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3746|回复: 19

个人读书笔记(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读书笔记(一)
鉴于经常在学习佛法中感悟一些论述十分的重要,之前是采取摘录下来发到微博里,但是字数经常又受限制,所以,在此干脆开一专栏,专门摘录我读书中认为的很重要很经典的法义,以供自己以及有缘同修们学习。

佛教把一切法分成两个体系: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有生(出生)、住(暂时的停留)、异(改变)、灭(消灭),有为法一定会有这四个变化。无为法不生、不住、不异、不灭,它是永恒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人要注意分清两个界限:一个是无常法,一个是常住法。这个是佛法的两大体系不容混淆。有人认为什么都是无常,那是因为他未实证常住法所致。有人认为什么都是常住,那是因为他误以为很多东西多可以恒久远,天荒地老。特别是很多外道对于自己色身的妄想,妄想经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个是徒劳的。他没有认识到色身也是无常法。

下面,总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观察一个事物的“无常”:

无常观行三部曲:
1.本来没有,后来出生了,
2.出生后在存在期间也是不断的变异的,
3.最后消亡了,找不到了。

这个就是观察无常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重要的佛法必須對恭敬渴仰的人才能宣說。




2.《中阿含经. 阿梨吒经》是读懂阿含经的钥匙,更是连接三乘佛法的枢纽。盼读者能够反复详读,思维,必能窥其堂奥。(真观)



3.什么是“我”? 在佛经上的出处: 《大般涅槃经》卷2“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



4.见处有符合事实和不符合事实二种,符合事实者谓之「法」,不符合事实者谓之「非法」。



5.「佛法是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记载到经教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已,你不要因为经教没有讲,就以为这个不是佛法。」

「佛菩萨的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现观中而来!因为有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一直存在着,所以佛菩萨才能现观到它们的存在,然后依据他们现观所得的现量,演说正教,听闻的人把语言记载下来才成为经教。因此,正法(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是先于经教而存在的。



6.意识的升起,必须具足三个条件:意根、五色根、外界法尘。若意根因为五色根受影响(比如过量的麻醉剂、过量的安眠药之影响)而不能接触到法尘、不能正常运作时,意识心即不得现起,何况运作?



7.佛(圓滿的正覺者)、法(事實真相)、僧(證果的聖賢)



8.讨论佛法要注意 借用一位善知识的说法:“讨论佛法不是小事,千万不要没有弄清楚就乱下结论,更不要滥用情绪性的词藻,不然很可能就会谤佛、谤法、谤僧,现在骂得越爽快,将来的果报就越惨烈。”



9.断我见,要把五阴无常,苦,空,非我提起来用,如理作意,久而久之即形成无间作意,渐次薄贪嗔,从而最终达到调伏俱生我见,我执。

断我见的问题,可以定义为:“断除五蕴(主要是属于识蕴之一的觉知心)真实常住的邪见”。如果断我见断到了:“一切众生本具的自心如来也是虚妄无常,也是当灭,可灭之法”。即成违背佛法的邪见。



10.执着于自己这个真心,时时刻希望触证真心,是悟前的本分事。若是悟前就“不执著”与真心,自以为“看破放下不执著”。必坠断灭见,无药可救。所以善知识告诫:“宁执有见如须弥山,不执空见如芥子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应以快乐的心情,发现真相、解脱烦恼.”注:为什么要说“发现真相”呢?因为《金刚经》已经很直白的说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心经》也说道要“远离颠倒梦想”当修行人“发现真相”后,自然可以远离颠倒梦想,解脱烦恼.怎么去发现这个世间的真相?



12.金钱、地位、权势、名誉、眷属等等因缘,都可能使我们堕落,特别是攸关生存和性爱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失去理智,被愤怒或爱欲冲动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常固然终结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样的,它也替我们终结不愉快的情境。我们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往往会说:“让时间去解决吧!”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无常解决了难题。

13.“诸法空相”,意思就是,诸法都是第八识所显现出来的功能差别。“原来有为法全部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修大乘法的人要时时记得这句话:“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样观察有情,才是心行平等。观察无情,你随时要记得“诸法空相”。反正,一切的有为法都是第八识清净的显示,全体都是一真法界。



14. 本师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目的,是引导众生透过真相的发现,改变自己“身、口、意”的行为取向(人生观、世界观),最终解脱于三界的系缚,灭除一切的烦恼。要解脱于三界的系缚,灭除一切的烦恼,修行人需要养成一种“无间作意”:提起菩提心,离一切相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提起菩提心,离一切相





15.修行佛法需要:通过“真实的正观”得到符合事实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什么叫做:“真实的正观”?请见佛陀当年怎么说的: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16.《实证佛教导论》一书证明佛教的核心义理是不可推翻的客观事实,探讨的范围包括原始佛教、般若中观、法相唯识和教外别传的禅宗,内容函盖佛教史、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这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合于现代精神的“佛学概论”,可作为大学或佛学院的教科书,让初学者很快地掌握佛教的核心义理。





17. 十念门  出自蕅益大师选录《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十念门者,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属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18. 修行最重要的是:般若正見和普賢行願。 般若正见是「度一切法到彼岸」,即使是破邪显正,仍然要安住於胜义諦中,不着我相、人相、正法相、正法弟子相、凡夫相、外道相、邪魔相;不然就是繫缚和烦恼。 普贤行愿最重要的作意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19.一个人开始修学佛法时,必须依据经教(正教量),然后在实际的观行当中(包括观察、实验,以及严密有效的逻辑推理),得到确切不疑的知识(现量)当他得到现量以后,原来的经教,变得一点都不重要了,不必经常放在心里,因为他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现量经验,以自己的语言文字,去描述他所发现的客观事实




20.修行人不能着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面,不取相分别而修一切善法,才能够成就无上的功德。

世俗谛的观行成就以后,你会知道三界诸法其实就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显示出来的法相,这就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到最后是“无智亦无得”,这样就由世俗谛转入胜义谛。胜义谛离开一切的相、名、分别,整个都是一真法界。
你不要以为佛法就是什么都不分别,如果不分别就不会生起智慧,智慧的生起一定是通过世俗谛的观行而成就的,观行就是分别,包括观察与思维。

只有胜义谛才是不分别,但是胜义谛的不分别是跟世俗谛的分别同时并存的。完成世俗谛的观察,得到正确的智慧,才能够转入胜义谛,经常住于胜义谛的不分别,才能证得涅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21.慢有七种,只要有慢,一定没有办法证阿罗汉,没有办法圆满解脱道。你以为自己是“菩萨”是慢,把别人当成是“一阐提、邪魔、外道”是取相分别。都是慢。




22.一阐提人 谤法的人,在三恶道受罪之后,再度来到人间,会因为余殃未尽的缘故,再度谤法,再度堕入恶道。这种恶性循环,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终结,佛陀说他们是一阐提人。




23.眾生各自的第八識如來藏心,如實記錄各自的善惡業行,是法界中最高階位的法;大一統的因果法則次之,小緣威儀戒行則更次之,第三種如來藏真實而永恆存在的事實,是法界中具有最強大的知識與力量。第二種由如來藏所顯現因果律則的法性,則具有次要的知識與力量




24.學佛的人很容易誤犯毀謗三寶的惡業,所以在網路上討論佛法,應該嚴守「沒有充分的證據,不輕易下結論」的原則。大家也要注意,討論佛法是為了自利利他,應該注意方便善巧,即使你是正確的,也不要盛氣凌人,讓人家受不了。







25. 實證佛教研究中心提倡,以普賢行願總攝戒學,緣般若正見修真如三昧以為定學,遵循四依三量修習慧學。請大家依此修學,就不容易有太大的過失。





26.「煩惱即菩提」並不是說幹壞事能夠開悟,而是說菩薩必須在污穢、痛苦的地方,與眾生同在,才能夠成就佛菩提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27. 把第八识所有的染污种子全部汰换成清净的种子,你就可以发起一切种智,把第八识的功能体性全部发挥到淋漓尽致,这样叫做成佛




28.世尊去世以后,主流教法一路衰败下来,从正法佛教演变成像法佛教,又从像法佛教演变成末法佛教。末法佛教只是表相的佛法,佛弟子都被无明所覆盖,不相信有无為法,所以全部都没有办法证果。佛世尊走了,有修有证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没有依止的对象,佛法被扭曲得一塌糊涂,到最后就全面灭亡了。




29. 佛教讲的解脱是永远地离开某一种烦恼。初果人可以说他是分证解脱,因為初果人永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缚结不会再纠缠到他身上,所以这个可以叫分证解脱。





30.三界一切法其实都是第八识所显示出来的法相。大乘见道位以上的菩萨因為能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虽然身在这个蕴处界当中,还是知道「这整个都是一真法界,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虽然他也跟大家一样住在蕴处界诸法当中,但是他随时可以安住在於相而离相的境界裡面,虽然有相也等於不是相。




31.佛经讲声闻法最好的法是无常想,大乘法最好的法是般若波罗蜜,没有更好的。」如果你觉得般若波罗蜜还不够,顶多再修普贤行愿就好了,不要去修奇怪的法门,那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而已。


32.无明有很多种,阿罗汉所断的无明叫做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就是五上分结跟五下分结。我们今天不解释,《实证佛教导论》裡面有。另外一种无明叫做无始无明,不知道一切的种子有什麼功能差别称之為无始无明,也就是说,只要未证一切种智就会有无始无明。





33.于相而离相,意思是说,在世俗諦上你还是会知道「妈妈口渴要喝水」,但是在胜义諦上,你知道这一切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就好像玩网络游戏的人,他在取宝物的时候,知道宝物是虚妄的。

于念而离念,意思是说,在世俗諦上你还是会起各种念,但是以胜义諦来说,这些念也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有念、无念皆是如此,又何必强行压制念头的起伏?


你只要掌握这两句话的意思,很容易就可以发起轻安,成就修所成慧。接下来,只要机缘到了,你就会突然现观到第八识具体的作用,能够同时在世俗諦当中分别观察,又能够安住在胜义諦的无分别境界裡面,这是大乘见道者所安住的实相般若。





34.修行证果的关键,是你必须要认明常住法,知道无常法与常住法的差异。你如果将五阴(色、受、想、行、识)定义得很清楚,然后去问一个世间智者:「五阴能够永恆不变吗?」他一定会说:「不能!」一个世间智者,只要能从轮迴和因果报应的事实,推论出必有一个不变易的主体「我」,就可以变成出世间智者。




35. 佛陀所讲的涅槃之乐,不是苦受、乐受的那种乐,而是离开了五阴的无常相,不与任何烦恼痛苦相应的状态。在圣贤心目中,这个才是真正的乐,但是这种乐,一般世俗凡夫不会说它是乐。



36. 我们共同看到山河大地是因為我们有共业的缘故,而不是物理世界实有。这种情况就好像一群人共同在玩网路游戏,裡面有一个世界,好像有客观性,但是实际上根本什麼都没有。因為物理世界并不是实有,所以才会使得神通成為可能,佛经记载有人可以钻到地裡面,如果物理世界真的客观存在,他们就不可能这麼做



37. 一定要把常、乐、我、净跟这个无常、苦、无我、不净你要分得清清楚楚的,不只是定义要弄清楚,在现实的观察当中,对法相属性的判别都要完全準确,这样你才能够证果。

声闻见道要实证六见处,前五见处是五阴的体性,你要如实观察五阴无常、苦、无我、不净。第六见处的我,它是生死轮迴当中不变易的主体,你要如实观察它常、乐、我、净。在观行上分得清清楚楚,你就能够证初果;分不清楚,就堕入四种颠倒,没有办法证果。

修大乘法你更要分清楚,第八识常、乐、我、净,它所出生的三界有為法全部都是无常、苦、非我、不净。分不清楚是凡夫,分得清清楚楚就是三乘见道位以上的圣贤。这个是能不能证果的关键所在。




38.一阐提人谤法的人,在三恶道受罪之后,再度来到人间,会因为余殃未尽的缘故,再度谤法,再度堕入恶道。这种恶性循环,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终结,佛陀说他们是一阐提人。




39.犯下“犯毁谤三宝的恶业”怎么办?善知识开示到:“过失无论大小皆应尽速忏悔,忏罪最好的方法是发起普贤行愿,即使不能发也应读诵普贤行愿品。毁谤正法的过失,要用弘扬正法来补过,如果不能弘扬正法,应该亲近真善知识,努力求悟,并帮助真善知识弘法。”




40.佛教解脱烦恼的方法 不懂得佛法的老师会教育你“我们一定要修养好,不然的话,坏蛋来惹你,你会非常生气。”这样子教,纯粹是世界善法,跟佛法没有什么关系。你要知道能取的六根、六识和所取的六尘万法都是自心所生,只要不自心取自心,一切的烦恼都不会有——这才是佛教消除烦恼的方法。




41.「有學」是指已經證果,但還沒有證到阿羅漢果的修行人;與「有學」相對的「無學」,一般就是指阿羅漢,也就是說在解脫道上,他已經不需要學習了。「有學」和「無學」,一般都是指小乘的修行人

「菩薩」是指悲心特別重的修行人,不只求自己解脫,也希望一切的眾生都能得度。當他發了菩提心、發了菩薩行願之後,他會一直不斷地利樂眾生,永遠都沒有窮盡,這就是「菩薩」。從初發菩提心開始計算,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菩薩就能成佛。

「摩訶薩」就是「大」的意思,所以「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的意思。

菩薩要證入初地,成為菩薩摩訶薩,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個是勇發十無盡願,一個是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另外一個是百法明門的通達。



发菩萨愿是有一个仪轨的,你必须在佛菩萨像前,连续讲三次,这个愿就成就了。如果你想要更正式一点,你可以把你的愿写成疏文。疏文的格式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恭敬的心,以及你所发的菩萨愿。你可以写「尊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按照现在写信的格式,然后写「我现在想要发起普贤行愿」,第一大愿礼敬诸佛一直写到第十大愿普皆迴向,然后写「我希望尽未来际,统统都能够做到」。然后到佛像面前,你可以先跪下来礼拜,献供品等等,把疏文唸叁遍,之后把疏文烧掉。





42.帝釋天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天人的壽命為五百歲,相當於人間九百一十二萬五千年。越往上界,壽命越長,他化自在天的一天,是人間一千六百年,天人的壽命是一萬六千歲,相當於人間九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




43.什麼是「三昧」?「三昧」和「定」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佛法裡面,「三昧」一般都有「定慧等持」的意思。如果是外道修的定,那他就只有定,沒有慧。
「身心不動」的意思就是:身體和覺知心都不動搖。禪定的時候身體不能在那裡搖來搖去的,身體不能動。
初禪是有覺有觀的禪定,覺知心仍然聽得到聲音、看得到影像等等,但是覺知心不會被欲界的貪染所動搖。二禪等至位以上,都是無覺無觀,就是說你根本察覺不到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有意識守著內在清淨的境界。這時候的覺知心,當然也是不動搖的。




44.一千乘上一千,然後再乘上一千,也就是一千的三次方。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一千的三次方個日月天下,這樣大小的世界,其實就是大千世界的意思。大千世界就是一個佛國土,一尊佛所管轄的範圍。

無色界天沒有物質,既然沒有物質,就沒有光線,也沒有東西可以讓光照見。
阿鼻地獄是地獄中最黑最低的地方,一般來講根本沒有太陽光



45.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按照意義去翻譯的話,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成就一切種智,就是懂得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這是只有究竟佛才通達的。



46. 佛經裡面所說的法師,是指能夠正確演說佛法的人。出家人則是比丘、比丘尼。法師不一定是出家人,出家人也不一定是法師。



47. 能夠分別、作主的心跟可以被你認識的世界,統統都是第八識所現起的法相,統統打成一片,這就是「唯是一心」。



48.所謂的大乘見道,就是明白第八識如何現起三界萬法。大乘見道的實際內容,一向列爲絕對機密,禪門的「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和《法華經》的「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都是指這個,你只能靠自己去把它參出來。



4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界法尔常住,然诸有情不能解了诸法法界法尔常住,诸菩萨摩诃萨为饶益故起菩提道,由菩提道拔济有情,令永解脱生死众苦。”①这是说,大乘见道者(菩萨)所发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先于佛陀而存在;佛陀只是真理的发现者,并非真理的创造者



50. 佛教的核心宗旨是客观的事实真相,而不是主观的思想哲理



51.禅宗的开悟是智慧的成就,是一种事实的发现。其所发现的事实,即是阿赖耶识的功能性用。因为所悟的标的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事实,所以才特别强调“证解”或“亲证”。开悟通常会达致一种解脱的心境,然而开悟本质上仍然是智慧的成就,解脱的心境只是它的副产品。

因此禅师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开悟时,是以他所发现的事实是否正确来判断。悟后所达致的解脱心境,则是悟或的功德受用,各人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不是判断是否开悟的重要因素。






52.第八识如来藏是无始劫以来就客观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是一种永恒的“有”。如来藏虽然是实有,却又无形无相,具有“空性”。如来藏虽然具有“空性”,大乘的行者却又可以通过参禅的方法触证到它的存在,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在禅宗里叫开悟明心。



53.《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一个有情,不管他是卑贱的蛆虫,还是圣洁的天人,乃至出世间的四种圣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他们的自性清凈心,都是平等无二、不落阶级,这是法尔如是(原本就是如此),并非修行之后才变得不落阶级。



54.如果就五蕴的部分来观察,就会有粗细、好丑、圣凡等等的差别,即使是究竟佛,他的五蕴也一样落在阶级之中──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五蕴)可以活在三界世间,而不落阶级。所差别的是,大小乘出世间的圣人,他能够明见五蕴无常、苦、空、非我,所以不会就五蕴而取相分别,生起不必要的烦恼。



55. 名相是相应于蕴处界万法的──既有蕴处界万法,就会有蕴处界万法的相、名、自性、差别。例如,人体有不同的骨骼、肌肉等组织,这些组织有不同的相,解剖学将不同的组织,赋予不同的名称,才能具体描述其特性,以及和其它组织的差别,这样才能构成解剖学这个学问。

同样的道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有相、名、自性、差别,这才能构成蕴、处、界的客观学问;必须在观行中,验证这些客观事实,才是一个声闻见道者。十二支缘起,也都有其相、名、自性、差别,必须在观行当中确认这些客观事实,才是缘觉见道。


自性清凈心也有它独特的相、名、自性、差别,必须在观行当中确认这些客观事实,才是大乘见道。。智慧的层次越高,对于各种事物的相、名、自性、差别就知道的越多。就好像世间法也有许多术语和专有名词,越有学问,知道的术语和专有名词就越多。如果贪图省事,不肯学习这些名相,就无法增长智慧。


了别各种事物的相、名、自性、差别,即是智慧。只有七转识才能了别相、名、自性、差别,所以只有七转识才有智慧。自性清凈心无法了别六尘相,所以也没有智慧可说。






56. 佛教所谓的我执,以现代语言来说,即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有时候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造作重大的恶事。我执的源头,在于我见,也就是误认五蕴为我。





57. 见道的圣弟子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如实知见五蕴无常、苦、空、非我,由此而引发心态(对于佛法僧三宝的不坏净信)与行为模式(圣戒成就)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源自客观事实的确认(如实知见),而客观事实的确认是不退失的,故心态与行为模式的由凡入圣,最多七返人天就断尽烦恼取证涅槃。

大乘修行人虽然不取证无余涅槃,但是在见道的时候,也必须断三缚结,所以也必须有解脱道的功德,包括圣戒成就,才能够称为大乘见道。


见地的增上,为增上慧学,是陆续发现新的客观事实,这与定境的继续深入、坚固不同。重关、牢关二者,相对于初关,都是发现新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原有境界的扩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58. 胤禛的修证境界,,应该是属于定境的层次,而非见地的层次。应该是欲界定或初禅未到地定,而不是离欲的色界四禅或无色界四空定,更不可能是灭尽定。




59.企图延年益寿,即《金刚经》所谓的寿者相,这是我执的一个表现。见道者断我见,其内容便是不再以五蕴为我、为常。“过去诸如来,金刚不坏身,亦为无常迁”见道者如实知,凡所有色(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皆是无常,并无任何例外,即使是诸佛的应化身,也都有毁坏的时候。

未见道者,因为未断我见,才会把“坚固色身”当做是主要的修行方法。不明白何种禁戒(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禁戒)对无余涅槃的取证是否有益,是戒禁取见。所以,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追求不死,这很明显是凡夫才会有的行为




6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界法尔常住,然诸有情不能解了诸法法界法尔常住,诸菩萨摩诃萨为饶益故起菩提道,由菩提道拔济有情,令永解脱生死众苦。”

这是说,大乘见道者(菩萨)所发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先于佛陀而存在;佛陀只是真理的发现者,并非真理的创造者。因此,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承认修行人可以无师自悟。



61.疑见是三缚结之一,声闻初果因为彻底断除身见(我见)的缘故,所以对于何者为佛法、何者不是佛法能够心得决定,无有疑惑,对于他人所说的法,是否清净、是否符合佛法,能够准确地认定,无有疑惑。所以,声闻初果能够判别他人是否已声闻见道。大乘见道者也断疑见,而且见地比声闻见道更为深入,能够判别他人是否声闻见道,也能判别他人是否已大乘见道,无有怀疑。



62.认知会影响情绪,烦恼的苦是一种情绪,我们要依着大智慧去改变认知,然后来了生死、来除烦恼。因为你有了大智慧,你的认知会转变,所以说要依着摩诃般若波罗密来了生死、来除烦恼。



63.凡夫学人深信每一次身口意行的造作,果报都会在未来缘熟时显现。这样就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接近菩萨行。“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在造作之时就知道这个因将导致恶果,因此时时刻刻收摄身心,不去造作恶业;凡夫却因不信因果的原因,肆意造作,果报显现时才开始畏惧,想逃避已经来不及了。



64.“定”,需要搞清楚“摄心一处的动中定力”与“四禅八定”的区别。前者是开悟明心的资粮之一,即是禅宗所说“看话头”。后者却是共于外道的禅定:得到不同的禅定可以生于不同层次的天界,比如:初禅天、二禅天、无所有处天等等,与大乘见道没有多少关系。



65.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却无论那一种情况都适用。如果是为了大乘见道,开悟之前基本上没有犯毁戒律的人。所以,持戒很重要;若是后者,就更明显:淫心未断的人,“初禅永不现前”。如上,持戒是“三无漏学”的第一步,不可能颠倒次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66-71为学习《识蕴真义》笔记:


66.解脱道之行门必须深观识蕴之内涵与本质故,以现观意识虚妄而断我见及我执為法门故,不以修福行善為法门故;佛菩提之亲证,则以证得如来藏及其所含藏之壹切种子而生起般若实相智慧及壹切种智故。凡我佛门弟子真欲学佛者,於此允宜留意思惟之。



67. 欲断除对於离念灵知心─意识─之误计与贪著者,必须先了知意识心之种种变相境界,而后始能藉由观行而断离念灵知心常住不坏之我见。我见断,自可知诸方大师是否断除我见,而于诸方大师之证境悉皆不疑,名為断疑见者;疑见断,对于解脱生死之道理已如实了知,则戒禁取见随之亦断,名為断三缚结之初果圣人



68.当今之世,学佛者首要之务在於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然后则是求证大乘般若实相智慧;若欲取证初果解脱,则以求断我见而断三缚结為急切之务;若断三缚结者,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之人,亦可因此而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即出离三界生死,是故当以断除三缚结為首要之务,然后才是求证法界实相的禪宗开悟境界。

若能在证得初果之后,渐次入於大乘究竟了义正法中修集福德者,久后缘熟时亦有悟缘,自可悟入实相而起般若实智;由此可知,断我见而证初果之后进则可以求证大乘见道之明心等法而起实相般若智慧入菩萨数中,永不退堕於意识我见中;退则可保解脱生死之进程,至迟歷经七次人天往返,必尽苦边,得出三界生死。





69.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於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意识──常住不坏者,如是见解即名我见。



70.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



71. 能确认觉知心之种种变相皆是意识心者,方能确实断除我见;若不能确认种种觉知心之变相境界都是意识心境界,则不能断除我见;是故观察意识心之种种变相境界极為重要;若不能如此观行,则我见不能确实断除,往往堕於意识觉知心之某一种变相境界中,而不知其中之觉知心仍然是意识心,则不能确实断除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72-98为学习吕真观《实证佛教导论》笔记:


72.佛经都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在讲述同一个真相。

法与律:1.法,是客观事实跟规律。2.律,是行为规范。



73.修观行,必须要有善知识的教授 在论上的出处: 《瑜伽师地论》“毘钵舍那最初必用善友为依。” (修行人手方法只有两种:1.毘钵舍那(法相的观察)2.奢摩他(禅定)。修观行,必须要有证果的善知识为依靠,如果没有听闻证果的人说法,自己想看懂《阿含经》几乎不可能。)



74. 一切的有情都是一身之中有假佛,亦有真佛。所谓假佛者,五蕴幻身是也;所谓真佛者,如来藏是也。假佛若能认明身中的真佛,这个假佛虽然不会因此而成为真佛,却也不能说他是凡夫。



76. 唯识是佛在三转法轮时,為已悟实相般若的菩萨而说。慧可悟后,达摩祖师传他的《楞伽经》也是唯识的经典,唯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已悟的人才知道,唯识的经典,几乎已经将清净本心的密意写出来了,障碍少的佛弟子,只要了解唯识基本理论,配合参禪的功夫,不必多久就可以破参明心。唯识学其实是修证的关键所在。



77.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此识体性清净但含有染污种子,很难说他是真还是妄。阿罗汉断尽我执,其阿赖耶识改名為菴摩罗识或异熟识(有时称第九识)。成佛时菴摩罗识所含的识种已完全清净,再改名為无垢识或真如(有时称第十识)。第八、九、十识本是同一个识,只是依所含种子是否清净而给予不同的名称



78.意识能够觉察、能够领受境界,又能觉察到自己的存在;凡夫因此误以為意识即是「我」。他们没有注意到,沉睡无梦时意识是不存在的(昏迷、无想定、灭尽定、死亡之后中阴身尚未现起的时候,意识也是不存在的。)為什麼没有意识,人还可以继续活著?这就证明除了意识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在控制生命的现象



79.末那识对自己的存在有强烈的执著,只有在断尽我执以后才无执著,在无餘依涅槃时断灭;其他的时候祂都是随时保持清醒,不断的取捨境界,依赖并指挥其他七个识造作种种的善业、恶业,她是生死轮迴的根本。



80.「依法不依人」一定要本于现量经验,完全不依靠佛、菩萨、祖师等权威人士的保证,自己能够亲自确认其正确性,才是真正的「依法不依人」。
「依法不依人」的「法」不是指经教,而是指真相。任何人所说的法,若是违背真相,无论此人的身分、地位、头衔、神通、专业素养、道德水准有多高,均不应信受;


反过来说,任何人所说的法,只要合于真相,即应信受奉行,不应挑剔此人的外在表相。这种以真理为师的精神,西方科学家曾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才获得普遍的承认,在佛教中却早已悬为修证的首要原则,令人不得不钦佩 世尊的高瞻远瞩。



81.每一世的记忆是由意识熏习而来的,依每一世的五根和五胜义根(大脑)而存在。这一世与前世的身心己经改变,不是同一个,当然前世的意识记忆就不存在此世的身心中,这就是隔阴之迷。但意识熏习的种子还存在于阿赖耶识中,所以有时也可以经由意根的攀缘而流注出来,也就可以想起往世的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02:25 , Processed in 0.13871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