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6|回复: 2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七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七集)  2011/4/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7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五十八面,第五行,从当中看起,吴译曰,从这看起:
  「如《吴译》曰: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者,有在地者。中有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即高。中有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即大。中有欲令舍宅在虚空者,舍宅即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下面是念老说的,「故知彼土舍宅之形状颜色大小以及升空在地,皆一一如人之意,应念而现。」这段经文是原译本的原文,我们必须要细心去观察、去体会。为什么?极乐国土这些居民,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证得三不退。位不退,我们知道阿罗汉就证得;行不退,菩萨证得;念不退是法身菩萨,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们确实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放下了。一个人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他决定没有分别,怎么会有念头讲我这个房子高一点、大一点?这是凡夫,六道凡夫才有这个妄念,他们怎么会有?我这个房子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这都是起心动念。这个文我们应该怎么体会?实实在在来说,这是哪些人?从我们地球上念佛往生去的,带业往生还带著很浓厚的习气,所以到时候还想吃饭、还想换衣服,这里生活习惯没能转过来。应该都是凡圣同居土下三品的境界,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如果是中上辈往生的,我想都不可能有这些习气存在。
  这些事就像变把戏一样,随心所欲。可不可能?可能。道理是什么?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只要你有想它就有变,你没有想它就不变。所以诸佛如来实报土里面的菩萨们,他们依正庄严永远不变。为什么?他没有念头。十法界,《还源观》上讲「出生无尽」,《坛经》上惠能大师所讲的「能生万法」,它那个变化从来没有中止过。我们现在所看的环境,正报是我们的身体,依报是我们外面一切环境,都是刹那在变化。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肯定,不再怀疑了,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的,跟佛说的完全相同。佛法是把数字说出来,他没有说数字,他们只说极快速的速度。佛经里面把这个速度讲出来,是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现在科学用秒做单位,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我一秒钟可以弹四次,我相信有比我弹得更快的。如果一秒钟弹五次,那就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那叫一念。真快!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科学家没说出数字,说极快极快的速度。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精神现象,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念头)、自然现象,全是从波动当中产生的,如果不动,这现象完全没有。所以四土,常寂光土是本体。为什么?常寂光里头三种现象都没有,物质、精神(科学称为信息)、自然现象全都没有。科学家讲的这三种现象,跟佛经上一对应,对得上号,物质,佛法讲境界相就是物质;信息,佛经讲是转相,它能转变,也是精神现象,在自性里面没起作用的时候叫见闻觉知,起作用的时候叫受想行识,这是精神现象;另外就是能量,自然现象,阿赖耶的业相。第六意识它的功能发挥到极处了,佛讲第六意识的能量,它所缘的非常非常广大,对外它能够缘到虚空法界,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
  我们看近代这些物理学家,宏观世界,确实他们看到整个宇宙,告诉我们,他们所能看到的宇宙只是全宇宙的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不知道到哪去了,消失了。我们知道,那百分之九十到哪去?回归自性,就是它到常寂光去了,常寂光里头没有三种现象,你没有办法见到它。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看到阿赖耶。所以佛经上讲这些东西我们能理解,我们能接受,我们知道是哪一个阶层的人他的境界。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肯定下三品的境界已经这么殊胜,往上的境界说不出的。所以佛在经上说「唯证方知」。怎么证得?放下就证得,要放下起心动念,也就是放下阿赖耶的频率。为什么要放下?这个东西自性没有。自性是什么样子?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它不动,这不动是自性本定。谁证得?妙觉果位证得,等觉菩萨还没证得,妙觉位证得,这才叫究竟圆满。但是法身菩萨知道这个事情,他没到这个境界,他还要不断向上提升,那就是说他得把无始无明的习气断干净。
  我们现在明了,报土里头,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他有四十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实在讲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你要说有,痕迹都找不到,你要说没有,他们那些人无始无明习气厚薄确实不一样。有习气深一点,有习气浅一点,有习气浓一点,有习气淡一点,但是习气不碍事。习气也没法子断,随它去,自然就没有了。古人解释习气,习气是真的不好懂,什么叫习气?古人用酒瓶做比喻,大概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就有酒了,所以用这个做比喻。酒瓶酒倒干净,里面擦干净,确实一滴都没有了,闻闻有味道,那个味道叫习气,那味道擦不掉的。怎么办?瓶盖打开,放个一年、半年,再去闻没有了。用这个来做比喻。不像烦恼,烦恼用方法可以把它断掉,习气没办法。所以无始无明断掉,就是起心动念断掉,什么地位?圆教初住菩萨,那就叫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虽成佛,他带著很浓厚的习气。不是这个,这个经上讲的这是分别执著的习气。因为是分别执著的习气,我们就肯定他是同居土下辈往生。同居土下辈往生,你看饮食、衣服、居住就这么样的自在,往上去那可想而知。
  所以佛为我们介绍,要我们能听得懂的,我们听不懂的他也不必说,说了我们感到太玄。实际上极乐世界全不是人设计的,没人设计,也没有人建造,全是变化所作,自然出现。这里头两个原因,一个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成就,这是肯定的,他老人家发的大愿,长时间的修行,每个愿都兑现,这是愿力成就。愿力成就是缘,因是什么?因是性德,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本有,但是没有这个缘,它不现前,阿弥陀佛给我们做这个增上缘,让性德里头的因现前。
  称心如意,还有没有心,还有没有意?没有了,起心动念都没有了,哪有什么称心如意!心跟意全是假的。心,阿赖耶讲的八心王,意是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这两个叫意。十法界里头才有,才有称心如意,实报土、一真法界这个话就讲不通了。实报土里面的境界是平等境界,我们得的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找不出一种不一样的来,找不到。正报如是,依报亦然,居住的这些环境完全平等。而实际上,极乐世界最殊胜的不是实报土,为什么?实报土诸佛如来跟极乐世界都完全相同。极乐世界无比殊胜之处确实就是凡圣同居土,因为凡圣同居土跟实报土非常相似。这是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没有的,诸佛世界里只有阿弥陀佛独家,只有他家有。所以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有道理!我们能把这个认识清楚,对这个经文就不会怀疑,不会怀疑他怎么会起心动念,阿惟越致菩萨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发生,不可以。所以是刚刚往生的人,很浓厚的习气在,习气现出这些状况。
  我们再看下面注解的,「又《唐译》曰:於众生前自然出现,人皆自谓各处其宫。」习气真像作梦一样,自己以为居住在自己理想当中的宫殿,有这么一种感觉。「如是无量众生,则有无量宫殿,互入互容,彼此无碍,正显事事无碍法界。」我住的宫殿跟你的宫殿可以在一起,可以互相重叠在一起,重叠各人感受不一样,我感受是我的,你感受是你的,一点妨碍都没有。这个事情非常像科学家跟我们讲的不同维次空间。不同维次空间从哪里来的?科学家还不知道,佛法早就晓得,从分别执著来的。人无量无边的分别,所以不同空间维次就无量无边无数无尽;如果把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些空间维次全没有了,不同空间维次的幻相也了不可得。所以,佛菩萨他们对於宇宙的奥秘怎么搞得这么清楚,科学家还没搞清楚,他怎么搞得那么清楚?没有别的,他突破空间维次了。用什么方法?用禅定。禅定是放下万缘,让自己的清净心恢复、平等心恢复,清净平等里面空间维次没有了,时间、空间也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没有先后,千万年的古代你看见了,就在当下,千万年以后的事情也在当下,时间没有了。空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距离没有了。而且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所有对立没有了、真妄没有了、大小没有了,这个境界是《华严经》的境界,不可思议的境界。《华严》末后一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解脱是大自在!「普贤行愿品」,修普贤行愿就能入大自在的境界。无需要依靠科学这些精密的仪器,不需要,那些精密仪器它们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能见性,它只能见相不能见性。见性必须得放下,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著,你就见到了。谁能放下谁就见到,人人都做得到。
  所以佛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现在会变成这样,佛也说出来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著,才变成这样的。换句话说,我们把执著、分别、妄想放下,那就跟佛一样了。对的,一点不错,放下就是佛,恢复你本来面目。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就是以这桩事情做为修学的宗旨、修学的目的。我们为什么学习这个东西?没有别的,回归自性。把自性佛、本来的佛找回来,功德就圆满,你就毕业了。所以在经教里面所说的不能怀疑,怀疑你就错了,你要知道,他哪些话是对哪一个层次的人说的。这个经里头,从上面到诸佛如来,下面到三恶道众生,这是契机之广,这是个大讲堂,什么样的程度都有。从最愚痴的人到最聪明的人,全在这个讲堂里头,佛给他说法,要叫大家听到个个都满意、个个都欢喜,这个不容易!不是像学校课堂,程度都差不多,它不是的,参差不齐。
  再接著看,「清净安隐,微妙快乐。《会疏》曰:无五浊,故云清净。」命浊、烦恼浊这些统统没有,浊是染污,没有染污,所以他清净。「无变易」,所以它「安稳」。这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转识成智,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分别执著,也没有起心动念,他们完全用智慧。相宗所说的,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一转就超越十法界,没有转,住十法界里面,一转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没有变易。「尘尘不思议,故云微妙。」这意思现在我们懂得了,科学家告诉我们,微尘毛端里面的微点,现在科学家称它为量子。微妙,极微奇妙,奇妙是什么?它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如上种种不思议受用之物,悉皆应其心念立即显现,故曰应念现前」,念头才动它就现前。「诸受用物,圆具万德,无欠无余,故曰无不具足。」任何一物圆满具足一切,一切信息统统在其中,所以它才会产生千变万化。千变万化还无法形容它,还是《还源观》上讲得好,「出生无尽」,能大师说「能生万法」,一个微点能生万法。这一品经我们就学到此地。
  我们现在看「德风华雨第二十」,这是介绍极乐世界的风雨,当然我们也很关心。它的风雨不伤人,「圆明具德之风」,这个太难得,所以叫「德风」;「妙华飘聚如雨,故曰华雨」,德风华雨。「彼佛国土风花、香光咸作佛事」。佛事这两个字的本意我们要清楚,不是现在社会上所说的诵经拜忏这个叫佛事,佛事的本意跟这个完全不相干。佛是觉悟,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这个事叫佛事。所以佛事是什么?佛事是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叫做佛事。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不能够产生误会。所以佛事是教学,而且教学特殊的,佛是觉悟,这个教学一定是帮助你觉悟,帮助你破迷开悟,这样的教学统统叫佛事,这个里头没有迷信。「自然增上,不可思议」,帮助你破迷,帮助你开悟。请看经文:
  【其佛国土。每於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
  这一段里面讲三桩事情,第一段耳闻妙音,第二段鼻嗅妙香,第三段是身体,「风触其身,安和调适」,这是身得妙触。换句话说,第一段是耳得的乐,第二段是鼻得的乐,享受,第三段是身得的乐,所以它叫极乐世界。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本品显极乐世界德风华雨之功德庄严。右段」,这一段里头三小段。「右段明风,次段显雨。德风(见《魏译》之高丽藏本。常见之龙藏本)」,它用得失的得,「作得风」。这两个意思在古时候完全相同,道德的德,得失的得,它是可以通用的。「《吴译》曰:亦非世间之风」,极乐世界的风不是人间的风,也不是天上的风,「都八方上下众风中精,自然合会化生耳。」经文里这些境界,确确实实我们人间、天上都无法理解,科学家他怎么能证实得出来?极乐世界是十方一切风里面的精髓。风中之精,我们找不到,我们无法想像,自然合会化生。「不寒不热」,这个风吹在身上,你不觉得冷,你也不觉得热。「常和调中适」,常是永远是这个样子,它不变,温和、调顺,非常适合。「甚清凉好」,这甚叫非常清凉,好,非常好,无比!只有极乐世界有,他方世界找不到。这风中之精,这里有解释,「至於众风中精者,正如《首楞严经》中」,有这么一段经文,「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是《楞严经》上的话。下面有简单解释,「盖为性德之真风,故称为风中之精也。」所以它不是人间,也不是天上,不但六道里头没有,十法界里头也没有。什么地方有?一真法界有,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
  大经里常讲「圆明具德」,在实报土里头一一法,无论是正报是依报,都是圆明具德。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具是具备,德我们常讲万德庄严。德是好处、美好,不是一种美好,多种美好,它是圆满的。为什么?它称性。圆明具德这四个字,只有赞叹性德才是恰当的。一一法是自性变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性,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在佛法称为自性、称为真性、称为法性。大乘经里的名词,就是称这一桩事情,几十个名词,这是佛教学的善巧。为什么说那么多名词?教你不要执著名字相,破你的执著,破你的分别,你懂它的意思就行了,决定不要著相。佛讲经,不许人执著言说相,言语不是真的;不能执著名字相,名词术语是假设的;不能执著心缘相,听了之后自己以为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意思,你怎么会听出意思出来?听出意思,智慧就不见了。你只管听,别起心、别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听了会开悟,听了会成佛。听了觉得怎么想法,那是你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晓得,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们讲东西都没有意思。世间圣人的东西有意思,他没转识成智。所以佛法难懂难在这个地方,它字字句句没有意思,但是你要讲解的时候能讲无量义,真的叫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说到大家都欢喜。因为没有意思它就是无量义,有意思就有限制了。这叫什么?自性的流露,字字句句圆明具德。所以经典读不厌,愈读愈欢喜。没有意思,有无量义,你自己心里有数。为什么?年年境界不一样,月月境界不一样,人间有。天天境界不一样,那已经契入境界,我们讲修行证果的人,境界天天不一样、念念不一样。所以这个经怎么能讲?不能讲!今天讲是今天的意思,昨天讲是昨天的意思,昨天不是今天,去年不是今年的。
  《无量寿经》过去讲过十遍,遍遍不一样,这一次我们采取黄念老的注解。他写这个注解我很感动,真叫一心一意,求得三宝的加持。在那样困境之下,他能找到一百三十多种参考书,我很惊讶。身体不好,病很重,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眠不休,把这部注解写成。我们不能不佩服,不能不感恩。我们相知一场,他往生了,真往生了,做出往生的样子给我们看。往生前半年,六个月的时间,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一天十四万声佛号。我们试试看,十四万声佛号要念多长的时间?念了六个月,往生净土了,这是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今天要想往生极乐世界,用他这个办法那最可靠!这是他老人家现身说法,我们千万不能疏忽。在现前这个时代,乱世,灾难频繁,用他那个方法决定得生。先决的条件是放得下,心里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求生净土。念念都向著求生净土就真去了,还要有别的念头错了。这身体在,还得要去保养身体,错了,不要身体了,你保养它干什么?到极乐世界去了,有保养身体这个念头,还不想去,真想去,这身体不要了,随它去!这才叫真念佛。身体都不要了,何况身外之物,你还要它干什么?决定得生。跟阿弥陀佛信息接通了,那多快乐,叫法喜充满!随时可以去,所以你得欢喜心。
  下面说,「又《观经》曰」,《观经》里面讲,「八种清风,从光明出」。这光明是自性,自性是常寂光,从自性里面流出来。《吴译》本,「八方甚清之风,与《观经》中八种清风,所指应同」,应该是一桩事情。「总之,彼国清风,乃众风中精,从光明出,故曰德风也。」这个风,不但是你接触到了身心安乐,同时它能够帮助你消除无始无明的习气,像酒瓶里面那个习气一样,要有风吹它,它散得更快。从这个小的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常常沐浴在这个风当中,身心安乐,习气渐渐除去,智慧渐渐圆满,这是性德,所以称德风。「自然」,没起心动念,到时候需要它就来了,自己来了。「徐起」是微风,不是暴风,暴风吹在身上我们感觉到难受,清风徐来。《会疏》云:「徐起,不迟不驶,适得其中」,风的速度不快不慢,适得其中。「愿力灵籁,性不造作,故云自然。」阿弥陀佛的愿力,自性的灵籁,自性是因,弥陀的愿力是缘,这两种成就不可思议。性里面没有造作,没有起心动念,所以自然的。这下面说,「籁者,指一切孔窍机括之类。」它这里又举个例子,《中华大辞典》里面说,「《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地籁则众窍,天籁则人心自动,是已」。「愿力灵籁」这里有注解,「正表弥陀本愿心力之自然功用」。自然功用,实实在在就是自性,自性的性德,这是我们自己本有的,弥陀愿力加持我们的。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换句话说,我们性德里头本自具足众风中精,因弥陀的愿力把我们自性的性德引出来,有因有缘,现象就现前。
  「以下分显风德」,也就是细说,一样一样来说。「首明风鼓妙声。德风徐动,宝树宝网」,风吹著宝树,树叶全是珍宝,风一吹,树叶枝条互相碰撞,就像风铃一样,发出美妙的音声。我们这个世间有,风铃人都喜欢听,中国人自古至今有,外国人也有,我们到旅游观光采购的地方去看,都有风铃卖,各式各样,不一样的,大家都喜欢听。它不叫德音,为什么?它不能说法。极乐世界风吹宝网,你听到那个音声它在说法。说什么法?无法不说,想听什么法,它就在说什么法。「苦、空、无常、无我」是四谛法,「四谛法中,苦谛之四相」。「新译为:非常、苦、空、非我。」古时候翻译的苦、空、无常、无我。这是给我们说十法界的真相,一切法不能永恒常在,刹那生灭。我们感受的是苦、是空,空是不可得,得不到,无我,我是个抽象概念,找不到,在这个肉体里头找不到,在你思惟想像里头也找不到,所以我不是真的。但是你果然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都放下,有个真我你发现了。真我是什么?是自性,也就是哲学里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那个本体是真我。因为它是真常,它是不变,它是不生不灭,它是永恒存在,一切万物的主宰,万事万法都是它变现出来的。
  「《俱舍论二十六》云」,《俱舍论》里有个解释,为什么说无常?「待缘」,它必须有缘它就现相,它没有缘它不现相。缘是什么?缘是波动,动它才产生现象,不动它不产生现象。所以佛告诉我们,宇宙源起从哪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那个一念不觉是缘。为什么它不觉?第一念的不觉没有原因,所以这个无明叫无始无明,无始是没有开始。我们想像,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它有开始吗?你说开始,它不见了,可以说是生灭同时,生灭同时就是不生不灭。如果没有生灭,真的没有生灭,说不生不灭那不叫废话吗?那是戏论,开玩笑的话。确实有生灭,生灭得太快,让你见不到,你感触不到有生灭。所以生灭即是不生灭,不生灭即是生灭,生灭不二,生灭一如。佛说这些话让我们去体会。你为什么不能体会?因为你用思惟,也就是你用分别、用执著,用这个心你永远没有办法见到真相。不用这个心,把心定下来,听佛讲这个,一下就开悟了,豁然开悟,就见到了。所以有念就错了,起心即乖,不可以起心动念,你见到真相。
  这是大乘法最困难的一桩事情,难不在外头,在自己,自己什么?不会用心。祖师大德常常测验学生,「你会么?」这句话的意思很深。会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会,起心动念不会。这是圣教,大乘难传的地方在此地。一个老师,学生很多,谁能够传?谁能够体会这个?这没法子教的。你要真正不起心不动念,你才能契入,起心动念把你契入的机缘全破坏了。可是就是平常听都不容易,为什么?我们有自己的成见,那就是障碍。佛菩萨没有,佛菩萨心永远清净的,一尘不染。学佛之难,难在我们对佛法没有真诚的恭敬心。佛到底是什么?佛不在外头,与释迦、与弥陀根本不相干。佛在哪里?佛是你自己的自性,不在外头!真诚到极处你就见到了。所以中国古人讲「诚则灵」,没有诚意,全是妄想。你要具足诚意,一切法当中都能够见性,一切法当中都能见佛。自性弥陀、自性释迦、自性毗卢遮那,你见到真佛了。相即是性,性即是相,性相从来没有分家。
  古人的诚敬从小学的,所以好教。现在人从小没学,三岁学已经来不及,已经太迟,为什么?他已经被染污。中国古人教学,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端庄,不能随便,为什么?影响胎儿。所以母亲的心要清净、要善良,这个小孩在胎中就教好了;待人接物和颜悦色,没有一丝毫浮躁,这小孩好。小孩出世之后,母亲照顾他三年,母亲是他第一任的老师。在婴儿的面前,言谈举止都要端庄,不能随便,为什么?他在学习,他会看,他会听,他会模仿。所以中国古人讲「三岁看八十」,三岁一千天这种薰习,他这个底子扎下去之后,八十岁都不会变,是真的不是假的。绝对不会变坏,威胁利诱他都能抗得住,威胁他不怕你,利诱他不会上当,不会被你诱惑,他有正知正见,他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三岁小孩有能力辨别,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六、七岁上学,老师教他,老师代替了父母,也是身教,做好榜样给他看。
  当老师不容易,你看古时候的师道,现在没有了。父母拜老师,感老师的大恩大德,把他的小孩培养成圣贤。六、七岁开始读经,只教句读,没有讲解,就是教他念。古人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用不著讲解,熟读。所以上太学的时候,中国古时候没中学,只有小学、太学。十三岁上太学,太学里面老师给你讲解,跟你在一起研究讨论。重要的典籍全都背过了。古时候的书少,上课不用经本,老师背过,学生也背过,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妙!为什么?中国古人刻书,木刻版,每一行二十个字,每一面十行,没有标点符号。所以不管哪一家刻的,第几面、第几行、第几个字统统一样的,全国通行,标准。抄写也是这样的,一面十行,一行二十个字,所以说第几面第几行,查都一样。不像现在,现在每一个版本不一样。
  所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根,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那就没法子了,可以向西方学一些科学技术,所谓高科技,做人的那种德行没有了。我们中国古人最讲求的,孝悌忠信没有了,礼义廉耻没有了,仁爱和平也没有了,天下焉能不乱?没有不乱的道理。社会一乱,我们居住的环境,地球就有灾变。为什么?依报随著正报转,人心不善,自己身体多病,居住的环境多灾多难,感应得来的。这种感应在古时候认为是神话,古人相信,现在科学家证明了,量子学家证明了,我们起心动念确确实实会影响山河大地,会影响树木花草,所以人不能有恶念。日本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做了十几年,我好像是二00四年在日本开会,到他的实验室去参观,他给我做了很详细的报告。那个时候他已经实验十几万次,告诉我,水确确实实懂得人的意思,它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矿物!我们好的意念,它的反应,水结晶像雪花一样非常之美,我们要是不善的意念、坏的念头,它的反应就很恐怖、很难看。这个实验得到科学家的肯定,在联合国做了多次报告。矿物,我告诉他,大乘经上讲的不但是水,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沙、尘土、石头,统统都能看、都能听、都懂得人的意思。这科学家给我们讲的,我们跟佛经一对照,极小的一个微点,就是现在讲的量子,多大?一百亿个量子组成一个电子,也就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么小。它有物质现象,它有精神现象,精神现象是受想行识,那么小的东西它有,它有受想行识。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它讲那个,不是讲别的。这就说是物质跟精神分不开,精神影响物质,这是真的。精神是什么?我们的念头影响山河大地,影响所有地球上的物种。如果我们念头不好,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变坏,那个事情麻烦来了,灾难就来了;我们念头好,所有的物种都恢复正常,好事。所以美国布莱登先生说,二0一二年,他希望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觉悟,弃恶扬善,不好的我们把它放弃,好的要发扬光大,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样不但地球上不会有灾难,而地球会有更好的走向。这话讲得对,一点都不错,跟佛经上讲的完全一样。佛法教给我们应对灾难,那就是断恶修善、改邪归正、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就是端正心念,这个灾难能化解。问题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肯不肯干?多数人不相信,问题出在这个地方。这怎么办?科学家也给了我们一个数据,我们看了能生欢喜心,不必要全世界的人都回头,要多少人?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全世界人口大概七十亿,百分之一的平方根,不到一万人。我们能不能在世界上找到一万人,放弃自我,诚心诚意,真正的断恶修善、改邪归正、一心念佛?这世界有救,一万人就行。
  还是难!我学佛六十年,也找了六十年,希望找四个人,我们同心同德组成一个六和敬的僧团,六十年没找到。两个人住在一起都意见不合,一万个人到哪去找?一万个人真能救世界,这个功德好大!你能拯救地球上七十亿人。真不容易。实在没有,怎么办?实在没有就自己干,自己救自己,这是肯定的,决定没问题。我们就照这个话去做,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改邪归正是放下万缘,世出世间法全放下,我就依这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要多少时间成就?黄念祖老居士教给我们的方法,六个月,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六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短,关键你是不是真放下,真放下就真成就。《弥陀经》上讲的那更简单,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功。六个月是中下根性的人,中上根性的人不需要,七天、一个月决定可以成功。我们是中下根性,黄念老给我们做代表,我们用六个月的时间,什么都不要想,只想《无量寿经》。想《无量寿经》是忆佛,想阿弥陀佛是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个世界太苦、太乱了,我们能够遇到这个法门太可贵,真正是稀有难逢,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遇到就是成佛的机会遇到了,你能够珍惜,你能够明白、真干,这一生当中就会成就。
  我们看下面经文。所有一切法都是缘生的,缘是条件,条件不具足,现象不会现前,所以它非常。「逼迫性故苦」,我们今天所讲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力、精神的压力,苦!「违我所见故空」,我希望的全都相违背,都落空了。「违我见故非我」,违我所见的这是空义,违我见非我,跟前面讲的无常、无我、苦、空是一个意思。「又逼恼名苦。苦法迁流,名为无常。又男女一异等相,皆是虚妄不实,故曰空。综上诸解」,像上面所说的这些解释,「则逼恼是苦。苦法迁流,待缘而现」,这就是「非常」,无常。「见有男女一异诸相,而实无有,违我所见,故曰空。」这个意思比较深一点,但是不难懂。我们看现代西方的催眠术,东方各地都有附体现象,从这个里面去看,人确实没死,灵魂不灭,死的是身体。死了之后不一定到哪一道去投胎,有人到畜生道,有人到饿鬼道,有人到天道,又换了个身体,家亲眷属也全改变了,无常!假的,不是真的,无常苦空统统你见到。「既然违我所见,当然非我所主宰,故曰无我。」你自己主宰不了,家亲眷属全散了,都变成别人眷属,哪是你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波罗蜜」,这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到彼岸,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到家、圆满,有这些意思。
  「极乐国土,水声风声,皆演妙法。《往生论》偈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论注》」,昙鸾法师的注解,「释微妙曰: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出三有。」三有是什么?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三有就是六道,出三有就是超越六道。所以「《论注》又曰:无欲故,非欲界」,这讲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净土非三界所摄,出於三有,故曰出有。而有者,谓净土之有,依一乘愿海而有。离二边,超四句,出有而有,故曰微。」这讲这个世界微妙,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
  三有就是六道轮回,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没有离开过六道,而且在六道里面,大概都是欲界天到阿鼻地狱这个局限里面搞轮回,真正是苦不堪言。情执很深,说不定我们的父母或者是祖父母、曾祖父母又到我家来投胎了,为什么?变成我的孙子、重孙子,他又来了,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庭。如果没有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也舍不得这个家,那就变成家里面的动物,老鼠、蟑螂,变成这个,真的不是假的。乡下农民家里养的畜生,养的狗、养的鸡、养的牛、养的马,很可能都是祖先又来了,不知道,还要用鞭子打它。佛经里面讲这个事情讲得多,道教里面也讲得多,古人读书笔记里例子很多。我觉得那不是专门用来劝善的,是讲事实真相。你要是多读、多了解,慢慢你就明白了,明白之后我们才真的会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遇到佛法那是无量的善根福德缘分,我一定好好抓紧。极乐世界真有,不是假的,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介绍,十方诸佛都推荐、都赞叹,这能不去吗?
  「又云名能开悟曰妙。名者,五法之一,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闻物体之名,便心浮现其相。宝树说法,不离名句,以名能令人开悟,故称为妙。如是微妙法音,故使闻者能悟深远。」五法之一,这是相宗所说的,五法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都能帮助人开悟。「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是相宗重要的纲领。名是名词术语,一切事物有名有相。人是个名,有人的相,闻到名你就会想到人相;树有名,你会想到树的形相;花有名,你会想到花的形相。所以耳闻这是名,眼见这是相,闻物体之名,我们的心就会现这个形相。我们提起阿弥陀佛,自然就想到阿弥陀佛的像,提起观音菩萨,你会想到观音菩萨的像。宝树说法,宝树没有口,它说法是清风徐来,吹动树叶,树叶都是宝,都是珍宝,互相碰撞,就像风铃一样发出美妙的音声。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它能宣说一切佛法,想听什么佛法,你就听到什么佛法,想听佛菩萨名号,它就在那里念佛、念菩萨,这叫妙!微妙法音,叫我们看到、听到会开悟,这就是它能做佛事,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又下显风送妙香」,「温雅德香」,温是温和,「和也,善也,良也」,善良都含在这个温里头,叫温良、温和、温善。「雅者,正也」,正而不邪称之为雅音、雅乐。「德香,香具万德。」记住,佛为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万事万物每一样都是圆明具德,我们读这个经就渐渐能体会里面的义趣。「《会疏》曰:温谓温和,雅谓雅正。香气适人为温,简爱染香为雅。」这就是说香气你非常欢喜,但是你不会生贪著的心,如果生起贪著那就不雅。这个括弧里说得好,「使人离爱染之香」,这香多好。「又以香具万德,故能使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这真叫宝香!尘劳是烦恼,垢是染污,习是习气,这些东西统统都不起。这就是它能帮助我们断烦恼,它能帮助我们开悟。所以这个后头有注解,「尘劳,烦恼之异名」,「垢习,烦恼之习气」,垢是烦恼的污染、污秽,习是习性。「尘劳垢习,污染心性,驱彼众生。」驱彼什么?造业,造作种种不善业。
  「今为德香所薰,於是自然不起。此又是以香为佛事也。」鼻闻的香气,香也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也能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真正是宝香!所以极乐世界的可贵,贵在依正的全体,我们六根接触,你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尝到的,没有一样不是在帮助你断烦恼、证菩提。阿弥陀佛说法那更不必说了,十方诸佛的加持这也不必说了,单单讲这日常生活当中,见色、闻声、嗅香统统帮助你转烦恼成菩提。这种修学环境到哪里去找?十方世界没有,只有极乐世界一家,怎能不去?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去,十方诸佛如来也劝我们去。我们听懂了,搞明白了,真发心去,诸佛欢喜,诸佛护持,一定保佑你平平安安往生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08:47 , Processed in 0.13156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