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95|回复: 4

一看破今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索達吉堪布開啟修心門扉講記》

一  看破今世  
  
  
  
  
2003年12月29日                                 第7節課
  明天上午法王要做一個手術,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希望今天大家多念百字明和金剛橛,同時還有藥師心咒和長壽咒,能念《藥師經》也很好,因為對遣除疾病而言,藥師佛的功德和力量相當大。
  金厄瓦羅珠加參所造的《開啟修心門扉》是《菩提道次第論》的入門修法,《開啟修心門扉》共有十九個篇章,其中現在我們講的是看破今世。以前我們講《大圓滿前行》的時候,很多人不太懂得什麼叫捨棄今世,以為捨棄今世是即生中的所作所為都要捨棄,我們學習《開啟修心門扉》以後,大家應當懂得捨棄今世和看破今世實際上是一個意思。今天接著講博朵瓦尊者《喻法書寶鬘論》中的比喻。
  "牛鞧"如果過緊,就會導致創傷,最後連所運載的貨物也搖搖欲墜。
  你們也知道,犛牛身上必須要加鞍子才可以馱東西,如果沒有幾根繩索來綁住鞍子,它也不可能很牢固地立在犛牛背上,所以,在牛尾下面拉一條繩子,從肚子下拉一條繩子,再從脖頸上面拉一條繩子,起碼也要三根繩索拴住牛的鞍子,之後馱其他東西就比較穩固,但我看漢地的有些騾馬脖頸上的那根繩索是沒有的。
  此處"牛鞧"應該是從尾巴下面拉上來的那根繩索,如果拉得太緊,它的尾巴下面很可能會受傷,如果裹得特別松,牛上面運載的貨物就會搖搖欲墜、動盪不安,以前使用犛牛馱過東西的人會有經驗。這個是比喻,可能是博朵瓦尊者看見犛牛上面背的東西不安,從這個角度來作的比喻。
  同理,如果不放棄追求今生的包袱,終將令自他招受痛苦的煎熬。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將今世的一切所作所為看得過重,如果我們沒有把今生所追求的包袱放下,裹得太緊,就會招致無量無邊的痛苦和煎熬。
  若能對今世持逍遙自在、任其自便的態度,就萬事大吉了。
  如果我們不貪執今世的一切,以逍遙自在、順其自然的心態來對待,那麼就是今生中的所作所為轉成佛法,也可以說我們的修行萬事大吉,不管修什麼法都可以成功。所以,要看是不是對今世看得特別重,如果是這樣,修行肯定不會成功。法都非常殊勝,只是我們自己的資格還沒有達到學習此法的界限而已,因此修什麼法也不可能按照你所想像得那樣去實現。如果對世間八法,有也不特意去破它,沒有也不特意地去希求它,一切修行自然而然就會萬事大吉。
  但令人遺憾的是,人們往往將這些規勸視為耳邊風。
  可是非常遺憾的是人們都是把這些勸告、非常殊勝的教言,全部都當作耳邊風,根本沒有人聽,根本沒有人去重視,認為顯宗的教言是很簡單的,覺得修心法沒有什麼了不起,很多人也沒有去聽《入菩薩行論》,如果我當時要求他們修大圓滿,或者扎龍、氣功,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聽的。愚昧無知的人不喜歡打基礎,這就是所謂的毛病,把噶當派等前輩大德們的勸告,全部都當成耳邊風,上師怎樣苦口婆心地講,他也覺得是對自己沒有很大的意義,這樣做的確很不好。因此博朵瓦的"牛鞧"中所比喻的道理一定要放棄,應當放鬆,如果太緊,犛牛身上背的東西也不能穩固,如同我們的修行也不會穩固。
  下面我們講《喻法書寶鬘論》中引用的 "呃難"的比喻。
  所謂"呃難",是指在發各種聲音時,發最初的"呃"聲是尤其困難的。一旦發出了開頭的音,後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古人也常說:"說話開頭難,辦事中間難。"不管是說話還是念誦最初開口時很難,尤其維那師,我看到念《金剛經》的維那師在開始念誦時很難開口。現在金剛橛的念誦方式據說是新伏藏派的念誦方式,也即是敦珠法王的念誦音調,首先念得很不自在,害怕中間拖掉了,但是逐漸習慣了就好一點,一般維挪士開頭念"呃"字時有點困難,如果開頭的時候發出音來,後面的問題便好解決了。
  同樣,在修法之初,想放棄今生,實如海底撈針,若能將此問題剷除,解決其他困難也會感到游刃有餘。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修法之中,最初放棄今世極其困難,就如同海底撈針,可以說在成千上萬的修行人中最初的時候能夠看破今世的人少之又少,如果這個問題首當其衝地解決了,那麼再解決其他的困難就會游刃有餘。所謂游刃有餘,古代屠夫宰牛時刀子在牛骨縫裡靈活移動,刀刃在裡面有很大的迴旋餘地。後來人們用它來表示解決問題很輕鬆不費力氣。
  最重要的要看破,其實穿著紅黃法衣並不是很困難,只要有一兩百元錢就可以買一身衣服。剃度也並不困難,在上師面前最多等上六個月,就可以用剪刀把頭髮剪掉。入密法呢?也不是很困難,只要到一位上師那裡求個灌頂就萬事大吉了,現在藏漢兩地灌頂上師都非常多,尤其對某些上師來說,只要你有人民幣,灌頂更容易。
  曾有位港台記者說藏傳佛教中很多活佛的名義是用錢買來的,多識仁波切完全否認有這種現象。慈誠羅珠堪布的獨到見解:不一定全部是用錢買的,但也不見得不存在這種情況。為什麼呢?有些口袋裡有人民幣的人,百般技巧地搞關係,搖身一變就成為活佛,變為堪布,此類現象不勝枚舉,所以,我覺得入密宗輕而易舉,受持戒律也不困難,現在藏漢兩地每年都在傳戒,再加上稍微對經論有些精通,堪布或法師的學位也輕鬆易得。
  但最困難的是什麼呢?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能夠看破今世。看破今世確實是修行過程中難上之難的事,每一位弟子在心底權衡一下。很多人認為自己出家相當難得,或者說已經受了出家戒,但如果沒能看破今世的話,過不多久將紅色法衣換為在家白衣特別簡單,這並非史無前例。所以就如同最初發出"呃"音時的困難一樣,修行之初大家要抓住重點,哪些是甚深的竅訣,哪些不是,或者雖然是甚深的竅訣,但是你如果沒有把它的要點搞清楚,結果這個法對你的相續也不一定有真實的利益,不一定起到助緣的作用。
  比如屠夫殺牛,要看犛牛的命脈在哪裡,看中以後才可用刀子準確無誤地刺在上面,犛牛立時倒地。而我們作為一名修行人,所謂修法中的最主要的命根在哪裡也同樣重要,如果我們像噶當派大德那樣打好看破今世的基礎,其他的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此這個問題大家也應該注意。
  這種難以剔除的愛戀也就是指妙欲。如果不是,就請你走近,我們康巴人內部是不必互相欺騙的!
  這一段話,去年我和慈誠羅珠堪布討論了很長時間,無論從藏文還是漢文上看都比較晦澀難懂,還翻閱了《喻法書》,但是《喻法書》裡面的有些詞語也無從下手,藏文中噶當派的教言裡是有的,但是詞句比較難懂。我的理解大概是:所謂不能看破世間的根本,就是我們貪執世間親朋好友的慾念,這一點容易理解,如果你不相信的話,請你到我們康巴看一看,真的不會騙你,因為欲妙的確非常厲害,阻礙我們修行的根本就是它。 "康巴人內部是不必互相欺騙的" 這句教言比較難懂,希望你們再好好思量一下,我自己的理解是這樣的。
  諸位高僧大德們如果能夠放棄今世,則修法不可能不成功。
  上至高僧大德下至我們普通的修行人,如果能放下今世,修法沒有一個不成功的。我們為今世的解脫,並不是為了即生中消災免難、求財得名,完全不是這樣,全部要為了來世,但也並非是欲求來世的善緣和救畏願,而是乃至生生世世先利益眾生,我最後獲得佛果,這樣的目標和遠大理想才算是看破今世。
  華智仁波切的有些教言中也說有修持大圓滿九年也無濟於事的情況,並不是大圓滿沒有加持和功德,只怪我們大圓滿的基礎沒有打牢,雖然法很殊勝,但是我們修大圓滿的目的就是我即生當中獲得佛果,我要盡快飛往清淨剎土,我自己獲得一種快樂,具足這種自私自利的世間八法之心離成就遙不可及。所以,不管你是什麼身份的人,一定要看破今世,修行才會無往不勝。
  能做到這點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應當專心致志地修持。
  我們一定要專心致志地修持看破今生。噶當派的很多修行人並不注重形象而注重內觀,我們卻大相逕庭,認為自己剃髮出家很了不起,取個法名,辦個皈依證書也不容忽視,雖然這些外相的東西從佛教戒律的角度講也應予以重視,但是佛教戒律的角度也同樣注重看破今世,首先在自相續中生起出離心,否則修任何一個法也不能成功。
  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論》是非常殊勝的一個竅訣,雖然只講三種教言--出離心、菩提心和無二慧,三種當中無二慧暫且不談,首先觀察自相續當中有沒有一個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如果沒有,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經常看有關修行的法門。我們看破今世要什麼樣的方法?是不是要忌吃斷喝的以絕食態度來修看破今世呢?不是這樣的,我們首先應該對看破今世的法門生起信心,信心是關要。
  去年夏天我去多芒寺,並且拿了一些《開啟修心門扉》的法本。我們寺院裡有一個拉色堪布,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雖然他在弘揚佛法方面沒有做出很大貢獻,只是住在寺院裡面,但人非常謙虛,心地很成熟,不像我們現在內心浮漂的人那樣。他對我這樣講的:一個人重視加行法門的開始,是他內心趨向成熟的標誌。他當時要求寺院裡面的人一定要學《開啟修心門扉》,雖然這個堪布對格魯派的法門不大熟悉,也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一說這是加行的修心法門就認為一定很殊勝,他也認為修行人首先不要尋求高大的法,否則是難以成功的,所以首先打好基礎非常重要。作為一個修行人,千萬不能離開修心法門,現在大多數人的想法和行為完全背道而馳,對所有的修心法門全部嗤之以鼻......關於這一點,我們下面還會講到。
  儘管前輩們以此為重點,苦口婆心地對我們進行循循善誘,但我們卻將之視為低劣的法,對其嗤之以鼻。
  我們翻開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或者華智仁波切的教言,他們全部主張從加行法入門,對此極其重視,他們三番五次地以各種善巧方便來諄諄教誨我們,前輩的高僧大德們真是給我們留下了好的教言,但我們把這些全部看成了低劣法門,像《大圓滿前行》、《入菩薩行論》、《開啟修心門扉》,"開啟修心的門扉?什麼修心啊,還是修大圓滿好,大手印好。"很多人這樣說。大圓滿、大手印固然很好,但卻並不適合於新入佛門的人。
  昨天有一個道友請求我給他傳一個成就最快的捷徑法門,但最快的法在沒有打好基礎之前就修持的確很困難,你越是喜歡快速就越應該從修心法門開始,成就並不是那麼輕鬆易得的事情。
  我猜這次我傳講《開啟修心門扉》很多人不一定喜歡聽,聽說《修心門扉》裡面講的是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就認為沒有什麼可學的,但是噶當派的高僧大德並不是這樣認為,以前漢地印光法師的禪房裡寫有一個大大的"死"字,在本書的後面也提到有一個人在噶當派上師面前乞求賜予法要,供養了許多財物並再三乞求後,上師才拉著他的手說了句:你也會死,我也會死!這就是我的教言,我的上師也是這樣傳授給我的。
  在一般人看來,並不認為這是一個教言,但實際上像這樣死亡無常的教言如果深入人心的話,修行的證相就會倏然開發出來,自己的智慧也會顯露出來,總有一天會豁然開悟的,所以我們不能把這些看成低劣的法而斷然捨棄。
  並殫精竭慮地去尋找自以為高深的大法,最終必將一無所獲。
  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學一些高深大法,不要說精力,將錢財等全部傾其所有而去尋求,但結果一無所獲。
  我們這裡的有些人也是同樣,剛來的時候就要修大圓滿,其他的一切法門全部棄置一旁,認為《俱捨論》是小乘的法,無有用處,中觀對我也沒有必要,我是大圓滿的根基。但如果是像薩熱哈巴一樣的大圓滿根基,在極快的時間內獲得成就當然是最好不過。昨天有金剛道友說要頓悟法門,漸悟的不要,但是要頓悟也不是那麼快的時間就開悟,一定要有一個過程。
  所以,很多人耗盡畢生精力去求高大的法門,但最後一無所獲,甚至很有可能對佛法生起邪見。"聽說大圓滿是六個月成就的法,我都已經修了八個月,但是好像什麼感覺都沒有,看來這個上師也是假的,佛法也是假的,我自己也是不是假的?"最後包括對自己都生起疑惑心,這就是我們沒有打好基礎的緣故。所以,我這次講《開啟修心門扉》以後,大家能不能真正生起基礎法門更加重要之心,不管我們今後修什麼高大的法,都不離開加行修法,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我翻譯和傳講的目的所在。
   還有一個比喻,如果用濕皮將人包裹起來,一開始,裡面的人還感覺輕鬆自在,皮革逐漸乾硬以後,就會被緊緊地捆縛住,絲毫動彈不得,必將由此招致極大的苦痛。此時,若能用一柄鋒利的刀子將皮革割破,那裡面的人一定會喜躍抃舞的。
  用皮革把人的身體包裹起來的時候,首先裡面的人覺得怡然自得,快樂自在,皮革越來越干就會越來越緊縮,裡面的人也越來越被捆緊,最終動都不能動了就會覺得痛苦難耐。如果這個時候用刀子將接近乾硬的皮革剖開,裡面的人肯定會歡喜雀躍、手舞足蹈不能自已。這是一種比喻,不知道博朵瓦格西在哪個地方搞一個人用皮革包起來了,會不會這樣呢?!
  關於這個道理,《因緣品》中也云:"若能善加觀察於財物,耳飾兒女貪執之心念,鐵木捆紮纏縛難匹敵,切莫將其緊攥聖者言,即使貪慾束縛極鬆弛,亦難順利掙脫聖者言。"
  此中意義在《因緣品》中已經講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善加觀察,對財物、兒女等的貪戀之心,實際上是與木板和鐵板捆住的痛苦難以匹敵的,因為表面上看來擁有家庭、財產、兒女等等,什麼都樣樣齊全,好像在享受天倫之樂,其實就像剛才所講的比喻中皮革尚未乾硬時候的快樂一樣,但慢慢你在修法上會越來越不自在,越來越把你捆住,最後動彈不得。想在開法會的時候來喇榮一趟,都沒有辦法,工作上請不到假,家裡人不同意,孩子要上學,要來就得偷偷地跑等等的一些苦痛,大家不是很難瞭解的。
  在學院中,雖然最終修行沒有成功,但心中的見解並沒有捨棄,在世間每天為了生活而轉,修法根本沒有自在。所以財物、兒女、家庭就像木板和鐵板一樣會牢牢把你夾住,與被皮革裹住身體並無二致,千萬不要把家庭和財產緊緊地攥在手裡,這就是聖者的教言。即使表面上沒有被世間貪慾緊緊束縛,顯得非常鬆弛,但是根本不可能順利逃脫。在這裡金厄瓦羅珠加參只用《因緣品》的教證來解釋噶當派的比喻,意義上用教言已經比喻。
  因此,沒有看破世間的過失大家一定要認清,不單要認清,還要經常串習,這一點相當重要。
  《開啟修心門扉》剛剛發給大家的時候,我從很遠的地方給大家打電話,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教言很殊勝,請求我以後給他們傳講,當時我真是喜不自勝,重視修心法門就說明修行已經有了一點成就,如果把修心法門看作一個低劣的法,不管他說什麼神通,我還是有點懷疑。不敢說肯定沒有那些境界,有些真正的利根者,不一定非要苦苦地看修心法門,之後修五十萬加行,然後再慢慢成佛,但是這種人非常少,所以,佛陀的很多教言是針對一般普通人的根基來講的,但對世間貪戀還是比較麻煩,這一點智者的觀點都異口同聲,因此用這種道理來解說。
  是故,如果仍與塵世藕斷絲連,到了緊要關頭,就會牽腸掛肚,不能毅然捨棄,甚至會由此而出現失毀戒律的現象。
  如果我們仍然不能斬斷對塵世的念頭,對如同蟻穴之家、蚊睫之利、幻化之財、虛華之位乃至危脆之名藕斷絲連。藕斷絲連的意義大家應該知道,藕切開以後,裡面細微的藕絲線一直牽連,(我去了廈門以後,釋迦牟尼佛的《白蓮花論》中有關於藕的公案,從此以後我也喜歡吃藕,也喜歡研究藕。)我們對世間還是有少許的牽連,就像是藕斷開後裡面的藕絲仍然相連一樣,雖然已經剃髮出家,但是經常與家人電話聯繫,書信往來,或者雖然與自己的丈夫(妻子)已經斷絕關係,就像藕已經切開了,但是藕絲並沒有斷,經常對他(她)憂心忡忡、牽腸掛肚,牽掛對方會不會生病了?是不是非常痛苦了?是不是他現在工作不順利了?還是心裡牽掛不捨,到關要的時候很有可能將自己的戒律也捨棄的,這就是博朵瓦尊者給我們的教言。
  真正的修行人,出家以後必須要斷掉所有的關係,不然對方如果真的害了一場大病,你就會到我這裡來求我准假:"我一定要去照顧,他已經在醫院裡了,上師你加持加持給我請個假,我明天一定要去看他,但是你放心,我會守戒律的,我們家裡面的房子是分開的。"首先是這樣說,但是到時真的會不會分開,真正能不能把握得住,作為凡夫人來講面對對境的時候還有一種串習的習氣。在《俱捨論釋》裡講過:"具足未以對治斷除隨眠、與生起煩惱相合的對境存在、非理作意這三種因而產生煩惱。"所以,由此出現失毀戒律的現象。
  所以,我們應當以具信心刀背的鋒利智慧刀刃,斬斷今世的一切牽絆。
  我們要斷開牽連,第一是對上師三寶生起信心的刀背,信心就像刀背一樣,沒有刀背的刀子不是真正的刀子;第二是要具備鋒利的智慧。具有智慧和信心才可以斷除今世的牽連,沒有智慧只有信心,只可能在短暫的時間中對上師三寶有信心,認為自己一定能看破,但是沒有智慧的緣故一切都成為不一定。如果只具備智慧而沒有信心,雖然很聰明,但是對上師三寶的教言不一定能生起信心,上師說的和三寶的教言自己也會說,所以必須要信心和智慧兼而有之才能看破我們現在所謂的今世。
  有一天我去偷聽女眾堪姆的課,她說:"我們女眾一定要發動起來,我們是女人大丈夫,一定要......"還是講得很好,好像在發動農民起義一樣,作為女眾應該響應,為什麼這樣講呢?女眾知道女眾的煩惱、心情和毛病,所以,女眾來度化女眾很相合,講經說法時是男眾法師就不一定相應,也有讚歎男眾、譏毀女眾的情況。所以,一定要發動起來,修行人一定要拿起智慧和悲心的刀子砍斷今世的繩索,而且要完全斬斷,不要留有細微的絲線。
  在五種欲妙中,以對衣食的貪執為最,渴望擁有四五套華貴的衣服(在噶當派大德們住世時的藏地,擁有四五套服裝是極為奢侈的事),不遺餘力地滿足口腹之慾,如此絞盡腦汁苦心盤算,是很難令自己掙脫束縛的。
  在所有的妙欲當中,對衣食的貪執是擺在首位的。
  很多人想擁有四五套衣服,當時噶當派的修行人如果擁有四五套衣服已經是非常富裕、奢侈了,但在當今時代有四五套衣服也不算什麼,我聽說一個被接到漢地的活佛,單單東嘎8就有六十套,他寺院裡人這樣說。現在漢地有些富裕的家庭中也是一套一套的衣服非常多,今天穿一件,明天再換。但是噶當派修行人有四五套衣服就已經算作不知足少欲的行列中了,不是好修行人。
  還有就是因對口腹之慾的貪執而耗盡力氣,人們絞盡腦汁卻深陷其中不能逃脫。
  尤其是對肉食的貪執過失非常大,最近我也瞭解了金剛道友的情況,有些害怕不能斷除吃肉的惡習,一直不吃,有個別道友故意吃一點,以斷掉貪心。我私下打聽,情況各說不一。但是這兩三天中你們可以吃一點,元旦那天剛好藏歷初十,功德很大,到時我們一起發願生生世世不吃眾生的血肉。即生當中很需要這種善願力,因為作為凡夫人很難有清淨的慈悲心,尤其是如果這麼多人經常享用血肉就會殺害很多眾生,這一點恰卡錯哲讓珠的教言中記載得非常清楚,還有很多佛經,尤其是《楞伽經》、《楞嚴經》、《涅槃經》中都講了吃肉的過失。作為佛教徒,一方面是間接害眾生的生命,另一方面如果再這樣繼續就不知道何時才能解脫了,因此,從功德方面講大家最好不要吃肉,同時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也可以為弘法利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緣起。
  不然本來學院有一個很好的口碑,人們都認為我們學院是很了不起的學院,很多人向我們學習,如果我們的行為沒有以身作則,很可能傳承和宗派都受到別人的擊毀,因此,希望大家既要考慮長遠利益,也應考慮生生世世不吃眾生血肉的好處。
  是不是以前吃過很多,不管是死去的還是活生生的,你們好好想一想,尤其是住在海邊或者城市中的人,幾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生活全部是依靠吃眾生血肉而度過的,即便是為懺悔這一點,大家也應該發願。我不一定採取強迫的手段,但是我希望大家自願,去年有人對我非常不滿我也理解,但有時候如果沒有用強迫的手段,大家對這種口腹之慾的貪慾非常強烈,就會造作很大的惡業。因此,如果我有不對的地方我也應該勵力懺悔,但是我說的究竟有無道理,請大家權衡!
  其實素食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利益,有些人認為只有眾生的血肉才對健康有幫助,其實不然,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講,因為眾生一般是吃外面的植物,植物中的油脂和營養並不需要經過其它眾生的身體而直接進入我們的身體,營養才更全面,尤其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這樣一來,既然大家都需要健康,素食是首選食物,而眾生的血肉中才充斥著各種眾生本身的疾病,然後又攝入到我們的身體裡,我們也就容易生病。
  希望大家在別人做善事的時候不要搞破壞,也不要以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建立應該吃肉的觀點,認為許多成就者們也在吃,但是這些上師真的是有密意的,有超度能力,青蛙學老虎的行為肯定是不應理的,我們還是把自己放在最低處從基礎法門做起比較好,雖然我也理解有些人特別想吃,但這是一種習慣,我們最初沒有電的時候覺得特別痛苦,但習慣以後也覺得並無大礙,吃素也是如此,自從去年我們斷肉以後,大多數人都不會做噩夢,譬如夢到吃生肉等等,明年再繼續斷肉食,以後看到肉就會嘔吐的。
  我以前也很喜歡吃肉,前一段時間我故意在色達吃了一點有肉的面,在回來的路上不得不停車去吐。
  因此,我希望所有人都發堅定的願,心的力量是很大的,我首先給大家預告,我很害怕一開許吃肉,所有的人都去買,到時又殺了很多眾生,造了很大的惡業,但是如果沒有開許幾天,凡夫的習氣比較重,恐怕會有困難,但是現在看來可能沒有很大困難,到時候我們一起發願。《藏密素食觀》後面有一個香秋多傑所造的不吃肉的發願文,初九的時候我們念一遍,初十以後就不要再吃了,又戒一年,能發願戒一生固然最好,先一年一年地慢慢串習,最後也應該很好,我是這樣想的。
  下面講第七個比喻,箭矢的比喻。
  出兵征戰張弓射箭之時,若感覺頭盔太緊而脫下靴履是無濟於事的,而應當機立斷取下頭盔。另外,將靶子立於近處而將箭矢射向遠方;盜賊已潛入森林卻到草原尋其蹤跡;魔眾位於東方反將俑像往西拋擲。此類之舉實為緣木求魚之荒唐行為。
  比如我們出兵作戰、打仗射箭的時候,如果頭盔不適合,應該把頭盔卸下來,否則把鞋子脫了,根本不會起到任何作用,這是一種比喻。
  我們修法時關鍵是斷除我執,對該斷的置之不理,去找不必要的所斷那就不相應了。
  同理,射箭時將靶子放在身邊,卻又向遠方射箭,永遠也不會達到目的。如果盜賊已經潛入到森林中,你卻到草地上去找,就好像有些道友的門已經被撬了,丟了東西,不去找盜賊,卻問金剛道友:"是不是你偷了我的錢?"人家盜賊已經離開了學院還都不知道,懷疑道友也是沒有什麼用的事情。我們要降伏魔眾的時候專門做一個俑像9,扔在魔鬼所在的地方能降伏魔鬼,但是魔鬼在東方,你往西方扔朵馬的話,也不會起到丁點作用。
  我們的修行也是同樣,首先從加行開始,如果你把加行扔在那,然後去尋求高深的法門,那真是緣木求魚的荒唐行為,爬到樹上去抓魚,根本沒有抓到的可能。
  同理,修法不見成效本因沒有看破今生的緣故而導致,人們卻將其歸咎於所修之甚深妙法。
  我們修法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很多人說:"我在這裡已經呆了很長時間,但是好像大圓滿沒有那麼殊勝,我一點驗相也沒有,現在看來我的貪嗔癡越來越增長,說明這個法不殊勝啊。" 好像自己完全沒有任何錯誤,把所有的過錯歸咎於高深法門上,但實際上是沒有看破今世的緣故所導致,貪戀一直束縛相續,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大家應該追本溯源。
  如今能真正看破今生的修行人實在是萬不獲一,極為稀少。
  如今修行人中真正能看破今世的可以說是九牛一毛,我們在座的修行人中口頭上說看破今世的人也可能鳳毛麟角,不要說心的相續中真正能看破,如果看破今世的念頭真正在相續中生起來,其他的高深法門沒有修持也一定會像噶當派的祖師一樣,都能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破今世

续-《一  看破今世》

摘自《索達吉堪布開啟修心門扉講記》
  那些法相師、大修行人或者噶當派的大多數人對於何為風入中脈的障礙津津樂道,對高深大法樂此不疲地尋根問底,而像這樣在基礎要點(看破今世)上仔細追究的人卻寥於晨星。
  在這裡作者用一種諷刺的語言批評噶當派的修行人,(噶當派的大多數修行人是非常好的,但當時可能也有不好好修行的一部分人,就像有時候上師批評我們說學院裡的全部都是壞人,學院大多數人應該很好,但是有些上師的語氣用法上也有一點差別。)現在有些喜歡因明辯論的法相師,還有自以為是的大修行者,他們經常談論風入於中脈的違緣、道障是什麼?中脈的顏色、形狀、粗細是怎樣的?它是唯一在我丹田的部分還是我的肚子下面?經常對這方面的話題津津樂道。他們還一直詢問甚深大圓滿的明點怎麼觀,坐姿是怎麼樣,對看破今世的道理和教言興趣索然,對高大深法尋根究底。
  我們學過《札嘎山法》、《大圓滿前行》,現在又學習了《開啟修心門扉》,我希望在一生中大家應該經常修習這些法門,在此基礎上你的境界也會比較穩固,萬一修不成,也不會對上師、佛法生起邪見。如果你整天觀明點、觀風,真的妖魔鬼怪纏在你的身上也很難說。有些修行人經常說:"有人害我,有人在我耳邊說話,我看見了這個人。"我不大相信,如果有這回事可能就是修錯了。觀風脈明點時暫時的樂相驗相是不難出現的,但更重要的是看破今世,觀修無常和輪迴過患的基礎法門,這樣自己才能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修行人。但這樣的人比白天的星星還少。
  但是,要獲得高深見地的斷證,絕非一日之寒。所以,捨棄今生對我等而言實在是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應當詳加探察並欣然修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獲得高深的斷證法,並不是一兩天的工夫就可以獲得的,雖然想要快點獲得,但也一定需要一個過程。飯是要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囫圇吞棗般想要把一碗飯全部倒在嘴裡,可能結果只有倒在衣服上了。
  所以,捨棄今生對我們而言實在是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應當詳加探察並欣然修習。
  
  
  
  
  
  
  
  
  
  
  
  
  
2003年12月30 日                                  第8節課
  課前簡單講幾件事情:
  第一、今天經堂裡從上午八點半到下午四點半一直要念金剛橛,喇嘛四點半的辯論暫時取消幾天,現在法王已經做完手術,希望大家在這幾天中專心念誦,各方面應該好好地發心。
  第二、最近雖然漫天飛雪、天寒地凍,但大家不要退失信心,雖然出家是自由的,學法也自由,不強迫住在這裡,但有些是違緣現前離開了就難以返回來,所以本著對自己負責的道友,不要輕易離開。
  第三、無依無靠的病人大家要幫助。
  第四、一會兒要念一個頗瓦,有一個金剛道友上吊死了。以後道友中動這種念頭的時候應該馬上祈禱上師,按戒律講,修行人自殺也有殺人的過失。自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前殺過眾生,必須用這種方式來償還債務,還有一種是暫時被外魔侵害成為今世的違緣,心不安寧,應該好好地祈禱。
  
  《開啟修心門扉》是噶當派的教言,因為不大習慣,翻譯的過程中花了很長時間,如果你們沒有詳細看就太可惜了。可是有人認為《開啟修心門扉》異常簡單,而《俱捨論》又深澀難懂,結果兩個都不願學。難怪無垢光尊者也曾生起厭煩心,說是給有些弟子傳密法的時候,他請求上師給他傳一個顯宗的法,因為需要理論作基礎,當給他傳理論的時候,他又責難上師沒有給他傳一個密宗的竅訣,所以無垢光尊者生起厭煩心。有些好修行人,什麼食物都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佛法全部是甘露妙味,因此,遇到什麼法好好修都會對自己有利,有些人卻全然相反,就像《札嘎山法》中對山羊的比喻:廣袤草原中肥沃的青草它不吃,到了沒有丁點草的地方,它就像安家落戶一樣呆在那裡啃草根,還自得其樂。
  因此,我們遇到怎樣的法都一定要精進地修,不管是哪一位上師講的,一定要認真聽。我們應該依法不依人,不管是哪一位堪布、堪姆講法,也不管他的表達方式如何,雖然不可能完全滿你的心願,但他所講的法畢竟是以佛法為中心,所以應當善始善終地聽受。有人認為這個法也不好,那個法也不殊勝,這樣一來得不到任何利益,有些精進的人,不管是在哪一個善知識面前得的法,他都會認真修持。我不是自己讚歎自己,反正以前不管是哪一個堪布所講的法,我就花時間一定要記錄,現在再遇到那個法,因為當時認真地聽了,所以都有一些印象,聽過又一點印象也沒有的法一個也沒有,再稍微看一下就恢復到原來狀況了,就像刀子曾經磨過,再稍磨礪就會很鋒利。
  有一個極為恰當的比喻可以更進一步地說明這一點。如果自己早已飢腸轆轆,即將被迫入死亡的邊緣,好不容易竭盡全力來至一樂善好施的有錢人家中,卻不去索取迫切急需的飲食,以解燃眉之急,而於只對將來有利的金銀財寶垂涎三尺,貪得無厭地拚命索拿,(也許,還沒有等到出門,自己已嗚呼哀哉,命歸黃泉了)。
  如同前面所講的聽受高深法固然非常好,我並不是要你們對密法起邪見,心全部專注於加行,不是這樣的,對密法的見解不能退,比如說有些金剛道友每天不間斷念誦《大圓滿直指心性》或者是《大圓滿基道果發願文》,密法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加持力,又遇到了上師如意寶這樣的密法瑜伽士就更稀有難得,他老人家的法脈傳承一定要重視,在修學密法的同時也不能輕視加行法門,此中密意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接下來進一步說明:如果你早已飢餓難擋,已經瀕臨死亡,好不容易來到了一個喜歡佈施的有錢人家,此時對你來說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吃一點東西,馬上吞下一碗麵或者是一碗米飯就不會死了,但是你沒有迫切地去希求飲食來解決燃眉之急,即將餓死之時卻對錢財特別貪執,垂涎欲滴地想要獲得,貪得無厭地拚命索要人家的金子、銀子,很有可能馬上死了還在要金銀財寶,所以我們想一想值不值得?不值得!
  比喻有些初學者對最關鍵的看破今世和觀無常等基礎法門不重視,如果沒有打好基礎,雖然密法和有些高深修法非常殊勝,但是在希求它的過程中會把最關鍵的命根斷掉。初學者就比喻一個特別飢餓的人馬上要死了,是給他一點金子好還是給一點食品好呢?當然是後者。所以,對於新來的人不要馬上傳一個大圓滿灌頂,傳一個托嘎,還是給他講一些《大圓滿前行》、《入菩薩行論》比較應理,因為他的相續中基礎都沒有,他一定用不來大圓滿,就像將金子給一個快餓死的人,金子還要換錢,錢要換糧食,糧食還要做熟,最後他一定來不及吃就死掉了。
  所以,我們應當對修法的次第生起信心,《札嘎山法》剛剛講完的一段時間中,大家都變成真正的修行人一樣,曾經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怪聲"在一段時間中全消於法界了,現在又開始出現一些"怪聲",所以,我認為有基礎的人不要捨棄密法和甚深的大圓滿竅訣,但是沒有基礎的人先打好基礎,再修高深的法最好不過,這是噶當派的不共特點。所以,藏地的修行人就像進了保險公司一樣,有一定的安全感,作為修行人來講,應該歡喜。
  下面是另一個比喻:說百遍。
  所謂"口說百遍",也即康巴人商討之時"口說百次,尾搖千遍"之意。說一千道一萬,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就是,不論如何勤懇黽勉地聞思修行,若修法無有進展,都是因為不能放下盤算今生之安富尊榮的緣故。
  康巴人商量事情的時候,有些年老有經驗的人說話過程中會引用很多比喻。比如:"口說百次,尾搖千遍"就是口說百遍也好,尾巴搖一千遍,總而言之怎樣怎樣,或者說一千道一萬,追根溯源,根本就是如何如何,歸根結底總結起來應該什麼什麼。這裡的意思:不管說一千說一萬遍,歸根結底我們再勤勤懇懇地修學,但是修法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怪我們不能看破今生,不能放下今世的榮華富貴,不能捨棄現在的安富尊榮的緣故。
  很多修行人這樣講:"我修了很多法,依止了很多上師,現在還沒有成就,好像我修行越來越退步,為什麼是這樣?上師你可不可以給我打個卦、算個命?"我可以告訴他說一千遍也好,道一萬遍也罷,觀察自己看破今世沒有,如果你沒有看破今世,你求再大的法也於事無補,你依止再大的上師,法王的法王,法王的主席也不一定起到作用。學校裡面的老師再好,學生一點也不精勤的話,老師相續中的知識也不可能傳播到學生的心地當中。因此首先要看破今世。
  高僧大德們的此番教誨都是立意深刻、回味悠長的,應該能給我們一些啟迪,引起世人的深思。
  高僧大德給我們留下來的這些教言像價值不菲的美味佳餚,細細品味,回味悠長,意義深遠,對每個人都有一種啟發。高僧大德們的甚深教言,並不像世間人中哪位領導語重心長的教育,領導的教育中有世間的意念、自私自利的毒藥,甚至還可能有害眾生的企圖,但是高僧大德給我們留下來的箴言只要我們自己能回味,定會獲益匪淺。
  前輩們給我們這些濁世的修行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經教,汗牛充棟的論典,但無論說法如何,歸納其要就是,要從現在開始精勤實修,並且勵力斷除的不是其他什麼,就是要斬斷對今生的貪戀,看破今世。
  前輩的高僧大德們將浩如煙海的佛經教典已經留下來了,汗牛充棟10的論典也有。像印度的六大莊嚴、全知龍欽巴、麥彭仁波切等等,他們所著的教典非常多。
  浩如煙海的佛經論典在短暫的一生中全部修持是困難的,但是我們全部歸納起來不是其他什麼,就是要斬斷對今世的貪戀,看破今世。最初對它們貪戀,之後要認清它的本質是沒有什麼可貪戀的,所以要看破,看破以後從自己的實際行動中要捨棄,看破和捨棄在漢語當中是有所差別的,看破今世,然後捨棄。
  這一點對我們具有深遠的意義,其他的一切都毫無價值,我們應對此再三權衡掂量。
  這一點對我們具有深遠的意義,其他的一切都毫無價值11。自己應該再三地衡量。這是一個比喻。
  下面是博朵瓦尊者《喻法書寶鬘論》中的另一個比喻,比喻中這樣講的:
  所謂"雪雞門基狐與鼬"的說法,包含了幾個比喻。"雪雞"是指黃鼠狼在河的此岸緊緊地叼住雪雞的脖子,雪雞拚命掙扎,奮力飛至對岸,
  《喻法書》中的比喻特別難懂,如果不是一些大德來解釋它,只是"雪雞門基狐與鼬"是很難弄清楚它的意思的。這句話包括了幾個比喻,其中第一個比喻是"雪雞",在漢文中翻譯為雪雞,在藏文中叫貢牧,它的叫聲很動聽。
  雪雞的比喻是指:有一隻黃鼠狼在河的此岸,它狠狠地咬住了雪雞的脖子,最後雪雞由河的此岸拚命飛到對岸去了,最後死在黃鼠狼的口中。
  (最終仍死於黃鼠狼之口。獲得了獵物的)黃鼠狼神色悵惘地悲歎道:"我雖然殺了如同空懷母犛牛的雪雞,卻離開了我那可以安睡的故土。"
  但黃鼠狼極度傷感地悲歎道:空懷母犛牛般地雪雞雖然已經被我殺害並美美地享用了,但是卻已經離開了我的故鄉。因為它的故鄉原本是河的此岸,因它始終咬著雪雞的脖子不放,最後雪雞已經把它帶到了河的彼岸,它雖然已經殺了雪雞,但是卻不能回去了,為什麼不能回去呢?黃鼠狼不會過河,這條河可能比較寬。因為已經離開故土的緣故,所以非常痛苦。
  在此應該著重解釋一下"空懷母犛牛",藏人一般都會明白,空懷母犛牛是不能生育的母牛,也沒有被擠過牛奶,所以它的肉特別肥,藏人一般也會認為它的肉特別好吃。因此,我們放生的時候,空懷母犛牛買得比較多。這是噶當派的一個比喻。
  同樣,如果挖空心思地追求此生的享樂,或許會得到一些榮華富貴,但卻因此而與善趣解脫相去甚遠了。
  意義上是我們挖空心思地追求現世的安樂,也許能獲得錢財、名譽等等,有一些利益,但是已經與解脫相去甚遠了,非常可惜。我們也是這樣,有些修行人通過化緣等各種方法,將房子也裝修得不錯,別人給他供養的錢財也很多,名聞利養等各方面都如願獲得,還是非常快樂的,可是輪迴的解脫和善趣的果報從此以後再也不能找回。
  就像那黃鼠狼,它雖然得到了一塊肉,這一點是可喜的,但是它再也回不去那可愛又可以安睡的故鄉了,這才是最傷心的。
  噶當派的修行人對現世的榮華富貴、名聲財產唯恐避之不及,因為擁有這些,很可能就阻塞了自己的解脫之門,所以,我們這一生中為現世的名聞利養奔波就像黃鼠狼獲得一塊肉一樣。
  看噶當派的比喻在意義上對比的時候,還是會有許多感觸。我曾特別想翻譯《喻法書》,在成都還專門買了一本《喻法書》,本想在那裡翻譯,但後來看無著菩薩的《入行論釋》也比較重要,就改變了初衷。《喻法書》中的每一個比喻講起來,表面上講了黃鼠狼飛離故土的故事,但是真正去思維,確實世間的名聲、財產、利益真的不值得希求,否則終將遠離解脫。無著菩薩也曾說過,他因為一段時間當中具足了所謂福報,結果修行的境界全部蕩然無存了。對此在以下第十品中還會講到。
  所謂"門基",是指從此地出發前往印度,沒有必要花費心思去探察一百由旬以外的深淵。因為,如果對位於門基的險地不加以提防,最終會摔倒致死。
  門基是指門口上的深坑險地。有些人從此處前往印度,關鍵就是看自己眼前的路況,先不用看印度和尼泊爾交接的地方路好不好,因為你出發時是從這裡到成都,從成都到拉薩,然後再到阿里,過了阿里以後到了尼泊爾的邊界地方,進入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後才前往印度,路途較遠,所以,在剛剛要出門的時候就去研究尼泊爾首都到印度的路好不好走沒有很大意義。
  我們求法也是這樣,我們剛入佛門,像大圓滿的第三步境界、第四步境界,或者見道中的第一剎那、第二剎那、第十六剎那還很遙遠,到那裡還要一定的時間,不是非常重要。對你來講,第一步境界的明點顯現成什麼呢?風入於中脈時候的境界是什麼樣?就像我們談論印度地方的懸崖一樣。如果你在門口上就已經倒下去了,去不成印度了,所以到了那裡以後再說吧!因為對門基的險地不加提防就有摔倒致死的可能。
  同理,鑽研探究高深的斷證也並非當務之急,如果對貪執今生的懸崖掉以輕心,也會因此而墮落於三惡趣感受難以堪忍的痛苦。
  同理,最甚深的比如說中觀應成派最後獲得果位時的所斷是什麼呢?這些作為初入門的人來講真是有一點......所以,一般來講修行派對理論派從語氣上有一點排斥的味道,理論派對修行派的盲修也有一種排斥的味道,這是高僧大德們的出發點不同所致,但是我們要實修的時候確實各有所長,這一點不能混雜。
  如果我們貪執今世,在你還沒有走到三公尺的時候就掉在懸崖中了,在沒有到拉薩之前的路上就摔死了,你還沒有到成都,在色達到甘孜中間有一座山叫做索陀山,你在那邊翻車死了都不知道,所以,研究尼泊爾的路也沒有多大的意義,還是不要去考慮遠的地方,而是應該解決眼前最緊迫最主要的事情。這是一個比喻。
  所以,杯形糌粑做得薄固然不錯,但也應注意質量。
  還有一個比喻,從前有人請一位客人吃飯,做了酥油湯和糌粑,古人全部是這樣吃糌粑的:比如用辣椒或蔥蒜做一個湯,再把糌粑做成像碗樣的杯形糌粑團,然後用杯形糌粑團當作碗用來盛湯,最後糌粑和湯一起吃下去。但是有人貪心比較大,他就把糌粑杯形弄得特別薄,因為他想多舀一點湯在裡面,結果湯舀在裡面後糌粑杯就全部爛了,因為質量不好,做得太薄了,所以應該注重質量,不要貪心。同樣的道理,用糌粑舀湯的時候不能把糌粑做得太薄,太薄了會全部爛在碗裡什麼都得不到。修行的時候不能貪得太高深了,不然最後也不能成功,因此修行的時候質量為主,不要追求數量和其他方面。
  
  
  
  
  
  
  
2003年12月31日                                 第9節課
  我們今天要念菩提金剛的《吃素發願文》,上師如意寶的傳記裡面有一個授記:"金剛降魔之化身,彼降生於新龍境,誰人與之結法緣,同見蓮師無差別。"大約兩三百年以前的菩提金剛,在華智仁波切的傳記中說他是智悲光尊者的大弟子,他的諦實金剛語極具加持力,希望你們當中懂藏文的念藏文,不懂藏文的漢文中是這樣念的:"祈禱皈依三寶三根本......"平時希望你們經常讀此發願文,這樣發願非常好。
  
  下面講《開啟修心門扉》,《開啟修心門扉》每天講得不多,應該能記住。今天講《喻法書》中"狐與鼬"的比喻。
  "狐與鼬"是指狐狸特別擅長躲避,即使是一塊小石頭後面,也能不露痕跡地將自己隱藏起來;黃鼠狼(鼬)善於貼纏,縱然是纖細的茅草,也能緊緊地貼附;猞猁也精於隱匿,馬尾許的一片斷巖,也能將自身潛伏得讓其它動物不易察覺。
  狐狸特別擅長躲避,即使是躲在一塊特別小的石頭後面,別人也根本不會發覺,它隱藏的技巧是非常厲害的,這是狐狸的比喻。黃鼠狼也叫做鼬,即便是一個很微細的樹根或者茅草,只要是能承重得了它,黃鼠狼就能緊緊地貼在上面,因為黃鼠狼的身體非常柔軟,這也是一個比喻。對於猞猁而言,只要小小一片斷巖就可以隱藏它的身體而不被獵人或其它動物發覺。大家都知道,挖地以後容易出現斷巖,小孩子放牛的時候會經常在斷巖裡面玩耍,是最好的娛樂場所,就像城市裡小孩子的遊樂園一樣。這裡用狐狸、黃鼠狼和猞猁三種動物來比喻,比喻什麼呢?
  同樣,鑽營此生的念頭也是善於隱蔽、精於貼纏、精通隱匿的,即使被譽為"智力廣大、行為高潔、人格賢善、具備聞思修行、捨棄一切"的隱士,也可能有貪戀此生的念頭隱藏於心底。
  我們鑽營今生,意即考慮今生或者對今生倍加重視的念頭,也是善於隱藏的。我們對今生中的生活、名聲或者暫時在病魔中獲得解脫的安樂,很多人修行就是為了這些目的。唸咒語是為什麼呢?就是為了身體健康,但短暫的只留駐幾十年的身體健康也好,不健康也罷,反正總有一天會倒下去的,但實際上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很多人特別喜歡隱藏鑽營今世的念頭,隱藏起來甚至自己都不會發覺,自以為是修行人,常揚言:"我現在在喇榮已經呆了五六年了,我這個修行人很不錯的。"但實際上可能作意的成分大都是關心今世的,關心今世時自己也不發覺,其實內心當中還是藏著狐狸一般的今生的念頭,一個小小的念頭中也夾雜這個念頭。
  還有像黃鼠狼一般耽執今生的念頭一直帖服。比如說:我今天看見一間房屋,或看見別人的一本法本,或聽說別人得到了灌頂,就想:"如果我得到它該多好啊,我得灌頂多好啊,即生當中可能就具備名聲了。"其實這是自私自利還有貪執今生的念頭,我們耽執今生的念頭就像黃鼠狼,它可以爬在任何細微茅草的上面,在任何一個行為當中都可以"鑽"進去,它沒有一個不能去的地方,也像狐狸一樣喜歡隱藏。
  這裡引號中的話也有貶義的語氣,意思就是人們共稱的大法師、捨世者、修行人,是大成就者、大瑜伽士、大堪布、大活佛、大出家人等等,人們認為這個人非常好,從我們自身來講也知道,有一些名稱就很有可能將耽執今世的念頭藏在心目中,自己也不知道,別人也不發覺。
  比如說我傳法,目的很有可能是想擁有很多弟子,別人對我很恭敬,即生當中我的名聲能傳揚於十方。對傳法者來講他自己都根本不發覺,別人也聽說這個上師很不錯,但是如果我們真正接近他,觀察他的相續,其實還是有很多世間八法的念頭,就像是狐狸藏在斷巖中一樣。
  其實狐狸很有可能藏在斷巖當中,猞猁也很可能藏在小塊的石頭當中,因為它們的身形體貌基本上相同,人們都認為狐狸毛非常好,以前藏地猞猁的皮毛也特別珍貴。
  所以,別人看起來戒律很清淨,智慧也不錯,對人也非常慈悲,其實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很有可能貪戀此生的念頭是藏於心底的。有些居士也這樣講:"某某上師老人家真的很慈悲,根本不像堪布你一樣。"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院有個堪布一直找我的電話號碼說有急事,可是他在電話中說:"你一定要注意,大城市裡面的人對你的意見特別大。"我問他是什麼意見,他說:"你跟其他的堪布活佛不相同,接待別人的過程中不給他們時間也不好好跟他們見面,現在很多人對你記恨在心,你一定要在行為上注意。" 我說:"這很有可能,我是跟有些人不太相同,尤其是對一些地位、身份都高高在上的人。他們有不同的接待和招待方式,我什麼都沒有,一律都是平等的,只接待幾分鐘,也不能滿足他們,但是我也沒有辦法改。"他的意思是提醒我以後一定要改變態度,否則對我弘法利生不利。
  但是我後來想了想,現在也沒辦法改,要改的話,每天都跟新來的在家人說:你家裡有什麼人?你需要什麼?你好好地吃飯,要不要吃一點牛肉?牛肉是我們這裡的特產......如果這樣來招待的話,這個人可能挺高興,他回去以後說:"哎!這個上師真的很慈悲,我已經在他家裡面呆了三個小時,而且他給我做了牛肉湯,牛肉湯特別好吃,上師說這是他們的特產。"這樣可能暫時很有利,但是時間和自己的身體等方面都不允許。
  你們當中可能也有很多人不滿意,之後到外面去宣傳,也許所有的人都對我非常討厭,我覺得還可以,非常討厭我的時候,我就像狐狸一樣隱藏起來,尤其是大城市裡面一個人怎樣藏都可以,只要有一點人民幣,在一個地方租一間房子,三年當中給他交租金就可以一直不出來,現在在哪裡都可以閉關,到時實在是滿足不了眾生的話,只有這樣。現在要翻譯的書也比較多,身體也不好,不得不解決的瑣事也特別多,給每一個人充足的時間讓他滿願,恐怕是辦不到的。但也可能有世間八法的念頭藏在裡面,這個原因吧。
  但是很感謝這個上師,他真的是擔心我的事業有障礙。我也知道很多人對我有意見,但實在是空不出時間,那天我在杭州的時候有時間,但好像也沒有人看我,有時候在醫院裡面輸液,很孤獨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來看,來了一個客人,有人說不要他打擾我,我說:"來了很好,來看,來看!"
  下面講另外一個比喻,這也是博朵瓦尊者《喻法書》中的一個比喻。
  "月亮畜勝非同時"中的"月亮"講述的是一位修龍巴地方的人,將兒子的不幸身亡,想當然地怪罪於月曜的迫害。因此耿耿於懷,立誓要讓月亮償命。他將十四日夜晚月亮升起的山頭位置牢記於心,在十五日晚上,攜帶弓箭前往昨日銘記不忘的山頭。豈料想(原以為會在山頭出現的,讓他切齒懷恨的)月亮早早已在山的那頭嘲笑著他的愚蠢。而他卻喋喋不休地埋怨是山牆洩露了他的復仇計劃。
  一個人的兒子死了,認為應該怪罪於月曜,他想要報仇,這個人非常笨,他準備了長長的刀子,一定要殺死月亮,他看到月亮是從東山升起的,他就在那裡用樹堆、牆壁等當作記號,打算明天晚上一定要殺它。但是他到了山頂上一看,月亮在很遠的地方笑著他愚癡的行為,原來山上有一個山牆,山牆作為記號,他就特別怨山牆,認為這次殺不到月亮就是怪山牆,它肯定洩露了自己的計劃和秘密,然後他用槍或刀子射在山牆上。這個人是很笨的。
  同樣,(如果不能捨棄今生,)無論多麼廢寢忘食地聞思修行,不但不能切入正法,反而與法日益遠離。
  因為這個人非常愚癡,他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月亮害了他的兒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殺得到月亮。他以此種愚癡的行為追求的時候,月亮卻越來越遠了,也許他到這個山邊的時候,月亮又跑到另一個山邊恥笑他。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抓住重點,不然怎麼樣修實際上離正法日趨遙遠。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看破今世所致。因此首先是將所有的事情放下來,在加行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礎,以後自己的修行會成功的,如果修行不成功也不會再怪什麼。
  現在的有些人沒有修看破今世的法,修法沒有覺受就怪上師、怪法本,甚至把法本扔在火裡,說上師是騙子,說上師的法一點加持和功德都沒有,就像那愚人怪罪山牆一樣,這種行為在現在的世間當中很可能出現。
  我們在座的人可以說受了佛教系統的教育,如果自己修行進步不快,也應該想像我這樣不能看破今世的人怎麼會修行成功?應該埋怨自己,不能怨恨他人,這還是很重要的。
  因此,若將今生執為常有,哪怕具有百般功德,也會被這一過失全盤遮蓋,對來世也無有毫許意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破今世

续-《一  看破今世》

摘自《索達吉堪布開啟修心門扉講記》
  如果貪執今世常有,認為自己今天也不死,明天也不會死,肯定是長久存在的,那麼功德就會被這一過失全盤遮蓋。
  若一味沉湎於今世,而不為來世著想,即使抉擇包括佛地在內的見解功德,也無有任何裨益。
  如果我們一直耽執今世,根本不去想來世,為了今世的一切,學習教證、理證,抉擇佛地之前的所有功德,譬如在如來地的時候有無如來,如來的功德是如何,每天辯論、講經、思維等等,但你如果沒有打好看破今世的基礎,一點利益也沒有。
  因為你對眾生的解脫和自己的解脫方面根本沒有考慮過,只考慮今天的利益。現在很多佛教徒就是這樣,從表面上看來祈禱佛教繁榮昌盛、國土莊嚴、利樂有情。佛教的繁榮昌盛其實就是國家繁榮昌盛,國土莊嚴、利樂有情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安居樂業,這就是他們唯一的目的。好像很多身披袈裟的佛教徒,對未來成佛毫無考慮,口頭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但如來藏到底如何體現根本沒有考慮過。有時候也許是自己邪見很重的原因吧,看別人的所作所為是非法,看自己的所作所為也非常不如法,這樣一來,有時生起厭離之心。
  法王如意寶的《厭離今生之歌》中生起厭離心的教言真的入於自己的心間,看許多佛教徒舉辦各種各樣的儀式和活動的時候,我覺得在家人用俗人的眼光來對待我們的佛教和來世,一點也不奇怪,也容易理解,但是身披袈裟、剃著光頭的一些出家人,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短暫今生的和平、人民利益,這不是為人們的利益,而是世間法的一種利益。
  因此,在座的出家人、真正的修行人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也不要只是利益眾生的一生,把所有的心思用在利益今生上面不重要。
  法王如意寶老人家真正是名副其實的善知識,我在看《入菩薩行論》等論典的時候心裡特別難過,在我們的相續中真正撒下了智慧的甘露,尤其是自己的智慧身完全是依靠上師的教言而成長的。
  雖然說上師的手術很成功,但是一直躺在床上,在顯現上還是跟我們一般的人一樣,上師的身體健在的時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相續中撒下了什麼樣的智慧甘露?而且不僅是對今世有利,對來世有什麼樣的利益?這種功德和利益是每一個人無法衡量的,從了義的角度講,就像《寶性論》當中講的,聖者已經遠離了病和老死的痛苦,但是在眾生面前顯現的還是住在醫院當中。
  想起上師身體健康時給我們傳授的法要,心裡很酸楚,因為現在我們相續中不敢說有很高的智慧,但是面對社會和面對世間的時候跟其他人比較起來還是有所不同。就如同父母富裕,兒子的穿著、衣食等各方面與其他人比較起來不同一樣。雖然其他上師的弟子和我們在表面的形象上無有不同,但是今生中內在的智慧和對待社會、對待人類的一些看法,來世種下善根和解脫方面,我認為上師的弟子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報恩,大家應該好好地發誓願,努力地聞思修行,這樣才能相似地報恩。
  這裡講包括佛地在內的一些見解和功德,有些人天天都在口口聲聲地抉擇、言說,喊"佛教繁榮昌盛"的口號,但實際上在內心當中有沒有?沒有的話,抉擇包括佛地在內的一些境界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夏熱瓦說:"這樣的人與旁生沒有差別。"
  夏熱瓦尊者也是這樣講:這樣的人與旁生沒有多大的差別。對來世一點也不考慮,天天都為今世而奔波的這些人跟犛牛沒有什麼差別,沒有什麼不敢說的。
  博朵瓦也痛心地哀歎:"人們只關心自己的肚皮,而根本不擔憂自己的死亡。"
  博朵瓦尊者也哀歎地說:很多人特別擔心自己現在生活怎麼樣?錢是不是用完了?會不會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他根本不會考慮自己會不會死?壽命都是無常的,我們在座的很多人也是雖然每天能看得見屍體,聽得到很多死亡的消息,但是根本聽不到自己即將死亡的聲音。
  我昨天聽到了死亡的消息:伊朗地震已經令三萬人離開了人間。還有說薩達姆的私人財產有四百億美金,幫他管財物的人的名字都已經給國際法庭交上來了,有時候想這些人特別壞,四百億美金能解決多少個眾生的苦難,但是他一個人獨佔,有時候我想美國應該打,這些人很壞,有時候想最好不要打。我們山谷裡的人對這些都漠不關心,但有時覺得一個人無論如何在一生中也用不上四百億美金,但是一個人控制整個經濟大權,人類真是非常可怕的。前段時間安徽省的一個省長不服判死刑,一直在起訴,他認為比他還貪的官多得不可計數。
  現在這個世界上壞人數不勝數,我們出家修行的人中,耽執今生,所作所為全部變為不真實。所以,想起上師昊天罔極的恩德,不但給我們講世間學問,還有最珍貴的出世修行法。
  現在的出家人很難找到修行法,廈門很多佛學院的法師一籌莫展的就是這一點。我去年去廈門的時候,他們說:"我們這裡理論上還過得去,有漢語、政治、歷史、法律,什麼課都已經開了,但是最擔心的就是沒有修法,所以心裡特別痛苦。"這是他們的原話,他們很多給別人講經說法的法師是這樣講的,沒有修行法門是最大的困難。
  對佛教的理論聞思的過程當中,自己應該好好地修。所謂修行,像以前的米拉日巴那樣苦行很難做到,但是現在這樣的氣候下堅持學法,我們每天的生活對現代社會的人來講算是比較苦的,在一生當中應該算作是較大的苦行吧,我看很多金剛道友的手也裂了,這樣的苦行求來世,應該好好地發願,好好地回向功德。
  人生無常,何時離開人間都不知道,因此,如果不管來世,僅僅是即生中的寺院開光,要請很多的高僧大德,熱鬧非凡,對有些慕名而去的眾生來講也許得到一點利益,但是對自己來講,希望大家還是以後少搞世間八法,對自己的介紹和宣傳,我覺得沒有很大的利益,最終回憶起來自己都感到後悔。如果你根本不想關心死亡,這就是非常愚癡的行為。
  "畜勝"是指如果善於操持今生即為"聰穎大丈夫"的話,那麼畜禽們比我們人類則更勝一籌。
  對今生中的所作所為非常精通就算作大丈夫的話,那麼畜禽比我們人類還更超越,因為它們的有些聰明智慧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比如,沙蜥蜴在居住的窩洞上方開了一個天窗。當遇到蛇的追趕時,它立即從天窗逃脫,並反身將緊追不捨而鑽入窩洞的蛇用堅韌的利牙撕咬致死。
  此處說的沙蜥蜴是一種具有四隻腳的旁生,經常在海邊沙漠地方出入,因為經常有毒蛇來侵擾它,所以,它就想了一個辦法,在窩的上方開了一個天窗,毒蛇追趕它的時候,它就跑到天窗那裡去觀望,等待毒蛇的到來,毒蛇從洞口穿進去的時候,沙蜥蜴從天窗上面緊咬住蛇的中間,因為此時蛇的身體一半在裡面,一半在外面,所以它就無計可施了。沙蜥蜴用這種方法來殺害蛇。
  另外,在哲地的山巖背後,烏鴉向貓頭鷹追討命債的伎倆;嘉地無角犛牛對付有角犛牛的套路;喜鵲對烏鴉的進攻等等故事也充分證明,在護持親友與子女等方面,旁生比人類有過之而無不及。僅僅一個月,它們就能讓剛出生的雛仔長得與父母的身量一般大小。另外,在儲聚、製作方面的本事,只需觀察老鼠、燕子與蜜蜂的巢穴就可以一見分曉。
  伎倆和套路都是手段的意思。旁生報仇的方式是別具手眼的,以前上師如意寶在阿拉神山傳講佛法的時候,有一個燕子的窩經常都被黃鼠狼吃掉,後來燕子將一些乾涸的小蟲拴在一根線上面,吊在原地,黃鼠狼吃了以後因線卡住喉嚨而死。上師如意寶也說旁生報仇的技巧和手段是非常厲害的。
  我們一般不能去直搗狼窩,否則狼第二天就到害它的人那裡去吃羊和犛牛,所以一般獵人根本不敢打豹子和狼。我們那邊有一個獵人,有一次專門到狼窩裡面殺了小狼,第二天那隻狼在所有人家的犛牛中專把他家的犛牛吃掉,以此來報仇。旁生在報仇或者撫養自己的孩子方面都有一定的手段。有些旁生通過各種方法幫助自己剛生下的雛子成長,令它們在很快的時間當中長大,有這種辦法。但是它們就是不懂來世,也不懂解脫的修法。
  我們若只耽執即生中的建築、房子的裝修、裁剪衣服、烹調食品,這些不是什麼技巧,應該多唸咒語,對來世做準備才好。
  因此,如果只知經營此生,而不知修法,尚被人們稱為"士夫"或"人",則真是值得羞愧。
  今天講到這裡。
  
  
  
  
  
  
  
  
  
  
  
  
  
  
  
  
  
  
2004年1月2日                                  第10節課
  "非同時"是說,此生的長盛不衰,完美無缺,與修習來世二者是不能同時並行不悖、兩全其美的。
  "同時"是指我們今世當中的名聲、地位和世間法的一切都完整無缺,與來世的修行也能同時行持,互不衝突,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同時能行。
  有些人認為一位賢善的上師,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圓融無礙。但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中講:"怎麼會有辦法使世間出世間法兩全其美呢?自以為世間法出世間法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肯定只能是在世間法方面比較突出,而絕對不可能具備真正的出世間法。"
  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捨棄王位?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像釋迦佛那樣聰明幹練的人,但是他也無法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結合起來齊頭並進,因此最後不得不捨棄王宮,原因就是這樣。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裡面也講了,這裡也重複說明了。
  有些人想要一邊做生意賺錢,一邊好好地修行,還對我說道:"我回去邊搞世間法,邊好好修行,上師您老人家同不同意?"他回去世間法肯定搞得不錯,因為環境等各方面都具足條件,出世間法從此以後即宣告終,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出世間法和世間法根本沒辦法兩全其美,這是誰也做不到的。
  猶如一塊毛皮,要保留一塊可以用手提攜(肉)的胸毛,與一塊可以盛水的皮二者,也是不能在一塊毛皮上同時兼得的。
  這一句話從藏文上理解也是比較難懂的,意思是說比如要攜帶一塊牛胸部的肉,單是一塊肉不便攜帶,就把牛皮的一部分留在肉上面,到時直接抓著肉上留有的毛皮,而用不著手直接沾著血肉,比較便於提攜。
  但如果把一個眾生的皮毛從頭至尾剝下來可以做成皮火桶,或因皮毛毫無破損也可做成皮囊口袋。如果你既想做一個可以裝水、毫無漏洞的完整皮囊口袋,又要在胸口肉上面保留一塊便於提攜的皮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麼皮膚不完整,將一塊皮毛留在胸口肉上面,為你提攜肉塊時帶來方便,要麼不在肉塊上留有皮毛,以保全皮囊完整,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知道博朵瓦尊者從哪裡獲得了這個比喻,有點難懂,但也算是一個新的知識點。
  同樣的道理,有些人想一方面把世間法搞得非常圓滿,一方面一定要同時修行,也是不可能的。只不過很多法師開示的時候,有很多居士問:"在家有沒有成佛的機會?""有成佛的機會。"很多法師非常慈悲地這樣回答過,我也回答過。但原因是什麼呢?"有成佛"是有密意的,不一定是馬上能得到解脫,你即生中積累一點資糧,以在家的身份放一點生、念一點咒語,即便是不看破今世,也奠定了究竟解脫的津梁。
  當然按照密宗大成就者的傳記來看,有些在家身份的瑜伽修行者也不乏其人,但是一般來講,不管你是在家還是出家都一定要脫離紅塵,沒有遠離紅塵,被父母親友一直團團圍繞,欲在其中獲得成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管你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都一定要前往寂靜的地方尋找前輩高僧大德的足跡,然後再修持。倘若沒有拋家捨業,在城市中一邊搞世間法一邊修行是很困難的,只可以種下一些善根。
  那麼我們作為修行人--山裡的修行人,是不是就完全有成就的機會呢?也不一定,要看我們的心裡真正能不能看破,心沒有看破,雖然身體已經現了出家相,身處靜地,還不是真正的出家。
  《開啟修心門扉》當中的教言,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很難做到的。我去年在廈門的時候專門把《開啟修心門扉》複印了一份寄給我們寺廟裡一個叫旺達的老修行人,並附了一張紙條說:"我在大城市裡面也對這個法本生起極大的信心,你老人家是在山裡長年閉關的,肯定也會對此法另眼相待。"後來我去年夏天見到他的時候,問他:"你看了《開啟修心門扉》沒有,這個法怎麼樣?"他回答說:"講得倒是很好,但是一條也做不到,就像是一個人唱歌,另一個人在旁邊聽一樣。"我想他都是閉關十幾年二十年的人了,一定很不錯,做不到的人指的是我,我很意外地在城市裡面看這本書,好像很了不起,其實還是心裡面有一種不捨棄世間八法的念頭。但是不管怎樣,雖然在行持上有一些困難,我們也應該先在理論上通達,明白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
  薩迦班智達也說:"此生圓滿興盛不丟失,企圖永恆利樂之解脫,實為愚昧癡狂之妄想,應當看破今生修菩提。"
  薩迦班智達也告誡有些人:在希求今生的名聲、地位、財產等圓滿不失壞的同時,又要獲得利樂的解脫是非常愚癡的一種妄想。一定要看破今世修菩提,沒有看破今世,即生中什麼都放不下卻要修菩提,根本不能成功。
  布頓仁波切也時常自我警誡:"宿積百般福報所成身,暇滿所依來世再獲難,渡越痛苦大海之寶筏,切莫無義空耗仁親哲。"
  布頓仁波切在對自我的教言中說:依百般福德才能得到現在我們的暇滿身,來世再這樣獲得是非常困難的,一定要充分利用這樣的人身寶舟,不要每天以瑣事來斬斷善法,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此一定要努力地修持呀,仁親哲12!
  法王加哲巴(無著菩薩)閉關期間,(對於前來拜見他的人,)在關房門外寫著:"勝法以及今生計,二者無法同時成,若能共成則必定,自我欺騙無懷疑。與我會晤無他言,期望各自勤修善。"
  加哲巴13閉關期間在關房門外這樣寫道: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同時要獲得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認為自己在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方面能夠兼收,這個人肯定在欺騙自己,這就是我的教言,除此之外任何人與我會面,我也再沒有什麼可說,希望不要打擾我,你們各自去修行吧。
  這是他一生中最甚深的教言,他認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不能並駕齊驅,現在很多人說"佛法不離世間法",尤其是一些喜歡世間法的所謂法師特別喜歡用這句話。佛法不離世間法可以解釋為佛法度化眾生,可以隨順眾生的意思,作為大成就者當然可以隨順眾生,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隨機說法,從這個角度來講是佛法不離世間法。但是對一般的初學者而言,佛法與世間法有很大的差別,可以說水火不相容。
  我們佛教徒認為世間人真是迷糊可憐,所作所為這樣的愚不可及。他們世間人認為我們佛教徒真是愚笨至及,頭髮那麼好看卻全部剪掉,簡直笨得無以復加。他們和我們觀點不同、行為不同,行持的方向也是不同的,這樣一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怎麼能一起行持呢?因此無著菩薩也是告誡我們最好不要把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兩者混為一談,你要麼做一個世間人,要麼做一個修行人,修行人搞世間法就不莊嚴。
  在他的傳記裡這句話是以比較易懂的方式來表達的,好像閉關教言跟傳記裡面的教言有些不同,傳記中的意思是即便你們見我一百年,我也沒有其他教言,你們回去修習此法就可以了。
  在《釋迦佛廣傳》中也常有公案中提到帝釋天來到因地時的世尊面前問他要不要悉地,大菩薩卻說:"不要其餘悉地,你不要來打擾我,這就是賜予我的悉地。"同樣的,一天有一個喇嘛到我房間來問我有沒有事情可以幫忙做,我說:"沒有什麼事情要做,你不要經常來,這就是對我的幫助。"之後的兩三天他沒有來,後來他又來問有沒有事情做,要幫我做一下。幫什麼?自己好好地看書就是了。如果自己實在沒有能力聞思再去幫助別人也可以,但是我特別忙,到我這裡來說:要不要我把這件事情做一下?牛糞要不要洗一下,不然你的牛糞很髒的。
  幫助我的人我經常罵他們,其實他們還是特別好。恨我的人,我卻經常讚歎他們,這就是我的性格。昨天有個人給我打電話,首先他罵我,我也罵他,後來他罵得更凶了,我就什麼都不說了,你罵吧,我們出家人是不會生氣的。所以,對我越好的人,我就越恨他們,對我越不好,我對他們還是不錯的!
  《寶積經》中云:"諸法乃緣起,住於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將獲彼等果。"
  這個教證在《寶積經》和《文殊莊嚴經》當中都有,來源可能比較多。就是說我們發願非常重要,一切修行是住於意樂上的,看發心是怎樣,並不是看形象而是看行為。
  《入行論》中也云:"佛說一切善,根本為信樂。"
  《入菩薩行論》中也說:佛說一切善根全部是依靠信樂而起。 "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
  如果自己對某種願望一往情深、懸懸在念,最終卻全無半點收穫。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某種願望,尤其對今世的念頭非常耽執,最後會一無所獲。
  反而在操持低劣事宜之際,無意間卻順便獲得了更為精妙的成果,這種類似蒸沙成飯的事情是絕無可能的。
  但是我們雖然操持非常低劣的事情,在無意當中可能會收穫很大的成果。比如說我們修大圓滿時自私自利的心非常強烈:"我即生中一定要獲得成就,成就以後我可能很快樂,會特別富裕,我一定要獲得很快樂的果位。"但是自私自利、自我解脫之心在小乘中還是可以的,根本算不上密乘,這樣的發心是很低劣的,以此想獲得無上大圓滿的果位,無上普賢王如來的果位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情,就像烹飪沙子以後想獲得米飯,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樣。
  很多人修行與行為完全不一致,自私自利的心斷不了,看破今世的心也生不起來,卻想獲得成就。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開天眼、發財等等,這是我們堅決反對的,現在很多人皈依三寶就是這個目的,除此以外真正想為利益眾生而獲得解脫的人只是鳳毛麟角。你們以後回到自己家鄉的時候就看得出的。本來我們佛教徒就非常少,像白天的星星一樣,然而佛教徒當中真正能發得起心的人恐怕更是少之又少,包括跟某些出家人接觸的過程中,他口口聲聲中就表露出一種無知,你會發覺這個人的相續中根本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更是無從談起,連看破今世的心都沒有生起來,他學佛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眼前的短暫今世,這樣怎麼可能修行成功!
  如果我們根本沒有想到要為利益一切如母有情而獲得佛果,學佛僅僅是為了今生的吃飯穿衣為目的的話,佛果怎麼會無緣無故中從天上掉下來,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連發心都沒有,沒有種種子,果從什麼地方來?
  因此,我們每天做任何一個善事,比如聽課,或者是供一盞燈、供一根香,或是每天我們念發心儀軌的時候,都要為了一切眾生而發心,中午的時候想一次,晚上睡覺之前也想一次,最少也是一天之中想兩三次就算是不錯的修行人了。對凡夫而言,像《三主要道論》裡講得一樣,每時每刻一直作意發菩提心是做不到的,但是起碼一天中做任何善事的時候為獲得佛果而回向,並不是為世間的名聲和財產,這就是在切實地修行。
  三種士夫及三乘等等的安立,都是建立在意樂及發心的差別之上的。
  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安立的大乘小乘等不同乘中,最殊勝的是密乘,雖然法很殊勝,可是我們補特伽羅連小乘的資格都沒有的話,法和上師再殊勝也是沒有辦法契入的。
  以前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身邊的很多阿羅漢最終沒有獲得佛果,為什麼呢?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導師,而且釋迦牟尼佛有大乘的法,他應該能令這些阿羅漢即生成佛,可是當時有些眾生的根基就是以自私自利的發心希求阿羅漢果位,這樣一來,他就根本不會獲得大乘的佛果,原因就是他的發心害了他。因此,法並不重要,自己的發心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修大圓滿,大圓滿雖是密法,但是你連阿羅漢的發心都不具足,那麼阿羅漢果也是得不到的,上師雖然是大乘上師,上師的加持也是不可思議,但是你的發心如果非常低劣,上師的發心再大也沒辦法為你指引,因此這些關鍵性問題大家要銘記在心!
  在佛教中調心非常重要,調伏自心也有不同的方式,根基好一點的人應該用大乘的方式來調心,天天發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前面也再三地講過。所以,我想我們講學了《開啟修心門扉》以後,很多人應該反省自己以前的聞思修行是不是沒有搞好?是不是沒有具足發心的條件?如果沒有,從現在開始能不能稍微改正?我們的人生是很短暫的,在短暫的人生當中自己雖然做不了很多事情,但是做的一些小小善行能不能全部以菩提心來攝持、能不能減弱自己對今世的貪戀?
  作為凡夫人,一點貪執世間八法的念頭都沒有,我們真的做不到,每天都會有很多分別念不斷湧現,但也不能以此借口就不去對治,常常觀察自己的身心很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對今生的享樂牽腸掛肚、心馳神往,為了達到目的,處心積慮、絞盡腦汁,則僅僅獲得更為勝妙的來世安樂都不可能,又怎能妄想菩提的果位呢?
  如果我們修行人只是為了今生的享樂,所有的牽掛全部用在追求今生上,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將所有的力氣、心思,甚至腦袋裡面的所有液體全部用完了也沒有絲毫意義。真的有些人修行的目的全部是追求今生的享樂,這一點我們在學習"看破今世"的過程中大家應該深刻地認識到。
  發心如果是為獲得即生的快樂,來世的安樂不可能無緣無故地來到你的面前,菩提的果位就更遙不可及,因為你想都未曾想。剛來的很多人也可能要為獲得佛果而修行,但是慢慢變成所謂的法油子,原來是很不錯的一個正方形,但慢慢變成圓形,最後慢慢變成長方形了,修行人"變形"的情況非常嚴重。
  我從自身角度來觀察,也有這種感覺,剛來的時候,好像上師講什麼都會覺得是非常殊勝的竅訣,一定會用心記住,但現在上師講了半天,覺得:這個我也懂,我也聽過,不過這個地方上師講錯了,應該是按照我的觀點來講。經常在內心當中生起分別念。
  為什麼前面講需要信心的刀背和智慧的刀刃?因為沒有信心的話,就像佛陀身邊的善星比丘,他依止佛陀那麼多年,但最後把佛陀的說教看作一種邪說,最終對自己的相續是不利的。所以擁有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信心,即便給你講課的老師是一個博士後,你也會從他所說的語言中挑出一些毛病。因此,沒有信心不行,沒有智慧就不能取捨。
  所以,我覺得有些修行人越來越"變形"是非常可惜的。藏地有一種說法:烏鴉的兒子越來越黑,老鷹的兒子越來越白。老鷹的兒子剛生下來的時候是黑色的,隨著它逐漸長大就變得越來越白了,據說烏鴉的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是白色的14,可它越來越變成黑色的了。
  同理,有些修行人原本是個好修行人,過了兩三年就大相逕庭了,信心也沒有、智慧也沒有,受持的戒律也慢慢退失。還有些人可能因緣不同,最初不喜歡看書,行為也不好,好像有被開除的危險,但慢慢地,他竟然變得很好了。也有些人一直都很好。所以人類就像是《親友書》裡面所說的:"當知人類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內外熟。"有四種情況,修行人也是這樣。
  但無論怎樣,不管你是住在深山、城市還是寺院裡面,都應該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為了希求今世而奔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總的來講不是好修行人。如果不是為今生而是為來世的解脫,不管別人怎樣評論你,實際上你就是好修行人。
  因為修行人從外相上根本難以抉擇,如果是犛牛,這個犛牛肥一點,能值一千八百塊錢等等,從外相上可以這樣說。而修行人是從內心中的發心來分的,有些人所作所為都用菩提心來攝持,可是外相上看起來也許他的行為不一定很如法,他每天說別人的過失,但也許他內心中觀一切都是清淨,說過失也是菩提的妙用也不知道。因此所謂的修行人從外相上肯定看不出來,表面上每天過午不食、持戒清淨,給別人講經說法一天都不會間斷,但實際上內心全部為了今世就不是好修行人。所以,大家應該分析、觀察自己的善心,自己所做的什麼樣,內心當中,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修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一看破今世

续-《一  看破今世》

摘自《索達吉堪布開啟修心門扉講記》
  我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這並不是自謙的語言,用這些教言來自我觀察的時候覺得非常慚愧,只不過我在法座上給別人說法,不是認為自己有境界才來說法的,只是這些道理確實是佛經裡面講的,所以,我雖然不是好修行人,但是我宣講了這些道理以後,會不會有些人就變成好修行人了,有這方面的懷疑和希望,給大家說法的原因就是這樣。
  要知道,包括來世投生地獄都是因為前世業力,以及臨終之時貪戀溫暖之類的強烈念頭,而使自己來至地獄的熊熊烈火等等當中的。
  轉生在地獄的眾生,一方面是受它前世業力的支配,另一方面是它當時的發心所決定。比如說轉生到燒熱地獄的眾生,它覺得已經找到了一個很溫暖的地方,想在這裡住一會兒,以這種動念就投生到了燒熱地獄。有些禪宗和淨土宗的上師常悲悲切切地說:"千萬不能生起這樣的念頭啊,同學們啊,這樣的念頭對我們來說,來世、今世毀壞得無窮無邊啊!"原因就是這樣的。
  一切都是以猛烈的意念積聚眾多之業,而使心念成為現實的。所以,我們應義不容辭地拋棄對今生的貪執。
  應該義不容辭地拋棄,不能讓它有出頭的機會,必須要斷除今世的貪執,否則要變成一個好修行人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精進。










2004年1月3日                                  第11節課
  至尊文殊菩薩曾送予宗喀巴大師一段至理名言:"如果開初沒有對輪迴產生出離的厭噁心,縱然孜孜不倦地聞思修行,也完全不會超越輪迴及惡趣的因。應當將生圓次第等高深的法暫時束之高閣,精勤修持出離心,直至生起出離心為止。"
  宗喀巴大師親見文殊菩薩的時候,文殊菩薩對宗喀巴大師說過這樣的教言:起初應該對輪迴生起真實的出離心和厭惡之心。為什麼這樣講呢?大家都知道,首先我們應該認識輪迴的本性,輪迴的本性就像是《中觀四百論》裡面所講的一樣,根本沒有快樂,不管是有財產、有地位、有名聲,或者有怎樣的利養恭敬等世間的一切享受,但是除了個別具有修證境界的人以外,始終保持一種快樂心境是很難辦到的,這說明輪迴的本性就是痛苦。所以,在三界輪迴中,我們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獲得解脫,需要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
  我們現在的器世界中,不管轉生到南贍部洲,還是北俱盧洲,或者是轉生到天界、餓鬼、地獄當中,整個三界輪迴都沒有一個地方是快樂的,這一點,《大圓滿前行》中講輪迴過患的時候,就應生起這樣的意念,如果你沒有生起,表面上孜孜不倦、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聞思修行,但也很有可能變成輪迴和惡趣的因,無法擺脫輪迴。
  尤其是講《開啟修心門扉》的時候,大家應經常按照噶當派的教言內觀,觀察自己的內心在希求什麼,做的是什麼,想的是什麼,具足《入菩薩行論》中講的正知正念。
  當然我們作為一個凡夫人,經常現前前世的業力,今生中有些人雖然沒有造多少惡業,卻因前世的業力,完全能控制心念很困難。但首先我們從道理上應該明白,之後慢慢在行為和心性上約束,人的行為和心都可以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為什麼現在社會上也是把學習和教育放在所有工作中的最首要位置?只因人的心有能力轉變和發展,如果沒有能力,沒有種子,當然會困難重重。所以,我們經常要觀察自心,以前是個壞人,如今應通過教言對治自己,文殊菩薩親自給宗喀巴大師開示的時候也是這樣講的。
  像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大威德等等的高深法門,當然從它加持的角度來講是其他法要不可逾越的,但是作為一個初學者,不要盲目地希求這些法,這不是智者的行為,對於這些高深的法門,暫時應束之高閣。
  可是很多剛剛皈依的人就要看《上師心滴》,"上師您一定要開許,我特別想看《上師心滴》,我雖然沒有得過灌頂,也沒有修加行,但是我對大圓滿的信心特別大。"他可能有一些盲目的信心,同時也經常聽人們說《上師心滴》是至高無上的法門,所謂的文殊大圓滿是非常不錯的法,於是認為看一遍就可以馬上開悟,立即脫離肉身飛往清淨剎土。但實際上對一般根基的眾生來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須要次第來修,否則就像沒有讀過小學的人要看一個大學教程,能不能馬上考到博士後的學位呢?這是很困難的,從世間學問的教育次第來衡量也是很困難的。
  所以,暫時應該把這些高深的法放下,一定要在自相續當中生起出離心,如果真正按照《三主要道論》裡面所講的一樣,恆時對世間法一剎那也不生起羨慕之心的要求相當困難,但是生起一般的出離心不是很困難的。
  我們經常這樣觀想:三界輪迴中不管轉生到哪裡,都沒有很大的意義,我還是早一點解脫的好,所有的眾生也非常可憐,每一個眾生都被生老死病還有三根本苦、八支分苦所逼迫,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生起從三界輪迴中解脫的出離心。
  這樣才應該是初學者的一種修法,因此起初時候的前行法門非常重要。希望你們在座的人首先從《大圓滿前行》開始修起,自相續中應該生起每一個修法的境界,比如說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的這些道理在自相續當中成熟,以後再聽一些比較高深的密法,終能得到利益。
  比如說陶師做完罐子以後,起碼好幾天之中要放在太陽下面炙烤,然後在火中燒,最後才可以在裡面倒水、裝東西,但是你剛剛做完以後就馬上倒水,一定很快就破碎了,故應該有一個成熟的過程。
  我們修法的時候也應該首先把共同外前行修法的每一個道理在自相續中生起定解,生起真正的出離心,這樣以後修習大圓滿法才會獲得利益。但是現在大多數人是顛倒的,首先要求最高的《上師心滴》或者是《文殊大圓滿》最高的妙用灌頂,然後修托嘎,修本來清淨,最後修大圓滿的前行,修人身難得,次第完全本末倒置,不應該這樣。
  以前色爾壩的依科喇嘛,他在三四年中講加行、修加行,之後才傳一點大圓滿的具體修法,從他那裡在兩三年當中根本得不到大圓滿的密法傳承。法王如意寶1993年去美國的時候,美國有一個叫仲巴的仁波切,現在他早已圓寂了,他對待弟子的方法是什麼呢?他也是在六年中讓弟子們修加行,六年以後才傳授其他法要,只有這樣,弟子的相續能夠成熟,而且上師也能觀察出弟子到底是否真正對密法有信心,而且這種信心就像秋天的果實,已經完全成熟,你稍微碰觸,它就會掉下來,吃起來也很爽口,果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吃,一定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們以後無論是自己修行還是攝受弟子,一定要次第漸修才沒有危險性,而且法對相續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現在很多人的行為完全是顛倒的,特別喜歡先修高深的法門,對所謂的皈依、發菩提心和大乘有關慈悲心的功德方面根本不加理睬。修習所謂的高深法門,暫時在一兩天中也可能有一些覺受,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講不會有很大的收益,最後也有生邪見的危險性,因此大家要詳細觀察。
  宗喀巴大師的教言中總的來講,最初切勿用高深的法門自欺欺人,應該看破今世、生起出離心,如果能看破今世,自相續中就一定能生起出離心。在座的人生起真實無偽的出離心是很困難的,但也應算是生起出離心的人,為什麼這樣講?大多數的人從前的生活還是比較富足,卻覺得一切都沒有多大的意義,看了教典後,覺得人的一生彈指一揮間,即生中的所作所為都是欺惑自己的,因此來到喇榮山谷苦行。
  現在這裡沒有電,這幾天供齋的緣故,水也是很緊張的,有時候寒風呼嘯、漫天飛雪,這種情況下,如果相續中沒有出離心,恐怕是不會住下去的,因為現在世間人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而我們卻這樣過生活,所以這裡大多數的人應該會在相續當中有一種看破今世的信念,否則一定整天沉溺在家中的瑣事裡,根本不可能在寂靜地方一心一意地希求善法。雖然如同藕中細絲般的牽連尚未斷掉,如果全然斷絕也會困難重重,但畢竟也是看破今世來到這裡,大家應該生起歡喜心。我是這樣想的,也許是我的一種觀察吧。
  綽迫譯師曾酣暢淋漓地痛斥道:"不知身壽似水泡,不念死主已迫近,縱然修善極眾多,仍為此生之武器。
  綽迫羅扎瓦是藏傳佛教中非常了不起的大譯師,他在翻譯經論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他痛斥人們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人的身體就像是水泡一樣,對自己的身體特別執著,一點無常觀念都沒有。
  據說蔣介石的妻子已經去世了,直到106歲去世之前從來沒有間斷過對自己的打扮,化妝是她一天當中最主要的工作。聽說她比較難看,她不願意讓人們依靠她的身體生起厭煩心,所以一百多歲的時候還在整日梳妝打扮。這類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就像水泡一樣無常,也根本不念死主,從未想過自己會不會死。我們經常聽到死的消息,也經常看得見很多屍體,但是每每看到他人死時,對於自己也是壽命無常的本質卻從未想過。
  前一段時間這裡賣煤氣罐的一個三十歲的人死了。前兩天在喇嘛經堂裡面,一個老年人正在唸經的時候就突然死去了。壽命只在呼吸間,《親友書》中說:"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為風吹,呼氣吸氣沉睡間,能得覺醒極稀奇!"但是很多人還認為自己能夠長命百歲, 我們修行人的無常觀念還算好一些,但是外面的世間人都似乎在為活一千年來作打算,不管是積累財產還是建築房屋。不考慮死主將至的人雖然在行持善法,眾多諸如此類之人實際上在磨今生的武器。心裡面一點無常觀念都沒有的修行人也肯定不是好修行人,做今生武器的修行人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不曉名利乃幻化,未棄貢高利牽縛,縱然被奉為聖者,仍為八法之僕役。
  不知道所謂的名聞利養是幻化的,也沒有捨棄貢高我慢,整天以利養束縛的人,雖然被人們稱為是聖者、高僧大德、上師、活佛或者是大修行人,但都是魔的幻化或魔的繩索。如果沒有看破,有人說:"你是大聖者,很了不起啊,上師您老人家是文殊菩薩的化現,是觀世音菩薩、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蓮花生大士等等的總集,您老人家不需要修資糧。"別人這樣不切實際地讚歎,實際上你就落入了世間八法的奴僕的行列中,跟世間八法的服務員沒有差別,真是很可憐的。
  我們每個人稍微有一些地位、名聲或者有一些修行的時候,應該經常用這些教言來衡量自己。
  今生殘體未放棄,縱然勵力勤修善,終將赤手奔來世,前途渺茫真可憐!
  如果沒有放棄今生的殘陋身體,縱然你日不放逸、夜不倒單地行持善法,當你離開身體的時候終究是赤條條兩手空空奔來世,這種人的前途是很渺茫的。我們應該從內心來觀察,以出離心和菩提心攝持,每天所做的善事不一定很多,但哪怕是聽一堂課,不為今生的發財快樂,哪怕是病也好,痛也可,苦也罷,都是前世的業障現前,但是我一定要利益眾生!在臨死之前能不能發此善念?如果能,那麼你的前途就是光明的,如果沒有這樣,雖然做了很多善事,如果都是為了今生,那麼這個人的前途是非常迷茫、可憐的。
  不懂輪迴之過患,欲妙享樂不知厭,誇誇其談空口言,亦為狡詐偽君子。"
  根本不知道輪迴的過患是什麼,對世間的享樂和妙欲一點厭煩心也沒有,但口頭上就像我一樣誇誇其談,哪怕是三藏十二部全部能背誦下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內心當中沒有很大的出離心和菩提心,只會空口而談是非常可憐的,這就是自欺欺人,也就是所謂的狡詐者。
  阿底峽尊者也一語道破了個別人的別有用心:"據說他在觀修上師如意寶,但如果觀修之時,綢緞和茶磚之類的念頭在心中紛然呈現,則無論如何觀修,都只能成為滔天之惡業。
  阿底峽尊者用尖銳的語言揭穿了有些人心裡的惡念,說得非常清楚明瞭:據有人說一些人觀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外表上看是在觀修,但心裡面綢緞、茶磚等等的念頭始終紛現,無論怎麼修也只是修得個滔天之罪。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世間的意念一直紛然呈現而不能好好觀修,看起來是一種善法,實際上全部是為了今生的利益,當然是造惡業了。按照《俱捨論》的觀點:只要轉生在三界中就是痛苦的因。但並不是說觀上師瑜伽有很大的罪過,如此很多人都不敢觀修了,此中要義是說我們應對今生的世間八法盡量地斷除,如果沒有斷除,一邊觀上師瑜伽,一邊想獲得綢緞和馬匹,這種想法就成了世間的因,世間之因就是滔天之罪。
  真正要修行,想脫離生死之海,播撒勝妙菩提的種子,僅僅一念發心的福德,即便是浩瀚無垠的虛空也是無法容納的。"
  真正要修行,就應該想逃離輪迴苦海,在自相續當中撒下菩提的種子,僅僅是以這樣的菩提心攝持,功德就是無邊無際的,整個浩瀚無垠的虛空也根本無法容納。因此,不只是修上師瑜伽,還再再地給大家宣講了菩提心的重要性,不是形象上而是從內心當中生起定解。
  因此,今年大家學習《入菩薩行論》應該是比較成功的,大多數的人應該是對大乘菩提心生起了信心,做什麼事都應該用菩提心來攝持,看起來特別小的事情,實際上功德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沒有菩提心攝持的情況下,一個人用一百萬修建一座經堂,還有一個人以菩提心攝持用一包快餐面佈施給眾生,那麼二者的功德是誰大呢?答案應該是後者。
  這是完全符合邏輯和經論的,我今天用三元錢佈施給可憐的眾生,目的是希求自他的佛果,比起一個為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世間八法之念捐款一百萬的人,前者的功德乃至菩提果之間都無法用盡,而為了即生利益而捐款的人,很有可能他的生意會飛黃騰達起來,但是利益也莫過於今生而已,差別相當大。所以,噶當派大德和華智仁波切經常說:善惡不在形象,意樂更重要。因此善根功德的大小與否主要是看他的發心如何,內觀才重要的道理大家一定要記住。
  布頓仁波切也常常自我警誡:"為了即生親怨之利益,貪嗔積財攝受諸眷屬,死時眷屬受用不跟隨,業果苦痛唯有己承受。梵天帝釋轉輪之王等,所獲輪迴樂果不穩固,死時未必不會墮惡趣,當於輪迴生厭仁親哲!"希望大家看了此段教言後,都能引起深思!
  為了今生的利益以貪嗔癡來攝受眷屬,即便這個上師有幾百名弟子,當大限來臨之時,弟子也根本不會跟隨,業果的成熟全部自己承受。我們獲得了梵天、轉輪王的樂果也是不穩固的,死時不一定不下墮惡趣,布頓仁波切經常以此來教誡自己。
  有些人背誦不來的時候就用棍棒打自己:"你這個笨蛋。"仁親哲也是這樣說:你沒有生起強烈的厭煩心,不一定能解脫,仁親哲!這叫做自我教言。
  希望大家看了這段教言以後,反省自己的修行怎樣,以前在上師面前也聽過很多次,自己在靜處已經住了很多年,以後也還想繼續住下去,但是以前自己的發心是怎樣?現在應該發什麼樣的心?一定要自我觀察,引起深思!
  加爾瓦樣功巴也用了一連串恰到好處的比喻,毫不客氣地挖苦道:"人們往往只對高深的法趨之若鶩,低劣的法不能令其滿足。
  加爾瓦樣功巴對有些修行不好的人挖苦說:人們都有這種毛病--對深高的法趨之若鶩15。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聽說某個地方傳大圓滿的灌頂,大家都爭相趕來。一般在佛法不太興盛的地方,按照世間人的說法:傳大法吃得開。為什麼呢?很多人聽說要傳一個大灌頂,大家都集中在那,灌頂之後不知道誓言是什麼,想都沒想過,他們認為灌了頂就一切都萬事大吉了,其實並非如此。而對佛法有基礎的人對灌頂並不是那麼希求,傳大法也並不那麼希求,而是要觀察自己的相續。一般藏漢兩地的邊地,只要有人灌頂,成千上萬的人都會聚集在那裡,如果一個上師講菩提心的功德、皈依的功德,他們卻不以為然。
  我在杭州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機會難得而要我傳一個密法或灌頂,我說:"灌頂的資格我的確沒有,觀本尊等很困難,所以沒有灌過頂,傳密法也不是很重要,我還是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給你們傳《佛子行》和《修心八頌》。"其中幾個代表的表情立即變了,"也可以,傳《佛子行》也可以,那就這樣吧。"以特別失望的口吻這樣說道。
  現在的人們就是這樣,我認為對初學者而言得一個灌頂不是很重要,得到一些基礎的法門才是首當其衝的事情。但是他們貪心不足,仍然對深高法門歡喜非常,對一些表面看來低劣的,譬如對傳皈依法一點都不滿足,傳大乘的慈悲菩提心,認為都聽過見過,就喜歡即生成就、不用修就可以飛走的法。
  他們對大空性、大無生、高深莫測的大法總是投以關注、欣喜的目光,從不觀察自己的相續與佛法是否相應。
  他們就是對一些大空性法門,或者大中觀、大手印等等具有"大"字的法門情有獨鍾,但是不大的人要一個大法也沒有很大的意義,我們的心不大,連一個小小的出離心在自相續中還沒有萌芽開花,法再大也沒有真實的意義,就像口本來特別小,吃那麼大的東西裝不下,所以應該慢慢訓練對加行法門的重視。
  上師如意寶的傳承弟子在這方面有一種特點,上師如意寶自始至終對加行法門都非常強調,因此他的傳承弟子就像依科喇嘛的弟子一樣。依科喇嘛圓寂以後,他的傳承弟子修行都非常成功,臨死的時候基本上都有成就的相。凡是聽過他的法的老年人,修行是很安全的,沒有半途而廢的情況,基礎打好了以後就比較穩固,不像最開初的時候說自己是大圓滿第三步境界,最後發現連小乘羅漢的境界也沒有。
  既然是上師如意寶的傳承弟子,對加行法門千萬不要輕視,每一年都要看、要學。但現在的人們對高深的法如是地欣喜若狂,對一般的法從來都不屑一顧,從來不觀察自己基礎打好了沒有。
  雖然所修的法是大圓滿,但也無濟於事,因為大圓滿的修行者必須是大圓滿的根器。
  應先成熟大圓滿的根基,不過有些人也不要想自己一定不是大圓滿的根基,只能修一點小小的法,就像以前有些法師所說的那樣:只有七地菩薩才算是大圓滿的根基,我們這些自私自利的低劣凡夫不是大圓滿的根基。不是這樣,這也有一些走極端,沒有真實瞭解它的含義。所謂的大圓滿的根基,我想在座的所有人都應該是大圓滿的根基。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與上師有緣,而且聽到大圓滿的法門。無垢光尊者的《七寶藏》中也講過這個道理。因此,大家應該知道凡是對大圓滿有信心、對大圓滿不生邪見的密宗行人都應該是大圓滿的根基,只是看你是否已經成熟,你的心還沒有成熟的時候要看甚深的法本就是輕重倒置了,從大圓滿往下修是不會成功的。
  我要求以後大圓滿的閉關者最少也是要聞思四五年以上的人,這樣比較保險,從來沒聞思過,基本的佛教道理都不懂,修托嘎、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觀風等的修法非常危險,最終肯定會變成一個精神病,還是很麻煩的。所以,千萬不要觀風脈明點,也不要觀托嘎,沒有打好基礎的人不要修這些,而應一心一意地修加行,加行已經圓滿完成,尤其對《大圓滿前行》的一字一句全部瞭如指掌的時候,再修有關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以及大圓滿的修法會成功的。
  因此首先是打基礎。
  我認為在座的人應該全部是大圓滿的根基,當然我不要說他心通,連自心通都沒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但是通過推理來講,在這裡出家苦行,應該是對大圓滿有信心和緣分的,是大圓滿的根基。因此,以前得過大圓滿法要的人,也不要認為沒有成熟真正的出離心之前不能動、不能看,還是要繼續看、繼續修。
  目睹現在的人口若懸河地談論著像馬一樣價值昂貴的法,而其人的價值卻不如一條狗。
   噶當派的加爾瓦樣功巴仁波切說話還是很厲害的,他說:現在人們口若懸河、高談闊論、不厭其煩地整天談論的就是像馬一般16價值昂貴的大圓滿、大手印、大威德灌頂,實際自己連一條狗都不如。因為連一點點的出離心都沒有,這樣小小的人談高高的法有什麼用呢,沒有任何用處。
  此處是描寫當時藏地修行人的一些毛病,現在有些修行人對世間八法執著不捨,整天談論高法同樣沒有什麼用。
  已經與正法南轅北轍,尚不願修習。他們自以為是的言辭其實與說唱者扣人心弦的歌聲,鸚鵡巧舌如簧的重複沒有區別。
  已經與正法南轅北轍了,根本不能相應而是相違。他們的這種說法與有些人唱歌、鸚鵡巧舌如簧地學習別無二致,別人說高大的法,我也求高大的法,初學者不是這種根基和緣分,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應打好基礎,之後再修持大法才最相應,否則詞句上的言說就是鸚鵡學舌。
  如果已經了知一兩個法,就應當身體力行地實際修持。一旦通達了一兩種法,就應讓其與內心相融。
  那天我和一個堪布有一點辯論,但是我內心中非常贊同他的說法。他認為得了法一定要漸次修行,不然光是得到也沒有絲毫用處,就應該是這樣。比如《大圓滿前行》中的人身難得,得到了以後就一定要修行、觀想,沒有修就根本嘗不到它的法味,也沒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得到了一兩個法以後就應該身體力行,與相續相融合。
  如果心法未能互相交融,那麼,就如同水與粉末未能融合一般,人法之間也相距萬里17,而不能真正地互相容納。
  法雖然非常殊勝,但是人法之間有很大的距離,就已經完全脫離。
  法就如同肺葉做成的菜湯一樣(肺葉全部漂蕩在湯麵上),僅僅漂浮在口頭,而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經常說法很殊勝,應該好好地修,但是行為上卻無動於衷,就像將內臟中的肺作成湯,肺葉全部漂浮在上面,裡面一無所有。我們的法也全部漂浮在口頭上:"好好修啊,佛法非常了不起啊,上師如意寶的功德是非常大啊。"講起來頭頭是道,吸引很多人,其實自己內心當中從來沒有想過上師如意寶的功德,沒有想過法是如何好,自己面對一些痛苦和困難的時候根本不能轉為道用。法既然這麼殊勝,為什麼你自己不相應呢?所以,修行人沒有必要在口頭上誇誇其談,空口說白話,沒有任何實義。
  整日怨天尤人、驕傲自滿,滔滔不絕地抱怨。這樣,修法的意義就不能充分體現了。"
  自己遇到一點點違緣就開始怨天尤人,怪這怪那,自己修行不好就說這個是壞人,那個是壞人,反正他的眼前所有的人全部是壞人,沒有一個好的,無法體現修法的意義,修行較好的人便不會如此。
  所以,諸位應當將捨棄今生作為修行的主題,緊密圍繞這一核心進行修持。
  我們作為修行人,看破今世應該作為修行的主題和修行的核心,圍繞這個中心修什麼法都可以了,如果沒有看破今世、拋棄今世,以任何法作為核心都困難,這就是關鍵。
  
  
  
  
  
  
  
  
  
  
  
  
  
  
  
  
  
  
  
2004年1月4日                                   第12節課
  大家在聽法過程中要排除萬難,前一段時間很多人的學習態度還是不錯的,這幾天我也看得出很多人的心情和學習的精神又開始走向低調,學習不要半途而廢,一定要努力堅持。雖然我也很辛苦,你們也很辛苦,但是我們都要堅強。
  
  下面我們開始講課,《開啟修心門扉》中引用了一些成語,希望你們小孩子或者漢語水平不太好的人,一定要仔細地學,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學問是非常可憐的,雖然有時候在表達方式上稍微難懂一點,但噶當派教言的寫作方式就是這樣,對於每一個字你們不一定一一通達,但希望大家將每一個道理記住於心間。
  無著菩薩的一席話,也讓一些心術不正之人理屈詞窮:"趨入正法解脫軌道時,全神貫注奔於此生榮,無有更甚於此之違緣,是故應當將其悉捨棄。
  無著菩薩的教言令心數不正的人無話可說,講得非常透徹:我們已經趨入佛法,在希求解脫道的過程當中卻全神貫注奔於今生的榮華富貴,就再也找不到更大的違緣了。
  有些人已經出家,該修行的時候不修行,全神貫注地搞生意和希求世間的名聞利養。昨天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說:"我準備到某某地方去化緣,但是那裡的人好像認為我是騙子,你可不可以擔保我不是騙子,只說一句就可以。"我說:"可以,反正你在學院住過,也是學院中有一些名聲的仁波切。" 但究竟是不是全神貫注於名聞利養也不好說,無論去哪裡也有可能為財產和名利等奔波,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所以,如果在修行的過程中沒有看破今世,一直為了名聲和財產疲於奔命,那麼就再也沒有更大的違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一看破今世

续-《一  看破今世》

摘自《索達吉堪布開啟修心門扉講記》
  有些人覺得"阿修羅"來了是很大的違緣,生病了違緣很大,家人排斥違緣很大,但這些很有可能是順緣,為什麼呢?這樣對修法的難得之心會自然而然生起來,故不一定是違緣。真正的違緣就是不能看破,整天為自己和家人奔波忙碌,這是即生修行中的最大違緣。所以希求今生榮華富貴的這些念頭一定要捨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9:04 , Processed in 0.20385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