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16|回复: 5

[以戒为师] 妙祥法师:在家居士怎样守五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家人首先要三皈依,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持五戒。五戒就是杀、盗、yin、妄、酒。杀,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皆不可杀,包括人不能杀,众生不能杀,包括大连的“海虹”也不能杀,一切众生都不能杀。不管它是怎么被我们需要,甚至用了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不能杀,一定要戒杀。

包括杀生的因缘不能做,像这种杀生的工作等等,都不能做。杀生的因缘,包括我们的事业,杀生的业力,和这的缘分,包括赞叹杀生的这些事项,鼓励杀生呀,这都不能做。杀因、杀业、杀法、杀缘,这都不能做,一切都不能做。

不光这个杀生不能做,包括假杀也不能做。什么叫假杀?就是比如我们现在有一种吃的素食,素食里有什么“肉肠”啊,就是素食肠、素食鸡、素食鸭子等等,都不能吃的。这是你的杀心未断,所以也不能用。包括含动物成分的药也不能吃,这个是很可怕的。只要是和它有这个缘,杀缘,你都会受其果报。所以说在家持这个不杀戒,是很好的,很殊胜的。坚决不杀,宁死不杀。

为什么宁死不杀?

如果我今天得病了,吃这个中药,中药有一种以众生的肉合成的药。我吃了以后病就能好,这叫吃药破戒,我也不去吃。我宁可采取别的方法来治疗,哪怕它慢,慢就慢。慢一年,我遭一年罪,就能少杀一个众生或者无量众生。今天给我这个机会太好了,我一定在这里偿还其债。为什么有病?就是过去杀生所得来的病,吃肉得来的病,我不能再继续造业了。这么去做你才能守住这个不杀戒。包括起心动念都要控制,如果起心动念了怎么办?要忏悔的。

还有这个盗戒。

这个盗戒啊,在世间最容易犯,特别是现在。过去在文化大革命前好一些,那时人比较老实一些,谁也不敢去拿公家的东西。文化大革命期间你要拿东西,他也要被批斗,是不是?现在不是了,现在是一种沾沾自喜,甚至大家说你这人有本领,所以这是很可怕一件事情。这个盗戒在佛法里是很重的,我们在家人一定不要盗,宁可穷死饿死也不要盗。

说我今天没有饭吃,这有个萝卜,我如果把这个萝卜偷走了,今天中午我就能饱。作为我们来讲,宁可饿着,也不能拿这个萝卜,这个都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盗。有人说,你看厂子都要huang了,那些厂长啊,还有一些的人等等,都把厂子搬家里去了。他搬了那么多,那我搬一点也不行吗?他是他,你是你,我们是佛的弟子,所以说我们不能动,一张纸、一针、一草,不能动。

过去有这么个事情,也就是讲我吧!这是刚学佛的时候,那时候在医院工作,有一天值班。院长派个人来取点药,要急于外出。一般要点药在医院来讲还是可以的,那时候条件比较松。因为学佛了就不能做这个事情,我就拒绝了。拒绝以后,他一看非常生气:“院长要药你也不给!”最后说:“那么的吧!我借点药。”我说:“借也不行。”当时我已经做好了一个什么准备?就是说你开除我,我也不会违反原则去做的。

后来旁边收款处的人看着我,他就说:“你不要跟他去要药,我给你点药,我这里自个有点。你不能跟他要药,别人实在跟他要,他躲不过去的时候,或是跟他借药不还的时候,他把工资钱都还在这里了。所以你千万别跟他要,你有什么难处,你找我。”他就把这个事情给解围过去了。就是说你想持戒,就得做好了被开除的准备,要不你这个戒就不好持的。

世间是很危险的,心里得有准备,一个是准备用自己的钱来补偿这部分,第二个就是宁舍工作不犯盗。就是你拿钱也必须在不犯盗的基础上,你才能拿钱的,不是先盗后补的,这个也得很注意的。所以说我们坚决不盗。只有坚决不盗,你才能往前修行;你要是坚决不盗,我想你很快就要出家了,因为世间你也呆不了了。另外你的心、因缘已经成熟。这是讲到盗。

第三个讲到yin欲。

yin欲,在世间上这是个最大的祸根。有了yin欲,就有了家。家,就是代表yin欲的意思。所以说,有了男女,就有了生死。

为什么不成道?就是有了这个yin欲的关系。

佛给开了方便——在家居士不能邪yin,我们坚决地不能搞xie yin。实际上有的人受了菩萨戒,在菩萨戒严格来讲是断正yin的,不是在家人有了正yin,就可以真正地称为菩萨,菩萨是不允许有yin欲的。

现在有一个叫“在家菩萨戒”,那只是一个方便戒,真正想做菩萨一定要清净的,连正yin也是不允许有的。虽然开了这种方便,我们应该知道这里利弊的关系。

对这个yin欲,包括我们的身口意的行为,都应该注意的。包括凡是yin欲的书、录像,一概不能看,这yin欲的话不能讲。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来了呢?是修行来了。不管男的女的,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修行。

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人生并不是生儿育女、成家立业来了。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糊涂了,他不知道他的任务和他的愿望,逐渐地被这个男女相所骗,所以,成立一个家庭,发生了yin欲的行为。就离不开这个世界了,不能了脱生死,也不能往前走了。所以说yin欲不断,佛法是不可能成就的,想成佛必须断。在家居士一步一步来,先断邪yin。

如果有条件了,一定要断正yin,在家人也可以断正yin。

有很多独身的或是夫妻俩虽然在一起生活,就像我刚才讲的,都是道友的关系,这样互相帮助。

另外,这里呢,千万不要给人做媒啊,劝人结婚,这都是去称赞yin欲的行为。

特别是有很多的居士,年龄比较大,自己有儿女,当你儿女如果要出家的话,你千万赞成;

他要独身的话,你也赞成,千万不要去劝他结婚,去堕落这个火坑里。

这个火坑,那是你永远还不清的债。

讲一个例子。

头一段时间,有个居士,他有个小孩。小孩就老哭。是刚出生几个月,是几岁,我记不清楚了,可能最多不超过三四岁。就是每一天到那个时间就哭,看病也看不好,找大仙也治不好,劝也劝不好,到时间就哭。

后来,他的姥姥来问我说:“师父!这个问题你看怎么办?”

我说:“你跟他讲……”

她说:“我跟他讲话,他不见得能听得懂。”

我说:“你不要怕,你就跟他讲,说你不要哭,你不有愿望吗?你想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出家。你长大了,我同意你出家。”

她半信半疑就回去了。头一天晚上跟这孩子说了,从第二天一直到现在,这孩子再也不哭了。

这就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来这个世界是来修行的。我们来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是修行的,但是我们都忘了。

千万不能duo落yin欲里去,一duo落yin欲,就忘掉了修行。yin欲不断,生死不断。

这是yin欲戒。

再一个妄语戒。

我们多生的习性,为了利益的关系,造成了很多的妄语,所以说这个妄语是很重的。有时候我们张口就妄语,早晨见面,人问你吃饭没有?你张口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简单地讲一下,在家人首先是三皈依,没有三皈依一切不能成就的,三皈依一直通到你成佛为止。表面看是我们学佛第一个是三皈依,你不知三皈依的重要,不管你是五戒也好,十戒也好,比丘戒也好,比丘尼戒也好,菩萨戒都离不开三皈依。没有三皈依,一切戒都不能成就的,所以说三皈依是我们最主要的,持戒的开始,首先我们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人信了,一面信佛皈依以后,又信仙,他认为信仙,也是一种慈悲,和仙和菩萨是一样的,实际上,你不知道,你刚受的三皈依戒体已经失去了,已经失去了,所以说自动就失去了,是很可怕的。只有在三皈依戒体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持戒才能真正地成就。所以说三皈依,包括我们喝一杯水,都要供佛、供法、供僧的,这个水就成了波罗蜜。如果你这杯水不能去供佛、供法、供僧,你这个水,实际上作为我们佛教徒来讲,就是有毒的,不干净的,不清净的。所以这个,这是个秘密。过去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外道供佛的时候,他就用了一些毒药,去药佛和这些罗汉。佛一看,知道外道的阴谋,并不是不吃,而是告诉大家,念般若波罗蜜。一念波罗蜜,整个这个饭就变成清凉甘露,反而不但不能毒,反而得益处,所以说我们要三皈依。包括吃饭、睡觉、穿衣、喝水,甚至洗手都要三皈依,包括你的干活,做饭烧柴火,一切都三皈依,没有一样不三皈依的,那你就做什么事情都顺利,都能成就,而都得到转危为安,而且把毒药变成甘露,这个应该大家应该知道的。如果一个佛教徒不能做到三皈依,你这佛教徒的资格还不完整,不完整。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知道三皈依,这个很重要。三皈依首先就不皈依外道天魔,和一切外道的经典,都不能皈依,所以这个三皈依很重要。过去有一个大德修行啊,在深山里,修行得很好,有一天,他回到山洞的时候,发现这个山洞放着光芒,非常亮。上面桌子,摆了一部金光闪闪的书,他进了屋对这本书连瞅也没有瞅,而是奔到他原先所看的书,又继续读他的书去了。这时虚空就有人说话,说这本书是送给你了,它是一个天上来的书,非常宝贵,而它讲了很多治病的秘方,如果你有这本书,你就可以成为世间的名医,富贵啊名义啊全从它出,这是天书啊。这位大德面对着这种的诱惑,他一点儿也没有放在心里,还继续看他的书,连理都没有理。最后这个虚空的声音赞叹,啊,这是真正的佛子,只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才会这样。所以说我们得到了佛法的利益,三皈依我们千万不能失去,一定要当作生命一样来爱护,这是持戒第一个条件。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持五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顶礼妙祥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6 06:24 , Processed in 0.31473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