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50|回复: 3

[大德开示] 第三讲八识心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第三讲 八识心王
一 前五识
   古来大德和现代时贤,讲八识规矩颂的,多是一开始就由颂文讲起。按照颂文的顺序往下面讲。本颂四十八句颂文,已在第一讲中录出,我们看得出来,颂文中充满了佛学名词,并且颂文中的名词,前後都有连带关系。我们若一开始就讲颂文,势必把有连带关系的名词加以割裂,讲起来有困难,听的人也可能听不出头绪来。我们现在换一个方式,先讲解颂文中的名词,到名词全部了解,再讲解颂文,才能听出头绪,融会贯通。现在我们依照八识心王,五位心所,识体四分,九缘生识等顺序讲下去,最後再讲颂文。
   学习唯识学,有一本入门的论著必须要读,那就是世亲菩萨造的 <百法明门论> 。这本论著,在 [一本十支] 之学中,称作 [略陈名数支] 。顾名思义,就是粗略的解释百法名数。百法是什麽? 原来世间事物,林林总总,不可胜计,此泛称之为 [宇宙万法] 。万法不能一一为之说明,乃用分类归纳的方法,把万法归类。因此,世亲菩萨将万法约之为百种,复□之以五位,称之为
[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是:
   一. 心王法: 八种,称为八识心王。
   二. 心所有法: 五十一种,称为五十一位相应心所。
   三. 色法: 十一种。
   四. 心不相应行法: 二十四种。
   五. 无为法: 六种。
   於此,今日就讲五位百法中的心王法----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识就是心,何以我人一心而八识? 原来我人通常执著於实我实法----把宇宙间的一切视为实体。说到心时,也隐然有一整体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以分析的方法,分析此心为八,以破遗我人的执著。於此先来探讨前五识。
   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五识,这是我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其作用是:
   一. 眼识: 依於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二. 耳识: 依於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三. 鼻识: 依於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四. 舌识: 依於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五. 身识: 依於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前五识,是感觉器官,依於我人色身中的五根 (即眼、耳、鼻、舌、身五根) 而生起,所以又有以下五种名称:
   一. 依根之识: 此识依其根而生起。
   二. 根发之识: 此识由其根而发生。
   三. 属根之识: 此识是属於其根之识。
   四. 助根之识: 此识助其根而起分别。
   五. 如根之识: 此识如其根而命名。
   五识依於五根而生起,但所依之根,又有内根、外根的分别。外根,就是我人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但这五种根,是四大合成的物质,它的作用是扶助内根,为内根所依托处,这在佛经上称为扶根尘、扶助内根的尘法。扶根尘不能生识,生识的是内根,又称之曰 [净色根] ,亦名胜义根。佛经上说: 胜义根质净而细,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见,唯佛眼天眼可见之。近代科学发达,使我们知道所谓净色根,事实上就是人体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净色根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功能殊胜,故名胜义根。
   眼、耳、鼻、舌、身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五境又称五尘,麈者虚浮之法,生灭变异,随著因缘而改变; 尘也是染污的意思,以此五者,能染污我人的心识,所以称尘。五识所取之五境,分别说明如下:
   一. 眼识: 眼识缘色境,此色是颜色之色,非有质碍性(物质) 之色。此色有三类:
    1.显色: 有十三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雾、空。
    2.形色: 有十,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
    3.表色: 有八,取、舍、屈、伸、行、住、坐、卧。
    4.法处色: 有五,极回色、极略色、定自在所生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
   二. 耳识: 耳识缘声境,此境有三:
    1.执受大种因声: 人之语言、动作 (如鼓掌) 所发之声音。
    2.非执受大种因声: 自然界所发之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3.俱大种因声: 人与物质界共发之声音,如吹笛、奏萧,伐木、凿石等。
   三. 鼻识: 鼻识缘香境,此有六种,三实三假,三实者,顺益者名好香、如沉檀; 违损者合恶香、如粪秽; 无顺违者名平等香,如土石。三假者名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
   四. 味境: 舌识缘味境,此有六种,有甘、酸、咸、辛、苦、淡。
   五. 身识: 身识缘触境,即是我人的触觉,略说如冷、暖、滑、涩,轻、重、痛、痒,细说有二十六种,不细述。
   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越出自己的功能范围以外。如眼只能缘色,不能越色而缘声; 耳识只能缘声,不能越声缘香,其他各识亦然。并且,五识缘境,只是感觉, [唯是现量,不带名言] ,所以无分别的功能。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的内容,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此将在下一节叙述。
            
二 第六识
   第六识名意识,这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我人的思考、判断、记忆、决定,以至於喜怒哀乐的情绪用,全是第六识的功能。
   前五识各有其根,第六识也是依根而生起。前五识是依於清净四大组成的净色根,是色法之根; 第六识依於第七末那识,是心法之根。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境,缘的是色法; 第六识缘法境,是心法。前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而第六识则是前五识任何一识发生作用,第六识即与之同时俱起,以发生其了解分别的作用。
   意识与前五识比较,它有下列几种特点:
   一. 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
   二. 意识能了别一切色法 (物质现象) 的自相与共相。即此物单独的形相,及与他物比较的差别相。
   三. 意识不仅了别现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别过去、未来之事之理。
   四. 意识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继不断的了别。
   五. 意识 [思心所] 的造作,能造成业果。
   意识有 [五俱意识] 与 [独头意识] 的分别,五俱意识是:
   一. 意识与眼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眼俱意识。
   二. 意识与耳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耳俱意识。
   三. 意识与鼻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鼻俱意识。
   四. 意识与舌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舌俱意识。
   五. 意识与身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身俱意识。
   五俱意识,并不是同时五俱,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视缘而定。
   前六识缘外境,有四种原因。 <瑜伽师地论> 称: [六识缘境,有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觉趣境。] 这四因是:
   一. 欲力: 欲是希望,如果心识对外境,生起爱著,就对外境生起作意 (注意) 力。
   二. 念力: 念是记忆,如对外境 [似曾相识] ,生起记忆,就对此境生起注意。
   三. 境界力: 心识所缘的境界,极为特殊,就对此外境生起注意。
   四. 数习力: 就是习惯性,如穿越马路,习惯上要注意有没有车辆。
   再者,五俱意识缘外境时,要经过五段程序,才能充分发生其了别作用。这五段程序,又称为 [五心] 。五心是:
   一. 率尔心: 这是前五识根境相对生识,刹那间的了别。
   二. 寻求心: 这是五俱意识於前五识刹那了别之後,生起寻求之念,以了别外境。
   三. 决定心: 五俱意识寻到了目标,决定去了别。
   四. 染净心: 五俱意识了别外境後,所生起的善恶染净之心。
   五. 等流心: 这是因五俱意识的善恶染净,相续流转,而成就善恶之业。
   独头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的意识。独头意识缘虑的只是法境。独头意识又分为四种:
   一. 梦中独头意识: 这是在睡觉的时候,缘梦中境界生起的意识。梦境在三量中是非量,所以我们不必为梦境所困惑。
   二. 定中独头意识: 这是在禅定时,缘定中境界生起的意识。定中意识,唯是现量。
   三. 散位独头意识: 这是既不在梦中,也不在定中,也不与前五识同缘外境,而是平常情形下,散乱心起,在意念游走中,上下古今,恩怨情仇,胡思乱想个不停。这在佛教中叫做 [打妄想] 。这多是比量或非量。
   四. 狂乱独头意识: 人在颠狂----神经错乱的时候,常常自言自语,甚至於比手划脚,以加强语势。我们看他语无伦次,事实上他有他意识所缘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非量。
            
三 七八识

   第六识是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我们的见闻觉知,思想判断,全以第六识为主,第七、八识是属於潜意识的范围。但第七识是意识之根,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无疑义的,第六识的活动,一定受到第七、八识的影响。於此我们来探讨第七、八识的行相业用。

   第七识名末那识,末那二字,是梵语的音译,义译曰意,但恐与第六识混淆,故保留末那原名。第七识唯一的作用,就是 [恒审思量] ,思量些什麽呢,它误认为第八识是恒、是一、是遍、是主宰的 [自我] 。它恒常的审虑思量,执著自我。因此,它是一个自我中心,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中心。

   说到思量二字,八个识都有思量的作用。但前五识时常间断,也没有审虑作用,所以是 [非恒非审] 的思量。第六识有审虑的作用,但也有时间断 (如五位无心) ,所以是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是 [恒转] (恒转如瀑流) ,但它并不审虑,所以是恒而非恒的思量。唯有第七识,它恒时审虑思量,执著自我,维护自我,这就是我人何以时时以自我为中心,起惑造业,损人利己的原因了。

   最後说到第八识,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这也是梵语的音译,此在天竺义为 [无没]在我国译为藏识。称为无没者,是说此识含藏万法种子,不令失坏; 亦因它历经生死流转,永不坏灭。译为藏识者,藏是储藏意思,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义。能藏,是指它能储藏万法种子 (种子,见第二讲第二节。) 生起宇宙万法。这时,第八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在种子起现行 (发生作用) 的时候,受到前七识杂染法的薰习,现行种子受薰成为新种子,仍藏於第八识中。这时新种子称为能藏,第八识称为所藏。至於执藏二字,又称 [我爱执藏] ,这是因为第七识误认第八识为自我,对於自我妄生贪爱,执著不舍,这称为 [我爱执] 。这时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

   第八识有许多异名,录出几个,顾名思义,就可知道它的作用:
   一. 种子识: 此识含藏万法种子,能生起万法,故称种子识。
   二. 本识: 此识是万法的根本,故称本识。
   三. 宅识: 是藏识的别义,谓此识是种子的房宅。
   四. 第一识: 八识顺序,由本向末数,此称第一识。
   五. 现识: 言万法由本识现起,故称现识。
   六. 异熟识: 此识是前生业力的异熟果报体,故名异熟识。
   七. 转识: 转有漏的第八识为无漏的大圆镜智,故称转识。
   八. 神识: 佛法中本无 [神我] 之说,而此识含藏万法种子,功能殊胜,故称神识。
   九. 阿陀那识: 阿陀那梵语,是执持之义,此识能摄持根身不坏,种子不失,故名。
   十. 无垢识: 此识以修持力,转染成净,转识成智,称无垢识。

相关名相表解
  一. 五位百法: 百法、是把宇宙万有归纳为百种,束之以五位。前九十四种是因缘和合 的有为法,只是现象; 後六种是非因缘和合的无为法,是万法的体性。

           

  二. 八识心王: 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这是精神作用的主体。

     │眼识----缘色境----即视觉作用--│
     │耳识----缘声境----即听觉作用--│
     │鼻识----缘香境----即嗅觉作用--│--此五者是五感觉器官
  八识--│舌识----缘味境----即味觉作用--│
     │身识----缘触境----即触觉作用--│
     │意识----缘法境----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
     │末那识----执著自我,是自我意识中心
     │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种子,宇宙万法由此变现生起

  三. 百法口诀:
    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不相应行二十四,六种无为成百法。


第四讲 六位心所     
一 遍行、别境
   六位心所,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名叫 [心所有法] ,这是属於八识心王所有之法,简称心所,又称心数。心所与心王的关系,由下列三义建立: 一. 恒依於心王,依八识心王而起。二. 与心王相应。三. 系属於心王。心所以上三义建立,得 [我所] 名。这些心所,随著顺违之境,而起爱憎善恶之心,助成心王事业。认真的说,心王本身无善恶,不能单独造作,必须心所相应方有势力,心所协和於心王,互相呼应,以造作善恶之业。这八识心王,每一个心王好比是一位国王,既然是王,不能没有臣属辅佐。所以心所就好比是国王的臣属。心所有五十一位,分为六组,叫做 [六位心所] 。这六组是:
   一. 遍行心所; 五个,名称是触、作意、受、想、思。
   二. 别境心所: 五个,名称是欲、胜解、念、定、慧。
   三. 善心所: 十一个,名称是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 根本烦恼心所: 六个,名称是贪、嗔、痴、慢、疑、恶见。
   五. 随烦恼心所: 二十个,又分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三种。小随烦恼十个,名称是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乔。中随烦恼二个,名称是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个,名称是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 不定心所: 四个,名称是悔、眠、寻、伺。
   由以个六位心所看来,善心所止有十一,而烦恼、随烦恼却有二十六,宜乎我们的善习少而恶习多,世人善行少而恶行多也。
   六位心所如上所述,现在先自遍行心所说起:
   遍行二字,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时,此五心所相应俱起。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它通於一切心----八识心王; 通於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 一切性----善、恶、无记; 一切地----三界九地。遍行心所有五,是触、作意、受、想、思。
   一. 触: 触是接触,五根与五境接触 (触) 而生识,根、境、识 [三和] 就名为触。<百法明门论> 曰 : [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触与作意,有时互为先後。
   二. 作意: 作意就是注意,因根、境、识的三和而引起注意,或先注意而生起触。论曰 : [谓能警心为性,於所缘境引心为业。] 语云,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可见心识了别外境,须以作意为前导。
   三. 受: 受是感受,心识领纳顺违之境生受。论曰 : [谓领纳违顺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受有三种,领纳顺境名乐受,领纳违境名苦受,领纳非顺非违境名舍受。若再加忧、喜二受,就称为五受。
   四. 想: 想是认识作用,论曰 : [於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就是於一切相上生起分别,再加上名称。如谓此是瓶、此是钵等。
   五. 思: 思是造作的意思,论曰 : [令心造作为性,於善品等,役心为业。] 思有三种,曰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它於是非善恶,筹量其可行不可行,决定之後,驱役自心,造作邪正善恶之业。其实这就是我人的意志作用。
   别境心所,是以其所缘之境各各不同,非如遍行心所同缘一境,故称别境。遍行心所是心识生起时,五心所相继生起。别境心所是专对某种特别情况,继五遍行心所之後,个别生起。别境所缘之境有四种,即欲缘所乐境,胜解缘决定境,念缘曾习境,定缘所观境,而慧则是於四境拣择为性。别境五心所,如下所释:
   一. 欲: 欲是 [於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欲就是希望,对外境的希望追求,对所爱境,希望必合,对所恶境,望必离。因此希求就有了善恶染净之分,希望成佛作祖,当然是净欲,追求财、色、名、食、睡,就是染欲了。
   二. 胜解: 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对外境起决定性的理解。它是 [於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即於邪正善恶境,既经决定,必如此作,不可引转。所以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没有胜解。
   三. 念: 念是记忆, [於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即是对经历过的事明记不忘,叫做念。
   四. 定: 定是三昧,译曰正定,它是 [於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心注一境而不散乱,叫做定。
   五. 慧: 慧是智慧,智慧能断除疑惑,论曰 : [於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这种慧是由定而发,所以对於善恶是非,能取得决定性的简择。
            
二 善、烦恼
   六位心所的第三位,是善心所。善与恶相对,凡是性离衍恶,顺益世人者,叫做善。也可以说,对於佛陀的教法,依法而行,叫做善。善心所有十一个,是:
   一. 信: 对善法能了知而实信,对佛法义理能坚定信仰者,曰信。此有三种,一者信实,信实事和实理; 二者信德,信功德及道德; 三者信能,信善恶之业的能力。
   二. 惭: 惭者羞耻,做了坏事内心感羞耻,别人学问道德强过自己,感到耻不如人,都叫做惭。惭是自我尊重的促进力量。
   三. 愧: 做了坏事,怕舆论的批评,怕别人的指责,无颜见人曰愧。在世俗社会,惭愧二字连在一起用,在此处,惭著重於崇重善法,愧著重轻拒恶法。
   四. 无贪: 贪者贪爱,贪著世间财色名利,非分追求,非义而取,曰贪; 反之以己所有,惠施於人,广行布施,曰无贪。
   五. 无嗔: 嗔者嗔恚,逆境当前,不能忍受,恼恨於心,生起恚恨,曰嗔。反之,慈愍待人,不做恶行,曰无嗔,
   六. 无痴: 痴者愚昧不明,是非不分,起诸邪见,谤无因果。无痴意谓有智慧,明达事理,主要是指明确理解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生的道理。
   七. 勤: 勤又名精进,精者不杂,进者不退,对於为善断恶,佛法修持,勇猛前进,谓之精进。
   八. 轻安: 轻者轻快,安者安乐,这是禅定时使身心得到轻适安稳的境界。
   九. 行舍: 行是行蕴中的行,舍是舍弃,舍弃行蕴中的昏沉掉举,令心平等正直,论曰 : [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即由不放逸先除广杂染,令心寂静而住,处於平静的中庸状态。
   十. 不放逸: 放者放荡,逸者奔逸。论曰 : [精进三根,於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世出世间善事为业。] 也就是於五欲六尘心不希求,对治放逸。
   十一. 不害: 害者损害、戕害,不害是 [於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不害相当於慈悲,与人以乐,拔人以苦。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是烦恼心所。烦者烦扰,恼者恼乱。烦扰恼乱人心者,称为烦恼。烦恼心所有六,是贪、嗔、痴、慢、疑、恶见,此六者又称为根本烦恼心所。
   一. 贪: 贪是贪欲,非义而取,心无厌足,曰贪。论曰 : [於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世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求种种欲乐,贪是爱、欲的同义语,是无贪之反。
   二. 嗔: 嗔者嗔恚,逆境当前,妄动无明,论曰 : [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 所以嗔心起时,对家人眷属、乃至众生,心生憎恶,轻则恶声诟骂,重则刀杖相向,甚至於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
   三. 痴: 痴是无明的异名,无明者,迷昧不觉,起诸邪见,不辨是非,谤无因果。论日 : [谓於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一切杂染恶法,皆依无明生起,这就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
   四. 慢: 慢者骄傲, [谓持己於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慢也就是轻举乔扬,不知谦卑,轻蔑他人。慢可开为七种,此处从略。
   五. 疑: 疑者信之反, [谓於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 疑也就是对於三宝的功德,四谛的真理,因果的能力,都犹豫不信,所以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六. 恶见: 即不正确的见解,此又称邪见,此有五种,一者身见,即是我见。二者边见,即於我见上执常执断。三者邪见,否定因果善恶的见解。四者见取见,即固执己见,互相斗争。五者戒禁取见,认为持牛戒、狗戒、鸡戒,是生天证果之因,这称为非因计因。
            
三 随烦恼、不定
   六位心所的第五位,是随烦恼心所。随烦恼,是随从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又分为三类,即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 兼俱二义者----自类俱起,遍不善性者称中随; 於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小随烦恼,行相粗猛,於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十小随烦恼如下:
   一. 忿: 忿者忿怒,於不饶益境, [愤发为性,执杖为业。] 忿是以嗔一分为体。
   二. 恨: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 [结怨为性,能障不恨,恼热为业。] 亦以嗔为体。
   三. 恼: 恼者 [狼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性。] 由忿恨而起报复心,恼害於他。
   四. 覆: 覆者隐藏,自作过恶,怕为人知,故以 [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
   五. 嫉: 嫉者嫉□,嫉贤妒能, [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蹙为业。] 亦以嗔为体。
   六. 悭: 悭是悭吝,是 [耽著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
   七. 诳: 诳是虚伪不实,[为获利誉,乔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八. 谄: 谄者谄媚,巧言令色,阿谀於人。[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
   九. 害: 害者不害之反, [於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十. 乔: 乔者倨傲,持己才能,凌辱他人 [醉傲为性,能障不乔,染依为业。]
  
中随烦恼二个:
   一. 无惭: 无惭者惭之反,做了坏事,不自羞耻,它 [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二. 无愧: 无愧者愧之反,做了坏事,不畏清议,不怕批评,谓之愧。它 [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人到了无惭无愧的时候,了无忌惮,什麽不仁不义、寡廉鲜耻的事都做得出来。
   大随烦恼八个:
   一. 昏沉: 神志昏昧,无所堪能,无所肩任,使身不得轻安,而心不得入观。
   二. 掉举: 神魂不定,妄想纷飞, [令心於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及止为业。]
   三. 不信: 不信者信之反,不信因果,诽谤圣贤, [心秽为性,堕依为业。]
   四. 懈怠: 不精进为善,不努力断恶, [懒惰为性,能障净信,堕依为业。]
   五. 放逸: 放荡纵逸,不防恶修善, [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六. 散乱: 散者分散,乱者扰乱, [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七. 失念: 失念是失去正念,邪念增长, [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八. 不正知: 知者知见,知见不正,邪见增长, [於所观境谬解为性,毁犯为业。]
  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是不定,此有四种,谓悔、眠、寻、伺,曰 [悔眠寻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 它可以成就善,可以成就恶。故曰不定。
   一. 悔: 悔者追悔,於所作之善事追悔,即是恶; 於所作恶事追悔,即是善。或於未作之恶事追悔则是恶,或於未作善事追悔则是善。
   二. 眠: 眠者睡眠,为调摄身心的适当睡眠是善,睡眠无度或昼夜颠倒者是恶。
   三. 寻: 寻是对事理粗略的思考,若思善便属善,思恶则属恶。
   四. 伺: 伺是对事理细密的思考,若思善便属善,思恶则属恶。

附记: 相关名相表解
  二. 六位心所: 六位心所、五位百法的第二位法,心所五十一个,分为六位。

     │遍行心所五
     │别境心所五
     │善心所十一: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           
     │根本烦恼心所六: 贪、嗔、痴、慢、疑、恶见。
六位心所-│随烦恼心所二十: 又分为三类: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讲 八识心王》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1.小随烦恼十: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乔。
     │              2.中随烦恼二: 无惭、无愧。
     │              3.大随烦恼八: 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知知。
     │              
     │不定心所四: 悔、眠、寻、伺。

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             
一 种子
   本文第二讲第二节,讲过 [万法唯识] ,其中说到,识是一种功能,功能未起现行时,不称识而称为种子; 种子起现行时,不占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潜在功能发生作用。
   由上所述,可知种子只是一种功能,此功能非物质而有物质的力用。世间万法,皆自此能、此力生起。於此,种子有下述定义:
   一. 种子非色非心,只是一种功能。
   二. 此种功能遍宇宙,故种子亦遍宇宙。功能一旦起用 (起现行) ,宇宙万象森罗。故种子无尽,宇宙亦无尽。
   三. 种子无大小轻重之分,种子起现行时, [相分] 由 [见分] 而显示。故心识分别一生,即摄尽全宇宙,无一法不在心识之中。
   於此可知,所谓宇宙万法,皆是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的万法种子变现而来。因此,
<成唯识论> 卷二曰:
    [此中何法名为种子? 谓本识 (阿赖耶识) 中,亲自生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
   以上这段论文,如果加以语译的话,就是说: 什麽叫叙种子呢? 就是阿赖耶识中,能够亲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这种功能,与阿赖耶识,及所生果法,既不是一,也不是异。
   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有万法种子,此种子从何而来呢? 这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 唯本有说: 这是印度护月论师等的主张,他认为,阿赖耶识中的一切有漏无漏种子,是无始以来, [法尔本具] ,後来再从薰习新生。
   二. 唯新薰说: 这是印度难陀论师等的主张,他认为,一切种子,皆是无始以来,从现行薰习新生的。
   三. 本有新薰并有说: 这是印度护法论师的折衷主张,他认为,无始以来,阿赖耶识中,有 [法尔本具] 的种子,同时也有从现行薰习的新薰种子。
   以上三说,後世以护法的说法较为圆满。
   在 <成唯识论> 中,为种子的体性立有六条定义。这六条定义是:
   一. 刹那灭: 种子只是一种功能,不可以色、声、香、味、触去测量,但在发生作用却有力用。这种力用,才生即灭,即所谓 [无间即灭] ,中间没有 [住] 的阶段,这叫做 [刹那灭] 。
   二. 果俱有: 种子起现行,虽然刹那即灭,但不是灭後始有果,而是刹那生灭之际,[正位转变,能取与果] ,也就是即因生现果,这果就是新薰的种子。
   三. 恒随转: 种子起现行,刹那灭,果俱有。但不是灭了即断,而是前灭後生,相似随转,恒常不断。
   四. 性决定: 种子随其能薰因力的善恶,而决定其性别,成为善业种子或为恶业种子,而在起现行的时候,善业种子起善的现行,恶业种子起恶业现行。此一原则,决定不变。
   五. 待众缘: 种子起现行,要众缘具足,心法生起要具备四缘,色法生起具备二缘,关於各种缘,将在下一节课讲述。
   六. 引自果: 种子并不是一类种子生各类的果,而是色法种子生色法的果,心法种子生心法的果,此一法则不能错乱。
            
二 薰习
   种子是为第八识所摄持 (即储藏於第八识中) 、能生自果的一种功能。这种能生起万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是前念种子生後念种子,前灭後生, [自类相续,有如瀑流] ,这叫做 [种子生种子] 。另一方面,某一类种子,在众缘和合 (四缘具备) 的时候,能生起各自的果法,这叫做 [种子生现行] 。当其生起现行之刹那,有强盛的势用,刹那之间,再薰习各自的种子,这叫做 [现行薰种子] 。被薰的种子成为新种子,则仍储藏於第八中。不过认真的说,所谓 [现行薰种子] ,是具有见闻觉知作用的前七识。前七识的见闻觉知作用,就是 [现行] ----现在的行为,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
   种子生起现行的时候,种子是因,现行是果; 而现行薰习种子的时候,现行是因,受薰的新种子是果。这三者 (种子、现行、薰习) 之间的关系,是 [刹那生灭,与果俱有]。所以古德曾说:
    [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三法 (种子、现行、薰习) 辗转,因果同时。]
   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刹那灭,果俱有 (种子六义的第一二义) 。而受薰的种子成为新种子,新种子又起现行,这种前灭後生,有如瀑流,亘古不息者,就是 [恒随转]。在这前生後减的随转中,具有 [三法] 和 [二重因果] 。
   所谓三法,是能生的种子,生起的现行,和受薰的新种子。所谓二重因果,即种子生现行,种子是因,现行是果,是一重因果; 现行薰种子,现行薰种子,现行是因,种子是果,这是又一重因果。这三法辗转,刹那之间,成为二重因果。
   种子与第八识的关系,以因果来说,种子是因,第八识是果,因为第八识是现行,种子是生现行之因 (第八识是种子所生之果,後面另有解释。) 另以体用来说,第八识是体,种子是用,故摄用归体,摄果归因,这二者的关系,是 [非一非异] 。
   种子与前七识的关系,是在 [因能变] 中,种子生出第八识。在果能变中,第八识生出前七识,同时八个识体上各各生出 [相分] 、 [见分] 。前七识以其见闻觉知的认识作用,又薰习了起现行的种子。因此,就薰习面来说,前七识是因,受薰的新种子又成为果了。
   什麽叫薰习呢? 我人身、口、意三者所表现的善恶行为,其 [气分] 留於第八识中,就叫做薰习。也可以说,第八识把我人行为经验的痕迹保留下来,这经验痕迹就就是种子,亦名气分,也叫习气。<大乘起信论> 曰: [薰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於香,若人以香而薰习故,则有香气。]
   在薰过程中,前七识是能薰,第八识是所薰。在能薰与所薰之间,各要具四种条件,所以在 <成唯识论> 中立有 [能薰四义] ,在 <摄大乘论> 中立有 [所薰四义] 。能薰者是前七识,它所具备的四种条件是:
   一. 有生灭: 能薰者要有生灭,有生灭变化方有作用,方能薰习种子。无为法是不生灭的常法,不能薰习,前七识是因缘生起的生灭法,可以薰习。
   二. 有胜用: 胜用有,一者能缘的势用,二者强胜的势用。心法中的前七识,具此二条件,所以为能薰。譬如用香料薰衣,香料要有强烈的气味才能薰,气味微弱不能薰,第八识性唯无记不能薰,物质无缘虑作用不能薰,唯前七识为能薰。
   三. 有曾减: 有了胜用,且高下不定,有增有减,方是能薰。佛果是圆满的净法,不能薰; 前七识是杂染的有漏法,所以能薰。譬如以樟脑球放在衣箱中,衣服薰香了,樟脑球也散发了。金球玉球本身无增减,不散发,也不能薰衣。
   四. 与所薰和合而转: 能薰与所薰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和合而转。本身之前七识,唯能薰本身的第八识,不能薰他人的第八识。
   在 <摄大乘论> 中立有 [所薰四义] ,所薰者是第八识,它所具备的条件是:
   一. 坚住性: 受薰者要一类相续,能持习气,始可受薰。前六识有变易,第七识是染污识,不能受薰,第八识一类相续而不间断,可以受薰。
   二. 无记性: 第八识性唯无记,法体平等,无所违拒,能容习气,故可受善恶现行的薰习。所以清净的佛果,和有漏的前识不能受薰。这好比沉麝不能薰成臭的,蒜薤不能薰成香的,因为它本身气味已固定了。
   三. 可薰性: 这是指受薰体性非坚密,有隙可乘,始可受薰。真如坚密,不能受薰;第八识体性虚疏,能含容种子,可以受薰。这好比衣服体性虚疏,可以受薰,而金器玉器体质坚密,不能受薰。
   四. 与能薰和合而转: 此与能薰的第四条相同,即第八识唯受本身的前七识所薰,不受他人的前七识所薰。
            
三 识体四分
   宇宙万法,都是阿赖耶识含藏的万法种子变现而来的。它是如何变的呢? [识变] 、是唯识学中、是非常深奥难解的一部分,若要细说,几个小时讲不完。简单的说,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生起现行,这时以种子为因,生出现行的果。此现行的果,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此处有个疑问,种子含藏於第八识中,种子又如何生出第八识呢? 原来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与它所藏的种子,是同时而有的。种子是生识之因,是能生; 第八识是所生之果,是所生。这能生与所生之间,是 [因果同 时] , 同时是念念相续, [恒转如瀑流] 似的,不停的转变、变现,因此,种子生出第八识,第八识同时也含藏、摄持种子。这种子生出第八识,以种子为因,第八识是果,这叫 做 [因能变] 。
   在种子生出第八识的同时,第八识种子生出前七识,并且包括第八识及前七识在内的八个识,自识体上各各生出 [相分] 、 [见分] 二分。这第八识生出前七识,同时八识体各各生出相分、见分的变,是第八识识体的变。第八识识是种子生出的果,因此这种变叫做 [果能变] 。
  八个识的识体,在果能变时,识体上各各生出相分、见分。什麽叫做相分、见分呢? 原来相分的相,就是世间万法----世间各种事物的形相。相分的分,是一部分的意思。因此,所谓相分,就是识体上事物形相的一部分。见分的见,是能 [了别] ----了解分别的作用,也就是我们认识作用的一部分。
   原来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就是 [万法唯识,识外无境。] 我们六种识所触对的六种境----色、声、香、味、触、法方六境,都不是实境,全是我们心识上变现出来的。我们心识变出相分 (世间各种事物的形相) ,再由心识的见分去认识。这叫做 [识所缘,唯识所变。]
   <成唯识论> 卷二上说: [以所缘相说名相分,以能缘相说名见分。] 又解释说: [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
   现在再换一个方式来说,在果能变中,识体上变现出相、见二分,这时识体本身就叫做 [自证分] 。如以眼识为例,了别 (认识) 色境的作用,是见分; 所了别的色境,是相分。换句话说,见分是主观做能认识的主体,相分是客观的所认识的对像。而所谓 [客观] ,并不在心识之外,仍是在心识之内。原来我们眼识所见之境,是我们第八识的色法种子 (相分色) ,变成我们眼识的相分,因此,我们所看到之相,是八识种子变出出来的相,不是心识外的境相。
   当心识上变现出相分、见分的时候,八个识的识体就叫做 [自证分] 。譬如以眼识为例,眼识了别外境的作用,即是见分; 眼识所了别的外境,即是相分。那麽,见分了别外外境,会不会发生错误呢 (此即所谓非量) ? 这时识体要来验证一下,因此识体就叫做自证分了。可是,识体的验证是不是正确呢? 这时识体还有一种 [再度证知] 的作用,这再度证知的作用叫做 [证自证分] 。这样一来,每个识体就有了四分,那就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所谓四分,就是识体的四种作用。相分是外境的影相 (这影相是第八识色法种子变现的) ,见分是心识的认识作用; 自证分是心识的验证作用,证自证分是心识再度证知的作用。如果以镜子为喻,相分好比镜子中的影像,见分、好比镜子能见照的作用,自证分好比是镜体,证自证分好比是活动镜架,镜子在活动镜架上,就可上下左右随意活动见照了。
   再以尺子量布为比喻,眼前有一块布,它由第八识的色子种子,在眼识的相分上映出影像,此就像是相分。而见分相当於尺子,去量布的宽度与长度; 自证分的作用,是根据尺子所量的结果,知道这块布的宽度与长度,证自证分就是再检查所量的结果是否正确。
   此处特别加以说明的一点,所谓 [识体四分] 之说,正确的说,并不仅限於八识识体,而是包括各各相应的心所在内。
附录: 相关名相表解
  一. 种子的分类: 种子,是阿赖耶识中、能亲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它有种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所示:

          │----本性住种,是无始以来法尔本具的,是先天本有的。
   依生起分类--│
          │----习所成种,是种子生起现行,受现行薰习而成的新种子。

           │----有漏种子,是三界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种子。
   依有无漏分类│
          │----无漏种子,是大乘菩萨转染成净、修行证果的种子。

          │----善、不善、无记种子,是三界众生的有漏种子。
   依三性分类--│
          │----纯善种子,是出世圣者转染成净的无漏种子。

          │----名言种子-- 表义名言│即等流种子│名言习气
   有漏种子分类│               显境名言│         │我见习气
          │----业种子----即有支习气----亦名异熟种子

  二. 识体四分: 是八识识体在 [果能变] 时生起的四种功能。

       │----见分: 八识识体主能观的认识的功能。
  识体四分--│----相分: 为见分所认识的影像。
       │----自证分: 识体证知见分所见有无谬误的功能。
       │----证自证分: 识体再度验证的功能。
          │ 圆成实性------真空妙有│

第六讲 九缘生识             
一 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他所证悟的就是缘起。不过佛陀最初证悟的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的缘起。像 <过去现在因果经> 中说:
    [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 若离於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
   这就是因缘二字的来源。因缘、简称为缘起或缘生。什麽是缘起或缘生呢? 在 <阿舍经> 中这麽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又说: [譬如有两根□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是。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便竖不起来,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是。]
   名色和识互相依存,才有生命体的存在。所以因缘二字,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关系和条件。生命体的存在,是以名色和识互相依存而有的。但其存在,有其前因後果的依存关系(因果关系),也有识和名色 (精神主体和物质性身体) 同时的依存关系。这异时的因果和同时的依存关系,就叫做因缘。不过最早的因缘----即缘起,是生命流转的缘起,到後来则扩大到万法生灭变化的缘起。譬如 <入楞伽经> 中说:
 《八识规矩颂》讲记
《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讲述
第一讲 解释颂题
第二讲 唯识大意
第三讲 八识心王
第四讲 六位心所
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
第六讲 九缘生识
第七讲 三境、三量、三界
第八讲 修行五位
第九讲 前五识颂
第十讲 第六识颂
第十一讲 第七识颂
第十二讲 第八识颂


第一讲 解释经题
一 识者心之别名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於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於唯识学中的 [八识] ,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唯颂文辞约理著,言简义丰,每一颂中都有许多佛学专有名词,若不详加讲解,一般人很难了解。因此,乃有八识规矩颂讲座的开设。
   八识规矩颂这五个字颂题,重点在 [八识] 二字,尤其是这个 [识] 字,要特别加以诠释。识是什麽? <大乘义林章> 曰: [识者心之别名] 。因此、识就是 [心] 。在唯识学上称识而不称心,只是一种方便,因为心与识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大乘广五蕴论> 上说: [云何识蕴,谓於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 这样看来,心、意、识三者,也全是一样东西了。那麽,或有人问: [心又是什麽呢? ] 依照佛经上说, [心] 是我们精神作用的主体。原来依照佛教的教义,所谓 [宇宙] (物质世间,我人赖以生存的环) 和人生 (有情世间,我人的生命体) ,不是神 (大梵天或上帝)
所创造,不是无因而生,这一切,都是 [因缘和合] 而生起存在的。
   照佛经上说,构成宇宙和人生的质料有五类,叫做色、受、想、行、识。这在佛经上叫做 [五蕴] 。蕴是积聚的意思,积聚许多同一性质、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动,把它归成一类,就叫做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和我人的心识活动,可以归纳成五类,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蕴。由五蕴的 [因缘和合] ,而有 [有情世间] ----有情识、情见的众生,和 [器世间] ----我人所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生起和存在。兹再分释五蕴如下:
   一. 色蕴: 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 (不是颜色、美色的色) ,组成色蕴的内容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其实真正所指的不是地、水、火、风四种实物,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由此四种物性,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著我们物质性的身体在内,此即所谓 [色身] 。
   二. 受蕴: 受蕴是我人感官接触外境所生起的感受。此感受,有使我人愉快的乐受,有使我人不愉快的苦受,和既无愉快亦无不愉快的舍受。其实这就是感情作用。
   三. 想蕴: 想蕴是知觉作用,也就是我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心识上生起分别、认识的作用。这在现代心理学上,相当於 [知] ,由知而形成概念。
   四. 行蕴: 行蕴是我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心识中 [思心所] 的作用。思心所作了决定,由身 (动作) 和口 (语言) 去执行,这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行就是行为,也称为 [造作] ,行为的後果就是 [业] ----身、语、意三种业。
   五. 识蕴: 佛经上说,识蕴是 [於所缘境了别为性] 。事实上就是我人认识作用的主体,也就是心识。在小乘佛教时代,只说 [六识]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大乘佛教发展为八识。就是在六识之後,发展出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在唯识学上称为 [八识心王] ,也就是 [八识规矩颂] 中八识二字的来源。
   佛经上说,我人的身心,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即所谓; [五蕴假合之身] 。五蕴又称 [名色] ,色是物质的组合,名是精神的组合,如下表所示:

   色---------------------- 物质组合----物----色

   受--------------------|
   想--------------------| 精神组合----心----名
   行--------------------|
   识--------------------|

   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的质料 (包括物质世界和各类有情----一切生命体) ,识蕴是 [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 ,色、受、想、行四蕴是 [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 ,如下表所示:

   识---------------------- 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我

   色--------------------|
   受--------------------| 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我所
   想--------------------|
   行--------------------|

   识者心之别名,识就是心,亦名月意,也就是我人精神活动的主体。
            
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以正圆,矩以正方,所以古人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与矩,本来是木匠正方圆的工具,引申出来的意思,有轨范、法则的意义。所以八识规矩,表示八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於此,先抄录出全部颂文,再依次解释颂题: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後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後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後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十二首颂文,如上所录,於此先解释颂题如下:
   一. 八识: 识者心之别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在唯识学上,把识分析为八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是五种感觉器官,合称前五识; 意识称为第六识,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的综合中心; 末那识称第七识,是有情 [自我意识] 的中心,阿赖耶识称第八识。它含藏 [万法种子] ,是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
   二. 规矩: 规矩是规范或法则,这八个识,在众生位上,它们的行相、业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规矩法则,即是在修行证果位上,也有其规矩法则,所以称八识规矩。
   三. 颂: 颂是一种文字体栽,含有赞美的意思,印度梵语称为伽陀,义译为偈。颂的形式似诗而不用韵,通常四句一首,用四、五、六、七字均可,若意思未表达完,可以继续下去。佛经中用颂,目的在便於记忆。本颂用的是七字一句。
   四. 唐: 朝代名,公元六一八年建国,传十九帝,公元九零六年为後梁所灭。 [盛唐] 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国威伸张於全世界,现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 [唐人街] 的存在,是以 [唐人] 代表中国人的意思。
   五. 三藏: 佛经结集,有经、律、论三藏,合称大藏经。即佛陀所说的法称之为经,佛陀为僧团所订的戒律称之为律,後世佛弟子注释佛经、或依据佛经而发挥其义者,称之为论。
   七. 法师: 法者轨则,师者教人以道,所谓 [传道、授业、解惑] 也。指通达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若仅通经或律,称为经师、律师。造论阐扬经义者,称论师。法师是一个很尊贵的名词,经律中广载,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以下十种条件,称为法师。这十种条件是:一者五官端正,二者六根圆备,三者出身望族,四者品德善良,五者守持戒律,六者通研三藏,七者威仪具足,八者胜辩言词,九者声音美好,十者忍辱知足。<瑜伽师地论> 卷八十一中,对此有更详尽的说明。不过这个名词现在已通俗化了,变成泛称出家众的名称了。
   八. 玄奘: 我国最有名的三藏法师,曾到印度求法,下一节再详予介绍。
   九. 造: 造是著作的意思,如各种论典,均称某某造
      
三 历史上伟大的译经家玄奘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八识心王

续-《●第三讲 八识心王》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玄奘三藏,河南偃师人,生於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公元六零零) ,俗家姓陈名纬,有兄长捷先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师於十三岁时亦随兄出家,就慧景听 <涅槃经> ,就严法师受 <摄大乘论> 。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未几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 <摄论>、 <毗昙> ,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长安,时有法常、僧辩二大德俱讲 <摄论> ,师又就听之,以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诲,不知适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师不为屈,乃就止蕃人学西域书语,於贞观三年私发长安,西行求法。
   师经兰州出玉门关,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师誓西行一步而死,不愿东退一步而生,历经艰险,抵达高昌国,高昌国王麴文泰崇信佛法,於师礼供殊厚,派遗车马侍从,送师西行,经阿耆尼等国,度葱岭,至素叶城,谒突厥叶护可汗,再度铁门西行,於贞观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过乔赏弥、阿瑜陀、舍卫城诸国,後来到中不竺那烂陀寺,依护法论师弟子戒贤 (时已逾百岁), 学 <瑜伽师地论> 及十支论奥义,前後为时五年,复从杖林山胜军论师学 <唯识抉择> 及瑜伽、因明之学。然後巡礼圣迹,遍历天竺诸国,参访各地论师,之後再返那烂陀寺。以其和会中观、瑜伽二宗所造之 <会宗论> 三千颂呈戒贤论师,戒贤称善。
   时戒日王致书戒贤,请差大德四人,善大小内外之学者,与乌荼国小乘论师辩论。奘亦受是命,以 <制恶见论> 一千六百颂一破得乌荼国小乘论师之 <破大乘义七百颂> ,由是声誉益著。贞观十五年,戒日王於曲女城设大会,与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僧三千馀人,婆罗门及外道亦数千人。奘师受请登宝床为论主,以有名之 <真唯识量颂> 论文,阐扬大乘,破斥异说。大会十八日,无能破之者,戒日王宣布论主获胜,与会者共尊之为 [大乘天] ----大乘的圣人。
   奘师於贞观十九年初,奘师回至长安,道俗出城相迎者数十万。二月谒太宗皇帝於洛洛阳,太宗迎慰甚厚。奘师由天竺请回经典六百馀部,谒於长安弘福寺从事翻译,先後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法相唯识一宗的经论为主。如於贞观二十二年译出 <瑜伽师地论> 百卷,以後络续译出 <解深密经>、 <摄大乘论> 、 <百法明门论>、 <大乘五蕴论>、 <唯识二十颂> 、 <唯识三十颂> 等。
   奘师译 <唯识三十颂> 时,本欲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後以弟子窥基之请,糅集十家释论成为一部,其间异议纷纭之处,悉折中於护法之说,这就是中国唯识宗的基本典籍 <成唯识论> 。奘师之学,由窥基继之而加以发扬,开创了我国法相唯识一宗。
   <八识规矩颂> ,是奘师译得上千卷唯识经後,於 [八识] 作一提纲携领之作。奘师一生 [译而不作] ,他除了一部 <大唐西域记> 流传下来外,在天竺所写的 <会宗论> ,<制恶见论> , <三身论> ,可惜都未译成汉文,梵文本已失传,而今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这 <八识规矩颂> 十二首颂文了。
附记: 相关名相表解
  一. 四大、五蕴: 四大具称四大种,为宇宙间物质的基本因素,大者普遍义,种者因义。 五蕴,为构成器世间与有情世间的质料,蕴者积聚义。我人的身心,前者是四大(色蕴) 的组合,後者是受、想、行、识四蕴的组合,即所谓五蕴和合的生命体。
      │ 地----以坚为性
   四大种│ 水----以湿为性
      │ 火----以暖为性
      │ 风----以动为性

       | 色蕴----色为质碍义----为四大组合----物质--------色
      │ 受蕴----领纳----一苦乐感受----|
   五蕴--│ 想蕴----摄取表象----形成概念--│----精神作用----心
      │ 行蕴----造作----意志行为------│
      │ 识蕴----了别----认识作用------│

  二. 十二处、十八界: 五蕴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事实只是色、心二法。物质是色法,色法粗显易解,所以归纳为一色蕴而诠释之; 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心法 [冥漠难彰] ,所以开为四蕴以诠释之。但众生根器不一,迷悟程度不等,有人迷於心而不昧於物,故佛陀为之五蕴; 开心法为四,合色法为一。有人昧於色而不昧於心,佛陀复为之说十二处----合心法为一个半,开心法为十个半。亦有对色、心二法俱不了解者,佛陀复为之说十八界----开色法为十个半,开心法为七个半。其实这全是由色、心二法开展出来的。十二处、十八界如下表所示:

第二讲 唯识大意
一 唯识学统
   <八识规矩颂> ,是诠释 [八识] 的颂文。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因此,要学习 <八识规矩颂> ,必先对唯识学有所了解,不然,根本不知道诠释八识的意义何在。於此先把唯识学的大意作一概述,并且先自唯识学的学统作一介绍。
   唯识学、是法相宗的宗义。而中国的法相宗,是源自印度的瑜伽行学派而建立的。原来印度的大乘佛教,以 [中观学派] 与 [瑜伽行学派] 为二大主流。中观学派,是公元二、三世纪间龙树菩萨所建立的。佛灭度後七百年,南印度龙树菩萨出世,当时凡夫外道、执著於我法实有,小乘有部,执著於我空法有。执常执断,计一计异,是一个邪说充斥的时代。龙树广造论典,揭示 [诸法性空] 之义,破诸邪执,大成佛教空宗。此宗是依龙树的 [中观论] 一书而建立的,後世称之为 [中观学派] 。此後二百年,中观学派的学说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
   但龙树提倡的空观,是以 [缘起性空] ,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妄计一切皆空。唯傅至後世,则流为 [恶取空] ,於世俗谛,不施设有; 於胜义谛,真理亦无。此谓之恶取空,亦谓之沉空。佛灭後九百年顷,无著、世亲二大菩萨出世,当时印度的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观学派的空----一切皆空的恶取空,一方面是小乘外道的有----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沉空或实有,皆是邪执,因此无著世亲二菩萨,资於小乘之实有,鉴於大乘之沉空,揭示大乘有义,大成大乘有宗。有宗之有,破斥我法二执,故不同小乘之有; 遮遣恶取空见,以矫治大乘沉空。故此有是真空妙有,唯识中道。
   大乘有宗,是依据弥勒菩萨的 <瑜伽师地论> 、 <大乘庄严论> 、 <辩中边论> 、 <金刚般若论> 、 <分别瑜伽论> 等五部大论而建立的。据说兜率天弥勒内院的弥勒菩萨,曾降临中印度阿瑜陀国,在瑜遮那讲堂,为无著说五部大论。事实上,弥勒菩萨并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者是世间另有一位弥勒之人。或谓五部大论可能是无著所作,托以弥勒菩萨之名以示矜重。无著以 <瑜伽师地论> 为本论,又造 <显扬圣教论> 、 <摄大乘论> 、 <顺中论> 、 <集论> 等论典,演说瑜伽教理,故後世之为 [瑜伽行学派] 。
   世亲是无著的异母弟,约在公元第五世纪初年出生。他初在小乘有部出家,修学小乘。他欲深究有部教理,曾到有部根据地伽湿弥罗城,精研有部教理四年,後来著造 <俱舍论> 一书,为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世亲在北印度弘扬小乘,无著悯之,托以疾病,诱其来见,为之具说大乘要义。世亲闻兄教诲,自小乘转入大乘,继承无著的学说,广造论典,大成法相唯识宗义。世亲在唯识学方面的著作,主要者有 <摄大乘论释> 、 <百法明门论> 、 <大乘五蕴论> 、 <唯识二十论> 、 <唯识三十论> 等。其中尤以 <唯识三十论> 一书,为唯识学理论的基础。世亲之後,十大论师相继出世,各为 <唯识三十论> 造释论,阐扬此派学说。十大论师中,以护法的贡献最著。
   护法的弟子戒贤,在中印度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弘扬唯识。公元七世间,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从戒贤学唯识五年。回国之後,广译有宗经论。奘师曾把十大论师各造的 <三十论> 释论携回国内,欲各别翻译,後以弟子窥基之请,以护法的释论为主依,糅合十家之说,综合而成 <成唯识论> 。窥基继承奘师之学,造 <成唯识论述记>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 <瑜伽论略纂> , <杂集论述记> 等著述,大成我国法相唯识一宗。
   窥基之後,代有传人,窥基的弟子慧沼,造 <成唯识论了义灯> 、 <因明篡要> ; 慧沼的弟子智周,造 <成唯识论演秘> 、 <因明疏前记> 及 <後记> 。智周的 <成唯识论演秘],与窥基的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及慧沼的 <成唯识了义灯> ,合称为 [唯识三疏]为研究 <成唯识论述记> 必读之书。智周的弟子如理,又作 <成唯识论疏义演>、<成唯识论演秘释> ,内容则流於琐细。此宗成立之後,百馀年间,学习者甚众,宗风颇盛。唯後来华严及禅宗兴起,且如理之後,後继无人,此宗就逐渐衰微了。到唐武宗会昌法难兴起,此宗一脉相传的论疏多被焚毁,此宗就逐渐失传了。
   明季末年,普泰、明昱、德清、智旭诸师,及王肯堂、王□诸居士,曾从事研究,唯以重要注疏散佚,所得成果有限。未几清兵入关,研究风气也就中断了。到了清季末年,石棣杨仁山创设金陵刻经处,自日本请回我国散佚经典三百馀种,其中不乏唯识论疏,刻版重印,加以提倡。入民国後,学人研究唯识,蔚为一种风气,南有南京 [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北有北京 [三时学会] 的韩清净,以及太虚大师创立 [武昌佛学院] 的师生,都研究及弘扬唯识,此千年绝学,乃重告复兴。

二 万法唯识
   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即所谓 [万法唯识] ,唯识家以为,宇宙间一切法相 (现象) ,全是识所变现,此即所谓 [唯识无境] ----境,就是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这一切现象,非外在的真实存在,而是识所变现出来的。这叫做: [识所缘,唯识所变] 。
   识是什麽? <大乘义林章> 曰: [识者心之别名] ,又曰: [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 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曰: 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由上文可知,识就是心。但此心,并非我人胸中的肉团心。胸腔中的肉团心,只是循环系统中压衔血液的器官,没有了别认识的作用。或有人曰,既然不是胸中的肉团心,当然是脑袋壳中的大脑。这也只对了一半,因为离开大脑固然没有识,但大脑并不是识。这好比有了灯管 (电灯泡) 电才会发光,但灯管并不是电。灯管只是物质性的工具,通上电流才会发光。以此类推,大脑也只是物质性的工具,如果没有识,它同样没有了解、分别的认识作用。
   识究竟是什麽? 事实上,识只是一种 [功能] ,功用和能力。简单的说,识就是一种
[能量] 。我们由下列三种界说,以说明之:
   一. 识不是一种有质碍性的物质,而是一种功能。识有四个名称,曰心、意、识、了,唯识家解释这四种名称,谓: [积集义是心,思量义是意,了别义是识。] 如抬头见时钟,这是明了; 继而分别时间,是名分别。而此四种名称,指的都是一种无质碍性的功能。并且八种识均有这四种功能。都可通称为心、意、识、了,不过以功能殊胜来说,则第八识积集诸法种子,生起诸法,名之为心; 第七识恒审思量,执著自我,名之为意; 前六识了别各别粗显之境,名之为识。以上数者,只是一种能变的法性,而法性是离开名称言说的境界,唯识之教,是 [即用显体] 。说到其体,名为 [如如] : 说到其用,名为 [能变] 。 [能] 则势力生起,运转不居; [变] 则生灭如幻,非实有性。唯识立论,谓离识之外,无有外境。而所谓识,亦不过为一能变的 [功能] 而已。
   二. 识的功能,非局限於肉身,而交遍於法界 (全宇宙) 。大脑是有质碍性的物质,而识是无质碍性的功能。大脑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作用只限於我人的身体;而我人的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以至於意之所思 (所谓法境) ,山河大地,日月星晨,皆在我人心识之中。识量同於虚空而无极,因此识的功用交遍法界 (此系就种子而言,至於识的现行,则随量之大小而有局限。)
   三. 识为种子起现行,而种子起现行必待众缘。识本来是一种功能,此功能未起现行时,不称识而称种子; 种子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潜在功能发生的作用。而种子起现行,必待缘具。此缘有四种,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此於後文再释。

三 唯识中道
   公元七世纪间,印度的戒贤论师,依 <解深密经.无自相品> ,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 [三时教相] 。这三时教相是:
   一. 第一时有教: 如来为使一切起惑造业的众生,入於佛道,而说业感因缘诸法,即四圣谛十二因缘法门,令诸凡夫外道趣入小乘教法。
   二. 第二时空教: 如来为使一切虽断我执未断法执的小乘者,宣说诸法皆空之理,为令诸小乘趣入大乘的教法。
   三. 第三时中道教: 如来更为欲断除小乘人偏有,及大乘人偏空的执著,而说非有非空的中道教。此中道教圆融俱足,是如来究竟了义的大乘教。
   以上三时教内,前二时为如来的方便教法,是不了义教; 第三时为如来的真实教法,是了义教。而法相唯识宗的教义,便是宣说三自性、三无性的唯识中道,故法相唯识宗又称为中道宗。
   中道是什麽? 经云: [中以不二为义,道以能通为名。] 中道是离开二边对立----离开常、断二见、有、无两边,而臻於不偏不倚的中正之境。
   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和三无性的理论基础上。唯识家以为,世间万法----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三自性,也都有三无性。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而三无性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原来唯识学立论,以为宇宙万法,皆是能变的心识、所变起之境,这即是 [万法唯识] 。而心识所变的外境,依其原始的性质,可分做三类:
   一. 妄有性: 这类事物本来没有本体,是我人假立名相而有的,而我人却普遍的执著计较,计较的对象,不外是名称言说或义理,名称言说不是实有,只有 [妄有]。
   二. 假有性: 这类事物,是因缘和合----众多因素条件所生起的,如以砖瓦木石筑成房屋,以泥土工具做成瓶钵,它没有本身的实体、自性,不过是 [组合] 的存在(仗因托缘的生起存在) ,这也不是实有 ,只是 [假有] 罢了。
   三. 实有性: 这是诸法的实体、自性,它不是虚妄的、暂时的存在,而是绝待的、超越的存在,事实上这是诸法绝待的理体,也即是 [实性] ----真实的存在。
   以上三类,在佛学术语上称为 [三自性] ----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如 <解深密经> 上说 :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相......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经文中的 [相] 字,在此处就是性的意思。所以,换一个方式说,三自性就是:
   一. 遍计所执性: 这是我人对一切事物,普遍的执著计较。执著於五蕴和合的假我为实我,执著於条件组合的假有为实法。或执於相,或执於名,或执於义理,时时计较,处处计较,这一切执著计较,就是我人烦恼生起的原因。
   二. 依他起性: 依他起的 [他] ,指的众缘----众多的因素条件。世间万有,没有孤立生起或存在的,全是因素条件的组合。既是组合,就会随著组合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它没有 [自性] ----即是没有固定不变之性。
   三. 圆成实性: 圆者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合而言之,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体性。这真实体性不是事相,而是 [理性] ----超越相对的绝待真理。也就是二空 ----在我空和法空之後,所体证的理体。这理体也就是真如。
   三自性,是以依他起性为中心。仗因托缘生起的事物,只是暂时的现象,不是永恒的实体。我人若在这因缘和合的事物上执著计较,这就是遍计所执性----普遍的计较执著,执我执法、执常执断。如果彻悟诸法缘生,常一切时,在依他起诸法上、无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这就是圆成实性。 <唯识三十颂> 上说 :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於彼,常远离前性。] 前性,指的是於依他起法上,远离普遍执著计较的遍计所执性。
   因此,圆成实性,是 [二空] ----我空、法空之後,所显的圆满成就的诸法实性,也就是依他起诸法的 [法性] 。
   一切诸法,各具三自性,同时也各具三无性,那就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无性,就是无自性。试想,宇宙万有,无非全是一时组合的假相,依此假相,而立假名。我人在这一切假名、幻相上执著计较,假名幻相何尝有其自性? 其次说生无性,依他起之法,是仗因托而生起的,它是随著因缘的聚散而生灭,它何尝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最後是胜义无性,所谓胜义,就是真如。 <唯识三十颂> 曰: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唯识实性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超言绝虑的绝待之法,显二空之妙理,所以说胜义无性----胜义如果有自性,就不是绝待的胜义了。
附记: 相关名相表解
   一. 三自性: 三自性为唯识宗一切法义的根本,南海寄归内法传曰: 相宗以三性为宗。

         │遍计所执性----於依他起之事物上、分别执著名相,妄认为实我实法。
    三自性--│依他起性----万法皆以因缘和合生生起,只是组合,而无自性。
         │圆成实性----於依他起法上、常一切时远之离执著,即圆成实性。

         │相无性----此相为妄情所现,假名安立,故无自性。
    三无性--│生无性----仗因托缘而起的事物,只是组合,而非实有,故无自性。
         │胜义无性----胜义是二空所显真如,真如若有自性,就不是绝待的胜义了.
  二. 三性中道: 中道是远离空有二边,无增无减的意思。世间一切法,每一法都具足三性,谓之 [三性各具中道] ,也各具三性对望中道。

                     │情有----非空
           │---遍计所执性│
           │            │理无----非有
                     |
           │
           │            │假有----非空
    三性各具中道- │---依他起性 │
           │            │实无----非有
                     |
           │
           │            │真实----非空
           │---圆成实性 │
                    │无相----非有

            |---遍计所执性----体相都无------非有---│
           │
    三性对望中道--│                                      |--中道
                     |-----依他起性------如幻假有----非空--- │
                                 

第三讲 八识心王
一 前五识
   古来大德和现代时贤,讲八识规矩颂的,多是一开始就由颂文讲起。按照颂文的顺序往下面讲。本颂四十八句颂文,已在第一讲中录出,我们看得出来,颂文中充满了佛学名词,并且颂文中的名词,前後都有连带关系。我们若一开始就讲颂文,势必把有连带关系的名词加以割裂,讲起来有困难,听的人也可能听不出头绪来。我们现在换一个方式,先讲解颂文中的名词,到名词全部了解,再讲解颂文,才能听出头绪,融会贯通。现在我们依照八识心王,五位心所,识体四分,九缘生识等顺序讲下去,最後再讲颂文。
   学习唯识学,有一本入门的论著必须要读,那就是世亲菩萨造的 <百法明门论> 。这本论著,在 [一本十支] 之学中,称作 [略陈名数支] 。顾名思义,就是粗略的解释百法名数。百法是什麽? 原来世间事物,林林总总,不可胜计,此泛称之为 [宇宙万法] 。万法不能一一为之说明,乃用分类归纳的方法,把万法归类。因此,世亲菩萨将万法约之为百种,复□之以五位,称之为
[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是:
   一. 心王法: 八种,称为八识心王。
   二. 心所有法: 五十一种,称为五十一位相应心所。
   三. 色法: 十一种。
   四. 心不相应行法: 二十四种。
   五. 无为法: 六种。
   於此,今日就讲五位百法中的心王法----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识就是心,何以我人一心而八识? 原来我人通常执著於实我实法----把宇宙间的一切视为实体。说到心时,也隐然有一整体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以分析的方法,分析此心为八,以破遗我人的执著。於此先来探讨前五识。
   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五识,这是我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其作用是:
   一. 眼识: 依於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二. 耳识: 依於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三. 鼻识: 依於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四. 舌识: 依於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五. 身识: 依於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前五识,是感觉器官,依於我人色身中的五根 (即眼、耳、鼻、舌、身五根) 而生起,所以又有以下五种名称:
   一. 依根之识: 此识依其根而生起。
   二. 根发之识: 此识由其根而发生。
   三. 属根之识: 此识是属於其根之识。
   四. 助根之识: 此识助其根而起分别。
   五. 如根之识: 此识如其根而命名。
   五识依於五根而生起,但所依之根,又有内根、外根的分别。外根,就是我人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但这五种根,是四大合成的物质,它的作用是扶助内根,为内根所依托处,这在佛经上称为扶根尘、扶助内根的尘法。扶根尘不能生识,生识的是内根,又称之曰 [净色根] ,亦名胜义根。佛经上说: 胜义根质净而细,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见,唯佛眼天眼可见之。近代科学发达,使我们知道所谓净色根,事实上就是人体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净色根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功能殊胜,故名胜义根。
   眼、耳、鼻、舌、身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五境又称五尘,麈者虚浮之法,生灭变异,随著因缘而改变; 尘也是染污的意思,以此五者,能染污我人的心识,所以称尘。五识所取之五境,分别说明如下:
   一. 眼识: 眼识缘色境,此色是颜色之色,非有质碍性(物质) 之色。此色有三类:
    1.显色: 有十三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雾、空。
    2.形色: 有十,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
    3.表色: 有八,取、舍、屈、伸、行、住、坐、卧。
    4.法处色: 有五,极回色、极略色、定自在所生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
   二. 耳识: 耳识缘声境,此境有三:
    1.执受大种因声: 人之语言、动作 (如鼓掌) 所发之声音。
    2.非执受大种因声: 自然界所发之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3.俱大种因声: 人与物质界共发之声音,如吹笛、奏萧,伐木、凿石等。
   三. 鼻识: 鼻识缘香境,此有六种,三实三假,三实者,顺益者名好香、如沉檀; 违损者合恶香、如粪秽; 无顺违者名平等香,如土石。三假者名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
   四. 味境: 舌识缘味境,此有六种,有甘、酸、咸、辛、苦、淡。
   五. 身识: 身识缘触境,即是我人的触觉,略说如冷、暖、滑、涩,轻、重、痛、痒,细说有二十六种,不细述。
   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越出自己的功能范围以外。如眼只能缘色,不能越色而缘声; 耳识只能缘声,不能越声缘香,其他各识亦然。并且,五识缘境,只是感觉, [唯是现量,不带名言] ,所以无分别的功能。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的内容,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此将在下一节叙述。
            
二 第六识
   第六识名意识,这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我人的思考、判断、记忆、决定,以至於喜怒哀乐的情绪用,全是第六识的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第三讲八识心王

续-《●第三讲 八识心王》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前五识各有其根,第六识也是依根而生起。前五识是依於清净四大组成的净色根,是色法之根; 第六识依於第七末那识,是心法之根。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境,缘的是色法; 第六识缘法境,是心法。前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而第六识则是前五识任何一识发生作用,第六识即与之同时俱起,以发生其了解分别的作用。
   意识与前五识比较,它有下列几种特点:
   一. 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
   二. 意识能了别一切色法 (物质现象) 的自相与共相。即此物单独的形相,及与他物比较的差别相。
   三. 意识不仅了别现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别过去、未来之事之理。
   四. 意识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继不断的了别。
   五. 意识 [思心所] 的造作,能造成业果。
   意识有 [五俱意识] 与 [独头意识] 的分别,五俱意识是:
   一. 意识与眼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眼俱意识。
   二. 意识与耳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耳俱意识。
   三. 意识与鼻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鼻俱意识。
   四. 意识与舌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舌俱意识。
   五. 意识与身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身俱意识。
   五俱意识,并不是同时五俱,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视缘而定。
   前六识缘外境,有四种原因。 <瑜伽师地论> 称: [六识缘境,有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觉趣境。] 这四因是:
   一. 欲力: 欲是希望,如果心识对外境,生起爱著,就对外境生起作意 (注意) 力。
   二. 念力: 念是记忆,如对外境 [似曾相识] ,生起记忆,就对此境生起注意。
   三. 境界力: 心识所缘的境界,极为特殊,就对此外境生起注意。
   四. 数习力: 就是习惯性,如穿越马路,习惯上要注意有没有车辆。
   再者,五俱意识缘外境时,要经过五段程序,才能充分发生其了别作用。这五段程序,又称为 [五心] 。五心是:
   一. 率尔心: 这是前五识根境相对生识,刹那间的了别。
   二. 寻求心: 这是五俱意识於前五识刹那了别之後,生起寻求之念,以了别外境。
   三. 决定心: 五俱意识寻到了目标,决定去了别。
   四. 染净心: 五俱意识了别外境後,所生起的善恶染净之心。
   五. 等流心: 这是因五俱意识的善恶染净,相续流转,而成就善恶之业。
   独头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的意识。独头意识缘虑的只是法境。独头意识又分为四种:
   一. 梦中独头意识: 这是在睡觉的时候,缘梦中境界生起的意识。梦境在三量中是非量,所以我们不必为梦境所困惑。
   二. 定中独头意识: 这是在禅定时,缘定中境界生起的意识。定中意识,唯是现量。
   三. 散位独头意识: 这是既不在梦中,也不在定中,也不与前五识同缘外境,而是平常情形下,散乱心起,在意念游走中,上下古今,恩怨情仇,胡思乱想个不停。这在佛教中叫做 [打妄想] 。这多是比量或非量。
   四. 狂乱独头意识: 人在颠狂----神经错乱的时候,常常自言自语,甚至於比手划脚,以加强语势。我们看他语无伦次,事实上他有他意识所缘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非量。
            
三 七八识

   第六识是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我们的见闻觉知,思想判断,全以第六识为主,第七、八识是属於潜意识的范围。但第七识是意识之根,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无疑义的,第六识的活动,一定受到第七、八识的影响。於此我们来探讨第七、八识的行相业用。

   第七识名末那识,末那二字,是梵语的音译,义译曰意,但恐与第六识混淆,故保留末那原名。第七识唯一的作用,就是 [恒审思量] ,思量些什麽呢,它误认为第八识是恒、是一、是遍、是主宰的 [自我] 。它恒常的审虑思量,执著自我。因此,它是一个自我中心,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中心。

   说到思量二字,八个识都有思量的作用。但前五识时常间断,也没有审虑作用,所以是 [非恒非审] 的思量。第六识有审虑的作用,但也有时间断 (如五位无心) ,所以是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是 [恒转] (恒转如瀑流) ,但它并不审虑,所以是恒而非恒的思量。唯有第七识,它恒时审虑思量,执著自我,维护自我,这就是我人何以时时以自我为中心,起惑造业,损人利己的原因了。

   最後说到第八识,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这也是梵语的音译,此在天竺义为 [无没]在我国译为藏识。称为无没者,是说此识含藏万法种子,不令失坏; 亦因它历经生死流转,永不坏灭。译为藏识者,藏是储藏意思,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义。能藏,是指它能储藏万法种子 (种子,见第二讲第二节。) 生起宇宙万法。这时,第八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在种子起现行 (发生作用) 的时候,受到前七识杂染法的薰习,现行种子受薰成为新种子,仍藏於第八识中。这时新种子称为能藏,第八识称为所藏。至於执藏二字,又称 [我爱执藏] ,这是因为第七识误认第八识为自我,对於自我妄生贪爱,执著不舍,这称为 [我爱执] 。这时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

   第八识有许多异名,录出几个,顾名思义,就可知道它的作用:
   一. 种子识: 此识含藏万法种子,能生起万法,故称种子识。
   二. 本识: 此识是万法的根本,故称本识。
   三. 宅识: 是藏识的别义,谓此识是种子的房宅。
   四. 第一识: 八识顺序,由本向末数,此称第一识。
   五. 现识: 言万法由本识现起,故称现识。
   六. 异熟识: 此识是前生业力的异熟果报体,故名异熟识。
   七. 转识: 转有漏的第八识为无漏的大圆镜智,故称转识。
   八. 神识: 佛法中本无 [神我] 之说,而此识含藏万法种子,功能殊胜,故称神识。
   九. 阿陀那识: 阿陀那梵语,是执持之义,此识能摄持根身不坏,种子不失,故名。
   十. 无垢识: 此识以修持力,转染成净,转识成智,称无垢识。

相关名相表解
  一. 五位百法: 百法、是把宇宙万有归纳为百种,束之以五位。前九十四种是因缘和合 的有为法,只是现象; 後六种是非因缘和合的无为法,是万法的体性。

           

  二. 八识心王: 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这是精神作用的主体。

     │眼识----缘色境----即视觉作用--│
     │耳识----缘声境----即听觉作用--│
     │鼻识----缘香境----即嗅觉作用--│--此五者是五感觉器官
  八识--│舌识----缘味境----即味觉作用--│
     │身识----缘触境----即触觉作用--│
     │意识----缘法境----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
     │末那识----执著自我,是自我意识中心
     │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种子,宇宙万法由此变现生起

  三. 百法口诀:
    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不相应行二十四,六种无为成百法。


第四讲 六位心所     
一 遍行、别境
   六位心所,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名叫 [心所有法] ,这是属於八识心王所有之法,简称心所,又称心数。心所与心王的关系,由下列三义建立: 一. 恒依於心王,依八识心王而起。二. 与心王相应。三. 系属於心王。心所以上三义建立,得 [我所] 名。这些心所,随著顺违之境,而起爱憎善恶之心,助成心王事业。认真的说,心王本身无善恶,不能单独造作,必须心所相应方有势力,心所协和於心王,互相呼应,以造作善恶之业。这八识心王,每一个心王好比是一位国王,既然是王,不能没有臣属辅佐。所以心所就好比是国王的臣属。心所有五十一位,分为六组,叫做 [六位心所] 。这六组是:
   一. 遍行心所; 五个,名称是触、作意、受、想、思。
   二. 别境心所: 五个,名称是欲、胜解、念、定、慧。
   三. 善心所: 十一个,名称是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 根本烦恼心所: 六个,名称是贪、嗔、痴、慢、疑、恶见。
   五. 随烦恼心所: 二十个,又分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三种。小随烦恼十个,名称是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乔。中随烦恼二个,名称是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个,名称是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 不定心所: 四个,名称是悔、眠、寻、伺。
   由以个六位心所看来,善心所止有十一,而烦恼、随烦恼却有二十六,宜乎我们的善习少而恶习多,世人善行少而恶行多也。
   六位心所如上所述,现在先自遍行心所说起:
   遍行二字,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时,此五心所相应俱起。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它通於一切心----八识心王; 通於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 一切性----善、恶、无记; 一切地----三界九地。遍行心所有五,是触、作意、受、想、思。
   一. 触: 触是接触,五根与五境接触 (触) 而生识,根、境、识 [三和] 就名为触。<百法明门论> 曰 : [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触与作意,有时互为先後。
   二. 作意: 作意就是注意,因根、境、识的三和而引起注意,或先注意而生起触。论曰 : [谓能警心为性,於所缘境引心为业。] 语云,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可见心识了别外境,须以作意为前导。
   三. 受: 受是感受,心识领纳顺违之境生受。论曰 : [谓领纳违顺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受有三种,领纳顺境名乐受,领纳违境名苦受,领纳非顺非违境名舍受。若再加忧、喜二受,就称为五受。
   四. 想: 想是认识作用,论曰 : [於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就是於一切相上生起分别,再加上名称。如谓此是瓶、此是钵等。
   五. 思: 思是造作的意思,论曰 : [令心造作为性,於善品等,役心为业。] 思有三种,曰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它於是非善恶,筹量其可行不可行,决定之後,驱役自心,造作邪正善恶之业。其实这就是我人的意志作用。
   别境心所,是以其所缘之境各各不同,非如遍行心所同缘一境,故称别境。遍行心所是心识生起时,五心所相继生起。别境心所是专对某种特别情况,继五遍行心所之後,个别生起。别境所缘之境有四种,即欲缘所乐境,胜解缘决定境,念缘曾习境,定缘所观境,而慧则是於四境拣择为性。别境五心所,如下所释:
   一. 欲: 欲是 [於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欲就是希望,对外境的希望追求,对所爱境,希望必合,对所恶境,望必离。因此希求就有了善恶染净之分,希望成佛作祖,当然是净欲,追求财、色、名、食、睡,就是染欲了。
   二. 胜解: 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对外境起决定性的理解。它是 [於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即於邪正善恶境,既经决定,必如此作,不可引转。所以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没有胜解。
   三. 念: 念是记忆, [於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即是对经历过的事明记不忘,叫做念。
   四. 定: 定是三昧,译曰正定,它是 [於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心注一境而不散乱,叫做定。
   五. 慧: 慧是智慧,智慧能断除疑惑,论曰 : [於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这种慧是由定而发,所以对於善恶是非,能取得决定性的简择。
            
二 善、烦恼
   六位心所的第三位,是善心所。善与恶相对,凡是性离衍恶,顺益世人者,叫做善。也可以说,对於佛陀的教法,依法而行,叫做善。善心所有十一个,是:
   一. 信: 对善法能了知而实信,对佛法义理能坚定信仰者,曰信。此有三种,一者信实,信实事和实理; 二者信德,信功德及道德; 三者信能,信善恶之业的能力。
   二. 惭: 惭者羞耻,做了坏事内心感羞耻,别人学问道德强过自己,感到耻不如人,都叫做惭。惭是自我尊重的促进力量。
   三. 愧: 做了坏事,怕舆论的批评,怕别人的指责,无颜见人曰愧。在世俗社会,惭愧二字连在一起用,在此处,惭著重於崇重善法,愧著重轻拒恶法。
   四. 无贪: 贪者贪爱,贪著世间财色名利,非分追求,非义而取,曰贪; 反之以己所有,惠施於人,广行布施,曰无贪。
   五. 无嗔: 嗔者嗔恚,逆境当前,不能忍受,恼恨於心,生起恚恨,曰嗔。反之,慈愍待人,不做恶行,曰无嗔,
   六. 无痴: 痴者愚昧不明,是非不分,起诸邪见,谤无因果。无痴意谓有智慧,明达事理,主要是指明确理解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生的道理。
   七. 勤: 勤又名精进,精者不杂,进者不退,对於为善断恶,佛法修持,勇猛前进,谓之精进。
   八. 轻安: 轻者轻快,安者安乐,这是禅定时使身心得到轻适安稳的境界。
   九. 行舍: 行是行蕴中的行,舍是舍弃,舍弃行蕴中的昏沉掉举,令心平等正直,论曰 : [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即由不放逸先除广杂染,令心寂静而住,处於平静的中庸状态。
   十. 不放逸: 放者放荡,逸者奔逸。论曰 : [精进三根,於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世出世间善事为业。] 也就是於五欲六尘心不希求,对治放逸。
   十一. 不害: 害者损害、戕害,不害是 [於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不害相当於慈悲,与人以乐,拔人以苦。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是烦恼心所。烦者烦扰,恼者恼乱。烦扰恼乱人心者,称为烦恼。烦恼心所有六,是贪、嗔、痴、慢、疑、恶见,此六者又称为根本烦恼心所。
   一. 贪: 贪是贪欲,非义而取,心无厌足,曰贪。论曰 : [於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世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求种种欲乐,贪是爱、欲的同义语,是无贪之反。
   二. 嗔: 嗔者嗔恚,逆境当前,妄动无明,论曰 : [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 所以嗔心起时,对家人眷属、乃至众生,心生憎恶,轻则恶声诟骂,重则刀杖相向,甚至於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
   三. 痴: 痴是无明的异名,无明者,迷昧不觉,起诸邪见,不辨是非,谤无因果。论日 : [谓於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一切杂染恶法,皆依无明生起,这就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
   四. 慢: 慢者骄傲, [谓持己於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慢也就是轻举乔扬,不知谦卑,轻蔑他人。慢可开为七种,此处从略。
   五. 疑: 疑者信之反, [谓於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 疑也就是对於三宝的功德,四谛的真理,因果的能力,都犹豫不信,所以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六. 恶见: 即不正确的见解,此又称邪见,此有五种,一者身见,即是我见。二者边见,即於我见上执常执断。三者邪见,否定因果善恶的见解。四者见取见,即固执己见,互相斗争。五者戒禁取见,认为持牛戒、狗戒、鸡戒,是生天证果之因,这称为非因计因。
            
三 随烦恼、不定
   六位心所的第五位,是随烦恼心所。随烦恼,是随从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又分为三类,即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 兼俱二义者----自类俱起,遍不善性者称中随; 於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小随烦恼,行相粗猛,於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十小随烦恼如下:
   一. 忿: 忿者忿怒,於不饶益境, [愤发为性,执杖为业。] 忿是以嗔一分为体。
   二. 恨: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 [结怨为性,能障不恨,恼热为业。] 亦以嗔为体。
   三. 恼: 恼者 [狼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性。] 由忿恨而起报复心,恼害於他。
   四. 覆: 覆者隐藏,自作过恶,怕为人知,故以 [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
   五. 嫉: 嫉者嫉□,嫉贤妒能, [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蹙为业。] 亦以嗔为体。
   六. 悭: 悭是悭吝,是 [耽著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
   七. 诳: 诳是虚伪不实,[为获利誉,乔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八. 谄: 谄者谄媚,巧言令色,阿谀於人。[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
   九. 害: 害者不害之反, [於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十. 乔: 乔者倨傲,持己才能,凌辱他人 [醉傲为性,能障不乔,染依为业。]
  
中随烦恼二个:
   一. 无惭: 无惭者惭之反,做了坏事,不自羞耻,它 [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二. 无愧: 无愧者愧之反,做了坏事,不畏清议,不怕批评,谓之愧。它 [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人到了无惭无愧的时候,了无忌惮,什麽不仁不义、寡廉鲜耻的事都做得出来。
   大随烦恼八个:
   一. 昏沉: 神志昏昧,无所堪能,无所肩任,使身不得轻安,而心不得入观。
   二. 掉举: 神魂不定,妄想纷飞, [令心於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及止为业。]
   三. 不信: 不信者信之反,不信因果,诽谤圣贤, [心秽为性,堕依为业。]
   四. 懈怠: 不精进为善,不努力断恶, [懒惰为性,能障净信,堕依为业。]
   五. 放逸: 放荡纵逸,不防恶修善, [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六. 散乱: 散者分散,乱者扰乱, [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七. 失念: 失念是失去正念,邪念增长, [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八. 不正知: 知者知见,知见不正,邪见增长, [於所观境谬解为性,毁犯为业。]
  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是不定,此有四种,谓悔、眠、寻、伺,曰 [悔眠寻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 它可以成就善,可以成就恶。故曰不定。
   一. 悔: 悔者追悔,於所作之善事追悔,即是恶; 於所作恶事追悔,即是善。或於未作之恶事追悔则是恶,或於未作善事追悔则是善。
   二. 眠: 眠者睡眠,为调摄身心的适当睡眠是善,睡眠无度或昼夜颠倒者是恶。
   三. 寻: 寻是对事理粗略的思考,若思善便属善,思恶则属恶。
   四. 伺: 伺是对事理细密的思考,若思善便属善,思恶则属恶。

附记: 相关名相表解
  二. 六位心所: 六位心所、五位百法的第二位法,心所五十一个,分为六位。

     │遍行心所五
     │别境心所五
     │善心所十一: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           
     │根本烦恼心所六: 贪、嗔、痴、慢、疑、恶见。
六位心所-│随烦恼心所二十: 又分为三类:
     │              1.小随烦恼十: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乔。
     │              2.中随烦恼二: 无惭、无愧。
     │              3.大随烦恼八: 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知知。
     │              
     │不定心所四: 悔、眠、寻、伺。

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             
一 种子
   本文第二讲第二节,讲过 [万法唯识] ,其中说到,识是一种功能,功能未起现行时,不称识而称为种子; 种子起现行时,不占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潜在功能发生作用。
   由上所述,可知种子只是一种功能,此功能非物质而有物质的力用。世间万法,皆自此能、此力生起。於此,种子有下述定义:
   一. 种子非色非心,只是一种功能。
   二. 此种功能遍宇宙,故种子亦遍宇宙。功能一旦起用 (起现行) ,宇宙万象森罗。故种子无尽,宇宙亦无尽。
   三. 种子无大小轻重之分,种子起现行时, [相分] 由 [见分] 而显示。故心识分别一生,即摄尽全宇宙,无一法不在心识之中。
   於此可知,所谓宇宙万法,皆是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的万法种子变现而来。因此,
<成唯识论> 卷二曰:
    [此中何法名为种子? 谓本识 (阿赖耶识) 中,亲自生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
   以上这段论文,如果加以语译的话,就是说: 什麽叫叙种子呢? 就是阿赖耶识中,能够亲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这种功能,与阿赖耶识,及所生果法,既不是一,也不是异。
   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有万法种子,此种子从何而来呢? 这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 唯本有说: 这是印度护月论师等的主张,他认为,阿赖耶识中的一切有漏无漏种子,是无始以来, [法尔本具] ,後来再从薰习新生。
   二. 唯新薰说: 这是印度难陀论师等的主张,他认为,一切种子,皆是无始以来,从现行薰习新生的。
   三. 本有新薰并有说: 这是印度护法论师的折衷主张,他认为,无始以来,阿赖耶识中,有 [法尔本具] 的种子,同时也有从现行薰习的新薰种子。
   以上三说,後世以护法的说法较为圆满。
   在 <成唯识论> 中,为种子的体性立有六条定义。这六条定义是:
   一. 刹那灭: 种子只是一种功能,不可以色、声、香、味、触去测量,但在发生作用却有力用。这种力用,才生即灭,即所谓 [无间即灭] ,中间没有 [住] 的阶段,这叫做 [刹那灭] 。
   二. 果俱有: 种子起现行,虽然刹那即灭,但不是灭後始有果,而是刹那生灭之际,[正位转变,能取与果] ,也就是即因生现果,这果就是新薰的种子。
   三. 恒随转: 种子起现行,刹那灭,果俱有。但不是灭了即断,而是前灭後生,相似随转,恒常不断。
   四. 性决定: 种子随其能薰因力的善恶,而决定其性别,成为善业种子或为恶业种子,而在起现行的时候,善业种子起善的现行,恶业种子起恶业现行。此一原则,决定不变。
   五. 待众缘: 种子起现行,要众缘具足,心法生起要具备四缘,色法生起具备二缘,关於各种缘,将在下一节课讲述。
   六. 引自果: 种子并不是一类种子生各类的果,而是色法种子生色法的果,心法种子生心法的果,此一法则不能错乱。
            
二 薰习
   种子是为第八识所摄持 (即储藏於第八识中) 、能生自果的一种功能。这种能生起万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是前念种子生後念种子,前灭後生, [自类相续,有如瀑流] ,这叫做 [种子生种子] 。另一方面,某一类种子,在众缘和合 (四缘具备) 的时候,能生起各自的果法,这叫做 [种子生现行] 。当其生起现行之刹那,有强盛的势用,刹那之间,再薰习各自的种子,这叫做 [现行薰种子] 。被薰的种子成为新种子,则仍储藏於第八中。不过认真的说,所谓 [现行薰种子] ,是具有见闻觉知作用的前七识。前七识的见闻觉知作用,就是 [现行] ----现在的行为,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
   种子生起现行的时候,种子是因,现行是果; 而现行薰习种子的时候,现行是因,受薰的新种子是果。这三者 (种子、现行、薰习) 之间的关系,是 [刹那生灭,与果俱有]。所以古德曾说:
    [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三法 (种子、现行、薰习) 辗转,因果同时。]
   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刹那灭,果俱有 (种子六义的第一二义) 。而受薰的种子成为新种子,新种子又起现行,这种前灭後生,有如瀑流,亘古不息者,就是 [恒随转]。在这前生後减的随转中,具有 [三法] 和 [二重因果] 。
   所谓三法,是能生的种子,生起的现行,和受薰的新种子。所谓二重因果,即种子生现行,种子是因,现行是果,是一重因果; 现行薰种子,现行薰种子,现行是因,种子是果,这是又一重因果。这三法辗转,刹那之间,成为二重因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9 19:34 , Processed in 0.19076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