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8|回复: 11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0集)  2012/6/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七页,「往生正因第二十五」。我们学到第一行,从第一行看起:
  「又本品所示诸因,多契于《观经》之净业。《观经》云:生彼国者,当修三福」。所以三福是我们修净土第一门功课,属于行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早年我住在美国,跟黄念老见了面,他教给我,夏莲老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建净宗学会,在大陆上一直没有建成,希望我在海外建立净宗学会。实际上,净宗学会跟从前的莲社没有两样,只是名称换成现代化,这个也是有道理,与时俱进。「莲社」两个字,社会大众对它很迷惑,不知道这是什么,如果说净宗学会,大家概念就清楚了。所以莲公的提议是非常值得效法的。我们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加拿大成立的,在温哥华,现在这个会还在。第二个会是在圣荷西,杨一华主持的,这都还在。第三个在洛杉矶,陈景昌领导的,都还做得不错。
  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写了一篇缘起,缘起里面提出行门五个科目,我们日常生活,生活的标准,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菩萨的六度,第五个是普贤菩萨十愿。简单,不麻烦,容易记。这五个科目必须要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不违背,这是真正净宗学人,弥陀弟子。这三条不仅仅是修净土,可以说世尊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依这三条做基础,没有这三条,无论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这三条是根之根、本之本,就是太重要了。第一个,第一条四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面两句是根之根,后面两句是本之本,就是戒律,戒律的根本。这一条做不到,后面全没有了。怎么做?我们落实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因果教育,落实在《太上感应篇》,有这两个基础,你才能够修《十善业》,《十善业》是佛家的根本。为什么十善做不到?没有《弟子规》,没有《感应篇》,所以你做不到。《弟子规》是伦理道德,人懂得伦理道德,他会断恶修善,羞于作恶;人懂得因果教育,不敢作恶,所以因果比道德还重要。道德有时候规范不住,恶念起来了,想到因果报应就害怕,自然不敢做了。
  中国自古以来,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靠什么?靠教育。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所以这个国家几千年长治久安,令人羡慕。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确实是被慈禧太后疏忽了。在我们想象当中,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一定不是很高,如果有高度的文化水平,她不会这么做,自封为老佛爷,这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历代帝王都称三宝弟子,确实都受过皈依、五戒、菩萨戒,多少帝王都受过,明清有一些帝王还受过金刚乘的三昧耶戒,菩萨国王,政治焉能不好!
  所以,净业三福决定不能疏忽。有了第一条,第一条是人天福报,人做好了才能够学佛,人要没有做好怎么学佛?你看看,佛经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佛弟子最低的标准,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才能学佛。那我们这个经上有讲到,五逆十恶、毁谤大乘都能往生,他是善男子、善女人?是的,一点也没错。他造作恶业是没有接受到教育,他造的。学佛之后,或者是真正听到中国传统文化,他就省悟了,他就回头了,真正认错、真正忏悔,那就是好人。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坏人回过头来比好人还要好,所以这一回头,真念佛求往生,确实有生到上品上生这么高的地位,真回头了。这个道理不难懂,因为佛说了很多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作恶回头,一下就提到这么高的地位,是有道理的,是可以相信的。因为一切众生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真的一回头,这个东西统统出现,他就成佛了。
  所以受持三皈,受持三皈是有十善业道的基础,没有前面的基础,十善做不到。所以世尊他老人家的教诲,对于修学有严格的要求,那就是一定先学小乘,后学大乘。小乘是人天法,这个地方第一条、第二条都可以说是小乘。第一是小乘的基础,人天福报,有这个基础才能提升,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今天的三皈,章嘉大师说得好,叫结缘三皈,不是真的,给你举行一个仪式,结缘。真的怎么样?真的你得受用,你得受持了。受是你接受了,持是你做到了。在哪里做到?在起心动念、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做到,持是保持而不失去。三皈是佛法最高的指导原则,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的经论都没有离开它。佛法僧称为三宝,佛是什么意思?觉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念念觉而不迷,时时觉而不迷,事事觉而不迷。这谁能做得到?不是真正前面这第一条做得圆满的,不可能做到。第二是皈依法,法就是规矩、是方法。佛法里面也称为方便,方便是最好的方法,便是便利,叫善巧方便,法是轨道、是道路,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依教修行的人,在家、出家都包括,只要依觉正净修行,都可以称之为僧。僧的标准是清净。
  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就是僧宝,平等就是法宝,觉就是佛宝。这个经题里头有三宝,有三学,清净是戒律,平等是禅定,觉是智慧,戒定慧三宝,也是经律论三藏,清净是律藏,平等是经藏,觉是论藏,经律论三藏,这个经题多完备!多殊胜!十方三世所有一切如来的法宝统统在这个题里头,夏老这个题会得太好了,天衣无缝,全是佛说的,没有自己加一个字在里头。我们这个经题就是圆满的三宝、三学、三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八个字,至少我们要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出家加上《沙弥律仪》,这才像个样子。这是小乘,入佛门了。前面不一定入佛门,世间法、人天法,第二是小乘,第三是大乘,大乘在小乘之上,没有小乘的基础,就不可能学大乘。
  大乘第一个,「发菩提心」。菩提心,经论合参,《大乘起信论》跟《观无量寿佛经》合起来,菩提心有体、有相、有用。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经上讲至诚心,《起信论》上讲直心,两个合起来看,直心就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真诚到极处,这心里头没有妄念,这个里头境界有浅深差别。真正菩提心发起来了,他就不是凡夫,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这个心一发就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所以一发心,古大德讲,成佛有余。心发了,是一刹那,不能相续,能相续他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从定中起来,菩提心现前;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提心现前。这心一发就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圆满的菩提心。我们今天初发心,对三宝真信、真敬仰,认真学习,这也算是菩提心。
  第二句,「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世间人都相信,这是菩萨。菩萨深信因果只有一种,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跟我们这个经上,三辈往生、往生正因完全相应。「读诵大乘」,这里面还有精彩的部分,最精彩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无论什么样的经典,你对它真正欢喜,这个欢喜就是有缘。为什么有缘?过去生中曾经学过,现在又碰到了,所以你对它欢喜。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说得很明白,无论哪一部经论,要紧的,一门。一门,你专心,专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你是一心,一心就是专心。专心时间久了,决定得定,就得三昧,你学《华严》得华严三昧,你学《法华》得法华三昧,你学《楞严》得楞严三昧,三昧无量无边,学净土的得念佛三昧,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三昧。得三昧之后,缘成熟了,他就开悟,大彻大悟,那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要晓得,读诵大乘有这个秘诀在里头。自己成就了,就教化众生,「劝进行者」,劝进行者,今天讲的弘法利生。你看,净业三福一共十一句,前面十句自利,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后利他,利他只有一句,劝进行者是利他,自行化他。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极乐是世出世间最大的福地,福地福人居,没有大福报的人,那个地方你怎么能住得住?所以具足净业三福,这是大福德的人,那极乐世界就是为你准备的。一心信乐念佛人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相应了。所以,佛说出这一段话之后,告诉韦提希夫人,「汝今知不」,你知不知道?「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重要。换句话说,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这些修行人要想成佛,都要以这个作为正因,这三条做不到,他决定不能成就,你就知道这多重要。
  我们也晓得,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这些弟子四面八方传教,教化众生。我们从历史上看,有些地方一、二百年就没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像印尼,我们到印尼去看到的,印尼在七百年前是佛教,现在完全没有了。阿富汗大概也有七、八百年,现在完全没有了。唯独在中国,在中国将近三千年,中国历史记载。为什么?我们读这段文就明白了,中国人讲孝道,孝亲尊师,有这个根,外国人没这个根。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看,佛法谈第一句不是奉事师长,第一句是孝养父母,没有孝道,哪来的师道?所以孝亲尊师是圣贤之学,大乘佛法的根基!中国,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中国人崇尚孝道,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教化后人都是以孝为中心。这桩事情我们清楚、我们了解。
  中国有文字四千五百年,从黄帝时候发明文字。黄帝以前也有这些图画,伏羲画八卦,可以说是文字的起源。伏羲距离黄帝一千年,我们如果从伏羲说起,那就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文化决定早过文字。古印度婆罗门教,我跟他们也很熟,他告诉我,他们不重视历史,没有文字记载。传说,根据传说,他们这个教在印度已经有一万三千年的历史。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少于婆罗门教,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也有一万三千年。我们从孔老夫子那里得到一些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不很清楚,很模糊,我们有理由能相信它。
  夫子一生做学问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的意思,孔夫子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他是个很老实的人,他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给后世的,全是古圣先贤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这就是述而不作,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对于古圣先贤,这个传下来的东西他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好古,非常喜爱古人的教诲。孔子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所以,从孔子这种修学态度来看,夫子所学的是远古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诲,他把它用文字记载下来,传给后世,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集大成者,大成至圣先师。他把传说整理成书籍,这就是六经,流传给后世。
  所以《论语》里面很多话,「子曰」,我们相信孔子说的都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训,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这个态度好!完全肯定古人的智慧、古人的道德、古人的行持,完全肯定,止于至善。后人比不上,为什么?后人妄念多、杂念多了;古人心清净,没有欲望,没有杂念。在佛法上说,人要把欲望放下,智慧就开了,自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无量德能、相好,统统可以现前。近代的科学家跟上一代不一样,上一代不重视古人的成就,近代发现,认为古人有一种很了不起的本能,我们也有,但是他们能保持,我们的本能丧失掉了,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中国人所谓的「人人皆可作圣贤」,佛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得多清楚、多明白。
  清净心生智慧,智慧能够明了宇宙的真相。古时候中国跟印度在方向、目标、理念,可以说非常接近,但是方法上比不上印度,印度人重视修禅定,中国在这上没有。中国古圣先贤只是教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你的德行、智慧就成就了,对这个很重视、很讲究,没有去修禅定。殊不知修禅定能够突破空间维次,能够扩展眼界,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我们没想到的东西你都能知道,所以禅定能了解六道轮回的真实状况。在中国,古人有六道的信息,但不是很清楚,在典籍里头记载得很少,不像印度。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降生在印度?我们也明白,印度人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比我们中国人进步。佛要选择在那个地方去降生、出世,帮助他们再向上提升,这就是众生得度的缘成熟了。中国成熟,跟印度相比差一千年,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一千年,大乘佛法才传到中国,中国人的缘成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三条十一句,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他们修行证果就凭着这十一句。
  「又曰: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那还有三种人,他们有缘分往生极乐世界。「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心地慈悲善良,不杀生,这样的人念佛能往生。最近这几年,地球上灾难频繁,尤其是马雅灾难的预言,从西方传遍全世界,说的时间就是今年。我们不要去理会它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他们教给我们化解灾难的三个方法,值得我们做参考。这三个方法,第一个就是慈心不杀。不过他里面加一条,要求我们采取素食,不吃众生肉,这第一种。第二种有爱心,爱自己、爱众生,爱一切万物。第三个要有定功。定功是什么?灾难现前,不惊不怖,你不害怕。你有这种定力,这个灾难对你就不会产生伤害。你看,素食、爱心、定力,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影响,心是定的,就能够避免这个灾难。
  第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确实,为什么说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这个人当得往生?因为净土法门确实是难信之法,如果不把它道理搞清楚,信心生不起来。我学佛就是很好的例子。学佛的时候,应该是四、五年了,我认识忏云法师,离开工作之后,在他道场住了五个半月,他是念佛人,修净土的,劝我修净土我都不能接受。我喜欢经教,特别喜欢《华严经》,所以我没有接受。那个时候对净土小看了,轻视它,认为这大概是释迦牟尼佛对于那些愚夫愚妇,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教他这个方法,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大乘经典读多了,不但读,而且常常讲解,大概二、三十年之后,我对于净土法门完全接受了。李老师劝我,我也没接受。我的接受是讲《华严经》、讲《楞严经》、讲《法华经》,在这些大经大论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事实真相搞清楚,死心塌地专修这个法门了。自己虽然专修,可是还是涉猎很多经教。
  真正专修应该说是前年开始,年岁大了,八十多岁了,要认真替自己往后着想了。那想想,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没有把握成就,净土这一门有把握,这要干有把握的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则不能干。没有把握,心里很喜欢,没关系,到极乐世界再办,先取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修学自己喜欢的法门。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第一个好处,无量寿,寿命长。你说《华严经》,照我这个讲法,一部《华严经》讲圆满要二万个小时。一天讲两个小时要讲一万天,一天讲四个小时,也得讲五千天才能讲完。确实我们没有这个寿命。所以这样的大经大论,一定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学习。这读诵大乘方等经典重要,让你对于诸法实相,宇宙之间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了。大乘方等里面所说的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跟科学,真的讲到究竟圆满。这是第二种人,真正修学大乘,肯定最后选择净土。
  第三种,「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这三者。六念是六桩事情,我们这个地方有丁福保居士《佛学大辞典》的资料。第一个是「念佛,念佛具足十号」。佛有十种通号,在前面我们统统都学习过。第一个是如来,如来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最浅的解释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是大家最容易懂的。如来说乘如实道而来,这个如实道就很难讲了,这是科学、哲学上的东西。佛、世尊,「有大慈大悲大光明」。这个慈悲是从自性里面发出来的,我们这个世间人做不到,大乘教里面称它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缘是缘分、原因,没有原因,慈就是爱心,没有原因的,真实的慈心、慈爱;悲是怜悯,都是属于爱心。悲是偏重在怜悯,慈是偏重在与乐。同体,只有佛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一体,哪有不照顾的道理?父母照顾儿女,尤其是婴儿的时候,真的无微不至。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的照顾,就像母亲照顾婴儿,无条件的,完全奉献。
  佛有大光明,大光明就是大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跟知识不一样。智慧是觉悟的人有,知识,没有觉悟的人他努力认真修学,他所得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一定从戒定当中修得,离开戒定,不可能有智慧,有知识。今天这个世界,所谓知识爆炸,真的,全是知识。智慧?智慧没有了,看不到有智慧的人。纵然有智慧的人,大概也都到深山里面去隐居去了,与世隔绝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世间人不认识他,世间人对他不予肯定,所以,他只有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不是他不愿意,缘不成熟,这是佛法常说的。
  所以,「神通无量」,神通是方法,智慧是真性,「能拔济众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这念佛人想什么?我也想跟佛一样,他成佛了,我也想成佛,常常有成佛这个想法,这叫念佛。那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定要有这个想法,没有这个想法,这阿弥陀佛叫白念了。什么个想法?我到极乐世界要成佛,我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要有这个想法。念念都有这个想法,这是真念佛,这个跟阿弥陀佛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重要!要不然你佛是白念了。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我是我,我现在很可怜、很苦,求阿弥陀佛来救我,这不行,这个念头不行。我们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希望我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这才行,这是阿弥陀佛最欢迎的学生。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要与佛同心同德、同愿同行。
  第二个「念法」。法是什么?法是经典,「念如来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经典是什么?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化一切众生的这些资料。佛当年在世讲学,只有言语,没有文字记载,他也没有讲稿,什么都没有,跟孔老夫子一样。这些留下来的经典,都是佛去世之后,弟子从记忆当中把它写成书本,流传给后世。所以这一些经典里头,有很多人写的,不是一个人,都是佛的入室弟子,真正开悟的这些学生,我们称他作菩萨、阿罗汉。结集也非常严谨,怕传错了。当时佛的侍者,阿难,这个人在大众当中记性最好,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听过一遍,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就请阿难来复讲,把佛当年所讲的经请他讲一遍,五百大阿罗汉做证明。这个听众,给谁听?五百大阿罗汉听。只要有一个人提出有意见,那个地方就得删除;五百个人都同意,都说没错,这算通过,才能流传下来。所以经典的结集,这个纯度很高,这五百个做证明的人个个同意,有一个反对就不能够传下来。这是结集经典,要让后人相信才这个做法,采取这个方式。
  经典讲的是些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佛的教学分为两种,一种是普世教育,就像现在的国民学校一样,完全是教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处事,这里面的内容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教育,偏重在这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这些知识、这些学问,这是一部分。另外一个部分,那是高等教育。这个高等教育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与科学,它要研究宇宙,认识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这些道理、现象从哪里来的,将来到哪里去,这是大学问!宇宙的来源、万物的来源、生命的来源、我从哪里来的,这是属于高等学问,在佛家称为大乘。
  大乘,在现代最近这三十年,量子力学家肯定了,佛法里面真有高等哲学跟高等科学,世尊给我们讲宇宙形成的原理、最原始的状况被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只是用的名称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归纳整个宇宙只有三个现象,现代科学家归纳的也是三个,第一个是物质,在佛法里头的名词叫阿赖耶的境界相,第二个是信息,在佛法称为阿赖耶的转相,第三个是能量,在佛法是阿赖耶的业相。真不容易!这三样东西佛是讲得很清楚,没人懂,真正能够懂得的人太少了,所以对它都有怀疑。今天被量子力学家发现了,跟佛经讲的一样,佛是三千年前说的。今天的科学家是累积这个世间四百多年这些研究科学的总结,发现宇宙之间只有这三个东西,物质、信息、能量,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一样东西统统没有。但是近代的科学家把物质搞清楚了,物质现象是什么?是念头。这一桩事情是最近发现,可是佛在经上早就说了,佛说「相由心生」,物质是现象,相就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从念头来的,这心就是念头。所以佛家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发现了不得!这个发现对整个人类来讲是最伟大的贡献,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跟看法。我们从前想法、看法错了,思想错误我们的言行就错误,招来这么多的灾难。
  那今天化解这个灾难有没有方法?有。意念可以化解灾难,只要我们把负面的意念清除掉,不善的这个念头清除掉,把正面的、好的念头找回来,灾难就没有了。灾难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心现的,心能够主宰物质,能够改变物质。这解决的方法,理论有了,方法也有了,问题是我们去落实,果然落实了,问题真解决了。现在这些科学家在找证据支持他的理论。到哪里去找?到病患身上去找。特别是得重病的人,得癌症,医生放弃治疗了,告诉病人,你存活的时间只有一、二个月了。这里面的病患,有一部分是信仰宗教的,要到他们身上去找。信仰宗教的人自己知道寿命到了,他把存活在这个世间放弃了,不去想了,天天做祈祷,念头里想的是上帝、想的是天堂,希望上帝带他到天堂去,他只有这一个念头,其他念头没有了。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是正念,他身体不想了,病也不想了,天天只想上帝、只想天堂。像我们念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只想阿弥陀佛、只想极乐世界,想上两个月,好像身体没事,没什么事情,再去检查,病没有了,完全好了。医生认为这是奇迹,其实这是有道理的,不是奇迹,是你念头转了,念头能够改变物质现象。你这个念,你不想病了,带着病毒的细胞它慢慢就恢复正常。就怕什么?就怕你想病。你想身体、你想病,那就完了。你把念头转过来,我不想我的身体,我也不想我的病,我专想阿弥陀佛、专想极乐世界,三个月再去检查,病好了,没事了,不需要用药物治疗,自然就好了。这样的例子,这些科学家搜集得很多,还依旧在搜集,希望能够让所有科学家都承认这个理论。不但能改变我们身体,能改变我们居住地球上的灾难,为什么?地球是物质。
  美国的量子力学家布莱登,这个人也很出名,他的著作很多,有一些有中文翻译的。他告诉人,化解地球上的灾难,只要地球上居住的人真正能够回头,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地球上所有灾难都能够化解,还能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这是他说的话,有道理!为什么?念头能改变物质现象,这是最近量子力学家所发现的。这个如果被所有科学家承认了,这是科学的一个大革命,把从前科学上那些理念、想法、看法全部推翻了。但是他们这些理念跟大乘经完全相应,他们所说的大乘经上早就有了。所以过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宗教里面与科学最接近的就是大乘佛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佛教不属于宗教,佛教会发扬光大,它变成高等哲学、高等科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现在许多人都在说海水上升,将来很多低洼地方都会被淹没,江河泛滥,这怎么来的?在佛法里面讲,是我们不善念头来的。哪一个念头?贪心。贪婪所感应的是水灾;瞋恚所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这是属于瞋恚;愚痴所感应的是风灾;傲慢所感应的是地震;怀疑所感应的是山崩地陷,山会倒下来,大地会突然沉下去。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造成地球上的灾难,不是什么自然。自然是美好的,自然绝对不会有灾难,是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所感应的,这么回事情。这个道理,事实真相,能够被今天量子力学家所发现,我们很佩服、很感谢。因为佛在经上讲这些东西,我们始终都有疑惑,这个确实太深了,很难接受,很难懂。今天得到科学的证明,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念法,法真有大功德!
  「为诸众生大妙药」,你看,能治一切疾病,不要用医药,用念头,又能帮助我们化解居住环境上的灾难,这些水灾、火灾、风灾、地震,这些灾难统统都能化除,这大功德,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我想证得,证得之后帮助众生,帮助众生化解自身跟化解环境的灾难。这是念法的一个原因。第三,「念僧,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这前面三条叫三宝。那我们想想这个僧,僧是如来弟子,是真的是假的?如来的真弟子看不见了。
  如来在那里称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干的是什么?讲经教学。我们看到经书里头记载,他是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年轻人,十九岁离开家庭,他父亲是个国王,他要不出家,他是继承父亲的王位,舍弃王位,出去学习,学了十二年。印度在那个时代是宗教学术最发达的一个地区,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他都学过,所有的学派他也跟它学过。印度人重视禅定,他的禅定修得好,四禅八定,对于六道轮回的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是他亲自证到的。但是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以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三个难题当时印度宗教不能解答,印度所有学派也没有办法解答,所以他放弃了。这一年是三十岁,学了十二年,统统都学过了,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他在恒河边上,毕钵罗树下入定,入更深的禅定,超过四禅八定,我们禅宗里面常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时候全都明白了。在这个大定当中把整个宇宙都看到了,像今天量子力学家讲的,宇宙的源起,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精神现象从哪里来的,能量从哪里来的,他全清楚了。今天经典上讲的这个东西,三千年前佛说的,现在科学家讲到了,没有他讲得清楚,还比不上。这都是大学问。
  开悟之后释迦就开始教学,我们现在讲办班教学,他教学也是由浅而深。这样深的东西给人讲没人懂,这是大学、研究所的课程,科学、哲学。办班教学开始讲做人的道理,就是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这一类的东西,教人应该怎样做个人,做个好人,教了十二年,等于是小学,这基础教育;接着八年讲方等,方等等于说是大乘的预备,帮助你奠定这个基础;再向上提升,方等八年,你看,这就二十年了。二十年之后才真正给你讲大乘,讲宇宙人生真相,讲了二十二年。最后的八年是研究所,等于说大乘如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待人接物,学以致用,到究竟圆满那就是成佛。所以一生教学,四个阶段,四十九年。佛弟子是承传这个东西来的,这叫如来弟子。经典现在有,还留下来了,现在的印刷术进步,印得很精美,成本很低,得要依照这个经典去修学,这才是佛的学生、佛的弟子。佛是老师,弟子是学生,你拜这个老师跟他学,你不念他的书、不听他的话,这是什么弟子!你真正跟他学,你得无漏法。无漏是什么意思?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法,烦恼断尽了,宿世今生所造的罪孽,那个罪孽全化解了,这叫无漏法。无漏法,我们一般通俗讲,得道了,修行得道了。
  具足戒定慧三学,戒是规矩,初学必须要守规矩。净业三福不就讲这三桩事情吗?第一、第二都是讲戒定,第三条是讲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具足戒定慧,你才能够为世间良福田,你才有资格教导众生、教化众生。教化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佛知道众生所有一切苦从哪里来?从迷惑颠倒来的,迷失了自性。乐从哪里来?乐从觉悟来的,明心见性这最乐了。那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必须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真正离苦得乐。那用什么手段?用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搞教育,七十九岁过世的,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三十岁开始,七十九岁过世,每天上课教学,没有一天空过,这叫如来弟子。我们怎么学都赶不上他,他老人家一天讲经教学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我们怎么能跟他比!从这个地方你才晓得,释迦牟尼佛身体多么好。
  他的身体好,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他能用心调控,控制他物质的身体永远健康,永远不会生病,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他懂得这个道理!所谓是修成金刚不坏身,不是别的,意念控制身体,身体是物质现象。最好的意念、最正的意念,真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你说他身体多好。心是觉正净,所以身体是金刚不坏身。一生没有道场,住在哪里?住在山林树下,过大自然的生活,真是金刚不坏身,一般人受不了。我们凡夫,什么叫凡夫?我们被物质控制了,我们不是能控制物质,是被物质控制了,这就显得很可怜。我们到野外去住一晚上,第二天就进加护病房;人家天天在野外,风吹雨打、日头晒,不在乎,金刚不坏身。那是什么?那就是以心控物。佛在经上常讲,我们都没有体会到,「一切法从心想生」。佛的心想好,我们的心想很糟糕,所以身体出了毛病,精神出了毛病,连带着我们工作环境全出了毛病,寻其根源,都是错误的思想造成的。
  今天世界乱了,地球上灾难多了,我遇到很多人,人家问我,我总的一句话告诉大家,什么问题都没有,就是教育出了问题,这今天整个世界没有把人教好。要想世界安定和平,要想我们这一生能过得幸福美满的生活,统统要靠教育。什么教育?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圣贤的教育。你把这四个教育找着,天下太平,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不从这上下手,那你束手无策,这个社会继续混乱,一年比一年严重,灾难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佛法上说的太深了,不相信,科学家讲的应该相信,能够依照今天量子力学家所说的这个原理,「以心控物」,你看,这一句话就能够化解社会问题,能够化解地球灾难问题,就这四个字。中国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只做到这八个字天下太平,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你看这八个字做到,身修了,家齐了,国治了,天下太平了。后面是果报,前面八个字是因,后头是果。所以教育出了问题,出了大问题。今天这个教育把人全教坏了,带来的是灾难,带来的是社会混乱。
  所以僧,僧现在没有了。真正懂得这些道理,要发心,发心干什么?发心去作僧,传承如来的正法,传承如来的教育。我们从经典里头,看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迹里头,释迦牟尼佛是个教育家,用现代的话说,他的身分是一个社会多元文化义务教育的工作者,他教学不收学费,完全是义务。他的生活很简单,日中一食,外面去托钵,他不求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真正是万缘放下,一尘不染,身心清净,充满了智慧,宇宙之间一切事你去问他,没有一样他不知道,他都给你解答。所以,僧就是继承释迦如来的教学,把这个教育发扬光大,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僧。真正世间最好的福田,我们要修僧行,这是念僧。
  第四个,「念戒」。僧从哪里来的?僧从戒来的,没有戒就没有僧。「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恶」,以及「不善之法」。佛家的戒律是修学的根本,必须从小乘起步,佛在经上有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佛教传到中国,在隋唐的时期,小乘有两个宗派是学佛人必须修的,一个是俱舍宗、一个成实宗。这两宗唐朝中叶就衰了,宋朝以后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只有大乘佛法,大乘八个宗。那我们是不是违背了佛陀的教诲?我们中国祖师大德有智慧,他不用小乘,而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行不行?从唐朝中叶到现在一千四百年,这一千四百年当中,我们除这二百年不算,在二百年以前,各宗各派有成就的人很多,证明我们祖宗用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在少林寺看到一块碑的拓片,传说这个碑是唐肃宗时代建立的。唐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距离我们现在大概一千三百年。这个碑刻的是「三教九流图赞」,肯定了三教九流是一体,三教九流是一家,就是今天外国所搞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中国人领先,一千三百年前就讲多元文化了,现在外国人才讲,样样中国人领先,那找到这块碑是证据。
  所以,儒释道在中国,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离开儒释道。所以,外表上有儒释道,内里面统统学,中国古时候,学儒念书人他肯定读佛经,他也学道家的东西,统统学;道教,道长,他也念儒书,也念佛书;佛教的出家人,他念四书五经,他也念道教的东西,里面是贯通的,外头有这个形相不一样,里头全是圆融了。我们没有想到,发现这个碑才知道,一千三百年前儒释道已经是一家了。那更早在东晋时代,我们看到庐山,三笑这个故事,那就是儒释道,这东晋时代,更早了,差不多一千六、七百年了。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立莲社,以虎溪为界,集合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在那边念佛求生净土。那个时候净土经典只有一部《无量寿经》,《弥陀经》、《观经》还没有翻译出来。庐山远公就是依《无量寿经》,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往生。这还得了!虎溪三笑是远公大师、陶渊明是儒,还有个陆修静,是道长,儒释道,三个人。这三个人是好朋友,都是高人,都不是普通人,三个人常常在一起。他们到庐山来看慧远大师,慧远大师送客,很高兴聊天,不知不觉过了虎溪。因为送客的时候从来不过虎溪的,不过那个桥,他走过这个桥,三个人哈哈大笑,今天谈得太投机了,投缘了。你就晓得,儒释道在中国不是分家的,它真的是一体。
  儒家,今天我们不能不把儒家的《弟子规》当作我们的根本戒。这些年来,我常想为什么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人《十善业道》做不到,他没根。根在哪里?儒家的根《弟子规》,道家的根《感应篇》,必须从《弟子规》、《感应篇》上建立基础,你才能够学《十善业》,才能够学《沙弥律仪》,没有那两个基础,你是决定做不到的,这个重要。今天只想往上爬,根不要,爬到上面去,树倒下来了,不会成就。所谓根深蒂固,扎根教育太重要了,怎么可以把根舍掉?我们今天想献身为佛教,那你就特别要重视这个根,你不在这根上下功夫,你不会成就,佛教在你身上不能发扬光大,为什么?你没有根。
  除了道德上,伦理上、道德上扎根,还要在学术上扎根。佛教是学术,你不能不承认,佛教是高等哲学、高等科学,它用文言文写的。你要学中国传统文化、要学大乘佛法,文言文不能不通。文言文从哪里学?从文字学起,先要认识字。我们今天发现了一个老师,早年台湾的一位刘教授,他的学术是从章太炎那传下来的,他是第四代,有师承的。我把他介绍给蔡老师,蔡老师非常欢喜。他告诉我,刘教授告诉我,这个教文字学时间大概要一年,每天两个小时,一年的时间,这门课程可以完成。我希望他能够培养十个学生,真传,这十个将来就是中国文字学的导师。今天我们学东西困难在哪里?文字,没有学过文字学,也就是不认识字,根本的根本。所以我跟蔡老师说,蔡老师欢喜得不得了。我说这是祖宗之德,三宝加持,送来了。因为你们搞汉学院,你们汉学院快要开张了,老师来了。绝不是偶然,不是小因缘,大因缘!不能不知道。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一集)  2012/6/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七页,第七行下半段:
  「三者,修行六念」。这个六念,我们有一个参考资料,节录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的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我们学到念戒。戒,戒是佛的行持,佛经上有理论、有方法,怎么落实?戒是佛教导我们这些理论、方法落实,落实在生活上,要把它做出来,这是真实的受用。如果不能落实,那就不是真的,所谓是说食数宝,自己不能得到真实受用。依然还是有妄想,还造业,业招轮回果报,这个跟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了。所以,戒是学佛的初阶,也是学佛的圆满。初学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知道,勉强去学习,到成佛之后,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跟戒律完全相应。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确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圆满究竟的戒律。所以它是开始,也是圆满,我们明白了才会重视它,不明白,总是把它看轻了。
  要真正搞明白,也不是一桩容易事情。现代人决定受科学的影响,科学影响里面第一个就是怀疑,现在人从小就学会了怀疑。殊不知,圣贤教诲最忌讳的就是怀疑,怀疑是什么都学不到。用怀疑这个方式学科学行,学物理。今天的科学跟哲学都没有摆脱怀疑,所以它们的发展就有极限。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好,这个极限,宏观宇宙能看到宇宙的边缘,微观世界能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见不到本性。本性是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他没有办法见到本体。本体是自性,也就是说他无法明心见性,也就是无法得到究竟圆满的受用。所以我们学佛,必须要走戒定慧这个道路,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行的道路,他们从凡夫成佛了,没有一个是例外的。佛法传到中国,这个理念,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它的确是现在人所谓的真理。
  「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必须遵守,「能除众生之恶,不善之法」。对于恶念、恶行一切不善,佛都把它给我们禁止了,我们不能去做。善法,特别是利益众生的,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佛制定,我们一定要学习。念戒是「我欲精进护持」,没有戒律就没有精进,持戒才能够精进。菩萨六度就是学习六个项目,第一个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所以一定要护戒,护戒就是护持正法,从这上扎根,才有定,才有慧。如果戒律废弃了,我们学佛就变成世间一种学术,现在世间所谓的佛学。搞佛学的人很多,把它当作一种哲学来研究,将来也可能这里头有一部分讲到科学,那与佛法就不相干了。为什么?佛法终极目标是明心见性,把它变作一种学术、变作一种知识,不能够见性,不能得三昧,不能开悟,那就不是佛法,把佛法变成世间法,这就错了。由此可知,戒律的重要!特别是我们出家了,出家所希望的是能够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正法久住。如果是这个愿望,那戒就非常重要。戒怎么修?从《弟子规》、《感应篇》,古大德也是这么修。连莲池大师,他有《自知录》,《自知录》是什么?就是袁了凡先生所修的功过格。莲池大师做,这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了不起的人!每天用功过格来反省,今天哪些事情做错了,记下来,哪些事情做对了,也记下来,比较,是错得多还是对得多。这是一个非常笨拙的方法,但是它很有效果。
  第五要「念施」,特别是在现前的社会,「念施行有大功德,能除众生悭贪之重病」。现在这个世间人,哪个没有悭贪?悭是吝啬,自己有的不肯给别人,贪而无厌,这个对自己伤害最大。一般人不知道,以为这是好事,实际上他完全做错了。人在世间,无论是哪个国家人,无论是哪个族群,是哪种不同的信仰,你要问他,财要不要?他一定要;你问他智慧要不要?要;健康长寿要不要?他要,他绝对不会反对。不但不反对,现在人对这三桩事情强烈的贪求,没有止境。你能够贪得到的,实在讲都是你命中所有的,你命里没有你贪不到。所以,用这种不善的心就错了,贪瞋痴是毒,叫三毒烦恼,怎么可以用这种心?用这种心贪名、贪利、贪色,什么都贪,学了佛贪佛法,这个贪字始终没有离掉,贪名闻利养,这就错了。命里头有财富、有聪明智慧,还要有贪心,你命里面所有的打折扣了。譬如说你命里头有一个亿的财富,你用贪心取得,不正当的手段,发了财,发了多少?发了几千万,你命里头有一个亿,你已经亏折了几千万。譬如你得到五千万,你已经打对折了,自己以为自己做得很对,其实命里头的财富打对折,你说冤不冤枉!
  这桩事情,我们认真去读《了凡四训》你就完全明白了。人生在世间,确实每一个人,中国人、外国人没有例外的,「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不是自己想什么就得什么,不可能的。了凡先生十五岁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孔先生,算得非常好。算他一生的流年,他是个读书人,命中是读书人,几岁去参加考试,考试考多少名。考中秀才之后,国家就有一份俸禄给你,等于国家奖励你、栽培你。你好好念书、专心念书,不要去做其他的事业,国家给你这份俸禄,足够你生活。那个时候是给米,一年大概有九十多担米,八、九十担米,绝对够用,多余的你可以卖钱。参加国家的考试,他被孔先生算定了,每年去应试,就是参加考试,名次一点都不错,每年国家给他的这些粮食也一毫都不差。二十年,他的心死了,不再有念头。为什么?真的是命,一点差错都没有。
  三十五岁那年,他去拜访云谷禅师,这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高僧大德。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打坐,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很佩服他,问他:你的功夫不错,一个凡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难,不容易做到,你能够做到,你是怎么修的?了凡先生很老实,告诉他,我没有学禅,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念头,我不坐禅也没有念头,什么原因?命给人算定了,二十年一丝毫差错都没有,我再打妄想有什么意思?没用,所以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了凡先生向他详细请教,为什么是凡夫?禅师告诉他,你这二十年来被命运拘束住了,丝毫没有把它转动,一般人都有转动。命从哪里来的?命是过去生中修善、修福所得来的,你的命中财富,过去生中你修财布施,你修得多,你命里财就多;你修得少,你命里财就少,这么来的。命是在自己手上,不在别人。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现在肯用财布施,你命里头财富就增长,不只这么多,你天天给它加,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你不肯布施,而且很吝啬,那就是照你命里的财富,一年该得多少你就得多少,也不会多,也不会少。古人讲这两句话非常有道理,「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可是,佛门当中有句话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命里头没有财,我到佛门当中求财,能不能得到?能,佛有理论、有方法。理论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原理;方法就是修布施。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一生真正肯修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你会得到。命里头没有,会得到;命里头有,它增长。
  了凡先生把这些道理搞通、搞明白了,他觉悟了,从此之后他真的行善,发愿做三千桩善事。这个善事是什么?帮助别人,用财帮助别人,用自己智慧为别人服务,也是帮助别人,真干!这个心一发,发了他真干,是真诚心去干的,第二年参加考试,名次就不对了,孔先生算他第三名,他考了第一名;国家给他的米也增长了,多了。他的信心大增,云谷禅师讲得一点都不错,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只要真正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念念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这功德大了,这三方面,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会向上提升。世间人想求这三样东西求不到,佛门里要求这三样东西很容易,一点都不难。
  所以念施,施里头有三种,财布施,财物别人有缺乏的、有需要的,我们不吝啬,尽力的帮助别人。法布施,别人不会的,我会,我教他,把他教会。我知道多少我就教他多少,决定不保留,我的智慧会增长。教学有吝法,自己知道的教一半给别人,为什么?怕别人超过自己。这种心就错了,这种心是吝啬、是悭吝,他的智慧渐渐渐渐就没有了,到晚年就变成糊涂,甚至于到死的时候连自己家人都不认识。这种人很多,与这个有关系,吝法。法,不一定是佛法,世间法都包括在里头,我会烧菜,菜烧得很好,他不会,我可以教他,这也是法布施。法太多了!肯教别人的,这个人头脑清醒,智慧增长,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都不糊涂,这是法布施得的果报。
  无畏布施,别人遇到困难,遇到恐惧、畏惧的时候,你能够保护他,能够让他离开恐怖,这叫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无畏布施第一个就是素食,为什么?素食不吃众生肉,对众生行无畏布施,众生再不怕你了。为什么?它知道你不会伤害它,你不会杀它,你也不会吃它。长养自己的慈悲心,做到功夫纯熟,我们一般人看不出,畜生看得出来。这个人心地很凶、很恶,好杀生,所以有杀气,小动物看到你赶紧就跑掉。那个人慈悲心,小动物看到你很慈祥,野生动物你给它一招手,它就到你面前来,它不怕你,为什么?你没有杀气。特别是人生病,遭遇到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去帮助他,这属于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头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所以对于病苦、年老的老人,你能够安慰他、能够关怀他,这些都是属于无畏布施,他感恩。特别是现代,现代的老人非常可怜,儿女不孝,住在老人院。老人院虽然物质生活给你照顾到了,精神生活没有。
  我在国外几十年,每到一个地方,我会看那个地方的老人福利事业,我去参观。老人迫切需要的东西统统缺乏,那是什么?缺少精神生活。所以我就想到,老人院里头不能没有宗教,宗教要多元的,因为住在老人院的老人,信仰宗教不是相同的。我们跟宗教界联系,老人院里面可以有一个讲堂,可以有个大厅给他们做精神生活的活动。这个讲堂可以礼请宗教人士来讲经、来教学,一个星期二次、三次,星期一基督教,星期二回教,星期三佛教,这样子。他们可以听自己宗教的东西,也可以听听别人宗教。音乐、歌舞、娱乐这些都是他们所需要的,我们参观现在老人院,没有,只有电视,电视接收一般的频道,没有专用的。所以老人的心情非常郁闷。精神郁闷,身体当然就不好,就生病,很可怜。
  所以有能力、年轻,这三种布施都可以做得到。财布施我们没有财力,没有财力,你看在道场里面做义工是属于财布施,内财布施,我用身体、劳力我来服务。内财布施功德超过外财,外财是你身外之财,比不上做义工,义工是内财布施,功德非常殊胜。所以这个施,这一个字能把菩萨六波罗蜜统统包含在其中。我们做义工守法,把伦理、把道德、把团体里面所有这些规矩,我们统统做出来给别人看,做出个好样子,这个里面有内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三种布施统统你都具足了。团体里面人数很多,每个人素质不相同,有善的、有不善的,特别是对不善的这些人,他对你没有礼貌,你能够修忍辱波罗蜜,你看布施里头加忍辱;守规矩、守法,里头持戒波罗蜜;你做事情非常认真,精进波罗蜜。你看,一个布施里头,菩萨行都在其中,做义工,我在这里行菩萨道,我在这里修菩萨行。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你要会的时候,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菩萨行,不但利益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度了别人。
  最后一个「念天」,天是欲界六层天,乃至色界、无色界之诸天。天人,这里讲「彼处受自然之快乐」,这天道,「皆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我亦欲具如是功德,生于彼天处也」。这就是问为什么要念天?六道里头只有天人最快乐。为什么?天是修善才能生天,修恶不能生天。修贪瞋痴,果报是在三恶道,贪心鬼道,瞋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到那里去了。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世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从这个根生的,你说这多重要!不贪、不瞋、不痴,我们要学这个,学这个则不学佛也生天,这一生做人没有白做。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从人间往上去,第一层欲界天的四王天,四王天的寿命,四王天我们跟它都有时差,四王天的一天,人间五十年。他的寿命五百岁,是四王天的五百岁,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从寿命你就想到福报,他福报我们比不上。再往上去,忉利天,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他的寿命一千岁。往上去,走到第二十八层,最高层的,寿命八万大劫。所以,喜欢生天的人很多,世间几乎所有的宗教,目标都是天堂。
  没错,天堂的确是好。天堂要修上品十善,还要加上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所以他们能受到自然的快乐。这个自然快乐,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地方生活所需都必须自己劳力,自己不干活就没有办法得到衣食;天上不需要,天上衣食是自然的,这就福报比我们大。愈往上层愈自在,神通具足。天有五通,有天眼,天眼没有障碍,我们人间,隔一张纸就看不过去。天人,坐在这个房间,我们楼下那些人做什么他看得见。只要是天人,这个能力都非常强,能看到很远,没有障碍。天耳,他能听,也没有障碍;有宿命通,知道过去生生世世。知道过去、知道未来就是知道因果,天人不会作恶,三恶道他也看到,真正懂得因果,相信因果。有他心通,别人心里头起心动念他知道。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变化,无论到什么地方,不需要交通工具,想到哪里,身已经到了,活动的空间大。我们人的活动空间没有办法离开地球,天人活动空间很大,哪个星球都能去,去观光旅游,不需要交通工具。我们常常听说,有人说飞碟,外航天员,那是人道,不是天道。为什么?天道的天人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不需要交通工具。他还要交通工具,那他就是人道,他不是天道。鬼神也有这种能力,小,不大。鬼神的天眼看的范围小,所以鬼也有五通。很近的事情,像五、六天,未来五、六天的事情,一个月、半个月的事情,他知道很清楚;如果说是半年、一年,他就不知道了。
  天人的能力强,所以他快乐。这是果报,果必有因,是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用这种心修布施、修六波罗蜜,对于天人之乐他很喜欢,他希望得到,真的就满愿,他就得到了。人间修行成就的,生天的人多!特别是在佛门。佛门,大家虽然都是修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但是真正往生,是到天上去的是大多数。为什么?极乐世界的缘没成熟,对于人天之乐没有完全放下,所以他落在天道。如果到极乐世界去的话,必须把人天统统放下,人间天上这些快乐要放下,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佛念到最后到天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很清楚、很明白,他想享受天人的快乐,他就去了。
  下面设个问答,「问,佛弟子应念三宝,何故念彼之生天」,为什么还念天?这个里头说,「曰:是以为自己善业之果故」。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是我们善业之所感。那么不信仰宗教的人能不能生天?能,他有善业,是凭这个生天的,信不信上帝没有关系。你具备这个条件,不信上帝也生天。生天必须具备的,慈悲喜舍,善心,上品十善,善行,心善、行善自然跟天道感应。人死了之后到哪一道,全是业力所感,与什么人都不相干。要求往生,一定要念阿弥陀佛,自然就有感应;不念佛,就没有感应。「问生天是凡夫之法,何故念之」,那就不必念了,断恶修善就好了,何必要念?「曰:有人不堪入于涅盘,故念彼之生天而起行趣求也」。有人对于般涅盘不能接受,般涅盘这个道理很深,对它不能够完全了解,事实真相不清楚,半信半疑。人天之乐他清楚,他的印象很深刻,所以虽学佛,到临终的时候他还是贪恋人天之乐,他到天道去了。这是念天。
  下面总说,「此六念法为大小乘之通说」,但是念天的解释,大小乘不一样。「大乘依涅盘经,则天有三种」,有「生天」,三界诸天,这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第二种是「净天」,这个高了,这凡夫不能去,净天是一切三乘的贤圣。小乘是三果阿那含,他们修行的处所叫五不还天,在第四禅。第三是「第一义天」,第一义天是涅盘,大乘的般涅盘,称为第一义天。所以,二乘之人念前面两种,菩萨但念第一义天,就是大般涅盘,这个不一样。这个地方说,见《别译杂阿含经》第九、《涅盘经》十八,这是把出处都说出来,《智度论》二十二、《大乘义章》第十二卷,你都可以能够看得到。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天是善人,心善行善,与极乐世界相应,但是你要回向发愿才行,你要不回向,不发愿求生净土,你就生天道去了。那我们就知道,具有生天道的这种功德,我用这种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也能够得生。这是属于三辈往生最后的一个,别具一格的一心三辈,他不是专修净土的,修其他法门的。这也不是修其他法门的,是修善积德,行,修善积德临终回向发愿求生净土,也能得生。「《观经》所示,与本品内容,多相吻合。」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现在我们看经文,「三类差别」,这就分成三段,第一段「尽持经戒二利得生」。这里面分两段,第一段「胜因」,这个因就有六句,这是第一个,我们看经文:
  【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
  这几句经文是第一。请看注解,「上文」,上面这段经文,「乃本品之首段」,这第一段。「明第一类正因」,这一品经里头是讲往生正因,第一类的正因。「发心念佛,兼受持经戒,自他二利」,这样子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地方一段经文,完全是采取的宋译本,《无量寿经》十二种版本最后翻译的,宋朝的译本。「第一类正因,共有六句」,第一个「受持本经」、第二个「求生净土」、第三个「发菩提心」、第四个「严持诸戒」、第五「饶益有情」、第六「忆佛念佛」。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六个条件如果是都具足了,你决定得生。
  「《观经》曰:读诵大乘」。我们在《观经》三福上看到,第三福就是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第三句是读诵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观经约论》」,这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彭际清居士作的,说「不读大乘则不明佛心」,这说明为什么要读诵大乘。不读大乘你就不明了佛心,佛心是什么?佛心是自己的真心。大乘经上讲什么?全是讲的自己。生佛不二,生是众生,就是说自己,自己跟佛是一不是二。所以,「不明佛心」你就「不契佛智」,佛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里面自然有知识,知识里头没有智慧,所以古时候的中国跟印度人重视智慧。读书旨在开悟,宗旨是要帮助你开悟,记诵固然重要,不是最重要的,得定重要,就是得清净心重要,开智慧重要。能够明佛心你就契佛智,这个地方的佛是阿弥陀佛。「不契佛智」,纵然生到极乐世界,「不得见佛」,你见不到佛。为什么?有障碍,这个障碍是疑惑,疑是菩萨最严重的障碍。
  「今经首云」,这品经一开头,『闻此经典,受持读诵』,这个经典就是指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中国,在现代,总共有九种不同的版本,这九种当中有五种是原译本,从印度梵文翻过来的,有五种。五种本子如果我们对照起来看,会发现里面差别很大。差别大,就可以肯定传到中国来的原本不是一种本子,它不同的本子。这个现象怎么发生的?释迦牟尼佛讲经,一生,一部经只讲一次,没有重复的。那《无量寿经》的梵本,传到中国来是不相同的本子,都是《无量寿经》,就说明佛这个法门是多次宣讲,不止一次。根据原译本里面的情形来看,至少佛讲过三次。还有七种本子失传了,没见到,那些本子如果都在,再仔细一对照,可能还有不同。所以古德因此判断,三次以上。这是说明,佛对于这部经的重视,他才多次宣讲。
  正因为这个原因,每次讲的有不同的地方,我们选择哪个本子?选择一个本子,那些里面有重要的经文漏掉了,所以就有会集的必要。最早的是宋朝王龙舒居士做了个会集本,宋朝那时候,刻版的印刷刚刚发明,所以一般的经典还是手写的多。手写,我们知道流通量就不大。以王龙舒居士的身分、财富,这是大富长者,五种原译本他只看到四种,唐朝《大宝积经》的「无量寿会」他没有看到。所以他的会集本是四种原译本的会集本,当然《唐译》里面有重要的经文它没有,这是很遗憾的一桩事情。可是这个会集本出来之后,读《无量寿经》的都读他的本子,所以他的本子流通很广,也被收在《龙藏》里头。这就等于祖师大德对他这个本子肯定了,虽然有瑕疵,便于读诵。
  第二次,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重新会集,他是五种本子都见到了,会集当然比王龙舒本子好。我这个地方有一本,这就是魏默深会集的本子,这个本子。但是这个本子经过夏莲居老居士的校订,这个里头是三十七品。可能是夏老居士看到这个还是不圆满,校订还是不够圆满,所以重新再会集,这是第三次的会集。他会集花了十年的时间,成就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可以说比龙舒的本子、比魏本都要好,我们一比较立刻就知道,自然就生欢喜心。所以这个本子,当代高僧大德称它为《无量寿经》的善本,最好的本子。一直到最近这十几年来,才真正大量流通,海内外修净土的同学都用这个本子。
  「此经即此《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此经乃净土第一经,亦中本之《华严》也」,这句话是彭际清居士说的。彭居士是清朝乾隆年间人,这也是贵族出身,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这个朝代的兵部尚书,那个地位就是现在讲的国防部长,所以他就是**。因为家里面富贵,很聪明,弱冠,应该是二十岁,他就考取进士。进士是最高的学位,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博士,他就拿到博士学位。一般人拿到这个学位肯定就做官去了,他没有,一生没做官,学佛、学道,儒释道都通。在佛门真是大居士,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著作很丰富。他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肯定净土境界跟《华严》无二无别;小本《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他把这三个经看成一部,非常有道理。
  「又此经乃世尊独留于将来经道灭尽之际,住世百岁,为末后众生留作津济者也」。这个难得!我们能想到,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依照中国古大德的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跟外国人讲的不一样。三千零三十八年,当然我们是在末法时期,正法一千年,第一个一千年过去,像法第二个一千年,我们是在末法。末法一万年,我们是在第二个一千年开始,才三十几年,末法后面连现在九千年。佛没有说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是外国人讲的,释迦牟尼佛只是说这个时代是末法时期,不是末日。末法是佛法衰了,还有没有兴起来?有,章嘉大师告诉我,末法九千年有兴有衰,我们现在是衰,将来又会兴起来。佛法的兴衰不在法,法本身没有兴衰,在人。人真正肯依教修行,佛法就兴了,人要是把经教都丢掉了,佛教就衰了,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人人都学经典,佛法就兴了。
  经典是什么?是释迦牟尼佛的教科书,当年以这个东西教人的。现在我们学习经典,讲解经典,依教修行,佛法不就兴了吗?如果经典不讲了,专搞些经忏佛事法会,佛教会灭亡。为什么?那是迷信。不是迷信,社会大众要说你是迷信,你没有办法!所以一定要想到,每个宗教都是教育,唯有教育,它才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一定要记住,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之后就开始教学,教了四十九年才过世,一生教学,没有一天不讲经、不上课的。佛门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他只是讲经教学,你有疑问问他,他给你解答,你自己怎么修,他不管你。为什么?经听懂了,你自己就会修了。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每个人修行方法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没关系,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就行了。方向是什么?就是戒定慧,这个不能违背。目标是什么?大乘的目标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大乘目标;小乘的目标是从初果到四果。无论用什么方法没有关系,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每个法门都能够得定、都能够开悟。
  所以佛当年在世的这些弟子,我们估计是三千人以上,在家、出家的弟子。出家的,经上有记载,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在家的,那数字就难说了。在家不是终身跟着佛陀,有人来学二、三个月的,有人来学五、六天的,有人跟佛二、三年的,他不是一辈跟着的,这样来来去去的这种人数多。所以我们能够想象到,至少,世尊当年这个僧团,这个团体,三千人以上。这么大的团体,过的是游牧生活,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不是在一个地方。四十九年,他们教学的范围几乎遍及五印度,就是印度五个大区。所以这个教,经典就非常重要。
  不单是佛教,其他宗教也不例外。前年我们访问梵蒂冈,跟教宗见了面,陶然主教,这是教廷里面负责跟其他宗教联系的一位大主教。跟我们举行两次座谈会,一次三个小时,我们在一块研究、讨论六个小时。他提出,根据他们的调查统计,最近这十几年来,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逐年下降,就是一年比一年少。他们很担心,如果像这样下去,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大概这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不多了,寥寥无几了,所以对这桩事情很关心。我听了之后,我把我的看法向与会同仁跟他们的主教提出报告,我希望所有宗教都回归到教育。为什么?想想每个宗教的教主最初创教全是教学,都是这个起家的,这在经典里面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最长的;摩西教学二、三十年;耶稣教学三年,被人害死了,要不然他一生也是会教学,不会中断;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他们全是教育家,用现在的话说,社会教育家。而且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是义务教学的工作者,他教学不收学费,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他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你来都欢迎,教学的对象几乎是全人类,这样子一代一代传到现在。
  那现在?现在我们把教学丢掉了,天天搞祈祷、搞形式。佛门里面经忏佛事、法会都属于祈祷,三时系念都是祈祷法会,这不行,人家说你是迷信。你说有灾难,我做个法会灾难化解了,人家说你胡说八道,胡造谣言,根本就没有灾难。你拿什么做证明?拿不出来。所以一定要懂得,经论教学是主,祈祷这个东西是辅助的,这个不是第一,这是第二、第三,不能把这个做为主要的。我们现在宾主颠倒,宾做了当家,主没有了,才产生现在这种现象。如果都能够对教理通达明了,我们做的祈祷人家相信,为什么?祈祷有理论、有方法、有感应、有灵验,大家能信得过。没有经教理论做基础,人家不相信。
  现在这个理论可以能讲得很透彻,为什么?集合科学来讲,近代这些量子力学家所发现的宇宙的奥秘,在大乘经上全有。我们也是看到科学报告,对于经论上这些深奥的东西,以前怀疑,现在完全断疑生信,不再怀疑。实在说,我们没有古人那种定力、那种诚敬,但是现代科学帮了忙,把这个遗憾补足了。如果没有科学报告,我们这个疑问一生都化解不了。就提出这一个问题,色由心生,你能不怀疑吗?色是什么?物质现象。物质从哪里来?物质是心、念头变现出来的。我们不相信,念头怎么会变成物质?我们把方向也搞错了,念头能变个物质,我天天想个鸟,那个鸟是不是真被我想出来?这个做不出来。我是看到普朗克的报告,德国的量子力学家,这个人是爱因斯坦的老师,他这个学生名气比他还大。这个人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他用了一生的心血,最后终于找到了。
  微观世界,起源应该是八十年前,发现原子,那个时候认为,物质现象里面最小的就是原子,没有比原子更小的了。从这之后,这些科学家怀疑,原子还能不能分裂?最后终于找到了方法把原子分裂。原子一分裂才知道,这里头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也很复杂,组成的原子。在我们想象当中,佛说的,大乘经上讲的微尘,应该就是原子。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到这个东西,二十八层天里面的天人,他们的天眼看不到,阿罗汉的天眼看到了。这个东西还能分,佛经上有,再分是什么?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应该很复杂,像现在科学里面讲的粒子,基本粒子、夸克都是属于这个范围的。最后的,那真正是物质的基础,就不能再分了,极微之微。极微之微被科学家找到了,他们叫它个名称,叫微中子,佛称它做极微之微,这是物质最小的,再分就没有了。科学家真的把它再分,再分裂真的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的波动现象。这一下真相大白,物质从哪来的?物质是念头波动现象形成的。物由心生,这问题解决了,物质确实是念头变现的,不是我们念头变个鸟我看看、变个树我看看,不是这个,是基本的物质。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个发现真了不起!
  再问念头从哪来的?物质是念头变现的,念头从哪来的?科学家还没搞清楚。但是他看到物质的现象,他说物质是突然变现出来的,没有理由,突然变现,但是立刻就消失了。他讲的这个样子,佛在经上说过,《楞严经》上佛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这个现象。这是念头的一个现象,念头从哪里来的不知道。佛讲了,念头从阿赖耶的业相变现出来的。业是什么?业是波动现象。业是动的,不是静的,就是所谓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是业相,阿赖耶的业相,从业相变现转相,就是科学家讲的突然蹦出来这种现象。所以,科学愈来愈接近佛学,阿赖耶的三细相!这释迦牟尼佛说过,大乘经上有。用我们的六根,凡夫眼耳鼻舌身意,攀缘外边的境界,最大的可以缘到宇宙的边缘,最小的可以缘到阿赖耶,极限了,就是缘不到真性,真如本性它缘不到。真如本性要怎样才缘到?要放下六根、六识,你就见到了。也就是不能够用眼耳鼻舌身,也不能用思惟想象,不可以用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个东西都是妄的,不是真的,妄缘不到真,真才能缘到真。什么是真?我们把妄统统放下,那就是真,你就见到本性。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为我们示现,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为我们示现,那是什么?现在我们懂得了,他们在刹那之间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自性现前了,他就见到了。自性是什么样子?释迦牟尼佛说的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他说得详细。惠能大师说得简单,只说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展开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浓缩就这二十个字,同样的境界!自性,第一个清净,「本自清净」,从来不染污,现在也没有染污。第二个现象「不生不灭」,它是真的,除它之外,所有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有生灭是假的,无生灭是真的。虽然它没有生灭,它没有现象,它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心理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它什么都没有,但是能生万法。虽生万法,它又不染万法,换句话说,丝毫没有受万法的影响,这个高明。「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就是具足万法,没有缘的时候万法不现,有缘它现。如果你是用妄心,现与不现你都见不到;你要用真心,现与不现统统见到。不现是什么样子,你见到了,现相什么样子,你也见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最高的科学、最高的哲学。方老师把这个介绍给我,告诉我佛经哲学,讲大乘,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一点都不错。不但是哲学最高峰,是科学最高峰,这我们一定要晓得。
  所以佛教本来是教育,要回归教育,它跟我们世间教育不一样,智慧的教育,我们这个世间教育是知识的教育。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智慧是从自性里头生的,知识是从经验里头生的。我们中国人在《三字经》上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本善是智慧;「性相近,习相远」,那个习相远是知识,就讲清楚了。古圣先贤的教诲,最后的目标也是教我们开悟,儒家也讲开悟,讲悟性。这个说法是不是受佛教的影响,我不知道,但是跟佛经上所讲的,本性跟习性是一个意思,本性本觉,习性不觉。中国的东西跟印度相通,佛教传到中国来,把中国儒、道都带起来,境界都提升了。
  这部经,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要留到最后,末法一万年,一万年之后,佛法在这个世间就断了、灭了,再没有了。但是这部经是佛法灭了以后还会留一百年,最后的一百年只有这一部经,我们相信就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最后灭,包括了黄念老这部注解。到最后法灭尽的时候,佛经就是剩这一部,其他全没有了,得到这部经的人都能往生。这部经也灭掉了,一百年也灭掉了,还剩下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流传在世间,听到这句佛号的人都有福报,肯念这句佛号,想往生极乐世界,也能得生,真正不可思议!
  所以说「为末后众生留作津济者也」,津是河,河流,济就像小船一样,帮助你渡河,从此岸渡到彼岸。能帮助你渡到极乐世界,就是一句名号,就这一部经。我们可以说,这部经是释迦如来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里头第一部经,最重要的一部经,帮助众生彻始彻终都得到圆满利益的只有这部经。那我们就知道,我们学经教学什么?够了,这一样就够了。这一样东西,我们用中国的学术来说,格物,这里头有,有格物的理论、有格物的方法;致知,这里头有,有致知的道理、有致知的方法;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方法、经验全都在这部经上,妙极了,真正是宝典!你抓到这样东西,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尤其难得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这个注是集注。夏老居士这部经是集五种原译本,以及过去两个会集本的大成,它集大成。注解是集大小乘经论一共八十三部,集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部,也是集大成。换句话说,这个注解我们看他引用多少经典在里头,你看光是这一段,有《观经》、有《观经约论》、有《华严》、有《无量寿经》,还有汉、吴、魏、唐、宋诸译本,王龙舒的、彭际清的、魏默深的。所以,读这个注解,就读了一百九十三种经论。在一百九十三种经论里头,讲到这个经上的经文、经句,乃至于一个字,统统用这些东西来解释。不是黄老居士的意思,他这个注解字字句句都有来由,都有根据的。读这一部书就读了许许多多的书,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一样都不缺,全在这当中。这种编辑的方法古人有,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将整个《大藏经》的精华编成一部书,《宗镜录》,一般人称它作《小藏经》,就是大藏精华录。这个本子比那个更精彩,《宗镜录》一百卷,这个只有一卷,再浓缩成一卷,精华当中的精华。
  我们生在末法这个时期,末法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第二个一千年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我们遇到佛法。我们学什么?要不是把它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你怎么能知道,这部经是径中径又径。任何一个人,真的是他的缘分,只要遇到了,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就是你只要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部经典,你这一生就有往生作佛的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掌握住,真能掌握住,你决定得生,你的问题解决了,所有问题统解决了。其他东西要不要?不需要了。遇到这个本子,这是多大的福报!我们前一代的人没有遇到。为什么?前一代的人,夏莲居老居士还没有会集出来,他怎么会知道?会集出来了,就连黄念老注解出来了,没人流通。
  最初出来是油印的本子,油印我们知道顶多印一百册,为什么?蜡纸就坏了。你说那多辛苦,那个蜡纸在钢版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他带了一部,我相信他挑选的一定是最清楚的那部经典,带到美国,就送给我了。我问他有没有版权,他说什么意思?没有版权我就翻印,有版权,那我得尊重你。他说没有版权,欢喜翻印,要我写一篇序文,要我给他题字。我们第一版就印了一万本,精装,但是那是第一次本子,以后他老人家又修改了几次,所以现在用的本子跟原本不一样。这个本子是定本,这是真正珍宝,无价之宝,要知道珍惜。得到之后要真学,要能够理解,真正懂得,真正修行,决定求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就等于成佛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二集)  2012/6/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八页,我们从第五行看起,第五行当中,「此经即此《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
  「此经乃净土第一经,亦中本之《华严》也」。最早提出这句话,《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是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提出来的。这个人在佛教界里面也非常出名,通宗通教,显密圆融,真正是大善知识。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所以彭居士是**,家里富有。他很聪明,二十岁就考中进士,这不容易,进士及第,在古时候这个学位是最高的学位。进士是国家考的,主考是皇上。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四名以后都叫进士,这是国家考试的。大概中进士的地位都很高,分配到地方要是做地方官,大概是现在市长这个阶层,古时候说道台,比知县高一级,他要管七八个、十几个县。彭居士没有做过官,他不做官,他学佛,在佛法里头非常有成就。他的著作,黄念祖居士引用了不少。这个是他讲的,《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把《无量寿》跟《华严》平等对待,大幅度的提升。《华严》是佛门的大乘第一经,这部经是中本《华严》,换句话说,也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里头的第一经。说得好,这从前没有人说过。小本《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华严》就是大本《无量寿经》。
  我过去也曾经说过,不学《华严》,这部经不懂,意思太深了,学《华严》之后再看这部经很容易懂。而且这部经等于说是《华严》的纲要、《华严》的纲领,修行太方便了。修行太杂、太多了,难!修行是愈简单愈好,理解是愈丰富愈好。所以解门跟行门怎么样能够结合?抓住它的总纲领,对我们实实在在讲,格物、致知。格物是什么?格欲,格是格斗,物就是物欲、欲望。如何能够克服欲望?那要智慧。一般人为什么克服不了欲望?都以为欲望是真的,所以大家要争;如果知道它是假的,你自然就不要了。不要,不要就能随缘,有缘很好,没有缘也好,绝没有念头去贪求,贪求没有了,这就是正确的。所以佛教人随缘。佛门当中有两句话,随缘你就自在,所谓「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这个殃就是灾难,不要再做恶事,不要再感召灾难,一切随缘。随缘当中修善积德,这个好,这对自己是大幅度的提升,德行提升、慈悲心提升、智慧提升,福报当然也跟着提升。
  缘是要随顺,但是这种机会要认识,你要能掌握。我们一个凡夫,在这个世间默默无闻。抗战期间我们正好碰到,逃难八年,三年失学。我失学,但是喜欢读书,书本没有丢掉,所以没有学历。现在这个社会讲学历,有本事没有用,得有学历。我没有学历,我只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就到台湾去了,再没有机会读书。公家服务,长官很慈悲想提携你,你没有学历、没有经历,提不上去。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方东美教授介绍给我,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分了四个单元,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都以为佛教是迷信。佛教展现在面前形式真的是迷信,我们怎么会去接受它?
  方老师是当代大哲学家,年轻的时候跟毛主席在一起。他们那时候一批年轻人,有一个小组织叫「中国少年学会」,很少人知道,中国少年学会,国民党、共产党的高级领导都是那个学会里头的人。他们那时候倡导革命,方老师是写文章,他说毛先生真刀真枪干起来了。那时人才集聚在这个小团体里头,以后就分成两派。我们一直到大概十几年前才晓得,有些灵媒透的消息,毛跟蒋都是天神下来的,来辅佐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做错了一桩事情,被老天收走了,收回去了,他们两个就分家,造成今天的局面。孙先生哪一桩事情做错了?破坏佛教。那是他小时候,曾经把一尊佛像毁掉,破除迷信。这个事情,我小时候念小学,课本里头都有这一课,孙中山先生破除迷信。所以我们对佛教统统都看成迷信,都不愿意接触。就因为这桩事情被上天收走,非常不幸。这都是什么?这不能怪一般社会大众,也不能怪孙先生,怪出家人不好,出家人没有依照佛的教诲去真正修行、去发扬光大,让社会大众产生这种误会。所以过失永远不在外面,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过失一定是在自己,不在别人,这就对了,才能把真正原因找到,原因消除,改过自新。
  中国对于老祖宗的诚信,第一个破坏的是慈禧太后。我们相信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她福报大,她做了皇太后,她执政,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疏忽了,不重视。你看清朝开国,从康熙开始,宫廷里面经常不断邀请儒释道这三家的高人到宫廷里面讲学,皇上带着嫔妃、文武大臣听课。这个制度建立,一直到慈禧太后之前都是遵循的,宫廷里头都上课的,慈禧太后把这个废除掉。历代这些帝王大臣有遇到困难,都向这些专家学者请教怎么解决,慈禧太后不找这些人,慈禧太后迷信,驾乩扶鸾。扶鸾是慈禧太后搞出来的,她在宫廷里面设的有鸾堂,遇到困难的事情就请神,所以清朝亡国灭在扶鸾上。这个事情,章嘉大师告诉我的。
  扶乩确实是鬼神,不是佛菩萨。什么人才能请到佛菩萨?至诚恭敬,佛菩萨就有感应。你的心不诚,你怎么能请得到佛菩萨?你请到的都是些鬼神。鬼神里头有善的、有不善的,善的还很不错,不害你,不善的就害你,开玩笑,捉弄你。所以那真的是迷信。把宫廷里面讲学废除了,自称为老佛爷,这是清朝过去所没有的。清朝过去历代帝王都是三宝弟子,都尊崇佛为老师,自称弟子,只有慈禧太后称老佛爷,把佛菩萨摆在两边,自己坐到当中。这个问题严重,上行下效,让这些人民对于传统、对于佛法逐渐信心淡薄,到今天可以说信心完全没有了。这信是假的不是真的,而藉着佛教的名义去敛财,去做非法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学佛第一是讲智慧,要有能力辨别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可不能上当。
  真正佛法在哪里?方东美先生告诉我,他说在经典里面。我们听说佛法会想到寺庙,会想到出家人。老师告诉我,两百年前的出家人都是真正有学问、有道德,通达教理。所以他给我介绍佛法说,「释迦牟尼(他不说佛,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在这个单元学习当中把错误观念纠正过来,才知道世间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很少人知道。出家人当中少数几个知道的,但是也没有办法把它讲清楚、讲明白,这难事!我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是缘分,佛菩萨安排的,让我认识章嘉大师,这个人是明、清两代四大活佛中间的一个。明清的帝王都很聪明,把这四个人封为国师,边疆就没事了。这四个人,西藏,前藏达赖,后藏班禅,章嘉跟哲布尊丹巴在蒙古,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内蒙古章嘉。教化的区域章嘉最大,从新疆一直到东三省,下面到青海、内蒙古,他的地区最大。这四大喇嘛,只有他是长住在北京,皇上的顾问,历代帝王对他非常尊敬。我有缘认识这么一个人。
  他那个时候就教我,我那时候年轻,二十六岁,他说你可别去做官。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做官是个清官,你的手下贪赃枉法你怎么办?我一想真害怕。用人要负责任,现在到哪里找一个真正爱国家、爱人民、做出牺牲奉献的人?找不到。我说那怎么办?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第一本介绍给我的书就是《释迦方志》、《释迦谱》,这两个小册子,教我读这个。你要学佛,你得认识释迦牟尼佛,你才不会走冤枉路。所以我读佛经从这两部,这两部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读完之后完全了解、明白了,明白什么?这个人他不是搞宗教的,与宗教不相干,他是个搞教育的,社会教育。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释迦牟尼佛是社会教育家;他一生所做的,今天的话说,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信仰,你跟他学,他一定会很好的教给你,他教的完全是真实智慧。
  宗教里头一定要有个造物主、有个真神,佛法里头没有,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我一学佛就提出这个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罗嗦,佛陀教育简称佛教。现在佛教很多人误会,这两个字加进去,佛陀教育,大家就明白了。佛是什么意思?照中国人的讲法,佛就是中国人讲的圣人。圣是什么意思?圣是明白人。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他明白、他了解,这样的人称为圣人,佛的意思也是有这个意思。中国圣人,圣的意思是明了,佛的意思是觉悟,翻成中文是觉悟。佛是觉悟的人,他不是神,他不是仙,他是人,所以佛教里头人人可以成佛。宗教里头不可以人人能成上帝,不可以讲的;人人能成神,不可以讲的,但是佛门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应该成佛,成佛就是应该觉悟、应该明了,它是这个意思。菩萨觉悟,没有圆满,所以菩萨是做学生,学生毕业就是佛。
  大乘经教里面所说的,现在很可惜,就是哲学家、科学家没有发现,如果发现了,他去读佛经,那对他的智慧、这个发现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这发现宇宙的奥秘。宇宙之间的奥秘,在佛法里面称为甚深大法,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菩萨知不知道?知道,知道不说,说不清楚,没人能听得懂。非常难得,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让我们这些学佛几十年,我学佛六十一年,那些疑问统统解决了;我们没有看到这些研究报告,很难解决。这些报告不过最近三十年,我们上一代没有看到过。上一代,科学报告里头最小的东西是原子,原子被发现了,原子被发现有八十年,微中子发现才三十年。所以我们比上一代有福,我们能够真正受到科学的帮忙,帮了很大忙,把这些非常难懂的深奥的东西,科学给我们做证明。《华严》讲得最详细,是一部哲学书,方东美先生把它看作是佛门的哲学概论,有圆满的理论,有精巧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出来给我们看,他说这样的教科书,全世界找不到第二种,老师一生赞叹,一生学习。所以这本是中本《华严》,有这个基础,读《华严》有帮助,帮助你理解;读了《华严》,回来再看这个经,那就其味无穷。
  「又此经」,此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中文有九种不同版本,这个本子最好,我们相信。佛法在这个世间也会消失,什么时候消失?还有九千年。所以外国宗教讲世界末日,佛教没有这个话,佛教,释迦牟尼末法是一万年,现在才过去一千年,后面还有九千年,怎么会是末日?佛法灭了,还是有人在继续学习、弘扬,那是什么人?地藏王菩萨。这个经上都有,《地藏菩萨本愿经》上也说的有,释迦牟尼佛把没有佛在世间这段时期,众生很辛苦,这个救苦救难的工作就拜托给地藏王菩萨,让他代替佛来教化众生。地藏菩萨教什么?最重要的教孝道。
  菩萨的名号就像我们学校学习的科目一样,地藏菩萨这个科目是什么?科目是伦理,他教伦理。观音菩萨教什么?观音菩萨教慈悲,就是教爱心,要用真诚的爱心去爱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里面包括的范围很大,我们讲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还有动物、植物,乃至于山河大地,没有不爱的,一片慈悲,观音菩萨是教这个,这个是孝心的扩大。所以地藏是根本,学佛从他那学起,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地藏菩萨教的。从地藏提升就是观音菩萨,把这个爱心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没有不爱的,没有不关怀的,没有不照顾的,没有不帮助的,大爱!再提升,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教智慧,就是今天科学跟哲学,宇宙之间的奥秘登峰造极,真实智慧,不是知识。最后一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什么?教你把你的孝亲尊师、你的大爱、你的智慧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全用上了。所以普贤菩萨是实践,要把它做到,他做榜样,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才是真正幸福人生,真正快乐无比,所谓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四大菩萨就等于四个学院,大学四个学院,院里头再分系,所以它真的是一门学校。我们中国四大名山就是四个学院,九华,地藏菩萨;五台,文殊菩萨;普陀,观音菩萨;峨嵋,普贤菩萨。
  所以你细细去观察,他是教育,但是现在人都把他当作神去膜拜,这就迷信,完全错了。地藏是谁?是自己。我修地藏法门,我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把这个孝扩大,爱我的家人,爱我的家族,爱我的邻居乡党,发展到爱国家、爱社会,这是地藏菩萨。地藏是自己,观音也是自己,文殊、普贤统统是自己,代表自己的性德。佛是表果德,菩萨是表修德,修因证果。所以佛法终极的目标是成就自己是个完人,一切完备,没有一丝毫欠缺,智慧圆满、德行圆满、才艺圆满、福报圆满,样样圆满。这个大圆满与贫富贵贱一丝毫关系都没有,所以佛法不教人去追求名闻利养,不追求功名富贵,教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帮助这个社会把每个人都教好。所以实在讲,佛法是帝王师,它是师道,它不是神道。
  中国自古以来,立国的基础就是孝道跟师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中国人讲这个东西。佛法是师道,到中国来,中国有孝道的基础,佛法在中国就发扬光大。释迦牟尼佛过世之后,他的学生四面八方去教学,有些地方二、三百年没有了,六、七百年没有了,只有在中国,传到中国来二千多年,一直到现在还有。但是现在我们看,几乎也完全是假的,真的没有了。明白教义的人没有了,真修行的人没有了,真正行菩萨道的人没有了,那就是佛法灭了。我们一定要清楚,儒释道在今天都没有人才,所以这是麻烦事情。可是我们相信祖宗,我们祖宗有德。在全世界只有这个民族,千万年来以什么起家?以什么建国?以仁义道德。全世界找不到,只有这一个地方。所以纵然有大灾难,中国灾难最轻,祖宗保佑。中国为什么有灾难?现在人,子孙把老祖宗东西丢掉了,不孝。不孝不敬,要受祖宗的惩罚。惩罚不会要命,父母总会把儿女的命留住,狠狠惩罚你,不会叫你送命的,惩罚是希望你回头。我对这个有信心。
  我想了很多年,中国有一部好书,治国的宝典,唐太宗编的,唐朝盛世就靠这本书,但是这本书失传了。我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自己没看过。常常想,这心想事成,偶尔在讲经的时候提到,就真的有听众,有心人,到处替我去找,居然找到了。找到,我们仔细看这个文,它上头有序文,才知道,这个书唐朝亡了之后被日本人拿回去了。唐朝时候没有印刷术,书都是手抄的,所以数量很少。在那个时候,日本、韩国、越南到中国来留学的人很多,许多都是出家人,他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了。所以在中国失传一千年,宋、元、明、清都没有。到乾隆皇帝,做了六十年皇帝,他把皇位传给他儿子,他做太上皇,就是嘉庆,嘉庆登基,日本人对皇上送的礼物叫进贡,礼物里头有这部书,中国人才知道。以后,一直到满清亡国,这将近一百多年、二百年的时间,从日本,这个书传到中国不超过十套,所以很多人没看见,很多人不知道有这部书。我们得到这个本子是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印的,原本是日本的本子,照日本的本子翻印的。我看到这个如获至宝,我说这是祖宗有德,祖宗给我留了这么一部,让我看到。我们怕失传,所以我立刻交给世界书局,我印一万套。我们这底下这个,这是一套。这样分送给全世界各个大学图书馆去收藏,就不会失传,什么样的灾难不可能全部毁掉,总会有地方有,我用这个方法来保存。
  没有想到过了几个月。这桩事情我是想了很多年,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四库全书》这么大,现在把它印出来,不会失传了,我们放心了,从哪里读起?《全书》现在精装本,这么厚的本子一千五百册,要排在书架上,我们这一个房间四个墙壁摆满,一套,从哪里读起?就算是《荟要》,《荟要》三分之一,摆起来这一面墙。所以我在得到第一部的时候,这大概在十五、六年之前,我得到商务印书馆印的最后一套,他只印了三百套,我这套书放在澳洲。怎么读?从哪里读起?所以我就想到,能不能找些老教授,教文史的教授,他们退休了没事情,让他们天天看,把《四库》里头精华、好的东西挑出来,编成一部书。一部书,这是《四库》精华,我们统统都能得受用。做了,真找了,花了三年的工夫,送到我这来,我一看不能用。这就说明,我们现在国文程度跟古人比差太远了。可是这桩事情始终放在心上。没想到古人已经替我们做好了,我们不晓得。这也是有个同学找到这部书,《国学治要》,我看到序文,完全是从唐太宗这个观念上得到的启示。这也是民国初年有些学者专家,把《四库》下了功夫,用了八年的时间,经史子集,汲取它的精华,做成这部书,一共八册。我看到这个,这是宝!中国传统文化有救。为什么?这是《四库》的一把钥匙,你想研究中国传统东西,你从这里下手,你认识《四库》、了解《四库》,知道怎样去学习。所以这部书价值太大了!
  全世界的人都要向中国学习,这个现在大家都知道。从个人来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效果只有中国有,外国没有,这个东西你要不要?你要,在哪里?在《四库全书》里头。《四库全书》文言文写的,你不学文言文你就没分。我对这个事情很留意。三十年前,有一个美国的留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的,跟台湾大学交换学生。这个学生是个女生,大概三十出头,学什么?学《华严经》。她选的这个科目也很特殊。到台湾来,正好我在台湾讲《华严经》,所以台湾大学就把这个学生介绍给我,在我图书馆住了四个月。她读《华严经》,看清凉大师的《疏钞》。我问她,你学中国文言文学多久?三年。不难,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渊源一丝毫没有,三年能够读中国文言文。二00五年、0六年,我两次访问伦敦,伦敦是欧洲汉学中心,这三个名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跟伦敦大学。我有这么个机会跟这些学生交流,跟他们的教授座谈。因为这些人,他们说的一口北京话,我很佩服,比我讲得好,读中国的古文,看中国的古注。所以我就问他,你们学习中文多久?他说三年。不难!外国人三年就能成功,我们中国人不敢碰文言文,是被它吓到了,实际上它很容易学,不困难。外国人学文言文要费三年的时间,中国人学最多两年,两年就把钥匙拿到,《四库全书》你就有分。祖宗留给你的智慧宝藏不能丧失。
  前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告诉我,他们要重刊《四库全书》,就是再版,我听了很欢喜。我告诉他,我给你买,你可不能涨价,要照上一次的老价钱。他答应了,我买了一百套;一套美金五万块钱,一百套五百万。我买一百套干什么?分送给我们自己国家各个地方的大学图书馆,保存东西,不会失掉。世界书局来找我,我过去买他的《四库荟要》,买了大概有六十多套,将近七十套。《四库荟要》是《四库》的精华。《四库》是乾隆下令编辑的,乾隆那个时候六十多岁,年岁大了,怕他活不了那么长久,看不到这部书的完成,所以就交代纪晓岚,总编辑,让他在《四库》里头选择最好的,先编一套给他看。分量是《全书》的三分之一,是编给皇上看的,所以这部书非常完整。总共写了两套,一套在圆明园,一套在皇宫。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毁掉了,毁掉一部《全书》、一部《荟要》,所以《荟要》就变成孤本。《荟要》的价值比《全书》高,因为《全书》里面对于清朝有批评不利的地方它全部删掉了,《荟要》没有删。《荟要》是皇上看的,不给别人看的。这个只有一套,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世界书局翻版印这套书,我买了六十多套。再版,这个老板告诉我,告诉我这个信息,我说好,我支持你,我给你买两百套。两百套也是五百万美金,两部书一千万。这个书已经印好了,月底会送来。国宝!
  我这两百套,一百套送国内,一百套送海外,送给一些国家的元首,国家大学里头有研究中文的,我送给他。我劝导那些外国人,统统要学中国文言文。你有能力直接去阅读,你才真正能够具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都在这里头,精华被唐太宗提出来了。但唐太宗提出来是过去三千五百年,唐以后这部书里头没有,这是唐朝以前。五千年文化,上面三千五百年,精华在这里头,后面这一千五百年还没有人去做这个功夫。我相信会有人做这个工作,那就是《群书治要续篇》,会有人做这个事情。
  这是在当前,文献方面没有问题,现在问题是谁来继承?谁能用这功夫?难不难?不难!我到处在宣扬,希望有一个国家能接受。现在朋友当中,我跟马来西亚的缘最深,我向他们建议。《群书治要》,唐太宗总共在一万多部书里头逐渐的淘汰,在里面挑选,选到最后一共六十五种,这部书就是从六十五种里头抄下来的,有关于《大学》里头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文字全都抄在这里头,从六十五种书抄在里头。所以我就想了个方法,如果这个国家成立一个学院,或者是个研究中心,一个人专学一门,六十五个人,十年之后,这个学院就是活的《群书治要》,这六十五个人就能够教育整个世界。你看不难,社会安定,世界和谐,我相信三年可以恢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人都是专家,三年就有小成,他们就可以出来讲学。在哪里讲?在国家电视台去讲,全国人都听到,全世界人都听到。所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中国的文化统一了全世界。
  你不照这个方法,你没有办法拨乱反正;也就是说,今天这种乱局,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来收拾,只有这个办法。所以国家能养这六十五个人,如果扩大到三倍,三个人一个小组,专攻一门,不到两百人,这两百人,他的力量超过两百万兵力都不止,他能够安定整个世界社会,能够带来和平,能够化解冲突,能够把国家治好、把人教好。要老师!上个星期我到泰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是不是起分别执著?是不是有贪瞋痴慢?有喜欢的、有讨厌的这就不行。这个什么?这就染污,心不清净了。清净心里头没有染污,用《金刚经》的话说,没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这四相,这四相是染污;「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是不平等。我们这个经上清净平等觉,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就是佛,这里头是三宝,时时刻刻拿这个镜子来照自己。眼见色、耳闻声,在这个里头修清净,离开六根六尘到哪里修?没地方修了。
  所以修行确实就在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没有执著的念头,没有分别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这叫真正修行,这是自受用。有自受用才有他受用,他受用是慈悲,悲是拔众生苦。看到众生苦,迷惑、颠倒、造业、受报,生起怜悯心、同情心,这是悲心。我们帮助他、关怀他,帮助他、照顾他,帮助他觉悟,这是慈心。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人要常常有这个心,这就是大乘菩萨心。净土是大乘教,是一生成佛的大法,所以古大德有很多肯定这个法门是一乘法,一乘法就是一生成佛;大乘是成菩萨,一乘是成佛。我们想一生往生,往生就是成佛,要在境界里头去练这个功夫,这叫真修。
  第四「严持禁戒」。
  【持诸禁戒。坚守不犯。】
  这个注解里面说,这就是《观经》所讲的「具诸戒行」,或者是「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两句话,三福里头说的,净业三福里面讲的。「盖无戒则同漏器,虽勤念佛亦难圆满」,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多少人疏忽了,所以念佛念了一生,最后不能往生。你要想他什么原因?不外乎这两句话。念佛念得很勤,最后不能往生,为什么?功德漏掉了。功德漏掉,最容易漏掉就是发脾气,自己一不高兴,一发脾气,火烧功德林,好不容易修习的功德,一个脾气就完了。功德没有了,福德有,发脾气,福德在,功德不在,功德变成福德。
  所以,五毒要反过来,修什么?修不贪、修不瞋恚、不愚痴。不愚痴,我都清楚、都明白,染净、是非、善恶清清楚楚,智慧;如如不动是功夫,如如不动,清净心才能现前。定慧等学,又清楚、又不动心,这是真修行、真功夫。所以要会用。在哪里用?在生活上用,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傲慢、怀疑虽然好像没有前面贪瞋痴那么严重,但是孔子说得好,《论语》上有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才华像周公一样,但是他有个毛病,「使骄且吝」,骄就是傲慢,吝就是吝啬。夫子说,「其余则不足观也」,其他就不必说了,这个人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傲慢关系太大了,是菩提道上严重的障碍。
  经教里面都教给我们,你看连《还源观》,《还源观》里面教我们「柔和质直」,这是讲态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我们「随喜功德」,教我们修随喜,「恒顺众生」,我们希望我顺从别人,不要求别人顺从我。要求别人顺从我,这个里头就有傲慢,要求我顺从别人。中国老祖宗说了一句话说得最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六祖大师教人「不见他人过」,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到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过,行善积德,提升自己;看到别人的过失,我们的清净心就被人家染污了。那我看到了怎么办?不要放在心上,这个方法好,不放在心上,心永远保持清净。我们功夫还不纯,保持人家善的可以,绝不保持人家不善的。功夫纯了之后,善的也不保存,真清净。是非、善恶、邪正心里头都不着,都没有。
  如果到这个境界里面,念佛人讲功夫,最起码的功夫叫功夫成片,也就是初步的一心不乱就得到了。这虽然不是很深的,有这个功夫,往生就可以自在。自在什么?想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就走得了,佛都来接引你。你功夫纯了,你烦恼、习气没断,但是功夫纯了,你说这多重要!人有这种功夫,在这个世间得自在了,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什么时候想走,佛什么时候就来迎接,自己的心跟佛心是通的,相应的,「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个道理我们很清楚,佛身在一切处,我们这一念相应,佛就现身,现身就在面前,不来而来;佛拿着莲花接我们去往生,不去而去。相上宛然,好像是有来去,理上绝对没来去,我们今天理跟事都明白了。理事明白了,对于往生这桩事情一点怀疑都没有,这就叫得大自在,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戒律,我们学净土的同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净业三福,这个总必须要记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众戒,《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三皈五戒、沙弥十戒够了,这些我们能够不犯,真的是弥陀弟子。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念念不忘阿弥陀佛,也可以说念念不舍阿弥陀佛,心上真有这叫真念,口上不念没有关系,心上真有。在什么地方培植?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要培养我们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最好的方法,从前李老师教导我们的,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物都是阿弥陀佛,这就是你念念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这个看法是真的是假的,是有意是无意的?没有真假,没有有意无意,一切法是一体。阿弥陀佛是自性,一切法都是自性现的,都没有离开自性。
  好像我们看电视,电视里头的影像,频道众多,在外国有一百多个频道。频道的画面那是假的,为什么?它有生有灭。可是萤幕是真的,萤幕不生不灭。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就是萤幕。什么现象在屏幕里头出现,有没有离开屏幕?没有,离开屏幕,影像不可得,看不到。所以萤幕不生不灭,就是自性,所有一切的这些画面,那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真心在哪里?真心在相里头,在万相里头。万相在哪里?万相在真心里头,性相是一,性相不二,我们就懂得这两句话了。真妄在一起,是一不是二,虽然是一不是二,晓得哪部分是真,哪部分是妄。妄不放在心上,真也不放在心上,你就真正见到真;把真放在心上也错了,真就变成妄。所以心里头总归一句阿弥陀佛,决定得生净土。
  这就是戒,戒在我们生活当中,受与不受没关系,那是形式,要真修。以前章嘉大师告诉我,你修一条,这条戒你就得到了。我学不杀生,连小动物我都不会伤害它,这条戒你就得到了。学不偷盗,决定不占别人丝毫便宜,宁愿吃亏、宁愿忍让,不占人一点便宜,这偷盗戒做到了。邪行,连念头都不生,要用这个功夫,有念头都不行。烦恼、习气很重怎么办?常常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这一生唯一的一个目标就是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我应当要具足,我不具足去不了。有这样的目标、这样的方向,戒律很容易持,一点都不难。习气才现前,立刻就化掉了,一句阿弥陀佛就化解掉,这叫功夫得力。什么功夫?念佛的功夫,念这句佛号真管用,真能把烦恼、业障化掉,这功夫。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饶益有情」,前面是自利,这是利他。经文:
  【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
  要常常有这个心,这就是度众生的心,这是大慈悲心。大慈悲心不可思议,大慈悲心跟佛相应,佛具足大慈悲。「饶益有情是菩萨利他行。如《普贤行愿品》曰: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这一句重要。我们今天,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不下,原因在哪里?原因在分别。你是众生,你不是佛,我对你不需要尊重,我对你不需要供养。这个供养里头,有尊重、有爱护、有关怀、有帮助,这都属于供养。我认为没有供养你的必要,这是什么?这就有分别,有自有他,不知道自他是一体。菩萨恒顺众生,菩萨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只有在什么情形之下,菩萨不去帮助、供养这个众生?众生不接受,那菩萨就不去理他。不接受你要找他,他会反驳,他不但不生欢喜,他有怨恨,让这个众生造更重的罪业。所以他不喜欢,不去惹他,离他远远的。这就是经上所说的,也是一条戒律,「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不要叫众生生烦恼。叫众生生烦恼就结下怨,这个怨虽然很轻、很微薄,但是如果常常累积,就变成重大的怨恨。
  菩萨往往从极其微细地方他下手,所以他心清净,心能真诚平等觉,平等觉是本性,是真心,回到清净平等觉。凡夫的心粗,粗心大意,重大的可以不犯,能守得住,极其微细的常常会起现行。这种微细经长时间累积,就变成很深的习气,习气是这么来的。所以,要学恒顺众生,众生做错事情也可以恒顺,这个错是不大,不是重大错误,就能随顺,就能够忍受,修忍辱波罗蜜。重大的,那不能忍受,就要说出,要劝导他,柔和劝导,帮助他改正。菩萨对待众生他用真诚爱心,所以众生都能够接受,都能够听从教诲,也就是听从劝导,乐于改过自新。凡夫劝众生带着有傲慢的习气,有责备的习气,有训导的习气,他不服。他知不知道错?知道错,知道错不服你,他反抗你。这就是菩萨所谓道行深,道行深什么叫道行?菩萨有智慧,菩萨有善巧方便。菩萨有没有发脾气的时候?有。这个众生犯了错误,应该用严厉的发脾气他才会接受,行。
  连老师教学,我们都亲眼看到这个方式。李老师教学,我们的教室差不多就这个摄影棚这么大,学生不多,二十个人。我们就看到老师对有些学生有打有骂,态度很不好,那是什么学生?对老师真正恭敬,老师真教,有打有骂。打他是什么?记住,打记性,这个地方挨过打的,永远不会忘记。对有几个同学,老师从来没有给他们有过严厉的颜色,都是和颜悦色,错误地方老师也不纠正。我初学我看不懂,我有疑问也不敢问。一、二个月老师看出来,知道我有疑问,不敢问,把我叫到房间里面去,告诉我,是不是有疑问?我说是的,是有这个疑问。他说你不知道,那个可以打、可以骂的是真学的;那个不能打骂,是假学的,不是真学,你几句话说重了,脸马上就红了,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我明白了,假的,不要跟他结冤仇,他不是真学,真学的那是有打有骂,我才明白。所以菩萨不是不发脾气,发脾气是真正爱他。被教训的人知道老师是爱他,爱护他,有感恩的心,骂了他、打了他,感恩,真改过,真忏悔。至于那个他不明了这些事情,你用这个方法对他,他怨恨,他记仇在心,这个麻烦,以后变成生生世世冤冤相报,这就错了。
  所以日常生活当中,没有智慧怎么行?用智慧观察,哪些是真学的,哪些是假学的,哪些是禁得起考验的,哪些是禁不起考验的。禁不起考验也要照顾他,时间要长,不是短时间能成就的,有的时候十年、二十年,慢慢的来,这真的是慈悲到极处。他什么时候知道?觉悟的时候,二、三十年之后他才觉悟,他才晓得老师的爱护,父母的爱护。有人一生不知道父母爱护,怨恨父母,现在社会这种人太多了。所以今天这个社会,不但学佛难,学做个好人都难,什么原因?他没有诚心,没有真心,全是妄心。跟这些妄心的人在一起,你就得原谅他,小毛病可以随顺,大毛病可以提醒他,一个总原则,不结冤仇。做人真不容易,真是大学问,只有佛跟菩萨做人才圆满,面面玲珑。
  每个人根性不相同,对每个人的方法也都不一样,总的方向、目标就是帮助他觉悟,他不觉悟他就造罪业。有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他都醒不过来,那就没有法子。怎么?等他受报,吃尽苦头之后,你再跟他讲,他慢慢相信你。所以菩萨度化众生不是一世,生生世世!你要知道,才知道佛菩萨恩德之大,超过父母太多了。父母恩德是一世的,佛菩萨生生世世都在看着你,都在照顾你,为什么?你跟他有缘。虽有缘,烦恼习气太重,回不了头来,那就慢慢等待,等待无量劫,总有一天回头。
  这里讲到随顺众生,就是随顺供养诸佛,这句话意思深,就是随顺供养这个人,这个人是诸佛。为什么?他本性是佛,他本来是佛,现在迷惑成这个样子,随顺他也随顺了一切诸佛。一切诸佛就是随顺这个人肯定会影响周边,周边的人根性利的,看到你这个随顺他开悟了;根性劣的,烦恼习气重的,他不会开悟。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都有,我们能看到是有形的,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
  我这几天收到一封一个同学的报告,他在修行当中,突然看见了自己身上每个器官里面都有很多众生,再仔细看,一般人也都有,看到的真正不可思议,多少?无量无边。众生跟你没有关系不会上你身,这就是一般讲的,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太多太多了。你所杀的、所吃的,没有一个饶掉你,全都在你身上。我们一般人不知道,偶尔他有这么个因缘他看到了,这些来求超度的太多了,告诉我。我不知道那就算了,知道之后,我就把它整理起来,我们每天讲经,请他们来听经,讲完之后送他们各归本位,给他立牌位。我们自己累劫的冤亲债主,还有一切众生的,一切众生每个人的冤亲债主我们都要想到。灾难从哪里来的?病痛从哪里来的?这些根源,真正的根源,这个没有人知道。我们把念头转变,从今天起我决定要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学尊重承事,对一切众生尊重,对自己来说谦虚。尊重承事一切众生,就是尊重承事如来,普贤菩萨是这样做,普贤菩萨也是这样教人。
  「是故净业行人」,修净土的人,「应于众生广行饶益」。我们对一切众生,要常常对他做有利益的事情。利益还要有饶益,饶益是什么?最多的利益、最好的利益,是这个意思。是认真去做的,不是随随便便的,敷衍塞责这个不可以,认真去做。我们供养东西给别人,不是说我们不要的给别人,我们把最好的供养别人,把最差的留给自己,这个功德大!所以我们常常想到,施后面就有果报,这样的心、这样的行为布施,果报非常丰厚。我们把不要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我们得的果报就很微弱,得到的果报也等于说人家不要的给我们。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我们以最好的供养别人,我们收到的果报是最好的,比我们供养的还要好。这些道理真懂得,我们就会真干!佛在哪里?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众生都是佛,蚊虫蚂蚁都是佛,树木花草都是佛,诸佛菩萨就在我们的周边。
  『所作善根,悉施与之』,我们累积的,所谓是行善积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他们没有做,我做了,我把功德跟大家分享,这个功德就大了。随着你的心量,你的心量大,你的福报就大,所以古人说「量大福大」,就这个意思。我修的福虽然是不大,一点点,我的心大,我把我这点福与一切众生分享,这福就大了。这些与智慧有关系,没有智慧你看不到、你想不到,就在你面前你都做不到,你不是修的福,你还是造的业。都在一念之间,一念智慧,修福,一念愚迷,就造罪业。有时候不是恶心,好心,好心也造罪孽,好心造罪孽叫过失。不善的心造罪业是罪过,那个重,善心所做错的事情罪轻,叫过失。
  「指自作之一切功德与善根」,功是功夫,功夫是因,德是收获,是果报,与善根,「悉皆施与一切众生,令彼离苦得乐」。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的,一切众生迷惑颠倒造作罪业,感召的灾难。这个灾难很多人都觉察到,好像都快要爆发了。怎样帮助他?这段文字讲得好,我们把自己修的功德、善根,这个善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不瞋、不愚痴、不傲慢、不怀疑,这是善根,一切善都从这个根生的。自己的毛病、习气知道一定要改,忏悔、改过也是善根。把这些善根供养一切众生,这是回向,回向就是今天人讲的分享,佛法的名词叫供养。供养给一切众生,真有效果,让这个地区灾难减轻。我们绝不求果报,我对你这么好,我每天给你回向,给你消灾,希望你有什么报答我,没有这个念头。只是希望大家能化解灾难,大灾难化成小灾难,小灾难化成无灾难,每天用的是这个心。这个心纯,纯是真心,不夹杂妄念在里头,不求回报。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求这桩事情,其他的什么都不求。也不必要求众生要对我怎么好,不需要,完全都不需要。只有个纯,精纯的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求生极乐世界。
  下面念老举密教的行人,说密教的修行人,「愿己之一切功德,悉施一切众生。众生一切罪苦,悉皆由我代受」。密宗跟净土是同一个方向,八万四千法门到最后总结,就是三门,觉正净。净土宗跟密宗都是从清净门成就的,不是从觉,也不是从正,从清净心。密宗的清净心真清净,为什么?它不离相,所谓是「即相离相」,这个功夫高。净土宗是离相得清净,是远离一切相,密宗是不离相得清净,所以密宗的清净比净土要高。他在染缸里头他不染,净土宗是离开染缸他不染,然后你就晓得,净土宗容易学,密宗不容易学。密宗的那些行人,他不能成佛他就堕地狱,没有当中的路子,所以那个要真干,成就的人很少。黄念老学过密,他是密宗金刚上师,他告诉我,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这六十年人,中国的密,修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不计其数,太多太多了。所以他学过禅、学过密,到最后全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这些禅教密净常识都应该知道,这是属于智慧,选择哪个法门去修学,那是自己的功夫。所以这个愿值得我们尊敬,代一切众生罪苦。
  我们看最后这一条,第六「忆彼依正」。经文:
  【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
  这段注解里头说,「忆佛念佛」,常常想佛,不要想别的,想别的都是搞六道轮回,错了。我们把所有一切的想念放下,只想『阿弥陀佛』,这就完全正确。世间人最难舍的亲情,我们连亲情都要放下,去想阿弥陀佛,我是真爱这个亲情。为什么?我往生之后,他决定得生,我会帮助他,现在一般讲我会加持他。我要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亲情再亲,没有办法永远在一起。一口气不来,每个人业力不一样,各人到各人地方去投胎,永远不再认识了。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相,连亲情都把它变成阿弥陀佛,决定得生。真的得生了,家人都被度了。
  我们住在香港,香港大概应该是四十年前,东莲觉苑的老太太。何世礼是位将军,何世礼夫妻两个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老太太念佛。儿子媳妇很孝顺,在家里给老太太空一个房间做小佛堂,让老太太在家里念佛,他们是学基督教的。虽然信仰不同,不相妨碍,一家和睦相处。临走的时候老太太现了一招,预知时至,坐着走的,而且还招待记者,亲戚朋友大家都来送她,真走了,盘腿走了。儿子媳妇真看到了,念阿弥陀佛,度了一家。你看,临终这个示现,一家人度了。东莲觉苑这个房子就他们家的房子,捐献出来做道场。老太太高明,一生不劝儿女学佛,最后表现这个,真看到了,全家学佛。影响很大,许许多多不相信佛的,看到、听到了都相信了,现身说法。
  所以「忆佛念佛」,大势至菩萨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在心里头,心里头真有佛,叫忆佛、叫念佛,不一定在口头上。但是口头上念佛有好处,口头上念佛是自他两利,别人听见,他就跟你有缘。我这里念阿弥陀佛,他听到了,我把阿弥陀佛的种子种在他八识心田当中。这个种子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将来遇到缘,就是这个种子遇到缘慢慢增长,他将来最后一定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早晚那总在遇缘不同。他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初的种子是你这一句阿弥陀佛给他种下去,所以跟你有缘。这是开口念佛有这些好处,还有鬼神能听到。所以出声念佛功德很大。
  「盖念佛妙行,众善中王。乃妙中之妙,径中之径。于正因中,发心念佛,实为首要」。往生正因,正因里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最重要的。念佛这种修行的方法,众善中王。我们要行善、要修善、要积德,修什么样的善是大善?积什么样的德是大德?给诸位说,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善是无与伦比的大善,这个善也是无量无边的大德,很多人不知道。所修的那些善法都是小善,为什么说它小善?修那些善不能见佛,不能往生,不能见佛,不能成佛;修这个善能往生、能见佛、能成佛。你从这里一比,完全明白了,最大的善是忆佛念佛,没有比这个更大了。为什么不把时间修这个大善,积这个大德?这种德善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无法形容,我们要认识它。一般人疏忽了是什么?他对这个不认识,小善他认识,他知道,做一点好事。我们今天救这个地球,这种善,善功都不如念一句佛号,拯救地球这个善的果报在哪里?顶多在天上。五欲没有断掉,欲界天,欲界断掉了生色界天,出不了六道。念佛可以帮助我们出六道,你说哪个善大?这多少人不懂。
  阿弥陀佛功德所以无与伦比,一切诸佛称赞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凭什么?就是凭他这个方法太妙、太巧了。为什么?太容易了,就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四个字,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一切众生听到了,看到这个名号,四个字,听到这个声音,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决定成佛。所以《法华经》上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话是真的。皆已成佛道不一定是现在,也许是来生,也许是后世,也许经过无量劫,但是他必定成佛道。一声阿弥陀佛成佛道,不是普通佛,不是一般佛,极乐世界成佛的,都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个功德到哪去找?我们有幸,不找,遇到了。这个遇到决定不是偶然,决定是过去生生世世与阿弥陀佛有缘,今生在此时此地又遇到了。我们晓得,这个法门就是忆佛念佛,妙中之妙,径中之径,这个径是讲径路,快速。你学别的法门要经历多少劫数才能成功,修这个法门一生就能成就。
  到底要多久?《弥陀经》上说,若一日、若七日,最快的一天就成就,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一天成就,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一天成就,我们没见到。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那是一天成就,经典上记载的,决定不是假的。一日,快的,为什么他那么快?没有别的,用真心,就快了。所以,「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里头教我们发菩提心,你要真的发菩提心,一天就成就,为什么?真心。阿弥陀佛用真心,我也用真心,一念就成就;佛用真心,我们用妄心,不相应。妄心用久了也会变成真心,什么时候真心一念相应,立刻就成就。只要你肯忆佛念佛,现在就是不管你是真心、是妄心,忆佛念佛非常重要,妄心忆佛念佛到最后也变成真心,因为佛是真心。所以,径中之径,在正因当中,发心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实实在在是首要,第一要紧的功课。
  以上说因,前面这一大段,六个小段是讲因,修因,下面是讲果,「因果相随,如身与影」。真正这样的修因,果报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就合起来,就到极乐世界了。
  这个莲花合起来,合在里面的人就产生了蜕变,变化。就像蚕,蚕在茧里面,在茧里面它就变成蛾,它一出来,长翅膀了,它就会飞,它在里面变。因为我们这个就是精神现象,他也是属于阿赖耶的,在莲花里头把阿赖耶全部脱掉,摆脱掉了。这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换了个什么身?法性身,跟佛一样的身。而且相貌变了,相貌变得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经上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随顺我们这个世间人说的,实际上不是的。实际上一定要去看《观无量寿经》,《观经》里面,佛没有说随顺我们说的。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相好发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都普摄,摄受一切众生,《观经》上说的。我们在莲花里头脱胎,产生了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变成跟阿弥陀佛一样的身、一样的相。
  莲花一开,就见到佛了,「花开见佛悟无生」,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即使是在凡圣同居土,那是什么?自己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断,就叫凡圣同居土。实际上跟实报土的法身菩萨没有两样,这个要知道,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外面完全平等,里面个人的烦恼习气他还没断,带业往生,有人带得多的,习气厚的,这就叫凡圣同居土。实际上,凡圣同居土找不到,古人所谓「一生一切生」,生到同居土,同时生到方便土、实报土、常寂光土,一生一切生,这是事实真相。自己的习气,带的这些业,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消除掉。为什么?缘没有了,里头有因,外头没有缘,所以很容易断掉。
  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我们不去,要留恋在这个地方,你说有什么意思?得要把它想破、要想通,想破、想通了,不是我们做不到。一定要知道,凡是我们做不到的,佛决定不讲,佛所讲的东西我们做不到,那不叫白讲了。凡是佛所讲的,在我们这个世界讲的,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众生肯定可以做得到的,这是佛的慈悲,这是佛的智慧。我们是做不到的话,不会讲。净土法门真的是人人可以做得到,无论男女老少、贤愚不肖,上上根人、下下根人,统统都可以做得到,老实念的,没有人做不到。
  这个注解里面说,「其人如佛,真金色身,三十二相;并具种种如佛之功德庄严」。这个里头只有三十二相这一句,是恒顺、随顺我们世间众生说的。实际上是无量相好,《观经》上讲八万四千相,每个相八万四千好。古大德也有把它笼统说了一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真的。难得的是同时具足种种如佛,这个佛是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功德庄严。功德庄严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面给我们说了二十九种庄严,这就是解释此地种种如佛的功德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活动的环境,讲了十七种;正报庄严,有佛,阿弥陀佛八种庄严,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大众,到极乐世界都是菩萨,四种庄严,总共二十九种。这生相同佛!
  再看下面一段,「闻法不退」。
  【速得闻法。永不退转。】
  闻法不稀奇,稀奇在哪里?『永不退转』这一句,这个太难了。我们这个地方会退,一生勤苦修学,记忆力很好,但是年老了,记忆就衰退,这是真的。老年人,怎么这记不住了!这是在娑婆世界普遍的现象。人到衰老,能够保持像现在人所说的,没有老人痴呆症就不错了。记忆衰退这还是小事,就怕变成痴呆,那个麻烦就大了。痴呆是什么?业障。极乐世界决定没有这种现象,你看看闻法永远不退,也就是说,你永远都能记得清楚。
  注解不多,『生宝刹中,速得闻法』。到那个地方你就听到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花开见佛,见报身佛。花没有开?没有开在莲花里面,有化身佛教你。那个莲花很大,在莲花里头就像我们在这个世界,在地球上一样,你没有感觉到那是莲花,它太大了。这个里头有佛,观音、势至菩萨,还有很多菩萨、声闻,我们同学伴侣,统统在花里面见到,确确实实一切法从心想生。「此人命终,色相如佛,并速得闻法」,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这叫妙果。
  下面这段,「精修十善自利得生」,这也是往生正因的一种,这里头分两段,第一个「胜因」。胜因里头有三个,第一个「当修十善」,这是说明十善的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净业三福里头很慎重的给我们提出。但是十善有基础,基础是孝亲尊师,培养慈悲心,慈悲心是菩提心。有慈悲,一定有清净心、有平等心,为什么?有利他当然就有自利,就有真诚心。所以要重视十善。我们看经文:
  【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
  想往生极乐世界。
  【虽不能大精进禅定。】
  这些我们不容易做到。
  【尽持经戒。】
  这个也不容易做到,下面说,这做不到怎么样?
  【要当作善。】
  哪些是善?
  【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
  这就是十善业道,佛慈悲,特别为这十善说了一部经,叫《十善业道经》。我们看注解,上面「第二类正因,其中共有三句」,这个三句这是第一句,「修行十善」,第二「昼夜念佛」,第三「志心归依,顶礼供养」。这第二类往生的正因。我们知道,第一类通常讲上辈往生,第二类是中辈,第三类是下辈。下辈都是造作恶业的,十恶五逆,造这些重罪的,毁谤佛法。前面是不容易,但是这个我们容易做到,这个不难。真正觉悟,下定决心,十善我们都记得,身三、口四、意三。佛在这部经里面,在第八品,教导我们善护三业,三业里头把口业摆在第一,这个不多见。三业的顺序,佛常讲的身口意,这里讲的,你看前面三个,身,下面四个是口业,最后三个意业,这样排列的顺序很多。但是第八品里头,我们这经上排的顺序,第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然后再「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是这么说法的。这个说法让我们体会到,口业是最容易犯的,把这个放在第一。这用意很深,让我们起心动念,言语要特别谨慎,真正修净土,断恶修善,从口业上下功夫。
  这一段,「修行十善。据《法界次第》」,这本书上所说的,「十善即是止恶」。戒律有止持、有作持,比丘戒一般是止持,菩萨戒是作持。止持是基本的功夫,我们一般所谓的扎根教育。世出世间善法都从三善根生的,三善根就是不贪、不瞋、不痴,所以十善的根就是这三样。真正不贪不瞋不痴,前面身口的善自然就成就。口最容易犯,所以把它摆在前面。前面一句这是总说,「止前之恶,则不恼于他。行今之善,以利乐一切」,你看这十善。止,我们没有学佛之前,所造的是十恶,现在学佛,我们开始要持戒。十善业道是戒律的根本,是戒律的基础,先修十善,然后才能发心持戒。因为断恶就不会让别人生烦恼,令他生烦恼不是好事情。菩萨不尔,大经上佛常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对!我们要学菩萨,特别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那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榜样。阿弥陀佛圆满的清净平等觉,圆满的大慈大悲,真是修行人的好样子。我们要以阿弥陀佛为标准,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榜样。行今之善,现在我们真修十善,十善是利乐一切,让一切众生都欢喜,一切众生跟我们在一起都感觉得安乐,这就好了。
  《法界次第》里面,这个十善业略说,说得非常扼要,我们好记。第一个,「不杀生,止前杀生之恶行」。过去不知道,有意无意做杀生的这种行为,有意仇恨深,无意的,仇恨还是不能避免。我们在安世高传记里头,这一位大德在中国翻译佛经的历史上赫赫有名,早期的翻译里头是最好的一个人,安世高。他是外国人,汉朝时候叫安息,唐朝时候叫波斯,现在叫伊朗,都是说的这个地区。安不是他的姓,安是他的国家,就是安息,就现在伊朗。他父亲是国王,父亲过世之后他继承王位,大概做了不到一年,把王位让给他的叔叔,他出家了。跟中国特别有缘分,被中国人请到中国来,在中国翻译经典、讲解佛法。最早期的,他用的方法是意译,不是直译,所以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跟后面鸠摩罗什大师一样,罗什大师所翻的东西也是非常受中国人喜爱的。
  我们看到他的传记,他在中国还过两次命债,都是被人误杀。原因他知道,过去生中他误杀了两个人,虽然修行证果,已经有他心通,还要受这个果报。他自己知道被什么人误杀的,他告诉同伴,不要去追究,这是业因果报。误杀的,也被别人误杀,别人杀他不是有意的,他过去杀人不是有意的。这种示现就是告诉我们,因果报应丝毫都不能避免。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间,所遭遇的一切统统是因果,明白的人欢喜,受了果报之后很欢喜,帐了了、结掉了,欢喜。不知道的生怨恨,生怨恨的麻烦在,怨恨轻,来生还有果报,报得轻;怨恨很重,来生还有很重的果报,麻烦大了。欠债要还钱,杀生要偿命,我说杀生不是说杀人,蚊虫蚂蚁也是一条命,也是一个人造作不善业堕畜生道,变成这种身,这罪都很重。这种小动物叫万死万生,它死了,死了之后它还变这个,寿命很短,这些什么?全是杀生的果报。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再不会去吃众生肉,再不敢杀生了。
  唐太宗的光盘很多同修看过,好皇帝,为什么堕地狱?他自己说出来,杀人太多。为什么?为了夺取政权。你看他里面所说的话,最后就讲到这些,他说夺取政权不一定要用武力,可以不要杀人。传统文化可以得政权,大乘佛法也可以得政权,我为什么要杀人?他忏悔。大乘佛法里,确实就是这部《无量寿经》里头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些理论、智慧、方法都有,都可以用。得政权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得人心,得民心,人心拥护你,你就成功,人心反对你,你就失败了。真的,不需要用武力,可以不杀生。
  我们看到在中国有例子,古圣先王尧舜禹汤都没有用武力,用什么?用教化,用伦理道德。做出来,让人民看到这个人是好人,我们都跟他学,都听他话。商王以七十里这么一个小国家做出了典范,让天下人都服,七十里而王天下。周文王政治办得好,也是个小国家,不过是一百里。古时候一百里,大概是现在五十公里,这么个小镇,为天下共主。八百多个诸侯国,他也是诸侯国之一,为什么人家听命他、服从他,遇到困难都向他请教,他为天下共主?以伦理道德,用教育为手段,不是用武力。现在的政治,西方用选举的制度,好不好?不是完全好,因为选举里头带着有欺骗的手段在里头。这里面虽然没有杀业,有盗业在里头,都造了不善业。真正善业是伦理道德、是圣贤教诲。断恶,你看止,止就是断,以前杀生,包括吃肉都是恶行,这个停止了。「当行放生之善」,这是积极的,前面是消极的。消极的十善是止,积极的十善,是要反过来行放生之善。不敢杀害众生,要救护一切众生,永远不再吃众生肉,积极的放生,救护众生。
  第二,「不偷盗,止前盗他财物之恶行」,盗多半指财物。戒律里面讲得很细,虽然不偷盗这些财物,这个行为没有了,如果还有这个念头,或者用其他的手段,这个手段表面上讲光明堂皇,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是占便宜,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是盗心。对这些人、对一些小动物,你讨厌他,那是杀的心,那个心没断。你还讨厌他,你还恨他,恨不得把他杀掉,又不敢杀。你行是没有,心有,在大乘戒里面讲,你破戒了。小乘戒跟大乘戒不一样,小乘戒论事不论心,你心里头怨恨想杀他,你并没有杀他,不犯戒。大乘不可以,大乘只要念头动了,就算是杀生,你就破戒了。大乘论心不论事,所以大乘戒不好守,小乘戒容易守,只要事上不犯,就没事。大乘起心动念,菩萨,比声闻缘觉高,所以菩萨不起心不动念。反过来,「当行布施之善」,你看,不但不杀生,而且还行布施。这十善与沙弥十戒大同小异,沙弥十戒里头讲得非常细,非常微细。真正要想学的人,沙弥十戒应该要学,才真正让自己成为一个善心善行的人。人有善心善行,那个福报真大,智慧增长,所谓福慧双修,都在自己肯干。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四集)  2012/6/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九十二页,我们从第六行看起:
  「修行十善。据《法界次第》,十善即是止恶」。佛法里面说断恶修善,止恶就是断恶。修善之前必须要断恶,否则的话善恶混杂,善也修不好,恶也断不掉,所以佛教人先断恶再修善,这个功德利益都能得到。好比是一个茶杯,这茶杯很肮脏,这个肮脏就是恶,你要喝茶必须把这个脏的东西洗干净,这就是断恶,然后再把茶放进去,那就是修善。所以断恶修善不能够混杂。
  「止前之恶,则不恼于他。行今之善,以利乐一切」。我们把过去恶的念头、恶的行为都放下,都把它断掉,对于一切众生决定不会伤害他,不会让众生生烦恼,这就是断恶的功德。现在回过头来,不但不作恶,还发心修善,善心善行是利乐一切众生。利乐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帮助众生才是真正帮助自己,这个道理天经地义,古今中外都不会变更,所以它是真理。佛把善恶归纳为十条,称之为十善,十善是做人、生天、修行、证果的基础。人能够修行十善,念佛必定能够往生,所以它也是往生的正因,修行证果的正因。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不能够离开十善,没有十善,那就是十恶,十恶修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
  第一个是『不杀生』,「止前杀生之恶行」。过去没有学佛不知道,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因果报应,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伤害了很多众生,尤其是杀它、吃它。殊不知,古人所说的话一点都不错,「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来生后世要还债的,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债,又何必这么做法?所以真正明理、了解事实真相,这一切不合理的行为决定不敢做,不合理的念头不敢生,这在世间是真正的好人,不学佛的来生也生天,他能够修福。
  「杀生」得的果报不好,当你走运的时候你不知道,你杀的众生,众生不敢报复你,等到你的运衰,好运走完了,他就来了。来了的现象是什么?是你烦恼重重,你身体多病、多折磨,这现世报;死了以后三途地狱,要受苦报;三途地狱受完之后,再回到人间,要还命债。安世高是个大修行人,是个修行有成就者,在中国还做了两次示现,还命债。是过去生中他误杀了两个人,不是有意的,这一生当中还命债,也被人误杀,为我们表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因果,绝对没有偶然的,所以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事实真相。尤其不能杀生,杀生遭短命的果报。「当行放生之善」。不但不杀生,要有慈悲心救护一切苦难众生。这些动物被抓到、被捕捉到,在市场里面去卖,人家买去宰杀,把它吃掉。我们有缘遇到,看到这个捕杀的动物很活泼,可以能活得下去,应当发心把它买下来放生。你买下来放生,它感恩你,它将来也会报答你,你遇到灾难的时候它会救你。这种事情史书里头有很多记载,不是假的。
  第二个,『不偷盗』,「止前盗他财物之恶行」。过去不知道,不了解道理,也不知道有因果报应,做了这些错事,现在明白了,再也不造偷盗的行为,连盗心都不生。盗心是什么?占便宜的念头,现在人常讲钻法律的漏洞。譬如纳税,纳税是每一个人民对于国家应尽的义务。纳税的人总希望少纳一点,找法律的漏洞,尽可能的少纳税,这个心就是盗心。盗谁的财物?盗国家的财物。这个严重!这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全是你的债主,你什么时候能还得清?所以偷盗,偷盗一个人的财物容易,你只有一个债主;你要偷盗公共设施,那个麻烦就大了,那多少债主!这个财物是属于市政府的,譬如市政府设施的,公共的,譬如电话、电话亭,公共的,政府设施的,这是属于这一个都市人民的,你要把它偷盗,偷回家去,全市的市民都是你的债主,还不清,所以这个帐要会算。如果是国家设施的,那个麻烦就更大了,你要偷盗的话,全国人民都是你的债主,万万不可以有这个念头。
  最严重的?最严重是盗三宝物。为什么?三宝物它没有界限,十方三世一切出家人都得受用,你要是盗三宝物,佛说了,五逆十恶,佛可以救你,盗三宝物,佛不能救你。为什么?十方一切出家人都有分,包括过去、现在、未来,这算不清!这帐没法子算。所以三宝物是决定不能动心。盗三宝物,果报都在阿鼻地狱。地狱出来之后,生生世世,哪一劫你才能把这个帐还清?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可是今天佛法衰了,盗三宝物变成了家常事,没有人懂得这个道理,没有人懂得这个因果,没有人知道这个报应可怕。这些,遇到有缘的时候,我们今天碰到这段经文,这就是有缘,一定要讲清楚、要讲明白。讲清楚、讲明白,我们的责任尽到了,他是不是听得懂,是他的事情;他听懂了,能不能去做,也是他的事情,我们可以不必理会、不必放在心上,我们的责任尽到就是圆满的。
  不但不可以占别人便宜,而且要发心,「当行布施之善」。这就是遇到有困难的众生,一定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些年,地球上的灾难频繁,也有很多信息,劝导我们要准备一些粮食、准备一些水,怕的大灾难的时候,吃的东西没有了,这个是救命的。有些人在做,做的人都是为自己。为自己,你储存这些粮食、储存这些资源,你能享受到吗?在我想象,不可能。为什么?到那个时候,大家没得吃、没得喝的时候,看到你家里有,一定到你家里来抢,你就是被抢劫的对象;还不如没有,没有还没这个事情,有,你灾难就来了。准备,怎么准备法?要准备救人,不要准备给自己,那就没事,大家都欢喜你,不会伤害你,你是大家的救命恩人。
  所以我们澳洲净宗学院,我现在很少去了,那边同修打电话告诉我,要不要准备?我说准备总是比不准备好。我说:你准备救多少人?他说:一百个人行不行?一百个人灾难就来了,一百个人是你自己家里,所有目标都对准着你。他说:那怎么办?我说:至少你要准备能救一万个人,这是最低限度,大家会爱护你、会保护你、会感恩你。我们自己家里不到一百人。钱不要留,留钱没有用处,要准备粮食、要准备生活必需品这种资源,至少要能救一万人。我附近的一个村、一个镇,我统统都能够帮助他,这一个镇的人都保护我,都能团结起来,这样就对。能够救五万、十万最好,至少要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至少居住这个小镇你都能照顾到,这就是对的。决定不要想到你一家人,那就大错特错,那不如一切都不要。所以布施之善,布施有时候也不善,必须要认识清楚,这要智慧。
  第三,『不淫欲』,就是「不邪淫」,「止前于非妻妾淫欲之恶行」。淫欲,古人有一句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一切恶念、恶行的根源就在淫欲。我们读历史,多少朝代末代帝王因淫欲而亡国。不但中国如是,外国历史上也有这些记载。只要这个国王好色,他决定不会得善终,国破家亡,这个多可怕。世间人犯了这个毛病,会倾家荡产,也会造成家破人亡。这不是好事,必须要把它禁止。佛法里面对出家人完全禁止,对在家人止于妻妾,这是佛法的慈悲。因为一切众生的执著,第一个就是情执,这个东西最难断;情执断了,才能证阿罗汉果,才能出离六道轮回。这一条是六道轮回的根,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不能超越;只要有这个念头,念佛不能往生,它是一条非常坚固结实的绳索,把你捆绑在此地,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这个利害得失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要把这个念头放下。
  「当行恭敬之善」。中国古人教人一生行诚敬,真诚、尊敬。佛法亦如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教诫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现在学佛难,难在哪里?是真难,对于经教真正研究的人少了,讲解的人不多。学佛的人凭着一腔的热情,对于教理不明白,经能念,不懂意思,没有办法把经典的教训落实在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所以佛法真实的利益他没有得到,这是今天佛教的困难之处。我们常常在呼吁,希望回归教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每天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这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要细心去想想。佛法是教育,人是教得好的,如果我们把教育抛弃,问题就来了。佛法本身确确实实是教育,今天把教育丢了,修的是经忏佛事,有没有作用?如果明理,修它有作用;不明理,跟着别人学,所谓依样画葫芦,这个不行。为什么?有口无心。依照佛门忏悔的仪规,在佛前痛哭流涕忏悔,好像是真样子,理不懂,忏悔完了坏事还是照干,那有什么用?这就是什么?有口无心,有行没有理,不懂道理,这收不到效果。
  包括现在我们所谓早晚课诵,有很多在家学佛的,早课、晚课都念经、念咒,一生当中都不缺课,很精进,我们看到也赞叹。而实际上?实际上得的利益很少。什么原因?就是有口无心,古人所谓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无论是念经、念咒、念佛,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心在里头,没有诚意在里头。真正有诚意,那一句佛号与阿弥陀佛起感应道交,前面我们学过,管用,一句佛号抵得普通人念十万声佛号,都比不上人家一念佛号,他一念用真心。所以用真心重要,用妄心不行,用妄心念十万声佛号,不如用真心念一声,它是真的。你不是真心,你是虚妄的,念再多也枉然。真心就是真诚心、至诚心。每天早晚拜佛我用真心,待人接物又用妄心,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说的,「一真一切真」,待人接物要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处世待人用真心,一心无二心。这个心念佛管用,经上讲,一天只念十声佛号,你都能往生。为什么?你是真的,经上讲得清楚。这个是身三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接着下面口有四业。口,它多出一业,为什么?口业最容易造,所以佛说了四条。第一个,『不妄言』,妄语是欺骗别人,「止前虚言诳他之恶行」,这教我们把妄言断掉。妄言是虚而不实,假话,诳是骗人。现在虚言诳他的行为在这个社会上非常普遍,干什么都是假的,包括我们日常必需品,饮食、医药都是假的,有些真的里头掺假,有些完全是假的,让现在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这个日子过得多苦。有人认为现前的社会,人间地狱,这个话我们细细想想并不过分。人间地狱什么时候见到的?最近的三十年。三十年以前比现在好多了,食品、医药有假的,假的少,不多。最近这三十年,假的多,真的少了。再过三十年之后,可能真的完全没有,非常稀有,全是假的,人怎么能够生存?我们能想象得到,这三十年之后怎么办?
  现在人以为作假是正常的,假的才能赚钱、赚大钱,别人死活与我不相干,我只要赚钱。这种心是什么心?谋财还害命,就是十恶里头的杀跟盗,不但我盗,我还得杀你,这两条罪是极重的罪业,决定堕地狱,无间地狱。人现在真敢干,他为什么敢干?他不明理,他不相信这个道理,不相信因果报应,以为人生就是这一生,人没有来世。你给他说因果,他说你这是迷信,他不迷信。只图眼前的快意,不顾明天的死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现在人。
  现在人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中国五千年维护的道统,现在为什么不能维持?教育出问题。古人世世代代教,从小孩就有伦理的观念、就有因果的观念。伦理的观念,家里面教的、学校教的;因果观念,宗教教的。从前的老中国,对于社会起教化作用的三个硬体设施现在没有了,第一个是祠堂,祠堂是家庙,里面供奉的是什么?祖先牌位。春秋祭祀,不忘祖先,这叫家道,不是供其他的,供老祖宗的。小孩从小受这种教育的熏陶,知道爱自己的家、爱祖宗。于是怎么样?于是爱自己,决定不愿意做坏事;做坏事情,我的祖宗丢人,我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父母。这对于一个人产生很大的约束力量,法律比不上。
  所以人能够自爱,我做好事让人家赞叹我,我祖宗有光,祖宗感到光荣,父母有面子,存的是这个心。现在这种教育没有了,祠堂没有了,祭祖没有了,人变成什么?人变成自私,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甚至于连父母都不顾,不知道父母养育之恩,不知道。认为父母养育我是应该的,他生我,他就应该养我,他就应该为我服务,一丝毫孝敬之心都没有,这个社会怎么能不乱?所以现在这个社会人心、行为滑坡太大,一世一世差距太明显了。一世三十年,中国人写这个世,世就是三个十,三十年叫一世。我们这三十年跟过去三十年比,差很远,于是我们就能想到下面三十年怎么得了!这种恶念、恶行,感应灾难之来临。灾难不是天然的,不是天灾,是我们自作自受,自己不善的心行所感召来的。《感应篇》里头说得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自作得自受,这一桩事情太可怕了。
  我们说千万年还是短时间,亿万年世世代代累积的恶业到现在要爆发了,怎么样度过?佛经上有一句名言,叫「一切法从心想生」。最近量子力学家发现的报告告诉我们,念力就是我们的思想波,念力能量不可思议!美国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应对当前的灾难,他告诉地球上的人,第一个要「弃恶扬善」,就是这十善业道,要转十恶为十善,我们要把十恶放下、放弃,认真努力修十善,把十善发扬光大,第一条,第二教给我们「改邪归正」,第三句告诉我们「端正心念」。我们起心动念都能得到正,正是什么?与十善相应,与伦理道德相应,与祖宗教诲相应,这个灾难你就能平安度过。
  信息里面非常具体告诉我们三桩事情,第一个要求要素食,不再吃众生肉;第二个叫我们要有爱心,要能爱护一切众生;第三个叫我们要有定力,也就是要有稳重,灾难现前不惊不怖,你不害怕,你不惊慌,你能够定得住,这个灾难很容易度过。灾难当中会死很多人,绝对大多数是被吓死的。所以要求我们的心要定得住,不害怕就没事,一害怕、一惊慌就吓死了。这个很有道理!这三桩事情应该做,应该要学,素食、爱人、稳重。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你看曾国藩先生的家书、家训,他对于他的晚辈,要求的,稳重摆在第一,决定不可以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的人没办法救,他自己被吓坏了。稳重,灾难就在眼前,不为所动,这个人有智慧,有定功、有智慧。智慧,知道自己如何去应对,什么事都没有,平安度过。所以一切虚假的、欺骗人的念头不能有、言语不可以有。「当行实语之善」,这个要记住,无论对人、对事,说话都真实、都诚恳,这是第一条。
  第二,『不绮语』,「止前绮侧乖理之恶语行」。绮是比喻绸缎华丽。绮语是什么?好听,人听到欢喜,用意不善,叫花言巧语,也是欺骗众生。违理之心,心里头没有仁义,跟仁义完全相违背,叫不仁不义,那些花言巧语属于这一类。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音乐舞蹈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败坏风俗,诱导人去行不善,哪些不善?杀盗淫妄,诱导人干这些事情,赞叹这些事情。这一类绮语,人都喜欢听,听了之后全变坏了。今天社会大量的绮语在教化众生,众生怎么可能有善行?怎么可能有善心?怎么可能没有灾难?这个事情我们要懂。妄言、绮语,(这里头怎么没有看到两舌?有,底下有两舌,不错。)我们必须要懂得。「当行有义语饶益之善」,现在这个听不到。义是什么意思?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叫义。违背情理法的这些花言巧语就是绮语,存心不仁不义,甜言蜜语,都是叫别人上当,都是叫别人做坏事,这个不能不懂。
  下面一条,『不恶口』,「止前恶言加人之恶行」。这个恶口是习气,不好的习惯,说话很粗鲁,容易得罪人,好话叫人家听了也产生误会。为什么?态度不好,叫人家听到起反感,这个也要戒除。「行软语之善」。人生活在世间,不能不说话,说话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教学有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语。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一部经第八品里头,教导我们清净三业,第一句就是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把这个摆在第一条,说明什么?说明人不能不说话,说话说错了就造罪业。这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都造罪业,造的业都有果报,看你造的罪轻重,苦报等级不一样。所以言语是大学问,古人非常重视,孔老夫子重视的,第一个德行,第二个言语,第三个政事,第四个文学,看排列顺序就知道它多么重要!我们学过贤首大师的《还源观》,那是修《华严经》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经》修学的方法。他这篇论文不长,总纲领、总的指导原则,非常重要。里面讲四德,第三句话就是讲口业,「柔和质直」。柔和跟此地讲的行软语之善,柔和,说话很温和;质直是真诚,说真话不说假话,态度非常柔和,人家听得很舒服,这个要学。
  再下面,『不两舌』,「止前构斗两边之恶行」。两舌是挑拨是非,在甲的面前告诉甲,乙说你的坏话,在乙的面前说甲说你的坏话。这两个本来是很和睦的,听这种造谣生事,两个人变成仇人。专有一等人喜欢干这个事情,挑拨,让你一家不和,甚至于让你夫妻不和、家庭不和跟朋友不和,专干这个事情,他在当中取利。这个业报,地狱里头有,叫拔舌地狱,感的恶报,拔舌地狱。小的两舌,造成人与人之间怨恨、对立;大的,如果是挑拨两个国家,就发生战争。一次战争,战争的罪业是最重,很多人不知道。
  我是这前面一、二个月,东北有个同修,给我写了两份学习报告。他在修学当中,这是各人缘分不一样,我们一般人讲开了天眼,看到许许多多的众生。在哪里?就在我们身上。上面可以推到几万年前,在时间上讲,到现在;横的方面来讲,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有我们地球上的,这冤亲债主,也有别的星球,甚至于还有这星球已经毁灭,那里头的众生还在,还在求超度、求解脱。他们住在哪里?住在有缘人的身上。他们住在有缘人的身上,就像我们现在住在地球上一样,不知道,事实真相不了解。这个同学也很难得,每天给他们开示、给他们说法,带他们一起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有一些明白了,去了,往生了,还有一些还没有搞懂的,甚至于有深仇大恨,他一定要报复,还没离开的,都很多,天天看到。从四面八方,等于说是到处流动,他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到处流窜,很可怕,这太多太多了!
  这种现象不常有,我们冷静去观察,这种现象不是好现象,也是算总帐之前的预兆。大概众生无量劫到今天造的恶已经到饱和点,中国人所谓「恶贯满盈」,你的罪业造满出来了,那一定有大灾难。大灾难是什么?是大清除、大扫除。因为今天这桩事,人心不回头,不相信,说什么他都不相信。他只看到眼前事实,他看不到明天,他不相信有人能知道明天的事情,他不相信;你只能知道过去,只能知道现在,不可能知道未来。中国古人,绝大多数的人都相信,现在人不相信。管不了了,不孝顺父母,不相信祖先祖德,不相信老师,也不相信国家领导,也不相信法律,鬼神更不必说了,那是迷信,真正叫无法无天。在这个环境当中怎么办?那只有靠老天爷来收拾,老天的收拾就是灾难。灾难,实在讲,不是老天降灾,不是的,是我们累积不善的心、行为所感召的。还是《太上感应篇》那两句老话说得对,「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两句话是真理,自作自受,没话讲。这个灾难能避免?决定不可能。如果这个灾难能够避免的话,三十年之后的人,那个乱象比现在要增长十倍。再过三十年的时候,又要长十倍,这世界变成什么世界?所以这个清洗是很有道理的。清洗之后,这个世界就会有改变。人真正遭受这样的痛苦,他才会省悟过来。
  我们看到一些信息告诉我们,大灾难的时候海水会上升,而且是什么?不知不觉的上升,没有预兆的这种上升,海啸。居住在海边上,会有五十米到十米的海啸。这就是居住在海边都可能遭遇得到,最高的五十米,最少的十米。前年日本311的海啸是十米,前些年印尼那个海啸也是十米,死了三十多万人,五十米的海啸就不得了,就太大了。在我们中国沿海,我们相信不会出现五十米的海啸,但是十米是有可能,因为中国沿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这一带,没有很大的火山。海啸是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有超级火山有十几个,都在海底。在陆上面只有一个,美国的黄石公园,那是一个活火山,那是超级的。那个火山如果一爆发,美国的问题就严重了,科学家预估,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不能住人,黄石公园会有那么大的威力。所以止恶行慈,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记住,不两舌。
  「当行和合之善」。和合,佛家提出来的最好,六和敬。六和,第一个就是真诚心,人人都有真诚心,真诚心要起作用,就是「见和同解」,这是和睦相处的根本。都觉悟、都明白了,我们起心动念必须要遵守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不但中国人应该要学,全世界的人都要学。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的这些根本,可以说在今天,不分国家界限,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信仰,人人都能接受,而且欢喜接受。这是我这十几年来在这个世界推动宗教团结,我看到了,统统能接受。佛家的三皈、十善、六和、六度跟普贤十愿,跟任何宗教没有冲突,跟任何族群传统文化也没有冲突,大家听了都欢喜。所以世界可以团结成一家人,这和合之善。这是口业四种,四善。
  下面是念头,意业,就是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第一个,「不贪,止前引取无厌之恶行」。过去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变成贪而无厌,现在晓得这是错误的。这从理上来讲。人生在世最高的享受,是快乐、是幸福,与贫富贵贱都不相干。释迦牟尼佛生活最快乐,他一无所有,他是个修行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生活是托钵,跟乞丐一样,全部的财产就三件衣服,叫三衣一钵。他什么都没有,他过得比谁都快乐,真放下了。放下,那一种圆满快乐让我们大家都看到。放下一切,利益众生,所以众生都喜欢他,众生都爱护他,众生都喜欢跟他学习,他为天人师,老师的身分出现于世间。这是什么?不贪,把一切贪取的念头断掉。一定要真正相信,从理上来讲,贪瞋痴断了,就不是凡夫,圣人了。圣人日常生活所享受的是法性,本自具足。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出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无量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你一样都不缺。
  现在我们对于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怀疑了,完全接受。这是得力于今天量子力学家最新的发现,科学终归把物质是什么搞清楚了。这是我们迷惑,无量劫来迷惑,没搞清楚,我们对于物质现象贪着。现在搞清楚了,对物质不贪,知道所有的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点都不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是我们的心态改变了,从前有贪心,现在没有贪心。为什么?全是假的。尤其《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还贪什么?所以贪心只是一个妄想,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给自己带来一身罪业,带来满心的迷惑,大错特错,所以应当放下。
  「当行不净观,观诸六尘,皆欺诳不净之观行善」,我们要学这个,把念头改正过来。我们现在比这个不净观还高一等,我们现在这个观是道道地地《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比不净观高一层。不净观是小乘,三乘菩萨学的。真正了解一切物质现象不可得,精神现象也不可得,这是大乘。《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法身菩萨的看法。为什么?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都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现象产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说它是真的、是假的?这就是所有现象它的存在。
  我们今天大概一般人都看过电视,家家都有电视,电视就是诸法实相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看电视上这些画面怎么来的?这画面从哪来的?我们这个知识有,是从电流波动里头产生的。它产生的速度快,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没达到,比这个速度慢很多。我们今天实际上,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包括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从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产生的。所以佛说这个话就对了,「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才明白,不但物质现象不可得,起心动念也不可得。物质现象是从起心动念产生的,起心动念不可得,哪来的有物质现象?万法皆空,一点都不假。
  今天这些现象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相生,缘散相就不见了。所有一切现象,包括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所现的现相,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灭几乎是同时,所以说它不生不灭,没有生灭。果然没有生灭,说没有生灭就毫无意义,而是什么?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就是它太快了,你才感觉它生,它已经灭了,第二个念头又生了,这波动现象,第二个波动现象又出来了。波动现象没有停止,停止就成佛了,停止就真心了。凡是波动的都是妄心,所现的相是幻相。真心是不动的,真心现的相是真相。真相是什么?在我们这个经上讲的,常寂光净土,真相。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没有物质,没有波动现象,没有念头,它什么都没有,但它什么都不缺。为什么?它只要一动,所有现象就出现了,都不缺。没有波动现象,它什么都没有。那波动现象怎么起来的?没有理由,叫「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佛说这个没有理由。它也是缘生,一念不觉,波动现象就起来了。
  我们现前境界,六道凡夫,这个波动是大风大浪。修行人,愈有功夫的他的波浪就愈细、愈微弱。到完全没有,成佛了,究竟圆满妙觉如来,没有了。波动最小的,几乎跟一念不觉那个样子差不多的,等觉菩萨,他的那个波动现象非常微细,接近于一念不觉。这个极微细的波动现象停止了,他就不是等觉菩萨,他升级了,叫妙觉如来,他不住实报土,他住常寂光。所以住在常寂光里头,都是如如不动,住在实报土里,有轻微的波动;这个轻微波动,无始无明的习气。你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你就晓得大乘修学修什么?修如如不动,真心。生活用真心,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
  底下,「不瞋」。瞋恚是发脾气,要学永远不发脾气,心平气和,「止前忿怒之恶行」。过去没有受过佛陀教育,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愤怒、就会发脾气,现在明白真相了,一切法空,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你还发什么脾气?得到,没有欢喜心,心是清净平等;失掉,还是清净平等的,没有懊恼、没有怨恨,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自己的真心。止恶修善,「当行慈忍之善」,慈是慈悲,忍是忍耐、忍辱,对一切众生善与不善的心行都能忍。对于他的善心善行,不生贪恋,这叫忍;对于众生的恶念恶行,不生瞋恚,这叫忍。都要忍。最好不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这是最高明的修无瞋、修慈忍,这个人叫真正自爱,为什么?他爱他的清净心、爱他的真心。大乘经教上佛常说「真心离念」,就是真心没有念头,有念头是妄心,阿赖耶,真心没有念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看得清楚是智慧,不放在心上,看得清楚。放在心上就是染污,心就不清净,清净心失掉了,不能放在心上,坏事不可以放在心上,好事也不能放在心上。坏事好比泥沙,不能放在眼睛上,放在眼睛,眼睛多难过;好事好比金刚钻,金刚钻也不能放在眼睛里,放上去,眼睛全都坏掉。这就告诉你,你保护好眼睛,沙、灰尘不能落进去,金刚钻也不可以落进去。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真心、清净心,好坏都不能放进去。好坏要清楚,清楚是智慧,不放进去那就是禅定、大定,绝对不会被外头境界所动摇,这叫真修行人,真管用。时时要觉悟,不要被外面环境迷了,不要被外面环境欺骗。外面环境全是假的,就像看电视,要有智慧,外面环境是电视里头的色相,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萤幕,萤幕永远不变,它是真的。里面的画面刹那刹那在生灭,跟我们所讲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看电视会开悟、会成佛;不会看的迷在里头,在造业。心随着外头境界转,随着电视里头的画面在转,这是非常可怜的一桩事情。会看的人看得清楚,不被它所动,不为它所转,这智慧,这就是佛菩萨。大乘里面讲的事事无碍、理事无碍就讲这个道理,只要不被境界转,就是无障碍法界。不被外面境界转,全在自己,与别人毫不相干。佛不能度你,自己能度自己,这是真的。佛要能度你,不要修行了,佛大慈大悲,把我们全都度了,都成佛了。佛做不到,为什么?这是你自作自受。佛把道理讲给你听,事实真相讲给你听,方法讲给你听,你自己听懂了,会了,你真干,你就成佛了。这就是佛的加持,这就是佛的保佑,不是假的,是真的。
  末后「不痴」,不痴是「不邪见」,不迷惑,「止前拨正因果」。古人也有说「拨无因果」,意思相同。拨无因果是不相信有因果,但是拨正因果是相信有因果、相信有报应。「僻信邪心之恶行」。这个僻信是偏见、邪见,心行不正,叫僻信;邪而不正,这是恶行。这种人不相信伦理,不相信道德,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圣贤教诲,这恶行。这种恶念恶行,没有人能够制止,他迷得太深、迷得太严重、迷得太久了,他所造的,五逆十恶,毁谤正法。佛知道,他这种恶业所感召的是无间地狱,非常可怜,可以说是世间第一等的可怜人。佛慈悲,佛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救不了他。
  救不了也得要救,怎么救法?给他做种子。看到这种人,恭恭敬敬的给他问个讯,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听到了,他一定更骂你迷信。不要紧,这一句话他听进去了,这一句话听到阿赖耶识里头,就是菩提种子。你看佛菩萨慈悲,你这一生造重业,我把菩提种子种在你阿赖耶识里头,等到你在地狱里头受罪,罪受满了之后,你遇到善知识,这个种子起现行,你就得度了。所以什么人得用什么方法去度他,一个都不空过,这是佛门所谓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阐提,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这样的人帮他种菩提种子,他没有善根;他已经有善根了,但是这个善根埋藏在阿赖耶的深处。这个善根是金刚不坏种子,来生后世,或者是无量劫之后,必定起现行,他会因这个善根入佛门,修行往生成佛,跟佛就有缘了。
  那反过来,「当行正信」。「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世出世间一切德行的底限,就是真正的基础,就是信心。信心没有,一切就完了。阐提,信心没有了,他什么都不信。在中国古时候教人,五常。常,就是说明这个五种德行,决定要遵守,一个都不能失掉。为什么?这是做人的根本。你只要一生都能跟五常相应,来生决定得人身,不失人身。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可以说是完全相同。五常讲的五个字,仁义礼智信,这中国人做人的基础。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礼就是戒律、就是规矩,必须要遵守的;智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最后一个是信。所以仁义理智信,最后是信,信没有了,全部都没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他还有信,这还行。
  现在的社会,信没有了,五个都没有了。五个没有了,《左传》上有一句话,左丘明说的,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他说了这句话,「人弃常则妖兴」。常就是五常,就这五种德行,失去了,五个都没有了,社会是什么?妖魔鬼怪,这妖兴起来了。换句话说,这个五常是人天之本,六道里这是人道;这五样东西没有的话,这六道里头,它不是人道,是什么道?魔道,妖魔鬼怪,这社会呈现是这个,妖魔鬼怪。所以这一句话说得很重。应对佛法的五戒,仁是对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饮酒,容易喝醉;喝醉,智就没有了,人就迷惑。所以不饮酒是智,保持头脑清醒。最后一个不妄语,信;信,不妄语。佛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能够把五戒守好,不失人身,来生还得人身,决定不堕三恶道,这多重要!
  所以,「当行正信,归心正道」,这八个字比什么都重要。你能做到这个,下面是果,「生智慧之善心」。人心里头存着仁义礼智信,这个人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个人不会做坏事。有这个条件才能学佛,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学佛。所以世尊告诉弟子,他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你不能躐等。小乘什么?小乘就学这些小法,这些小法是大乘的根、是大乘的基础。没有这个东西,大乘你学不到,你学一辈子,再努力都是假的,没根。也就是说,你长得再壮,不会开花、不会结果。为什么?你没有生命。你有这个根,你有生命,你会茁壮、会开花、会结果。这个东西多重要!
  唐朝中叶,我们的祖师大德们把小乘停下来不学了,用中国儒道来代替小乘,没有做错。这一千三、四百年之间,我们讲两百年之前,各宗各派,人才济济,祖师大德这出多少人。所以这个做法是正确的,没有错误。最近这两百年麻烦出来了,小乘不要,儒也不要,道也不要,最后连佛也不要了,这就是今天的样子。今天有儒释道之名,没有儒释道的实际,真学儒、学道、学佛的,一个也找不到,全是假的。儒,把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丢掉;道,把《感应篇》的因果教育丢掉;佛,把《十善业道》丢掉、三皈五戒丢掉了。所以都以形式而没有实质,真的没有了,全是假的,跟现在的商品差不多,找不到真的。我们要搞真的,搞真的一定要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怎么落实?落实在《弟子规》。这四科是纲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纲领,《弟子规》是它落实,道家落实在《感应篇》,佛法落实在《十善业道》,归心正道,这一落实就归心了。所以我们要相信,相信老祖宗,相信圣贤,相信佛菩萨,生智慧的善心。「上之十善」,这要记住,「均是世善」,统统是世间善法,作出世善法之根。世间善法要是做不到,出世间善法那没指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五集)  2012/6/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九十三页第一行,从第一句看起:
  「上之十善,均是世善」,前面我们学习的这一段注解,十善业道,这是世间善法,净业三福里面第一福所说的。三福,第一是世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这就是净业三福。「《报恩论》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这句话含的意思非常深广。世间善法多,不一定是佛法;换句话说,所有一切善行,具足善行的人都有可能往生。下面给我们说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这说得很清楚了。所以世间善可以转,我们将这个世间善的功德回向给西方,求生净土。如果不回向,就变成世间人天福报。如果这一转变,这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那个里头也有三辈九品。
  「故佛说诸经,总兼世善」,无论是大乘经、小乘经,常常把这个十善,孝亲尊师、伦常大道,佛都带说。「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十善戒经》,专讲十善,《十善业道经》。「以净身三、口四、意三诸业」,这个净是清净,教导我们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符合佛在经典所教导的,就是善护三业,「为修持根本」,所以这个重要!大乘、小乘,小乘三千威仪,大乘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哪个法门,必须具备十善业。十善业是个善人,善人的条件都不具足,你怎么能学佛?古时候很严格,不具足十善业的不能受三皈五戒,受三皈五戒一定具足十善业,也就是净业三福第一条做到了,才有条件求受三皈五戒。现在没有了,想受就受,师父就传给你,是真是假没人再过问。所以佛法怎么衰的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要想拯救佛法,让佛法再兴旺起来,这就晓得,从哪里做起?从十善业做起。十善业从哪里做起?十善业要从《弟子规》做起。我们现在十善业为什么做不到?没有《弟子规》、没有《感应篇》的基础。如果有坚实《弟子规》、《感应篇》的基础,十善业很容易做到,那是真佛弟子。
  我们现在自称为三宝弟子,甚至于出家了,受了大戒,说实在的话,佛承不承认都是问题。为什么我们说这句话?因为经上有,经里面佛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他就不承认你,躐等。我们今天这个也是躐等,小乘不修了,就学大乘,这是躐等。但是古来祖师大德把儒跟道代替小乘,他有儒跟道的基础,再来修大乘,行。我们今天儒道的基础没有,小乘也没有,大乘它所要求的条件净业三福,我们又没有。这个净业三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四句我们会念,意思好像也懂得一些,实在讲这四句话可深可浅,往深处讲,凡夫不懂。为什么?因为它是大乘,大乘经上所说的,意思就深了。小乘经上所说的,也有这十善,那个意思就讲得浅,能够跟中国传统文化伦常八德合起来讲就行。可是在大乘,我们看一看《沙弥律仪增注》,这祖师大德讲的,意思就深了。为什么?大乘在起心动念之处。正是所说的,小乘经、小乘戒律,论事不论心,容易持;大乘戒律是论心不论事,很不容易受持。就是大乘比小乘高就高在这里,小乘治的是事相,大乘治的是起心动念。所以它是修持的根本,决定不能够疏忽。
  下面第二段,「昼夜忆念」。看经文:
  【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
  这一句经文,实在讲就是一部《往生论》,天亲大师《往生论》里面就是讲的这个意思。『昼夜思惟』,不要想别的,专想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念佛种种功德,念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我们看注解,「昼夜念佛。经云: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天亲菩萨《往生论》立五念门」,这是天亲菩萨修净土,他的修行方法,他往生极乐世界,当然上上品往生,他把他自己这些经验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五念门,第一个是礼拜,第二个是赞叹,第三个是作愿,就是发愿,第四个是观察,第五个是回向,观察就是忆念。「论云」,这是《往生论》上的话,「云何赞叹?」怎么赞叹?「口业赞叹」。口怎么赞叹法?称念如来名就是赞叹。「南无阿弥陀佛」这是赞叹,佛的名号是下面四个字,上面南无是赞叹,南无是皈依的意思、归命的意思,归命的意思比皈依的意思还要深。
  真正求往生,像莲池大师所说的,这是在《竹窗随笔》里头讲的。有人向莲池大师请教,说你老人家教人念佛,你怎么个教法?大师说,我教人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别人问,你自己怎么念?我自己只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教别人要加南无?莲池大师说,我真信切愿,这一生唯一的方向、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经上讲「执持名号」,名号是阿弥陀佛,南无不是名号,所以我执持名号决定求生。教人为什么念南无?他未必有发心往生,加个南无,跟阿弥陀佛结缘,皈依阿弥陀佛,未必他求往生,原因在这个地方。这是我们看到祖师他的想法、他的做法。如果我们决心求生,这个念字愈少愈好,愈简单,愈是简单就愈管用。你看六个字,省了两个成四个字,愈简单愈好。特别是在临命终时,这个时候太多了不行。古人讲「念经不如念咒」,咒短,「念咒不如念佛」,佛比咒更短。阿弥陀佛只四个字,一句,这精中之精,精华里面的精华。所以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
  「又彼观察有三种」,观察就是此地讲的思惟,昼夜思惟。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这就是依报,十七种;「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有八种;「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有四种,总共二十九种。一部《往生论》就讲这二十九桩事情。「今经所云,正是第四观察门」,这行经里面所说的,『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是《往生论》里头五门里头的第四门,观察门。「或兼口念」,兼口念那就兼第二门,第二是赞叹。「如是观察或赞叹,昼夜相续,故云昼夜思惟等等」。
  实在这个五门一门都不能缺,而且五门里头,每一门里头都含摄其余四门,《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礼拜,早晚课我们一定拜佛。这个礼拜除了定课之外,有散课,就是不定在早晚课里头,拜佛愈多愈好。拜佛里头有没有忆念?有,每一拜都是拜阿弥陀佛,心里面想阿弥陀佛,口里头念阿弥陀佛。拜佛的时候,念佛不要出声,出声伤气,默念,心里头念。现在有念佛机,打开念佛机听,听念佛的声音,听着拜,心里头跟着念,口里不出声,这赞叹都有了。第三,我们拜佛的目的,没有别的,就是求生净土,亲近弥陀,这就是作愿。一天所修的善业,一切功德都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五门。所以统统具足。
  专修净土,真正专修的人,我们可以把世间一切,真的都放下,世法、佛法一切随缘,全心全力念佛求生净土。大经大论喜欢,留着到极乐世界再学,不耽误我眼前的时间,我眼前决定到极乐世界去,这真去得了。如果还要兼学其他的,行,也行,得有这个因缘、有这个条件,也可以学。那往生极乐世界有没有把握?很难讲。往生极乐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临终最后这一念。最后这一念是念佛,决定往生;最后这一念想到别的地方去,这因缘就错过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古往今来,多少念佛人最后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他们到哪里去了?大多数到天道去了,欲没有断干净,就是见思烦恼没断干净,都在天道。如果对于人间还有情执,念佛人投胎又到人道来。这些事相我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底下一段,「志心归依」。
  【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这个里头就兼礼拜门。『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第一礼拜门。论云: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又归依即归命。《往生论注》曰:故知归命即是礼拜,但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归命必是礼拜,若以此推,归命为重」。归命比礼拜重,因为这里头有恭敬,确实里头有愿生,那就是发愿,求生净土,求佛摄受。「今经云,归依顶礼,复是志心,更兼供养,弥显精诚」。「志心」也可以做至诚皈依,至诚的意思非常广泛。净宗的志心,志是你的愿望,愿望就是求生净土,就是亲近弥陀。更兼供养,供养就是身业礼拜。弥显精诚,精诚至极,求愿往生。前面是讲的修因,后面讲「妙果」。
  【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这种修行方法,最好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作往生想。为什么?这个经上所说的,『不惊不怖,心不颠倒』,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人到临终一怕死就完了,随着业力走了,念佛功夫全用不上。这就是念佛念一辈子,临终不能往生,这样的人非常之多。我初出家的时候,在台北圆山临济寺,这个寺院里面都是福州人,法师福州人,信徒统统是福州人。信徒他们有个念佛会,每个星期天就在寺庙里头,这个大殿他们要用一天念佛,念佛会在这里念佛。这些居士都是这个寺庙的护法,那个时候寺庙经济来源很差,没人供养,所以这些在家居士,出家人看作衣食父母,每个星期天大殿给他们用。这个念佛会的副会长林居士,也很有身分地位,他是一家银行的襄理。对佛法通,不是不通,而且法器敲得好,星期天念佛会,他做维那。
  临命终时怕死,你看,天天求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不愿意去,叫同修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要念阿弥陀佛,他不想走,最后还是走了。我们当时看到这个现象很惊讶,一生求往生,最后怎么不愿意往生?情执没断,对这个世间有贪恋,这叫贪生怕死。我们回头想想,几个人不贪生不怕死?太少了。所以平常每一天我都作往生想,躺在床上,今天就往生了,明天早晨起来,我又乘愿再来了。要做这种想法,养成一个习惯。「不惊不怖」,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心不颠倒」,正念分明,念念是阿弥陀佛,念念是极乐世界。所以《往生论》里头,这个五门说得好,五念门说得好。
  我们看注解,注解就是引用《往生论》的。「《往生论》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你看这个善,这善什么意思?具足十善业道,才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你看修五念门,条件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没有十善,这个五念门修的是形式,实质很难讲。如果具足十善业修五念门,那有实质,能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肯定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每一个往生的人都得到阿弥陀佛来接引,阿弥陀佛要不来接引,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你去不了。「妙因感果」,五念门是妙因,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是妙果。「是故临命终时,蒙佛本愿加威」,佛发四十八愿,这个四十八愿加持你。「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一句要紧。因为《弥陀经》里头罗什大师的翻译有「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功夫不容易得到。如果用这个标准,往生的人就少了。《弥陀经》的原文,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不是一心不乱,是「系念不乱」,就是一心想念的意思,这个容易,这容易做到,一心不乱不容易。
  可是,鸠摩罗什大师为什么把系念不乱改成一心不乱?是不是他搞错了?我们从经的义理上来讲,罗什大师翻译是意译,玄奘大师翻的是直译,原文怎么说就怎么翻法。意译,他译的一心不乱实际上也有道理,不能说错。我们的功夫实在是一心系念,心里头没有杂念,就想阿弥陀佛,就想极乐世界,一天到晚就想这个。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首先佛光照你。佛光一照,这就是加持,把你的功夫提升一倍,一心系念就变成一心不乱,一心系念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就变成一心不乱。这就是一般净土里面所讲的功夫成片,是念佛三昧最低的一个境界。这个境界不能小看,真正到这个境界,往生就有把握,随时可以往生。真想去了,我这个世间还有寿命不要了,我想早一天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来接引你。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心、坚定的决心,真的有求必应。这些例子古时候有,现在也有,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你就能见到。
  所以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不惊者,不惊慌失措。不怖者,不畏怖恐惧。不颠倒者,心不错乱」。临终决定是忆佛念佛,所以感得佛现前,佛来接引你往生。每天都作如是观,天天想佛,最后真的看到佛现前,欢欢喜喜,天天想你,终于把你想来了,这往生了。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在这个世间每天随缘度日,这是祖师教导我们的,一丝毫都不强求。普贤菩萨十大愿里头有「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守住一个原则,就是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做出个好样子给大家看。「本品经文,未言临终见佛,但既得往生则佛必然来迎。因佛本愿,临终接引。若无佛迎,则凡夫自力不能往生。今不言者」,这经文里头没有说佛来接引,「以此品专论因行,故不多涉往生之果境」。佛来接引是往生的果境,这里经文只说往生,没有提佛来接引,可是我们知道佛是决定来接引你。
  下面这一大段是「忙里偷闲正念得生」。这个对于一般生活繁忙,又不能不做工作,为了养家活口,必须要努力工作,他能不能念佛求生净土?能。我们看经文怎么说法。
  【若多事物。不能离家。不暇大修斋戒。一心清净。】
  这是他没有时间、没有这个缘,他做不到。可是下面说:
  【有空闲时。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
  这是在家学佛,在有空闲的时候他就修。怎么个修法?这十二个字,『端正身心』,就是端身正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我们看注解,「上第三类」,工作繁忙的人,「有二句」,第一个,「修行世善」,第二个,「忙里偷闲,正念得生」。「此类指事物繁多之人,平素暇时甚少」,就是他有空闲的时间很少,「未能大修斋戒」。斋,本意是过中不食叫做斋。现在人一般叫斋是什么?斋是素食。其实素食跟斋是两回事情,不是一桩事情,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斋是一定在日中之前,日中之后就不吃东西了,这叫持斋。南洋小乘,他们托钵,什么时候出去托钵?大概上午八点多钟就出去了,他要走路。所以居住的地方,世尊在世都是住在山林,这个山林离城镇不会太远,太远,托钵不方便。一般大概是三里路,三、四里路这样的距离。三、四里路大概相当现在的两公里,走半个小时,来回走一个小时,是这样的距离。这是托钵最方便的,佛选择一定选择这样的距离。托钵是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没有选择。
  不吃众生肉,是大乘经上所说的。中国的佛教完全采取素食,这个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读大乘经,读到经文,菩萨慈悲,不忍心吃众生肉,所以他就改成素食。他是佛门大护法,经过他一提倡,好,出家人就响应了。所以,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出家人吃素,外国学佛的没有。我们就到近邻,韩国没有,日本也没有。越南是学中国大乘的,可能还有,越南周边是小乘国家,都没有。所以这个一定要晓得,不吃肉是好事。佛在经教里只讲斋戒,没有说素食,因为是托钵,就不能讲素食。素食到哪家去托?哪一家吃素不知道,素食人毕竟是很少。所以佛有三净肉,你去托钵的时候人家给你肉,符合三净肉。为什么?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不是为我杀,这叫三净肉。没有看见,没有听到杀的、叫的声音,不是为我杀的,这可以吃。为我杀的就不可以吃,这个一定要晓得。
  不能够大修斋戒,便难于一心清净。我们从这里也知道,斋戒的目的在哪里?在一心清净;就是说帮助你一心清净,所以要修斋戒。「如是之人当努力行善」,一心清净他做不到,持戒、修斋他也很困难,这样的人应当努力行善,善的标准就是十善。生活不离十善、工作不离十善、待人接物不离十善,这叫做行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十善是标准,决定不能够违背。「并应忙里偷闲,善择时机」,他有一点空闲他就真干,「遇缘即修,不使空过,亦定得往生」。因为他身有障碍,有很多工作,但是他心里面确确实实是清净,像对净宗法门他真信、真愿往生,得空就真念佛。你看,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类的人,忙里偷闲的人,他不能用真心,他用善心。跟前面所说的一样,世间所有一切善法,将这些善行回向求生净土,也能往生,他们符合这个条件。
  「净宗之妙即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也」,这是《报恩论》上讲的。所以净土法门接引众生非常广大,上面到等觉菩萨,下面到地狱众生,只要遇到决定有好处。经论不多,在一切法门里头,净土经论最少,原本只有三经一论。现前祖师大德加了两样进去,变成五经一论,分量还是最少的。这个五经里面,印光大师加进去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魏默深居士把《普贤行愿品》最后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附在这个三经之后,变成五经。还是薄薄的一个小本子,特别适合末法众生。末法今天叫知识爆炸,道德沦落,人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说分秒必争。修学一切法门对他们都有难处,净宗就方便了。
  『有空闲时』。「承上所言,事物繁多,未能身暇心净,大修斋戒」,这他做不到。「则当善用时机,遇闲即修。摒除世虑,勇猛专修。此句有空闲时总贯下文,直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所以这个里面教导我们,这些话是念老劝告我们的,善用时机,遇闲即修。修学的态度就是底下这两句,摒除世虑,这就是放下万缘,这一句不容易,勇猛专修这个不难,难在摒除世虑,真的放得下。放下必定是能看破,看破一定要通达经义。经义说的是什么?经义所宣说的是事实真相,就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什么?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这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很难,怎么是假的?每个人都说真的,你怎么说是假的?凭什么说是假的?经上讲的,我们并不清楚。
  《金刚经》在中国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学佛的人没有不念过《金刚经》的。《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讲不清楚这句话。佛在经上用个比喻说,「一切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的,这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也是依文解义,讲不透。佛经上虽然也讲得很清楚,譬如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都念得很熟。心想怎么生?讲不出来了。古人也没讲清楚,注解也没讲清楚。实在讲,经论上讲的是讲清楚,没看懂,粗心大意,我们烦恼障碍我们的智慧,怎么想也想不通。一直到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阿赖耶,我们才恍然大悟。再看看古人的注解,是讲了,为什么就看不懂?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看的科学报告是德国普朗克博士的物质研究的报告,他一生专门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最后真的被他发现了。他能够把物质分,分成最小的,小到微中子。微中子再分,物质没有了。没有了,就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把「一切法从心想生」解释出来了。
  因为一切法都是一合相,这《金刚经》上讲的,就是一个基本的物质它组合的现象,叫一合相。那个一,就是物质的原点,那个一是从心想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才恍然明白了,基本的物质现象是心想生的,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全是这个现象变现出来的,叫一合相。那个变现,就是分别、执著,从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这搞清楚了,才晓得什么?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确确实实梦幻泡影,就像看电影一样,没有一桩事情是真的。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搞明白,摒除世虑,这是放下,就能做到。你要不真搞清楚你放不下,坚固的执著,他怎么肯放下?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才真正晓得《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心定了,定在哪里?专想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一心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里头的总代表,诸佛菩萨对他的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有缘能亲近这位大德,值得庆贺,这是不容易遇到的。知道的人虽然很多,不是真正认识他,所以那些人没有深信切愿,包括修净土的。皈依净土的人,他要不是认真明了的话,这个世缘,特别是亲情,总是放不下。放不下,真实利益就得不到。有空闲时,无论在什么时候,能有一点空闲就放下。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就是正心,中国人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但是,诚意正心的前面是看破放下,格物就是放下,致知就是看破。看破跟放下,谁在前谁在后都可以,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初入门,知识分子一定先看破后放下,善根深厚的老实人,佛教他先放下后看破。人的根性不相同,从哪里入门不一样。《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法里头非常重视善根福德。善根福德薄的,难!多善根、多福德从哪里修?就是念佛,念佛的人就是多善根、多福德。你自己觉得善根福德不够,你就拼命去念佛,用真诚心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它会大幅度提升你的善根福德,真正不可思议,前面我们学得很多。阿弥陀佛的福报无与伦比,念一句阿弥陀佛,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名号,这是佛在经上说的。
  过去,我在台湾出家,台湾的寺院每年的正月,大年初一开始起香拜万佛,念《万佛名经》。《万佛名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十方诸佛,他讲了一万二千多个佛号。所以过年拜万佛,拜十方万佛,大概要拜半个月,两个星期,这个法会才圆满。实际上,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全都念到了,哪里只一万二千尊佛?不止!佛只是略说而已,举个例子而已,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举例而说。实际上,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每一个佛土都有一尊佛在那里教化。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切诸佛的总号,念这个佛号,统统都念到了,何必拜万佛?拜阿弥陀佛多好。拜阿弥陀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会得三昧,会开悟。拜万佛不行,为什么?太多了,拜完了之后都记不得了。所以这个里头有窍门,我们要知道。
  端身,身口七支做到了就是端身,不贪、不瞋、不痴就是正意。所以端正身心就是修十善业,身三、口四、意三,端正身心。《浊世恶苦品》,这是本经,经文上说,「汝等能于此世」,这释迦牟尼佛说的,我们能在现在这个世间,「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我们要真干,这句话的落实就是十善业道。修善积德最重要的是意业,心善言就善、行就善,言行总是听念头的指挥。所以念头是根,身口是执行,发号施令是念头。首先要心善,我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真正不贪,你就不会发瞋恚。人为什么会发瞋恚心?贪不到他就瞋恚,他心里有求。不痴,不痴就是看破,不贪、不瞋就是放下。看破放下从这个地方开始,然后身口七支自然就断恶行善了。不从心地上下功夫,从事上下功夫,不杀、不盗、不淫不容易断,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也不是我们容易做到的。如果从心地上去做就容易了。心地上,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所以这个意业里头的贪瞋痴,不贪、不瞋这是放下,不痴是看破。
  这个人间究竟是什么回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特别是大乘,大乘全讲的是事实真相。所以大乘经以什么为体?什么为体,用现在的话说,佛讲大乘经根据什么讲的,凭什么讲的。完全凭事实真相,完全讲的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有很多很难懂,理太深,事太繁杂了。佛真把它讲清楚了,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真讲清楚、真讲明白了。历代祖师大德肯定《华严》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说的第一经,称为根本法轮,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都是《华严》的某个部分。好像《华严》是个人身,全身,一切经,有的讲头、有的讲手、有的讲足、有的讲五脏六腑。整体讲圆满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真的是实相,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解了,自然放下,不痴了。
  我们现在常常记住,决定不能忘掉,记住一个什么?所有现象的发生,全都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现象,都从这发生的。离开这个现象,什么都没有,一切法全不存在。今天科学发现,叫弦定律,弹琴的弦,波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音声是从波动里头产生的。整个宇宙就像弦一样,频率非常之高,高到我们无法想象。今天能被这些量子力学家,用现代最新的科学仪器观察到了,把这个谜底揭开了。这是宇宙的秘密,科学干的是揭密的工作,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真正真相大白。这个真相,不用科学仪器观察,佛说出来了,也说得很清楚,不懂,我们听不懂。我们讲也讲得个似是而非,为什么?自己没有搞懂,怎么能够讲得让别人听懂了?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受这个时代环境影响,不可能开悟,这个要承认。为什么?念头太乱、太杂了,妄念太多。全是妄念,哪来的正念?真正无我,那个念头才是正念;只要有我,你全是妄念,没有一个是正念,只能够说是相似的正念,不是纯正念。只要有是非人我,这哪个没有?没有一个人没有。所以我们的看破也是很有局限的。这不要紧,看破一点就放下一点,然后再看破一点,又放下一点,这个方法好!帮助我们逐步向上提升,这就是非常好的现象。我们现在能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把伦常八德守住,能守得住,自己有信心了,为什么?欢喜了。知道这是正法,应该要遵守的、要学习的,违背伦常八德的事情我们决定不会再做。从这个基础提升到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变成不难了。十善业道从哪个地方开始?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个人的缘不一样。佛在这经上教给我们,从口业下手,也很有道理。为什么?一般人造业,口业最容易犯,所以佛把这个提在前面,很有道理。我这根性,我不会把口业放在前面,我会把意业放在前面,把什么?不贪、不瞋、不痴,我会把这个放在前面,从这里下手。所以每个人根性不相同,从哪里下手都好,到最后十善统统能做到,这叫端正身心。能端正身心,就不为众恶,众恶是十恶,你不会造十恶了,在今天这个世界,你是大德。
  我们看底下一段,都是本经的经文,「《重重诲勉品》」佛说,「若曹作善,云何第一?」若曹是中国古时候口头语,用现在话讲,你们大家,就这个意思。你们大家作善,哪个排在第一?也就是说,大家修善从哪里修起?这个地方跟前面讲的不一样,「当自端心」,也是从三善根下手。三善根是端心,意业,不贪、不瞋、不痴,一定要从这里下手。如何能做到不贪,特别是这第一个?喜欢布施,喜欢帮助别人,好的东西先给别人,不好的留给自己,从这下手。修善积德,从这下手你就找到根了。只要不贪了,不痴就很容易做到,这个不瞋恚,不瞋恚、不愚痴就很容易做得到,因为贪心障碍我们智慧。只要不贪,就烦恼轻、智慧长,智慧长就不痴了。所以当自端心。
  「当自端身」,心端正了,身自然端正。「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耳,不应该听的你自然不听;目,不应该看的你自然不看。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我大概有五十年了,不看电视、不看歌舞,不听这些唱歌、音乐,这都不听了,世间这些是是非非也不说了。所以,耳目口鼻皆当自端。「是故遇空闲时,首应端正身心也」,你看这真修行,真修行是这样的修行态度。空闲时,不是胡思乱想,不是议论人事,没有,完全端庄,收摄身心,他做这个,首应端正身心。
  「绝欲者,在此期间绝断男女间之爱欲」,因为一切的欲爱这个是最严重的。断恶要从最严重的先下手,修善要从最难的地方先去做,最难的是舍财。所以要时时刻刻知道,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要用智慧去观察,要用智慧去行事。「去忧,放下世间忧虑」。今天世间忧虑非常之多,本身的忧虑、家庭的忧虑、事业的忧虑、社会的忧虑、人与人之间的忧虑,还有灾难的忧虑,你说活在这个世间多苦!这些东西,忧虑有没有用?没有用。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忧虑能解决问题可以,忧虑不能解决问题,那就不当忧虑,要把忧虑放下。为什么?忧虑放下,你智慧增长。忧虑障碍智慧,你心不清净。清净心生智慧,这个一定要懂。所以,遇到什么样忧虑的事情,暂时把它放下,冷静下来,然后来处理就非常恰当。
  「慈心,与众生乐之心」,要带给人乐。我们举个例子,现在这个社会谣言多,有人听到了,这个世间有大灾难,要如何来准备应付灾难。怕的是什么?怕的是科学被灾难毁掉了,电没有了,自来水没有了,现在都住在高楼大厦,这日子怎么过?住得愈高,天天要爬山。一桶水从楼下抬楼上几十层楼,累死了。所以,要准备一点水,准备粮食。尤其听说会有几天黑夜,有人说三天、有人说七天、有人说十天,都不一定,到底是真是假,得到时候再看才知道。我们准备一点东西,这叫慈心,你想要照顾自己,你有没有照顾别人?如果真的在灾难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什么都没用,最重要就是粮食。你家里藏的有粮食,人家都到你家来了,你要不给,你要不给就要杀你。那你预备这些东西带来的是灾难、灾祸,不是好事情。那怎么办?你要准备,我住在这栋大楼,至少我这个大楼有多少户、有多少人口,我准备这个救急东西,家家都有,个个人都有分。那大家欢喜,把你看成活菩萨,你救了我们,你想得这么周到,人人都感恩你。所以不能为自己。住在乡下,我们这个村庄,这村庄有多少户、有多少人,你要都想到。要不然将来真的灾难降临,你就是抢劫的对象,你们家里藏着有粮有水。所以一定要想到,我这个村庄有几百人,我储备这个东西,大家都有分,三天的、五天的、十天的,应该十天应付过,慢慢可以恢复正常。
  有道场听到这些信息也在那里准备,我就问他,你准备多少人的口粮?他告诉我,一百个人。我说,给谁准备的?给常住准备。我说常住吃不到,别人不抢光了!他一想,那怎么办?你至少要准备一万人的粮食,到那个时候救灾、赈济,这就对了,这是慈心。你看到众生有灾难,你就预先有防范,到时候真正叫大家离苦得乐,决定不能为自己个人,不能为自己一家。你住在公寓大楼,你至少要这一栋公寓大楼统统想到;你住在郊外,住在村庄里头,你这一个村、一个小镇你要想到,这就对了。真遇到灾难的时候,你是救世主,人家要想害你,保护你的人太多了。你要是为自己,别人害你,没有人来帮助你。所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不能不知道。起心动念一定要为大众,这利益众生的心。
  「今此修持是为饶益有情而修」,这句话在现前必须牢牢记住,我是为饶益有情而修,不是为自己。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大众,这就对了。「精进者,勇猛于修善断恶也」。什么叫精进?断恶,首先要不为自己着想;修善,要常常想到别人的需要,要有智慧、要有眼光,你要看得远,你真的能帮助别人。机缘有的时候遇到了,要掌握住,因为机会往往所谓一纵就失去了,最难能可贵的是你看得出来,你把它抓住了。我们十年前,二00一年,我们在澳洲建一个小道场,净宗学院,在一个小城市,山上。那个时候山上这个小城居民八万人,人不多,面积很大,所以这小城很可爱,我们选择这个地方修行。正好有个教堂要卖,很便宜,我记得好像是五十七万澳币。那个时候澳币五十七万大概还只有四十多万美金的样子,不到五十万美金,那个时候美金大。我们在台湾换钱,澳币那个时候好像换十七块,一块澳币换十七块台湾钱,美金好像是一块换三十一块的样子。不到五十万,跟美金比的话,我们买下来了。整修过,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子,从外面看就是油漆粉刷,焕然一新,一点没有改动。里面只有把十字架换成阿弥陀佛,就这一样不一样。所以当地人民很欢喜,我们没有破坏他们的文化,保持他们的文化,这是很高兴的一桩事情,这是跟这个地方结了个好缘。
  开幕这天,邀请邻居,我们正式发请帖。两条街,我们右邻两条街,左邻两条街,发请帖邀请他们。因为他们是最近的邻居,请他们来吃饭,我们有午餐接待,中午的时候。听我们报告,我们从哪里来的,到这里来想做些什么,让邻居大家知道。那个时候佛教只有我们一家,图文巴大概都是信仰基督教的,佛教只有这一家。我们接待,他很满意,这个做法他很满意。我们的素食做得还不错,他吃了很喜欢。完了之后很多人告诉我,法师,你们这个活动能不能多办几次?这个好事情,这就是机会,他们要求多办几次。当时我就跟大家宣布,我们定每个星期六的晚餐,叫温馨晚宴,免费,欢迎大家来。以后每个星期六,一直到现在,十一年了。所以,我们这个小镇的居民,八万人,大概我估计总有十之七八都到我们家来吃过饭,都是我们家的客人。跟群众的关系处好了,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的善意,在那里干什么事情都方便。人民支持我们,政府支持我们,这就是照顾邻居很重要。到哪建个道场,不跟邻居打招呼,你邻居不拥护你,你就很难,一定要邻居处得好。我们现在变成这个小城每个人跟我们都处得非常和睦,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有这种灾难传说,我们家里这些出家人也着急。我们在那个地方,我想到我们的生活、经济来源,一定要想到不依靠信徒的捐献,不靠这个。要靠什么?要靠生产。生产什么?生产粮食。那个地方土地便宜,所以人家捐给我们这些善款,我们就买土地。大概现在我们拥有的土地有两千多英亩,合中国一万多亩。一个英亩六个中国亩,两千亩的话,那就是一万二千亩土地。种粮食,我们不会种,我们雇农民种,给工资给他,一天八个小时,一天多少钱,我用这个来雇你。粮食收成,除了自己吃之外,拿去卖,市场卖,卖的价钱很好,付他们的工资还有余的。这样的时候,我们这个道场经济就自给自足,就有来源了。
  去年我在那个地方,去年春天,第一次收获的小米一万三千公斤,收这么多,一万三千公斤。我们除自己留了一部分,卖掉之后,付工资还有钱,还赚钱。这个样你才富有,不靠人、不化缘。今年要种小麦、种水稻、种玉米,我们的蔬菜,我们自己有个大菜园。我们的蔬菜平常可以供养三百人,做法会可以供养一千人,自给自足,这都很重要的。要有灾难,我们准备救济、帮助别人的,要帮助多少人?一万人为目标。就是我们的粮食、我们的水资源,要储备、准备一万人份。万一真有灾难,我们对这个地区可以负责十分之一,这十万人城市,那对政府是帮了很大的忙。团结族群,把这个城市变成一家人。这是慈心,想到关爱别人。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六集)  2012/6/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九十六页第六行,从第二句看起:
  「精进者,勇猛于修善断恶也」。《辅行》第二卷说:「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这解释什么叫精进。勇猛修善断恶,这是现前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现在社会动乱,地球上灾变异常,都是不善业所感召的,所以断恶修善能化解灾难。善恶的标准,这个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时时刻刻记在心上。佛法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三皈、五戒、六和、六度、十大愿王,都很容易记住,关键是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这种警觉心,把我们的念头跟佛给我们的教诲去对照一下,相不相应?不相应的立刻就要断,相应的就应当要去做。或者以我们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虽然四个科目,四个科目把它总结起来只有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好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我们的念头跟这十二个字相不相应?相应的叫正知正见,这是善,如果是相违背的那就是恶,恶要断,善要修。佛说的根本根本就是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这要记得很熟!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时时刻刻都想得起来,都用这个来做标准,那是真正在修善断恶。真修善断恶能消业障、能断烦恼,能带来幸福,远离灾祸。
  《辅行》是天台家修行重要的一部书,这里面对精进有个简单的解释,什么叫精?于法无染。一切法里头,不管是世间法还是佛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精。虽然统统放下,放下是什么?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心就是清净平等觉。但是在事上?事上要认真去修,念念趣求。譬如说十善,我们念念要认真去修善断恶,这叫进。理跟事不妨碍,虽然理看得很清楚,万法皆空,可是事要真干,为什么?我们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些众生不明白事实真相,所以他们起心动念想错了、看错了、讲错了、做错了,这个错就是业报,就是造业,后头就有果报。
  如何帮助这些众生离苦得乐、消灾免难?我们要做出好样子给他看。虽然这个好样子不是真实法,但是有利于现前的社会,有利于现前大众,我们认真做样子给他看,这叫大慈大悲,这叫普度众生。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就好像舞台表演,表演要做得非常逼真,那是什么?是教育。中国古时候的表演统统是教学。你看戏剧,戏剧里头的精神是什么?都是忠孝节义。古时候没那么多学校,没有那么多的老师,这个国家人民这么多,用什么东西来教?就是用文艺表演,歌舞、诗词、戏剧,还包括杂技、说书、说唱艺术,全是教学。教的是什么?你细心去观察,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报应。舞台表演,恶人最后一定是恶报;好人纵然被害了,到后头还有表扬,有人纪念他,就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有来早来迟,那是缘分,果报是一定的道理。
  《华严大疏》第八卷,就是《华严经疏钞》,「练心于法,名之为精」。这个心要锻炼,在哪里锻炼?在法上锻炼。法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在这些地方去锻炼,这叫精。锻炼什么?锻炼不染着,于世法不染着,于佛法也不染着。为什么?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真如本性里头没有法,世法、佛法都没有。那佛法从哪来的?佛法从世法来的。众生迷于世法,佛才说一个佛法。佛法是什么?对治世法。就好像人有病了,到山上找一点野草,这叫药。药是什么?是治病的。如果没有病,药也就没有了。所以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种种造作那都是病,佛说这一切法是对治,是治病的。众生病好了,不执著了,佛法也就没有了,那你执著佛法就错了。明了事实真相,所以世法、佛法都可以用,不能执著、不能分别,到最高的,不能起心动念。这都叫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用精心,务就是做,达就是达到目标,达到对治的目标。世间人有十恶,杀盗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瞋痴叫十恶。所以佛有十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把它反过来,用这个来断十恶、修十善。这是人天法,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法。人都做不好,怎么能成佛?人要能作佛,先把人做好。
  这下面是黄念老的话,「盖谓:精者,乃精一其心于佛法也。以此精心,唯以达本为务,是名为进」。本,达本。什么是本?「本者,本源也」。本源是什么?本源是心性。一切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能变的是自性,所变的是万法,所以万法同一个本源。像一条大河流,像长江,长江我们往上游去找,它有个源头,本源的源头是这个大江的主流,除主流之外还有很多支流,别的地方的水也流在大江上。源头很多,像汉水、湘江、赣江,这些支流统统都汇到长江里面。那些支流也有源头,那个源头不叫本源。所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是为达本」。达本的意思是什么?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才叫达本。达是通达,你真正通达到根本了。达本就是成佛。「《大疏》之义较胜」。《华严大疏》讲的这个意思,比天台《辅行》讲得清楚、讲得仔细。
  由此可知,什么叫佛法?佛法说的是什么?也可以简单用一句话,佛法所说的是明心见性,这四个字也能够完全代表。但是这四个字深,确实一般人不能够理解,所以《般若经》上又有一个说法,也很简单,也是四个字,佛法说的是什么?诸法实相。其实,诸法实相就是明心见性,但是诸法实兼容易懂,这个懂是个模模糊糊的懂,不是真懂。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这个一般人听了没有问题;如果说明心见性,他听不懂,他真的听迷糊了。其实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诸法实相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诸法实相,这才叫达本,这是精进的目标,到这个境界才叫真精进,圆满精进。下面这一段教我们「断恶修善」。断恶修善从哪里开始?你看看经文,非常有意思。读经文:
  【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
  经文不多,意思非常圆满、非常丰富,这是夏莲居老居士的智慧。修行从哪里开始?从不发脾气开始。我们想想对不对?对。这人总是老喜欢发脾气,一发脾气障碍就太大了,叫火烧功德林。脾气一发,你所修的功德全没有了。功德没有了,那还要修吗?要修。为什么?功德没有了有福德。瞋恚不妨碍福德,它妨碍功德。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清净心。你看,脾气一发,心就不清净,这心就乱了。清净心是功德,福德与清净心没什么关系。功德跟福德在事上讲是一样,一桩事情。清净平等觉全是功德,如果心不清净、不平等,还是迷惑颠倒,所修一切善业全是福德,就是福报,到哪里享?人天福报。功德,功德能了生死,能出三界,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差别在此地。所以我们真正断恶修善,要从这里下手。从意地上下手,不瞋、不痴、不贪,从这里下手。意业清净,口业、身业自然清净。一定要找到它的根本,所以第一个不能够瞋怒。
  我们看注解,从『不当瞋怒』到『至诚忠信』这一段,「为人乘之世善」。五乘佛法,这讲人道,人间的善以这个为标准。第一个,不瞋怒。永远保持心平气和,遇到五逆十恶还是心平气和来解决问题,绝不可以冲动,绝不可以愤怒,这种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嫉妒』,这有解释,「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贤曰嫉」。别人有好事超过我,或者是他有我没有,妒忌心就生起来,好胜的心就生起来,总不许别人超过我,这就叫「嫉妒」。嫉妒是严重的烦恼,严重的恶业,对自己有害处。我们中医上有所谓的怒气伤肝,容易得肝病,这对你身体来讲。你造作的这个业,那看事,如果是嫉妒贤能罪就很重。这个好人他常常做好事,断恶修善,教化一方,这一方人都得他的利益,你要是嫉妒他,破坏他的事业,结罪不是跟他结。这个人是善人,你怎么得罪他,他都不会怪你。所以结罪不是在他那里结,是在哪里?他所教的那些人现在得不到利益,得不到好处,从这里结罪。如果他的影响愈广、影响的时间愈长,你的罪过就愈重。所以障碍一个普通人,那个罪很小,障碍有德行、有教化的这样的人,那个罪业很重,这个一定要知道。我对他修忏悔,对他修忏悔没有必要,他根本就不会怪你。对谁修忏悔?要对所有受教的人民,那么多人民失去了教诲,那么多人民利益丧失掉,你要对那些人忏悔。这谁懂?没人知道。如果这个人做的好事是对全国都有利益,那你得对全国人求忏悔。
  所以他底下有一句说,又害贤曰嫉。贤是什么?圣贤。圣贤的事业多半在教学,教学一定是三轮具足,不仅仅是言教,而且身教,他会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意教,念念不忘一切大众,念念帮助大众离苦得乐,这是圣贤。他住在这一方,这一方人有福,一方人都接受他的教诲,这一方人安定和谐,肯定是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这一方的风俗是其他地区的榜样。这个人在这里行这样的善事,你把它破坏了,如果他真的是圣贤,他心地很平静,没有一丝毫怨恨,有怨恨不是圣贤人,他决定不会责怪你。所以这个罪从哪里结的?是从受惠的这些大众,你把他们的利益断掉了,罪从这里结。这些事情我们要细心的去观察、去思惟,你就把这个理想通了。
  下面说『贪餮』。「餮者,贪食也」。就是讲求饮食,现在所谓讲求美食,殊不知饮食之道是人身所必须。佛家讲不讲究?讲求,讲求饮食养生。世间一般人只懂得卫生,现在人连卫生两个字都不懂。为什么?他吃的那些东西不健康,对自己身体有害,他哪里卫生?吃出一身毛病出来,连卫生都不懂。伊斯兰教除懂得卫生之外,他懂得卫性。性是什么?我们人的性情,这个很重要。佛门里面讲求素食,还要断五辛,五辛不是肉食,五辛是葱、蒜(大蒜)、小蒜(荞头)、洋葱、韭菜,这五种。为什么这五种不吃?因为它的性情不好,会影响我们,生吃容易动肝火,是这么个道理。这不是不能吃,生吃容易动肝火,就是容易引起发脾气;熟吃,这个东西产生荷尔蒙,会引起性冲动,是这个原因,所以佛禁止出家人吃这五种东西。但是我们要晓得,古印度出家人都是托钵的,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没有选择,但是你自己要吃的话,不能吃这五种东西。但是这五种东西在药上都会用,药用可以,没有禁止,还有我们在菜里头拿来做香料,做佐料,也许可,为什么?那个量很少不起作用。好像喝酒一样,你能够喝一斤酒,有这个量,你喝一两绝对没有问题,不会起作用。
  佛制定的戒律非常之美,通情达理,它不是固定的,所以每一条戒都有开缘。像这些都是讲开缘。开缘,有这个缘要开,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什么时候要坚持,什么时候要开放,都是教化众生。我们看到一些达官贵人、大富长者,他们不愿意学佛,为什么?学佛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那我学它干什么!对这种人那怎么说?佛没有教我们什么都不能吃,佛告诉我们什么都可以吃。有这个话?有,条条戒都有开缘。佛讲求卫生,讲求养生之道,只是教你不能够过分,这个贪餮是过分,过分就伤身体,统统不能过分。酒,七十岁以上身体衰了,酒能够帮助血液循环,饭前只喝一杯酒,这戒律都有开缘。还有身体不好,医生嘱咐要用酒帮助你,通常都是讲帮助你血液循环,统统都可以用。依照医生的指导,不能过分。
  实际上酒这一条戒,在佛法叫遮戒,本身没有过失,不像杀盗淫妄,杀盗淫妄本身就是罪,酒本身没有罪。为什么佛禁止?喝醉了之后发酒疯,罪就来了,就造罪业了。如果你喝酒不会喝醉就没事。我们年轻的时候学教,老师讲到这一条戒,就举出汉朝郑康成的例子。郑康成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汉学家,大儒。他的老师,他学业完成之后离开老师,老师带着同学在十里长亭给他饯行,每个人敬他三杯酒,差不多一百人,他喝三百杯。这个三百杯的典故就从他来的。三百杯不是假的,是真的,真有其事。喝三百杯,小小的礼节都不失,你看海量。老师说人人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酒戒就没有了,就不需要了。所以酒是预防的,本身没有罪,预防你喝醉的时候犯罪,是这个意思,在戒律里头叫做遮戒。
  饮食愈简单愈健康,我们很多观念错误了。你想吃的就是你所需要的,但是绝不能过分,过分就错误了。吃饭,平常老人常说七分饱就够了,非常健康;如果吃得很饱,那是不健康的,肠胃要把它消化掉,负担很重。晚上这一餐不吃好!为什么?这是爱惜肠胃,让它工作量减少,工作量减少,它就会长寿,这道理在此地。你不让它休息,日夜让它在工作,它寿命就减短;你有足够的时间让它休息,它寿命延长了。要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佛家对于饮食是非常讲求,它讲求卫生、卫性,性质不好的、影响我们情绪的,他都不吃。还有第三个,保卫慈悲心,保卫慈悲心就是不吃肉。肉一定是杀生,想到杀生那多可怜,那多可悲,就不忍心吃众生肉。实实在在的,人,人是个素食的动物。为什么?我们的牙齿不是吃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肉的动物牙齿是尖的。你看吃草的动物牙齿是平的,看牛、看马,你看它牙齿是平的,那就是吃植物的;吃动物的牙齿是尖的,看老虎、狼、豹牙齿是尖的。从这个地方看,人天生就是一个素食者,他不是吃动物的。肉食跟素食比较,素食长寿。我们不从因果上讲,从生理上讲、从健康上讲,素食优于肉食。尤其是现在的肉食很可怕!因为现在动物的饲养是反常,不是正常的。你看正常这些动物都是养在野外,它自己去觅食。现在这些动物是养在笼子里头,从出生一直到养大全在笼子里头。喂的饲料里面有化学、有药物,很不健康!它发育很快,长得又肥又胖,可是那个肉都是有毒,人吃了之后生奇奇怪怪的病。所以现在的病很多,古时候没有的,什么原因?古时候没有这种饮食。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多半是从饮食得来的,其次的是风寒,那是穿衣服。所以一个吃、一个穿,真正懂得,这是健康之道。
  『悭惜』,这就是一般人说的吝啬,底下有,「吝惜财法称悭」。财不肯给别人、不肯布施,法不肯传给别人。我过去认识一个大夫,医术很高明,但是有人告诉我,这个大夫虽然好,他的方法不教给别人。他在学校里也兼教授,他那些秘方不告诉学生,这叫吝法。吝财果报是贫穷,吝法的果报是愚痴,财跟法愈施愈多,财愈施财愈多,法愈施愈聪明、愈有智慧,智慧增长,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法是帮助别人的,尤其是医疗的秘方,你多传人,你就多救人,这是多大的功德,他不知道,怕别人超过自己,全都是名利心放不下造这些恶业,就是「耽着于财与法,不能施舍利人之心」。真正把这个理跟事搞明白了,你就会非常欢喜帮助众生,帮助众生愈多愈好!你能这样做,你的智慧年年增长,你的财富也年年上升。可是财愈多愈多施,不要留,财跟法都是一样的,法要教人,欢喜教人。
  『中悔』,「信仰不坚,先信后疑,故曰中悔」。这当然也是遇缘,他变节了,前功尽弃,这非常可惜。所以菩萨道难行,发心的人很多,成就的人不多,原因是什么?就是中悔淘汰掉了,名利现前他就把握不住。尤其是古人讲的高名厚利,高名是讲大官,厚利是大的财富。小名小利你没有看得起,不动心,高名厚利动不动心?他就保不住了,就变节了,这是非常可惜!原因是伦理道德的概念很薄弱,不是他不懂,他不能把握住,他懂,他也懂因果,可是这名利就在眼前,对于因果、对于道德信心不足就变节了,这种事情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有记载。
  在我们现前的社会,很多人学习伦理道德,都是什么?二十几岁才开始学习,不够深。中国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历史上给我们表演的,遇到再大的灾难他不变节,宁愿饿死也没有占人便宜、害人的心,为什么?他那个伦理道德的教育是从根上扎的。根扎得深的,是母亲怀孕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事情。像史书上记载的文王的母亲,怀孕这十个月,目不视恶色,眼睛不看难看的东西,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她为什么?她为胎儿。知道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个心情会影响胎儿,这十个月要养自己非常慈悲、非常和蔼,无论待人接物都欢欢喜喜,她用这个养胎儿。所以这个小孩生下来之后好教,得的是母亲的正气,没有一丝毫邪恶。这叫扎根教育。
  小孩生下来之后,父母在小孩面前言行举止都守礼,一点都不敢乱动。因为小孩睁开眼睛在看,那个耳朵在听,非常灵光,他在学习,他在模仿,这个时候的教育完全是大人做样子给他看。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的,《弟子规》是父母做出来给婴儿看的。这个教育就是在出生到三岁,一千天,父母把《弟子规》在家里做到。因为父母还很年轻,二十几岁,他的父母都在,怎么样去孝顺父母让婴儿看,他都看会了,这个扎的根,我们中国过去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根,八十岁都不会变,他这个根深!现在人二、三十岁才学,没根,学了是懂,懂他没有把握,逆境现前他会动摇,他会把不住,原因就在此地。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家庭承担,不是国家。国家重视教育,把教育这桩事情付托给每一个家庭,因为中国古时候是大家庭,它是社会行为,它不是个人。家庭人纵然少,衰了,也有两百多人;普通家庭三百人左右,三百人上下普通家庭;这个家族兴旺,有六、七百人的,七、八百人的,那是兴旺之家。明朝时候,这哪个人我记不得了,这一家好像是六代同堂,人口有将近一千人,皇帝送他一个匾额,「天下第一家」,皇上到他家去访问,人丁兴旺,天下第一家。所以家有家道,如果没有道,这么多人在一起,怎么能和睦相处?它有道。这个道共同的,每个人家都有,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家道!这中国有,外国没有,因为外国人没有家,中国人有家。家是自己的根,小孩生下来就要给他的概念,你是这一家的一分子,你不能够单独去独立,你要永远在这个团体,要照顾这个家,家照顾你,你回馈于这个家。所以中国人讲落叶归根,年岁大了不能再工作了,归根在哪?回老家。回老家干什么?养老。中国古人育幼、养老是家的两桩大事情,这是中国人真正有福,小时候家教你,你父母不能教你没有关系,你家族教你;老的时候,你儿孙不能养你没有关系,这家族养你,所以他有天伦之乐。落叶归根那是享福的时候到了,你不必工作,享福了。
  所以中国人教育的概念,小孩严格管教,小孩一点自由都没有,一举一动都要守规矩,都要受约束。外国人看到对小孩这样好像不仁慈,外国人错了,他不懂。小时候学好了,那真的是好人,中年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老年回家来享福。自己没有家,这亲戚家里有的都照顾你。我小的时候,我能够记事,三、四岁的时候,事情都能记得,我们的家败了,人都散掉了。我这一家这就小家了,父母带着我们兄弟两个,四个人,依靠姑母,我父亲的姊姊,嫁给宛家。那个时候宛家还是个大家庭,他们兄弟十个没有分家,一家人,他那个村庄就是他一家,那个时候好像有一百多人。所以他家里还有私塾,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私塾在什么地方?在祠堂。因为祠堂很大,平常没有用处,只有春秋祭祀,除这个时候都是空的,所以私塾就是家学,就在祠堂里面。这个意思很好,让这些学生、子弟们,每天进学先去拜祖宗,到祠堂大殿去磕三个头拜祖宗,这都是学孝道。见到老师要拜老师。孝亲尊师是这样学来的,现在全没有了。今天人造业,不可以怪罪他,应当要原谅他,他没有学过,不但没有见过,他听都没听说过。我这个年龄,小时候见过。你看我弟弟小我六岁,他见都没见过,你给他讲他不懂。我那个时候,上学的时候,他刚刚出生,所以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不知者不罪,做错事情不能怪他,要好好的学习,学了之后再犯错误,这可以处分。没有学过犯错误,孔子的恕道,忠恕,要原谅他,要帮助他。
  这种教育,中国古时候的真好,你愈想愈好。帮助现前的社会,必须在中国人讲要有一个样板,为什么?给人看。看,他很容易觉悟,很容易明了。在今天这个乱世,我们求谁来做样子?我这么多年来想来想去,求助于宗教。因为宗教,不管是哪个宗教,信仰宗教的人心地还是比较仁慈。我向他们交流来讨论这桩事情,这十几年来没有遇到一个反对的,大家听了都赞成,但是肯不肯去做那是另外事情。所以现在逐渐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宗教教育可以救世界。所以极力推动、劝导大家,宗教要回归教育,要认真学习经典,把经典里面所说的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就能够化解冲突,就能够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除这个方法之外,找不到第二个好方法。所以我多年一直重视宗教教学,我自己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这桩事情做得很辛苦,为什么?没有人支持。不是别人,我们自己宗教不支持,佛教不支持,你才晓得多艰难。但是路走出来了。
  学佛六十一年,讲到这个地方,素食,我素食也六十一年。我学佛不到半年,我就明白了,我懂得因果、懂得道理,我采取素食。教学,这一出家就教学,一直从事于教学。寺院不讲求教学,我们教学不欢迎,所以离开寺院,几乎还俗了,那逼得没办法了。好在有些听众听我讲经很欢喜,希望我继续讲经。我在一个信徒家里住了十七年,不容易!十七年照顾我。以后我们才有一个很小的图书馆,面积不大,台湾的算法是五十坪,一坪三十六英尺,这么个小的图书馆。我们讲经没有中断,五十四年没中断。这是什么?大家对于讲经没有这个认识,认为讲经是蚀本的生意,不赚钱!是付出没有收入。经忏佛事是订的有价钱,有收入,法会的收入更多。所有一切都用收入来做价值观,这个麻烦了!
  我初学佛法的时候,方东美先生曾经告诉我,他家里有电视,指着这个电视,那个时候电视是黑白的,还没有彩色,告诉我这个工具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可以救国家、救世界,也可以毁灭国家、毁灭这个世界,看你怎么用法。提醒我,将来有缘要记住用这个东西。我是了解、记得了,这个东西费用太大了,节目都是论秒来算钱的,我们哪有这个能力!所以望洋兴叹而已。没有想到,同学们大家努力,我们最初用网路,用网路超过十五年,最后我们用卫星电视。卫星电视二00三年元旦开播,到今年整整十年,这个影响太大了,全球都能够收看。卫星电视现在有六颗卫星覆盖全世界,在中国上空有两颗,虽然不能下载,一般电视收不到,可是装一个小锅就能收看,免费的。用网路接收卫星很方便,所以家里头只要有电脑就可以收看卫星,这个影响就很大很大,意想不到。
  我在,应该是有二十多年,一九八三年,明年就三十年,一九八三年我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算命先生,他是虔诚佛教徒,我每次讲经他都来听。他给人算命,问我要了很多佛书,送给来算命的人,告诉他念佛,告诉他断恶修善。所以他那个命馆就是小道场,很有趣味。这个人我很佩服他。这么多年了,十几年都没有消息了,突然前天有人把他的电话,他找我,把他的电话交给我,我跟他通了电话。现在他回到台湾,他台湾人,还在。那个命算得很准,他不骗人。十多年没有见面了,我都想下一次有机会到台湾,我去看看他。我到美国的时候是一九八二年,跟他认识的时候是一九八三年,黄念祖老居士访问美国是一九八七年,这些人对我们都很有影响。
  他那时候听我讲经,给我算命。我问他,我寿命是不是四十五岁?他说是真的,一点都不错。他说你现在寿命延长,完全是学佛、是讲经功德。就是他告诉我的,你的寿命很长。那个时候我生活非常清苦,他告诉我,你命里头没有财库,财库空空。他说你学佛讲经这个功德,把你的财库填充了。他说你这个财很多很多,像自来水管一样。旁边还有人问他,几寸的管子?他说源源不断。说我的财好,叫空财,空财是最好的。空财是什么意思?自己没有用到,都是别人用的,十方来还十方用,你自己没有用到。他说这种财最好,不造孽。告诉我,我这个命中影响力很大。那时候刚刚到美国,这影响力是一丝毫概念都没有,怎么会叫影响力?现在看到了,他说的统统说中了。特别是最近十年,我们代表澳洲,代表大学,参与联合国的和平会议,这个影响大了,影响到全世界。影响最大的、最深的应该是团结宗教。希望每一个宗教都回归教育,我们来做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
  这个中悔,看到这两个字,就想到现在我们把扎根教育疏忽了,没有人懂得,这个东西要慢慢恢复。下面『狐疑』。狐狸性多疑,在野兽当中,野兽,狐狸多疑,所以把多疑的人称作狐疑。「犹豫不决曰疑」,也就是说没有坚定的信心,这个对于圣学是最严重的障碍。学科学、学技术带着疑惑没有问题,可以学。学圣贤教育、学伦理、学道德、学因果、学宗教教育,决定不能怀疑,怀疑什么都得不到,要用诚敬心。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多次的提到,「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圣贤的学问完全在真诚恭敬,没有真诚恭敬,孔子来教你、释迦佛来教你都没用处,你无法接受。所以诚敬太重要了。
  我早年,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我记得是那一年的春天,大概元宵节之后不久我跟他认识的。当时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老师能准许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老师没有同意,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上午九点钟到十一点两个小时给我讲课,学生只有我一个,这个出乎我意料之外,简直不敢想象。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教。我们对老师没有缴一分钱的学费。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去旁听?他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六十一年前。我第一次见章嘉大师,提出一个问题,他看着我,看了半个多小时才答覆。我这个缘分确实很特殊。老师为什么这么做?我大概到十几年之后才明白。老师在学校上课,学生不是真学,老师也就不真教。中国古代教学因材施教,你真学,他真教你;你不想真学,他就敷衍了。为什么?真教你没用,你不能接受。所以在那个时候,老师他干这一行是他的职业,他为什么?为拿钟点费,为拿一点工资回家去养家糊口。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文凭,不是真干,所以老师就不真教。真想学的人另外特别开班,大概真想学的人不多,遇到一个就在家里教。我才想到这个事情。
  学校真的每况愈下,六十年之后今天的学校,跟那个时候比差太远了。这是社会根本问题,教学一代不如一代,人心就一代比一代坏,到最后怎么收拾?这真可怕。不是老师不想教,没有人学了。中国传统文化要复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个。学习的人很多,大家都想学,诚敬的心没有,都是像儿戏,当开玩笑,所以真正好老师就没有了。要慢慢培养,真的要靠祖宗加持、三宝护佑,希望每一代都有几个人,不能求多,每一代有二、三百人就不得了,这个法会传下去。达摩祖师到中国单传,传一个慧可。到六代,第六代惠能才放光现瑞,六祖传了四十三个人,这还得了!所以中国传统东西丢掉两百年,复兴至少也要两百年,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遇到一、二个承传的,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承传的条件没有别的,真诚恭敬,这就是承传的人。没有真诚恭敬,佛菩萨来教他都没用处。
  真诚恭敬心到哪里去找?李老师当年在世跟我谈过这个问题。我在海外弘法很辛苦,没有同伴,孤家寡人,每一次回到台湾我去看老师,我都希望老师多培养几个学生,我应该讲了十几次。到最后老师说,我不是不想教,你替我找学生。老师说这一句话之后,我以后再不敢讲了,我到哪里去找人?找不到!我自己跟老师学,我只跟老师介绍了一个人,徐醒民,他学出来了。这个什么?有诚敬心。再我就没发现过了。没有真诚、没有恭敬,圣学就没分。这一门学问,经典上、祖师大德都说「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真实心就是放下虚伪、放下怀疑,贪瞋痴慢疑统统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七情五欲放下,真诚就出来了。只要有这些东西在,真诚全障碍了。其实真诚心谁没有,人人都有,就是你的烦恼业障太多了,你的真诚心现不出来。
  这个狐疑下面说,「疑念害善根。譬如毒刺」。善根是什么?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这是善根。有怀疑,这五个都没了;换句话说,你有贪瞋痴慢疑,你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障碍你的善根。现在学佛同学都有这个毛病,只是轻重不等。严重的,所学的不踏实,假的;烦恼轻的人能得一点功夫,能得一点少分利益。念佛不能成就三昧,不能开悟,不是别人障碍,不是环境障碍,是自己,自己这个毒刺没有拔掉。「故《万善同归集》云:坚信根而拔疑刺」,这句话重要!坚信根是疑虑断干净了,对于佛万分诚敬,丝毫怀疑没有,佛所说的你自然就懂,为什么?你的信心生起来了。如果没有信心,你看经,你会把意思想错了。为什么?有疑,你有偏见,你有邪见。用邪见、偏见解佛的正知正见,佛的知见也变成邪知邪见,这个麻烦可就大了。经典上常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开经偈上讲的,没有坚定信根的人,他听经,他读经,他研究经教,是用自己的意思来解经义,不是佛的意思,曲解如来真实义,误解如来真实义。他以为自己是正知正见,误导众生断佛慧命,将来果报现前,他自己不知道造什么罪。这个是学佛最难的一关。
  佛所教的很简单,他不相信。佛教、祖师教,都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千万不能着急,记住古人一句真言,「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要沉得住气,要学印光大师厚积薄发。你看印光大师在普陀山,寺院分配他的工作是管理藏经楼,就好像管理图书馆一样。这个工作对他有利,他收拾干净了他就读书,藏经楼上住三十年,他没有白住,天天读经。所以这三十年的机缘成就他了。三十年没人知道,到七十岁,有一些学者、大学教授到普陀山去游玩,无意当中遇到他,跟他一谈非常惊讶,这个和尚有学问、有道德,跟他往来,跟他通信。老法师写的信跟经典没有两样,他们把他的信在杂志上刊登,这一下就出名了,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老法师八十岁圆寂的,七十岁人家才知道他,十年时间。你看十年的影响,在中国最近一百年佛门当中,无论出家在家,没有人能跟印祖相比。这个原因是什么?积得厚发出来就有力量。年轻想出头,很薄,厚度不够,他产生不了影响。印祖给我们的是最好的典范,不想出名,厚积。什么时候出名?死了以后才出名。你要有这么一个念头的话,你肯定出名。晚年才出名,你不会被名利所动摇。印祖出名之后,四面八方的供养不得了,太多了,老人一分钱没用,穿的衣服破衣服,吃的饭跟常住完全一样,没有让信徒那些供养钱一分钱用在自己生活上,没有,全部拿去印经。这做给我们看的,我们学会了,别人信徒拿的财供养,我们回报的是法供养。他那个时候钱大概不少,就自己开了个印刷厂,在苏州,叫弘化社,自己买了一套设备,那个时候是铅字排印。全部都做这一样工作,做好事他也是一门深入,他不搞别的。那个时候也有发生灾难,旱灾、水灾,严重的时候,老和尚知道了,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点钱出来救灾,这是附带的,正经事情就一样,印经。
  我这一生跟老和尚学,十方供养统统做法布施。除了法布施之外,救灾的时候有,我们也有做,再布施医药、放生。我早年做三桩事情,是以印经为主,法布施。放生,放生是忏悔,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杀业很重,所以我回头回得很快。抗战期间我失学三年,去打猎去了,打三年猎,杀不少众生。学佛之后读《地藏经》才真正觉悟,所以学佛大概六个月我就吃长素了。再就布施医药,有一些老人生病没人照顾,付不起医药费,我们每个月捐一笔钱交给医院,专门照顾贫穷老人。其他的事情我们不做。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是以弘法为主,以法布施为主。国内有一些灾难的事情,上一次汶川这个救灾,我就提醒大家,从我们印经的钱里头拨一点钱给我。他们说一万。我说太少了。十万?还少了,至少一百万。他们照办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遇到重大灾难不能不照顾。所以这个坚信根而拔疑刺,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不能够轻易看过。
  『要当孝顺』,这就是《观经》三福里面所说的「孝养父母」,你看「见于彼经三福之首。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人不孝养父母就是没有诚敬心,对父母不孝,对老师怎么会诚敬?你要是跟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学,他不教你,为什么不教你?你无法接受。诚敬心能吸收,不诚不敬你排斥,你不能接受,所以你学的东西是常识、是知识。诚敬人学的东西是智慧,不一样,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诚敬从哪里来?从孝亲来的。现在人为什么不孝亲?不知道,不知道父母之恩,他怎么会孝顺?为什么不知道?没人跟他讲。过去什么人讲?老师讲。
  所以人是两个人教出来的,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这两个人教出来的,缺一个都不行。父母在儿女面前说我对你有恩,你要孝顺我,这话说不出口,不好讲,要第三者去讲。老师跟学生也说你要尊师重道,这话也说不出口,这个话要父母讲。所以一个人教出来,是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把这个年轻人教出来了。现在两边都没有了,父母也不教,老师也不教,他所学的全是知识。这个知识里头没有德行、没有伦理、没有因果,这麻烦大了,知识愈高的造罪业愈多、愈方便,将来果报不堪设想。所以孝顺父母第一重要。
  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佛法。佛法在中国为什么这样昌盛?为什么流传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中国人讲孝道,中国人不讲孝道,佛法就完了。今天在全世界找不到佛法,就是因为没有孝养父母的人。我们在外国看,看到佛法留下来的痕迹,真正佛法没有了。所以佛法从哪里培养?从儒、从道的根去培养,从《弟子规》、《感应篇》培养,有这个根才会有《十善业道》,有《十善业道》就有佛法。
  「至诚忠信」。诚,「诚者真心,真实无伪」。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说就是诚。画这一张「极乐妙果图」的江逸子老师,他也是李老师的学生,我们是同学,曾经向老师请教:老师,有没有一个字让我们一生奉行而得利益的?老师跟他说,你把手伸过来。手伸给他,老师在他手心里头写了一个「诚」字,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诚字你一生就用它,你决定不会有过失。用真诚心生活,用真诚心工作,用真诚心学习,用真诚心待人接物,诚则灵。灵是什么?灵是开智慧,真诚到极处,智慧就开了,没有这个你学不到智慧,学的是知识。
  「至者」,至诚,至是「登峰造极也。诚之极」,真诚到极处,这叫至诚。我们这些学生跟李老师,老师对每一个人都送四个字,送给我的是「至诚感通」。告诉我弘法利生不容易,为什么?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通,你要不通,你怎么讲?怎么通法?你要是学习世间法,他说不要讲别的,讲中国第一部大书,丛书,《四库全书》,你能不能通?真通了,这通世间法。他说佛法?佛法一部《大藏经》,能不能通?不通,弘法利生就没分。这个东西看起来这一生通不了,分量太大了。老师就教我,是的,靠学习没办法通,但是什么?求感通。感是感应,求三宝加持,求祖宗保佑。你真正是孝子,真正有至诚,肯定会感通,用这个方法。什么方法?老师写个诚,用诚去感通。诚上面就又加个字,至诚,至诚才能感通。至诚感通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般要多少时间?通常讲十年。真诚心,至诚,待人接物全是至诚,没有一样不是至诚。我来研究经教至诚,待人接物我就用虚伪,这个不行,这心不能成就。一诚一切诚,决定不能有两个心。
  现在人害怕,我用至诚心待人,别人都欺骗我,那我怎么办?欺骗让他欺骗,不要紧,吃亏上当也欢喜,你的心就真的至诚了。如果吃亏上当还不甘心,假的,你不是诚心,你还是虚情假意,至诚心里头没有。会不会真吃亏?不会,会有补偿的,那个感应里头有补偿。那补偿来的时候,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你才晓得真有感应,真有佛力加持,真有祖宗的保佑,你就真敢干了。所以要诚之极,至诚。今天时间到了,底下的下一节课我们再续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七集)  2012/6/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九十七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06:29 , Processed in 0.15684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