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25|回复: 0

妙境长老:《普门品》之当机如法供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境长老:《普门品》之当机如法供养

普门品讲记.十六

丁三、当机如法供养五 戊一、无尽意奉旨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尊称佛为「世尊」,说:「我现在当依教奉行,供养观世音菩萨。」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无尽意菩萨怎么供养观世音菩萨呢?他将颈上所悬挂的众宝珠璎珞解下来。我们平常用花做成的璎珞,也可以称之为璎珞;这里是说用很多的宝珠做成璎珞。但是,无尽意菩萨颈项上的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价值十万两金,可见这是很珍贵的众宝珠璎珞了。「而以与之」,解下来以后,他就奉献给观世音菩萨。

「作是言」,同时这样说:「仁者」,称呼观世音菩萨为仁者,这是赞叹词。「仁」,表示有慈悲心的人。观世音菩萨是等觉菩萨,无尽意菩萨也是等觉菩萨,菩萨对菩萨,用「仁者」这个词称呼。

「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您是慈悲的人,请接受我这法施的珍宝璎珞供养。珍宝璎珞是财物,一般的情形应该说是财施,但这地方说为法施,怎么讲呢?

凡夫做什么事都是用执着心。比如,我们以执着心去布施财物,这当然也有功德,但是同时也增长了我们的执着,凡夫有这种问题。

我曾经说过,贪心一动,就使令贪心增长一点力量;瞋心一动,也使令瞋心的力量增长。若是贪心、瞋心常常地活动,它就会愈来愈厉害!如果你能一次又一次的降伏,常常地降伏这个贪心、瞋心,叫它不要动,它就会逐渐逐渐的薄弱下来,不再那么强烈。

我们凡夫供养佛菩萨,虽然是一念之诚,也可以说是清净心,但还是有执着的,所以财施就是财施,而不能说是法施。而大菩萨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他能观察这个珍宝财物是毕竟空的,能用无所得的智慧布施供养,就能使令他无所得的智慧得到增长。所以,财施就是法施。

用执着心做事,执着心会增长;以无所得的智慧做事,智慧也会增长,这等于就是修行。你观察:能供养的人、接受供养的人及所布施的财物,都是诸法如义。能这样作观、这样思惟,这就是般若的智慧;能这样思惟,般若智能就增长了。这时,财物的布施等于就是般若法门的修行,这样的修行就是法施,也就是用法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了。「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有这样的含义。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当供养观世音菩萨珍宝璎珞的时候,他心里非常如法,没有执着心,与法相应,所以叫做「法施珍宝璎珞」。

戊二、观世音观空不受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这时候,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因为,前面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命令,可是,此时佛还没有命令观世音菩萨接受,所以观世音菩萨不受。

或者可以这样说,凡夫接受布施时,多数是以执着心接受的。那么,观世音菩萨也和我们一样有执着心吗?不是!观世音菩萨没有执着心,不是用执着心来接受布施的。他能观察无尽意菩萨也好、珍宝也好,都是毕竟空,无有少法可得,没有珍宝可接受。

经论上有句话:「不受一切法,得阿罗汉。」就是阿罗汉的心能不受一切法,有这种境界。大菩萨一样也有这种于一切法心里不执着的境界,所以叫「不受」。当然,若不常静坐,也没多读经论,对于什么是不受、不着,我们很难明白。不过,这到后面会再解释。

戊三、重请愍众慈纳受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观世音菩萨那么高的境界,一切功德圆满,当然他本身无所缺少、无有不足,所以不需要再接受什么供养。

但是,现在无尽意菩萨对观世音菩萨说:「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无尽意菩萨的意思是,我们都是功德不足之人,无论福德或智慧,都缺少很多很多,我们需要在大德这里栽培功德。请接受我们供养的璎珞,让我们增长福德、增长善根。这并不是仁者本身有所需要才接受,而是为了哀愍我们、增长我们的善根,因此接受我们的供养。

戊四、佛劝愍众应受供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开示观世音菩萨说:「是的!你应当哀愍无尽意菩萨及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和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接受其璎珞」。释迦牟尼佛说这句话,等于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了。

戊五、观世音受而不受

实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这时,观世音菩萨不能拒绝了,他哀愍四众及天龙八部等众生,接受了璎珞的供养。当佛劝观世音菩萨受供养的时候,有提到无尽意菩萨;等到观世音菩萨哀愍四众及天龙八部等,接受供养的时候,就把无尽意略去了。这个意思是,因为佛的身份是无上士,菩萨又不如佛,所以在佛的立场而言,可以说哀愍无尽意菩萨;但是,以观世音菩萨的身份而言,就不能说哀愍无尽意菩萨,所以就把他略去了,只说接受这璎珞的供养。

「分做二分」,接受了以后,观世音菩萨将所受的璎珞分成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这表示观世音菩萨把璎珞转供养二位佛,使令布施者增长更多的福德;也表示观世音菩萨受而不受的不执着境界。

丁四、佛结叹圣德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这是结束前面这段文。释迦牟尼佛对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自在神力,能够在娑婆世界游化。」因为,无尽意菩萨提这个问题时,只提此娑婆世界,没有提他方世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只说「游于娑婆世界」。

「自在」二字怎么讲呢?自在就是无着,也就是不执着的意思。若能不执着就自在,若是执着就不自在。

佛在世的时候,在给孤独园为诸比丘说法时,对诸比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孤独园的树林里,有人把树叶偷走了,或者砍了几棵树偷跑了,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比丘回答说:「我心里面没有什么感觉,偷就偷嘛,关我什么事!」

「如果,你穿的衣服、用的钵被人偷走了呢?」

「我心里面会不舒服!」

佛就问:「为什么人家偷了树、偷了树叶,你无所谓;偷的是你的衣、钵,你心里就不舒服、就会痛呢?就是着与不着的关系!你对树和树叶不爱着,所以无论谁砍它,或用火烧它,乃至被偷走了,你心里都没有事。若是自己的衣、钵被偷走,或被破坏了,你心里就会痛--这就是执着。有了执着,心里就不自在;若不执着,就没有事!」

修学佛法的人说修行,究竟修什么?怎么修?就是修这个无着。不但身外之物不执着,就是对这个身体也不执着。若连自己的身体也不爱着的时候,就没有问题了。

我讲一个小小的故事。

在明太祖的时候,有个禅师叫金碧峰,他是很用功修行的人。众生的寿命到了,就是要死;但是,他寿命到了却不死。

阎王爷是管理这件事的,时候到了不死是不行的。因此,就派两个小鬼去捉他。平常,这些鬼对于那个人住在那里、日常的品德怎么样,都是很熟悉的。这两个小鬼来了,却看不见、也找不到这位禅师在什么地方。于是就回去报告阎王爷:「你要我去捉他,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

过了一段时期,阎王爷又派那两小鬼去捉他,还是捉不到。后来,阎王爷说:「这次一定要捉到,不能再缓了!」

小鬼还是找不到,说:「我来了二次都没捉到,这次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呢?」于是就想出个办法来,就是去问当地的土地公:

「金碧峰这个出家人,原来知道他在这地方住,但是我们已经来三次了,都找不到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找到他?」

「有办法!」土地公说。什么办法呢?

「这位禅师有一个供佛的水杯,他欢喜这个杯子,你若找到这个杯子,就能找到他了。」

「怎么找法呢?」

「你到他庙上去,找着他的供杯,用个东西打那个杯子,杯子出了声音,就找到他了!」

「啊!原来如此!」

出家人是供佛的。这两个小鬼来了一看,佛前果然有个水杯供着。这小鬼把水杯拿起来,用小棒子打这水杯:「这杯子好啊!」还赞叹这个杯子。

这时候,从什么也看不见中,金碧峰出来了。小鬼一下子就把他捉住了,说:「阎王爷派我们来三次了,都找不到你,这回可捉住你了!」

金碧峰说:「哦!你抓住我?好!你把那个水杯交给我!」

小鬼就把水杯子交给他,金碧峰拿到水杯子就往地下一摔,碎了!并且说了四句话:「若欲捉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铁链锁不得,休想捉我金碧峰。」意思是:若想捉我,除非能用铁链把虚空锁住,你就可以捉住我;若不能用铁链锁住虚空,你想捉我是捉不到的呀!

说完这句话,金碧峰就不见了。小鬼其实是捉住金碧峰了;但是有修行的人,他一念不生时,你就看不见他了。

从这故事看出什么呢?就是着与不着的问题。因为金碧峰有点爱着供佛的水杯,心里有时就会关心它;但一入定,他还是可以明静而住。可是,当小鬼一敲杯子,发出声音时,金碧峰那明静而住的心,与这个声音一接触,爱着心的种子就动了;心一动,就不能入定了。一出定,小鬼就能看见而把他捉住,就是这么回事!这时候,金碧峰就觉悟了:我因为爱着这个杯子,有这一念的虚妄分别心,就被鬼捉住了。

我们不修行的人,烦恼一动,与人冲突,碰得头破血流还不觉悟,不知道是自己的分别心不对,还要继续地犯第二次、第三次:「是你不对,你对不起我!」而金碧峰这位修行人不是这样,他知道:「不是小鬼能捉住我,是我自己上了圈套,是我自己的分别心不对!」当他修学佛法的正念的智慧一动,立刻就把这一念分别心消灭了。所以,小鬼来捉弄一下也有好处,使令金碧峰明白自己的虚妄分别心不对,因而提起正念,破除了执着。

因此,明白地说,不是鬼能绑住你,而是我们的烦恼系缚自己、苦恼自己呀!若能把内心的烦恼熄灭了,没有贪瞋痴的活动--不贪、不瞋也不愚痴,不高慢也不疑惑,种种的邪知邪见都没有了,心就得自在了。无论世界上怎么样的天翻地覆,乃至核子弹爆炸了,对于修行人而言什么事也没有,还是一样的安闲自在,没有问题。

这个「自在」包括「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以及观世音菩萨内心清净无为、没有一切烦恼的境界。所以,这自在应该分二部份说:就是内心的本体清净没有染污,你就自在,这是一种。第二个自在,例如你想度化众生,作一个计划:「要怎么度化众生?要修习什么法门?」你做这些事都能很顺利的完成。换言之,当你想要有所做为的时候,能够没有障碍的成就了,那也叫做「自在」。

而这个自在,阿罗汉还有所不足了。阿罗汉虽然已经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但是他对于佛法及度化众生的事,还没能完全的通达无碍,犹有所不能,还是智慧不足之人。所以,他要继续的努力修行,亲近十方诸佛,修学无量法门,慢慢的、慢慢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圆满了,他才能在有所做为的时候无障碍。

不过,佛菩萨度化众生也不能说是完全都无障碍。当众生要造罪的时候,佛菩萨没有力量阻止,众生还是要造罪。造了罪,将来要受苦报,业力要发生作用时,佛菩萨也无可奈何!众生还是要受苦!这种情形,佛菩萨还要慢慢地想办法,不能一下子就成功了。

前面说观世音菩萨能够救护众生的七难,解除众生的三毒,能够满求男、求女的二求,乃至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对这些事情,都是大自在、无障碍的可以成就。

「神力」就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平常我们说神通力——「神」,是不可思议;「通」,是无障碍,就像道路没有障碍,很容易就通过去了。这是比喻观世音菩萨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无障碍的。这种无障碍的境界,是凡夫、二乘人所不可思议的,怎么样也想不上来究竟怎么回事。举例来说,无论高山或墙壁,对凡夫而言,都是障碍,一定得从门才能通过去,从墙壁就过不去了。但是,有神足通的人,墙壁和门都是一样,无障碍的就通过去了。或者说是距离几千万里远,但是菩萨的神足通,屈伸臂顷就到了。

我们娑婆世界的人想到阿弥陀佛国去,那么远,怎么去呢?佛菩萨的神通,就是屈伸臂顷到莲池。这些事情是我们凡夫没有办法思惟,也测度不来的,所以叫做「神力」--不可思议的力量。

我再说一个小故事。

东晋的时候,有一位开达法师。一天,开达法师到深山里去,要采甘草这味药。这时候,这个地区正逢饥馑,大家吃饭都有困难。当他在深山里采药时,遇见了羌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羌人把他抓去了,关在一个木栏杆围起来的地方,里面已经有十几个人关在那里,并且羌人在那儿把守着,无法逃跑。就像我们人杀猪宰羊一样,羌人把汉人捉去,一天杀一个来吃。最后,轮到开达法师的班了。

开达法师是个出家人,他能够背《观世音经》(就是〈普门品〉),于是他就念经求观世音菩萨救护。

这一天早晨,太阳要出来了。他想:「今天轮到我了,我要死了!」但是,他还是不断的念观世音菩萨。忽然间,来了一只大老虎,而且比一般的老虎还大,牠一边走、一边叫。羌人看到老虎,心里害怕就跑了。所以,人就是只想自己,不想别人。你害怕被老虎吃,而自己又要吃人,难道被吃的人心里不害怕、不难过吗?但是,那就不想了。

羌人跑了,这老虎就来咬木栏杆。开达法师心里想:「羌人跑了,但是老虎来了,我也免不了虎口之难,牠一定要吃我了!」

老虎把木头咬了一个人可以爬过去的洞,就走了,也没吃他。开达法师明白了:「这是观世音菩萨来救我的!」我们用〈普门品〉的话来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开达法师这时可说是以老虎之身得度。老虎走了,他从这个洞爬出去,解脱了这个灾难。

开达法师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没有现出人的身相,也不是现国王身,或比丘、比丘尼身,也不是天、龙、鬼神身,而现老虎身。我们想,这老虎身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观世音菩萨那一念慈悲心现出来的。

我们凡夫做事情就是先要分别,然后才做;而观世音菩萨那无分别的智慧,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不分别的。但是,观世音菩萨的后得智要利益众生时,也是有分别的。观世音菩萨的「观」字,在这里可以解释一下。

当我们有困难时,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发出来声音,所以叫「世音」。那么观世音菩萨应该是用耳闻——「闻世音」,为什么叫做「观世音」呢?这里面有点事情。

我们的眼见东西,眼识一剎那就过去了;耳朵听声音,乃至鼻、舌、身、意,都是一剎那就过去了。虽然听见声音以后,耳识一剎那就过去了,但是第六识紧接着一剎那就去分别这个声音了。这时候,若以观世音菩萨来说,就是菩萨的后得智与第六意识同时发生作用,或者说与耳识同时发生作用。由智慧的观察,知道这个众生是怎么情形,应该怎么度化、怎么样救护。这是观世音菩萨智慧的力量,所以叫做「观」;这个「观」,就是指观世音菩萨的智慧说的。

刚才的故事中,老虎怎么来的呢?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一观察,就知道应该怎么度化他,他的心力一分别,就现出一只老虎来救他。老虎怎么现出来的呢?菩萨的心一动,就现出来了。凡夫没有禅定的人,是做不到的。有禅定的人,就是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他心里面想要什么,就能随心所欲。想一只老虎,就能现出老虎;想猫,就现出猫来,不须要动手用什么东西去做,只要心里一想,就会现出来。有禅定的人有这个力量,但这还不是神通。得了禅定的人,不一定有神通;若是在禅定中修神通,而后才得神通的人,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现在,观世音菩萨也是如此,他度化一切众生时,不需要动手,更不必到众生面前,只要用智慧一观察,心一动,需要用老虎去度化他,老虎就出来了。这就叫「自在神力」。观世音菩萨大自在、无障碍的神通力量,想要怎么样度化众生,就能办到,是无障碍的境界,这就叫做「自在神力」。

若是我们凡夫就不同了,要做一件事很辛苦,做完了还要休息几天的;而观世音菩萨做了事和没做一样。如果是不自在,那就有辛苦的意思;而观世音菩萨的大自在,没有辛苦这件事。

「游于娑婆世界」,观世音菩萨有大自在的力量,所以能够游化娑婆世界,救度一切众生.

附录:

共享一些佛教经典、大德开示的电子版(百度云盘):

一,佛经合集(文字,音频)
http://pan.baidu.com/s/1eQiPAYQ
二, 《阿含经》原文及讲解
http://pan.baidu.com/s/1y5rpT
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及注解
http://pan.baidu.com/s/1d56fJ
四, 《僧伽吒经》(原文、抄写板及MP3)
http://pan.baidu.com/s/1dDIchbF
五,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原文及手抄版)
http://pan.baidu.com/s/1hqFUg0c
六, 佛经讲解(大德讲解)
包含:
1,《妙法莲华经》浅释-净慧法师;
2,《愣严要解》-元音老人;
3,《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4,《仁王护国经讲义》-圆瑛大师;
5,《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宣化上人.
http://pan.baidu.com/s/1i3DkriP
6,《楞严经》-圣宇法师(视频版-158集)
http://pan.baidu.com/s/1gdDpJMj
7,《楞严经》-圣宇法师(MP3版-158集)
http://pan.baidu.com/s/1eQ22vrs
七, 净空法师开示合集
http://pan.baidu.com/s/1xNh3J
八,南怀瑾全集
http://pan.baidu.com/s/1nt16Nm5
九,佛号与施食仪轨
http://pan.baidu.com/s/1gd9kNOB
十,阿含解脱道次第(空海法师)-视频版
http://pan.baidu.com/s/1i3gHhUd
十一,阿含解脱道次第(空海法师)-MP3音频版
http://pan.baidu.com/s/1ntx3ZML
十二,佛教动画-视频版
http://pan.baidu.com/s/1kTnyFJp
十三,佛教动画-MP3音频版
http://pan.baidu.com/s/1eQss9ou 
十四,八十八佛高清大图
http://pan.baidu.com/s/1pJ2PZNt
十五,般舟佛号(MP3版:1、2、3小时)
http://pan.baidu.com/s/1kThZzJ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5:12 , Processed in 0.11285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