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汤厄(二) 佛说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我平时也常常拿这句话来警策大众,而实际上没有亲身经历过啊,直到我被烫伤这场厄难发生。刚开始洗浴时,身体安详心里泰然,洋洋得意这种感觉。不久就落入开水中,几乎烫死了,能活下来很幸运了,护法龙天救了我啊。当时只是刹那间,然而却关系到生死,命在呼吸间,难道不是真的吗?所以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僧人,拿佛的话劝他人总是很迫切,而劝自己就差多了,这是通病啊。我于是非常惭愧非常惶恐并且非常的检讨自己。 八十二、汤厄(三) 我平日谈到病中做功夫时,也知道佛弟子毕陵伽婆蹉的所谓“身心忽空”的道理;也知道唐代马祖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的道理;也知道永嘉大师所谓“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的道理;也知道东晋僧肇大师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道理。到了这次失足掉入滚烫的水里,从头检点这个过程,身体明明有痛觉,谁是那个忘了身体的人呢?我现在处在病苦中,谁是那个不病的人呢?锋刀和毒药刺痛肌肤了,谁是那个坦然自在的人呢?四大五蕴确实是我的身体,这个身体确实使我受苦受累,谁是那个空掉身体的人呢?现在才知道有慧无定都不济事!如果没有定力,只有老老实实等死。那些口头三昧没有实际修证的,只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噫!能不努力吗? 八十三、汤厄(四) 我见那些经常屠宰的酒馆餐馆里,把水族生物活生生的放到锅中,用热汤烹煮。我对他们说:“那些众生的力量敌不过你们,又微小低劣不能发出声音来。若是敌得过你们,它们肯定如虎豹一样吃掉你们;如果能出声,它们苦楚的呼喊号叫声,肯定震动大千世界。你们即使逃得了现世的报应,但在千万劫中,那些被宰杀的众生,也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试试将自己的手臂放进滚烫的开水中,很短的时间,就知道那个感受了。”今天没想到我受到这个果报了,因此我想从小到老,虽然没有造过这种恶业,但过去无量的生生世世中,虽没有宿命通知道,可难保没有做过啊。所以也就不抱怨了,甘心忍受果报,还要更加勤勉修习没有达到的境界。 八十四、经教 有参禅很自负的人说,达摩禅法不立文字,只要见性就可以了。有念佛很自负的人说,只贵在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何必再看经典。这二种人有的是真正做到了,所以有这样的话,那就不必非议了。也有根本没做到,随便瞎说的,大概是并不懂佛理,而掩盖他们的短处罢了。我一生崇尚念佛,但仍然勤勤恳恳地劝别人要看经教,为什么呢?念佛的道理,来自何处呢?若不是佛金口所说的,经典上明确记载的,那么今天的众生,怎么能知道距离我们这个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个阿弥陀佛呢?那些参禅的人,以“教外别传”为借口,不知离开了经教而参修,可是邪的起因啊,背离经教而解悟,可是邪的解悟啊!就算你参禅有悟,也必须以佛教经典印证,不与佛教经典相符合,就都是邪的了。所以,学儒的人,必以“六经四书”为衡量的标准;学佛的人,也必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为依据! 八十五、语录 古人的道与德都有成就,完全可以成为人天师表,因此有语录流传于世。大概有两种情形,或者由门人弟子记录,如《六祖坛经》一类就是如此;或者自己亲手写作,如《中峰广录》一类就是如此。我实在是个凡夫,自己都救不了,作为我的徒弟,千万不要将我偶然说的话记录下来,刊印为语录。这不只是妄自尊大,并且偶然说的话,或者是有什么原因而发生的,或者是因什么人而发表的,不是究竟彻底的言论,更何况听的人比较随意,便形成文字,也恐怕有误导他人的过失啊。 八十六、闻谤 佛经《优婆塞戒经》说,别人诽谤我的时候,前一个字出来,后一个字还没出来;后一个字出来了,前一个字已灭失了。所以是风和气的变化所致,全都不是真实的。如果因此而发起嗔恨心,那么听到喜鹊乌鸦的叫声,都应该发起嗔恨心了。这话说得很妙,但有人说:“假设他人写成毁谤的书,那么整体上看,字字具足,又永远不灭掉,该用什么方法破解呢?”为什么不这样想,白的是纸,黑的是墨,什么是毁谤呢?况且所有的字,都是根据字的有关形体的《玉篇》和有关声韵的《广韵》凑合而成。那么一部篇韵的书摆在桌案上,就是等于百千万亿的谤书,无时不在眼前了。怎么会如此迷惑呢?所以,这还是对治的方法。如果知道了“我空”的道理,谁是受诽谤的人呢? 八十七、愚之愚 世人认为不识字、不懂人事才是愚蠢,当然这也确是愚蠢,但不是愚蠢中的愚蠢。读尽了五大车的书,没有一个字不认识的;掌握了万般的机巧,没有一件事不能的;甚至谈玄机说禅理,没有不贯通的。可是探究他真正的实质处,还是颠倒迷惑,反而比起前面提到的愚蠢更可笑。这不是愚蠢中的愚蠢是什么呢? 八十八、预了 无常是很快的,虽然对老年少年都没有分别,然而年少的人还不确定寿命长短,自然妄想着长寿。至于老年人,肯定是在世的光景不多了,必须把身后的事处理妥当,不管它无常是早上来还是晚上来,说走就走,没有什么拖累。这是晚年最要紧的,不可忽视,不可忽视! 八十九、广览 看佛经必须全面并且广泛,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不会偏执一点。因为佛经有时是,一处建立什么,另一处就推翻;一处推翻什么,另一处就建立,随时根据机缘变化,没有固定的说法。假如只看《楞严经》,发现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没有被文殊菩萨选为圆通。而且又不多看其它称赞净土的经典,便以为念佛法门不值得推崇了!只看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的对话,见祖师说功德不是造作福德才有的,而没有多看关于六度万行的经典,便以为有所求的福德都可以废弃不做了!反过来看,执着净土法门而否定禅宗的,执着有为的方法而否定无为,也是这样。譬如读医书不够宽广,只知道治寒症用桂皮、附子,而排斥用黄芩、黄莲;只知道治虚症用人参、黄芪,而排斥用枳实、厚朴。不知黄芩、黄连、枳实、厚朴也有可用的时候,而桂皮、附子、人参、黄芪也有不可用的时候。所以偏执一种药方的,就会贻害身体,偏执经典的某一义就会耽误慧命。我曾说过《六祖坛经》不可以让没有智慧的人看,就是考虑到有的人执着这一边而忽略另一边啊。 九十、求人过 看见别人端正自己的品德,名声较大,便多方设法寻找他的过失,这是忌妒心啊,不厚道啊;或者见别人有所著述,在著述中找过失也是一样。不知听到一点善行,或者看到一本好书,都应当随喜赞叹,却反而掩盖毁灭,这到底安的什么心啊。倘若他人的行为是虚伪的,著的书是邪书,自然应该有公正的言论,明确指斥错误之处。这又不应该半是夸奖半是讥讽,曲意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