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74|回复: 7

[大德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上士道


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见讲记七)


修菩提心次第


七因果(修悲~发菩提心)


自他相换


发起之量


仪轨受法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附录 一:《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一百一十苦文


二:《华严经·净行品》


三:《华严经·法界品》菩提心之比喻


思考题


上士道·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修菩提心次第






巳二、修悲分六:一、悲心的所缘与行相 二、悲心的修行次第 三、真实修行之理 四、若未通达则不获圣者地道 五、慈悲生起之量 六、对菩提心遣除疑惑


午一、悲心的所缘与行相


【二、修悲中,悲所缘[1]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


悲心的所缘,即具有苦苦、坏苦、行苦的苦恼有情,包括下至地狱、上达有顶的有情。


此处,须明确悲心的所缘境,未精通苦谛的人一般只有“缘苦苦悲”,连“缘坏苦悲”都很鲜少或很微弱,更不必说“缘行苦悲”,如此,悲心的所缘就很狭小。


此处,缘有情悲是一种遍缘三界苦有情的悲心。这是经由学习苦谛教法发展而来的。因此,中士道修苦成为引发大悲心的重要基础。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十类悲心所缘。


一、炽燃众生:“炽燃”指欲火炽燃,即贪著五欲的众生。欲界众生对五欲生起强烈的贪心而无法自主,缘这一类众生,心想:这些众生心无满足,贪欲的烈火在心中炽燃,无法自主,真可哀悯!由此生起悲心。


二、怨胜众生:“怨”指魔障,修习善法时被邪魔障碍的众生,是怨胜众生。许多众生初入善道时,还较为顺利,但后来由于魔造违缘,心识被魔力控制而舍弃行善。对这一类众生也生起悲心。


三、苦逼众生:“苦”指苦苦,即身陷苦海被痛苦折磨的众生。心缘备受痛苦的恶趣众生,以及被生老病死等苦所折磨的善趣众生,生起悲心。


四、暗覆众生:“暗”指无明,不知业报而恒时造恶的众生,叫暗覆众生。譬如,屠夫、妓女、猎人、不法商人等,被无明黑暗覆盖,而行杀盗淫趣入苦因,却不知恶趣苦果等。对他们油然生起悲心。


五、住险众生:“住”是安住,“险”是险道,指轮回。那些对解脱无法生起希求心的断种性者,内心根本不希求解脱,必定要在无边生世之中,趣入极其难行的险道。观见他们生生世世悲惨的境遇之后,心生不忍而发悲心。


六、大缚众生:“大缚”,指被恶见大束缚。“大缚众生”是指外道。外道被紧紧束缚在各种我见、我所见的恶见中,以颠倒邪见的束缚无法趣向解脱,也是可悲众生。


七、食毒众生:“毒”指有漏禅味。贪著有漏禅味的食毒众生,把有漏的四禅、四无色定当成解脱和真实的安乐,完全堕在贪著禅乐中,如同贪著杂毒的美食而纵情享受一般,暂时虽有些安乐,但终究会转成痛苦。缘此类众生,生起悲愍。


八、失道众生:“道”指解脱正道。迷失解脱道而误入歧途的众生,即失道众生。比如,外道将五火焚身、单脚独立、跳崖等的颠倒戒禁执著为解脱道,所求是解脱,所行却成了束缚,结果越修离解脱越远。见到这种情形后,油然生起悲悯心。


九、非道住众生:“道”指大乘道,进入小乘道的众生,即非道住众生。许多声闻种性者和菩萨不定种性者进入小乘的声缘道,虽然与入生死道完全不同,但毕竟只能成办少分自利,并不殊胜。看见他们未能安住在成办二利的大乘道中,不由心生悲悯。


十、瘦涩众生:“瘦涩”即不圆满,福慧资粮不圆满的大乘行者,即瘦涩众生。这一类众生虽然趣入大乘道,但因顺缘资粮不圆满,而受违缘的牵制,无法如实地修行,对这一类不圆满的修行者也生起悲心。


【行相[2]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


悲心的行相有三方面,即想:怎么能让有情脱离这种痛苦(为有情着想的心);但愿有情脱离痛苦(善愿心);我应当让他脱离痛苦(责任心)。


例如,见他心情忧郁,心想:怎么为他排忧呢?他能不忧伤多好!我应当开导他,让他走出忧郁。此为悲心行相。


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常常这样想,久而久之,自心就变成悲心的体性,这叫“修”。


午二、悲心的修行次第


【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


首先按“亲”、“中”、“怨”之次第修习。


【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


如果对待怨敌等同对待亲友一样,在欲拔其苦的心态上没有一厚一薄的差别,之后就逐渐对十方一切有情修悲。


以下说明实修舍、慈、悲三心次第的出处与重要性。


【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说,此极扼要。】


以上修习舍、慈、悲时将所缘境分成亲、怨、中等依次观修,乃是莲花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所说,极为关要。


如是“分所缘境、依次修持”的原因如下。


反面:


【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若不分开一一修习,最初只缘有情总体而修持,虽然看似生起了,但对每一类各各思惟时,就会发现其实都没有生起。


正面:


【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


若对亲、怨等各方面都生起了上述心态的变化,如此渐次增多,则最后缘有情总体修持时,不论缘总体或缘各别,都已经清净地生起了相应的心量。


这一段谈到修心如何落实的问题。依靠两种方式修持,将会出现两种结果。以修慈为例:如果最初就缘一切有情笼统地修,则检查支分时,会发现每部分都未落实,甚至对身边的亲人也没有生起真切的慈心。遇到不喜欢的怨敌,似乎他不属于有情,连好脸色也不愿意给他,却又说“我对一切有情生起了无伪慈心”,这显然是矛盾的。这种修法,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架子庞大,实际检查起来,并没有坚实的内涵。


如果换一种方式,扎扎实实一分一分地修,即先缘亲友修稳固了,再缘中庸众生修,然后缘怨敌修,每一部分都切实修到量了,最后再缘一切有情修,这样,由于每一部分都已修到量,综合起来缘总体就能生起修量,这是“实打实”的修法。


午三、真实修行之理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未一、略说


【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


修悲的方法:应当思惟曾为母亲的有情沉溺在生死海中,如何感受总体和各别的种种痛苦,具体如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说。


【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3]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


此段是说,中士道修苦是此处修悲的重要基础。


如果修持前面中士道时已生起了修量,再将心比心,缘众生修苦,就容易产生悲心。即如果在自身上思惟这些苦处,就会成为引发出离心之因;若换在他相续上思惟,则成为引发悲心之因。但是,若不先在自身上思惟,则不能缘他苦而生起悲心,令悲心达到扼要。


关键在于首先须在自蕴上思惟苦而生起体会,再缘他苦才能有所体会。比如,了解自己心脏病的痛苦,见别人心脏疼痛,就特别能同情理解。


【此乃略说。】


以上只是略说修苦的方法。


未二、广说分二:一、菩萨当由多门恒常思苦 二、由《菩萨地》所说之苦修悲


申一、菩萨当由多门恒常思苦


【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


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第四十四卷》所说,思惟悲心所缘之一百一十种苦(悲心缘苦而生,苦是悲心的所缘)。心力强的人应当这样修学。


【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


《菩萨地》中说,相比于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之时以厌患心观见的各种痛苦,菩萨修悲所思惟的苦更广更多。


所以,“只有声闻人思苦,菩萨不必思苦”的观点是错误的,菩萨不仅要思苦,而且比现证苦谛的声闻思苦更多。《菩萨地》说:“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于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若无量门[4]思惟无乐、苦恼[5]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6]坚固[7]。】


这是开示多门思苦和恒常思苦的作用。


如果由无量门思惟众生缺少安乐、具有苦恼,引生的慈悲也会很多;如果对此恒常思惟,引生的慈悲也能猛利、坚固。


【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


因此,如果获得少数教授就觉得满足,从而舍弃修持诸大经论所说,修的力量便很微弱。


思苦有广、中、略三种修法。广修,按《菩萨地》思惟一百一十种苦;中修,按轮回总苦、六道别苦、八苦、三苦思惟;略修,即思惟三苦。只是大概听受一两个窍诀并不足够,应当按大经大论寻求具体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


申二、由《菩萨地》所说之苦修悲分二:一、略说 二、分说一百一十苦


酉一、略说


《菩萨地》所说观一百一十种苦,修持悲无量心。


此中菩萨于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无量。


还是老生常谈,观察修与心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观察面越广,心转变得就越多;观察次数越多,心就强烈、坚固、持续。修信心、出离心、欢喜心、畏惧心是如此,修慈心、悲心也是如此,前行根本的修行方法即此。如果一开始就舍弃观察修,整个前行的大厦将无从建立、增广,无数种积资、净障、增上心力的途径都会因此而被截断。


《菩萨地》中讲述菩萨修悲无量心时,要求对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这说明对苦的观修要具体化,从多方面展开观察,才能对轮回的苦难产生广大、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因,即可引生猛利、坚固的缘有情大悲。


反面想想,也应是如此。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轮回苦性没有多少认识与体会,怎么能忽然不忍众生苦而广兴大悲呢?怎么能忽发尽未来际救度众生的大愿呢?无因谈果,是否是说断灭语呢?


佛陀来到世间,首先转四谛*轮,四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苦谛,这说明学佛的入门是修苦。佛陀这样说法,目的是引导我们趣入观苦,由此引发厌离轮回、希求解脱之心,进而再推己及人,换在众生身上观察,自然会引起欲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和菩提心。如是观察,就能了知修苦的重要性。


我们简单听听苦谛,并不代表已经通达、生起了感受,对此要辨别清楚。苦谛是佛陀所说的,而观修后生起感受则须依靠自身努力串习,“听了”和“生起”并不能等同。


一般人容易犯增上慢的毛病,认为苦谛这样粗浅的法,我早已知道了。然而,是否真实生起感受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如果对轮回还很感兴趣,则不说大悲心,即便无伪的出离心是否生起,也值得怀疑。


思惟一百一十种苦是引生悲无量心的善巧方便,因此本论要求心力强的人依此修习悲心。这样面面观苦,会由不同的方面触动内心;数数观苦,感受会逐渐强烈、持续,由此缘有情大悲便能渐渐修起来。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简单学一点、修一点,并不容易成功。没有长期反复地串习、提炼,并不容易达到扼要。这如同提炼酥油,必须以心反复搅动,才能提炼出内在的心要。


酉二、分说一百一十苦分十二:一、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 二、思惟欲为根本苦 三、思惟二痴异熟生苦 四、思惟三苦 五、思惟四苦 六、思惟五苦 七、思惟六苦 八、思惟七苦 九、思惟八苦 十、思惟九苦 十一、思惟十苦 十二、思惟余九类苦


何等名为百一十苦?





以下从一苦讲起。


戍一、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


一苦,指有情平等流转生死之苦。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别?


答:譬如,水有咸、淡、香、臭等差别,但又同是湿性,所以差别中有平等,别相中有共相。同样,众生千差万别,但都在生死流转中。


蒙古王成吉思汗召集天下方士询问不死之法,答案是没有。帝释天临终五衰相现,眼见要堕入牛胎马腹,同样惊恐万分。所以,三有凡夫不论尊卑、贤劣都在生死铁网中,无一例外。


“结生相续”之所以是凡夫的共相,是因为其根源平等,都具有流转之因——我执。


凡夫执著五蕴是我,由我执起惑造业,感受果报;当受报时,又以我执起惑造业。如此循环不已,流转不息。


我们可以看到:芸芸众生不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离我执,可谓人尽皆同。畜生以我执为抢一口食物,而互相撕咬;天人以我富足而志得意满;阿修罗由我执驱使与天人作战。凡夫众生都没有摆脱我执,因此同样具有流转之苦。


从心上看:众生的分别心刹那不停地转动,因上妄念一个接着一个转,果上自然流转不息。众生无不如此,故应平等悲悯救拔。


事实上,无量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资具缺乏苦、竞争苦、失落苦、堕落苦,都是因为生死流转而有的。只要结生相续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所以,流转苦中包含了所有轮回的苦恼。


如此看来,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最初婴儿“哇哇”哭着降生人间,死亡时,被送进焚化炉,即便是位高权重的总统、富可敌国的富豪、光彩照人的明星,最后也化为一把灰,此流转相非常平等。从这一点看,谁不悲惨谁不需救拔呢?岂不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同是生死人!应如是思惟,对三界凡夫平等发起大悲心。


戍二、思惟欲为根本苦


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三、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欲为苦本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戍三、思惟二痴异熟生苦


二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触,即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谓身箭受及心箭受。


如果五蕴身受到强苦的触恼,则立即将蕴聚执成我,将五蕴的部分执成我所,这时以我执力,心识迅速陷入愚痴迷闷之中,生起极大怨恨、哀叹。以这一因缘,受身箭受与心箭受。


即:以“猛利体受所触”因缘受身箭受;以“愚痴迷闷生极怨嗟”因缘受心箭受。


为何以箭比喻受呢?此有如下几层涵义:


一、《瑜伽师地论》说:“谓如毒箭,乃至现前常恼坏故。”如毒箭射入身体,只要它存在,箭毒就一直恼害人。同样,在受现前期间,会一直恼乱你、伤害你。


二、三、《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说:“不静相故,远所随故,名为箭。”如箭离弦之后在虚空中飞行,有一种不寂静的相貌;苦受生起时,心识也一直动摇、不定。如箭射出后,长时跟随目标;受箭一直跟随凡夫,意即未证到灭受想定之前,凡夫无时不在受中。如箭射入后,难以拔除;凡夫生起感受时,一直沉沦在贪嗔痴中,难以摆脱。


何为愚痴迷闷呢?


迷闷是由愚痴造成的心境。“迷”是迷乱不明真相;“闷”是郁闷、苦闷,心被锁在其中,无法开解。凡夫受苦时,立即以我执力陷入迷闷,不知这只是因缘生的现象,本来无我,却念念缘“我”而妄想。由此心识如中毒箭一般,陷入忧愁、悲苦中。


照理说,身体受苦,安心领受便是,不必再增添无义的妄想,但凡夫苦受触身时,立即与无明结合陷入迷乱。此“我执”来势飞速,马上就想:“我好可怜!”“为什么惩罚我?”“不如早死为好!”


其实,这都是愚痴的语言和情绪,自己不知不觉就被我执欺骗了。若能觉知这只是自己妄加的分别,就不会受缚。但凡夫一到这时就糊涂,不知道执著“我”是多余的,不必要缘我、牢执我。


他念念缘着自我,不停地想“我可怜”、“我痛苦”,越执著“我”,越顾影自怜,就越陷在忧郁、愁苦中,无法自拔。这是心被毒箭射中了。


比如,曾有位女士在文革期间被批斗、剃阴阳头,本来受一点小苦,不执著“我”就只有身箭受。但她我爱执很强,偏要想:“我无脸见人,干脆跳楼了此一生。”


第二次挨批之后,她又想:“干脆跳楼了结此生。”分别念进一步加重。


到了第三次,仍然想:“我不想再活了,这次一定要跳楼。”在一股无明冲动推动下,她纵身跳下阳台,最后粉身碎骨。


分析这件事,就会懂得凡夫的固执、愚痴。这位女士死执一个方向,不会换个角度思考。她一直重复自蔱的念头,不知道这只是妄念而已,只要不执著,就什么事也没有。


凡夫的分别心总是按同样的模式操作,处处以我执和我所执反应,如此折磨自己,造成内心迷闷、痛苦,让人悲悯。


例如,一位讲究口味的人,有一天菜咸了,他开口就说:“咸死我了。”马上带一个“我”字,认为对“我”不好,然后不高兴地直瞪眼。


第二次菜又咸了,他仍然说:“咸死我了。”这一次发展到扔筷子,情绪更激烈。


第三次吃咸了,还是说:“咸死我了。”又是执著这个“我”,而且愈演愈烈,气得拍桌砸碗。


他一直执著“我”这个边,认为“自我”被咸伤害了,不知道自己被我执支配,连反应方式也类似。这是愚痴引起的心苦,若不执著我,只是菜咸一点罢了,不可能引生那么多苦。


如是观察,凡夫在感受生老病死诸苦时,由于愚痴不但身上中一支箭,而且心上也中一支箭,枉受苦恼、怨恨、悲伤之苦,真是可悲。


戊四、思惟三苦


复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坏苦。


此三苦可摄一切苦。佛说三苦,是要指示苦的三个方面:与苦受相应的状态,与乐受相应的状态,与一切有漏受相应的状态。所以,不能认为苦只是苦受,不然就无法成立“有漏皆苦”、“轮回周遍是苦”,也无理由对色、无色界天产生悲愍心。


佛说的苦谛非常深刻。在外道眼里,升天是究竟,而以苦谛衡量,逍遥的神仙、安住在喜乐中的禅天,都等同于无间地狱。


如何认识苦苦、行苦和坏苦呢?


所谓苦苦,即生起时的逼恼苦受,与苦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境。


换言之,当下苦受生起时,心识显现的身心世界全是苦苦。一切唯识自现,心识正在逼恼中,哪有安乐可得呢?所以,正有苦苦时,即使有丰富的五欲六尘,也感受不到快乐。


第二行苦,指一切有漏法是苦的本性。即从因缘上观察,有漏法唯一是他(业惑)自在转,有漏蕴每一刹那的显现都受业惑的支配,一直被动地迁流,叫行苦。


从未来方面观察,当下一刹那并不是安乐性,因为这一刹那粗重随逐——带着无量业惑的种子、苦苦和坏苦的种子,遇缘就会产生苦苦和坏苦,这是极不安稳性,并非安乐性。五取蕴每一刹那都是苦的因位,如同等待引爆的炸弹。


反面观察,如果有漏法是安乐性,则不应辗转出生苦恼,因此成立有漏法是苦性。


第三坏苦,包括一切有漏乐受,与乐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境。


坏苦并不是指坏时痛苦(这是苦苦),而是以“有漏乐是坏灭性”为苦。有漏快乐一定是和痛苦相连,一旦乐受失坏,就会引起不堪接受的忧苦。


只要在轮回中,就可以断定:不论享受何种快乐,最终都难逃坏灭的结局。由此观察轮回中的快乐都是坏苦性。


人间庆祝孩子诞生、男女结婚、事业兴隆、竞选成功,都有一种欢乐的气氛。这只是凡夫执苦为乐罢了。这些法如石火电光,转眼即逝,有什么可乐呢?


比如,一群孩子在海滩上用沙子堆成一座漂亮的城堡,他们为此而欢呼,但这不是安乐性。一阵海浪冲上来,城堡顿时化为乌有,留下来的只有哭泣。


同样,升官发财、娶妻成家、买车、住洋房,最初显现这些圆满时,人们都认为坚固、永久,其实都是坏灭的本性。


所以,追求世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智者深知这一点,对有漏法不存任何希望,因为没有一法不像泡沫般终归破灭,不如现在就放下,省却很多麻烦。


凡夫愚人都是做一些无实义的事。想想看,以一种执苦为乐、执生灭为永恒的颠倒心,所做、所领受的会有实义吗?能不最后希望破灭、陷入苦恼吗?所以,凡夫的思想、行为一概是迷乱的,整个轮回何其荒唐可笑。


看到世间众生欢乐时的状态,就像疯子为眼前的幻觉欢唱一样,让人深深怜悯。


在思惟众生的三苦时,把众生观想成大毒疮,非常形象。


天地间的有情,其实是一个个本性为苦的“大毒疮”。每个毒疮中充满了“毒素”——业惑的种子,此即行苦性。“大毒疮”不论以什么修饰,用什么缓解,不论有没有发作,都是充满毒素的性质。


了知这一点后,再看有情吃饭、睡眠、入禅定都只见苦相,令人悲愍。


每天中午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吃饭。为什么要吃饭呢?原因就在毒疮是苦性,为了缓解饥饿之苦,必须在肠胃里塞一点东西,就像在热毒疮上要洒冷水一样。到了深夜,家家户户床上都卧着毒疮,需要以睡眠缓解疲劳。睡眠不足,“毒疮”就会剧烈反应。所以,吃饭、睡眠并不是安乐,而是苦恼逼人、需要缓解苦的表现。


再看苦受,如在毒疮上浇热水。五蕴大毒疮,饿它、冷它、累它、恼它,则痛苦不堪。让它吃好、穿好、住好、睡好,才不痛苦。在毒疮上洒上冷水就感到舒服,所谓轮回中的快乐,也是仅此而已。如此一看,三界有情谁不苦恼呢?


每位有情拖着五取蕴的皮袋,从过去拖到现在,还要拖到未来。一天带着皮袋,就有一天的苦恼,绝不会从此处出现真安乐。


比如,大城市里人山人海,就似一个个皮袋走在大街上。打开皮袋,只有三十六种不净物、刹那不断的邪念和无量业及烦恼的种子,这是安乐性吗?有什么清净的智慧、无漏的功德、解脱的安乐?


这些皮袋最大的本事,是刹那不停地生产烦恼和业,为生生世世的受报作准备。我们不能单看外表的包装很好,就认为众生很安乐,即使成仙升天,也是彻头彻尾的苦性。


佛教的苦谛很深刻,我们要依苦谛教法认识轮回的真相,再观照有情无不堕在三苦之中,生起大慈大悲。


有人问:为什么说“悲悯有顶天等同悲悯无间地狱”?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答:如果只看短暂一生,有顶天无苦无乐,无间地狱感受剧苦,二者迥然不同,但把生死流转的全程展开来比较,二者完全相同。比如,多劫之后,有顶天引业穷尽堕入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受尽果报上升人间,前者转成痛苦,后者转成安乐,未来谁的痛苦更大呢?再向前或向后无尽展开生死的全过程,可观见二者流转的自性以及苦乐的总和并没有不同。


这样看生死流转,才知道应同等悲悯三界凡夫,应如悲悯乞丐一样悲悯富豪,应如悲悯旁生一样悲悯天王。


这不同外道的认识。外道将六道分成两层,认为下层的牛马等是束缚、是苦难,升天到了上层,就彻底解脱,他们以升天为究竟。佛教看六道是上下轮转,上去的要下来,下堕的会回升,整个三界平等是轮转苦性。


懂得这一点后,就知道:只悲悯感受苦苦的有情并不合理,理应悲悯上至有顶、下至无间的一切有情。对此若能生起胜解,发悲心时,绝不肯遗漏上界诸天、人间尊主,三界凡夫都平等成了大悲救拔的对象。


戍五、思惟四苦分四:一、别离苦 二、断坏苦 三、相续苦 四、毕竟苦


亥一、别离苦


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


爱是执著:贪爱时,内心缘对境的功德相执著,只想永远拥有,但有漏法的自性无常,最终都要分离;分离时,因执著而不愿离别,从而引起强烈的忧苦,若失去的是亲人,更是撕心裂肺,痛苦不堪。


别离苦,包括离别时和离别后的痛苦。正离别时,难舍难分,心缘所爱境不愿割舍,哀叹流泪。


离别之后,念念缘所爱的功德相,生起强烈的思念之苦,内心不由自主地浮现对境的音容笑貌,想到他(她)的功德,备感悲伤。想想自己,会感到孤独无依。看到别人和亲人、爱人相聚,触景生情,怀念不已;想想未来,又备感凄凉。如此越思念,越陷入悲伤,难以自拔。


再观察,和所爱聚会时有多少、有多强的欢乐,离别时就有多少、有多强的痛苦。比如,在一起有团聚的欢乐,离别后则备感孤独、寂寞;所爱的人对自己恭敬、承事,一旦离开,内心就空落无依。


像这样,不论感情、名利、地位,只要有所爱,在所爱别离时,就会引生忧苦。


比如,皇帝被推翻后,不得不离开雄伟壮观的皇宫、美丽的嫔妃、顺从恭敬的奴仆,独自走进监狱。这时会引发强烈的爱别离苦。


又如,和父母、兄弟、儿女,或者和上师、道友、同学离别时,心里会一再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等等。这样内心热恼,无法宁静。


三界众生一直缘着各种可爱境,希望永久拥有,但有漏法毕竟是离别的法性,终归以爱别离结束。遗憾的是,众生都不能觉悟,一个所爱分离了,又执著另一个所爱,始终摆脱不了爱别离苦。这也让人心生悲愍。


亥二、断坏苦


二断坏[8]苦,谓由弃舍众同分[9]死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到最彻底时,即是断坏苦,这是彻底失去一期生命的痛苦。


当一期五蕴要坏灭时,由强大的俱生我执,人会极度恐惧不安,害怕从世界上消失,以我所执又害怕永别儿女、身体、财富、地位,由此产生猛利的忧苦。


观察现世存活的有情,可以断定:对蕴身、对现世八法执著有多大,死时的断坏苦就有多大。


从来世观察,有情一生造有多少恶业,就会对来世有多少恐惧之苦。


可悲的是,持断灭论者死时认为一切都没有了,未来不再相续,他们在毫无归宿的恐惧中死去。这样看众生,现在牢牢执著五蕴、执著现世一切,在一期五蕴断坏时,一定苦不堪言,非常可悲。


亥三、相续苦


三相续苦,谓从此后[10]数数死生展转相续所生之苦。


一期生命断坏的痛苦,是“断坏苦”。一期生命结束了,又要继续生死,由此相续所产生的痛苦,是“相续苦”。


如果这一世一死永灭,最多也只是受一世之苦,但生死根本不随人意,只要未证解脱道就无法了结。


我们可以预计,每一位凡夫今后会有多少生死、多少求不得、多少爱别离、多少怨憎会,多少追求、多少竞争、多少失败……,每种苦都可以无量来计算。


所以,世上最难行的路、最漫长的路、最苦的路、最复杂的路、最不自在的路、最不得休息的路、最无意义的路、最颠倒的路、最孤独的路、最无前途的路,就是这条生死之路。


比如,母胎是臭秽、黑暗、压挤的牢狱,想象现在愿不愿意住在这胎狱中?愿不愿张口吮吸母体带腥味的血?愿不愿从夹缝里压挤出来?像这一种苦,要在轮回中感受无数次,这叫相续之苦。


所以,要认识到生死相续是最大的苦恼。往未来观察,凡夫还要迎来无数次的衰老、疾病、死亡、堕落,还要流下无数的血泪,汇成无尽的苦海。这样观察,普天下谁不是生死相续的可怜人呢?


众生身在苦中不知苦,连“解脱”的名词都没有听过。他们浑然不知自己正深陷苦海,往后生死大苦将接踵而来。这有多么可悲啊!不仅不会为自己寻求出离,反而不断造集生死业因!观见无量有情将长夜漂泊生死,应发起拔除有情出离生死的大悲心。


今天科技迅速发展,外境的物质异常丰富,看起来一片光明、安乐景象。一般人执著外在的假相颠倒迷醉,自己尚不了知生死是怎么回事,怎么谈得上发大悲心呢?


如果认为现在进入小康,谈苦是多余的,那只是说明对于轮回一无所知,根本就不懂苦谛。


其实,以法来衡量,外在的幻景只是迷人的假相。外表的富丽堂皇并不代表众生解决了生死大苦。剥掉这些外在包装,仔细审查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往后还要感受多少世的苦难,就会备感悲哀。轮回里充满了欺诳,到处是自欺欺人,竟将一个充满血泪的过程说成欢快、温馨、阳光普照。


所以,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发起大悲,誓愿救度一切轮回众生。


亥四、毕竟苦


四毕竟苦,谓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五取蕴苦。


“毕竟苦”,是彻头彻尾的苦。“般涅槃法”,“般”译为“入”,即入涅槃法。“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即定然没有入涅槃法的有情。


可怜的凡夫不论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都只是入生死法,时时只显现如黄连般纯粹是苦的五取蕴,毕竟是苦性。


他们不修学圣道,无法消除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因此决定没有入涅槃之法,只是按十二缘起的方式不断由因蕴出生果蕴,无法摆脱行苦,所以是毕竟苦。


戍六、思惟五苦


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嗔恚缠缘苦,三昏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恶作缠缘苦,五疑缠缘苦。


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这五种烦恼盖覆心性,不生善法,故称五盖。


一、贪欲缠缘苦


身体生病,几个月会好;遇到不如意之事,也会过去,都是暂时性的。但贪欲不同,只要没有根除,就会一直缠缚不断。譬如,凡夫贪著饮食男女,并非一世习气,每一生因缘到了,习气就会爆发,生生缠绵不断,成为长夜大病。


更复杂的是,每次贪欲生起时,就加强同类习气,经过无数世串习,会变得日渐粗猛,所造成的痛苦也日益深重。


所以,贪欲并非暂时的缠缚,而是长久缠身的大病。当引发贪欲的因缘出现时,就会不可遏制地爆发。


以贪欲为因缘,没得到时,被贪欲驱使,一心追求。得到时,如饮盐水反增干渴,又想希求更多、更好。这样时时追逐五欲,如野马奔驰,片刻不得休息,何来安乐可言。


往未来看,一个贪心就是一个生死因缘。贪执今生,堕入恶趣;贪执来世,流转善趣。以贪欲为因缘,只能无休止地轮转生死。


比如,悭贪是饿鬼之因,一位商人以贪欲推动,说妄语、离间语,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一天就可以造下一百世堕饿鬼的恶业,一年积累三万六千多世堕饿鬼的恶业。一世饿鬼寿量若计一万年,则要受苦三亿多年。所以,单以一个贪财因缘,未来要受多少痛苦?


由此展开,一步步思惟观见贪欲的苦相,怎不令人心生悲愍?


二、嗔恚缠缘苦


“嗔恚”,是心缘对境对自己损害、不饶益的相,发起粗猛之心。嗔也是一种一直缠绕在相续中的大病。


观察凡夫的苦恼:每生一次嗔心,就加重同类习气,导致嗔恚相续不断。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要修习对治,生生世世心随嗔转,即使堕为毒蛇,仍然见人就咬。如此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又起现行,无休无止地缠缚。


以嗔恚缠的因缘,身心当即处在极大的苦受中,由嗔恚造了杀生、恶骂等罪业,须下地狱亿万年感受烈火焚烧之苦。观察众生以嗔恚缠生生世世起多少嗔心,下多少地狱,就知道凡夫是多么可悲。


三、昏沉睡眠缠缘苦


首先要了知昏沉睡眠的体相与作用,再观察其苦处。


《瑜伽师地论·第十一卷》说:昏昧无堪任性,叫昏沉;昏昧心极略性,叫睡眠。这颗心处在昏昧状态,对境界不堪任,无法缘观,无法修止观,这是昏沉。昏昧的极略性,是睡眠。什么是极略性呢?平常缘色声香味触,心会分别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等,到了睡眠时,心不分别,叫做“略”。


昏沉和睡眠要来就一起来,有了昏沉,睡眠也一定会来。二者的作用是障碍轻安、毗钵舍那。落在昏昧、沉重中,身心不可能轻安,无法明明历历地作观,所以是严重的盖障。


“昏沉睡眠缠缘苦”,即心被昏沉睡眠缠缚,以此为因缘,无法成就止观,不可能解脱。


能否摆脱昏沉和睡眠的缠缚呢?这观待有没有相应的对治。一般人不深信因果,多有毁坏戒律等的恶行,又不重视修习止观的四种资粮(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觉悟瑜伽),身心行为紊乱、无规律。


即:在根境接触时,未守护好根门,心不断外散,如是消耗精神,容易昏沉;饮食不知节制,不合理取舍,吃容易导致昏沉的食物;不按作息时间睡眠;不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行为;又未精勤积资净障。


由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昏沉、睡眠的习性厚重,根本无法成就止观,连稍得轻安的境界也非常困难。而且,昏沉和睡眠越串习,越严重,对治起来也越困难。所以,这些盖障始终缠缚着众生。


再看有情的心识堕在昏沉睡眠中,被烦恼力控制,陷入昏昧,不能明明清清地观照,只是增上愚痴而已。如此发展下去,有几人能解脱呢?不得解脱,就要继续随无明流转。这是多么可悲的状况!


四、掉举恶作缠缘苦


何为掉举?《成唯识论》说:“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让心对所缘境无法寂静,是掉举的体性;能障碍行舍和奢摩他,是其作用。


《瑜伽师地论》说,因为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或者忆念过去经历过的戏笑、欢娱所做的事,使内心喧动腾跃,安静不下,即是掉举。


譬如“亲属寻思”,因为自己的亲属兴盛或衰败,发生了如意或不如意的事,或者感情好的亲友要相聚或分离,这样思惟牵挂,导致欢喜或忧愁,心中不断筹划、考虑等。像这样,分别心不断起伏跳动,就会障碍修持止观。


又譬如“国土寻思”,因为自己的国家、家乡兴盛或衰败等,内心随境界不断分别,缘兴盛欢喜,缘衰败悲哀,妄想纷飞,障碍止观成就。


或者,忆念曾经历过的各种欢乐,彼此如何在一起戏笑、欢娱,心里浮躁掉动,不能沉静。


再说恶作,恶作是由寻思引起了追悔。比如,因为寻思自己的亲人、国土等,心生追悔:我为什么要和亲人分离?为什么不去那个地方?为什么要舍弃那么好的地方来此地过不如意的生活,吃穿住用这样艰苦?为什么要幼小出家,等年老了再出家不是更好吗?


或者追忆曾经有过的快乐、娱乐等事,心生悔恨,想:为什么要舍弃快乐的生活,违背父母亲人的意愿,让他们悲伤哭泣,强行出家?由这一类因缘,生起忧伤、思虑,恶作追悔。


或者缘着应作不应作的事,心中反悔:为什么我该作的没有作,不该作的反而作。


以上,掉举是由寻思使心浮躁喧动,恶作是由寻思产生追悔、忧恋,二者因为相似而合为一盖。


其实,众生都被掉举恶作烦恼缠缚,心中对亲友、国土、工作、恋人、往昔种种快乐等,不断寻思,妄念纷飞。像这样,生生世世内心无法安住在寂静中,多么可悲!


五、疑缠缘苦


“疑盖”,即对佛、对法、对经律论、对教诲、对修行能证果心生疑惑,由此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证断寂静。或者,对三世和四谛,心中犹豫不决:这是对,还是不对。由于不明了而不能安心修行。


无量众生不思惟四谛十二缘起,因此无法遣除对四谛、三宝、无我等的疑惑,他们束缚在疑缠中,难以趣入解脱,还要无数世流转生死。思惟这一点,对众生发起悲悯心。


戍七、思惟六苦


复有六苦,一因苦,习恶趣因故,二果苦,生诸恶趣故,三求财位苦,四勤守护苦,五无厌足苦,六变坏苦。如是六种总说为苦。


六苦的前二苦要配合起来观察,由果苦了知因苦,由因苦知道果苦。


凡夫如盲人一般,内无正见,外无善知识的引导,内心不能安住于正念,身口意时时串习恶趣之因。这是因上之苦。


由于没有因果正见,造成行为混乱,把苦因执著成乐因,把乐因错认为苦因,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这就如疯子不断服食毒药一样,在无明的驱使下,反复串习堕落恶趣的业因。


冷静观察世人每天身口意的行为,会知道世人的因苦已发展到何种地步,照这样发展下去,真不敢想象众生未来的命运。


众生不断往阿赖耶识中熏建恶趣种子,一天之中不知种下多少转生地狱、饿鬼、旁生的种子,而且还不断加强恶趣种子的势力。这些并不会无缘无故消失,一旦成熟,就会现前漫长、深重的恶趣痛苦。


再转到果上观察:


思惟串习转生恶趣中的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如何;恶趣中受苦的状况和时间如何;从恶趣中脱生做人的果报如何。结合业果广泛地思惟,才会认识到众生的可怜。


譬如,一位厨师生活富裕,似乎不需悲愍,而应羡慕。实际上,这是预判了地狱无期徒刑、等待入狱的人。他一生杀了多少生命,需要在热地狱感受多少亿年的痛苦;从热地狱脱出,要在近边地狱受多少苦;出地狱做人,要偿还多少次生命。观察众生的因苦和果苦,就知道众生没有因果正见随意造恶是多么可悲。


以下综合观察四苦,即执著财富地位的痛苦:没得到时有追求之苦;得到了又有守护之苦、变坏之苦;因受用增长贪心,有无厌足之苦。


贪求财富、地位的人,他们不知道从追求到获得、守护,最后失坏,整个过程充满了痛苦。(我们若认识到一件事的前后只有痛苦,首先自己不愿意做,看见别人自讨苦吃,也会倍感悲哀。)


此处有强求与盲求之苦。凡夫被乐的假相诱惑,内心执著强求,由此造成身心各方面的痛苦。若能少欲知足,苦就可以减轻一大半,但人心不肯歇息,一直求到死也不省悟。


还有盲目追求,南辕北辙,不修正因,却祈求果报,求千万次也毫无结果。在愿望不能实现、屡遭惨败时,又不知原因所在,内心绝望,饱受痛苦。所以,愚痴让人身陷痛苦无法自拔。


财富不会自动跑到手上,为了求财,每天要起早贪黑。哪里有挣钱的机会,即使只能挣一小笔钱,也不辞劳苦地争取。


求财欲望越大,付出也越多,身心也越辛苦。比如,创建一家公司,要筹集一大笔资金,配备各方面的人员,要办理各种手续,各方面都要处心积虑布置安排。


追求财富时,心里患得患失,没得到时妄想盘算:我这个月要做到多少笔业务,通过哪些途径来积财,成功了如何发展……


一笔生意没谈成,又内心后悔:“早知降一点价,也能赚到一笔。”


机会出现时,又像狗见到肥肉,眼睛盯着不放。心早已飞出身体,一直在逐取快要到手的钱财。心中也盘算:怎么说一些诱他上钩的话,怎么给一点小恩小惠,约到饭店里吃一顿,这次至少能赚到多少,怎么和他建立长久的关系。


看见客户到别的商家去,一颗心又悬起来,担心别人抢走生意,心想:我应当先下手,无论如何赚到多少算多少。


若生意被对手抢走,对方挣得多、做得大,又生嫉妒心,眼睛烧得通红,口上还要恶骂两句。


像这样,翻来覆去地邪思妄想,心识像游魂一样飘荡不定,毫无安乐可言。


所以,众生追求财富充满了痛苦,有竞争之苦、紧张之苦、盼望之苦、失望之苦、嫉妒之苦、经营之苦……,这些都是发悲心的对境。


获得了财富是否安乐呢?轮回法并不具有安乐性。求得了财富,又有守护的痛苦,有时甚至胜过求财之苦。比如,看到报刊上登载某老总被黑社会绑架讹诈一亿元的消息,他马上紧张,心想:我要雇保镖,孩子出门要小心,院门要安上铁丝网。像这样,财富多一分,就多一分守护之苦,比穷人更不安。


又比如,在激烈的竞争中,若自己占据上风,则对手都会伺机击垮自己,容不得半点松懈。若经营策略稍有失误,就会在一夜之间被对手打垮。


市场上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及时调整,马上采取新策略,推出新品牌、新广告,开展各种促销活动。


可以想见,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中,内心有多少紧张、忧虑,为了守财须付出多少精力。所以,很多企业家都是在很年轻时就心力交瘁过劳而死。


追求财富时,还有无厌足苦。即便追求到了,反而助长贪心,要求更多、更大。


无厌足有哪些苦相呢?犹如喝酒上瘾,一直要喝到烂醉为止,以无厌足让酒鬼无休止地喝酒,一天没酒,一天心神不定,想尽办法也要得到一瓶,得不到时就欲渴难耐,备受煎熬。同样,人心的无厌足把人紧紧拴在欲望的绳子上。没得到时,一直有难耐的欲渴;得到了,又很快失去新鲜感,进一步增上幻想。这样造成内心脆弱,稍有不满意,就会马上陷入苦恼之中。而且,一旦执著增强,则欲壑难填,而要放下却如油入面,怎么也放舍不了。


如此不知厌足,只会一再加强对虚幻欲尘的实执,日益远离本性,远离真正具有大义的解脱道。


欲尘埋没本性,造成人心冷漠、自私、散乱,安详、宁静、善良、真诚也就逐渐消失。最终以无厌足令人堕入恶趣深渊。


若多方面观察无厌足苦,则知其内含如下诸苦:一、有增上贪欲之苦;二、有无实义之苦;三、有造集罪业之苦;四、有不得休息之苦;五、有不思大义之苦;六、有难以回归之苦;七、有不能谦下之苦;八、有心灵脆弱之苦;九、有身心紧张之苦;十、有终将堕落之苦;十一、有长夜流转之苦;十二、有埋没本性之苦。


所谓“变坏苦”,即:


一个人好不容易从恶趣中出头,得了一世人身,却将一生光阴都投注在追求五欲上。几十年过去,五光十色的财色五欲一点带不走,只有背一笔业债,重返恶趣还债。


想一想“求取五欲”的整个过程,都是徒劳无义地折磨自己,费尽心力只是捕捉一个终将破灭的泡沫,对此,生起深深的悲悯。


戍八、思惟七苦


复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虽复希求而不得苦。


对此七苦,应具体按中士道内容思惟。此处只以生苦为例稍作解释。


有情的受生其实是众苦的开端,拉开了无尽苦惑的序幕。不必异想天开,认为由业惑支配的五取蕴会突发慈悲,显现清净、安乐、永恒、自在。


摸一摸自己的脑袋,想想这是清净的法吗?冷静地观察一下也会很悲哀,头皮里包裹的只有污秽的头脑、脑髓,这是由精血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哪来清净呢?只不过我们迷乱地执为清净而已。


“生”何止带给我们苦恼不净的肉身,更携带了不计其数的烦恼种子,随时遇缘就会现行。


我们行持善法时,这些烦恼粗重便开始扰乱。烦恼种子不断出生、增长,让心无法安住在善法上。就像金子中含有杂质无法打造成如意的金器一样,因为烦恼的影响,使内心不能统一、安定,不堪能行善。看着众生无力行善的状况,也让人心生悲悯。


五蕴身中潜伏了无数烦恼种子,遇到引生烦恼的对境,注定要爆发。生贪境来了,便引发贪心,生嗔境来了,便引生嗔心,一生都是在烦烦恼恼中度过,难得有几天平静。这些烦恼都是以“生”为所依带来的,就像潮湿的地上会滋生大量飞虫一样,受了五取蕴,就必定会滋生无数烦恼。


受生是苦恼的源泉。有了生,衰老、疾病、死亡以及各种大小诸苦都会随之而来。为了维持生命,人们要读书、工作、赚钱谋生,不可能一天不穿衣、不吃饭、不睡觉,下至维持起码的生存,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千辛万苦。


一生之中,追求名声、地位、财富是为了身体,穿着、打扮是为了让它好看,追求享受是想给予它快乐,做各种运动是想使它健康。为了生,要吃多少饭、饮多少水、睡多少床、穿多少衣服、用多少香皂、服多少药……,诸般辛苦都是以“生”而带来的。


再想想,因为受生,有多少住胎之苦、出胎之苦、成长之苦、追求现世之苦、求不得苦、疾病之苦……,因为“生”,一系列的痛苦都随之而来。


一次受生就要遭受这么多苦,如果不解脱,还要无数次投胎,合计起来有不计其数的痛苦。而且,每一次受生的结果只是迎来死亡。这样观察凡夫受生、成熟、死亡的全过程,就会对有情受生生起悲愍。


戍九、思惟八苦


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恼苦,谓无系等诸外道类,七他逼恼苦,谓遭遇他手块等触蚊虻等触,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先讲前四苦。


一、二、“寒热”之苦


人的五蕴身,能适应生存的温度非常狭窄,平均温度必须保持三十七度左右。温度有所降低或升高,这时不加减衣服,或采取保暖、降温等措施,立刻会受到寒热之苦的逼迫,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


在北方或者高原的冬天,抵御严寒是一件最主要的事。衣服穿少了在室外站立,用不了几分钟,就会冷得全身瑟瑟发抖、牙齿打战,身体机能也迅速下降。再呆下去,身体逐渐苍白、发青、僵硬、开裂,最后在神志不清中死去。


冬天,在冷水里洗衣服也是一件苦事,极不情愿把手伸进冰凉的水中。刮风时,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生活在寒带,一个冬天几个月都要窝在屋里躲避寒冷。夜间,屋里没有烧炉子或开暖气,往往半夜冻醒,哆哆嗦嗦地度过不眠之夜。人在业感前是如此脆弱渺小、不堪一击。


观想:冬季穿一件单衣,在青藏高原的野外站上一夜;或者被人五花大绑之后,用冰冷的水一盆一盆从头浇到脚;或者,被推入零下三十度的冷藏库中关紧门,经历一个昼夜。这样也会知道寒苦降临时有多么可怕。


不要认为这些只是想象、只是极个别的例子,那种厄运不会降临在自他有情的头上。其实,轮回流转是很不自在的,恶业一旦成熟,什么情况都会遭遇。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寒冬因为缺衣少暖而在风雪中冻死,这样的悲剧在轮回中从未间断,未来还会不断发生。


如果以恶业转生在八寒地狱,所受的寒苦更是无法想象的剧烈而漫长。那里,暗无天日、寒风彻骨,有情在长达亿万年的岁月里,身心遭受剧烈的寒苦。


寒冷全方位渗透了他们的身体,寒触让每个微尘都在剧烈地反应,身体开始紧缩、开裂乃至溃烂。身体的诸根被寒苦蒙蔽,最后连微弱颤动的活力也没有。


有人想:这只是部分有情的痛苦,很多人生活在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里,并不需要别人悲悯。


能固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当然和寒苦绝缘,但轮回当中什么法都是不稳定的。五取蕴的毒疮今天看来保护得很好,来日却会变成满身疮疱溃烂、脓血淋漓的模样。


看看凡夫心中积聚了多少寒苦种子,多少阴冷的心思、冷冰冰的态度、让心发凉的行为,这些将导致多少世中转生在寒冰地狱里。众生的相续中潜伏了无数的寒苦种子,寒苦离众生并不遥远,只有一口气的距离。


沉溺在生死中的有情,一生又一生,留下了多少冻死而僵硬的尸体,受过多少颤抖、蜷缩、溃烂、开裂,仔细品味这些寒苦,就会知道落入轮回是何等可悲的事。再想想,有情轮回不断,往后还要有多少寒苦相连,不由人不生悲悯!


除了寒苦之外,凡夫的五蕴身还时时面临热苦的侵袭。比如,把滚烫的开水一口喝下,像撕心裂肺一样,痛苦不堪;手按在烧红的火炉上,立刻皮开肉绽、焦味刺鼻,剧烈得甚至让人晕厥;锅里油烧得滚沸,一个油星溅在皮肤上,也让人痛得乱跳;站在太阳底下,先是睁不开双眼,然后浑身冒汗,口干舌燥,意识不清,再后来脱水过多造成中暑,身体无法支撑而倒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以上只是人间能感受的一些热苦例子。要是堕在三恶趣中,感受的热苦更是成百上千倍的加剧,受苦时间也漫长得无法想象。


八热地狱从上至下,火焰的热度依次增上七倍,受苦程度也七倍七倍递增,在业力没有穷尽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受苦。


饿鬼也要饱受热苦,有一类饿鬼,食物入口就立即燃烧,又有饿鬼肚子里烧火,口里喷火,冒出浓浓的黑烟。夏天连月亮也是炎热的,外境不可能提供一点清凉来缓解苦受。


旁生界中,烈日炎炎之下,牛在田地里耕作,马在路上驮运货物。有些活鱼、活泥鳅放在油锅里煎,头和尾巴烫得卷起来。像这一类热苦,应当根据《心性休息大车疏》、《菩提道次第广论》仔细地思惟。


三、四、“饥渴”之苦


五蕴身是苦器,表现在必须小心翼翼地满足它的需求,其中也包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饮食。


如果连续两餐没有进食,饥渴之苦就会立即迸发出来,会感到浑身乏力,身体虚弱,心情也难以平静,坐立不安。


随着饥渴的逼迫加强,恐惧感会不断在心中生起,这时做不了任何事,不顾一切地要去寻找食物。饿极了,再脏、再不好的食物都吃,可以吃树根、喝自己的尿。在大饥荒的年代里,许多人家甚至交换婴儿做为食品。饥渴之苦竟把人逼得如此发狂。


如果连续多天不进饮食,饥渴之苦进一步逼切,人连活动一下的气力都没有,身体消瘦,皮包骨头,用不了几天,就会死去。


所以,人类要穿衣、吃饭,都是轮回痛苦的表现,只有通过不断地进食、加减衣服,才能抵御寒热饥渴的侵袭。其实,人时时都在寒热饥渴的夹逼之下,就像四个手持利刃的怨敌一直在旁边伺机以待,稍不小心就会被伤害,甚至是致命伤害。


事实上,凡夫人无法摆脱这些苦恼,分分秒秒都在抵抗饥渴中度过,那些随时采取的措施只不过把苦受降低一点而已。见到世人渴时要喝水,饿时要吃饭,冷时要加衣,热时要扇扇子,就应觉悟轮回是苦的本性。众生在饥渴之苦的炉灶上,为了解决温饱,昼夜不停地奔忙,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逃窜。眼见这样的人间苦相,怎不令人心生悲悯?


体会了做人的痛苦之后,再来观察恶趣的痛苦,就知道这些是人间痛苦的放大和延长,从果知因,这是源自更粗大的恶业力。由此,也会深信业感缘起不虚。


以近边地狱来说,众生从无极大河里出来,仰面倒在炽燃铁地上。狱卒问他有何需求,他说:我没有了其它知觉,只是非常饥渴。


狱卒便用滚烫的铁丸放入他口中,把烊铜水灌入口腔,一直穿喉过肠,内脏被烧得焦烂。


饿鬼是饥渴苦的代表,他们数百年中连水的名字都听不到,为了寻找饮食,每天拖着庞大的身躯,步履艰难地四处奔波,结果却一无所获。


饿鬼的日日夜夜都是伴随饥渴而度过的,他们的身体连血肉都变得枯槁,成了一个个“火炭”。平常口干舌燥,常常伸出舌头舐自己的嘴唇。即使得到一点饮食,如针孔般的咽喉,能受用多少呢?况且,吃进去也在体内燃烧,全部成了受苦的因缘。


思惟恶趣众生的干渴苦受比人强大千万倍,这些都是过去世慈爱自己的母亲,因此,要发大悲心把她们拔出苦海。


五、“不自在苦”,即凡夫的五取蕴不由自主,完全是他自在转。譬如,虽不想生病,但只要存在生病的因缘,就一直摆脱不了病苦纠缠,日夜心忧身苦,连睡个好觉的自在也没有。


人都不想受苦,不愿老病死衰,但在业力面前,却毫无自在。虽然希望好事长久,无奈不随人意,一旦因缘变化,立即就会现起痛苦。


六、“自逼恼苦”,指无系等外道类自我折磨的痛苦。


佛世时,有一类“尼乾子”外道,裸体不穿衣服,以五热烧身(在身体四周烧上火,头上以太阳炙烤)来受苦。他们认为自己有罪业,受苦就可以清净。其实,没人逼他这样做,都是自我折磨,这叫“自逼恼苦”。


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众生进入外道把颠倒戒禁执著为解脱道,他们的行为稀奇古怪,有些学猪狗的行为,有些跳崖、集体自杀,有些金鸡独立,有些不吃不喝。只要他们还没有破除戒禁取见,就会一直这样无意义地折磨自己。观照众生迷失正道,应当生起强烈悲心。


七、“他逼恼苦”,即时时受别人的逼恼。有些以手、石块等打击,有些以语言攻击谩骂,还有如夏天蚊子叮咬等。


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即做一种威仪,时间久了就会苦恼。比如坐久了身体支撑不住,如果有脊椎错位、坐骨神经等疾病,更是痛苦不堪,要马上换姿势才能缓解苦受。到了年老时,威仪之苦更充分地表现出来,走一段路就气喘吁吁,坐久了腰挺不直……,五蕴身是如此令人苦恼。


体会了人类能感知到的痛苦,再观察恶趣中的威仪之苦,更是千万倍地剧烈。如是推己及人,推人及恶趣,就会引起悲心。


比如近边地狱的众生被业力逼迫,毫无选择地进入漫长的利刀道,随着双脚轮番踩下,遭受被利刀穿透的剧苦。看看他们的处境,往后有更苦的尸粪泥;向前走,道路漫长,不见边际;旁边利刀密密麻麻,没有歇脚的空隙。左脚踩下,被利刀从各方向刺穿;左脚抬起,右脚又要踩下,遭遇同样的苦受。这样的威仪之苦,一直要持续到走出利刀道为止。


所以,把人间的苦受放大十倍、百倍、千倍,就知道恶趣感受何等的苦苦。应当发大悲心,救度有情出离苦海。


戍十、思惟九苦


复有九苦,一自衰损苦,二他衰损苦,三亲属衰损苦,四财位衰损苦,五无病衰损苦,六戒衰损苦,七见衰损苦,八现法苦,九后法苦。


一、自衰损苦,即自身感受的衰损之苦。


二、他衰损苦,即其他有情感受的衰损之苦。


自他衰损苦,分别言之,即是亲属衰损、财位衰损、无病衰损、戒衰损、见衰损等苦恼。以这些因缘,自他现世陷入苦恼,来世堕入恶趣,即是现法苦和后法苦。


三、亲属衰损苦,即失去亲人备感痛苦。比如孤儿,父母健在时,如掌上明珠一般疼爱,中间父母去世,过早失去父母的关爱,孤苦零丁,无依无靠。


四、财位衰损苦,即财富遭受损失的苦恼。即被强盗抢劫,被火焚烧、被水冲走,或因为造作种种罪业,失去了财富;或因经营不善,对事情处理不当,导致破产;或被他人不怀好意,侵吞了财物等,造成身心痛苦。


五、无病衰损苦,即失去健康的苦恼。例如身体得病:有不能受用美食、睡眠不安、失去娱乐等受用衰损的苦恼;有不能行走、只能卧病在床等威仪衰损的苦恼;有不能做自己喜爱的工作,不能去听课修行等苦恼。


六、戒衰损苦,即所受的戒律破损穿缺的苦恼。比如,无法生起禅定和智慧,不能生起善趣和解脱的功德。今生遭受种种不吉祥,福报耗尽、度日艰辛,受到导师佛的呵责、同梵行道友的呵责、白法护法神的呵责、信众的呵责、十方人的呵责以及自己的呵责,闻思修的功德已有的逐渐退失,无有的不能生起。临终时以破戒生起极度忧恼。后世又要堕恶趣。


七、见衰损苦,即正见遭到破坏,相续中产生邪见。


修行证果要依正见,正见衰损了,则无法证得任何果位。比如:因果正见衰损,会遮止一切白法生起,无法受持任何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其结果必然堕落恶趣;四谛正见遭到破坏,执著轮回有安乐,生生世世将堕入生死,无法趣入圣道。


八、现法苦,即现世的苦恼。


九、后法苦,即来世的苦恼。


戍十一、思惟十苦


复有十苦,一诸食资具匮乏苦,二诸饮资具匮乏苦,三骑乘资具匮乏苦,四衣服资具匮乏苦,五庄严资具匮乏苦,六器物资具匮乏苦,七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八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九照明资具匮乏苦,十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一、诸食资具匮乏苦


食物是欲界众生生活的资具,只有不断摄取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生存。如果食物匮乏,就会引起饥饿甚至死亡。


从目前人类状况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解决了温饱。根据去年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有九亿人饱受饥饿困扰,仅在东非就有一千一百万人濒临饿死。成千上万年幼的孩子因为缺乏营养,严重发育不良,他们一个个脑袋巨大、身体弱小,瘦得皮包骨头,躺在母亲的怀里奄奄一息,活脱脱一副饿鬼的悲惨形象。


在亚洲、拉丁美洲甚至西方发达国家,贫困和饥饿同样普遍存在。即使在美国最繁华的都市,照样有许多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乞讨者,并常有饿死街头的事情发生。


中国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也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饿死一千多万人。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


村民们可以吃的以及不能吃的东西也已经全部啃了、嚼了、吞下去了。榆树皮、杨树皮剥光了。柳树皮苦比黄连,也剥下来烤干磨成粉咽了下去,还有把荞麦烧成灰,和在水里喝下去,连棉絮也扒出来吃了。最后吃了荞衣,一个个肿得不成人样。


今天,在亚洲的某个国家,粮食仍然紧张,口粮供应为每人每天二两,根本无法维持生存。所以很多人只好去挖野菜,吃树皮。


观察体会众生食物资具匮乏的痛苦之后,应当发悲悯心。


二、诸饮资具匮乏苦


“诸饮资具”,包括饮用水、茶和各种饮料、汤类等,都是赖以生存的资具,缺少了就会引发痛苦。


今天地球上还有相当多地区的人们缺少水喝,比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西亚广大的沙漠地带,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黄土高原等,都是严重缺水地区。


在非洲一些饮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居民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中得到少量的定量供水。有时候,甚至动用军车从几百里以外运水来供应。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排着数百米的长队在烈日下等很长时间,只是为了得到一桶或半桶水。有些地方,水比油还宝贵,先是用来洗脸,洗了脸又用来洗菜,过滤一下,接着再洗脚,还不能倒掉,沉淀后还要喂牲口,这样反复利用。


在国内北方,许多城市也是严重缺水,而且水源受到工业污染,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必须花钱购买净化过的桶装水。


假如遇到旱灾,用水严重缺乏,连原来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来水,也没办法提供。水也是因缘生的法,只有具备福报因缘,才能充分地受用。没有福报,就会像饿鬼那样遭受干渴之苦。


三、骑乘资具匮乏苦


“骑乘资具”,是指车、马、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如果匮乏,也是一种苦恼。


以今天来说,国内还有很多家庭没有购买和使用私家车的能力。普通的工薪阶层出门还是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常要顶风冒雨,遭受太阳暴晒等,没有福报买不起小车,就要忍受这些苦。


坐公共汽车上班的人,往往要在烈日炎炎或者寒风大雨当中等上几十分钟。等到车来了,大家像冲锋一样争先恐后地挤上车,抢一个座位。如果车厢里人满为患,就像罐头里装满了鱼一样,人被挤得喘不过气来。像这样,每天上下班长达几个小时,感受身心疲劳的艰辛之苦。


农村人也常常遇到缺乏交通工具的苦恼,遇到急事或有人生病,需要短时间内到几百里外的城市去,如果找不到汽车、拖拉机,也让人心急如焚!


四、衣服资具匮乏苦


衣服也是资生资具,缺少衣服,不能保暖、御寒或遮羞,由此引发很大的苦恼。


一个人一年四季需要许多件衣服,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冬季没有暖和的棉衣,就要遭受寒苦,夏天没有凉爽的单衣,就有热苦。换洗衣服不够,也有污秽不净的苦恼。拜见一些重要人物,出入某些社交场合,没有一身体面的礼服,也会感受尴尬之苦。


五、庄严资具匮乏苦


“庄严资具”,包括庄严身体、庄严住宅等资具,比如,漂亮的服饰、贵重的首饰、假发、鞋帽、室内装潢等等。


富贵人这方面的习气重,一旦庄严资具匮乏,就有失去脸面的苦恼。凡夫都被我执紧紧束缚,拥有各种庄严资具,无非是想营造一个自我形象,让“自我”更高贵、更有气质、更耀眼。说到底,都是为了庄严“自我”,让别人尊重、羡慕。既然有这样的爱执,在缺乏庄严资具时,难免有“自我”受压抑的痛苦。自己感觉自卑,认为没有了风光体面,得不到尊重。


总之,拥有庄严资具时,内心有多少种虚荣心满足的快乐感受,一旦缺乏,就会有同样多失坏的苦恼。


比如,一位女士应邀出席宴会,参加宴会的都是上流社会有身份地位的人,她没有一身漂亮的礼服,没有贵重的首饰,也租不起豪华轿车,以这样寒酸的模样去出席宴会,只会让别人笑话,所以心里万分苦恼。


凡夫有庄严自我的欲望,尤其在这个重视包装的时代里,一旦庄严资具匮乏,就会让人陷入苦恼中,自卑不已。


六、器物资具匮乏苦


“器物资具”指各种生活所需的器物,比如,家具、餐具、文具、手表、眼镜等,缺少哪一样,都让人感到很不方便。


比如,没有桌椅,不能写字读书;没有眼镜,只能在模糊的世界里生活;没有衣柜,衣服、被子没地方放置;没有空调,冬天寒冷难受;没有煤气灶,天天烧煤,很麻烦。像这样,有一类资具匮乏,就有一类烦恼、辛苦。


七、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


“香鬘涂饰资具”,是指化妆品,如香水、描眉笔、耳环、戒指、头花、唇膏等。若缺乏这些,会让欲界众生尤其是女性感到苦恼。


依靠这些化妆品,可以掩饰容貌的缺陷,庄严形象。如果这些资具缺乏,连出门都成了万分苦恼之事。


比如,一位年轻女士脸上长了很多雀斑,肤色也不好看,她买不起昂贵的化妆品,更不能去美容院美容,便会成天闭门在家,不愿出门见人,也没有任何社交活动,顾影自怜,非常苦恼。


又比如,新流行一种漂亮的头花,年轻人爱美,都买一朵戴上,如果买不起,就会因求不得而引发痛苦。


所以,我执是一切苦恼的来源,它让人活在显示自我、装饰自我当中执著不休,一旦自我的形象不能满足、显耀,就会生起强烈的忧苦。


八、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


“歌舞伎乐资具”,是满足众生感官享受的资具。以今天来说,包括各种音乐、影视,钢琴、吉他等乐器。


欲界众生贪著的就是色声香味触五欲。有丰富的欲尘享受,人们会觉得很快乐,自己没有,眼巴巴看着别人享受生活,心中会苦恼不已。


比如,喜欢听歌的人贪求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但一套性能优良的高级音响需要上万元,超过他的购买能力。资具缺乏、美梦难圆,会让他心生不快。


又比如,时下各种新款式的MP3、MP4不断推陈出新,功能越来越好,成了许多年轻人追逐的目标,但没有足够的金钱,也跟不上这样快的更新速度,许多人因为买不起喜爱的新款机型,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已被淘汰,无法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新生活的海洋里冲浪。所以,“我执”最会捉弄人,众生一再在“自我”上建立这样、那样的概念,完全掉在这张魔网中出不来。


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困在愚痴的我执当中,完全埋没了内在的灵性,让人心生悲悯。


九、照明资具匮乏苦


“照明资具”,指电灯、油灯、彩灯、手电等灯具。


光明是眼识受用的境界,没有光明或光线不好,都会让人产生苦恼。比如:没有灯光,眼前漆黑、心里忧虑;没有路灯,行走艰难,碰上雨天,道路泥泞,踩在污泥、水坑里,苦恼不堪。如果道路坎坷不平,有悬崖沟井,还会有跌倒、损伤、坠落的危险。


今天,电力充足,城市夜晚灯火通明,但在偏远地区,人们仍饱受照明资具匮乏的苦恼,除了富裕人家能使用太阳能照明之外,穷人夜晚只有在昏暗中点一盏油灯,做很多事都不方便。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虚荣心强、贪欲大,他们对灯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造型美观、材料优质的灯具,才能和豪华的住宅相匹配,普通家庭没有钱买不起高档的灯具,只有在灯具店里看看、饱饱眼福而已,但心头的占有欲得不到满足,也很不是滋味。


十、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男女给侍资具”,指各种为自己服务的佣人。比如,富裕人家家业大、人口多,需要很多人服侍,要有门卫、清洁工、司机、保姆等。如果这一家家道败落,雇不起这么多佣人,不得不遣散这些人。安逸、舒服的生活也就从此消失了。


身边原先有一大群人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样样要亲手做,身心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好吃懒做,养成了习惯,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往后的生活会陷入严重的困境。


比如,一个普通家庭,夫妻工作非常紧张,又有卧病在床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顾,自己每个月拿不出几百块钱雇保姆。这样,每天除了上班外,上要伺候父母,下要照看孩子,身心疲惫不堪,非常苦恼。


以上十种匮乏苦,主要指人类缺乏种种资生资具的苦恼。身在轮回,要维持五蕴的生存,需要多少衣食住行的物质、多少满足感官需要的欲尘、多少装饰自我的资具,追求这些使人耗尽了一生光阴,一旦缺乏,又会陷入苦恼、焦虑、自卑中,失去安乐宁静。只要心还攀缘、追求这些外物,就无法身心回归,获得自在、解脱。观照在物欲中不断沉浮、苦恼的有情,应当心生悲悯。


戍十二、思惟余九类苦


当知复有余九种苦,一一切苦,二广大苦,三一切门苦,四邪行苦,五流转苦,六不随欲苦,七违害苦,八随逐苦,九一切种苦。


以上是标出苦名。


一切苦中复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现缘所生苦。


“一切苦”,从时间上分成两类:一、以宿世业力因缘造成的苦难;二、以现世业力因缘所产生的苦难。


受生无始故,转生无数;转生无数故,造业无数;造业无数故,痛苦也无量。


观察自身,无数生中造了多少业,有过多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现在还继续造业,将来还会产生无量痛苦。这些合计起来是一切苦,也是一切皆苦。


转眼看轮回众生个个都如此,由宿世业因造成的是痛苦,现在不断造作的还是苦因,一切无不是苦因、苦果。观照这丝毫不显现真实安乐的世界,应当心生悲悯。


广大苦中复有四苦,一长时苦,二猛利苦,三杂类苦,四无间苦。


苦之广大,从四方面观察:时间上广大,长时苦;强度上广大,猛利苦;种类上广大,杂类苦;持续上广大,无间苦(无间断的痛苦)。


一、长时苦


比如,无间地狱的众生寿命是一中劫。一中劫有多长呢?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人寿从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逐渐增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往下减,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减到人寿十岁,这样一增一减,是一中劫的量。


我们思量,一年卧病在床都会感觉岁月难捱,何况在一中劫中身体完全在火焰里燃烧,其痛苦何等长远深重。继续思惟:和善趣中受苦相比,恶趣受苦是何等漫长;和旁生、饿鬼受苦相比,地狱受苦是何等漫长;和其它地狱受苦相比,无间地狱受苦是何等漫长;和一生受苦相比,累世受苦是何等漫长;和有始有量之苦相比,无始无量之苦是何等漫长;和一人的受苦相比,无量众生的受苦是何等漫长;和有穷尽的受苦相比,无穷尽的受苦是何等漫长。逐渐比较,就可以了知生死苦的长时广大。


二、猛利苦


轮回中的痛苦究竟强到何种程度呢?苦无止境!把人间冷热等苦,十倍、百倍、千倍地增上去,不论在多深、多强的痛苦线上,都有不计其数的有情匍匐其上,而且苦难越深的地方,众生越多。这样才知道,轮回是深不见底的苦海,是痛苦如此猛利的世界。


人间的苦难只是这大苦海的表层,相比来说比较轻微。高倍放大我们感受的各种身心痛苦,就是恶趣众生正感受的猛利大苦。地狱众生被烈火焚烧,吞热铁丸,饮烊铜水,饿鬼长年饥渴干焦,旁生日日负重、役使。站在苦海浅处,一直往深处看,才知道在自己丰衣足食的同时,无量无边的众生正饱受着难以言喻的大苦。见到这样的苦难,心中不忍,发大悲心,立誓尽未来际在苦海中救度众生。


譬如,从零下十度的寒苦,一直增强到寒地狱的寒苦。强烈的冷触逼迫有情的身体,全身冻得布满疮疱,继续冷下去,疮疱一个个开裂,有情冻得牙齿直打颤,只听见口中发出阿啾啾的喊叫声,之后声音也发不出了,只能听到呼呼声。再后来,皮肤变成青色,身体裂成四瓣,更严重的,皮肤从青色变成红色、大红色,裂成八瓣、十六瓣乃至无数瓣。冻裂的伤口里爬满了长着铁嘴的小虫,不断地咬噬罪人。这只是寒苦增上猛利的一例,可以扩展开来多方面观察猛利苦相。


三、杂类苦


轮回有多少种苦呢?有多少种感苦因缘,就会出现多少种苦相。


若不观察,尽管林林总总的苦相刹那刹那显现,我们却如聋如盲浑然不知。静心想一想,才知道轮回中的森罗万相,无一不是苦的展示。走进一家大超市,我们会感觉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而苦的种类却无数倍超过了这些商品的种类。轮回的无量种显现,其实正是无量种苦的显现。


可以观察,缺水时渴苦,缺衣时寒苦,缺食时饥苦,缺光明时暗苦,缺色彩时单调苦,缺交通工具时行苦,苦相不一。高于我时,自卑苦;低于我时,傲慢苦;齐于我时,竞争苦;满足我时,耽著苦;不顺我时,嗔恨苦。求财苦、求名苦、求权苦、求女色苦,各有滋味。追求苦、守护苦、失去苦,拼命逐取、紧紧把住、苦苦哀叹,千头万绪。胃病、肾病、心脏病、关节炎,地大增盛、水大增盛、火大增盛、风大增盛……,八万四千病苦,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近一点说,单是饮食不当,吃热了、吃凉了、吃酸了、吃咸了、吃辣了,立即生起不同的苦相。


或者,有情受生有住胎苦、出胎苦;住胎有母胎黑暗苦、冷触热触苦、臭秽苦、压迫苦。


再从无间地狱到无色界天,层层分开具体观察,轮回确实是一幅无穷无尽显现苦谛的最大长卷。


以智慧辨别林林总总的苦因苦果,我们会了知在五取蕴的土壤里播下什么样的苦种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苦芽,随一种因缘,就显现一种苦相,真是制造无量诸苦的无尽藏。


仔细想想,一个个本具恒沙性德的如来藏,竟随染污缘起表现成如此纷繁复杂、种类万千、横遍竖穷的苦相,法身流转六道,令人油然生悲。


四、无间苦


“无间苦”,指痛苦此起彼伏,刹那不间断。这有两层意思:从行苦说,凡夫受业和烦恼的驱使,按十二缘起刹那刹那迁流,始终跳不出生死的圈圈。只要还没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心心念念造转生死业,未来的苦恼仍将绵延不绝。从苦苦说,指有量的无间苦。比如,堕入地狱长劫不间断地感受剧苦,直到业力消尽为止。


譬如,被人用刀逼赶,必须连续不断地行走,如果停下脚步,就会立即被砍断头颅,这是一种不间断之苦。轮回中的无间苦如何呢?反问自己:无始劫以来,在生死迁流中歇过一刻、自在过一刻吗?轮回中的众生无不在这条漫无边际的跑道上,无法停歇地奔跑。这是一种旷日持久、分秒不息的广大苦相。心中浮现这种苦相时,不忍心舍弃有情不顾,自然发起生生世世救度有情之心。


一切门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摄苦。


轮回从生处分,有地狱、旁生、饿鬼三恶趣的苦,有人、天、阿修罗三善趣的苦。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苦,应当依照经论善加思惟,引生悲心。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邪行”是与真理、与缘起空性不相应的行为。以邪行会导致大大小小的苦恼。“邪行”和苦有因果关系,行为不端正、不合理,终归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一、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发起苦。


对他人打骂、嗔恚、嘲弄,叫“犯触他”。由此,自己遭他人打骂、嗔恚、嘲弄,叫“他不饶益”。


日常生活中,触犯别人,遭到报复,产生痛苦,也是一种邪行苦。


二、受用种种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发起苦。


“不平等食”指饮食过少、过多、不当、不消化。由不平等食导致身体诸界不平等,地、水、火、风哪一界增盛都会引发苦受。


我们在饮食上不能错乱,否则缘起上愚昧,一切都成为感苦的邪行,无意义地让身体消瘦或者生起各种疾病。


三、即由现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发起苦。


即因现在痛苦逼恼切身,自然造作所发起的痛苦。


人们痛苦切身时,会以各种苦行折磨自己,饮酒、吸毒、怨天尤人、对人仇恨,由此发起的痛苦,也是邪行之苦。


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烦恼、随烦恼缠,所起诸苦。


即由多半安住于非理作意中被烦恼和随烦恼缠缚所引生的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缘对境非理作意,会使贪、嗔等烦恼在心中随逐不舍。比如,作意对境清净,无间便生起贪欲,贪心生一次,习气就加重一次。串习多了,内心便缠缚在邪思妄想中,生起许多痛苦。


展开来观察,凡夫时时作意常乐我净的假相,受八万四千烦恼缠缚,痛苦无量。


五、由多发起诸身语意种种恶行,所受当来诸恶趣苦。


这是从未来的角度讲苦。


由多发起身语意的各种恶行,将来要在恶趣中感受痛苦,也是邪行之苦。


流转苦中,复有六种轮转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仆使不定,五朋友宰官亲属不定,六财位不定。


这是总标,流转苦中包括六种以“不定”所引生的痛苦。


自身不定者,谓先为王后为仆隶。


自己的身份变换不定:原先做国王,后来变成奴仆;前面做领导,后面做工人;前面是知识分子,后来成为农民等等。


父母等不定者,谓先为父母乃至亲属,后时轮转反作怨害及恶知识。


“父母等不定”,指中间四种不定——父母不定、妻子不定、奴婢仆使不定、朋友宰官亲属不定。


即过去为人父母,后来因轮回转世,角色发生了转换,反而变成怨敌或恶知识。其他为人妻子乃至亲属,后来也轮转变成怨敌和恶知识。这是由不定引生的痛苦,即先前是爱护自己或关系密切的人,转世却变成势不两立的敌人或者教自己造恶的恶知识。


财位不定者,谓先大富贵后极贫贱。


“财位不定”,指过去大富大贵,后来极其贫贱。


为什么会造成不定过患呢?原因是轮回是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因缘发生了变化,果上身份、财富、地位、彼此的关系等自然随之而变化。


有情轮转生死,亲友、妻子、奴婢等角色不断转换,暂时的财富、地位转眼即逝。轮回之中,不可能拥有一个可依托、保信的法,一切都如迷梦般毫不可靠。对这种流转状况,深生悲愍。


不随欲苦中复有七苦。


一、欲求长寿不随所欲,生短寿苦。


内心想希求长寿,偏偏不能满足所欲,年轻时就抱憾而死。


二、欲求端正不随所欲,生丑陋苦。


希求相貌端正好看,偏偏长相丑陋,非常苦恼。


三、欲生上族不随所欲,生下族苦。


想转生高贵人家,偏偏转在下贱之家,受人歧视。


四、欲求大富不随所欲,生贫穷苦。


想追求大财富,前世没有积福,一生费尽辛苦,仍贫穷困窘。


五、欲求大力不随所欲,生羸劣苦。


希求身体健壮有力,偏偏身体瘦弱无力。


六、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随所欲愚痴无智现行生苦。


虽想了知所知境界,希求精通世、出世间的各种知识、技艺,偏偏没有智慧,只出现愚痴的境界。


七、欲求胜他不随所欲,反为他胜而生大苦。


想胜过别人,偏偏比不过,生起失败的大苦。


总之,七种不随欲苦都是由业果愚引生的痛苦。希求一切圆满,都必须积聚正因。不从因上修,却妄求果报,当然事与愿违,不仅不会显现安乐,反而显现不如意的结果,内心不愿意接受,非常痛苦。


具体说,希求长寿,因地应慈爱有情放生、护生。不修这种善业,又损害众生,长寿不会出现,只会生生世世遭受短命的厄运。


希求端正,则应供养光明、鲜花、干净衣服,心无嗔恚、嫉妒。不种相好之因,嫉妒、嗔恨,相貌怎么会端正呢?只会相貌越来越丑陋,心越来越痛苦。


希求转生高贵,则应摧伏傲慢,对尊长常修礼貌、恭敬,对一切人如仆人般态度谦恭。不修此因,行为傲慢无礼,永远也不可能满愿。


希求财富,却不施舍衣食受用,不对三宝、父母、尊长等功德田修习供养,反而加深悭吝习气,尽管日日做发财梦,却成了堕落饿鬼的前相。


希求健壮、有力,则应处处助人为乐。这些不做,只希望别人服侍自己、凡事不愿出力,以致没有心力、体力、魄力。虽然希求力量,反而日渐下劣、羸弱,没有能力。


希求通达所知法的智慧,则应敬法、供养法,对圣法谦虚地学习、思惟、请教。不修集这些能生智慧之因,反而轻法、慢法、谤法、舍法,生生世世将盲无慧眼。


总之,众生虽希求安乐,却处处造痛苦之因,目标不可能实现,还苦苦追求,让人心生悲悯。


违害苦中复有八苦。


一、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


指在家人的妻子、儿女、财产、地位等损减所引生的痛苦。


即在家人很需要、很执著的事物受到破坏、损害、衰减时,非常痛苦。


二、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


指出家人心中贪、嗔、痴的烦恼增益所引生的苦恼。


出家本来要尽量息灭贪嗔痴,减少相续中的烦恼,但以前世习气或不如理修行等因缘,内心仍然受到各种烦恼的违害。


三、饥俭逼恼之所生苦。


“饥俭”,是饥饿、匮乏,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


比如,生存压力大,时时遭受缺乏衣食、支付不起房租等各类费用的痛苦。


四、怨敌逼恼之所生苦。


即自己有很多怨敌,比如,伤害自己身心的敌人,名利场上的竞争对手。因为成为敌人,关系紧张,苦恼也就随之而来,只要怨结未解,就有遭受怨敌逼恼的痛苦。即使对方没有实施伤害行为,也对自己内心造成很大的紧张、压迫。


五、旷野崄难迫迮逼恼之所生苦。


指环境造成的违害,就是身处旷野、危险地带或因空间狭窄、拥挤不堪而造成的痛苦。


六、系属于他之所生苦。


指没有自由、受人控制所引生的痛苦。


比如,行动不自由、言论不自由、受用财产不自由等的痛苦。


七、支节[11]不具损恼生苦。


指残疾人有度日艰难、生活不便、不能参与正常活动等的苦恼。


八、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


受宰杀、捆绑、砍截、捶打、驱逐,由这些逼恼而产生痛苦。


随逐苦中复有九苦。


“随逐苦”是跟随、伴随之苦,有九种伴随凡夫的痛苦。


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尽法尽时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


依靠世间八种法有八种苦。前五即有漏蕴终究是败坏之法、灭尽之法、衰老之法、病之法、死之法。虽然暂时没有显现,但终有一天会到来,一旦坏灭时,就感到痛苦。


“坏和尽”,指一切由因缘所造成的内外事物都是败坏、灭尽的自性。对有情而言,即“老、病、死”,凡是有漏蕴,都要被老、病、死的三把大火猛烈焚烧。


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时,要认识这些随逐苦。比如,眼前一只活泼健康的小狗,它的五取蕴终将出现老、病、死相,这是紧随它无法摆脱的。应在狗身上贴上“老、病、死”的标签,在一切人身上贴上“老、病、死”的标签,可以看出大地众生都是一种苦相。


或者,看到一座高楼、一辆小车、一台电脑时,要明白这是坏法、尽法,到坏、尽时,就有苦恼产生。


六无利苦,七无誉苦,八有讥苦。是名八苦。


“无利”:没有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无誉”:没有好名声;“有讥”:有讥讽。


世间本没有永久的名利,再大的名利最后也像泡沫般破灭,到了缺少名利时,必定会引起很大的失落苦、忧苦,还会受人讥讽,内心备受折磨。


九希求苦,如是总说名随逐苦。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有一种希求,随之就有一种希求之苦,对轮回的希求不断,希求之苦也将不断。


深一点讲,若对轮回圆满有希求心,十二缘起中的能生支——“爱、取、有”就会不断积聚,随之将有无量生死,以有因必有果之故。


以上九种总的叫随逐苦。有生,就有坏、尽、病、老、死苦随逐;有名利,就有无利、无誉、有讥苦随逐;有希求,就有生死苦随逐。所以,凡夫人与苦相伴相随。


一切种苦中复有十苦。


先说前五苦。


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苦,二受苦,三唯无乐苦,四受不断苦,五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是名五苦。


“如前说五乐”,即按《菩萨地·第三十五卷》所说,菩萨安乐种种自利利他,以五种乐所摄,即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受断乐、无恼害乐。


五乐所对治品即以下五苦:


一、因苦,即苦因,虽没有苦,但成为苦之因。这是因乐的所对治品。


众生造非福业是苦苦因,造福业与不动业是坏苦因、行苦因。所以,不以三主要道摄持,任造何业都是因苦。


二、受苦,是果苦,显现果报时有苦的感受。这是受乐的所对治品。


三、唯无乐苦,没有快乐也是一种苦。这是苦对治乐的所对治品。


从止息或遣除了饥渴寒热等苦恼的角度,即单从对治了苦的角度,安立为苦对治乐。它的反面,单从未现前快乐的角度,叫做唯无乐苦。欲界凡夫身心缺少安乐,不必说无漏乐、有漏上界乐受,就连欲界五欲的乐受也难具足,因此具无乐之苦。


四、受不断苦,即苦、乐、忧、喜、舍五有漏受还没断除的苦。除“灭想受定”之外的受不断位,都称为苦。这是受断乐的所对治品。究竟而言,有漏受全为苦性。


五、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


“家欲界结寻异生苦”,即家苦、欲界结苦、寻苦、异生苦。


“出离”所对治是家苦,出离家,趣于非家,从居家的樊笼中解脱出来,就远离了家苦。


居家摄受妻儿、眷属、财物,不能勤修正行,出离生死,所以是大苦。


“远离”所对治是欲界结苦,断除各种欲恶,证到初禅离生喜乐,有远离乐。没有入初禅,就有欲界诸结所生之苦,即内心被欲所缠,多造十恶业而生苦。


“寂静”,指二禅以上的禅定止息了寻伺,远离寻苦,有寂静之乐。未修入二禅以上时,都有由各种寻伺引生的苦恼。


“菩提”,指毕竟远离一切烦恼,对一切所知如实、平等地觉悟,这种乐是三菩提的安乐。一般来说,未断烦恼都在凡夫苦恼中。


以上出离等的四种乐叫无恼害乐。“三菩提乐”,指一切烦恼粗重、一切五蕴无余寂灭的安乐;“出离、远离、寂静”本是能随顺菩提乐之因,因上安立果名,也叫无恼害乐。


凡夫堕在家苦、欲界结苦、寻苦、异生苦中,无非恼害,故是可怜愍者。


复有五苦,一逼迫苦,二众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四所爱变坏苦,五三界烦恼品粗重苦,是名五苦。


一、逼迫苦:诸多身心受逼迫之苦、被环境逼迫之苦,种种有压力之苦。


三、界不平等苦:地、水、火、风四界增盛不平等时,生起各种疾病之苦。


五、三界烦恼品粗重苦:三界烦恼种子随逐不舍的行苦。


其余二苦,前文已述。


前五此五,总十种苦。当知是名一切种苦。


前五十五,今五十五,总有一百一十种苦,是菩萨悲所缘境界。缘此境故,诸菩萨悲生起增长,修习圆满。


以上一百一十种苦即是菩萨大悲的所缘境。由缘一百一十种苦,诸菩萨悲心未出生者能令出生,已出生者能令增长,已增长者能令修习圆满。


在这之后,《菩萨地》说:“又诸菩萨由前所说百一十种苦,于有情修悲心时,则为修习一切菩萨所有悲心,复能速证悲意乐净,证入菩萨净意乐地。于诸有情,获得菩萨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无厌倦心、代受苦心、调柔自在有堪能心。”


“极亲厚心”:对待有情如大地般厚重的亲爱心。“极爱念心”:极爱护、怜念众生的心。“欲作恩心”:对众生真心想做利益的心。“无厌倦心”:长时利他不觉厌倦之心。“代受苦心”:代众生受苦的心。“调柔自在有堪能心”:调柔、自在、非常堪能的心。缘苦修悲能如此广大地引发善心。


《菩萨地》又说:“菩萨如是以所修悲熏修心故,于内外事无有少分而不能舍,无戒律仪而不能学,无他怨害而不能忍,无有精进而不能起,无有静虑而不能证,无有妙慧而不能入。是故如来,若有请问菩萨菩提谁所建立,皆正答言:菩萨菩提,悲所建立。”菩萨由悲熏修自心,则能建立一切波罗蜜多的修行,到达菩提彼岸。


宗大师讲述下士道修恶趣苦时,曾根据《入行论》赞叹修苦是能摄众多修要的大纲要,这一点到上士道修悲时,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午四、若未通达则不获圣者地道


【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


按照上述“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及“大乘以大悲为根本”的道理,善加辨别这些,以观察慧思惟抉择之后反复串习、护持,就会生起感受体会。


【若其知解未善分别,惟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


如果未能善加辨别这些道理,只是一味地勤修,略生一点感触,则什么地方也到达不了。


即只凭简单想一想、生起一点感受,不可能进入大乘五道十地的境界。


比如修大悲,通过如理辨别,内心真正把大悲执为大乘道的根本之后,再精勤观修三有众生的苦恼,由此引生广大平等的悲心,则是名副其实的大悲。


【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修他法时,也要如此了知。


比如,修皈依、修业果、修出离心,都应当先以智慧辨别引起正见,然后持续不断地串习,才能达到修量。只是稍作念修,则很难以真正转变心相续。


首先引起正见,以正见摄持,持续地串习,才是牢靠、直接的修法,不会流于表面,变成影像般的修行。


午五、慈悲生起之量


【其悲生量者。】


【《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12],性相应转[13],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


《修次初篇》说:如同可爱的孩子身体不安乐那样,如果对一切有情欲遣其苦,具有这悲悯行相任运而转,此时即是悲心圆满,获得大悲之名。


【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


这是说,在心中最疼爱的小儿有痛苦时,母亲能产生多大的悲痛,即以此作为悲心之量。如果对一切有情悲心都能任运而转,说明此是圆满大悲的体相。依此类推,了知大慈生起之量。


【又彼论续[14]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悲[15]。】


《修次初篇》接着说:“由于修持如是大悲的力量,以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菩提为自性的菩提心,不必策励就能生起。”这是说能生愿菩提心之因,需要上述这种大悲。


换句话说,不必功用、欲拔众生苦的大悲心生起时,以它为因,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不必策励便可任运发起。


午六、对菩提心遣除疑惑分五:一、初发心须具足如上之量 二、断除获得发心的增上慢后,将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勤修 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四、以菩提心获得佛果之理是中观唯识大论所说 五、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未一、初发心须具足如上之量


【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


因此要知道,大菩提心生起之量并非已经达到了很高圣道时的发心,而是说初发业者的发心即应有如此的水平。


引教证明:


【《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是说最初发起菩提心的四种差别相。


一、“清净力”:具足菩提心以违品不能胜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净力。


二、“增上力”:以世世不离善知识的愿力摄持的缘故,具有增上力。


三、“坚固心”:以善知识摄持终不舍弃菩提心的缘故,意乐坚固。


四、“升进”:生生世世增上善根的缘故,向上升进。


具有这四种功德相,则是真正的菩提心,这是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中,最初入下资粮道时实修的内容。


【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摄大乘论》说到,三无数劫中最初的菩萨也必须发起如是的菩提心,即资粮道菩萨在发心上也应具足如是之量。


未二、断除获得发心的增上慢后,将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勤修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


因此,全然不知菩提心的方境(丝毫不了知发菩提心方面的事,不了知其中境界),而只是想:为利一切有情,愿我成佛;为了成佛,我行持此善法。发起这一意乐,便生起大误会,认为我修得了菩提心,坚固增上慢。因此不把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善加修习,却追求其它事,努力妄想跨越次第。这在了知大乘扼要的人看来,实为可笑之处。


以上谈到由增上慢造成的不良倾向,就是自以为具足菩提心而不善勤串习。


有人想:既然如此,每次修善法之前就不必发菩提心了。


驳斥:此处仅遮止误认相似发心为真实发心,并非遮止相似发心。如果生不起真实菩提心,又不发相似菩提心,则连相似发心的功德也不具足。因此,每次做善法时,至少要发起造作菩提心。


【多经宣说诸胜佛子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惟能了知名者。】


许多佛经中都说到,殊胜菩萨尚且还要在多劫之中将菩提心执为修持中心真实修学,何况仅在词句上了解菩提心的初学者。


【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


再者,这并非说不必修持其它道法,而是强调必须将菩提心作为教授核心来修习。


未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


虽然总的没能生起前面所说的感受(不需造作便生起的感受),但如果善能了知大乘的学处,坚信大乘,也可以先发心正受菩萨律仪,其次再修习菩提心。


【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于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


以《入行论》为例,论中首先受律仪及菩提心,其次在学习六度中的静虑度时,才广说菩提心的修法。然而,为了成为发心的法器,发心之前也要修习众多善心,即思惟发心利益、七支供与皈依、修治身心、了解学处、发心欲护戒等等。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说:相续中没有真正生起愿菩提心时,按愿心仪轨发心。又在《入行论》中说:没有真正生起行菩提心时,按行心仪轨发心。阿底峡尊者、仲敦巴格西和宗大师等,皆随同寂天菩萨的说法。


真正要实修菩提心,多方面的前行基础都要坚固。修成了法器再来实修菩提心就很稳当。因此,不能只以打坐前粗略地想一想“为利有情愿成佛”为满足。


未四、以菩提心获得佛果之理是中观唯识大论所说


以菩提心进道最终获得佛果之理,为大乘中观及唯识大论中所说。


【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升进,名亦弗存。】


因此,在进道中,尚且有“修持空性见解,需要逐渐增进”的说法存在,但同等重要的菩提心也需要善加修习、上上辗转增胜而令道升进,却连说法也不存在。


一般不了解圣道关要的人,对于空性都很重视,也知道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需要逐步使空性的见解生起、圆满,见道之后还要继续进修;然而,对于修菩提心却非常轻视,没见到“菩提心需要不断实修,当依修菩提心进入更高地道”的说法。


【此于一切佛子惟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16]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17]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这在一切佛子唯一真实之道的《现观庄严论》中,宣说了二十二种发心,应当按照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的道理获得了知。


《大乘庄严经论·发心品》中,同样说到大乘的二十二种发心。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始于胜解行地、终至十地的诸种发心,与二十二种比喻对应,圆满摄尽了一切大乘道的关要。”


事实上,从资粮道开始直至成佛,都要菩提心和空性双运来修持,只有双修,才能一级级修上去。


未五、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从所缘、行相、思惟、作用、心力五方面来说明:


一、所缘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缘一切众生,不能像菩萨缘分类无量的众生。


二、行相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只是想从总的痛苦中救拔众生、愿其远离痛苦,并非如菩萨具有荷担拔除众生苦之重担的意乐。


三、思惟不同:小乘不会从无尽理门思惟众生苦,菩萨则从十方、三世、体性等众多异门思惟众生之苦。


四、作用不同:声缘修悲希求回报,菩萨发心唯求利他,发心上有广狭的差别。


五、心力不同:声缘对利他有疲厌心,菩萨无论多久利他、做何种利他事业,皆无疲厌。


巳三、修增上意乐分四:一、真实修习之理 二、断疑 三、宣说彼等须护持、相续修习 四、必须相续修习的原因


【第三,修增上意乐者。】


午一、真实修习之理


【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


如上修习慈悲之后,应当想:噫!可爱的诸母有情如是缺少安乐、为众苦折磨,我要怎么才能让他们获得安乐、解脱诸苦呢?由此便能荷担救度众生的重担,下至语言中也要修心(不但从内心深处生起如是意乐,口中也要念诵这样的誓词,不断使增上意乐强化)。


小结增上意乐:


一、体相:以串习大慈大悲的力量,引起由我一人承担为一切众生遣除所有痛苦、将其安置于无上安乐的承诺之心,是增上意乐的体相。


二、分类:由我直接遣除众生痛苦之心;由我直接让众生获得安乐之心。


在《菩萨地》中还谈到十五种菩萨的增上意乐,有最上意乐、遮止意乐、波罗蜜多意乐乃至俱生意乐等。譬如:菩萨对于佛法僧最上真实,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最上意乐;菩萨对于所受持的净戒律仪,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遮止意乐;菩萨对于所修证的布施、安忍等波罗蜜多,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波罗蜜多意乐。


三、释词:增上意乐需要观待当时的内容来解释,此处特指大慈与大悲增强至殊胜的意乐。


譬如,商人谈生意,经过多次洽谈后,决定必须按这种方式来承担责任。同样,菩萨通过修习,最后断定由我来荷担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此承担之心即是增上意乐。


午二、断疑


【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


虽然前文修报恩时也大略生起了,但此处是说:仅仅产生愿给予安乐、遣除痛苦的慈悲还不足够,这是为了显示需要有慈悲,能引起“由我来为有情成办利乐”的增上心。


午三、宣说彼等[18]须护持、相续修习


【又此非惟于正修时,即修完后,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


不但在正修时修习,而且修完后在行住坐卧等威仪中都要能忆念,这样持续修习,修法的进步尤其大。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于一切威仪之中,于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


《修次中篇》说:这是说修大悲,或安住定中修,或在一切威仪中修,总之,任何时候对一切有情都应修习。


具体可按《华严经·净行品》而修习,即正在做种种威仪时,随六根趣入种种境界,相应发起种种大愿,由此能将修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净行品》说:“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读诵《净行品》并且熟记在心,做任何事时,皆忆念与当时威仪相应的涅槃法,发愿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解脱,由此不间断地把一切无记威仪转为道用,成为修持慈悲、增上意乐的善巧方便。


【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修悲只是其中一例,实际上,不论修习何等所缘行相,都要座上正修、下座护持,使其相续不断。


午四、必须相续修习的原因


【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大德月说:这棵心树从无始以来就一直为烦恼苦汁所滋润,不可能顿时变成甘美甜味,所以单凭一滴功德水有什么利益呢?


这是“杯水车薪”之意,以一杯水去救一车柴所燃起的大火,力量微小,无济于, 事。


【谓如极苦“嘀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熏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譬如,极苦的“嘀哒”大树,只用一两滴糖水浇灌并不能让它转成甜味。同样,无始以来烦恼的苦味一直熏染心相续,只凭稍稍修习慈、悲等功德,不会有任何成就,因此必须持续地串习。


在“修法轨理”中,宗大师曾说:“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修”,即反复让心安住在善所缘上,护持好所缘行相,不让它间断。)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自己被分别心支配,却不能驾驭自心,心又随着烦恼等障碍转,从而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心一直是这样串习。)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入善所缘。(“修”,即为了让心随自己自在,能如愿安住在善所缘上。)”


以上点明了修的要点。颠倒心识是由无始串习所成,绝非一两次修习就能转变。


在“闻法轨理”中,宗大师教诫说:这就像罹患严重的麻风病,手脚脱落,单靠吃一两次药全不济事。我们无始以来恒受烦恼重病折磨,如果只依教授修习一两次,根本不够。因此,要对圆具一切道的支分精勤,如瀑布一般以观察慧不断思惟。


审查自己的心态,无始以来念念只为自己着想,即使有一点利他心,毕竟太微弱,只修一两次慈悲心怎么可能扭转如此深重的习气呢?西藏的无著菩萨都需要多年修菩提心,何况凡夫?所以,必须持续不断地观修。


卯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分二:一、以信和欲引起发心之理 二、宣说以大悲为因由自力发心殊胜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


辰一、以信和欲引起发心之理


【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


通过修持前面所说的次第,便能见到若欲利他则必须成佛,由此发起欲得佛果之心。


以下便宣说为了成办利他必须求证菩提的根据:


虽由修持发起了慈、悲、增上意乐,立誓救度众生,但衡量身口意的所作,下至不能给予一位众生圆满的利益。不但一般凡夫,即便人天极具能力的转轮王、帝释、梵王也远远做不到;不但人天尊主,即便声缘阿罗汉、凡圣菩萨虽有许多功德,但也无法圆满成办一切有情的所有利乐。因为:一、因上,福慧二资粮未能圆满;二、体性上,一切身口意的功德并未成就一切种智的自性;三、作用上,不具足灭尽粗细勤作、任运成办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


所以,利他方面,唯有佛才具足圆满成办无量众生暂时、究竟利益的最大能力。按《瑜伽师地论》所说,到了佛位,自己从轮涅粗细苦恼的怖畏中无余解脱,具有能将有情从一切怖畏中救度出来的善巧方便——身、口、意、业之功德任运自成,又具有大悲心,能对有恩无恩的众生无偏平等地利乐。总之,佛陀具有无量智悲力功德,真正堪能圆满利他,因此为了利他必须上求佛果。


【然仅有此犹非满足。】


但仅有这方面的希求心仍不足够,还应认识“自利也必须成佛才能圆满”。由于见到他利与自利都必须成佛,而引起决志成佛的欲心。


以下讲“自利也必须成佛”。


【如归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按下士道皈依中所说,先应尽力思惟佛陀身、语、意、业的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再由“信为欲依”而对佛功德发起诚心求证之希欲,由此必能了知对自利而言,一切种智也必不可少。


总之,由思惟佛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由对佛功德的清净信,发起成佛之欲。


“数数思惟、忆念大菩提的功德”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凭着空洞的“大菩提”三个字,就发起强烈的希求心。


试想,若对大菩提没有具体、深刻的了解,凭什么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呢?因此,必须依靠《宝性论·菩提品》、《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大论,对诸如大菩提远离二障、具一切功德、由串习二资粮之因出生、大慈大悲普利众生、四身五智等各种断证功德,主动寻求了解,否则不容易引起对大菩提的希求心。


辰二、宣说以大悲为因由自力发心殊胜


【能为引生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虽然能引发菩提心的因缘有多种,但以大悲最为殊胜,以自力所发极为殊胜。这是《修次初篇》中引用《智印三摩地经》所宣说的。


发心四因是种性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不厌患生死难行,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其中,以悲心为因的自力发心极其殊胜,七种因果教授正是以悲为因而修发心的修法。


卯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分三:一、发心总相 二、发心差别 三、不广说征难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显示以上修的结果是发起世俗菩提心。


辰一、发心总相


【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


大乘发心的总相,即《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希求利他之欲和希求成佛之欲。


辰二、发心差别


【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


发心的差别,在《入行论》中随顺《华严经》的经义说:如同想去和真正行动的差别,智者应了知愿心和行心依次有如是的差别。


【此说分为愿、行二种,异说虽多。】


此处说世俗菩提心分成愿、行两种,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印度佛智论师认为:凡夫的菩提心是愿心,圣者的菩提心是行心。印度法友论师认为:无仪轨而发心是愿心,依仪轨发心是行心。还有论师认为:下资粮道的发心是愿心,其上的发心是行心。


【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


本论的观点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发愿后,不论是否修学过布施等行门,在未受菩萨律仪之前,此心叫“愿心”;受了菩萨律仪之后,此心叫“行心”。(即以受菩萨戒为分界,菩萨戒摄持前的发心是愿心,摄持后的发心是行心。)


【《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


《修次初篇》中说:为利一切有情之故,愿我成佛,最初生起希求心时,叫愿心。受持菩萨律仪后修习各种资粮,叫行心。


辰三、不广说征难


【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四家注》中说:有关菩提心的问题,虽有许多辩论,但宗大师在《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中做了详细解释,这里不作广说。


以上修持菩提心,心力强者对于相关的大经论都要寻求了解,一般人至少应了达七因果的原理和方法。


丑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分三:一、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 二、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 三、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一、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二、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三、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菩提心的第二种修法是自他相换法,依照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修持。追溯其根源,是出自《华严经》、《大方广经》、龙树菩萨的《宝鬘论》,由寂天菩萨开演而形成言教。


寅一、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分四:一、若欲速成二利当修自他相换 二、自他相换之胜利与不换之过患 三、若不自他相换则难以成佛等 四、现为修法教授


【今初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者。】


卯一、若欲速成二利当修自他相换


【《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行。”】


《入行论》说:如果想迅速救护自己和他人,应修自他交换,应当受持如此深密殊胜之妙法,善加串习。


此颂透露了“自他相换”具有迅速救护自他的功效,乃密胜之法。所谓“密”,有保密与深密二层涵义,即:于非法器不传,是“保密”;非浅智所能理解,是“深密”。此自他相换法对小乘人而言,因其心量小、不能接受,理应对其保密,所以是“密胜”,或者因小乘人难以理解此妙法,故是“密胜”。


由修自他交换,能够不顾自己,一心为众生遣除痛苦、成办利乐,从而迅速积聚资粮、成佛度众生,故是能速疾成办二利的妙法。


卯二、自他相换之胜利与不换之过患


【又云:“尽[19]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


尽世间所有安乐,都是从利他而生;尽世间所有痛苦,都是从自利而起。对此无需多说,只要观察凡夫唯一自利、佛陀一味利他,二者结果之差别,便可真相大白。


凡夫专为自利,至今仍是生死凡夫;佛陀一心利他,早已成就佛果。观察这两种结果,就会明白自己该如何做。


卯三、若不自他相换则难以成佛等


【“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此颂是说不能自他相换的过患。


如果不能真正交换自乐与他苦,不仅无法成就无上菩提,即使在生死中也不会有安乐。这是说,如果不能自他相换,断定得不到丝毫安乐。


“交换自乐与他苦”,即把过去只为自己求安乐而不顾他苦的自利心,换成不为自己求安乐而只为他人除苦的心。


卯四、现为修法教授


【谓当思惟:惟自爱执,乃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则是一切圆满之本。】


若将上述《入行论》四颂显现为修法的教授,即须思惟两层内容:


一、爱执自己乃一切衰损之门,由我爱执的作用,将进入一切衰损中。


二、爱执他人是一切圆满之根本,所有世出世间的圆满都是从爱执他人所生的。


寅二、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分二:一、真实 二、遣除疑惑


【若修自他换易意乐,定能发起。】


以下论证“通过如理修持,自他相换的意乐必定能生起”。这不是假想,而是肯定。


卯一、真实


【如先怨敌闻名便怖,后若和顺相结为友,设无彼时,亦能令生最大忧恼,一切悉是随心而转。】


譬如:先前执某人为怨敌时,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心生恐怖;后来关系和好,结为好友,一旦没有他时,也会生起极大忧恼。可见,一切都是随心而转。


有情的五蕴本没有“敌”、“友”的自性,一切皆是随心安立,即:对同一人,内心执为怨敌,则闻名便生恐惧;内心执他为亲友,则暂时离别也会忧伤。这说明,随心如何假立、串习,就会引起相应的行为、状态。


【故若能修观自如他,观他如自,亦能生起。】


所以,如果能串习观自己如他人、观他人如自己,也是能生起的。


有情的身心五蕴本没有什么“自”、“他”,然而,一旦把他假立成自己,串习娴熟后,一定就会成为那样。


【即此论云:“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后无彼不乐。”】


此即《入行论》所说:遇到困难不应退缩,任何事都是由串习力所成就的。好比对同一人,原先听到他的名字就心生恐惧,后来成为朋友,没有他时,心中还怏怏不乐。


【又云:“自身置为余,如是无艰难。”】


又说:将自己安立为他人,这样无甚艰难便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卯二、遣除疑惑


【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于彼能生如自之心耶?】


如果想:他身并非我身,怎么能对他生起如自己的心?也就是说,他是他,我是我,怎么能见他如我?


【即此身体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体分,然由往昔串习力故而起我执。若于他身修习爱执,宛如自体亦能生起。】


回答:这个身体也是由父精母血生成的,本来是属于他人身体的部分,但由于往昔的串习力,入胎时生起了我执,所以一直认为这是“我的”身体。如果对他身串习爱执,也能生起宛如自己身体的感觉。


譬如:对同一套住房,最初入住后一直执著是“我的”,其实,住房的任何一块砖、木都不是“我的”;后来住房归了别人,又认为是“他的”。所以,对同一套住房,可以随自己的心执著是“他的”,也可以认为是“我的”。同样,一个蕴身,可以随心执著是“他的”,也可执著是“我的”。


【即彼论云:“如汝于他人,一滴精血聚,虚妄执为我,如是应修余。”】


此即《入行论》所说:就像你对他人的一滴精血,虚妄执著为“我”一样,应当串习将他人的身体看成是“我”。


以下总结上述两大科的内容。


【如是善思胜利、过患,则能至心爱乐修习,又见修习便能生起。】


按照这样,善加思惟修习自他相换的利益与不修之过患,便能至诚爱乐修习此法,又观察到:只要串习就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寅三、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分二:一、除其障碍 二、正明修法


【彼修自他换易之理,次第云何。】


修持自他相换的次第如何。


首先认定自他相换之心的行相。


【言自他换或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者,非是于他强念为我、于他眼等念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换爱着自己、弃舍他人二心地位,应当发心爱他如自、弃自如他。】


所谓自他相换或者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并不是把“他”硬想成是“我”,或把他的眼根等想成是“我的”来修心,而是把爱自与舍他的两种心换位,应当发心爱他如爱自己、舍弃自己如舍他人。


也就是,将爱著自己、舍弃他人之心,换成舍弃自己、爱著他人之心,并且如爱重自己一般爱重他人,像舍弃他人那样舍弃自己。


【故说改换自乐他苦,应知亦是于我爱执视如怨敌,灭除爱重我之安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除弃舍他人痛苦,于除他苦殷重修习,总当不顾自乐而除他苦。】


所以要知道,“改换自乐与他苦”,也是对我爱执视如怨敌,去除爱重我的安乐,对他爱执见为功德,去除舍弃他人痛苦,认真修习遣除他苦。总之,应当不顾自己的安乐来遣除他人的痛苦。


也就是,将“不顾他苦、只求自乐”的心,换成“不顾自乐、只除他苦”之心。


在菩萨所修的五平等[20]中,此处所指是自他平等,按《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其意义有多种理解,即:一切法无我平等、一切众生希求安乐平等、一切众生不愿受苦平等、愿断除所受痛苦平等、一切众生爱执自己平等。此处是说,对自己有多爱重,对他人也无别生起如是爱重的心,便是生起了自他平等之心。


【此中分二:一、除其障碍;二、正明修法。】


卯一、除其障碍分二:一、遣除执著自他各各类别的障碍 二、遣除第二障碍


【今初】


先说遣除修自他换的障碍。


【修习此心有二障碍。】


辰一、遣除执著自他各各类别的障碍


【一谓执自乐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次于依此所生苦乐,亦便念云:此是我者应修应除,此是他者轻而弃舍。】


第一种障碍:执著自乐所依的自身与他苦所依的他身,如同青、黄各是一类,然后对依此所生的苦乐,也就想:这是我的苦乐,应当遣除、应当修集;那是他的苦乐,与我无关,由此轻视而舍弃。


【能治此者,谓观自他非有自性各各类别,惟互观待,于自亦能起如他心,于他亦能起自觉故,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虽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则定发起此山之觉。故不同青色,任待于谁惟起青觉,不起余色之觉。】


能对治此障碍者,是观察:自、他不是实有自性的不同两类,唯一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因为:对自己也能生起如他人之心,对他人也能生起如自己的感觉。譬如,对同一座山,既可执为彼山、也可执为此山,即:彼山观待此山会生起“彼山”之心,但是到了彼山,又一定会生起“此山”的感觉。所以,不同于青色,观待谁都只生青色感觉,而不生起其它色觉。


【如《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


“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由串习自他平等而令菩提心坚固。


“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自”与“他”只是互相观待而假立,如同河的此岸与彼岸,没有自性,全是假立。


“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彼岸并不能不观待而自己成立为“彼岸”(因为到了彼岸,又会对它生起“此岸”之心,说明彼岸只是观待假立,没有自性成立),若没有“彼岸”的观待处,又观待谁来安立“此岸”呢?一定无法安立(“此岸”也不是自己成立,而是观待“彼岸”而成立,因为到了彼岸时,对此岸又生起彼岸之心)。


“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同样,并没有独立自性的“自”成立,因为站在“他”的角度,“自”就成了“他”。若没有“自”这一观待处,观待谁而成立“他”呢?如果一定有不观待而成立的“他”,为什么执取彼五蕴者认为是“我”呢?


【此说惟由观所待处而假安立,全无自性。】


这是说:仅仅由观待所观待处而假立,实际完全没有自性。


辰二、遣除第二障碍分二:一、障碍 二、遣除


巳一、障碍


【二谓又念他之痛苦无害于我,为除彼故不须励力。】


第二种障碍,就是想他的痛苦不会损害到我,所以不必为了遣除他苦而努力。


对方以“他苦无害于我”为理由,成立不必为遣除他苦而努力。


巳二、遣除


【除此碍者。】


一、以老少作业破斥


【谓若如是,则恐老时受诸苦恼,不应少年积集财物,以老时苦无害于少故。】


如果以“他苦无害于我”而不努力除苦,则同样不应以害怕年老时受苦而在年轻时积累财物,因为年老时的痛苦无害于年轻时之故。


二、以手足作业破斥


【如是其手亦不应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


如是,手也不应遣除脚的痛苦,因为二者是他体,脚痛不会损害于手。


【老时幼年、前生后生仅是一例,即前日后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老年和幼年、前生和后生只是一例,也可以前天和后天、上午和下午等为例同等破斥。因为二者是他体,所以,前天不应为后天、上午不应为下午而除苦引乐。


【若谓老幼是一相续,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与自他不相同者。】


对方补救说:老年与幼年是一个相续,手和脚等是一个身聚,因此不同于自、他的他性。


意思是说,上述二法是一相续或一身聚所摄的特殊他性。


以下以相续和身聚无独立自性[21]来破救。


【相续与身聚,是于多刹那、多支分而假施设,无独立性,自我、他我,亦皆于假聚、相续而安立。故言自他皆观待立,全无自性。】


“相续”是对多个刹那而假立的,“身聚”是对身体众多支分而假立的,除了假立之外,并没有单独成立的自性;而“自我”与“他我”也是对虚假的相续与身聚假立的。所以说,“自”和“他”都是观待安立,全无自性。


下文说:并且,通过串习也能对他人生起爱执。


【然由无始串习爱执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于他修习爱执,则于他苦亦能发生不忍之心。】


虽然“自”、“他”都是观待假立的,但由无始劫来串习爱执的力量,对自己的痛苦便不能忍受。同样,如果能对他人修习爱执,也能对他苦生起不忍之心。


卯二、正明修法分二:一、应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而精勤利他 二、策励修习菩提心


【如是除自他换诸障碍已,正修习者。】


辰一、应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而精勤利他分八:一、思惟我爱执过患与他爱执利益 二、视我爱执如怨敌而令不生 三、遮止以身财善根攀缘自利 四、以思惟过患遮止身等攀缘自利 五、护持爱执有情的相续 六、思惟有情福田能生一切利乐而生起爱执及恭敬心 七、思惟对有情利益及损害的结果 八、利益有情可速成暂时、究竟之功德


巳一、思惟我爱执过患与他爱执利益


【谓由于自贪著力故,起我爱执,由此执故,无始生死乃至现在,发生种种不可爱乐。欲修自利作自圆满,行非方便,经无数劫,自他二利悉无所成,非但无成,且惟受其众苦逼恼。】


由于贪著自我的力量而生起我爱执,由此邪执,从无始生死直至如今,产生了种种不悦意的苦恼;虽然想修持自利为自己求得圆满,但所修的并非成办自利之方便,如此经历无量时劫,自他二利一无所成,不但未成,反而唯一遭受众苦的逼恼。


【若自利心移于利他,则早定成佛,圆满自他一切利益。由未如是,故经长时劳而无益。】


若将念念自利之心移至利他上,则必定早已成佛,圆满了自他一切利益。由于未能自他相换,导致长劫劳苦却未成办任何实益。


通过上述正反面的观察,可以发现:由不同的行为取向,会导致苦乐悬殊的结果。以我爱执,不仅无法实现自他二利,反而把自己送入苦海;以他爱执一味利他,毫不考虑自己,却能速疾成佛、圆满二利。


巳二、视我爱执如怨敌而令不生


【今乃了知第一怨敌即我爱执,应后依止念及正知,坚固决定励力灭除。其未生者当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如今才醒悟,第一号怨敌即是我爱执,今后应时时刻刻依止正念、正知,下定决心努力歼灭这个贼子。我爱执没有生起时,不让它生起;刚产生时,让它当下消灭,不再延续。


因此,首先必须认识真正的敌人,认识之后再依正知、正念全力歼灭。


【《入行论》云:“此于生死中,百返损害我,意汝欲自利,虽经众多劫,以此大疲劳,汝惟引生苦。”】


《入行论》说:这“我爱执”在生死中一次次地损害我。心呀!你想利益自己,虽然历经了多劫,却只是以极大的疲劳引生苦恼而已。


所以,应当认清“我爱执”是如何损害我们,让我们不得利益。可以说,再大的怨敌所做的损害也比不上其一分。无始以来的生死、无义与苦恼,全是源自于它。


【又云:“若汝从往昔,能作如是业,除佛圆满乐,定无如斯时。”】


又说:如果你从往昔就能这样自他相换,一味利他,那么如今除了现前佛果的圆满安乐之外,决定不会像此时这样身陷苦海。


巳三、遮止以身财善根攀缘自利


【如是不执自言,不护自品,当数修心,将自身财及诸善根,悉无顾虑惠施有情。】


这样不执著自己,不护持自己方面,应当数数修心,将自己的身体、资财及善根等,毫无顾虑地全数惠施有情。


【又施彼已即应利彼,不应于彼而行邪行,故于身等应当灭除自利之心。】


接着思惟:既然一切都已施予有情,就已属于他人,应当以此利益他,不应损害他。所以,对于身、财、善根等,都要灭除以之利益自己的心。


也就是说,将身体布施给众生之后,眼、耳、鼻、舌、身、意等,都要用来成办众生的利益,而不能再用来利益自己或伤害众生;一切资财也都奉献给众生了,自己已无权使用,小到毫厘都必须利益众生;一切善根也已惠施众生,不能再以此利益自己。


【如云:“意汝定应知,自为他自在,除利诸有情,汝今莫想余。”】


如论中所说:心呀!你务必要知道,自己已经送给了众生,一切由他支配。所以,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你现在不必再想别的。


这是说,应当完全抛弃自利的想法。


【“他自在眼等,不应作自利,眼等于利他,不应作邪行。”】


属于他人支配的眼根等,不应为自己作利益,要用来利他,不应作损他的邪行。


巳四、以思惟过患遮止身等攀缘自利


【若见身等弃舍利他、攀缘自利,或身语意而反于他作损害缘,应作是念而正遮止:此于往昔亦曾令受无边众苦,现今若于相似利益而生错误,随彼转者,当生大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若见身体等舍弃了利他而攀缘自利,或者身语意反而成了损人的工具,则应提起正念遮止:这个自利心,往昔让我遭受无边痛苦,现在我若仍错认相似利益,随它而转,一定又会生起大痛苦。


如此警觉后,立即将攀缘自利的心拉回到利他上。


“相似利益”,即表面是利益自己,实际是损害自己。比如:穷人乞求衣食时,我们不布施,看似保全了财富、利益了自己,实际是增长悭贪,造集未来贫乏的苦因。或者,别人骂我,我还口回骂,似乎维护了尊严,实际是造下贱之因。诸如此类,若将“相似利益”错认为“真实自利”,则会引生大苦。


【如云:“汝昔伤害我,已往可不谏,我见汝何逃,应摧汝骄慢。”】


如《入行论》说:“我爱执”,往昔你伤害我时,我不知你是怨敌,如今认识了,你还往哪里逃,我要摧毁你这无恶不作的骄慢者。


【“今汝应弃舍,思我有自利,我于余卖汝,莫厌应尽力。”】


现在你应当舍弃“我有权利益自己”的想法,我已把你卖给了有情,你也不必难过,应尽力利益有情。


【“放逸不将汝,惠施诸有情,汝则定将我,授予诸狱卒。”】


若我稍有放逸(被我执控制),而没有将你惠施有情,你一定会把我交给可怕的狱卒。


【“如是汝长时,舍我令久苦,今念诸怨恨,摧汝自利心。”】


“我爱执”你长期以来把我施舍给狱卒,让我久受苦恼。今天想起你对我做过的种种可恨之事,我不摧毁你这“自利心”,誓不罢休!


巳五、护持爱执有情的相续


【如是数思爱他胜利,当由至心发生勇悍,弃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这样反复思惟爱他的殊胜利益,要从心底深处发起勇悍。“舍弃他众之心”,未生时不让它生起,已生时不让它相续。


【于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如昔于自爱乐执着,今于他所应令发起爱执之心。如云:“应执余如我。”】


让心对其他有情发起可爱、可乐、可意之相。过去对自己如何爱执,现在对有情也应发起同等的爱执之心,如《入行论》所说:“应当爱他人如爱自己。”


巳六、思惟有情福田能生一切利乐而生起爱执及恭敬心


如何才能生起爱他如己之心呢?


方法就是念恩、思惟利益,以此为因即能生起爱执有情之心。


【能发如是爱执有情,其因谓当念彼恩德,或见于自所作饶益。】


能引发如是爱执有情之心的因,就是要忆念有情的恩德,或者,通过观察而见到有情对自己所作的饶益。


下面再以比喻说明:


【此复犹如见诸沃田善植种子,能结众多上妙果实便极珍爱。】


譬如,如果见到一块肥沃的良田善加种植种子,就能长出众多上妙的果实,便会对此良田极其珍爱。


【如是若于有情福田植施等种,亦能出现时究竟一切利乐。若获定解,亦起爱执,故于是等应当思惟。】


同样,在有情福田中种下布施等种子,也能出生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安乐。如果对此理获得定解,也会对有情福田生起珍爱执著,因此,应当思惟这些道理。


【《入行论》云:“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入行论》说:既然有情和诸佛同样能产生佛的功德法,为什么不像敬信诸佛一样恭敬有情呢?


缘佛修信心、修恭敬、修供养,能让我们成佛,缘有情修慈、修悲、修布施,也能让我们成佛。因此,如果对佛须恭敬,则对有情也同样要恭敬。


巳七、思惟对有情利益及损害的结果


【此如《令诸有情欢喜颂》[22]说,若杀有情,则能引其堕三恶趣,若救其杀,能引善趣复得长寿。若于有情不与而取及施资财,发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恶趣。】


《令诸有情欢喜颂》中,首先这样对比杀生与放生而显示因果:若杀害有情,以此恶业能把你牵入三恶趣,若救护即将遭杀的有情,则能引生善趣并获长寿。以此类推,若对有情不与取及布施财物,或对其生起嗔心及修慈悲,也分别能引生善趣与恶趣。


所以,损人就是损己,利人就是利己。


【特缘有情乃得发心,为利有情始修诸行,是故成佛亦须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满。】


特别就成办佛果而言,只有以有情为所缘境,才能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才开始修菩萨行。所以,成佛也需要有情,须依有情,才能圆满布施等波罗蜜多。


【当审思惟。】


对于上述各种道理,都应仔细思惟。


巳八、利益有情可速成暂时、究竟之功德


对此,《释菩提心论》中首先略说,其次广述。


【《释菩提心论》[23]云:“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皆由于有情,作利损而生。”】


论中首先略说:在世间善趣和恶趣的所依上,感受的悦意、不悦意果,都是因为对有情作利益和损害所引生的。


其次广说:


【“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诸资财,梵释及猛利,护世所受用,于此三趣中,无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


无上佛果尚且都须依于有情而获得,何况人天财富,梵天、帝释、猛利天、四大天王(护世)的受用,无一不是从利益有情而产生的,对此又有何可惊奇的呢?


【“地狱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种,从损有情起。”】


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中有情感受的种种痛苦,都是从损害有情而引起的。


【“饥渴互打击,及侵害等苦,难遮无穷尽,皆损有情果。”】


在恶趣中,众生感受的饥渴、互相打击、吞食以及遭受侵害等痛苦,难以遮止、无穷无尽,都是损害有情的果报。


以下通过大、小乘的比较,更深广地阐明利他的殊胜性。


【诸声闻等果报下劣,是由未能广行利他;诸佛获得究竟果位,是由广利有情而生。应思此理,不应刹那贪着自利。】


从出世间角度思惟大、小乘果报差别的由来:声闻、缘觉等果报下劣,是因为未能广大地行持利他;诸佛成就了究竟果位,是因为广大利益有情。应当思惟此理,不应刹那贪著自利。


【即前论云:“于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


“贪”,此处指大悲。大乘菩萨对有情作悦意想后,欲从苦海中救拔有情的大悲,即是“大贪”。


即《释菩提心论》所说:对于有情远离这一大悲之大贪,应当如毒素般舍弃。理由是:声闻因为舍离了“大贪”,故只成就下等菩提。诸佛因地不舍有情,专一精勤利他,故证得了大菩提果。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则于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思惟:以利他与不利他为因,会产生如是殊胜和下劣的两种果,对此获得定解后,菩萨怎么会有一刹那不行利他,而只安住自利呢?


摄义:


引发爱执有情的方法,就是思惟有情的恩德,对自己成就增上生、决定胜所起的作用。


增上生方面,通过思惟损他的过患与利他的利益,可观见增上生的安乐都来自于利他。善趣中的长寿、健康、富裕、眷属、尊贵等,无一不是从利他产生。慈爱有情,才能长寿、健康;施舍有情,才能富裕;和合有情,才能获得眷属;恭敬有情,才能尊贵。如是逐类观察,会发现有情对我们有大恩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有情,今生、来世的人天安乐,也要依靠有情才能成办。


决定胜方面,成佛必须发菩提心、修持六度,而这也要依靠众生。因为:观照无边有情沉溺苦海,才能引发菩提心;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境,才能修成布施等六度。


小乘人因为不缘有情广行利他,故而堕入寂灭边,其福慧资粮都不深广,无法现前大乘三身、四智、净土等殊胜境界。《宝性论》中说,舍弃利益众生,是如来藏显露的大障碍。相反,大乘菩萨广行利他,才圆满如海的地道功德,成就无上菩提。


总之,想成就暂时与究竟的利益,再没有比利益有情更快的方法。所以,应将有情视如佛陀一般是极其殊胜的大福田,而由衷珍爱。


辰二、策励修习菩提心分三:一、当爱乐修习菩提心之根本大悲 二、应由教言引发“菩提心乃大乘之根本及入门”的定解 三、当依种种方便发菩提心


巳一、当爱乐修习菩提心之根本大悲


【是则专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见是从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见为大悲,故诸佛子爱乐修习。若多修习令其坚固,则能任运趣极难行诸广大行。】


是则,“专一安住利他之行”及“大菩提果”二者也见是从菩提心苗芽所生,又见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因此诸佛子爱乐修习大悲。若多修大悲,令大悲和菩提心坚固,则能任运趣入极其难行的广大万行。


【即前论云:“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


此即前论所说:以大悲坚固为根本,能出生菩提心的苗芽;以菩提心苗芽,能够趣入专一利他以及成就菩提的佛果。因此,诸佛子应当着重修持大悲。


此处宣说了两层因果:以大悲为因,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为因,趣入一味利他、成就佛果。因此,大乘的根本是大悲,着重在这一根本上反复修持,自会引生后后之道果。


修持大乘法,首先必须了知根本,然后在根本上修。


【“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


修行者着重多修大悲,能使大悲和菩提心稳固。先前见他人身上出血、长疮,都会心生恐惧;后来为了利生,即便禅定的喜乐都能泰然舍弃,而入于无间地狱长劫久住,或者,连头目、脑髓都能施予有情。


所以,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如何串习,心就如何随转。自私自利的心串习久了,见众生之小苦都不愿伸手帮助;相反,利他心串习坚固后,连禅定的喜乐都可以舍弃,不顾自己而入地狱为众生遣除痛苦。


【“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


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为稀奇,是诸智者所应礼赞,是大丈夫所为,超胜其它各种道法。


《普贤行愿品》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巳二、应由教言引发“菩提心乃大乘之根本及入门”的定解


【今于此义,亦应用诸先贤[24]言论而发定解。】


对于慈悲菩提心为大乘根本的要义,也应当采用先贤教言来引发定解。


【如觉沃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萨,惟藏人能知。”若尔当如何修?“须从最初次第学习。”】


阿底峡尊者曾问藏地修行者:如何发菩提心?


回答:按仪轨念诵,就是发心。


尊者又问:未念之前,如何修慈悲?


结果无人能答。尊者感叹:不知如何修慈悲的菩萨,只有藏人知道。


众人便请示尊者应当如何修。尊者答:必须从最初按次第进修。首先修好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在此基础上,一定要修习上士道的七因果法。真正生起了菩提心,才算是真正的菩萨。


【朗日塘巴[25]云:“霞婆瓦与我,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人方便者,谓发大菩提心,随作何事悉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谓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长者,为我爱执。故特于彼尽力违害,正对有情尽力利益。”】


朗日塘巴说:霞婆瓦和我有十八种人方便和一种马方便。“人方便”,就是发大菩提心,任做何事都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即让菩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得安住、不得增长的元凶——我爱执。所以,特别对它尽力违害,对有情尽力饶益。


“十八种人方便”,是指有众多利益有情的方便。“十八种”,泛指量多,并不决定数量为十八。“一种马方便”,单指我爱执,乃菩提心的违品。


对此,《四家注》的解释很贴切,即:“人方便”如同爱护亲友,菩萨的亲友——一切有情既然无量,爱护彼等的方便也就无量。“马方便”如同降伏怨敌,真正的怨敌唯一是我爱执,故“马方便”也只有一个。


确实如此。广大无边的有情界,可以分成自己与他人两类。对自己,只需做降伏我爱执这一件事,而对尽虚空界的有情,处处要行方便、施饶益,有无量事业可行持。所以,每位大乘行者都要有十八种“人方便”与一种“马方便”,即尽力对治我爱执以及随时随地利益有情。如此便从修行上显示了自他相换的具体做法。


【大瑜伽师谓善知识敦巴云:“我有风息平等转[26]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云:“汝修纵能耳边击鼓不可破坏,若无慈悲及菩提心,犹当生于昼夜应悔之地。”】


有一次,大瑜伽师对善知识仲敦巴说:我现在有如此“风息平等转”等三摩地。


仲敦巴答:你纵然修成了耳边打鼓都无法破坏的甚深三摩地,若无慈悲与菩提心,仍会生在昼夜后悔的地方。


【此中意趣似说,当成能生无暇无色等处异生之因。】


话中之意似乎是说,如此修持将成为转生无色界天等凡夫无暇之处的因。


《普贤上师言教》也说:“如果离开了这一菩提心宝,那么无论见修的法多么高深莫测也对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起不到任何帮助。生圆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法如果以菩提心来摄持,就会成为即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因。但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就与外道没有区别了。虽然外道当中也有观修本尊、念诵咒语、观修风脉、取舍因果等众多修法,但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皈依与发心,所以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康垅巴云:“我等于觉沃有情[27]颠倒行事,有情于我等亦当如是行。”】


康垅巴说:我们对觉沃有情颠倒做事,有情将来也会对我们这样做。


巳三、当依种种方便发菩提心


【立与未立大乘根本,入与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于此。故一切时应观于此,令心生起。】


立、未立大乘的根本,入、未入大乘的分界点,一切都归结于是否发起了菩提心,所以时时刻刻都应对此观察,让菩提心生起。


【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诚非小事,理应欢喜。】


菩提心若已生起固然好,倘若未生,则不应如是停住,而应时常亲近开示此法的大善知识,常常与修心道友共住一起,阅读显示菩提心法的经论,勤奋地修习发心之因,积累资粮、净除障碍。自己若能如此修心,则必能播下圆满的种子。这的确不是小事,理应欢喜修持。


如此,对菩提心须达到何种程度的欢喜呢?


以下引阿底峡尊者的教言说明。


【如大觉沃云:“欲趣大乘门,觉心如日月,除暗息热恼,励劫亦令生。”】


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果想趣入大乘之门,对于如日月般能遣除黑暗、息灭热恼的菩提心,即使努力修持一大劫,也要令之生起。


丑三、摄义分二:一、七种因果的修心教授 二、自他相换的修法


寅一、七种因果的修心教授分四:一、七种因果的内容 二、大悲的地位 三、按次第正修菩提心 四、以《摄颂》摄义


卯一、七种因果的内容


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悲心生,悲心从慈心生,慈心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前前是果,后后为因,总共七种因果或七对因果。


卯二、大悲的地位分二:一、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二、其余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辰一、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为什么大悲是大乘道之根本?所谓“根本”,即:若具有,则枝叶花果可以依之而生起、圆满;若缺少,就会导致后后不能建立。


依据诸佛菩萨经论中的开示,大悲在修习大乘的初中后三个阶段都极其重要。


最初入大乘门,必须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依赖于能荷担救度无量众生的重担;大悲的力量不够,就荷担不起。依赖大悲推动自心,为将众生救出生死苦海,而建立坚固的誓言。所以,最初发菩提心入大乘门,根本因是大悲,也正是此处成为大小乘的分野。


进入大乘之后,就要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此时不同于独自一人求解脱,要面对广大无边、烦恼深重的众生界,会遇到很多邪行扰乱身心,所修的菩萨行又如此难行,须长夜不断地行持。在这种情况下,若大悲心不坚固,就容易退失大乘,堕入小乘。所以,为了坚固、增长大乘,中间要反复修炼大悲。大悲坚固,就可以不顾自己的安乐,任运趣入广大的菩萨行中,由此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最后成佛时,也是以大悲之力,任运利益有情,成为无量众生的受用处。


如此认定大悲在大乘初中后三时极为关要,才会认识到大悲是如命根一般的修法,有此一法,一切佛法自来,这样以欢喜心、殷重地长期修习。


本论一再提及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之根本,也是考虑到一般人若不了解大乘关要,则容易轻视,将菩提心看成只要口头念念,稍修一两次即可的简单法门,却努力勤修其余并非大乘关要的法门,由此堕入偏道。


辰二、其余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是大悲之因,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大悲之果。


照理说,观察众生苦就能引发悲心。为什么要以知母、念恩、报恩三法作为生悲的方便呢?虽然观苦也会产生悲心,但为了让悲心容易、猛利生起以及生后坚固,就要缘着悦意相修。分别心的规律是:亲人有苦,内心难以忍受;怨敌受苦,反而暗自欢喜;不亲不怨的人受苦,漠不关心。所以,要将众生都修成悦意相,才会出现广大、平等的悲心。


进而须知,悲心的强度取决于对境的亲爱程度,越是亲近的人受苦,心越是不忍。所以,若能将众生观成最悦意相,就可以引起最猛利的悲心。如何观成最悦意相呢?在一切亲人中,最殊胜、最亲爱的人莫过于母亲,若依窍诀观有情都是母亲,忆念母恩并引生报恩心,则自然能引生最悦意相。观修到量时,自会引生爱执有情等同独子的悦意慈。


须辨别悦意慈和与乐慈的侧面不同:悦意慈是爱执一切有情犹如独子的慈心;与乐慈则是想给予众生安乐的慈心。两种慈心中,悦意慈决定是大悲之因,与乐慈与悲因果不定,既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


本论宣说完知母、念恩、报恩之后,并没有特别提及悦意慈,这是因为修好了前三者,悦意慈自然就会引生,所以不必多说。(悦意慈是大慈、大悲的基础,本论先讲与乐慈,再修拔苦悲,按照某些上师口诀,也有先修悲再修慈的。)


为何在悲心和发心之间要修增上意乐呢?小乘也有愿有情离苦得乐的慈悲无量心,但没有发心荷负此重担。因此,为了区别小乘的慈悲,在修慈悲之后,要引生增上意乐。


此处须注意,并不是在慈悲之外另有一种增上意乐,而是特指慈与悲的增上意乐,即不但想让众生离苦得乐,并且,一切众生的乐与乐因都由我一人成办(即慈增上意乐),一切众生的苦与苦因都由我一人遣除(即悲增上意乐)。从“只是想做”发展到“由我亲自承担”,这是生起增上意乐,誓愿荷负重担,救度无边众生。


再进一步思惟,自然会引起成佛之愿。即思惟:我现在有利益众生的能力吗?显然,即便一位有情也无法圆满地利益;小乘阿罗汉也只能利益少数有情,所予利益只是解脱分段生死,并不能将有情安置在佛位。所以,不成佛就不能圆满度生大愿。因此,为了利生誓愿成佛,这是发起了愿菩提心。


卯三、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分二: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以上按《现观庄严论》已经认定菩提心的体相是“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包括欲求利他与欲求菩提。实修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辰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首先修舍心与悦意相 二、次修慈悲与增上意乐


巳一、首先修舍心与悦意相


在发起希求利他心之前,要修好舍心与悦意相此二基础。比如一块田地,首先要修理平整,再用水浇灌,则种子就容易生长广大。同样,修习舍心除去贪嗔,再以慈水滋润心田,就容易使悲心种子增广。所以,舍心和悦意相是修大悲的前提。


凡夫的心态:谁伤害我,就安立为怨敌,并生起嗔心,希望他痛苦;谁利益我,就安立为亲友,对他贪执,愿作利益;谁于我无利无害,就安立为不亲不怨,对他漠不关心、不加考虑。以如此不平等的心态,不可能生起平等利益有情的心,即使生起少许慈悲,也只是有党类的小慈小悲。所以,首先要修舍遮止亲、怨偏执。


修舍方法有二种。


一思惟:一切有情都平等希求安乐、不欲痛苦,不应只饶益一类而不饶益另一类。


二思惟:从无始流转观察,每位有情都无数次做过自己的亲友、怨敌和中庸众生,与自己的关系总体平等,没有谁是固定不变的亲人、怨敌或中庸者。所以,贪一类、嗔一类、舍一类,只是愚痴的行为。


修习次第:先缘中庸众生修,次缘亲友修,再缘怨敌修,最后缘一切有情修。前前修成后,再修后后。


之后再修悦意相,方法是串习知母、念恩、报恩。其中,知母是引起念恩和报恩的所依,对“一切有情做过自己的母亲”引起定解,非常关键。有则后后容易生起;无则念恩和报恩等都失去所依。


内心能真正建立起一切有情都是母亲的定解,这是对有情身份认知的巨变。从此,在我们眼中,有情不再毫无关系,而是自己前世的大恩母亲,如是念恩图报,可以观成最悦意相,由此出现大慈大悲。


知母之后,为了让念恩的感受容易引起,首先缘今世的母亲观修,思惟:不但今世而且生生世世都做过母亲,每次做母亲时,一切损害为我遣除,一切利乐为我成办。特别思惟母亲今生对自己的恩德,如何怀胎、生产、抚育,如何赐予生活资具、真心代自己受苦,尤其是给予自己命根的恩德,如是逐个思惟。对现世母亲生起念恩心后,再缘亲友修,然后缘中庸者、怨敌和一切有情修。


修报恩时,首先要思惟不报恩的不合理处,以此除去邪执,承取报恩的重担。其次,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报恩,对母亲饿时给予饮食,冷时给予衣服,只是暂时的利益,并不圆满究竟,何况不以佛法引导,还会产生负作用。因为:诸母有情无始以来是以颠倒执著而流转生死,若无佛法正见,任其缘着五欲六尘,增长常乐我净四种妄执,依然会流转生死。所以,将母亲安置在解脱和成佛中,才是真正的报恩。让母亲断除一切苦、圆满一切乐,成就无住涅槃的果位,才是究竟的报恩。


对于诸母有情目前的悲苦处境,应时常如是观想而提起报恩心。譬如,一位盲眼疯母,没有人引导,正一颠一蹶地奔向悬崖,这时她的孩子能站立一旁无动于衷吗?能不报恩吗?若孩子不救护母亲,该由谁来救护!


同样,一切诸母有情处境都如此悲苦,她们被无明障蔽,如盲人一般,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指示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善道,内心不能安住于正念,刹那刹那造集恶业,快速奔向恶趣悬崖,最后一个个掉入恶趣深渊。


如是思惟后,发起强烈的誓愿:一定要报答母恩,将母亲救出生死。


修了知母、念恩和报恩,见一切有情都是悦意相后,爱执有情等同独子的悦意慈,自然会生起。以此为基础,可以修习大慈、大悲和增上意乐。


巳二、次修慈悲与增上意乐


大慈心的功德极其殊胜,我们缘一切缺乏安乐的有情,思惟:多么希望他们获得安乐和乐因;祈愿他们获得安乐和乐因;由我来成办一切众生的安乐和乐因。如是,即使只生起一刹那的慈心,也有无量功德。思惟经论中所说慈心的利益,引起修慈的欲乐。应按《金光明经》的经文熟练串习惠施有情安乐的慈心。


修习大慈大悲时,先要了解,慈心所缘是缺乏安乐的有情,悲心所缘是具苦有情。应思:一切有情不仅没有无漏安乐,连有漏安乐也不具足。思见他们极度缺乏安乐时,祈愿他们具足安乐、发愿给予他们安乐的心,就能自然生起。


所以,应观一切有情都是失去快乐的人,缘此境不断地修慈心。先对亲人修,再对中庸修,再对怨敌修,再对一切有情修。


与修慈相似,修悲是以苦众生为所缘境,心想:多么希望他能远离痛苦;祈愿他脱离痛苦;由我来成办远离苦与苦因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大悲心是以众生苦为所缘而发起的,所以,思惟苦、体会苦非常关键。基于这一原因,中士道中思惟三苦、八苦、六苦、六道诸苦,成为修大悲心极重要的基础。如果修好了中士道,能对苦生起深刻、强烈的感受,推己及人,缘众生思惟,就容易引生悲心。所以,苦谛在自身上修,会引起出离心,在众生身上修,会引起大悲心。


心力强的人应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一百一十苦思惟观察。


这样,越是多方面思惟有情苦恼、缺乏安乐,就越能多引起慈悲;越多次思惟,慈悲就越猛利、坚固。所以,应将其作为重点,长期反复地广修,而并非闭眼念一遍“愿众生远离苦及苦因”即可。


慈悲的修量:能以不忍自己孩子受苦、想为他解除痛苦的心情,对待一切众生,即大悲心生起之量。能以希望自己孩子得到安乐的心情,对待一切众生,愿为他们成办安乐,这是大慈心生起的量。


一般的悲心与大悲不同。一般的悲心,只是想:愿一切众生远离苦与苦因。二乘人也具此悲心。救护的大悲心则是:一切众生远离苦与苦因的重担,由我一人荷担。不是让别人代为,而是我要亲自把众生从苦与苦因中救护出来,这是“悲的增上意乐”。就像“我愿你病好”和“由我来治你的病”一样,一者只是愿望,并没有承担责任,另一者已经承诺了亲自来成办此事。


到发起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工作由我亲自成办”的增上意乐,就是生起了希求利他之心,修就了菩提心的第一种德相。


辰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继而思惟,我现在能否真正完成这一承诺呢?想一想,自己荷担的是三界最沉重、最巨大的担子,要将尽虚空界六道有情、二乘声缘,一一安置在无住大涅槃的果位。以现在的能力,即便一位有情圆满的利益尚且无法成办,何况是将尽虚空界的有情,一一安置在佛位。


一切凡圣之中,谁能最圆满地利他呢?唯一是智悲力圆满的佛陀。对此并非泛泛而谈即可,而应依照经论思惟佛陀功德,尽自己力量增长对佛的净信心,由信心而引起成佛的欲求。


在下士道讲述修习皈依,忆念佛陀的身语意业功德时,特别提到通过长期忆念佛功德,可以引发菩提心。《三摩地王经》说:“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忆念佛陀无量身智功德,时常能修随念,心自然会趣入忆念,由此行住坐卧时,念念向往、欢喜佛陀圆满智慧的境界,就会引起希求成佛的愿菩提心。


不仅是他利的度生大愿必须成佛才能实现,就连自利也唯有成佛才能圆满。如《宝性论》说:十地菩萨自利的功德相比佛陀的功德,如同牛脚印之水相比大海之水。所以,为求自利,也必须成佛。


综合欲求利他之心与欲求成佛之心此二者,就是世俗菩提心,即《现观庄严论》所说的“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卯四、以《摄颂》摄义


《摄颂》如是归纳七因果的修法:


但求解脱虽可得,惜于自利且未圆,


愿修能满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生死流转无其始,入胎受生亦无初,


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若知有恩犹舍弃,似我下劣更有谁,


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


有恩母等乏安乐,我以身财善根施,


愿诸有情皆得乐,一切圆具求加持。


母等众生苦所逼,苦因苦果愿尽离,


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一切世间诸有情,获无漏乐断苦根,


我应决定如是作,愿速堪能求加持。


任运成办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谁,


以此为利有情事,愿速成佛求加持。





寅二、自他相换的修法分五:一、自他相换的法源 二、自他相换的涵义 三、遣除修持自他相换的障碍 四、自他相换的修行 五、以《摄颂》摄义


卯一、自他相换的法源


主要传承:由释迦佛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寂天菩萨传到阿底峡尊者,再传仲敦巴尊者,之后传博朵瓦、霞惹瓦,最后传给朗日塘巴、恰卡瓦。


《普贤上师言教》说,往昔世尊曾转为商主匝哦的儿子。当时因他母亲之前所生男孩全都夭折,后来生下他时,害怕取男孩的名字又会死去,就给他取了女孩的名字,叫匝哦之女。


父亲在大海中取如意宝时,不幸船毁人亡。他长大后想按当时印度的风俗继承父业,便询问母亲父亲的行业。


母亲怕他重蹈父亲的命运,不愿实话相告,便骗他说:“父亲是卖粮食的。”


他就去卖粮食,将每天挣的四块钱孝敬母亲。卖粮食的同行对他说:“你不是卖粮食的种姓,不应当卖粮食。”


他回家问母亲,母亲告诉他:“父亲是卖香的种姓。”


他又去卖香,每天赚八块钱,都供养母亲。卖香的同行也禁止他卖香。母亲又告诉他:“父亲是卖衣服的种姓。”


他又去卖衣服,每天赚十六块钱交给母亲,但仍然是同样的遭遇,同行禁止他卖衣服。母亲又骗他说:“父亲是卖珍宝的种姓。”


他又去经营珍宝,每天赚三十二块钱供养母亲。


这一回,当地的商人告诉他:“你是大海中取宝的种姓,应当从事属于自己种姓的行业。”


他回家对母亲说:“我是商人种姓,要去大海取宝。”


母亲说:“虽然你是商人的种姓,但你父亲和祖辈们都是因为入海取宝而死去的,你干这一行,最终也会落得这种结局,所以你不要去,在本地做点买卖也可以。”


他不听劝告,备齐了航海所需资具,准备入海。


临走时,母亲不放他走,一边拉着他的衣服一边哭。


他说:“在我出海取宝时,你这样哭哭啼啼很不吉祥。”说完用脚踢母亲的头,然后上船出海。


后来,在海上船只被毁坏,大多数人都死了,他抓到一根扁木,漂到一座海岛上,进入了欢喜城的一座庄严宫殿中,有四位女孩来服侍他。此后,又到更远的具喜城,有八位女孩服侍他;又到更圆满的香醉城,有十六位女孩服侍他;又到梵师城,有三十二位女孩供养承事。


最后,他来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前,问一位手拿铁棒的红眼黑人:“这间屋子里有什么?”黑人不说话。他便自己上前去看,见到很多同样的人,吓得他毛骨悚然。


他走进那座建筑物,看到一个人头顶上有个大铁轮在飞速旋转,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


他问:“你为何遭受这种铁轮旋转之苦?”


那人回答:“我以前用脚踢了母亲的头,所以遭受这样的果报。”


匝哦之女心想:我也是以这种业力来的。


这时,铁轮旋即横空飞来,在他头顶上旋转,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痛苦不堪。


这时他发起大悲心:轮回中有很多像我一样不孝顺父母的众生,也要感受这种痛苦,愿所有这样的痛苦都成熟在我一人身上,由我来承受,愿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观修之后,铁轮马上腾空而去,匝哦之女不再受报,而且在虚空中七肘高的地方,享受无比的安乐。


又有一世,世尊转生在地狱中,与同伴一起拉一辆沉重的车子。因为拖不动,被狱卒用炽燃的兵器毒打,苦不堪言。


世尊不忍同伴受苦,便想:与其一起受苦,不如让我独自拉车承受,也好让同伴得到安乐。


他就对狱卒说:“让我一个人来拉吧!”


狱卒说:“各自造业,各自受报,谁也无法改变。”


说完用铁锤击打他。以此代苦的善念力,他马上从地狱转生天界。据说这是世尊利他的开端。


以上是世尊前世修自他相换的两个例子,实际上,世尊生生世世修持菩提心,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行持了无数自他相换的法行。因此,成佛后也对我们宣说这一妙法。


比如,世尊在《华严经》中讲到自他相换的法行。如普贤十大愿王中的第三愿王——广修供养中说到“代众生苦供养”,第十愿王——普皆回向中也说“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可见自他相换是修持大乘佛道不可缺少的究竟法门。过去噶当派的格西都把它作为修行的核心,最初是单传,后来变成普传。此中还有这样一段公案:


噶当派恰卡瓦格西,精通很多新旧派教法和因明经论。


有一次,他在另一位格西处看到两句偈颂:“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觉得稀有,便询问是什么法。格西告诉他:“这是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颂》。”他询问谁有这个窍诀的传承,说是朗日塘巴本人有。


他就去求法,后来得知朗日塘巴已经圆寂了,之后他去依止另一位祖师霞惹瓦。


当时,霞惹瓦格西正在给数千僧人传讲经论,恰卡瓦听了好几天,也没有听到他想求的法,便想:不知道这位格西有没有该法传承,应当问清楚,如果有我就住下,没有就离开。


一天,趁霞惹瓦格西绕塔时,恰卡瓦走到格西面前,将披单铺在地上,请格西稍坐,请教问题。


霞惹瓦说:“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我在一个坐垫上圆满一切所愿。”


恰卡瓦说:“我看过‘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的法语,与我的心很相应,不知该法的深浅?”


霞惹瓦告诉他:“不管你的心与此法相不相应,你若不想成佛,也就罢了,若想成佛,则此法必不可少。”


恰卡瓦问:“上师,你有此法的传承吗?”


霞惹瓦说:“我有传承,这是我所有修法当中最主要的法。”


如是恰卡瓦依止了霞惹瓦上师六年,在这期间,上师唯一传授《修心八颂》。他一心专修,最后完全断除了我爱执。


恰卡瓦修了自他相换的修心法门之后,认为这样珍贵稀有的教法,若只是单传或密传,未来众生实在无福,所以从他开始普传此法,而且撰造了《修心七要》。


卯二、自他相换的涵义


所谓“自他相换”,并不是想:他是我,我是他;他的眼睛是我的,我的手是他的。


正确的涵义即:


一、将爱自舍他的心换成爱他舍自的心。(将只爱自己、不顾别人的心,换成不顾自己、只爱别人的心;如爱重自己那般爱他人,像舍弃他人那样舍弃自己。)


二、从自乐他苦的交换来说,是将不顾他苦、爱重自乐,换成不顾自乐、殷重遣除他苦。


此修法有二:一、将我爱执视为怨敌,灭除爱重自乐;二、将他爱执看成亲友,灭除舍弃他苦。


总之,是转换对待自他的态度,待人如己,待自如他。


卯三、遣除修持自他相换的障碍


有两大障碍:


一、因为执著自性的自他,认为:这是我的苦乐,要遣除、要成办;那是他的苦乐,不必去管。


对治法是思惟:“自”和“他”只是观待而假立,本来没有独立的自性。比如,并没有自性成立的此山和彼山,从此处看,这是此山,那是彼山;到了那边,彼山变成此山,此山变成彼山。


同样,观待“自”,安立“他”;站在“他”的立场上,“他”又变成“自”,“自”又成了“他”,所以,“自”、“他”并没有独自成立的自性。为什么要执著“自”、“他”是一定呢?这和执著“此山”和“彼山”是一定一样可笑。


二、认为:他苦不会转到我身上,不会损害我,所以不必要遣除。


以同等理破斥:年老时的苦不会在年青时感受,故年青时不必准备遣除年老时的苦;脚上蚊虫叮咬之苦不会跑到手上,手不应为脚除苦。


对方说:这不一样。我的老年和青年是一相续所摄,我的手和脚是一身聚所摄,所以和“自”、“他”不同,有必要为此遣除痛苦。


先破“一”:其实,所谓一相续,是对很多个刹那假立的,如对一百零八颗菩提子假立为一串念珠;所谓一身聚,也只是对很多支分假立的,如对众多军人假立为一个军队。所以,一相续和一身聚是假立的,自我和他我也是假立的,此二者平等不是独立一体。只是因执著对象不同,才导致态度、行为上的差别,即:如果爱执自己的未来、爱执自己的脚,就会为其除苦;如果爱执他人,也同样会为他人除苦。


我们具体来观察,如果爱惜自己的脚,在脚受伤时,手就会遣除脚上的痛苦,如果脚残疾了,心里也会难过。如果爱执自己的老年,就会为老年存款。但是,因为对他人并没有这样爱惜,所以在他人跌倒时,不会伸手去相助;在他人劳累时,不会让他休息;也不会为他人的年老着想。这些都是以爱惜自己、串习我爱执的力量所造成的。


若能反方向不断地练习爱惜他人,串习到一定程度,也会在他人受苦时,于心不忍,或者伸手相助,或者为他的老年和更远的来世着想,甚至会为利益他的生生世世,发愿从生死中救拔他,让他成佛。以爱他执的力量,现在就会为深远的事去发愿、去行动、去回向。


另一方面,串习舍己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利他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比如,在轮船即将沉没时,菩萨会毅然将救生圈让给他人,生命尚且不顾,更何况身体支分或身外之物?


所以,不必要在“自”和“他”上争论,应当以智慧观见这唯一是由爱执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卯四、自他相换的修行分二:一、思惟一切过患归于一“我爱执” 二、思惟一切利益归于一“他爱执”


真正要堪能修持自他相换,关键是摧伏我爱执,发起他爱执。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思惟我爱执的过患和他爱执的利益。所以,先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思惟一切过患归于一;二、思惟一切利益归于一。


辰一、思惟一切过患归于一“我爱执”


上士道中,把一切痛苦、障碍、衰损,都归咎于我爱执。相比下、中士道的提法,这更深入、更切中要害。例如,受人毁谤时,思考造成痛苦的来源:未入道者认为是他人造成的,在外境上树立敌人,要进行报复;入道者都是持无害行,进入下士道,会认识这是过去毁谤他的等流果,应归咎于自己所造恶业;进入中士道,会认识这是过去起烦恼的果报,应归咎于自己的烦恼;现在修上士道,认为一切苦因苦果都是以我爱执造成的。真正的敌人,就是盘踞在心中的我爱执。


一、从现世思惟我爱执的过患


今生显现的任何不吉祥,都来源于我爱执。譬如:他人用刀砍杀我,要想这不是他的过错,而是我过去以我爱执伤害他的结果;他人破坏我的眷属,也不是他的错,是我以我爱执破他眷属的结果;今生贫穷,不能责怪外境,唯一是以我爱执不布施而贫穷的;今生多病,也要想到这是我爱执造成的。


总之,今生一切的过患都来自我爱执,这是真正损害我、让我不得安乐的敌人。所以,唯一要对我爱执生嗔,不应嗔他人。


二、人类所有的苦难都来自我爱执


进一步思惟: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团体间的竞争,人与人的冲突,都是以我爱执所引起的。由于过分爱惜自方,在得不到满足时,必然树对方为敌人,彼此争斗。一切灾荒、贫穷、疾病、家庭破裂、思想的诤论、宗派的对立敌视,也无不是由我爱执所引发的。没有谁让人们斗争,是我爱执让人们斗争的;没有谁侵夺人们的健康、福报、寿命,是我爱执让人们失去健康、福报和寿命。所以,三界最大的魔王,就是人们心头的我爱执。


三、一切六道苦难来自我爱执


比如,地狱众生长劫身陷刀山火海,这深重漫长的苦难,唯一是我爱执制造的;饿鬼终日饥渴不得受用,也是由我爱执悭吝不舍导致的。旁生、人、天、阿修罗中,任何不悦意的果报,都是以我爱执产生的。没有我爱执,不会感受微尘许的苦难。


四、自他三世苦患来自我爱执


先观察自己,无始至今,所遭受的三苦、八苦、六道无量诸苦,一一要归咎于我爱执。如果还不遣除,任其驻留心中,未来还会不断制造痛苦。所以,只有彻底摧灭这潜藏在内心的大怨家,才能一雪长劫被伤害、愚弄的深仇大恨。


与自己相同,十方无量世界中,所有凡夫众生过去、现在的苦难都是由我爱执造成的,若不摧灭我爱执,未来还会不断引生痛苦。所以,要发心帮助众生摧灭这个大魔王。


五、二乘的过患来自我爱执


声闻、缘觉不能远离寂灭衰损,不能断除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不思议死、所知障,不能显现三身、四智、净土,都是我爱执的过患。以我爱执,不能为利有情而发菩提心,由此不能入大乘之门、成办大菩提果。


通过上述思惟,即知:个人群体的衰损、三世的衰损、三界六道的衰损、世出世间的衰损,完全归咎于一个我爱执。


在遭遇任何衰损时,应想这是我爱执的错,不是他人的错。我们之所以在漫长的轮回中受苦,就是因为不认识“我爱执”的过患,还一直护持它。现在了知万祸之根是我爱执,就应尽力摧灭这一痛苦之源,从而一劳永逸。


因此,在众多修心的法门中,都要求至心祈祷上师三宝:自己能够摧灭我爱执这个魔王。


辰二、思惟一切利益归于一“他爱执”


以上每一条都可以从反面思惟他爱执的利益。


时间上,不论过去、现在的利益,还是未来生生世世的利益;体性上,不论世间有漏的利益,还是出世间无漏的利益;总别上,不论各种分类的利益,还是总体的利益,不论个人的利益,还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利益;阶段上,不论初发菩提心,还是中间修持六度,最终成佛,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爱执。


正是因为爱惜众生:才会想救护他们,也才让我们长寿;才会想解除众生的饥寒而布施衣食,也才让我们富裕。如是一一详细思惟,才知道真正能给予自己无限利益的最大亲人,就是“他爱执”。


有位大德曾以生意来比喻利他,商人做生意总是想获取利润,但不一定都能获利,这要观待自己怎么做。如果拿黄金换石头,以马换猴子,也是做生意,但不仅不会获得利润,反而会亏本。


凡夫人也是为了获利才做生意,自以为精明,其实并不聪明。虽然无始以来总想利益自己,认为利益自己可以得到快乐,结果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反而将自己抛入了苦海。如果真想获得自利,为什么不去利他呢?利他可以圆满自利,这才是百分之百的获利。


总之,真正想修学大乘的人,应励力修持这一精髓,努力观修我爱执的过患与他爱执的胜利,并且持之以恒,直至自己能真正行持自他相换。


《入行论》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佛因为消除了“我爱执”、取修“他爱执”而成佛,欲证佛果者,理应投入修持这一究竟之法。


卯五、以《摄颂》摄义


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


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相换求加持。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


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子三、发起之量


【第三,此心发起之量,如前已说,应当了知。】


菩提心生起之量,如前“悲心生量”中引莲花戒论师《修次初篇》所说:“由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28]而得生起。”即通过修习大悲,“立誓救度有情而愿求成佛”的菩提心,无需策励便能自然生起时,就算是真正发起了无伪菩提心。




上士道?仪轨受法





子四、仪轨受法分三:一、未得令得 二、已得守护不坏 三、设坏还出之方便
【第四,仪轨正受者。】


连接文:


【如大觉沃云:“欲修令此生,应励恒修习,慈等四梵住,应除贪及嫉,以仪轨正发。”若修心已,于其发心获得定解,当行受此之仪轨。】


如阿底峡尊者所说:“想要经由修持而令菩提心生起,则应恒时努力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应遣除贪欲和嫉妒,依发心的仪轨发起此心。”若修心之后,对发心获得了定解,则应修持受菩提心的仪轨。


有人问:依前面的修法引生菩提心即可,为何还要以仪轨受持?


这有极大的必要:一、以仪轨受持能令发心坚固;二、能披上菩萨弘誓铠甲;三、能对犯戒的过失和受戒的功德,心中有所统计等。基于以上原因,应依仪轨受持发心。


【此中分三:一、未得令得;二、已得守护不坏;三、设坏还出之方便。】

丑一、未得令得分三:一、所受之境 二、能受之依 三、如何受之轨则
【初中分三:一、所受之境;二、能受之依;三、如何受之轨则。】


所受之境:传授愿心戒的阿阇黎。能受之依:堪能受持愿心戒的所依身。如何受之轨则:受愿心戒的仪轨。


【今初】


首先宣说传授愿心仪轨的阿阇黎之条件。


寅一、所受之境分二:一、正说 二、断疑
卯一、正说
【觉沃于《尊长事次第》中仅云“具相阿阇黎”,更未明说。】


阿底峡尊者在《尊长事次第》中只说了“具相阿阇黎”,此外再没有明说需要具备哪些德相。


【诸先觉说:“具足愿心住其学处,犹非完足,须具行心律仪。”此与胜敌论师说“当往具菩萨律仪善知识所”,极相符顺[29]。】


昔日诸大德说:“具备愿心、安住愿心的学处仍不足够,必须具备行菩提心的律仪。”这与胜敌论师的观点非常一致。胜敌论师说:“应当前往具备菩萨律仪的善知识前。”其中明显提到“具菩萨律仪”(传戒阿阇黎在具足愿心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行心律仪)。


《菩萨戒二十颂》说:“从彼具有胜智力,具戒上师前受持。”《入行论》说:“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道炬论》说:“贤师前受戒,通达戒仪轨,己持诸戒律,慈悲能传戒,知此为贤师。”“通达戒仪轨”:最初通达如何教诫弟子,并通达发心的仪轨、学处以及忏悔法。“己持诸戒律”:自己受持菩萨律仪,而且未曾损坏,具有戒律清净之功德。“能传戒”:并非语言不通,而能以自力传授菩萨戒。


卯二、断疑
【《十法经》中,由他令受而发心者,说有声闻,是说由彼劝令厌离而受发心,非说声闻为作仪轨。】


《十法经》中说到,由他人使自己纳受律仪而发心的阿阇黎中也有声闻。这是说,经由他人劝化促使自己生起厌离心而受发心,并不是说由声闻传授仪轨。


寅二、能受之依
【能受之依者,总如胜敌论师说:“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圆满身及意乐。”谓天龙等,其身、意乐堪发愿心者,一切皆可为此之依。】


能受愿心戒的所依身,一般如胜敌论师所说:“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圆满的身体和意乐。”即身体与意乐堪能发愿菩提心的天、龙等有情,都可以成为受愿心戒的所依。


《无热恼请问经》、《宝箧经》、《报恩经》、《海龙王请问经》等佛经中,说过六道中都有初发菩提心的有情。


【然此中者,如《道炬释论》说:“厌离生死,忆念死没,具慧大悲。”谓于前说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于菩提心略为生起、转变意者。】


但此处的条件,按《道炬释论》所说:“厌离生死,忆念死亡,具足智慧和大悲。”是指对上述道次第已经修心的人,即菩提心稍有生起、心相续已有转变的人。


此处依随《道炬论》,对受者的要求较严格。


寅三、如何受之轨则分三:一、加行仪轨 二、正行仪轨 三、完结仪轨
【如何受之轨则分三:一、加行仪轨;二、正行仪轨;三、完结仪轨。】


受愿心仪轨的由来:


弥勒、无著、世亲、月官诸菩萨传授菩萨戒时,并未单独对愿心作受戒仪轨,但阿底峡尊者明显在受行心律仪之前撰造了受愿心仪轨。昔日大德一致承许阿底峡尊者具有从弥勒菩萨传来的窍诀,因此,实际上这也是无著菩萨的密意。因为这是从弥勒菩萨代代相传至阿底峡尊者的耳传教授,并未形成文字(因为是代代口耳相传而来,所以未见有传授愿心仪轨的文字记载)。此处,宗大师依随尊者的受愿心仪轨,分为加行仪轨、正行仪轨、完结仪轨三部分。


卯一、加行仪轨分三:一、受胜皈依 二、积集资粮 三、净修意乐
【初加行轨分三:一、受胜皈依;二、积集资粮;三、净修意乐。】


受愿心戒的加行仪轨,包括皈依、积资、修心三方面的内容。“胜皈依”,指大乘不共皈依。

辰一、受胜皈依分三:一、庄严处所、安布塔像、陈设供物 二、劝请皈依 三、说皈依学处
【初中分三:一、庄严处所、安布塔像、陈设供物;二、劝请皈依;三、说皈依学处。 今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

续-《●[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巳一、庄严处所、安布塔像、陈设供物分五:一、庄严处所 二、安布塔像 三、陈设供物 四、迎请圣众及修七支供 五、遮止增减


午一、庄严处所


【远离罪恶众生[30]之处,善治地基令其平洁,以牛五物[31]涂洒其地,以旃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浇洒,散妙香花。】


在远离罪恶众生的地方,善加整治地面,让地面平坦清洁,以牛五物涂洒地面,再以栴檀等优质香水善加涂洒,并抛撒各种妙好香花。


午二、安布塔像


【设三宝像[32],谓铸塑等、诸典籍等、诸菩萨像安置床座[33]或妙棹台[34]。】


安放三宝像,即将释迦牟尼佛的铸像或塑像等、各种经书等、八大菩萨等诸菩萨像,安置在床、座或者妙好的棹台上,并用各种鲜花以及精美的图案严饰。


午三、陈设供物


【悬挂幡盖及香花等诸供养具,尽其所有。又当预备伎乐、饮食、诸庄严具,用花严饰大善知识所居之座。】


悬挂幡盖以及陈设香花等所有可供养的供品,又应准备音乐、饮食、各种庄严的供具,并以鲜花严饰大善知识的法座。


传戒上师的座位应是以八大狮子抬起的高大法座,法座上有如意宝、胜利幢、伞盖等严饰;而且,上师经过的道路上,应散布各种香花,罗列种种美丽的鲜花、珍宝等,地上也要用白土画上许多八吉祥等吉祥图案。


【诸先觉等又于先时供养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资粮。】


昔日诸大德有的在受愿心戒之前,通过供养僧众、施食鬼类而积聚广大资粮。


【若无供具,应如《贤劫经》说,其碎布等皆成供养。有者则应无诸谄曲,殷重求觅,广兴供养,令诸同伴心难容纳。】


如果没有供品,应如《贤劫经》所说,用碎布等(如干净的沙子、一般的灯)也能供养;若有供品,则应内心毫无谄曲、殷重地寻求,广兴令同伴内心难以接受的大供养。


“广兴供养”:按传统的说法,应拿出自己财物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作供养。


“心难容纳”:供养隆重丰盛,以致同伴心中难以接受。当然,这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来决定。若条件好、人数多,则供养应力求广大、胜妙;若条件差、人数少,则应随分随力供养。


【传说西藏诸知识在莽宇[35]境及桑耶[36]等处,于觉沃前请发心时,觉沃教曰:“供养太恶不生。”】


据说当年西藏的善知识们在莽宇和桑耶等地,向阿底峡尊者请求传授愿心时,尊者教导说:“若供养太差,则生不起菩提心。”


【所供像中,须善开光大师[37]之像,必不可少。经典亦须《摄颂》[38]以上诸般若经。】


所供奉的圣像中,必须有已开光的大师之像,此必不可少。经典也须有《般若摄颂》以上的诸般若经(至少要有《般若摄颂》)。


午四、迎请圣众及修七支供


【次如《尊长事次第》说迎请圣众,诵念三遍供养云陀罗尼,应赞诵之。】


然后,按《尊长事次第》中所说,用心观想迎请诸佛菩萨等圣众,念诵三遍供养云陀罗尼,应唱各种偈颂赞颂三宝功德。


迎请圣众时须念:一切有情之怙主,降尽魔众之天尊,万法如是遍知者,诸佛眷属祈莅临。


供养云陀罗尼:


纳摩 纳扎雅雅,纳摩巴嘎瓦得,班匝萨 抓玛日达呢,达塔嘎达雅,阿哈得三雅桑波达雅,达雅塔,嗡班贼日班贼日玛哈班贼日,玛哈得匝班贼日,玛哈波雅班贼日,玛哈波德泽达班贼日,玛哈波德曼卓巴桑札玛纳班贼日,萨日瓦嘎日玛阿瓦 纳波效达纳班贼日所哈。


【其次弟子沐浴着鲜净衣,合掌而听。尊长开示福田海会[39]所有功德,令其至心发生净信,教彼自想住于一一佛菩萨前,徐徐念诵七支供养。】


其次,弟子应当沐浴并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合掌恭敬谛听。上师为弟子开示福田海会的功德,令弟子从内心深处发起净信,并且教导弟子观想自己安住在每一位佛菩萨面前,徐徐念诵七支供养。


弟子应当沐浴并换上洁净衣服(出家比丘应穿着三衣,以表示对受菩萨戒生起欢喜心)。为了遣除魔障,应念诵心经等。上师在上法座之前,也要穿上新法衣、戴上班智达帽等,以表示大欢喜。


阿阇黎应以归纳方式宣讲总的佛法,尤其是道次第的内涵,讲述三宝功德之后,还应宣说菩提心的利益。欲令菩提心生起,则须积资净障,而积资净障的扼要完全归摄在七支供中,因此必须念修七支供。


午五、遮止增减


【先觉多云:“龙猛、寂天所传来者俱修七支,慈氏、无著所传来者,惟修礼拜、供养二支。若修悔罪,必须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踊跃欢喜方生。”】


昔日大德多说:按龙猛、寂天的传承,七支都要修习;慈氏、无著的传承,则只修礼拜、供养二支。倘若修习忏悔,则必须追悔而令心不欢喜,然而菩提心必须具足踊跃欢喜才能生起。


这是说,如果七支全修,则其中的修忏悔支将与发菩提心须具欢喜心这一点相违。


【不应道理。】


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以下说明不合理的依据:


【大觉沃师于发心及律仪仪轨说“礼敬供养等”,以“等”字摄略。《尊长事次第》中,于发心前明说七支。】


阿底峡尊者在发心仪轨以及律仪仪轨中说“礼敬供养等”,以“等”字含摄了其余省略的部分。《尊长事次第》中,在发心之前则明显说了七支。


【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则龙猛及寂天派中,亦当许不生。】


另外,对方的根据若果真成立,即修习忏悔支等会成为发心的障碍,则龙猛和寂天的传承宗派中要求七支全修,也应承许其不能生起菩提心;然而,这显然不合理,因为在此传承中已有无数人生起了菩提心。


巳二、劝请皈依分三:一、祈求请白 二、殊胜皈依 三、皈依仪轨


【第二者。】


午一、祈求请白


【次说于师须住佛想,故应作佛胜解,礼敬供养,右膝着地,恭敬合掌,为菩提心而正请白:“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初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请阿阇黎耶,今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


其次说到对于上师须安住佛想,所以应将上师观为真佛,以此胜解信礼敬、供养上师,右膝着地,恭敬合掌,为令发起菩提心而祈请说:如同往昔如来与入大地诸大菩萨,最初缘无上正等菩提而发起菩提心,我某甲也祈请阿阇黎,现在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


【乃至三说。】


上述祈请句应重复说三遍。


午二、殊胜皈依


“殊胜皈依”,指超胜下士和中士皈依的大乘皈依,具有殊胜的皈依境和皈依意乐。


【次应为授殊胜皈依,谓佛为世尊,法是大乘灭道二谛,僧为不退圣位菩萨,以为其境。】


其次,阿阇黎应为祈请者传授殊胜皈依。在皈依境中,佛为世尊,法是大乘的灭谛与道谛,僧为不退转的圣者位菩萨(初地以上的菩萨)。


【时从今起,乃至未证大菩提藏,为救一切诸有情故,归佛为师,正归于法,归僧为伴。具此总意乐。】


皈依意乐:从现在起乃至未现证大菩提藏之间,为了救度一切有情之故,皈依佛为导师,正皈依圣法,皈依僧为助伴。应具备这一总的皈依意乐。


皈依时间:从今乃至成佛之间。


皈依之所为或目的:为了救度一切有情。


皈依方式:一心立誓,以佛为大师,以僧为道伴,以圣法为所修之法。


【特如《道炬论》说“以不退转心”,当发猛利欲乐,令如是心一切时中而不退转。】


特别应如《道炬论》所说“以不退转心”,即应当发起猛利欲乐,令此皈依意乐任何时候都不退转。(这并非仅于文字上虚说,而必须实修不退转的皈依心。)


午三、皈依仪轨


【威仪如前而受皈依:“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皈依诸佛薄伽梵两足中尊。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皈依寂静离欲诸法众法中尊。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皈依不退菩萨圣僧诸众中尊。”如是三说。】


按上述威仪而正受皈依,向阿阇黎陈白:“阿阇黎垂念我,我某甲从现在开始直至证得大菩提藏之间,皈依诸佛薄伽梵两足中尊。阿阇黎垂念我,我某甲从现在开始直至证得大菩提藏之间,皈依寂静离欲诸法众法中尊。阿阇黎垂念我,我某甲从现在开始直至证得大菩提藏之间,皈依不退转菩萨圣僧诸众中尊。”须重复说三遍。


【皈依一一宝前各一存念及归法文句,与余不同,皆如觉沃所造仪轨。】


此处,皈依三宝每一宝之前所说的存念以及皈依法的文句,不同于其它仪轨,这些都是按照阿底峡尊者所造的仪轨而宣说的。


巳三、说皈依学处


【皈依学处者,前下士时所说学处,今于此中阿阇黎耶亦应为说。】


解说皈依学处,即前面下士道所说的皈依二十条学处,在此阿阇黎也应为弟子解说。


以上加行仪轨的第一部分——受殊胜皈依完毕。

辰二、积集资粮
【积集资粮者,《发心仪轨》中,于此亦说修礼供等,《释论》中说修七支供,忆念诸佛及诸菩萨、若昔若现诸善知识,应如是行。供诸尊长者,前供养时亦应了知。七支者,《普贤行愿》、《入行论》文,随一即可。】


“积集资粮”方面,《发心仪轨》中对此也说到修持礼拜、供养等等,《释论》中说忆念诸佛菩萨以及往昔和现在的善知识之后,应修七支供。


“供养上师”方面,也应依前文所说的供养来了知。“七支供”,在《普贤行愿品》和《入行论》文中,任选一种修习即可。

辰三、净修意乐
【修净心者,《道炬论》说:“慈心为先,观苦有情而发其心。”谓令慈悲所缘行相皆悉明显,俱如前说。】


“修心”方面,《道炬论》说:“应先发起慈心,再观照苦难有情而发心。”即必须令慈悲的所缘和行相都很明显,均如前面七因果中所说。


卯二、正行仪轨分四:一、受愿心之威仪 二、能否受愿心和行心的差别 三、受愿心之仪轨 四、未获得阿阇黎时如何受愿心
【正行仪轨者。】

辰一、受愿心之威仪
【谓于阿阇黎前,右膝着地或是蹲踞,恭敬合掌而发其心。】


受戒者在阿阇黎面前,右膝着地或者蹲跪,双手恭敬合掌而发愿菩提心。

辰二、能否受愿心和行心的差别
【如《道炬论》云:“无退转誓愿,应发菩提心。”《仪轨》中说:“乃至菩提藏。”故非仅念为利他故,愿当成佛而为发心,是缘所发心乃至未证菩提誓不弃舍,当依仪轨发此意乐。】


《道炬论》说:“应当以不退转的誓愿发起菩提心。”阿底峡尊者所造的《发心仪轨》中说:“乃至菩提藏。”这些教证显示,不只是忆念为利有情愿我成佛而发菩提心,而是内心缘所发的菩提心发誓,乃至未证大菩提之间绝不舍弃。应依仪轨发起如是意乐。


此段强调:依仪轨发起的意乐,不仅仅是指忆念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而是指发起直至成佛之间绝不舍弃菩提心的誓愿,也就是不退转的誓愿。


以下首先说明能否受愿心的两种情况。


【若于愿心学处不能学者,则不应发如是之心。】


如果对愿心学处还不能修学,则不应发如是之心。


【若用仪轨仅发是念,为利一切有情我当成佛者,则于发心学处,能不能学皆可授之。愿心容有如是二类。】


若以仪轨仅仅发起这样的心念:为利有情我当成佛,则不论发心者能否受学愿心学处,都可以为他传授愿菩提心。愿心允许有这两类。


以上是说,不论能否修学愿心学处,都可以为他传授愿菩提心,但传授行心则必须严格简别。


【若用仪轨受其行心,若于学处全不能学,则一切种决定不可。】


如果要以仪轨受行菩提心,若对学处完全不能修学,则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可为他传授行心戒。(受行心戒的前提,是对行心的学处都能修学。)


【故有说云龙猛与无著所传律仪仪轨,于众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别者,是大蒙昧。】


“龙猛与无著所传律仪仪轨,于众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别”:龙猛的传戒仪轨,对所有能或不能受学学处的人,都可以传授;无著的传戒仪轨,适用范围稍狭,只对能够修学学处的人传授。这是某一类人的观点。


所以,有人说龙猛和无著所传的律仪仪轨,对众人有可以传授和不可传授的差别,这是对其内涵不了解的大蒙昧。


【复有一类造初发业行法论[40],说受行心仪轨令数数受,然全不知诸总学处及根本罪,未尝宣说所学差别,是令受行最大无义。】


还有一类人撰造初学者的行法论,其中讲到受行心的仪轨,让受者数数受,但受戒者全然不知诸多总的学处及根本罪,也不曾为其解说所学的差别,这样使受行心戒成为最大无义。(若不了知各种学处的差别,受戒之后日日犯戒,造集罪业,这样受戒毫无意义。)


引经证明上述观点:


【《教授胜光王经》说:“若不能学施等学处,亦应惟令发菩提心,能生多福。”】


《教授胜光王经》说:“如果不能修学布施等学处,也应让他只发菩提心,如此能产生大量福德。”


【依据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种不能修学诸波罗蜜多,彼亦能得广大果故,方便摄受亦当令发大菩提心。”此说若于施等学处不能修学,容可发心,不可受戒,最为明显。】


莲花戒论师依据《教授胜光王经》的意义,在《修次初篇》中说:如果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修学诸波罗蜜多,则仅仅发心也能获得广大果利,故应以方便摄受使他发起大菩提心。


这是说,若不能修学布施等学处,也可以发愿心,但不能受行心戒。对此说得非常明显。

辰三、受愿心之仪轨
【受心仪轨者:“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为始乃至菩提,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


受愿心仪轨:唯愿现在安住十方的一切诸佛菩萨垂念我,阿阇黎垂念我,我某甲今生及其它生中所有施性、戒性、修性的善根,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的善根,以这些善根,如同往昔如来、住大地诸大菩萨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某甲从现在开始乃至成佛也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心,有情未度越者,我令其度越,有情未解脱者,我令其解脱,有情未得安慰者,我令其得安慰,有情未入涅槃者,我令其入大涅槃。


宗大师在《菩萨戒品释》中引注释说:“未度而当度之”,指声闻、独觉未度越所知障,故而令其度越;“未解脱而令解脱”,指大梵天王等未解脱愚痴等二障的系缚,故而令其解脱;“未安者而安慰之”,指地狱众生等未能出离痛苦,故而令其出苦;“未涅槃者令涅槃”,指有情未入无住涅槃,故而将其安立于无住涅槃。


【如是三说。】


这样重复说三次。


【皈依仪轨及此[41]二种虽未明说须随师念,然实须之。】


在阿底峡尊者的皈依仪轨及受愿心仪轨中,虽未明说须随上师念诵,实际上必须这样做。


理由:《俱舍论》中讲述居士戒的皈依时,要求受戒者必须随阿阇黎重复念诵,无著菩萨在《菩萨地》中也要求受行心戒者必须重复随念,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也说须随阿阇黎祈祷而重复念诵仪轨文句。


洛钦大译师说:有些是以自力苏醒大乘种性,有些以他力由听闻而了知无上菩提的利益,有些是依靠加行力。受戒时应作三种想:一、于阿阇黎作真佛想;二、于自己作如梦如幻想;三、于一切众生作父母想。

辰四、未获得阿阇黎时如何受愿心
【此是有师之轨,若未获得阿阇黎者应如何受?觉沃所造《发心仪轨》云:“若无如是阿阇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自当心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其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供诸仪轨等,舍其请白及阿阇黎语,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说。”如此而受。】


若没有具相阿阇黎时,应如何受戒呢?在尊者所造的《发心仪轨》中说:“未得如是阿阇黎而自发菩提心的仪轨,即自己应以心观想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于诸佛前修习礼敬、供养诸仪轨等,舍去祈请陈白及仪轨中‘阿阇黎耶存念’等词语,皈依等次第完全和上面一样。”应这样受愿心戒。


在何种情况下,才可以不依上师而在佛像前自誓受戒呢?即在受戒途中等时,将有生命危险或戒律方面的违缘,或找不到具相传戒上师时。


《集经论释》中说:“若有身命梵行障难,近亦如无。若无彼难,纵远处有,亦当往求。(如果有身命或者梵行方面的障难,即使附近有传戒上师,也不能去受戒。若没有这些障难,纵然上师在远方,也应去求戒。)”三律仪中,别解脱戒和密乘戒,最初若无上师则无法受戒;菩萨律仪,最初受戒时,若没有遇到具相上师,则可在佛像前以受戒法清净正受,如此也能产生圆满德相之戒。


卯三、完结仪轨
【完结仪轨者,阿阇黎耶应为弟子宣说愿心诸应学处。】


完结仪轨,即阿阇黎应为弟子宣说诸愿心学处。此后,弟子向上师供养供物、曼陀罗,师徒一起念诵回向偈、吉祥偈等。

丑二、已得守护不坏分三:一、修学现法不退发心之因 二、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三、摄义
【第二,得已守护不令失坏者,谓当知学处故应宣说,此中分二:一、修学现法不退发心之因;二、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寅一、修学现法不退发心之因分四:一、为于发心增欢喜故应当修学忆念胜利 二、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 三、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 四、修学积集福智资粮
【初中分四:一、为于发心增欢喜故应当修学忆念胜利;二、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三、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四、修学积集福智资粮。】


为令今生发心不退,应在这四方面修持:一、修学忆念发心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对发心增长欢喜;二、每日六次修习发心,目的是令所发的菩提心得以增长;三、修学内心不舍弃有情,目的是为利益有情而发心;四、修集福智二资粮。


【今初】


卯一、为于发心增欢喜故应当修学忆念胜利分三:一、教典中所说胜利 二、以圣言赞叹之理 三、教诫诸佛菩萨观见之故,应于发心增长勇悍欢喜
辰一、教典中所说胜利分三:一、《华严经》所说 二、《菩萨地》所说 三、《勇授问经》所说
巳一、《华严经》所说


【若阅经藏或从师闻,思菩提心所有胜利,《华严经》中广宣说故,应当多阅。】


修学的方法,是自己阅读经藏或从上师听闻,之后,应思惟菩提心的殊胜利益。尤其《华严经》中有广泛的宣说,故应多阅《华严经》中有关的章句。


以下引《华严经》宣说二种最重要的发心利益。


一、菩提心犹如种子,是成佛的不共因


【如前所引,说如一切佛法种子。】


如前面讲述“发心是入大乘门”时,引《华严经》说:“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成就佛果的一切因缘中,菩提心是如种子般的不共因。由菩提心摄持的任何善根,都成为佛果之因,若无则决定不能成佛。


《八十华严》中说:“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即菩提心能生一切诸佛功德法的缘故,犹如种子。


二、菩提心总摄一切菩萨道的扼要


【又说总摄菩萨一切行愿故,犹如总示。谓若广说,支分无边,于总示中能摄一切,故谓总示。】

<, DIV>《华严经》又说:总摄菩萨一切行愿的缘故,犹如总示。即若广说菩萨的行愿,则有无量支分,而在总示中能统摄这一切,故称“总示”。


比如,普贤菩萨的无量行愿海,或者四弘誓愿[42],都能以菩提心无余含摄。


【又如嗢柁南,摄集一切菩萨道法所有扼要,说为嗢柁南。】


经中又说“菩提心如嗢柁南”,即菩提心摄集了一切菩萨道法的扼要,故说是大纲要。


《华严经》说:“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巳二、《菩萨地》所说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午一、略说


【《菩萨地》中所说胜利,是愿心胜利。彼最初发坚固心有二胜利:一谓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摄受无恼害福。[43]】


《菩萨地》中所说的胜利,是指愿心的利益。菩萨最初发起坚固愿菩提心时,有两种利益:


一、成就尊重福田:唐译为:“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


二、能摄受无恼害福。


午二、广说分二:一、成就尊重福田 二、能摄受无恼害福


未一、成就尊重福田分四:一、成为世间殊胜福田 二、映蔽声闻缘觉 三、作小福成大果 四、成为世间依止


【第一者。】


以下从四方面宣说愿心成就尊重福田的道理。


申一、成为世间殊胜福田


【如云:“天人世间皆应敬礼”,谓发心无间[44],即成一切有情所供养处。】


比如,《入行论》中说:“世间人天应礼敬”,即发心无间便成为一切有情所供养的对境。


申二、映蔽声闻缘觉


【又如说云:“发心无间,由种性门[45],亦能映蔽诸阿罗汉。”谓成尊上。】


又比如说:“发起菩提心的无间,以种性也能映蔽阿罗汉。”这是说,发心菩萨成为超胜人天、二乘的尊上。


比如,有一种叫平伽鸟的雏鸟,还在蛋壳内就能发出美妙音声,因而胜过其它鸟类。同样,初发心菩萨虽然仍被业惑束缚,但以其高贵的菩萨种性便已超胜一切二乘阿罗汉。


《华严经》说:“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为大臣之所尊重,以种性自在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佛法中发菩提心,即为耆宿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善男子!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耆旧皆应敬礼。善男子!譬如王子,虽于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


申三、作小福成大果


【又说:“虽作小福亦能出生无边大果,故为福田。”】


又说:即使只对发心菩萨稍作些许小福德,也能出生无边大果报,因此是福田。


比如《能入定不定契印经》中说,假如十方有情的眼睛都被恶人挖去,有人以慈悯心使他们全部复明,相比之下,若有人对能胜解大乘的菩萨,以净信心瞻视及由净信心欢喜瞻视,则此福德超过前者无量倍。因此,菩萨是大福田,对其稍作利益就会出生广大福德。


申四、成为世间依止


【“一切世间悉应依止,犹如大地”,谓如一切众生父母。】


“一切世间都应当依止,犹如大地”,是说发心菩萨犹如一切众生的父母。


菩萨初发坚固愿菩提心时,犹如父母慈爱独子般,以大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从发起愿心开始,菩萨将会一直饶益有情的色身和法身,暂时将其安置于善趣,究竟安置于佛果。因此,愿心坚固的菩萨犹如一切众生的父母。


未二、能摄受无恼害福分八:一、守护无害 二、易成咒等 三、现住安乐 四、不感病苦 五、无不堪任 六、烦恼轻微 七、伏遣随惑 八、难生恶趣、生亦速脱


【第二者。】


以下所说的八种无恼害福,几乎都是引用《菩萨地》原文。


申一、守护无害


【如说得倍轮王护[46]所守护,若寝若狂或放逸时,诸恶药叉[47]、宅神[48]、非人不能娆害。】


因为有二千名护法神的守护,发心菩萨不论睡眠、迷闷或放逸时,恶性药叉、宅神、非人等都不能扰乱、伤害。


申二、易成咒等


【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


其余众生为了息灭疾病、灾难所用的不灵验的咒语,到了菩萨手中,菩萨尚且能使它灵验,何况本来就灵验的咒语。


【由此显示息灾等业,发心坚固则易成办。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


由此显示:凡是息、增、怀、诛等事业,如果发心坚固,则容易成办。各种共同成就,若有菩提心,也能速疾修成。


申三、现住安乐


【随所居处,于中所有恐怖、斗诤、饥馑过失,非人损恼[49],未起不起,设起寻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18:32 , Processed in 0.23371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