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0|回复: 1

[大德开示] 卍续藏第62册No.1184念佛百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62 册 No. 1184 念佛百问》

卍续藏第 62 册 No. 1184 念佛百问


  No. 1184-A 序

  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则名为自性弥陀。观想西方。依正在观。是则名为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如是如是。一切众生。全性迷倒。弥陀安在。全心逐境。净土何存。虽具性德。未经修治。三细六粗之所埋没。自昧衣珠。流浪六趣。如来说为可怜愍者。世间富贵。人天福报。尚顺勤苦。且难称心。岂况出世了脱生死。既生希望。又畏勤修。空言性德。自诳诳人。腊月三十。悔之何及。若夫既信此门。又肯修习。少见契经。动生曲见。如斯之类。其又实繁。当天台时。已论十疑。迨师子林。又加或问。像季末法。障病斯多。受佛密付。诸大菩萨。随时启辟。随根救疗。智者天如。皆其人矣。亦越于今。又数百载。善根益薄。障执愈增。偶有发心。难逢善导。水云道人。深穷教海。义括三宗。直透禅源。灯该五叶。而接引三根。惟宏净土。省庵近法。云栖远宗。爰是先有九祖之述。至于机宜普被。宗教兼摄。初学可企。久修必循。惟此念佛百问一卷。中边皆甜。始终俱彻。既简而该。亦深而浅。埽去惟心。不言自性。竟认权乘。匪泥实故。尤为从上尊宿未经开阐。所以者何。执理性者。多废事修。反误生西。着事相者。不弃有为。无碍直往。认作权教。方便施设。径中之径。显佛垂慈。益觉亲切。若此指示。洵乎莲宗宝筏。净土指归。一口吐尽。一字不留者矣。读者果能心悦诚服。如说精进。慈尊决定。遥为摄受。八德池中。必生莲花。神化形迁。定当托质。惟我道人。证明非妄。末学小子。沐手焚香。顶礼展读。赞叹无已。十疑或问。莲池寸香。滴髓真传。如是如是。是书所在。佛祖护念。有缘遇此。当广流布。散诸香华。而供养之。

  道光五年仲冬朔月 净业学人江沅拜撰

  No. 1184-B 自序

  书名念佛百问者何。夫有问必有答。不言答者。答摄问中。省文也。为数百。而所谈皆念佛之事。故名念佛百问焉。或谓曰。斯果彼问而君答之乎。余良久曰。此虽从我这里出。然我但知其皆谈念佛之事。不复忆其果彼问而我答。抑我问而彼答之也。其彼我虽茫然弗知。而所谈念佛事。历历在兹。姑请净业之士。用心于念佛者。观而思之。或可以为萤光之一助。则是已。

  道光五年岁次乙酉夏六月朔古吴后学悟开书

  例言四则是书多为在家念佛修行者发。直达心源。痛扫支离纡曲。好心学道之士。愿加参会。而区区亦用自警云。此就当时片刻之语。只归明白晓畅。不求广说。但为在家说者。自揣薄德。未敢冒昧渎听于同侣。然内有可通之处。愿鉴诸明眼上士。惠我教益。于中错谬。幸垂斥正。

  No. 1184

  念佛百问

  清云间莲华庵后学沙门 悟开 着

  净土法门。不落偏径。如何正说(一)。

  此门法道。一切根器齐收。门庭施设。宜乎彻上彻下。五教全该。彻上以被上根。彻下以接下根。信行愿。所谓资粮。经律论。皆为助行。要其所归。总不可离却净土三经。如是立说。是名正说。

  自古及今。东土大善知识。阐扬净业正说者是谁(二)。

  正说有二。一者全体大用。通途正说。二者一事一理。逗机正说。古今大善知识。不可胜计。其所著述。多已散亡。今所存者不肖披览甚寡。惟就见闻。其云栖弥陀疏钞。是全体大用。通途正说。如天台十疑。天如或问等。皆是一事一理。逗机正说。净业行人最关紧要。切须求阅而玩味焉。

  妙宗钞。用三观释。钝根难入。其亦偏说乎(三)。

  观法高深幽远。非用天台三观。不足以彰圆妙。是正说。非偏说也。若钝根难入者。可长诵观经。诵之熟。思之熟。随其经文而想见之。虽不开慧性。不成观道。亦是粗浅学观之一法。但止要诵观经想观经。不得在观经外。加一字讲究。就在经中。不得妄性议论。不依此说。恐入邪魔。

  观想之圆妙。与持名中理一心。相去几何(四)。

  同一不可思议。

  观经下品。持名往生。此等持名。到何境界(五)。

  到事一心境界。

  不到事一心。还得往生否(六)。

  不到事一心。难以往生。何以知之。阿弥陀经云。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心不颠倒。一心不乱。虽不能理一心。亦须事一心也明甚。

  念佛时总有杂想。何能一心(七)。

  若肯长看无量寿经。静坐思惟。保管渐得一心。

  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又云。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又云。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据此。已是净业正因。不必更求观法可乎(八)。

  此经正旨。归在十六观门。所云净业正因者。正是偏正之正。非正助之正。犹言如此三福。为净业中真正之因。不是偏邪之因也。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意云何(九)。

  作者。修也。言是心修佛道。是心本是佛也。

  既本是佛。何假修为。所以无心合道。道在是焉。起念兴修。修滋妄耳(十)。

  不修到十分田地。安得无心合道。道在是焉耶。修而滋妄。修成妄灭。不修而妄。妄妄无穷。思之。

  观经云。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云何为念佛三昧(十一)。

  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念佛三昧者。思专想寂。智与理冥。欲人易晓。复作一说。念即佛。佛即念。念佛一如。亦无念佛之相可得。是名念佛三昧。

  观经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如何观法(十二)。

  自他相亡。如说而观。

  弥陀疏钞。何以谓之通途正说(十三)。

  不矫不枉。无党无偏。中正和平。独明厥旨。谓之通途正说。

  十疑或问。何以谓之一事一理逗机正说(十四)。

  初欲起信。尚具疑情。十疑论。剖明所以。令其豁然无滞。参禅人。或稍知光影。即轻藐莲宗。皆由不明佛理。误入狂痴。天如和尚痛下犍椎。击开迷网。专为一类之机。发明正旨。谓之一事一理。逗机正说。此二者。最关紧要。故特标出耳。

  修行之士。得何等气质。易于入道(十五)。

  刚健中正纯粹。此等气质。堪作法器。刚能荷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健能为法为人。中则不落偏径。正则不生邪思。昔日临济初入道。亲近黄檗。睦州见其行业纯一。令问黄檗佛法大意。临济三度吃棒。旋于大愚言下。悟彻佛法无多子。当知此时大悟。皆从平日行业纯一中来。若非行业纯一。虽有百千黄檗大愚。安能大悟耶。而临济之行业纯一。亦由气质之纯粹所致。儒书云。颜子深潜纯粹。故为孔门高弟。况佛门法器。安可反逊于此。古今称大善知识者。宗门如马祖百丈等。教下如清凉天台等。净土如莲宗九祖等。皆刚健中正纯粹者也。然此且就世谛而论。小而言之耳。其实大智慧根。光明彻乎边表。岂可言说。我等后生小子。志求大道者。敢弗勉旃。

  门庭卓立。高不可攀。浅质庸流。望崖而退。安所谓三根普被(十六)。

  大凡学道。当先知至理。犹儒家修德讲学。当先知得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所以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然后一步一步学将去。纵不成圣。即成贤。不成贤。即成大儒。随其学力浅深。皆不失为圣门弟子。今念佛人。当先知得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又知得历祖高风。然后一步一步行将去。不得十分成就。即七八五六。乃至一二分。亦随其学力浅深。皆得名为净业成就。既成就已。皆得往生。既往生已。皆得不退。皆得直至无上菩提。何曾不是三根普被哉。彼望崖而退者。不足以语信心人也。信且不真。佛亦无可如何。

  一二分成就。皆得往生。何故认真念佛二三十年。临终时。瑞应罕闻。岂如是之久。尚未成就一二分乎(十七)。

  良繇认真念佛。不是认正念佛。何也。或以切实正法相告。因不顺我怀。即不入其耳。或以虚华无益相闻。因恰合我意。即期在必行。不求正法。但任己情。因而逐浪随波。一生热闹。所谓担麻弃金。唐丧光阴者矣。若欲一二分净业成就。于兹亟宜猛省。

  古人谓念佛不碍参禅。参禅不碍念佛。又有谓念佛碍参禅。参禅碍念佛。究竟如何(十八)。

  法有二门。理无二致。指理言不碍。指法言碍。但理待悟后而明。法即现前所用。法者。方法也。方法即无两般。心无二用。故言碍。归源性无二。故言不碍。

  利根当参禅。钝根当念佛是否(十九)。

  参禅与念佛。各从其志可也。若以利钝配定。是何言欤。志气坚勇。钝亦能悟。体究念佛。非利不成。若说祖师门下。专接上根。愚夫愚妇。皆会念佛。此一往之词耳。

  参禅悟后。与佛齐肩。念佛往生。不脱生死。然否(二十)。

  悟后尚待进修。为有业识流注未净。沩山和尚言之详矣。只闻极乐世界莲华中生。不闻极乐世界莲华中死。莲池大师言之尽矣。嗟乎。不具正知见。又不明典章。有如此误。慎之哉。

  中峰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何谓也(二十一)。

  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是定。即静而虑是慧。所云禅者。定慧耳。净土法门。亦资定慧。禅与净土二名虽异。其定慧一也。犹云定慧者。净土之定慧。净土者。定慧之净土。中峰此语。盖?净业而进定慧之功。诫参徒而开净土之行。乃禅净双修语也。

  禅净双修。要分前后。还是一时(二十二)。

  达磨宗旨。超越教乘。不同四禅八定。所以古人道。这个尚不与教乘合。何况儒书。是知应分前后。若先参禅见性。而更修净业。最为顺理。古来宗门龙象。并宏净业者。皆如此。

  天衣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何谓也(二十三)。

  净土往生。佛无虚语。故云生则决定生。若了弥陀即本性。本性即弥陀。而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云去则实不去。此理事并举。权实双彰语也。

  净土法门。每称禅观。是何等禅耶(二十四)。

  非达磨禅。亦非四禅八定禅。所云禅者。乃体究念佛。即持名中理持工夫。然持名至理一心之极。达磨禅。四禅八定。非二致也。

  禅净双修。宜先禅后净。前已闻命。但何以不可齐修。其有说乎(二十五)。

  念佛不怕取相。参禅先要离相。取与离。难以并行修习。

  滞名著相。未离妄缘。达士所讥。良由是矣(二十六)。

  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着。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正是舍妄归真之法。背尘合觉之方。况此取相离相。皆是入门方便。譬若心欲到家。不从其门而入。还能到家否。

  每见古德指示念佛之间。觑个是谁。与参话头相似。又云自问阿那个是本性阿弥陀。其法如此(廿七)。

  此是后代师家变法。并非佛说净业正旨。在师家意中欲人悟明本性。然间看谁字尚可。若自问阿那个是本性阿弥陀。未免引起识情凑泊之弊。近时为师者迁就学人尤甚。作家宗师。决不如是。

  学者皆称参禅能悟。念佛不能悟。故知念佛不及参禅(二十八)。

  念佛不能悟。齐东野人之语。楞严大势至圆通章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心开。岂非悟境。观经上器往生章云。解第一义。言解第一义。岂非悟境。达唯心净土。了本性弥陀。言达言了。岂非悟境。以要言之。体究念佛。皆悟境也。观云栖疏钞理一心文中自明。不过净土法门。以信愿往生。而行修念佛。是紧要正旨。悟不悟。不计也。所以永明禅师有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之料简。当知非因无能悟而言此也。至于达磨禅宗。学者若到桶底脱落。更透过末后牢关。做个脱洒汉子。此等人作略。超过一切法门。所以谓之祖师禅也。

  四种念佛。其说如何(二十九)。

  四种者。谓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也。观像所以束敛身心。可为观想之前导。持名之助缘。实相者。离一切相之相也。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持名至理一心。观想至觉观双亡。则同归实相也。此念佛之极则。神功妙用。非口头三昧者所能窥测。

  念佛素称简易。何以今说如是之难(三十)。

  简易之语。其意有二。一则就其中下之根。说要截断轮回。径往西方。永超生死。只消专志念佛。心不颠倒。不论贤愚。皆能成就。故云简易。一据六度万行。祗劫熏修。方成佛道。今则六字洪名。不拘久近。果能正念分明。便得弥陀接引。托质莲胎。俱臻不退。岂非简易。

  古人谓万修万人去。然今念佛而未必往生者何故(三十一)。

  楞严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乃感应使然。若万人真实感。则万人真实应。此之谓万修万人去也。往生念佛之人。口虽念佛。心不依佛。仍旧自逞主见。如何若何。一闻真切语。便难而畏之。一闻方便语。便易而忽之。如此念佛。实则具文而已。未必往生。若见难不畏。见易不忽。常求开导。时切精思。依佛念佛。古人语。决非诳汝。

  既发愿往生。只须念佛。何假修诸功德。转成有漏之因(三十二)。

  凡修佛道。福慧并尊。有漏无漏。随人心向。不可因有漏之福无常。而遂废庄严佛土之大福德也。故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念佛也。福德因缘。修诸功德也。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章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云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如此等说。难以备举。学者宜尽心焉。

  念佛本属易行。若如前说。其不令人裹足乎(三十三)。

  佛不异语。惟在当人善会耳。根性固有利钝。而人力又有瘠肥。但当思勉其鞠躬尽瘁。岂可漫诿之于力不足也耶。

  在俗念佛。辄为善务纠缠。有何方便。不碍修持(三十四)。

  此事全在当人善于调处。调处得宜。即不碍也。

  念佛与持咒相似否(三十五)。

  不相似。咒具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但如法加持。即成机感。不用体究也。念佛者。有事有理。有性有相。有权有实。要由体究而得明了。故不相似。

  念佛与诵经相似否(三十六)。

  可云相似。何以故。诵经者。散之而为经中若干文义。若干句义。若干字义。收之则不出一佛义。天台云。言佛便周是也。今念佛者。即是念一切经义。一切文义。一切句义。一切字义。何以故。佛是觉义。经云。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是也。

  念佛工夫。有几等次序。有几时更为要紧(三十七)。

  次序三。一者专心念佛。二者究心念佛。三者一心念佛。更为要紧三。一者病时。二者老时。三者死时。

  念佛时有杂念起。问此杂念从何来(三十八)。

  人之一身。止有一念。念佛之念即是他。杂念之念亦即是他。只因这一念。不能全分归于念佛。即有少分在念佛之外。杂念者。即此少分佛外之念。蓦地里兜着尘劳业种。乘此念佛时插入耳。

  如何得除去杂念(三十九)。

  不消除得。但自抖擞精神。以此一念。全提在佛上。杂念即无。

  虽知如是。奈精力罢弱。不能使之即无。又当如何(四十)。

  道力未充。多诸散乱。收摄六根。渐归清净。不得已。姑设方便袪之。念佛时当杂念起。不要理会他。我只是念。更加目注佛像。或念注佛像。自无杂念矣。

  如此做去。始而果好。但久久。又有杂念起时如何(四十一)。

  内心浑浊。外境纷拏。念佛便不得力。甚至杂念缠扰不开。此时不必焦燥。但结湛心思。令六字洪名。一一从念提起。由口出声。耳中历历听闻。又复念中流出。循环贯摄。不令间断。杂念自无。

  如此固妙。奈有钝根不能者。又且如何(四十二)。

  智者大师。开忻厌二门。初心入道。切须起忻厌心。忻厌一生。精进自发。内心浑浊。渐见澄清。外境纷拏。自然消散。念佛时。便觉轻安适悦。若忻厌不生。竟无入路矣。如不会做工夫。念佛而多杂想者。可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当念佛一声即记在南字上。第二声记在无字上。又阿又弥又陀又佛又南连环。记认不断。一切杂念。无处出生矣。

  上根念佛。亦有杂念。如何遣法(四十三)。

  圆觉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而况于杂念者乎。

  念佛多年。何故终不得力(四十四)。

  自无主宰。但随波逐浪。任尔多年。何能得力。

  往生不往生。利害在甚么处(四十五)。

  与阿弥陀佛。一念相应。利也。有一丝放不下。害也。相应者。犹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也。

  净业以何为根。以何为因。以何为究竟(四十六)。

  净业行人。当以菩提心为根。以念佛为因。以自利利他为究竟。

  一毫之善。皆可回向西方。今不念佛。但诵经故咒。回向西方。想亦不违教理(四十七)。

  读诵大乘。经有明文。然是助行。观经以修观。弥陀经以执持名号。斯为正行。弃正修助。未达深理。殊不知观想持名者。正使转生成熟。至命终时易于感应。修余行者。恐愿力稍疏。为他歧移夺。而致障往生耳。

  念佛不要长斋否(四十八)。

  若已先发菩提心。决不再问此语。昔日马祖因官人问肉。吃即是。不吃即是。祖云。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此语大有意味。

  念佛人不能长斋。亦得往生否(四十九)。

  凡有过。甚微薄。更功能掩过。而念佛求生极乐。心甚亲切。至临命终时。道力胜于业力。决可往生。

  念佛门中。带惑往生。十念成就等说。学人耳边。大误之极(五十)。

  佛不误人。人自误耳。何谓自误。恃容带惑往生。居然造业。为有十念成就。任意因循。岂知带惑者。不待三惑断尽耳。十念者。就极忙人。不暇多念者言也。念佛人。不悟此旨。蹉跎过了。临命终时。业力胜于道力。奈何奈何。所以平日间。必当洗除恶习。警?善根。不致自误也。

  莲池大师临示寂。嘱云。老实念佛。唯老实念佛。故不必讲求论议(五十一)。

  老实者。纯真无妄之谓。非不讲求。为老实也。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世称质朴者为老实人。若全无知识。则名呆人矣。今云老实念佛。非呆念佛。可想而知。

  世人六乱妄想。刹那不住。求个毫无知识底呆人念佛如何(五十二)。

  虽是呆人。他闻说念佛好。便欢喜。得知念佛好。闻说念佛生西方。他又欢喜。得知念佛生西方。于是遂呆念佛。今日呆念。明日呆念。直呆念到命欲终时。忽然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弹指往生极乐世界。此等人。可谓呆而不呆。若是聦明会打算人。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今日忙。明日忙。若功垂后世者。置弗论。直忙到腊月三十日。忽然业积如山。面前齐现。此时无计可施。待人发放。此等人。可谓不呆而呆。所谓如来说为可怜愍者是也。

  修行不得进境咎在何处(五十三)。

  修行者无他。但灭诸习染之气而已。譬如磨镜。垢去明存。一切众生。皆有种种习气。所以轮转生死。念佛者。令其心归大觉。习染潜消。若初果之破尽见惑。二果之复破思惑六品。三果之再破思惑三品。四果之破尽见思。缘觉之侵习。十地菩萨。地地之分断一品无明。等妙二觉。亦复如是。此等断惑。我辈安能。祇可求佛摄受。顺佛方便慈恩。带惑往生。然粗重垢染。不得消除。成何修道者。即如贪瞋痴爱。嫉妒謟曲。乃至机械变诈。名利私心等。皆为障道恶缘。我不能除。被其所障。所以修行不得进境。

  亲师近友。常愁牵入火坑。瞎炼盲修。又恐终成骨董。闻思既失。进退何凭(五十四)。

  末世法弱魔强。不必言矣。然虚心察取。天下未必无人也。此时看经一事不可缓。但要知得看经道理。假如念佛人看经。应先取净土门中经书。详加参究。须会理通源。勿迷情偏执。本门明白。复及余经。随其心力可耳。如今在家居士。多取一本金刚经注解看了。虽修净业。而净业经书反不在意。真无益而有损。

  金刚经神妙不测。弥陀经平实无奇。二经相较。胜劣可知(五十五)。

  修行之士看佛经。解佛义。神妙不测以为胜。平实无奇以为劣。大不可也。看经解义。要于神妙不测处。寻出平实无奇底理来。平实无奇处。寻出神妙不测底理来。方称具眼。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章。三说发菩提心。为往生枢要。今何各知识开示于人。惟念佛是说。不及菩提心(五十六)。

  龙舒校本。遗漏发菩提心句。云栖正之。省庵法师。谆谆于此。作劝发菩提心文。极为恳切。从上大善知识。开念佛法门。必以劝发菩提心为首务。始尽广大法门旨趣。若近时者。日趋日下。儒书云。何足算也。

  无量寿经。剧谈五善五恶等文。类似小乘经典(五十七)。

  经云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岂小乘经典耶。依文不依义。如之何其可也。既有此问。试作一解。良由此经。于经法灭尽之后。尚留世百年以度有缘。而末世之中。根器益钝。我佛悲心彻底。譬如长者告诫其子。而子性愚劣难晓。为作切实语。就子可晓者而语之耳。

  回向之词。辄谓普为众生。广度众生。如此虚愿而云有愿必成。人所难信(五十八)。

  有口无心。可称虚愿。实有其心。便为实愿。故曰必底也。现在之普为。当来之广度。若突然孤起。未免空谈。华严经中善财童子。遍参知识。必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道。修菩萨行。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此是第一发心修行好榜样。既已先发菩提心。则一切修行。皆从菩提心中流出。而普为众生。广度众生等。尽是菩提心感发。真实不虚。何有不遂之理。

  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故知多则得生。少则不生也(五十九)。

  按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此专指上辈说。中下二辈。自有差等。

  念佛贵乎心持。何必出声(六十)。

  心持念佛。颇合深旨。但出声念佛者。即以佛声而为助缘。有自他兼益之妙。

  然则默念可乎(六十一)。

  独自念佛。声默皆宜。若随众念佛。定应出声。

  或谓六字念。尚存皈敬之意。四字念。竟是直称名号。以为不可。然否(六十二)。

  古无此说。此随世谛知见。然其称名之义。不属于此也。

  昏沉中念佛。亦有利益否(六十三)。

  昏沉中念佛。正是口念心不念耳。切须自己警觉。勿使惯常。

  世称在家念佛诵经。能令儿孙稀少。果有其事否(六十四)。

  为善降福。为恶降殃。此一定之理。今以念佛诵经而降之殃。岂念佛诵经。为恶事耶。理云何通。又乏儿孙之人。世间不少。未必是念佛诵经者也。此就世法而言。若论佛法。儿孙者。前世所结之业缘耳。贤儿孙是善业缘。不肖儿孙是恶业缘。无常之法。尽是梦幻泡影。

  念佛之缓急。佛声之高低。念时之行坐。如何合法(六十五)。

  念佛太缓。则散而无力。太急。则失于自在。不缓不急。则安详清朗。佛声太高。恐伤气力。太低。易入昏散。不高不低。则悠扬和雅。在道场。大众念佛。行坐自有定香。若二三知己。自在念佛。只取念佛如法。不必拘定常例。不妨通融。大约坐时宜多。行时宜少。又清朗时宜多坐。昏散时宜多行。此其大意也。

  近见佛七期中。晚间跑香念佛。谓之抢西方。有此法否(六十六)。

  余始闻。不觉大骇。西方可抢耶。良由不信念佛。轻贱念佛。甚至信心者。不肯念佛。皆为此等无稽之谈所误。遂不能兴起道心。且多令有识者避之而莫及。吁可怪也已。可痛也已。

  一心不乱。再求开示(六十七)。

  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心不自心。乱从何起。若向第二门头。不无方便。譬如一个人爱了一件事。或琴棋书画。或丝竹管弦。他切心于此。直是性命不顾。寒不知寒。热不知热。倦不知倦。饥不知饥。一切正事。都也抛却。若有人来阻挠。恨不可言。如今将念佛求生西方这事。亦是如是。便是一心不乱。

  念佛人何病最大。何病最多(六十八)。

  湛寂灵明。本来无病。情生智隔。诸病生焉。于中偏病最大。贪病最多。然非独念佛。一切修行同此。故永明寿禅师。着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皆医偏病之妙药也。

  偏贪之病。愚者固尔。恐贤者未必如是(六十九)。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62册No.1184念佛百问

续-《卍续藏第 62 册 No. 1184 念佛百问》

摘自《卍续藏第 62 册 No. 1184 念佛百问》
  偏见贪习。设贤者有此。其病愈细。当知斗争坚固。并由偏病使然。佛法衰残。皆因贪习所坏。言念及此。不觉泪下。

  设欲回狂澜于既倒。如何而可(七十)。

  全赖有力大人。念佛深恩。大家扶起。不肖福德虽无。敢效执鞭之役。

  即今阐扬念佛法门。应以何为先务(七十一)。

  儒教有云。事必师古。又有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我等佛门修道。亦当奉此语。择取古人为法。纵不合时宜。何妨随缘度日。

  择取古人为法。请示何人(七十二)。

  事求简约。为功必深。泛滥多歧。有名无实。今佛门中。要人所熟悉。兼多考据者。则永明寿禅师。莲池大师。省庵法师。三人而已。

  净业中。书籍烦多。亦求简约。人所易于取阅者何书(七十三)。

  莲池大师云栖法汇。四明知礼法师妙宗钞。省庵法师著有省庵法师遗书。皆必要者也。其永明万善同归集。虽非专主净业。然修净业者。不可少也。若宗镜录。文富义繁。乃第一大部论修道书。不可忽也。宋时王日休居士。有龙舒净土文。本朝吴中彭二林居士。所订净土圣贤录。皆净业正范。斯二居士者。在家念佛。真切修持。法门之柱石也。日来拙刻莲宗九祖传略。欲使莲宗正派源流。有所依凭。而为文甚少。最简矣。

  为法为人。以何为先(七十四)。

  先为自己。何以故。若不先为自己。使己通达。安能为法为人。不但不能为法为人。实多误法误人。并自误不少。佛法大事。八十老翁入场屋。不是小儿戏。不可不知也。

  好为人师。并非恶意。何以有过(七十五)。

  好为者。实自用自专。未曾明白。而自以为明白者也。所以有过。

  出家受戒。不必言矣。在家男女。入道如何(七十六)。

  已发正信正愿。即当先受三皈。行之既熟。当自己发心。进受五戒。但先当择有出家明师。方可求受。其菩萨戒。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者。正是菩萨戒相。必自己敬发大心。切不可趁其高兴。随人上下而受佛戒。此时受戒之际。第一要紧殷重心。恭敬心。千生难遇心。发大菩提心。断不可草草轻听时下怂恿之语。彼引经引古。俱非时之说也。其式叉摩那。以讹传讹。无人指正。可叹也。不肖狂言若是者。非阻其胜缘。实激发其胜心而成此胜缘耳(式义摩那出家众也今以处女当之故云讹)。

  倘不受皈戒。还可修行否(七十七)。

  亦可修行。但应明白不受之故。既合正理则可。不然观经云。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是为净业正因。不肖更有一言。若女人欲受归戒者。不妨请师至家。堂十设座敬受。

  净土十要西方合论。后载纪梦一篇。是事甚奇(七十八)。

  奇不奇。姑置。末后一则语。宜志之。中郎曰。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至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余亲见同人矣。弟般若气分颇深。戒定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亦狂慧也。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持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自有良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龙树六斋法见存。遵而行之。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清泰者也。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此则是真语实语。真可谓助扬佛化者也。宜志之。

  观经云。读诵大乘。然大乘经典甚伙。当读何经为要(七十九)。

  读诵大乘者。三经而外。常诵华严圆觉最胜。其余随力可耳。

  当读经时。要解义。抑直读(八十)。

  庞居士偈云。读经须解义。解义即修行。若依了义学。即入涅槃城。但正读时。不必停声解义。读时且取熟。待定静之候。随摘一文一句。细味其意。或再取善解。参而会之。久之自有会得处。即所谓解义也。

  金刚经为世所重。何不入常诵之例(八十一)。

  世人诵经修行此经者。比比皆是。想因见过坛经。谓五祖示人云。熟读金刚经。能明心见性故耳。然古今来诵经者甚多。而有会于心者绝少。何也。据不省看来。无他。但为注解所误。纵有悟处。俱是识情计度。非真悟也。殊不知金刚经。但熟读。忽尔会得。毕竟有个入处。故五祖云云耳。然此意未易与人道也。

  一切经典。注者甚多。俱误人耶(八十二)。

  噫。此何说也。各有机宜。不可一例。华严经。则有清凉疏钞。华严合论。圆觉。则有圭峰略疏。清凉国师。千古正解。若倦于烦长。即观合论。李长者。提唱十住初心。便成正觉。诚哉是言也。圭峰禅师所解圆觉略疏一种。简而详到。妙品也。其余他经注解。不及备说。

  念佛本极要好。忽有人非理相加。及意外事。横生触恼。不能不动瞋心。奈何(八十三)。

  或念无常而自觉。或咎恶业之自招。或怜悯彼人之愚痴。或保护自己之正念。寒山子偈云。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诚如是一切逆境。冰消瓦解。

  念佛本求脱离。忽有种种顺境美缘。前来缠缚。如何即是(八十四)。

  当先觑破一切顺境美缘。不是好事。赚杀人也。吾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比之。扯淡得极。我方厌之恶之。何贪爱之有哉。

  出家人。若得顺境美缘。正好绍隆佛法。不可与在家同论(八十五)。

  绍隆佛法。谈何容易。好心出家者。自应思之。深思之。将一切顺境美缘。安置妥贴。莫错因果。

  在家人造业营生。今归依三宝念佛。恐于理不合。如何而可(八十六)。

  此事又在当人自己善为调度。因人之境界。各各不同。难作一定之说。造业以害命为最。若其造业营生。于中大有积功积德之利。今且不论。大约明知而故犯。恶业累累。心云何安。如将家事去阔就狭。别图生理。能使不致饥冻。即脱去造业二字。岂不美乎。贫富在于天命。不可惑也。念佛乃生死大事。不可误也。

  念佛不得一心。再乞一言开导(八十七)。

  每见念佛。未必六时无间。念一时。不过一二枝香而已。纵有他事。预先安排好了。然后念佛。心中既无所事。即可一万个不管。于是坐下蒲团。提起精神。紧紧促促。一念贯注于佛。一句一句。不令松隙。这一二枝香何难不得一心。

  随常念佛。亦欲一心。而不可得。再乞一言开导(八十八)。

  此之一心。与前问之一心。作两样讲法何也。前者只要一切不管。少不得一心矣。是无事分心之一心也。然人皆不免有事。有事。安得不管。预为安排。祗可暂智。岂能安排随常时乎。若然有事动念。即不得一心者。则永无常得一心之时矣。岂理也哉。当知不二其心者。亦一心之谓也。何谓不二其心。任他多般事来。半各动念酬应。安排打算。而我之念佛求生净土之心。勇猛坚固。不动不摇。有事亦如是。无事亦如是。不增不减。是为不二其心。不二其心者。一心也。是有事分心之一心也。

  前蒙开导。极为条畅。然止是有一心之一心。未是无一心之一心。究非真契一心之理(八十九)。

  若以无一心。为真契一心之理者。汝落断见矣。汝岂不知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皆戏论也。吾今不管有见无见。非有非无见。亦有亦无见。只管念佛求生净土。并且不见有。不见无。不见非有非无。不见亦有亦无。只见念佛求生净土之心。了了不可得。

  人生根性不一。云何而得同归正道(九十)。

  学道者。少不得明师善友。且明师善友。须择作家。古语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终成骨董。关系一生道业。不亦重乎。古人遇著作家师匠。便忘命依从。故易归正道。工夫易成。今人轻忽师友。绝无求道之心。顺其行为。则周旋往返。稍一逆之。则远而避去。故明正道者鲜矣。工夫之说。尚可问乎。

  东坡平日携弥陀像行。可谓切矣。何以不往生(九十一)。

  昔日东坡居士。绘弥陀像一轴。人问之曰。此轼西方公据也。其愿生极乐之心。亦可见矣。但临终之际。有?以西方之事者。则曰。西方不无。然个里着力不得。因而遂不闻其往生焉。嗟乎。正当着力之时。而反云着力不得居士误耶。为揆其情。缘东坡是大才子。佛家言。见过不少。以为必得圆妙之法。方推高手。若老实念佛。与愚夫愚妇何异。似有不甘之意。其奈圆妙处。平日不曾打彻。此时勉强张罗。乃只见得个里着力不得耳。念佛人。临终往生。平平实实。一心念佛最好。若好奇好胜。所谓弄巧成拙。东坡居士。可为龟鉴。

  念佛人。命欲终时。不见瑞应。转生疑虑。其应如何(九十二)。

  临终瑞应者。自知时至。自见莲华。天乐迎空。异香满室等。斯乃感应道交。显现其间。但或隐或显。未可定也。须知因真则果实。不必疑虑。此时只应放开一切念头。努力一心念佛。临终念佛猛利。十恶罪人。尚能往生净土。何况平素发愿修行念佛者哉。

  净业行人终时往生不往生可决否(九十三)。

  大段要看他平生行业。据因论果。此为一定之法。若就临终境界决者。瑞应现前。自不必说。然要与修多罗合者是。若错杂不伦。虽好亦非也。统而言之。大抵正念分明者。必有一种清明自在作得主底气象。决不委靡不振。时清时浑底境界也。但见翛然撒手。岂似油干火尽。不肖本师和尚临终。实有如是高致。是不肖亲眼见来者。

  平生行业。大有前后美恶不同者。如何取准(九十四)。

  不论前美后恶前恶后美。但以末后一段修行为准。

  净业门头。有魔事否(九十五)。

  岂无魔事。行人被他所误者少。自误者多。不虚心自省。不为道亲贤。内具掩饰过咎肚肠。外强作修行颜面。此之自误。皆名魔事。

  念佛修行。固是好事。然年轻女。人非所宜也(九十六)。

  修行一事。一切众生共之。无有不宜者。言一切众生。则飞禽走兽。地狱饿鬼等。并在其中。菩萨随类化身。常在飞禽走兽地狱饿鬼之内。教化众生。令成佛道。岂非无有不宜者乎。我等居人伦之内。为男为女。为僧为俗。为老为少。皆极宜修行。极宜趁早修行。何也。若飞禽走兽等。罪障深重。修行难。人道修行易。不于易时修行。错过可惜。如谓女人年轻。不宜修行者。非也。经中列听众。常有童女之名。童女岂非年轻者。佛宜之。而我等谓不宜。可乎。不过凡修行者。在家人。尤当调处合法。不宜任听庸流。随波逐浪。徒为无益。若念佛一门。家中置前所开之经书。女不识字。男为解说。随分思惟其义。谨守常课。频频发愿往生。外间如有实有德者。请至家中。讲演一番。夫实有德者。彼为法而来。决不误人修行。倘贫贱之家。于营生次忙里偷闲。随分念佛。频频发愿求生净土。不论富贵贫贱男女老少。皆可念佛。极宜修行。

  念佛诵经家中不得安静。又不能净口。如何使得(九十七)。

  世间人情。惟银钱最关切。譬如这宗银钱能到我手。而尚未到我手中。便时时忆想。从不觉不安静。而不忆想者也。今念佛求生净土。便嫌不安静矣。所以然者。念佛求生净土之心。不似银钱之关切故耳。不然。就于不安静之间。时时忆念。有何不可。至于不能净口者。若作佛事。断无不净口之理。今为修行。只因此时未能净口。则不妨于未净口时。更修行起来。诵经念佛。有何不可。道心一勇猛见得透。谁人不能净口乎。

  三教同源。究竟其理如何。今在家学佛者。多阐扬著作(九十八)。

  如今初发信心通文墨者。开口必谈三教同源。然三教者。各有门户。各有家法。各有至理。乌可同也。若至理同者。释迦牟尼佛。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在中天竺国净饭王宫。初生下地之时。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明白告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言独尊。可知无有并尊者矣。即可见佛之至理。实无有能同者。此是了义说。不是不了义说。若说佛居其源。千流万派。不出一源者。汝当于此细思之。归到一源处。才可名同。未到一源处。而只在千流万派处。岂不是异。何可言同也。今且毋庸如此费词。楞严经云。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凡修一门。必由一门深入。今修念佛。即应从念佛深入。且不许别门来杂。况三教耶。不肖尝云。儒释二教。为学之道理。时时遇合。儒释所归之至理。有世间出世间之别也。不肖又言。三教同源之义。未始无有。汝但到了极乐世界。不要说此间三教。即十方无量世界。界界无量教门。尽在汝一个鼻孔中出气。不为分外矣。我佛实有如是至理。备载群经。他书无有也。

  三教同源。说亦无伤。何必苦苦辩之(九十九)。

  元门外道。每窃佛家言。惑乱世人。大害也。儒与释。释有助儒之益。而儒有利释之功。佛眼视之。分道扬镳。固无碍也。惟是儒者。好心学佛。先因见得儒理渊源。今三教同源一句。便谓佛理犹如是尔。于是不复精研。遂失进修之阶位。终成蒙昧。罔穷觉海之真源。致使胜缘难就。彼岸多虚。乃三教同源之说误之也。故不得已而言之○儒家之混沌。佛教之三灾。依稀相似。大三灾到。一切坏尽。洞然无有。儒中大圣大贤。谅非凡夫所作。是三界外果位中人。来此随类现身。化人度世耳。本不沦没。故不可概言堕落。

  净土法门。念佛往生修持大意。略明于是矣。其中再撮精要。必令雅俗并赏。有目皆睹(一百)。

  寻常讲说。净土多曰信行愿。最为紧要。据我看来。古人提出欣厌二门。此欣厌二字。尤为紧要也。然犹未也。若不认真。虽欣厌亦空谈也。故知欣厌而复加之以认真。可谓紧要中之紧要。真为精要者矣。何谓欣。欣者欣慕也。欣慕念佛。欣慕西方。苟能欣慕。心必切。何谓厌。厌者厌离也。厌离娑婆。厌离生死。苟能厌离。心必远。欣慕必厌离。厌离必欣慕。未有厌离而不欣慕。欣慕而不厌离者也。惟其欣慕之极。则所谓信也。信必真。所谓行也。行必专。所谓愿也。愿必实。若其欣慕不极。厌离不极。则虽信也信必浅。虽行也行必浮。虽愿也愿必疏。故欲劝人发真信。修专行。立实愿者。先须开欣厌二门。令他于念佛求生西方之事。欣慕之极。于娑婆五浊恶世生死海中。厌离之极。然后真信以发起。专行以纯熟。实愿以成就。再?以认真修习。如此念佛。未有不往生者也。此言不为深细。亦不粗浅。于理不为详密。亦不渗漏。其亦可以雅俗并赏有目皆睹矣乎。

  问答已。至心回向。敬说偈言。

 我以大悲心  阐扬念佛法  仰祈三宝尊
 慈悲加护我  假此萤火光  化作智慧灯
 照耀于世间  引之深念佛  念佛愿往生
 还来度含识  西方不退转  直至成菩提

  念佛百问(终)

  No. 1184-C ?

  水云长老。梵行高洁。精研贝典。尤深净土法门。志气闲澹。不事雕琢。真水云若也。与予交最善。是书问答百则。提唱莲宗。皆是脚踏实地。从正知正见流出。剖疑辨惑。切当今时。上秉佛祖宗旨。不违毫发。固末法之津梁。至于出语直截。立意圆正。具眼者必能鉴诸。可不待予赘。

  道光乙酉良月既望宝严学人贝墉谨?于四色莲居之南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05:34 , Processed in 0.13416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