡然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相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告诉我们: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最大。
  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等,都可以行之。要是没有佛菩萨圣像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郊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然后十念(十念法:正立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各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即可。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最好。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叫上香)。
  ①    将香点燃。
  ②    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
  ③    安置胸前,香头平对佛菩萨圣像
  ④    再举香齐眉。
  ⑤    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⑥    开始用左手分插香。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 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支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长香时一样。
  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示,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馀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 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 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於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礼拜,闽南语都叫“拜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起礼佛,愿你们以此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4)以头垂叩於两掌中间拜垫上。
  (5)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立起。合掌依然。
  (8)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
  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
  念佛(包括持咒等)是没有什么固定形式或某种拘束的,只要恭敬虔诚,心念专一,屋内、屋外(厕所或不洁之处除外),山林、旷野、立念、坐念、大声、小声、有声、无声……无一不可,若能心专意诚的多念,自然会有地藏经所说的:“舍一得万报”的大利益到来(当然不一定是今生),念到无念而念,一心不乱,心之内外都为佛所充满时,就已经达到了禅定的境界了。如能念到连梦中在遭遇各种情况之下,也能把佛号念到脱口而出时,则生西已是毫无疑问了,你的道业也可以说已有成就了,愿共勉之!
  忏悔是在佛菩萨圣像前,至心发露自己今生或以往不当的过错,誓不再犯的意思。详细一点说:“忏”是梵语“忏摩kKasamayau”的略称,与我国的“悔过”的上一个字合并,就叫“忏悔”(如今各寺传三坛大戒,登坛所行的忏悔礼拜仍叫“忏摩”,其他时候很少用),意思就是请求容忍我悔罪,让我有改过迁善的机会,并祈求谅恕的意思。也就是检讨自己的得失,陈露先恶,改往修来,求佛菩萨鉴察。有些人除每日功课后常行忏悔之外,有时在得罪了人、触犯了尊亲师长,或做错了事心中感到不平安时,或犯了自己所不知道的过错时,也常在佛菩萨圣像前忏悔。在寺院中,除了以上个人的方式外,另外就是 团体的,逢双日的晚课拜“大忏悔文”。其他如[法华忏]、[梁皇忏]、[观音忏]、[地藏忏]、[金刚经忏]……等,都是为超度亡魂用的,个人也有拜的,但不多。
  “念珠”,有人叫“数珠”,也有人叫“佛珠”,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木槵子经说:“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报障者,当贯(串)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弥陀、达摩、僧伽名,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得生三焰天……(中略)若能满一百万遍者,常得断百八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盘“。
  念珠的粒数,按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而成为1080粒;108粒的,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生(即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种境界,与修证同)之54位;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贤圣;21粒的,是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根据[数珠功德经]的记载是这样的:
 铁者:5倍;
  赤铜者:10倍;
  珍珠珊瑚者:百倍;
  木槵子者(又名“无患子”,可能为桃李之核,因其有避邪之功用故也):千倍;
 莲子者:万倍;
  帝释青子者:百万倍;(此物不明)
  菩提子者:无数倍。
  [摄真实经]中,则分念珠之功德为:
 香木者:1分;
  鍮石(黄铜)、铜铁者:2分;
  水精、珍珠者:1分;
  莲子、金刚子者:2分;
  诸宝及菩提子者:无数分。
  另外,如[瑜伽念诵经]、[守护国界经]、[苏悉地经]及[陀罗尼集经]等,对念珠之功德均有记载。总而言之,所说都是以菩提子的功德最殊胜和最大,这是佛教中,无论出家在家,凡与佛有缘而喜修佛者,都喜欢使用菩提子念珠的原因。
  但密宗修法或持咒,则有视法而用之说,唯凤眼眼菩提子念珠可以通用,但其他念珠,经加持后,也有以一当很多倍的功能。
  所以,修持佛法的同道们,如要使用念珠,最好还是用菩提子,即可增加功德,又可助长道业也。
  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拇指拇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轮到母珠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佛陀也”。
  另外,有些经典中,对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记载。
  [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的:
  佛部:应用右手拇指与头指(食指也)掐之。
  金刚部:应用右手拇指与无名指掐之。
  莲花部:应用右手拇指与四指掐之。
  羯磨部:应用右手指与四指掐之。
  [苏悉地经]的记载是只有胎藏界三部:
  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食)指少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
  莲花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馀指皆舒而掐之。
  金刚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馀皆舒而掐之。
  [军荼利仪轨]云:以右手大指捻头指,当心拨珠,馀三指散直(这是佛部的“说法印”,亦名“持名印”,这里则为“念经印”),左手引珠,右手持珠,如转**状。
  [无量寿仪轨]云:二手当心,各聚五指,如未敷莲花,左手持念珠,以右手大指无名指移珠,诵至最后一字移一珠。
  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摄真实经]佛部和[苏悉地经]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人,我以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
  “什么是回向” ?你可以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因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果,回向菩提。[大乘义章九(卷)]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下卷说:“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第七卷说:“众生无善,我有善失,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先进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
  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所以,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
  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
 佛门里的规矩
  这一篇我们所要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在家修学佛法的居士们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门里有很多规矩,所谓规矩,是一种定下的准绳。俗话说:“规矩能成方圆”。那就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规定的标准,循着这个规定的标准,那才能塑成一个完美的形体来;如果把规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们把规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门里来,那么佛弟子就没有违规毁矩的了。
  大凡各种宗教里,都有他们的规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佛门里的规矩,是指佛教里无论修学哪一宗派,共同约守的一个清规,虽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来的。这个规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严肃的,恭谨的,如法的,而达到自律。这里所谈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规矩;好比禅宗、律宗、密宗,尚有其个别的规矩。就不在这里赘述。
  (一)规矩的基本要素
  哪些是规矩的基本要素?第一,恭敬的(意)。第二,庄严的(身)。第三,谨慎的(口)。这三者表示了身口意的清净,它可以摄心一处,自然而然可以循规蹈矩,使佛门更能令众生崇敬与归向。
  第一,              恭敬的——就是说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是发自内心的恭敬,而自然生起对三宝——佛、法、僧——的无上崇敬与仰慕,也就是说在佛门的一切一切不能离开恭敬心,舍开恭敬心,便不能有所利益,那么佛门的规矩,就是以恭敬心为起码的条件,在在处处都对三宝五体投地的礼拜、歌颂、忆念与追随。
  第二,              第二,庄严的——佛门内的佛像、寺院、经典、法器、僧伽,乃至一草一木,莫不是庄严的,庄严着无上的菩提。这一切都时刻在无语的开示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用庄严心态去观察、去觉得,往往忽略了庄严给予人们的启示。在佛门里,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如何能体会庄严的道场?您更不用庄严道场的心,您又如何能庄严自性的佛陀呢?佛法是不舍离庄严的,舍离了庄严,那与污秽的世俗又有何两样呢?
  第三,谨慎的——指对言语和行为而说,这道出身教与言教的无形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时常将恭敬与庄严的心,处处表现出佛弟子不同于凡夫俗子庸浮散乱,时时为凡夫俗子的表率,经常由身教中去启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叫别人一看,也可以皈向佛陀座下。所以佛门中的规矩,有了这个因素在,自然使它产生了自他二利的功效。
  1、              佛像——凡佛弟子见佛像必须恭敬、礼拜、供养、护持,虽然是木雕、纸印、泥塑,应观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论佛像在任何地方都应如是,不可分别像之好坏、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观,福不唐捐。凡“买”或“要”佛像时,一律要说“请”,不能说“买”或“要”,附带说明:佛经、佛具、香花,如用钱买,或向他人要,也应一律说“请”,此是恭敬心。
  2、              有的佛像是纸印的,日久欠净,或有破损,实不能再供,应于佛像前言明另请新像再供,此旧纸佛像可恭敬焚化,切不可任意撕毁弃置,如是所做,即如出佛身血,罪堕无间;另木刻泥塑之像,如有损毁失修,佛弟子应护持圣像,发心修补,金漆剥落,当发心再贴金刷漆;因众生礼佛,即能成佛故,可知佛像可度众生,常令相好光明,令众生起欢喜赞叹心。尚有金银、玛瑙、玉、翡翠等制佛菩萨圣像,不可毁坏,改做其他装饰物品,如是所作,则获重罪。有人制香,香上有观世音菩萨纹形,焚香时显现菩萨形状,香熄之后,圣相塌毁;又有人以蜡烛做成观世音菩萨形状,上有灯蕊,以火燃化,烛燃相毁;以上两则,殊大不敬,商买之人,被财货所迷,不知所造无边重业。又有用佛像作为商标者,众生不察,难免任意丢弃,实非所宜,皆不知佛陀伟大,众生滥用胡为,皆失谦恭,罪报难逃。
  若画佛像,要用好笔、好墨、好纸。若绣佛像,要用好针、好线、好布。若印佛像,要用光泽好纸、形色清晰、印刷精美。若雕佛像,以金、银、铜、玉、翡翠及诸般宝石,或檀香、沉香等上木、瓷釉上料,印刷雕塑诸佛菩萨圣像,应沐浴斋戒,燃香谨制,摄心一处,不令分心,感应道交,可获不可思议功德。
  配身小佛像之挂链及配汽车之挂像,有欠恭谨,然作方便,未尝不可。若存恭敬,尚可获福,如有亵渎,仍自获罪。所以配身小佛像不可当做装饰品,那根本不是佛教徒所应有的态度,而应有虔诚祈求加被护身一切吉祥想。
  还有一种卡片印的佛菩萨圣像,可以带在上衣口袋。这种卡式小佛像,是为了个人在旅行、在作客、在单宿舍时,做功课取出供养礼拜,乃便所需。有人也兼用为护身平安之用,原无不可,但也以存恭敬心,难遭遇想。此种小佛像,只宜放上衣口袋,如放裤子口袋,即为不敬,利而未获,过咎先至。
  再有,一般不信佛的人,常将佛像当做艺术品做摆设陈列欣赏,或与其他物品杂陈并列,皆非正因。如能劝化他人勿做艺术品欣赏,而应恭敬、礼拜、供养,则为利他觉他的菩萨行了。佛教徒见到佛像,无论大小及任何形式,必须要恭敬、礼拜、供养,福德无量。
  此外,有见到每一佛者,皆应恭敬,如[地藏经]中有“称佛名号品”,又如[千佛名经]及[万佛名宝忏]中所载名号皆由世尊金口宣说。一一佛名皆常恭敬、礼拜、供养,功不唐捐。
  最后要知道的是迎请佛像时,无论是铜的、木的、瓷的、纸的,一概以难遭遇想,恭敬捧迎,不可轻率从事,佛像用双手捧于胸前,切记不可反复在腿上,不可像包东西一样,用手一提。请纸像最易犯过失,把佛像拿着垂向膝下,或夹在腋下,如是种种不敬之过,看来没有什么,其实不知不觉中已获罪过。凡诸佛像,那必须视同报身、化身佛一样的尊敬,此种功德又岂是凡夫俗子的我们所可揣摩到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4:26 , Processed in 0.13627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