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80|回复: 1

[佛教与文学]佛教文学观 目录 前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以载道——佛教文学观
阿莲
目录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一)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
(二)佛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
二、僧人佛教文学作品
(一)僧人诗歌
(二) 僧人词作
(三) 僧人佛理文
三、文人佛教文学作品
(一) 文人佛理诗
(二) 文人佛理词
(三) 文人佛理文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一)禅宗文化概论
(二) 禅宗语录的特色
(三) 禅宗公案的哲理内涵
五、佛寺楹联的佛理禅意
(一)佛寺殿堂常见楹联
(二) 佛教楹联的类型
(三)佛教楹联的文学性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概说
(二)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三)佛教对小说的影响
(四)佛教对戏剧的影响
七、佛教文学的功用
(一)劝世说理、化世导俗
(二)启发心智、破迷开悟
(三)宣扬教义、净化人心
  前言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民风民俗、文学艺术、建筑绘画、伦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佛教影响的痕迹,佛教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与中国各个学科的相互交融影响过程中,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深刻。佛教的思想观念和经典故事频频被中国的诗僧和文人士大夫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去,从而在中国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科——佛教文学。本书现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融合,全面剖析佛教文学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功用,力图对佛教文学有个全新的展现。
  佛教文学最早出现于佛教经典。佛陀住世时,经常聚众讲经,启发弟子的悟性。为了将艰深难懂的佛教义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浅白语言,便于弟子们理解和接受,佛陀常在不同的讲经场所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类比等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佛教教理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弟子对佛教的信心。佛陀的这些讲经内容被记载到佛经中之后,弟子们又加以修饰润色,就形成了佛教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佛经文学。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一些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僧人,源于对文学的执著与热爱,他们不仅与文人学士往来探讨佛法的奥义,而且还经常与文人一起吟诗唱和,借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僧人在与文人雅士吟诗唱和之余,他们还常常以诗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禅修中的感悟。在禅修之余,历史上有很多的诗僧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疾苦,他们常会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人民不幸生活的同情与关注。僧人更多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学的形式来阐释佛理禅意,表达修行的见解,引导学徒掌握正确的修行方法。僧人的文学作品体裁以诗偈居多,但词作和颂文等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说起佛教文学,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代的文人。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文人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还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诸如谢灵运、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等人都是与佛教有密切来往的文人。这些文人由于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经常会将佛教思想观念融入到自己的诗文作品中去,借助诗文来弘扬佛法,表达他们对佛教的理解和修行感悟。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文人的佛理诗文数量非常多,仅以唐诗而言,与佛教内容相关的诗歌就占唐诗总数的百分之十一。
  由此足见佛教诗文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深。
  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禅宗作为一个受文人士大夫喜爱的佛教宗派,曾盛极一时。作为与其他宗派修持方式不同的宗派,禅宗的“机锋”之语便成为禅宗的一个显著的特色。
  禅宗祖师为了接引学徒,启发他们的心智,验证弟子们的悟性,往往采用一些特殊涵义的“机锋”之语来阻断弟子的妄想,促发弟子当下证悟。这些“机锋”之语被后人记录整理,便形成了禅宗语录。禅宗语录不仅涵义深刻,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学特色。与禅宗语录相关,禅门与弟子们的问对有时还往往形成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公案故事,千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这些禅宗公案内涵深刻,给人以启迪,促人警醒。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僧人们为了有一个安定的修行场所,纷纷在各地建造寺院。作为反映寺院文化的标志,佛寺楹联也应运而生。佛寺楹联作为佛教文学的组成部分,往往是运用普通楹联的格式,来表述佛理禅意,以使游人在游览佛寺的过程中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佛教楹联有各种类型,有的是在楹联中讲述佛教典故,有的介绍佛寺历史沿革和宗派源流,也有的是在楹联中赞颂佛菩萨和祖师的功绩。还有一类楹联中蕴涵人生哲理,给人启示,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佛寺楹联不仅能够学到许多佛教知识,而且还可以得到为人处世的指导。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佛教的思想观念、公案故事和典故常常被用来作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来表述。如《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因果报应思想、《红楼梦》中的无常思想等等,都是佛教思想的体现。佛教对诗歌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常常被爱好文学的诗僧和文人运用于诗文作品中,成为他们抒情述志的最好方式。戏剧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佛教在中国流传以后,许多佛教故事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荧幕,成为历代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
  佛教文学作品作为传播佛法的载体,具有劝世说理、化世导俗、启发心智、破迷开悟、净化人心等多种功能。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文学的形式来弘扬佛法,将深奥的佛教义理通俗化,实现佛教文学的多种功能,必将会成为受到大众普遍欢迎的弘法方式。
  本书试图全方位、多角度来阐释佛教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佛教文学对传播佛教文化的作用,以便读者对佛教文学有个全面的认识。但由于水平所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3 04:22 , Processed in 0.14127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