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26|回复: 0

[实修交流]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圣一老法师地藏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此是三题,第一经题、第二人题、第三品题。

    先讲经题

  今日在九华山讲地藏经,缘起三年前。一九七九年,我来九华朝山,初与仁
德法师、诸山长老见面,又与马书记相识。第二年--一九八○再来九华,仁德
法师即议拟欲不慧来山讲经,我说祖国大德法师很多,何用後学来献丑,是不敢
当。一九八一年,复来朝山,此事重提,又加马书记赞请。当时不过说说而已,
不期今八二年,便成事实。佛说万法从缘生,缘会即成,不我欺也。所以此次讲
经,实感谢仁德法师,及诸山长老为发起人,更感谢马书记,乐助其成。尤其是
马书记,为国、为民、为教、为九华山贡献甚大。今日九华在全国名山中,不亚
普陀山,每年都有超过千千万万人来朝圣迹,见闻随喜,皆种善根。
  今日祖国佛教落实--寺庙重兴、培育僧才、佛法流通。南京刻经处,曾印
普门品、金刚、法华、地藏等经,印得非常好,是线装的。佛法既已流通,人人
得以受持、读诵;然而佛经道理很深,一般人不能了解时,须人解释,因此就有
讲经法会。但是祖国法师甚多,用不著我来讲,该请仁德法师及诸山长老,可是
他们很客气;我此次亦不过来祖国参学,向各位大德学习,其中有欠妥之处,还
请各位大德指正。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过去已有七佛出世:第一是毗婆尸佛,第二是尸弃佛,
第三是毗舍浮佛,第四是拘留孙佛,第五是拘那含牟尼佛,第六是迦叶佛,第七
是释迦牟尼佛;将来还有弥勒佛等九百九十五佛出世。每位佛出世,都说法教化
一切人;因为人人皆有佛性,从性起修,功圆果满,皆可成佛。
  但是一般人迷而不悟,佛就对机说法,令其自觉。因为人的根机不同,佛说
的法就多了。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降生印度迦毗罗国,十九岁出家,五年参
学,六年苦行,三十岁便成正觉。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所说的经中,
有一部地藏经。何故佛要说「地藏经」呢?因为佛临灭度时,还有许多众生未曾
悟道,在苦海中浮沈,佛特意将此等众生,交给地藏菩萨去度,故说此经亦是『
托孤付嘱经』。此经在天上,佛为报母恩而说,又可以说是『佛门孝经』。地藏
菩萨在因地中,多次为救母难,发大誓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以此功德
愿力,令多生父母离苦得乐,转凡入圣,说是佛门孝经,一点不差。地藏菩萨以
大神力,时时处处,度化众生,离三途苦,得人天乐;在人天道上,方能修行悟
道,又可以说此经是『人天因果经』。此经佛说已有三名,我不能尽说其义,希
望各人自己去研习领悟。
  平常诸方讲经,多用天台宗五重玄义解释经题,我今亦不能例外。五重玄义
,玄者微妙难思,义者深有所以。五重者: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
五判教相。『名』是假名:法本无名,诸佛为法安名。假名之下,必有实『体』
,行者寻名得体。『宗』是宗旨:体非宗不会,得旨会体。『用』是功用:无量
功用,不离本宗,因用明宗。功用现前,力有深浅,则『判』归大小权实『教相
』矣。是名五重。
  此地藏经以人、法为『名』。以诸法成就为『体』,真如也。以愿力度生为
『宗』,依理发愿也。以断惑证真为『用』,依法修行也。以引权入实为『教相
』,满众生愿也。略标此经五重之义。
  古德释经题,有七种立名,不离人、法、喻(单三、复三、具足一)。以人
立题者,如阿弥陀经。阿弥陀是梵语,此云『无量光』,即见性悟道之时,其光
明无量:阿弥陀又名『无量寿』,吾人得法之时,了诸法本来,不生不灭,常住
世间,法寿无疆。人即是法,所以以人立经题。以喻立题者,如梵网经。时佛观
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
量。佛教门亦复如是,每一世界,教法不同,所以菩萨到无量世界,亲近无量诸
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方能成佛,是以喻也是法,因此
有的经以喻立题。以法立题者,佛将所得之法,为人演说,如般若、涅盘、方等
等经,皆是以法立题。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人、法、喻具足的经题。不一一解释

  此「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人、法为题。「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
。菩萨二字,具足应云「菩提萨缍」。菩提是佛道,萨缍是众生;菩萨就是上求
佛道,下化众生。所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欲度众生,必须先求菩提
,以菩提之法,方能下化众生。欲求佛道,必须先度众生,众生度尽,菩提始现
。所以上求菩提,即下化众生;下化众生,即上求菩提。两名一义耳。
  「地藏」是名,「菩萨」以德立名。地者,心地也。人心如大地,大地能生
万物,人人皆知;心地能生万法,则众不知,必假佛法,发明心地,心地含藏无
量清净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令他成佛道。何以故?
此无漏功德,无自性故。所以能自度、度人,皆成佛道。佛法是平等的。孔子曰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名之为仁。』也是这个道理。
  地藏菩萨明白这个道理,就依理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发先度人成
佛之愿,所以名为大愿。又是本昔所发之愿,故名「本愿」--其本愿在本经中
,有四处说明。一切菩萨,皆有本愿:例如文殊发愿,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发
菩提心,此是文殊本昔之愿;普贤发愿,令一切菩萨修万行、趋万德,此是普贤
菩萨本昔之愿;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现身说法,此是观音菩萨本愿。不但菩萨有
本昔之愿,即释迦如来在法华经中,亦显露其本昔之愿。方便品云:『舍利弗当
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
众生,皆令入佛道。』又云:『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
此道。』如是本愿二字,的确是诸佛菩萨,在本昔发心时,所发之愿也。
  地藏菩萨昔日所发之愿,从愿起行,由行得力;得神力时,就能度一切众生
--已成佛、当成佛、未成佛。则地藏之愿,真实不虚,故名「地藏菩萨本愿经
」。
  地藏菩萨得大神力时,就能将一身分为无量身,一一身度百千万亿人,所谓
「化现金容处处分」。佛灭度一千五百年,菩萨降迹新罗国王家,姓金,号乔觉
。在我国唐朝高宗永徽四年,金乔觉廿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
江南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子山头七十五载。至唐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夜成
道,计九十九岁。时有阁老闵公,每斋百僧,必应一位,请洞僧足数。洞僧乞一
袈裟地,公许之;其衣遍覆九华,遂尽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後亦
离尘脱白,反而礼其子为师,故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菩萨端坐九华七十五
载,深入禅定。禅定是神力之根本,大士独居修禅时,九华山志曾有大士送童子
下山诗一首:『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於金地
聚金沙。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摆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
  九华昔叫九子山,因李白赠青阳韦仲堪诗而得名。诗曰:『昔在九江上,遥
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经」是通题,通一切经故。经之一字,在中国解释,有训常,三世不易故
;训法,十方同尊故;训贯,贯串一切法故;训摄,摄化所度机故。
  又依我国圣贤之典曰「经」,因此佛经也名经;多加一契字,谓如来所说之
法,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如来说法,应机设教,不深不浅,故能契理
,又能契机。法华经方便品云:『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
软,悦可众心。』据此文,则如来能将不可思议之妙法,以方便智而演说之。故
能契理,又契机。
  印度「经」之一字,梵语修多罗,含五义不翻。一、涌泉,义味无尽。故凡
诵经者,至心诵一次,可能领会一义;无量次,则解无量义矣。二、出生,能生
妙善故。凡诵经者,不久依仗经力,化刚为柔、变愚成智、罪灭福生,成就种种
善法。三、绳墨,楷定邪正故。修行邪正,以经语为准则。金刚经云『有四相,
即非菩萨;无四相,乃名菩萨』。四、显示,能示正理故。诵经相应,因地一声
,便得法悟道。如六祖闻金刚经,大彻大悟。五、结蔓,贯串诸法,庄严法身故


    次释人题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是人题。
  经是西国文,须人翻译。最初翻译是汉朝竺兰、摩腾二位高僧,翻四十二章
经。其次,鸠摩罗什翻金刚、法华、维摩等经。迄唐朝,「实叉难陀」翻八十华
严,及此部地藏经。「实叉难陀」是我国唐朝时,于阗国人。于阗是北印度国,
此云地乳。因国王无子,祷毗沙门像,剖额得婴儿;因不饮人乳,神像前,地隆
起如乳状,神童饮吮,长大为王,故以此立国名。
  「三藏」是经、律、论。「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戒
、定、慧三无漏学,是出苦海之津梁,超凡入圣之良药。所以佛弟子,先持戒,
令身口清净;次修定,而动惑;後修慧,而拔惑。断惑证真,则入圣域矣。
  所以出家人必通三藏,以三藏之法为自师,亦为人师,名三藏法师。而号「
沙门」者,乃实叉自谦。沙门是梵语,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
贪、嗔、痴。又云「息心」。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名曰沙门。』「实叉难陀」是译者之名,此云学喜。论语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此尊者勤学三藏,法喜现前,故名学喜。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这是品题。

  地藏经三卷,十三品。大意如下:第一天宫神通品,与第二分身集会品,此
二品明地藏乃能化之主。大士分身无量,深入泥犁,以孝行化,令出三途,生人
天之幽冥教主也。第三众生业缘品、第四众生业感品、第五地狱名号品,此三品
明地藏所化之机--即不孝双亲、不敬三宝、造业受苦者。第六如来赞叹品、第
七利益存亡品、第八阎罗王赞叹品,此三品明度生之缘--即烧香、诵经、造幡
、造像,种种善缘也。第九称佛名品、第十校量功德品、十一地神护法品、十二
见闻利益品、十三嘱累人天品,此五品明成佛之因--即令人至诚念佛、布施财
法、度尽众生之菩提正因也。若明乎此则全经大旨洞然。
  「忉利」是六欲第二重天,此云三十三,在须弥山顶。四缍各有八天,中央
善见天,是帝释所居;帝释是天王,馀三十二天是天子所居,合称三十三天。如
来出世,佛母七日殁,生此天。佛将灭度,故升天为母说法,以报母恩。佛在忉
利天的天宫里现大神通,召集会众,故名「天宫神通品」。「神通」二字,在中
国易经有云:『阴阳不测之谓神,寂而不动,感而遂通。』缨络经云:『神名天
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予谓六根清净皆得神通;眼
根清净,天眼通;耳根清净,天耳通;身根清净,神足通;意根清净,有宿命通
及他心通;若烦恼漏尽,即了生死,成就漏尽通。
  佛以神通现种种身,具一切智,说种种法。如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今佛在
忉利天放无量光明云,乃佛神通之一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0:03 , Processed in 0.14052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